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后三小时十五分钟,很少有电影让我能这么记忆犹新义愤填膺,而这部片子处在了一个极端我出国比较早,我出去的时候男女主角都还没有火,所以我对这部片子没有演员阵容方面的偏见或偏爱(顾长卫我是听说过的,当他还拍好片子的时候),但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演员在这部片子中都会被拉低身价首先对于有些打五星的朋友指责喷子抓住 “这不是商业片” 不放,我想说这确实不是典型的商业片,片中的牌子都是不存在的(但它很可能收了腾讯微信的钱),但这点可能是这电影的唯一优点了,却让我不理解 不是商业片竟然也能拍得这么难看?!
其次说说本片主题: 奋斗?
面对这行业的黑暗面主角们选择的是随波逐流。
总结起来就是一群有志气没文化的青年应片商要求将剧本改了又改最后被片商踹了,也放弃了”梦想“。
唯一值得夸赞的就是电影里的烂片拍成了,我们眼前看的这片子竟然比里面的还烂!
爱情片?
男女主角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微信认识,然后帮你养养狗,你不闻我不问最后莫名其妙地在一起了?
拜托,那位车模也是有生活的,这片子弄得好像女主角只认识这么几个男的一样导演以为观众都是只会幻想的宅男吗?
喜剧片?
我唯一笑的时候就是在笑自己竟然看了这么一个片子,我身后也只有几个小孩在笑,噢对,这时候我也笑了,因为他们看到男女主的安全套后咯咯笑个不停...我很少评电影,尤其想不到会评一个烂片。
仅以此铭记以后看片子还是先看看评价的好,否则还要花几十分钟在豆瓣上撒气附另外自己写的短评 言语粗俗但是大快人心没有负分吗??
我觉得豆瓣就算只是为了这一部片也得设一个负分,不然零分也成啊!!!
浪费时间浪费钱不说,整部片都在刷新烂片的定义,拉低中国电影界乃至全球电影界的智商,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看过,唉...
曾经看过Baby在一场风花雪月的日子里的恶女戏,真的很不自然,在这个片子里听着她丫呀姐呀真的很不舒服。
尤其是最后baby去阜平找陈赫,怎么前面一点铺垫的细节也没有呀,这女神的感情来得太简单粗暴。
真是在毁baby的形象呀。
整个片子借着恶搞与讽刺的俗套外衣来搞笑,笑点低得故意侮辱智商。
笑点老梗,毫无营养。
简单点说就是笑得没有脑子,只是小丑在台上自己傻乐而已。
不理解顾长卫的风格,但感觉这部片子的整体套路太过单调。
陈赫又拿出她的招牌动作”戝“。
但他的贱在爱情公寓来还适度的可爱些,在这里就只感觉是猥琐了,猥琐的让人感觉象在大早晨在公园里看到一地的痰。
唯一比较喜欢的是看到王姬和蒋文丽两位老师的表演,虽然很短,但演得真的很有味。
尤其是蒋进门前先来段自己标致性的歌剧, 好象是她在’立春‘里唱得那段,一个房租大妈的品味都这么高雅,导演,你这是对这邦所谓文艺青年的讽刺?
本片子里的好多货都有着文艺梦想的鸡血光环。
在这个娱乐圈这个名利场里纯粹的梦想估计是个个位数吧。
有的大多是对名利暴收的欲,可在片子 这些货披上梦想的虱子袍。
梦想都是些幼稚青年的精神鸦片,沉迷其中,丧失理性与思考。
我真的想不明白片子为什么加了那么多恐怖戏呀,导演是玩上瘾了想来个大杂烩,可您定的是喜剧片的基调好不好,你真应该多看看90年代的港片好好学学拍喜剧片里的恐怖戏。
真心的叫个不伦不类。
喟然长叹:国产片不能随便看呀,电影票还在其次,你这真的浪费老子的生命呀。
《微爱之渐入佳境》剧情7.5先说结论,真的觉得还不错。
没有像水军或其他说的那么好货那么差。
第一这不是一部爱情电影,这是一个讽刺喜剧。
一个以喜剧为基调,以爱情为宣传手段,以颜值作为谈资的讽刺电影。
连这部电影本身都是。
不停的修改剧本。
说要加入惊悚元素,其实这部片当中就加入了非常惊悚的元素,很割裂的一部分。
然后印象特别深的是王宝强那时候出来。
他们说,王宝强就是这样出来的。
当年的王宝强,可能也是这样追着车跑的,怀着梦想的群演。
但是一旦成功了,娱乐圈就把他捧起来了,他像领导人一样慰问大家,要加油,要有梦想。
每个人都有梦想,成功的人也都有梦想,但是有梦想的人都能成功吗?
正是这样不可复制的、偶然的成功,造就了这么多人飞蛾扑火般的,也就是为什么小青的北漂,让人那么唏嘘。
你没办法劝他傻,他的光芒那么微弱,可是那么坚定。
还有是对于兄弟的一种嘲讽。
其实从最后换剧本,换编剧,但是有一个成功了,说好的一起成名,其实不过是一个可笑的承诺。
其实从最开始就已经有揭露。
和女神包饺子,喝红酒。
镜头一晃两个人在家里分着一碗泡面吃。
那一段真的喜剧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小人物在没有什么可挣扎的面前做出的一些不那么理所当然的举动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挣扎,反而会显出这个大时代的艰辛和苦楚。
比如说拿着菜刀但是折服于现实面前,求那个导演。
比如小青去当了摄影师,成名的时候没有联系,失败了回北京的时候说我想吃饺子了。
比如说陈西想要做车模,紧紧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可是看到那个表演,忍不住的牵着沙果的手。
那样一种大坏境把你逼向一条路,你哪怕扭头了。
哪怕是一种根本知道是无谓的挣扎,你都愿意去挣扎,正是这个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渺小发声。
爱不爱?
爱。
但是又能到哪里呢?
陈西是一个要成名的模特,她怎么能有男朋友呢,她是一个要活在平面的人,也就一直劝自己,他有什么好的,不就是会做饺子么。
这样一种情感的克制,正是微爱所要表达的东西吧。
还有兄弟之间的,有没有这样的情谊在?
当然有,但是能有多少呢?
他们可以分着泡面吃,他们可以为了省钱住鬼屋,但是到了成名,到了梦想面前,这些东西又能算的上是什么呢?
这种无奈,用一个微字我觉得远比用微信来解释要扎实的多。
其实微信摇摇和真正的爱情都不过是一个幌子,这样生动严肃的娱乐圈,是被一个很小的,很小的爱情故事,想碰触却又缩回手讲起的,切入点非常非常小,但是反映出来的娱乐圈很宏大。
这是我很喜欢的主题。
并且这里借用了一条狗。
其他的暂且不谈,女主通过去对一只狗的叙述,比如说拉着他离开沙果的家里,其实自己非常的不舍得,但是却皆由一只狗来体现,这样的细节其实讲述方式都很迷人。
我觉得这里所一直为人诟病的摄影师问题其实没问题,城市之光那个部分,陈西的逆光剪影不是大特写脸部,而是感情克制的一个背影。
非常漂亮,不滥用慢镜,这是我给顾长卫导演的敬重。
表演6.5陈赫的表演也没什么说的吧,本色出演,够贱。
并没有演出太多他喜欢AngelaBaby除了颜之外的部分,反而AB的感觉对他的还要深。
但是对梦想这个部分的阐述是很详实的。
三剑客。
贱吶。
那一种对理想的挣扎和现实的抵抗。
其实是有内容在里面的。
AB的表演只能说找对戏路。
从摇摇开始我就觉得她太man了,根本不像绿茶婊。
详情请参见《撒娇女人更好命》当中的隋棠。
但是后面她全方位碾压陈赫之后我就觉得,嗯,这才是你。
其他的演员我觉得都还不错,没有太多出戏的地方。
娱乐8这部电影的笑点是真的相比起那些抖包袱的,是真的笑到我肩膀颤抖的。
然后那些恐怖片,尤其AB手机视频那段,明知肯定后面是个鬼脸还是吓得整个影院的人都在鬼叫。
节奏还是讲述对于我来说是很受用的。
我觉得顾长卫导演的这部电影是今年爱情题材当中做的不算很好的,但是如果他不要叫微爱之渐入佳境,它叫渐入佳境,把后面那段明显为了给AB加戏,给他们一段吻戏的删掉。
截止在一个死了,一个摄影师被人换了,最后一个女朋友出名了。
是非常非常彻底的完整的故事。
是一个非常好的讽刺电影。
为了投资方,为了片方而一次又一次修改的剧本,越来越不需要挣扎,这些潜规则,这些大时代带给他们的东西,房东的涨价,他们显得越来越麻木,他们的反抗越激烈,就像卖掉了房子,想要自己去独立创作,这些东西都是没办法控制的,最后,渐入佳境了。
这四个字还真是讽刺。
对,对娱乐圈摸透路子了,麻木了,不会再去有这样的反抗了,把梦想抛到一边,越来越接受现实的活着了,这样活着的时候,终于,渐入佳境了。
这样的结尾是悲剧效果的,是反讽的,如果剧情可以结束在这,这部电影的整体分数还要再高一个档位。
但是也说了,这整部片就是一个讽刺,明明是一个讽刺娱乐圈的电影,硬加上了一个爱情的壳子,硬加了颜值高的女主角的戏份,应改了一个合家欢的大团圆式的结尾。
——一边嘲笑着,一遍不折不扣的执行着。
被朋友拉去看的,期待值超低,因为她喜欢baby的颜,所以迁就她,但是看完觉得商业片拍成这样也挺不错了。
以下纯属野棉花---陈赫真像周杰伦。
陈赫诠释贱男真到位。
该狗血的狗血,该惊悚的比惊悚片还惊悚,姐这么胆大的也被吓到了。
你个业余惊悚片能不这么卖力吓人么?!
该温情的也温情但不矫情。
镜头语言很赞,不好的剧本,碰上好导演也可以处处闪光,让许多腕儿客串无疑是很加分的,平淡处很提神。
很想知道是不是顾长卫的面子所以能请到这么多腕儿,王姬蒋雯丽佟大为毛阿敏姜武文章打酱油。
哦,还有宋冬野,之前看到豆瓣某友邻说每次听董小姐都有一种一个胖子在意淫一个女孩迷恋温柔地抚摸他的感觉。
当时觉得友邻太过分啦,毒舌也不能这样啊,可是,看到宋冬野出境,有一种。。。
原来毒舌看到的才是真实的人生的感觉。。
看电影时还强撑,安慰自己说不管唱歌的人怎样,最重要的是他带给我们的感觉,只要听歌感觉好就好了。
然后。。
回家后不知道啥时候就有一种强撑的自欺悄然崩塌的感觉。
剧本真的不出色,应该说比较差(搞笑拙劣,台词不算精彩,剧情俗套),但是题材很贴近现实生活,以当今社会流行的微信勾搭为线牵扯起男女主角的故事,写一群北漂青年追梦的艰辛历程,起起落落间可以感受到编剧浓浓的代入感,好像就是在写自己的生活,好像他自己的第一部剧就是这么诞生的(被投资人一拍脑袋的决定左右着作品的生死,人生的转机,这点虽然我木有北漂,但也挺有感的,服务业的大多数人都会被客户这样决定着出手的东西),一帮北漂的青年其中有一个就是这样出头了,或者不济如如剧中沙果,正处于人生低谷中但又终于迎来了一丝希望。
相信北漂的人对剧中人状态和境遇,会有一些会有共鸣。
说镜头语言好,是因为我不懂镜头语言,但是了解一个粗糙的,功底不好的导演是不能把如此简单的剧本如此俗套的剧情,营造出如此到位的氛围的,拍到如此有细节感不做作的。
不过以上也很可能只是我的自以为是,和对导演的过度揣测。
看剧是个心情,心情状态对了,烂剧也会处处闪光,心情不对,好剧也无法欣赏。
不过,既然感觉还不错,何妨大方好评?
最后的评语是,当我对你不抱希望,感谢你没有如我所料。
看完《微爱》很兴奋,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即便是抱着期待去看,也是心满意足。
看过《孔雀》和《立春》,顾长卫擅长细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看似是很安静实则暗潮汹涌的导演,没想到《微爱》里玩儿疯了起来,外露了一把,而且玩儿很棒。
影片很斜,斜的是摄影,很多画面不是水平的,为什么呢?
我个人感觉是导演把北京设置成了一个不正常的城市,很多人追求者梦想,但很多人又很极致,这与《孔雀》里的姐姐和《立春》里的王彩玲很相似,尤其是张鲁一饰演的黄小瓜,最后为了梦走上了极端。
但是在一群不正常人里却有两个正常人,就是Angelababy饰演的陈西和陈赫饰演的沙果,前者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又为梦想奋斗着,后者在忙碌中坚持着自我。
而这城市里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人,比如蒋雯丽饰演的房东,不就是王彩玲吗?
会唱歌剧,但有钱,可以想象王彩玲后面的生活,当陈赫走投无路时,房东一嗓子歌剧好像在告诉陈赫“艺术值几个钱,该现实时还得现实”。
喜剧部分,有幻想,有现实,亦幻亦真,要不然男主角是编剧呢,脑子里总是有形形色色的故事,在天台大跳宝莱坞舞蹈真是出乎意料,一扫雾霾天下死气沉沉的都市人形象,跳起舞大胆示爱;吃饺子一段的设计和剪辑更是令人惊喜,笑的时候想到导演是顾长卫,更是惊叹。
惊悚的部分真的很惊悚,观众也没料到,之前有朋友跟我说顾长卫很适合做恐怖片导演,这回我信了!
摄影、灯光、音效种种的设计,丝毫没有国产恐怖片那种廉价的恐怖气氛,而是真正的紧张感,而男主角又是陈赫,又有些喜感。
最后梦想的崩塌,其实是顾长卫电影的一贯作风,难得的是这次很明显的积极的了一次,虽然物是人非,但爱情、事业得其一,另一个领域一定也会有作为,作为贺岁档电影,能给人向前看的动力,恰到好处。
新的一年,继续渐入佳境。
1、实在不太看得出印象中顾长卫的影子; 2、片子只能说是微信投资的,所以难免会有蛮牛姐姐的那种不断追求和沙果那种不断更新的写实,这个戏里戏外的互文成了最悲剧的槽点; 3、片子实实在在告诉我们屌丝的春天也是开满雾霾而不是鲜花的,比baby扇在陈赫脸上的那记耳光要重; 4、片子的最后又难免落不了希望的俗套,很显然又不是鲁迅式的那种坟上的花圈,对于已经逝去的只是缅怀,而对于还是存在并将依旧存在的就是洗脑式的迷惑了。
死宅大晚上给优酷交了25块钱,就为了和某妞有点共同话题也是够了。
谁知道竟然看入了神。
尤其最后大美妞跑到五台山扇男主巴掌,又说陈哥罩着你的时候着实催了小爷一把泪,毕竟,与小爷如今的情形何其相似啊。。
可惜现实依旧骨感,所以还是说点正事儿吧。
==============1、这片名,这预告片不知道顾长卫是有意为之还是怎地,从片名到预告片,这约炮气息这商业氛围竟然像极了片里为了商业而改剧本的模式,多少人被这片头所蒙蔽,要不是跑男的热火,真心为微爱的票房捉急。
也许真心是顾师傅打算把各种讽刺到底,那些想看约炮骚情的看的稀里糊涂,纯粹就是来膜拜人造人女神了;那些顾师傅的粉又能从张鲁一(by the way,这货前阵子在热播的电视剧娘要嫁人里和蒋雯丽演了姐弟恋,片中还有唯一一次和蒋雯丽亲脸的戏份,也算是一个彩蛋了)、默片、宝莱坞、天台入戏一跃里看到几番顾师傅自带的本色,也算是照顾的方方面面了。
2、荒诞里自有故事,经典自有时间考验虽然豆瓣谩骂不少,分儿也够低。
可是细细咂摸这部电影,无厘头味儿十足,不管是影射中国合伙人(梦想三剑客),失恋33天,黄晓明、文章的出轨(黄),蒙牛、大数据、狼图腾、心花怒放、泰囧宝强,基本上已经将线下几个小成本投资而票房成功的商业大片撸了个遍,虽说很多影评吐槽该电影是土爱情的俗套,但是相比泰囧里范冰冰的生搬硬套,微爱对熟悉元素的植入毫无违和,颇有大话西游和东成西就的味道。
无厘头的精髓在于你植入你借用,引发的是转瞬即逝的认知共鸣,会心一笑,而非春晚小品一般非得来一句才证明你懂生活的媚俗之气。
就这点来说,泰囧看一次足矣,但看微爱,光找彩蛋就够你乐此不疲,更何况这么多类型片被集结在一起又没有《一步之遥》那种姜文式沙文主义的自恋气息,更有说头。
3、基本不靠演技说实话,杨颖的演技一直不敢恭维,陈赫的演技也是浮夸到他演来演去都是曾小贤,就连客串的毛阿敏都甩出主角好几条街,张鲁一是卯足了劲儿地演出了戏疯子,可谓是本戏中唯一来演戏的人(结果也证明是神来之笔),唯一弥补了主角渣演技的就是对白以及拍摄手法本身,这也是顾师傅的火候了,与其说这是个好剧本,不如说这是个好架构,顾师傅是个精彩的编辑,再俗媚的文艺青年故事,都给整出了魔幻现实的口味,不点赞不行。
4、最后说说荒诞微爱是个幌子还是制片宣传的败笔就不去说了,纯故事角度来说,无非还是一个陈旧的梦想遭逢挫折,只是加以了荒诞化,就是故事的最终,对这份爱情,对梦想本身的结果,其实都没有清晰的交代,反而是回归了致敬卓别林的套路当中,荒诞贯穿始终,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但似乎又挠到了深处,在外漂泊时,有时候就是期待满满,渐入佳境,有时候就是意外重重,傻逼不堪。
也许顾师傅想要传达的时:别想用好莱坞那套糊弄出一个中国梦出来,生活是最牛的编剧,总是匪夷所思到你绝对无法预料,唯一留存的,大概就是那一门包饺子的手艺,或者一碗大泡面,来消除你所有的不安。
再拉轰的时尚,也抵不过饺子。
5、彩蛋补充:顾师傅出镜,是个切烤鸭的聋哑人,也颇值得玩味,对一个50后来说,现代人这奇葩的社会已经很难理解,谁会去想一只北京烤鸭被送到烤鸭店然后跑了还被什么民工抓呢?
几代人的代沟已经进入聋哑的境界,我不关心你说什么,我切给你的只是一份最纯粹的烤鸭罢了。
微爱也是如此,微信是你们的,这个换汤不换药的故事,是我要告诉你的。
理解到这儿,坐看未来十年后,这部片子的评价,至少,超越泰囧,分分钟。
讲北漂,神奇的在一个半小时玩儿了好几种类型片,结果真被那些最省事和没特色的城市人流空镜头给吞噬了,全片也是充满了对文艺圈反讽和自嘲的意味。
土豪马大姐的出现让他们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曙光。
为了争取马大姐的投资,“微男”沙果开始了艰难的剧本创作。
看见演员表里有陈赫,就已经默默地把这部电影的标签定义在爆笑喜剧上,与此同时,美艳的“威女”车模陈西、小狗“莫愁”意外出现在了沙果的世界中。
为了写好剧本,沙果倾其所有,黄小瓜、马呆怪招出尽;为了赢得爱情,沙果为陈西扑汤蹈火,而黄小瓜也邂逅了清纯的小青,并且逐渐为爱走火入魔,在微时代的千变万化中,生活处处存在惊喜,大家趁着酒意说着的一个关于青春的笑话。
漆黑里,我安安静静的盯着银幕,看到那些梦想便想到自己,还行吧,开始的时候还看到了【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预告片,挺好看的,听说今年情人节上映,想看。
在办公室大喊了一句:我要去看陈赫的新电影!
隔壁办公室的同事说,是微爱吗?
可烂了,别去。
同屋的说,陈赫是那个曾小贤吗?
2009年网络自制剧《爱情公寓》到12年能上电视了,才开始盘活娄艺潇、陈赫、邓家佳一班人。
当时关于陈赫的新闻,全部与陈凯歌家亲戚有关。
反而被赞叹的是吕子乔孔艺洲和胡一菲娄艺潇,全民风靡犯贱男星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2014蔚然成风,但绝对不是始于2009年或2012年,曾小贤的形象讨喜,可是被锁定在“犯贱”的路线中日后怎么发展?
谁能说得清。
《爱情自有天意》、《老爸的爱情》等一众电视剧作品,不去百度百科“陈赫”决计不会知道,出道几年始终无法跨入电影圈,如果这样下去,就成了2014年的娄艺潇,没什么进步空间了。
总不能去当歌星吧?
陈赫在11月9日出生,这一天的天蝎座下手快、好坚持,他坚持着把自己曾小贤这个角色从《爱情公寓》带到《奔跑吧兄弟》,火了,终于。
或许卖萌是时代赋予的,犯贱由邓超领衔带动出了一股风潮,陈赫又会卖萌又会犯贱,长相也是符合这两年审美,时势造英雄,一个外力,他的坚持是对的,那么他就站在麦浪尖上了。
在女人越来越标榜女汉子的时候,有男人肯去犯贱,低三下四地发嗲说话,一下子越为心头宝贝肉,进军电影圈怎么能不去支持下呢!
所以,反过来讲,如果不是陈赫、Angelababy的粉丝,冲着顾长卫去的,那就会痛苦了。
顾长卫用了一批他熟悉的意向镜头——少女在草原中奔跑,倒影中蒋雯丽的小腿——来让这段“微信爱情”更唯美一些,好像可以为电影赋予一些更深远的寓意,可是呈现出来的反而更加不伦不类。
恶搞不彻底,温情不够格,爱情讲的没有信服力,除了陈赫挑动的眉毛和Angelababy一张脸,这个电影也没有剩下什么了。
“微爱”这种俗套的名字,还不如展开叫大名“微信爱情”,是顾长卫想要青春些水土不服,还是趁着年底也来圈圈钱耍耍票?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精心设计可是毫无用处的累赘,Angelababy的前男友与烟,横店一枝花讲的大道理,标榜雨果代表着的梦想,马呆的“背叛”,连女鬼都出现的那么龙套。
副线都是为了修饰主线的,让主线更有张力,看上去很磅礴。
既然主线是陈赫和Angelababy的爱情,那么是不是应该讲讲为了这段爱情,他们有什么挣扎,做了什么改变,内心有什么成长,是否留有一些回忆,在需要抉择时是什么出现在了恩宠时刻?
奇怪的是,他们的爱情与电影推进方向没什么关系,就像一个电影需要一男一女在那,所以他俩就出现了的感觉。
98分钟的电影,一会儿是陈赫如何丧失理想的,一会儿是黄小瓜的内心演绎,Angelababy晒晒脸拉拉箱子,连她是怎么成功的都说的不清不楚。
故事讲的支离破碎,全都浮在表面,如果不是冲着男女主演,电影真的没法看了。
一个模特为了找人照顾狗,微信摇一摇,摇到一个编剧。
于是把狗交付出去,他们就认识了。
等模特回来发现编剧照顾狗照顾的还可以,决定和他做朋友,编剧开始了他扯淡的情景带入生活。
模特突然火了,去了外地,微信不回。
朋友死了,编剧被投资方放弃,觉得北京太难混,还是回家在父母店里包饺子混日子。
模特回到北京,想找编剧,发现他把自己拉黑,追到编剧老家,两人和好,回到北京。
编剧突然事业就顺了。
故事的100%不成立先不论,凡养狗的人一定知道,自己不在家把狗交给陌生人照顾,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已经脱离了不符合常理范畴,电影让男女主角认识的这么浮皮潦草,也就注定要一路浮皮潦草下去。
照顾狗的环节,是展现编剧温柔内心的最好时机,可却只用了一场为狗洗浴的戏就带过去了,这个电影一切都不清不楚的,也就只能一路不清不楚下去。
任何的细节都是不能推敲的,如果你幸运,像我一样,影院里像有托一样领笑,到了微微可乐的地方两位兄弟就会此起彼伏地大笑,弄的其他人也被感染了,大笑起来,在影院内的时光还是很愉悦。
出了影院,细细想来这部电影,真是完全没有回味的必要。
陈赫因为奔跑吧兄弟彻底从《爱情公寓》的三流演员向一线挺进,相爱13年和女票结婚又带了一点优质偶像的味道。
咬紧牙关,没去看《智取威虎山》,看了《微爱》,就当为了支持奔跑那么辛苦的陈赫,也算值得。
可是不是主演的粉丝,莫去了。
很多人说彩蛋有趣,看过,也就还好,反而佟大为的新东方保安最出彩。
我们总是在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本文标题所回答的:生活是最好的编剧。
虽然这个题目只是笔者突发奇想,和本文想表述的内容沾不上多大的边。
最近这些年,人们时常提起一个词语——接地气儿,这个词儿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解释了什么叫生活是最好的编剧。
不论你是要创作电影电视还是文学舞台作品,接地气儿,总是会成为标准之一。
我们能够看到,早些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喜剧系列作品——《大腕》、《手机》、《甲方乙方》等等——都是接地气儿的作品。
虽然其中不乏为了艺术表达而做出的夸张成分,但其背后所表述的内容,是完全贴合生活中的实际的,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编剧才能写出如此怪诞又真实的剧本。
他用了一种嬉笑怒骂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生活,当观众们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熟悉的人事物,颇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那么我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呢?
当然就是本片,也是符合我前面所描述的一部“接地气儿”的作品。
我们大可以将本片拆成两部分。
前一个小时,主要讲述了曾小贤饰演的文艺圈底层编剧沙果及其两个好哥们组成的梦想三贱客的艰辛追梦之旅。
此为主线,主要为我们朦朦胧胧却又清晰明了的展现了一些文艺圈电影圈中的乱象。
导演批判了中国的电影投资人为了植入广告、捧新人、玩概念、炒票房、请明星、迎合观众口味,以追加投资为筹码,强行要求不断改写剧本,最后写出了一个四不像的糟糕透顶的玩意儿。
而当有新的明星和投资加入,之前的编剧和剧本,又被无情炒掉。
本片近乎指名道姓的嘲讽了伊利和蒙牛这两大乳制品厂家!
还有横店影视城与北影厂,以及潜规则,都是导演把玩的内容。
而在电影中被调侃的电影和影人,就更多:姜武与《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黄晓明,文章、王小贱和《失恋33天》,《泰囧》,《狼图腾》。
其中失恋和泰囧都成了迎合大众口味与以小博大小成本电影赚取大票房的代表,不过在笔者听来,似乎顾长卫导演就是在无情嘲笑这两片。
狼图腾就更惨了,被和对伊利蒙牛的嘲讽绑定到一起,化身《牛图腾》。
还有近几年流行的惊悚题材,也被导演无情痛骂。
然而不知是不是导演故意为之,这部微爱中的植入广告也显眼到令人发指,这又似乎加重了影片的嘲讽。
对了对了,电影还把傍大款,煤老板等等和电影圈有关的东西都地图炮似的喷了个遍。
真是大快人心!
后半小时,则是追梦失败的沙果同杨颖饰演的平面模特陈西的淡淡爱情,此为副线。
此条线的出现,只是因为本片毕竟是一部爱情喜剧。
愚以为,即使删去所有的爱情线索,全面为我们呈现那些众所周知的不能说的秘密,效果更好。
不过,某局和某圈的人显然是不会愿意的,大家没看见本片但凡一开始调侃电影圈,就会出现声音对不上口型的情况——除开后期配音语速不搭配的些微影响,主要还是台词被大量和谐的缘故。
看来,想要显式的针砭时弊,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是根本不可能的啊。
幸运的是,本片还是靠“朦胧美”,和极尽夸张恶搞之能事,为我们“不痛不痒”的呈现了一些出来,虽然不会刺痛某些人的神经,但刺激刺激观众的笑神经足矣。
在电影中也出现了两段默片,一处是为句号饰演的煤老板的婚礼而制,另一段则是片尾彩蛋,翻拍了大师卓别林的经典作品!
句号cos的卓别林,还真有几分相似!
一提到默片,不得不让笔者想起《一步之遥》,笔者甚至觉得,这也是在嘲笑《一步之遥》!
正因为这些原因,笔者才会感觉,电影前半截,真的不像顾长卫!
“很多导演一生都在拍一部片子。”顾长卫也是,从最早孔雀到立春,再到现在这部,他都在讲述生活与理想的矛盾和纠缠,只是时间地点换了,但这种焦灼的状态依然存在。这是一部出乎意料的片子,以为是部拍给90后看的小妞电影,结果电影商业属性外壳下承载了太多导演的私货——梦想照不进现实
不算是恶俗的烂片,顾长卫还是执念于小人物的文艺梦这个主题,AB的表演也挺有趣的,至少也算有表演吧
总体来说比较有趣,陈赫是看点,baby没啥演技,换成范冰冰会更好。陈赫念白要加强
微信约炮成功实录!
顾长卫真已经朽木不可雕,对小清新前沿猛力地趋意谄媚。生活是最牛逼的编剧,可完全把编剧拍出了俗陋的生活。现代戏都喜欢穿插点默片,以显示商业外壳的文艺情怀?不立足内心的滑头,空降的圣诞夜就像一部恶搞的村晚。
陈赫~~萌萌哒 ~~
压根不是爱情片,或者只是打着爱情片的幌子。前面很差,无论形式还是台词,都是那种想前卫又前卫不起来的土爱情剧。不过到了后面,故事再次回到顾长卫的老路:被现实击毁的文艺梦。以梦想三剑客各自的选择去探讨这个话题,才发现顾长卫不过是打着年轻人的旗号又讲了个老故事。张鲁一的天台戏算个小升华
怎么说呢?顾长卫能这么拍片子,还是让人心生敬意的。这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年近50的导演的作品。所以,为了这个老导演的勇气打个四星吧。片子还可以看。
黄小瓜的天台戏还有顾长卫客串烤鸭师傅的小细节(好戏只有哑巴听),很加分。踢掉杨颖那条线,可以加一分。其实我倒觉得顾长卫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电影作品被商业化而导致的烂片效应,是投资方的教唆,也是观众的需求,更是创作者的无奈。好好思考下这个生态圈,不要一个劲儿唱黑,才是该做的事。
顾导的才情是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消磨没啦,您的文艺情怀哪里去了?好吧,我承认,您的突破吓到了我!确实没的get到它的精彩!
这一星是给张鲁一演的那个戏疯子的。
陈赫对文章说:“哥,我现在对你彻底膜拜了”
想吓死人么!!!baby真美!!!!
baby在这里面挺好看的,而且竟然演技没有那么特别差了,只是一般差。但是!剧情真的太烂俗了,什么都无法拯救了。
即使在这种片子里 张鲁一都在发光啊
搞了半天原来是个微信宣传片啊……😅
随便看看随便笑笑
要说这片子是挺 low的,要不是看到了蒋雯丽,很难想象是顾长卫拍的。一锅大杂烩…段子合集,网罗了各种网络流行语;神奇的在一个半小时玩儿了好几种类型片…但必须说,它真的很好笑!!文艺青年的梦想被黑了个遍。“北影厂门口就是文艺青年的批发市场”好喜欢这句啊哈哈
平安夜一个人去影院看这部电影结果整个放映厅只有我一个人。微信的约炮功能是本片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但是2010年时候有微信嘛?这部电影让我无比思念北京,如果我一年前没脑子进水决定出国读博现在没准儿就过着一样的北漂+梦想远离现实的生活。陈赫村帅村帅的脸和写剧本时候高潮状印象深刻。挺好的。
我看完才知道是顾长卫的电影!我觉得没着是他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