电锯惊魂

Saw,恐惧斗室(港),夺魂锯(台),你死我活,链锯惊魂

主演:雷·沃纳尔,加利·艾尔维斯,丹尼·格洛弗,梁振邦,迪娜·迈耶,迈克·巴特斯,保罗·古德勒支,迈克尔·爱默生,本尼托·马丁内斯,肖妮·史密斯,麦肯兹·韦加,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电锯惊魂》剧照

电锯惊魂 剧照 NO.1电锯惊魂 剧照 NO.2电锯惊魂 剧照 NO.3电锯惊魂 剧照 NO.4电锯惊魂 剧照 NO.5电锯惊魂 剧照 NO.6电锯惊魂 剧照 NO.13电锯惊魂 剧照 NO.14电锯惊魂 剧照 NO.15电锯惊魂 剧照 NO.16电锯惊魂 剧照 NO.17电锯惊魂 剧照 NO.18电锯惊魂 剧照 NO.19电锯惊魂 剧照 NO.20

《电锯惊魂》剧情介绍

电锯惊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觉醒来的亚当(雷•沃纳尔 Leigh Whannell饰)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废弃的厕所里。他的对面是同样命运的劳伦斯(加利•艾尔维斯 Cary Elwes 饰)——他们被人用铁链绑住了腿,并吃惊发现二人中间横亘着一个恐怖的死人。死人鲜血淋漓,左手拿录放机右手拿枪。 亚 当兜里被人放进来一盘磁带,他赶紧放到录放机里。磁带里说,劳伦斯必须在今晚6点前杀死亚当,否则二人将同归于尽,劳伦斯的家人也不能幸免。而面前死人流出来的血,剧毒无比。 一个血腥的死亡游戏开始了。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他们必须找到线索,逃出地狱。在最后关头,当他们以为重见天日的时候,新一轮的噩梦才刚刚开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乒乓幕后枭雄第二季黑暗旅店罪恶之城2接线女孩第五季刘易斯探案第六季公平的爱尖叫皇后第一季上古情歌数字地堡:暗网大本营流氓督察2男人底线纽约灾星第二季黄飞鸿之南北英雄惊天情杀案书记日记玛丽莲有深黑之眸大西洋帝国第五季彻夜疯歌真情不眠我的男人苍穹的法芙娜EXODUS邻居熊家餐馆第二季美国谍梦第二季超生游击队偷破天际线神魂合体第二季异虫咒生活点滴第一季

《电锯惊魂》长篇影评

 1 ) 【吐了个槽】不算影评,勉强算个观后感吧

放了很久才看,对恐怖类型的果然还是有点怕。

整体感觉BUG略多,逻辑性不强。

没有想象的那么精彩,可能是听到了太多推荐期待值过高了。

在此需要说明,本人是在在无剧透情况下看完这部片的。

下面来说一下我的疑问。

首先,难道不会一开始就觉得那个死人很可疑吗?

被绑架的医生看上去应该是业界比较优秀的样子,难道不会因为职业习惯之类的首先会去判断一下尸体状况吗?

就算不是法医之类的,就算是一般人看到疑似尸体也会去想死因是什么吧。

尸体左手有一把枪,但是上面没有血迹,所以可以排除凶器嫌疑。

通过仔细观察,从尸体右侧头部创口形状来看应该是子弹从左侧头部入射后的损伤无误,因为开枪会产生很强的后座力,尸体的脸部偏向右边显得很奇怪。

此外,应该很容易发现那是一支左轮,如果是自杀的话为了避免射偏增加痛苦通常都会把枪与头部接触射击吧,这样一来,子弹会穿透头颅,从创口来看明显没有击穿,所以绝对不是接触射击,且射击距离不会太近,基于凶器又不在现场,所以他杀的可能性很大,当然也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尸体。

周围环境中没有颅骨碎片、脑浆,即使没有击穿,由于子弹在体内的自旋等导致的损伤也会让七窍流血,但事实上却没有,至少耳部和口腔没有,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确定根本没有受害人了,除了被绑架的两人。

其次,警察的IQ也真让人捉鸡。

真的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吗?

都知道是个危险的杀人犯了,都知道他逃跑的可能性比较高了,你就不能先把他腿打残了么。

好吧,可能还是要考虑到犯人的人权、符不符合开枪的规定什么的,但是,明显不是那么遵守规定的COP好吗,连搜查令都没弄好吗?

还有,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你那么多时间,不知道先拿个东西把嫌疑人铐起来啊!

就算你木有带手铐,好歹找个绳子把手绑住啊!

就算你什么也没有,也不能注意力不集中啊,被割了吧。

还有啊,在人家的地盘上,还敢跟着到处乱闯,不知道人家是残忍的高智商犯罪者啊。

还有啊,拿那么大把枪不嫌累得慌啊,你那一枪打中了犯人都还跑的很欢腾,看来也没那么大威力,何况也没看出能帮你瞄准啊,换个手枪也差不多作用,还方便你躲避啊!

难道就只是为了满足一下导演的喜好还是怎样啊!

还有很多可疑的地方。

总觉得写起来好累,就先这样吧。

虽然对剧情本身有些不满,对其主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总之,还是要好好爱着自己的人生才行啊。

 2 ) 恐怖片榜单第一,靠的是最出人意料的反转结局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越在平时挥霍着自己生命的人,在将死之际越会迸发出惊人的求生欲,悔之晚矣!

七号评分:8.43剧 情 简 介亚当(雷·沃纳尔饰)在废弃的仓库中惊醒,他发现自己被铁链锁住,几乎无法动弹。

仓库的另一头同样有一个人被锁住了,他叫劳伦斯(加利·艾尔维斯饰),是一名外科医生。

两人似乎都失忆了,想不起来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仓库墙上有一面钟,中间躺着一具尸体,尸体左手有把枪,右手有个小型录音机。

亚当下意识摸了下口袋,发现口袋里塞了一盘磁带。

他恍然大悟,显然设计者的意图是让他用录音机播放磁带。

播放后,一个沙哑又阴深的声音从录音机里传来了出来,应该就是设局者。

原来亚当是个偷窥狂,常常在暗处窥视别人的生活,而今天他将眼看着自己如何死去。

劳伦斯口袋里也有一盘磁带,他将磁带丢给亚当,同样按了播放键。

那个沙哑的声音又开始了,设局者通过录音机告诉劳伦斯。

他必须在6点前杀了亚当,否则他妻子和女儿都会死去,而杀人工具就藏在仓库里。

两人显然不想受设局者的摆布,决定打破游戏规则,在仓库里寻找工具,解开锁链逃出去。

搜索之后,亚当在马桶中找到一个黑色袋子,里面竟然是两把锯子,这难道就是谜底?

二话不说,两人立马开始锯起铁链来。

可铁链实在太粗,亚当的锯子都断了,还是毫发无损。

劳伦斯突然意识到,其实锯子的作用不是锯铁链,而是锯断腿,这样两人受到惩罚的同时也自由了。

可锯断自己的腿,谁又能下得去手呢?

随着时间流逝,6点越来越近,两人毫无办法,这样下去都得死在这里。

这时,亚当发现了新的线索。

原来有人用夜光粉在墙壁位置做了标记,只有关灯后才看得出来。

劳伦斯急忙用锯子敲破了标记处,发现里面藏了个盒子。

盒子里面有香烟、打火机、手机和字条。

劳伦斯检查了这些物品,发现手机只能用来接电话,而字条上写着的是如何用香烟杀掉亚当。

劳伦斯看了看问他拿烟抽的亚当若有所思,他会如何选择……影 片 浅 析《电锯惊魂》是著名恐怖片导演温子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电锯》系列这个传奇的开端。

在豆瓣恐怖片排行榜TOP20,《电锯》系列独占4席,而这一部也是口碑最好,最负盛名的作品。

众所周知,因为恐怖类型的受众性,一般很难有高分,《电锯惊魂》豆瓣评分8.7,它为什么这么高?

首先,影片无论从情节设置,悬念铺设以及氛围营造都属于顶级,其次,它的主题也足够可以引发思考,最关键的是它有一个最出人意料的反转结尾,相信没有被剧透的朋友99%都猜不到结局,这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可以说《电锯》系列给了我 “当你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时,才是精彩的开始”这个灵感,也是它让我彻底爱上这类型的电影。

很难想象,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其拍摄时间只有18天,而12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仅在北美地区就收获了5000多万美元的票房。

据闻《电锯》系列在公映后多次发生观影者被吓晕在影院,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心理承受力较差和对内脏、肢解等内容敏感者不要观看,虽然你会因此错过这个经典给我们带来的精彩。

人在将死之际会做出如何反应?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影片给我们提出这样两个问题。

在影片中,亚曼妲是其中一个侥幸逃出生天的,她是一名瘾君子,而戒毒是非常难的,很多人一旦染上,整个人生就毁了,在亚曼妲的眼中,“电锯”救了她,让她重获了新生。

人们往往会更着重于眼前,对未来的敏感程度没有那么高。

比如我给你一瓶毒药,我告诉你喝下这瓶毒药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但是每活着一天都是享受,有人会喝吗?

一定有,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认为人生很没有意思,很渴望这种享受一天是一天的生活。

可是突然我对你说,不好意思,这个毒药5分钟后就发作,你马上就要死了,这时,喝下毒药的大多数人不干了,他们会突然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因为一件东西你失去时才知道珍惜,生命也是一样。

回头来看亚曼妲,如果你告诉她你杀了眼前这个人就会戒掉毒瘾,她一定不会干,可是你换了个方式,她却成功得戒掉了毒瘾,为什么呢?

因为在某一瞬间她已经是将死之人,在存亡之际,她选择用陌生人的命换回了自己的命,她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因为比起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撕成碎片,毒瘾又算得上什么呢?

我们当然不知道这个方法是不是切实有效,在现实中也不可能会有人这么去尝试,但是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这已然足够了。

“电锯”做的事对吗?

当然是错的,这种极端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还会伤害很多无辜的人,导演显然不是想让我们效仿,而是用人类已经犯下大量错误来警示我们,我们是否该一错再错,还是悬崖勒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人生呢?

如果人生是一场生死游戏,是生是死由自己决定,那我们是使出浑身解数去获得胜利还是什么都不做等着游戏结束呢?

 3 ) Live or die,make a choice... - SAW

当年的一部德州电锯杀人狂彻底勾起了我对恐怖片的好奇心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我看日韩泰的恐怖片看不懂情节又没有恐怖画面不如美国赤裸裸的血腥来的更加爽快和刺激一个星期之内看完了这个极富想象力的《SAW》系列不得不承认,《SAWⅠ》的成功是这个系列电影能够一直延续的关键18天拍完的片子,100万的投资赚回了5000万。

导演James Wan才华自不用说,而他对电影节奏的掌控能力更是投我所好很难得,这个系列是让我看下来脑子很累的一个电影不断的按照主线以及主角支离破碎的记忆来拼凑整个探案经过当第一部的结尾那个老头居然站了起来的时候我都疯了 在adam的绝望声中关上了大门伴随着一句“Game over”预示了游戏的结束但那句"The games have just begun"却宣告了无数个游戏的开始这个电影系列的第一部严谨的近似冷酷每一个逻辑推理性质的游戏和惊竦有机结合而且并不象一般美国恐怖片那样满片的直白残暴的血肉横飞,血腥虐杀更多的在于它对人性的拷问 用最简单的疼痛让你去探索生命的意义你永远也猜不到下一幕会发生什么 一上来就置身密室肮脏的浴室,幽暗的灯光,冰凉的地板,还有不断的选择你完全会和电影一起走,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那些线索,X记号,子弹,照片,香烟,木锯,小丑所有的东西和死亡游戏捆绑在一起,然后逼你做出选择 Live or die , make a choice.第一部的最后一分钟,点名了主旨 珍惜生命吸毒,虚度光阴,强奸,虐待充斥,也许你不在乎但如果叫Jigsaw killer的凶手以仁义道德,惩罚世人的角度要受害人去面对死亡的瞬间的感觉,去面对来自于原始的求生的本能,选择正视,还是选择逃避。

这个结果是肯定的却又是讽刺而矛盾的,面对死亡的结果是逃脱死亡,而逃避死亡的结果却是死亡。

于是你分不清楚谁是真正的对与错 是老头?还是死掉的那些,亦或是Amanda 或者Jeff?不重要了 但应该要学会的是Most people are so ungrateful to be alive. But not you. Not anymore.I want to play a game 警告般的戏谑性的一句话开始了SAWⅡ,Ⅲ系列一个癌症末期病人的疯狂举措那John选择不同的帮手,选择不同的受害人警察也说,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杀人他只是设置了许多个有关于生存和死亡的游戏生存还是死亡?

宽恕还是复仇?

怜悯还是杀戮?

保全还是残缺?

拯救还是旁观?

忍耐还是爆发?

……一切的一切都由游戏者自己掌握,正如同命运需要自己捕捉一样。

生命的结束预示着游戏的结束.可能你是因为违反了游戏规则而提前结束了游戏也可能是没有走到终点而遗憾终身老头想审判人生命之人的精神尺度,是接近于神的。

神存在的意义在于赐予人肉体上的苦难,使之理解生命之可贵。

任何人都不能审判别人的生命,因为没有人是神。

所以那句录音机里的老头总是不断的让人去选择生或者是死那个为了报恩成为老头帮手的吸毒女却只给了人们死亡她只想要人们自相残杀,最后终于死在老头定的游戏规则上我想,她是爱哪个男人的 违规不一定能赢得游戏而那些没有逃出去的人们也许不是最可怜的面对一种自我审讯?

那才更加感叹My name is Very Fucking Confused.但第四部,很不幸的如我所料,变成了前传模式而且第四部里面加入了很多人例如ART,小斯,小皮及JILL等. 生命的道德底线我已经在这部里面看不太清楚编剧也换了 我看的乱糟糟的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告戒我们,要去敬畏生命并且感激活着但表面上狂妄的殉道模式却往往让我们感到悲愤而迷惘以致忘却影片的主旨写到这里我在想 我是否要祭奠下什么噼里啪啦的完成这堆散乱的电影评论突然想到那两句对话:Detective David Tapp:At least we'll have the cover of darkness. Detective Steven Sing:So will anybody else.

 4 ) 来简单整理一下为什么没被爽到

04年的片子我现在才看,如果还说没被爽到自然没什么说服力,毕竟经过这近十年被多少基于此学徒大师级别的其他悬疑片的洗礼后思维方式也逐渐形成了某种固定模式。

但确实坑爹感强烈到不吐槽一下不爽。

首先看片前忌讳的几件事情除了看剧透以外差不多都做了:1) 知道结局有意外2) 被很多人推荐3) 相信豆瓣评分从以上几点不由自主的就对此片形成了,“可能会有惊喜但估计希望不大,毕竟片子老,血腥情节肯定很多得跳着看”这样的观前感。

不得不说变态工作室里面的场景设计,小模型什么的,做工真是太精致太赞了,向死而生的境界果然不是随便说说的。

观影者有一个非常不理想的限制就是知道片长,可以根据时间来推断结局。

但即使这样,前面的几个小高潮也实在是伪造的太假了。

1)最开始就出现脸的猥琐看护,一看就不是boss,眼神和状态不具备统筹全局,心理变态的气质;另外,猥琐看护的照片出现在袋子里了,一个优秀的变态罪犯会把自己照片暴露给别人看么?

猥琐看护是通过装置简易像素极低的摄像头观察被害人情况,他又是boss,这件事会合理么?

2) 戈登医生砍脚这件事估计自认为是个小高潮,由于处于奔溃边缘,又急于拿到手机就割脚这件事实在是欠妥,毕竟前面更加艰难的情况下都拿到放音机了,手机根本不远啊ok。

其次,锯子这件事出现在电影名字和海报上了,而且一开始戈登就说:这是用来割脚的。

3)其实割脚这个情节发生在门被打开后还更加妥当一点。

4) 戈登终于把脚给卸了,但是看到这不禁大呼上当,尼玛关锯子毛事啊这片。

但是编剧为了让你看到真正高潮,不禁找了个跟主题没关系的名字来转移视线。

5) 卸了脚的戈登更加肆无忌惮了,拿起枪就杀人,可惜已经过了6点你挣扎也没用了孩子,此时“企图让大家相信是boss”的猥琐看护出现了,摄影师又装死,这里导演也企图给大家一个小高潮,可是拜托前面用过的梗可不可以不要用,‘狼来了的故事’基本是全球幼儿普及了的好吧。

6) 于是猥琐看护死了,大家又开始猜测到底谁是boss,到底是谁呢是谁呢,还有不到5分钟的时间,放弃猜测吧,让电影来让你爽。

结果呢,爽到没?

8) 遗漏的线索“喜欢近距离观察被害者”。

但是知道了这个人是凶手又怎么样呢,一点不爽嘛,动机很扯淡,也没有什么真的高潮,凶手跟大家也不太熟。

下面来说下动机,一个病危病人看不惯不珍惜生命的人自己又闲的蛋疼想玩真人密室逃脱秀。

1)猥琐看护不是密室,不具备统一性不和谐,破功。

2)就算猥琐看护这货不好好珍惜生命了,在他体内弄点毒,就让他绑架母女以及执行死亡,你对那对母女以及摄影师和医生的生命负责任了吗。

3)极端手法帮助那姑娘戒毒看透生命的价值,却死了一个不明所以的人,没交代那个人的情况。

4)从几个受害者的情况总结所谓“不珍惜生命”的人的特点,基本包括世界上大部分人,所以根本算不上一个好动机!

5)所以根本就是大boss躺在床上看到医生和女学徒眉来眼去心生嫉妒好么。

6)总体来说大boss真是一个好游戏设计师。

此外一些没处理好的小细节真的很让一部片子减分:1)那么大的一个在黑暗中的“x”,一开始两个人都没看到,并且医生已经醒了很久了,在黑暗中你第一眼就会看到的东西,等到影片放了一半才看到这合理么?

2)开始的一个受害者,墙壁上有个大洞他会没注意到?

3)医生老婆拿枪对着猥琐看护的时候,半天没开枪还打电话,最烦这种情节。

4)过度放大一些不必要情节,比如绑架小女孩那段,锯腿,导演企图包揽恐怖和悬疑又两者都没处理好,对于悬疑片而言太多冗余情节,而又没人会拿他当纯恐怖片看。

最后,其实真心诚意抱着想看一部好片的心态来看此片的,又不出意外地失望了,非常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加靠谱点的,让人可以对此片顿生敬意的分析。

 5 ) 说悬疑,谁是悬疑

关于悬念,希区柯克是这么说的: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谈棒球,如果观众事先知道桌子底下有一颗炸弹,将在5分钟内爆炸,那么这个提示就会造成强有力的悬念,使观众十分关切这个谈棒球的场面。

可是如果观众不知道有炸弹这么回事,那么这几个人谈了5分钟,然后炸弹突然爆炸并且把人炸成碎片,观众则只是感到十分震惊。

而对于这些人谈棒球的5分钟,则感到有些沉闷。

   大师这番深入浅出的解释,让困惑于悬疑片定义的我很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

悬念如此,那么悬疑片应当是把一个主要悬念从头保持至尾,并且依靠具有坚定内在逻辑的剧情本身的悬念来推动故事发展的电影。

如果说电影叙事是叙述者与接受者的斗争,那么悬疑片就应当是观众为故事本身具有的悬念所折服的完整过程。

   这就要求叙述者把一个具有悬疑特质的故事原原本本讲述出来,而不是人为地制造巧合故弄玄虚、不是在剧情之外的环节上做手脚,也不是借助悬疑手段贩卖其他(这种情况很常见),并且最终压倒接受者的反抗。

如果做到这点,那么哪怕它在过程中出现些许平淡,也不妨碍其成为悬疑片了。

要是能够在讲述的过程中将观众完美的缝合进来,在保持观众对主干悬念强烈关注的同时,也能穿插一些精彩的局部悬念,引发大家对人物命运、剧情发展、分支线索、阶段情节的强烈期待,并且不断地使之获得满足,那么这样的悬疑片就算称之为艺术也不为过。

   当然,大部分故事都能让观众有所期待,所以为了区别悬疑片和其它有相似设置的影片,不妨这么来看:在悬疑片里,悬念不是作为吸引观众的技术手段出现,而是作为剧情发展的必要骨血存在的。

   不得不说,真正称得上悬疑片的寥寥无几。

不过在我心目中,还是有一些配得上这个头衔的。

   首先想说的就是《心理游戏》,因为这部片子基本可以看做悬疑片的样板,无论是整体还是章节,悬念都不是作为手段出现的,而是电影的必要条件和故事的有力推手,并且在故事的逻辑上对于观众缝合性极佳。

故事开篇就点明了要送给哥哥一个别致游戏作为生日礼物,可是后来的发展却让人陷入一种和自己争夺自己的心理境地,哪怕99%的认为这不是游戏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巧妙阴谋,可是总有不能屈服的1%在怀疑导演确实是在玩一个高明的把戏。

从头到尾,观众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心情随着情节起伏,理智却一直左右摇摆,而且故事也运用了不少侧面的信息,和主角的感受交叉,使得故事在扑朔迷离的同时也显得更加立体和可信。

章节上一次又一次对真相的接近和远离,既充满悬念,又丝毫不影响大家对最后结局(最主要悬念)的强烈渴求。

而对主人公寻找真相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身心伤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反应的刻画也很精彩,背叛、欺诈、不可信、愤怒、卑微、恐惧,求生。。。

轻易的就把观众抓了进去,并且使之意欲替主角分析、思考和判断,然而这些努力显然都是徒劳的,由于故事的先天设置导致了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判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到了最后谜底揭开的时候,观众们松了一口气,高悬的期待被轻轻放下,紧张的情绪得到了释放,猎奇的心理得到了满足。

   然而反过来看,悬念之所以能够作为这部电影的脉络贯穿始终,其实也有一个先天的条件,那就是“这只是一场游戏”,既然是游戏,规则自然由创立者说了算。

导演首先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里,然后才能随心所欲的带领观众一起跌宕起伏。

虽然也有那么一点点投机,但很显然观众是并不介意的。

而且由于故事本身的精彩,即使导演笔锋一转让事件真的成为一场阴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典型的悬疑片,它卖的是一个悬疑的故事,而不是在故事中一味的掺杂悬疑。

如果愿意,也可以解读出一些人性的东西,不过那只是一些主题之外的附产品,就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了。

相信大多数观众想起这部片子的时候,应该是故事本身的精彩,而不会就人性等哲学化的问题大发感慨的。

   而同样可以归为悬疑片的《电锯惊魂1》带给我们的就更为丰富了,如果说心理游戏是入门标准型的悬疑片,那么电锯惊魂1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有着相当的艺术水准了。

当然,这个系列也只有首部让我有这种看法。

因为也只有第一部,讲的是一个悬疑的故事。

   肮脏狭窄的封闭环境,突如其来的死亡阴影,只闻其声的影子凶手,残忍痛苦的生死选择。。。。

这注定是一个充满悬疑的故事,如果你觉得不够说服力,那么很简单,你想象一下自己和另外一个人在这个场景下会怎么做,看看是不是可以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人可以努力控制自己,但是没有人有绝对的把握控制别人,尤其是在利益与矛盾都异常凸显的时候。

   如果说心理游戏还有所铺垫,那么电锯惊魂则是以一种直接的、冲击力极强的方式把观众缝进剧情。

心理游戏让你思考将往何处去,而电锯1则同时还会让你忍不住揣测它从何处来。

   影片一开始就丢了一堆悬念出来,幕后的裁决者是谁?

为什么采用如此残忍的方式?

猎人和猎物之间有何种内在联系?

猎物们最后会怎么样?。。。

这就好像你打开一扇门,看见汹涌浪潮扑面而来,未及反应就被吞噬。

   把你拽进来之后,故事并没有放松对你的掌控,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由剧情推动的,作为一缜密的布局,其中自然少不了一些线索和道具,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表现出了近乎完美的节制,所提供的每一种用途也都带有强烈的风格,那就是不得不有所取舍,且这种取舍都带有相当的痛苦和折磨,颇有些哲学的意味,但是这时候观众还难以意识到这些,注意力多是集中在这条残酷的求生道路之上。

   和心理游戏一样,对于主题也是单线叙述,但是导演运用了一些平行叙述来交代相应的背景和线索,但是这些背景和线索却并非仅仅是起到说明的作用,同时也带给观众关于“凶手”和“动机”的朦胧印象,进而更加刺激了好奇心和期待感。

   好在导演并没有在竖锯的情况上多做文章,不然观众的兴趣很可能难以在密室的生存考验上集中,而产生诸多发散的偏离。

于是在做了必要的解释后,镜头再度回到了两位可怜的当事人身上,悬疑的精彩开始次第展现,并且伴随着人性自身的矛盾性始终。

观众一边看着两位猎物对立统一的艰难合作,一边揣测着他们的决定对故事发展的影响,此时,观众已经不在过于关注结局,而是被那种每次选择和行动所造成的后续影响以及背后的人性考量所吸引。

每一次行动之前的权衡、每一次在心理边缘的失控、每一次希望燃起和破灭后的撕裂,都完美的符合故事本身的逻辑,没有柳暗花明、没有阴差阳错,观众们在为猎物捏一把汗的同时,也努力的猜测可能被忽略不见的希望,并且试图发现被导演巧妙隐藏的其他道路,然而事实却是现实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等到大家明白这种极端环境下的心理挑战才是故事最为精彩的悬疑时,舞台已经落下帷幕。

   然后又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冲击,尸体慢慢的站起来,以一种轻蔑而真诚的姿态说:很多人不懂得珍惜,然而不是你。

再也不是你了。

   悬疑的故事、人性的深度都有了,可是导演却又让已经趋于和缓的心再度剧烈的跳动起来,让人在震惊的同时,再度丢下一些谜题。

比如断腿者是否活的下来?

被幽禁者到底是死是活?

竖锯离开后会做些什么?

这种充满悬念的开放性的结尾,让人一时半会很难从中走出来。

比之心理游戏,不知高明了多少。

尤其最让人称道的却是,它确实符合影片的内在逻辑,经典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影片在最后一刻,成功的把一个朦胧的竖锯树了起来,让一个熟稔人性心理,并且将之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让人在惊惧于其智商的同时却又不得不为之折服的天才罪犯活生生的来到了你的面前。

在竖锯轻描淡写的说出“game over”的时候,心理上的震撼也达到了顶点。

   比之心理游戏,电锯一的经典之处在于内容更为丰富也更具深度,不但故事本身充满悬疑,而且在章节上导演也运用了不少的悬疑技巧,但是在结构上又并不晦涩和复杂。

它在完成一个颇具艺术性的悬疑故事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布局大师的银幕形象。

如果说心理游戏是一部好看的悬疑片,那么电锯一就是当之无愧的悬疑经典,它带来的复杂感受是难以被模仿的。

遗憾的是,后续的电锯基本就是过关斩将式的血浆大会演,再没能超越电锯一所体现出的精彩的、剧情逻辑的悬疑,透过种种精巧的机关和鲜红的场面,我们看到的只是编剧的独裁和对观众心理的迎合,而那种被高高吊起的感觉,早已不复存在了。

   作为悬疑片值得称道的还有《本能》、《不准掉头》、《爱德华医生》等。

不过有了上面这两部作为参照,那么看看那些常被冠以悬疑片旗号的电影是否名副其实就简单了。

   比如韩国的《杀人记忆》,这部电影确实有不少悬疑的设置,但是仔细看了就会发现,这些设置都是有编导主观完成的,所有的线索都似是而非,也没打算说服观众,一切只是情节需要而已,可见导演的意图压根就不是想讲一个悬疑的故事。

在杀人记忆里,不难看到很多暗示,比如警察们因为去镇压游行而无暇抓捕罪犯,小镇警察的感性侦破和汉城警察的理性侦破的激烈对撞到相互转变,和屈打成招的犯人坐在一起吃饭。。。

种种迹象都指向国家转型期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所谓的悬疑更多时候只是为了让故事继续下去,同时也作为保持观众关注的手段存在,以便在最后推出导演的真实意图。

在案件的遮掩之下,导演讲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国家心态,以及对源头和未来的深刻思考,结尾处小镇警察那复杂的表情,也诠释了那种经历过痛苦追寻、却依然不得答案的失落、茫然和不甘。

虽然影片的水准堪称一流,作品本身也颇有野心和包容力,但是这不能称之为一部悬疑片。

相反,由于悬疑的设置和画面主导过于精心,反而有些影响了主题的表达,模糊了导演真正想要发出的声音。

   这一点与之相似的大卫芬奇的《十二宫》就显得真诚的多,导演并没有在悬念上下太大的功夫,看到一半就知道这不是一部满足心理刺激的片子,看完了之后也不难得出结论。

大卫芬奇只是想展示一下几个正常人的生活,是如何被一场意外拉出轨道、甚至毁掉的,顺便引发对于人生的些许思考。

   《七宗罪》,这部片子是经常见诸于悬疑推荐的,遗憾的是,我怎么看这都不是悬疑片,充其量能算是惊悚片,甚至连侦破都难以算上。

宗教意义、神秘主义、还有暗含的个体对既有规则的挑战,在里面都不难觅得踪迹,然而唯独没有悬疑。

整体剧情就像一幅幅画廊里陈列整齐的宗教油画,而观众只需借助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的眼睛来完成一场观赏就行。

在影片里,警探和罪犯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锋,虽然开头悬念十足,但是接下来只是一路的穿街走巷去欣赏罪犯的一幅幅作品罢了,结局也是警探一员在罪犯的布置下,帮助其完成了最后一笔。

结合剧情来看,这种结尾是有些牵强的,一切归结于警探的暴躁易怒性格和罪犯的所谓了解,基本就是编剧甩开剧情,为了结局的所谓圆满而一手安排的。

其实编剧完全可以让警探犯有七宗罪里的任何一桩,到最后都不难自圆其说,虽然这种小聪明是有效的,也是有迷惑性的,但是距离悬疑还实在太远,将其认定为悬疑片,更像是理解偏差导致的一厢情愿。

当然,在兜售哲学意义上,本片做的还是不错的。

   例如《搏击会》就很容易看出是在现代文明的框架中,探讨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影响和转变的。

结尾随着爱德华诺顿的一声枪响,本我与自我颓然倒下,一个完成了精神升华的超我盎然站立。

情节有趣,构思巧妙,意义清晰。

奇怪的是,这部片子也经常被人作为悬疑片推荐,实在有些令人费解。

   类似的还有《蝴蝶效应》,其内容注定了其叙述方式的要带有悬念色彩,但其本质是是一堂影像化了的哲学课,和悬疑基本关系不大。

   《沉默的羔羊》更是不得不谈,这是一部经典的惊悚片,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但是它实在也难以放在悬疑的种类里被人品评。

这部片子的悬念基本是作为引出更为深层的人性问题而放下的药引,基本是由编剧设置,由汉尼拔和女主角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由镜头得以验证的,而不是由故事自身来说话。

导演也并不想让观众站在悬念的立场上去看待这部影片,所以这部影片的悬念虽然存在,但是在导演的控制下,并没有影响到主要思想的表达。

毕竟作为一部侦破性质的电影,难免会有一些谜题掺杂其中,如果因此而将之定义为悬疑片,那只是美丽的误会罢了。

   还有一种具有迷惑性的所谓悬疑片,其实故事本身谈不上什么悬念,只是利用结构和叙述的整合造成了观众的迷惑感以及好奇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记忆碎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如果按照正常的叙述手法和节奏,本片平平无奇,但是导演牛就牛在结构上,如果硬要归为悬疑片,那么可以作为技术性悬疑加以欣赏。

同理利用表现手法造成整体悬疑效果的《致命id》也可以算是技术性悬疑片。

   而《八面埋伏》、《记忆裂痕》则是那种自问自答式的电影,导演没打算在逻辑上说服观众,也看不到任何叙述者和观众之间的牵扯对抗,导演只需要做到能吸引观众坐下来,静静的被导演牵着走上一段就算成功了。

类似的还有《当树枝折断时》、《来自地狱》,因为这种影片你压根没有参与的余地,只能接受影片展示给你的一切。

而一部悬疑片,应该让你不但可以参与其中,感同身受,并且在看到答案时也能暗自点头。

   虽然悬疑片难寻,但是精彩的悬念却并不少见,说到这里,不妨说一下《低俗小说》中的悬念设置,在文森特和朱尔斯去奉命处理小混混的那一段,中间过程的悬念营造就非常到位,轻松的对话以及观众已被告知的、随后的杀戮形成强烈对比,把观众的情绪吊了起来,同时“足底按摩”的谈话内容又为分支剧情埋下伏笔,然后破门,发现对手基本就是群被吓得瑟瑟发抖的高中生,彼此实力悬殊,观众的心便被自然的放了下来,但是正当你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枪响,观众的心再度揪起。

紧凑的镜头、节奏的变化、事件本身的戏剧性把观众的心情牢牢控制在昆丁想要的轨迹上。

小的事件却让人产生大的心理波动,这种水平无疑是很高超的。

然而很多人在评论这部作品是,多是把重点放在了它独特的结构和场面上,却忽视了昆丁对于悬念技巧的运用,不得不说是有些遗憾。

好在昆丁于今年的《无良杂军》一片中,再度给予了我们关于悬念的惊喜,酒馆对峙的那一场戏绝对是悬念技巧的经典演绎,那种近乎让人窒息的紧张和镜头、对白所释放出的巨大张力让人大呼过瘾,其后的影院博弈也同样一波三折,个人认为,这才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反之,如果一味脱离剧情,为悬疑而悬疑,那么轻者给人以强烈的编造感(如美剧《24小时》,好在它的节奏和逻辑没有硬伤,所以大家也不在意编辑翻云覆雨了),重则严重破坏主题的严肃性(如美剧《越狱》的第一部,由于剧情本身的宽松,加之编剧喜欢机械的滥用悬念技巧,频繁的以巧合的方式人为制造和化解危机,使得悬念看起来好像是人物的一种生活习惯,原有的紧张氛围反而被消除,甚至让观众在该紧张的时候也紧张不起来了)。

这在悬念手法的运用中,是非常忌讳的。

   终于有机会清点一些我心目中的悬疑片和赝品了,作为一个对悬疑片情有独钟的电影爱好者,我其实并不愿去思考有关悬疑的来龙去脉,促使我写下去的,是于诸多鱼目中寻找珍珠的艰辛和难觅佳作的抑郁。

我并不否认相关影片的成就,但是坦率的说,当我看到那些不能称为悬疑片的电影却打着悬疑片的旗号出现在诸多推荐中、并且还忽悠的我浪费不少时间和感情时,难免还是有些不快。

同样,如果我的言论能够引得那些把推理、惊悚、悬疑、恐怖混为一谈、并且认为有点悬念就能称之为悬疑片的推荐者火冒三丈,那么我绝对是心情愉快的。

 6 ) 对一些bug的理解

感觉是时候放弃看电影了,也许现在是有些审美疲劳了,好多被奉为经典的电影,在我目前的阶段来看都不怎么好看,甚至到了无病呻吟的地步。

以前有的电影反派是直接想毁灭世界的恐怖分子,这种人我很容易接受,毕竟就是成长阶段不同,所领悟到的事情也不同,然后所产生的想法也不同。

反倒是这种因为自己生命到了尽头,然后就想霍霍别人的生命让我感到一些反感,有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这部剧的立意是什么?

让人更好的珍惜生活?

没看出来,还有一些列的bug有人在长评已经列出来了,我就不复述了,警察开枪不打腿胳膊什么的,反倒一直让人逃走,就当做是剧情需要来理解,这么一个杀人魔让这种枪法不好的人上去?

其实这么说反倒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被除去警察的职位了。

因为办案不利,两个人都没抓住一个人,反倒是被别人反杀了一个,自己也身负重伤,然后警局给出处分,自己气不过,或者被警局直接辞职,失去朋友,又失去事业,自然就疯了,这么理解比剧情中的解释更好。

然后还有一个他提出的一个bug是两个手都拿着东西被别人拿走之后自己怎么再腾出手按电,其实我感觉是藏在手心的下面的下面了,这样不会被轻易发现,也能在按的时候控制肌肉而不是手指去按。

然后还有一个趴那里的呼吸心跳,这个我只能用主角们在紧张的情况下没有注意到微小的心跳来理解了。

等到后面boss爬起来,算是一个神转折吧,评分8.6,这一个转折占8分,其余的剧情0.6,就这样吧,还行的一部剧,但是不值得看第二部

 7 ) Cherish your life

我应该深深地感谢Jigsaw Killer,如果没有他,我不会有勇气面对这样的惨淡的生命,不懂得如果珍惜我的生命。

《SAW》——一部改变我生命轨迹的电影,我是如此酷爱看电影,但能将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此深刻地刻入我脑海、我内心的电影却只有它。

那个下雨的晚上,很冷,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他家门口,那多次地拒接电话,甚至于我在半夜跑到他的门口想向他道歉,他都那样狠心地拒绝。

这是一个我从没想过的场景,我没想到自己曾付出那么多的感情却换来这样一种对待,如果可以,当初我宁愿不认识这样的人。

我开始很深刻地体会到小说中所写的,那种像刀子插入心脏的感觉,原来不是杜撰而是那样真切。

我一个人在走回去的路上,突然萌生了邪恶的念头——我要毁灭自己,让他后悔不已,内疚一世。

就在当时,我差一点想找一辆大货车撞过去,脑海里却浮现了Tobin Bell那苍白的脸,以及他那幽灵般的声音——Cherish you life。

这句话所表达的道理是那么浅显,但当你的思维被冲动、愤怒、哀伤填满的时候,却很难想起它。

我想,如果Jigsaw是真实存在的,那他一定会来找我,把我捆在一个什么奇怪又残酷的刑具上,告诉我如果不想死那就在60秒内找到解救自己的方法。

我知道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根本不会发生,但这种想象却让我觉得害怕,我不想像那个胖子一样,在铁丝网中用自己的身体和血肉来打开逃生的道路。

真的很可笑,我发现自己,真正的自己,是很怕死的。

活着,就是只是卑微地活着,就算一直没有出头天,就算总是一无所有,但活着本身就是具大的勇气。

没有人爱我、珍惜我、关心我都无所谓,我自己爱自己、珍惜自己、关心自己就足够了,因为我不为别人而活,只为自己。

我崇拜Jigsaw,但不喜欢那些残忍的方式,我会告诉我身边的朋友——Cherish your life(珍爱你的生命)。

 8 ) 第一部

看后没感觉对珍惜生命有多大感触,只是对幕后的主使挺憎恶的,一个人凭什么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如此干涉,他又在珍惜生命吗?

凭什么由他做最后的审判者?

!

 9 ) 浅谈SAW的翻译问题

把saw翻译成《电锯惊魂》是有问题的,但是也很难找到更好的译法。

saw一语双关,既有锯子、手锯的意思,又是see(看)的过去式。

如果看过saw0.5就会发现,其实导演的本意只是取了saw的第二种意思,窥视,偷窥。

恰好saw1里手锯成为了重要道具,于是顺其自然取了saw这个名字。

jigsaw同样是一语双关,既有线锯的意思,又有拼图的意思。

这就给汉语翻译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对于英语观众来说,jigsaw puzzle killer是拼图杀人狂(因为jigsaw杀人之后总会留下一块拼图),但jigsaw这个词本身又能让他们联想到锯子,就增加了jigsaw的恐怖气氛,他们可以直接把老头叫作jigsaw。

而汉语翻译成拼图,叫老头”拼图”总觉得太平易近人,翻译成竖锯,又完全丢失了”拼图”的原意。

所以才出现了”拼图杀人狂”(jigsaw puzzle killer)和”竖锯”(jigsaw)两种叫法。

而saw翻译成电锯惊魂就更来历不明。

因为saw1-7一次都没有出现过电锯(那叫electric saw或chainsaw),只出现过手锯和圆形锯,而且saw的杀人手法花样百出,锯子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种(反而出镜最高的是那个爆头头盔)。

所以saw这个词的核心绝不在于”锯子”,而更多是”看”的意思,第一部里老头暗中观察密室里的求生者,后面几部老头更像审判者窥视着芸芸众生,颇有”头上三尺有神明”的意味。

但若翻译成《窥》,原意有了,汉语观众对”锯子”的联想能力又没有了,大幅降低了电影的血腥感。

于是权衡优劣,只能舍”窥”取”锯子”之意。

而《电锯惊魂》中电锯属无中生有,故港台《夺魂锯》最为贴合英文标题。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舍弃英文名另拟。

像《盗梦空间》,就比inception(全面启动,开局)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结合saw的具体情节和立意,兼顾血腥悬疑,或许可翻译为《审判者》《虐杀审判》《生刑》《神明在上》

 10 ) 剧情分析 转

"Live or die,make your choice"正是这句话,让重获新生的幕后主谋开启了这场“杀人游戏”的序幕,被他挑中参与游戏的人必须选择自杀还是杀人。

Most people are so ungrateful to be alive.人活着多半不知感激,是他开始整个计划的原因。

他希望人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珍惜活着的日子。

到此为止,一切目的、所有念头都是好的。

可惜的是,他选择了用极端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不可否认,我们都会忽视生命的可贵性,曾经的我们如此,当下也许亦然。

少数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份活着的珍贵,也只是在生病或是周遭有亲友去世的时候。

然而,如果为了证明生命的这份不可复制,而非要选择去伤害另一个生命时,代价又岂不是太大了。

影片中的这位幕后主谋就是如此,他选择用非常极端的方式来挑战着被选中参加游戏的人的心里极限,在他看来只有这份审视才是对于生的极度膜拜,而极端的方式,便是必须用另一条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存活。

退一万步讲,活着便是生的最好证明。

即便在活着的过程中,会有瑕疵会有劣迹,但都不足迹剥夺这份最初的权利,而也只有活着,才会造就最大的可能,才会有重来的希望。

选择这样的主题、这样的表演方式来挑战观众的心里极限,也许更能让观众在震撼之余更深地体会影片的主题。

我想,这也一定是编剧和导演的考量吧。

将电影一遍看下来,的确有些混乱,于是非常感谢贴吧的一位朋友分享的剧情串联,在这里我也再分享一下吧。

劳伦斯是帮约翰(那个老头)做手术的医生,约翰患有癌症,已经临近晚期,他尝试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被救了,之后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他觉得自己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于是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作些什么让那些轻视生命的人知道如何反省和珍视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都是胡话,他给的那些选择,除了阿曼达那个可以活下来,其他的哪有什么可以让人继续生存的测验,就算活下来,也是一个以自己生命为中心的人,何况任何人也没有权力玩弄别人的生命,但是赞同他的人也很多,把他作为一种传教士看待)。

影片的开始是劳伦斯和亚当被关在一个密室里,两个人的脚都被粗硬的铁链锁了起来,地上有一个死人,他们得到了录音带的提示说这个人在毒液漫布全身的情况下唯一能作的就是向自己开枪(减少痛苦地自杀)。

劳伦斯得到了提示,提示要他在6点前杀死亚当他就能逃脱,这里是一个考验,究竟是要以他人的生命来挽救自己还是为了他人无视自己的生命?

(其实这个所谓考验也很令人发指,难道真要像约翰说的杀死亚当劳伦斯就是赢了?

就是珍惜生命了?

)期间可以知道,劳伦斯在一家医院工作,有着看似美满的家庭,但是因为他在外偷情所以导致家庭失和,这是约翰认为他不珍惜生命的原因,而亚当是私人侦探,以拍摄别人隐私赚取钱财,这也是约翰认为他要加入到这游戏中的原因。

一开始影片中同一个房间的两个人看似没有任何瓜葛,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亚当是原来被黑人警官派去监视拍摄劳伦斯的人。

这里又扯出黑人警官,影片用的是记忆交叉似的拍摄手法,这是我认为很不错的叙事方式,因为可以让悬念迭起。

黑人警官是负责办近来连续发生的怪奇杀人案的警察,他与搭档曾一度找出了约翰的活动场所,也差一点就抓住了约翰,但是最终以黑人警官的搭档在追捕过程中死亡而告终,黑人警官因此也陷入了一种颠狂状态,不把凶手杀掉誓不罢休,但由于他的失职导致搭档死亡,他被撤销了警察的资格,一切的追捕都只能以私人方式暗中进行。

他找到亚当让亚当跟踪劳伦斯的原因是——之前在他负责这个案子时,其中一个案子(身上涂满易燃物,火烧身的那个)的现场找到了一个手电筒,那个笔式手电筒正是劳伦斯的,(其实这是要引出医生这个角色的一个剧情线索,同时是约翰给予医生劳伦斯的一个暗示,暗示那一串的怪异杀事件与他有关或者说将会降临到他身上),这个手电筒的出现让黑人警官固执的认为,劳伦斯有可能是凶手,或者说劳伦斯会和这个凶手有所牵扯,于是黑人警官在失去了职位之后为了给搭档报仇也为了追查这件案子让其真相大白,他搬到劳伦斯的家对面居住。

再说到后面,劳伦斯和亚当经过一连串的努力仍然没能逃脱,但是劳伦斯仍旧不选择杀死亚当(杀死亚当活下来才让我觉得可耻),这时候在镜子后面监视他们的是泽普(zip),泽普是劳伦斯医院的一名护工(但是约翰要惩罚他的意义影片里面没有交代),他同时也是这游戏的参与者,因为他的体内被注射进了慢性毒素,想要解药就必须帮助约翰进行那一串活动,包括绑架劳伦斯的妻儿。

劳伦斯本来是个镇静的人,但在得知自己妻儿受困之后明显疯狂了,理智不如之前清醒,特别是在接到电话得知妻子和女儿处于危险中之后甚至采取了断腿的举动(在我看来这不是不合情理的,的确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他拿到电话,但是一个人在那样抓狂的状态下,理智本来就是不清醒的,电话声又干扰了他正常的思考,在那样情况下,他为的并不只是接电话,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脱离这个地方去解救自己的家人,所以采用了锯腿的举动)。

劳伦斯所不知道的是,在他锯腿的同时,其实家人已经逃脱了危险,而恰巧碰上泽普行凶的黑人警官则正在追捕泽普(因为居住在劳伦斯家对面所以发现了劳伦斯家的不对劲前去查看)。

泽普最后杀死了黑人警官并赶到了密室,为的是按照所安排的游戏规则,没有在6点前杀死亚当的劳伦斯必须被杀死(估计亚当也是必须死的一个),但是他却被劳伦斯和亚当连手杀死(不知道劳伦斯打亚当那一枪是故意算准他不会死还是正好没打死他的,不过在那种情况下,故意算准……很难……)。

结尾以锯腿为代价的劳伦斯告诉亚当他要出去求救,但实际上这里已经确定他不可能活着回来(网上还有讨论他死没死的问题,我想无需讨论的,这里片中貌似是留下悬念让人猜测,实际上已经算是告诉我们劳伦斯将要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根本来不及求救,何况他出了那个密室还有很长的一段地下通道,如果他真的没有死逃出了密室,以他宁愿想方设法也不杀亚当的情况看来,他一定会找人救出亚当,何况还是共患难的人),亚当被一个人留在密室,他从泽普身上找出了一个给泽普听的录音机,才知道原本他们以为杀死的凶手并不是真正的幕后策划人,而是一颗棋子,真正的凶手从头到尾躺在他们的面前体验着自己安排的杰作。

当约翰从血泊里站起来撕下伪装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亚当绝望的话,那把打开亚当脚上锁的钥匙放在一开始亚当醒来的浴缸里,也就是说,当亚当从浴缸里醒来,而拔掉水塞的时候,钥匙就已经被冲进了下水道了,也就意味着,他的这把锁除非借助外来的人,否则再不可能解开。

在约翰认定的考验里,亚当和劳伦斯都没有通过,于是约翰在最后亚当的绝望的呼喊中说出:GAME OVER,随后关上了那个密室的大门…… 电锯1的剧情发生顺序应该是—— 约翰得癌症—— 约翰寻死,但活了下来,重新考虑生存的意义,并决定行使一串让人反思生命的活动—— 约翰进行了阿曼达等人的生存考验,最后选中了阿曼达作为他“传教”的助手,阿曼达和他一同安排了泽普进入这场“游戏”,约翰在医院中由劳伦斯医生负责治疗—— 进行“易燃物”那个考验的时候,约翰已经算计好了下一步游戏的参与人选,于是把劳伦斯的手电遗留在现场作为暗示,与此同时,黑人警官开始注意到劳伦斯—— 黑人警官和搭档通过录像暗示找到了约翰的活动基地,但结果是两人一死一伤,黑人警官被撤职务之后搬入劳伦斯家对面监视,并找到亚当跟踪拍摄—— 约翰应该是在选择了劳伦斯作为下一个目标时发现了亚当这个新角色的出现,同时选中他作为游戏参与者之一—— 阿曼达把亚当和劳伦斯抓入密室,而约翰伪装死人亲入现场—— 泽普负责监视亚当和劳伦斯,同时以劳伦斯的家人为要挟—— 劳伦斯锯腿要逃出密室救家人(在我看来接手机是次要的)—— 劳伦斯没有完成游戏任务,泽普要杀死劳伦斯家人失败,被黑人警官发现,逃到密室现场要杀死劳伦斯和亚当,但是却被亚当杀死—— 劳伦斯要逃离密室,亚当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电锯惊魂》短评

变态

5分钟前
  • 晴日小风
  • 较差

如今风靡全球的密室沉浸式线下游戏,叫声祖师爷不为过吧。

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哪里经典了?浪费时间了……

10分钟前
  • No
  • 较差

看多了心理片,觉得这个拍的有点不清晰,中间好几段我都有快进的冲动……

11分钟前
  • Lynne
  • 还行

为什么总是第一部是最好看,所以不要把电影当电视剧拍

12分钟前
  • 老朱無電影不歡
  • 力荐

首先得承认这部片子的情节设计和场景确实不错。但我不喜欢这种强加的变态道德观念,看到后面几部,一见到戴面具的人出场说那什么不珍惜生命的话我就觉得恶心,如果影片去掉这些道德审判,我会认为是个好片子

17分钟前
  • 撒哈拉啊
  • 较差

看完之后心里很难受

20分钟前
  • 礼拜天不准生⃠啤⃠
  • 很差

曾经的舍友最爱的恐怖电影,而今才花时间观看!因为期望值比较高,除了锯腿那段,其它的我倒是没怎么被吓到,所以还是有丁点失望!故事的整体构思确实不错,悬念逐步解开也精彩!但不足的是,杀手的杀人动机和犯罪心理。然后不爽的是,电锯呢?难道是“电和锯”统称起来叫“电锯”?→中文译名惹的祸。—— 2022.07.22:在07.16的夜晚,临时冒出了重看《电锯惊魂》的想法,而后上豆瓣查看自己的观影记录发现完整初看的时间是「2012.07.22」那天,于是就特地延后几日刚好在时隔十年之际完成二刷。

2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确实猜不到结局 但是怎么没感觉啊

26分钟前
  • Freggieg
  • 较差

如果主角团犯过一些不可饶恕的罪行,用这种方式折磨他们到是挺带感的,但是他们并非心理阴暗到无可救药的人,所以从人性角度来看最可恶的还是这个游戏策划。从局中人视角看,他才是演技最好的那一位,扮无声者听惊雷,真是一个十足可怕的变态

27分钟前
  • 开心北冰洋
  • 推荐

好吓人,那个画面感太强烈了,一直在脑海中徘徊

30分钟前
  • 我lu不会飞
  • 还行

我妈说不怎么样。

35分钟前
  • 丽塔
  • 还行

血永远吓不着我

38分钟前
  • pbbcc
  • 还行

靠杀死别人来发现珍惜生命重要性的人都是变态

43分钟前
  • 红皇后
  • 很差

能感觉到这片子还是挺有诚意的,可惜塑造的每个人物在智商上都有绝对硬伤。。。

46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推荐

拖沓

50分钟前
  • 水仙
  • 还行

比我想的輕口很多。。。

55分钟前
  • NeW
  • 还行

觉得一般……

60分钟前
  • Alain
  • 较差

没觉得多吓人..坚持把这个系列看完吧

1小时前
  • 童熙
  • 还行

吓死人喏

1小时前
  • 小野山猪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