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比一部失望,因为前两部都有看,加上这部有我最喜欢的张家辉加盟,本来超期待的,结果剧情真很平淡,背景音乐老想制造惊悚的效果但画面跟不上,显得突兀多余,浪费了张家辉,没有跌宕的剧情就算了,伏笔那些什么的,猜都猜出好多,只有是陈探把柴叔捉走的部分完全没有猜到,风喜的回忆要看两遍才看得懂发生什么事,我能说这他妈的太突然了吧,一开始还以为陈探是上脑在自言自语,原来是伏笔!!!
这个伏笔阴谋超巨大,我只想说,剧情需要,导演安排,观众被忽悠,侦探系列也可能说不上完结篇,因为风喜跟陈探貌似还可以有很多的可塑性,不过拍得这么烂,第四部不可能了吧还有,故意跑去马来西亚那么远的地方取景,却只是仅仅一个场景,没有景观的特写什么的,完全把镜头放在错综复杂人物关系中,我还以为震哥是什么大人物,原来只是boss身边的酱油哥,好多什么叔什么哥出来打酱油,人物关系多,但对剧情影响不大,败笔!
仔细一看才发现,《同谋》又名《A+侦探》,从《C+侦探》、《B+侦探》再到《同谋》,三部曲总算是走完了。
电影名字倒是逐级上升,可惜观感依旧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导演是在讲虾米,唐突的剧情发展,粗糙的铺梗,无味的结局,整个系列虎头蛇尾,就像其首部曲的名称一样:C+(甚至还不如C+呢)!
没想到续集可以烂到这程度,片子从头到尾,我只在考虑两件事,一这片子的调色处理(对做片子感兴趣),二粤语发音(我是不会,想学)。
电影真的都吸引不了我的注意力,我都没办法入戏。
最后还想吐槽一下,郭富城和江一燕的对手戏在作甚,导演要表达的是那种莫名其妙还没擦出火花就变亲情的男女之爱吗?
”我等你...“等啥哦?
一卷磁带,一张密码,圈出了三十年的父母命案,私家侦探陈强(郭富城 饰),从泰国查到了马来西亚.询问当时事件的当事人--波叔.但再托付了另一位私家侦探郑风喜(张家辉 饰)的时候,波叔却离奇死掉了.而后,牵扯出了一条秘链,在被人一次次的警告不准在调查下去的时候,他们两个竟然成为了不仅仅是利益上的"同谋",因为家中被盗,带着波叔的女儿( 江一燕饰)前往上海.找出了一带录音带,里面加藏着磁带的密码.就这样,最后的幕后被揭露出来.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带着一贯浓厚的港式犯罪电影,撞车,跳楼,打斗.虽谈不上多么激烈,但还是会带来一些视觉上的感觉的.可能是一个人,一种看法.我看这部电影,并没有多少批判.照比着日渐低落的国产电影,不觉得是种脱离老式港式电影的影子,正希望另一种风向标,或者在寻找,或者是在蜕变.但,我喜欢这种蜕变.
在最近几年,能做成三部曲的香港电影真是少之又少,麦庄的《窃听风云》系列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例,虽然第三部还未上映。
还有每年主打贺岁档的《我爱HK》系列也已经做了三部。
再有就是彭顺导演郭富城主演的这个侦探系列,从《C+侦探》到《B+侦探》,再到如今的这部《同谋》,系列整体所呈现出的疲软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个以悬疑加犯罪为主要元素的影片,编剧未能写出一个逻辑严谨且带有说服力的故事就意味着全局皆输。
一开始的《C+侦探》之所以获得了还不错的评价是因为它在完成故事的同时还带有一种异域色彩,导演刻意通过色调以及音乐来让观众嗅到一股泰国的气息,同时喧闹的大街小巷也为电影增添了市井味。
至于故事讲得如何,只能说这种带有推理性质的电影在中国还尚未形成气候,故而在条理清晰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悬念就基本合格了。
如果说第一部还能靠着出色的氛围夺取眼球的话,那到了《B+侦探》就真的有点儿黔驴技穷了。
不仅故弄玄虚的剧情让观众的耐心消磨殆尽,连讲故事的手法都是那么破碎不堪。
能看出电影想走类似于《七宗罪》式的精神犯罪类型,奈何编剧功力不够,最后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到了这部终结篇,前面两部埋下的伏笔都要做一个了断,所以这里就直接把陈探调查父母遇害原因的这个过程当做了主线。
既然要把三十年前的案子翻出来,那么理所应当这个过程应该是抽丝剥茧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陈探通过一个名字套出另一个名字这样的苍白设计。
我想编剧也意识到了这种类似于寻人游戏的剧情无法满足观众,于是乎安排了张家辉饰演的郑风喜来平衡戏份。
郑风喜这个角色和陈探一样也是个侦探,但其实他充当了一个辅助的作用,就像华生之于福尔摩斯一样。
既然两个人无法都是神探,那么在功能上就要有所区分,即个人要有个人的存在价值。
抛开前两部不谈,在《同谋》中陈探始终处于一个苦大仇深的状态,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出真相,显然这样单一的角色会令观众乏味,所以在郑风喜的性格设定上需要加入幽默的元素来调节气氛,但很可惜编剧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硬说在郑风喜打咏春时出现的那条内衣是笑点的话,那么这样的笑点也未免少得可怜。
既然无法把人物写得轻松些,那么只有赋予他一定的特色——郑风喜的功夫还不错,不过这个不错也只是必要的时刻能抵挡一阵的意思。
另外导演还嫌不过瘾,硬要在结尾安排那突兀的对战,一顺手还解决了郑风喜为弟复仇的问题。
从这个省事的剧情设置我们就看出了编剧的思路是多么的匮乏。
通常我们看一个推理电影,编剧必然会在片中对观众有一个误导,从而无法窥见故事的真相,这样观众才会在结尾做大吃一惊状。
但在这部电影中,可以说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幌子,陈探只是不断地从柴叔的口中听到一些名字,但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却不得而知。
也就是说观众无法从一堆人名中判断出谁是凶手,这种参与感的缺失令影片的乐趣丢失了大半。
除此之外,片子在大boss的选择上也让人感到失望,就像一个推理小说的作者为了让读者猜不到结局,所以他挑了一个与之前情节毫不相关的路人甲作为凶手,这种剧情设置可以说是违背了推理的基本原则的,这也就直接导致陈探之前花大工夫搜集的那些证据在观众看来是无意义的,你可以说这是为了捍卫陈探心中的正义,但一个在片子结尾才突然提到并出现的凶手在观众眼中和路人并无二致,可笑的是导演在揭露凶手的镜头上还故意用了几个局部特写来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但是镜头拉远后整个大boss露出真身则彻底让观众迷茫了几秒,努力在脑海中搜寻这个形象最后无功而返确定这就是个路人甲,心情瞬时跌至谷底。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导演最后有所补救,原来之前柴叔的失踪是陈探设的小局,这也就解释了陈探自言自语的背后真相,这一点小小的设置多少为电影挽回了些面子。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导演,让他完成这烂片三部曲,从头烂到尾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激励着郭富城,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演,不知所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诱导着我,将这三部曲看完了,这种浪费生命的事情,居然连续做了三次!
我是一个十足的懒人,一般而言, 不愿动弹。
更别提静下心好好的写一篇影评了。
哪怕之前看过了嗨到爆的钢铁侠,又或是触动内心,引发小悸动的致青春,又或则是槽点满满,让人凌乱的分手合约。
都不能激起我敲键盘的心。
哪怕有,也只是一瞬间而已。
我以为,是我境界够了,处变不惊,淡然处世。
可是,如今,我才发现,我还是太年轻啊!
同谋啊!
什么奇葩片啊!不写影评都不行了啊!
这都不是吐槽的事啊!
我的天,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啊!
第一部中,灵感一闪的父母尸体,居然支持这郭富城倒腾了三部。
好吗。
你要查谁是杀害父母的凶手。
那麻烦你专业点好吗?
亏你还是个私家侦探,就你这样也会有业务?!
什么办案水平啊?
不知所谓,就只会那个小本本的瞎记。
而且吗,郭富城大侦探每次都怕观众吗看不懂戏。
每天晚上躺着床上总会自言自语的为观众疏导人物关系。
拜托,你长点心好吗?!
说这些废话,还不如早点休息。
不知道早睡早起,方能养生吗?!
可能是前两部的票房跟口碑实在是惨不忍睹。
这部戏,导演不光改了个名字。
而且还请了影帝张家辉加盟。
希望两大影帝,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尼玛……果然不一样!
张家辉这个演员是要逆天啊!
一人分饰两角!
拜托,不是换了个发型就是另外一个人的,好不好!
就算是双胞胎,性格也不能这么像吧!
难道这就是演技的最高境界!
没有演技吗?!
一定是的,影帝的世界,岂是我等凡人能够窥视的。
还有,导演,你是要加入爱情元素吗?
爱情元素不是随随便便找个姑娘就可以的。
江一燕也是。
都老大不小了,姑娘你有点生活常识吗。
家里来个陌生男子找你爸,你爸行为异常,完了,你爸就被人谋杀。
就算你善良,友爱,你相信那男的不是凶手。
那你最起码也会躲着点这男的吧?!
我靠!
你居然二话不说就贴上去!
姑娘,你是恨嫁呢?
还是恨嫁呢?
还是恨嫁呢?
当然,千万不要小看了片中的配角!
出场虽少,但是绝对光芒万丈!
小肥同学,是你错,还是编剧的错啊?!
你爸的葬礼,你居然在那玩psp!
天啊!
是什么游戏让你欲罢不能!
完了还一脸严肃,带着张家辉离开。
这时,你又突然闪过蛋蛋的忧伤,缅怀父亲!
我靠!
你玩我啊!?
还有,阿牛哥,你……你还是好好回去唱歌吧……最后,boss老爷,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秀智商下限吗?
你贩毒三十年了,有点成就好吗?
怎么做老大的啊?
丢不丢人啊!
最后,为了一愿张家辉的兄弟亲。
居然同意放开他,让他跟小弟对打。
叫震哥是吧。
尼玛,这角色也是个奇葩。
我还以为会有什么大动作,没想到,居然是来刷仇恨值的。
最后的最后,又是生死一瞬间,警察从天降!
不过可惜啊,可惜!
你这不是中国警察,是注定得不到,影界最高荣誉——金鸡百花奖的!
而那一瞬间,boss上车准备跑路。
突然间,马路上开来一辆大货车!
对!
你没有看错!
地球最强车!
大货车!
要知道,擎天柱的原型也是它!
一看司机,居然是小肥同学。
尼玛,我早该猜到的!
能在老爸葬礼上玩游戏机的胖子一定不简单!
尼玛,最后五分钟,居然闪出,郭富城大侦探“杀人事件”……以及张氏兄弟的自言自语……到这里,我的生命值已经不够,无力的狠,头晕眼花,不能自己我想我是困了……要去睡了不过话说,片中两位侦探都是好身手。
一位高空跳跃无伤,另一位哮喘照样耍咏春。
高人,高人。
≪同谋≫,讲述私家侦探为寻找多年前杀害父母的凶手连同另一位侦探展开千里追凶的惊险故事。
本片实为彭顺侦探系列的第三部,与前两部相比依旧延续了一贯的惊悚悬疑风格。
片中最大的亮点在于郭富城与张家辉联手侦破凶案很紧张刺激;再就是配乐也具有独特的惊悚感,让观众感觉惊悚至极。
总之,值得一看。
影片的整体格局已经从窄巷中走出来,彭顺将自己原有的对于人物情感的把握,转化为更成熟的导演手法处理,在最后一场高潮戏中,交叉剪辑被清爷毒打的郭富城、张家辉以及三十年前被毒打的陈探的父母,不仅延宕了高潮,更将人物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在动作戏的处理上,彭顺的处理手法甚至有一些林超贤的影子,力度和落点都拿捏得较好,实属不易。
作为侦探三部曲的最终篇,最难的是对于结尾的处理。
片中,陈探静静看着已经放完胶片的白墙,老照片版的复古构图,唯有放映机“吱嘎”声的静默片段,是从一部规整悬疑片到“好片”的飞跃。
留出一点空间给观众,仿佛人人都成为了局中的一份子。
其实一部悬疑故事要引人入胜,必须有丰富和环环紧扣的细节,导演这次集中火力讲述陈探如何查出杀父母仇人的下落,当中不乏故弄玄虚的情节。
可惜,除了无声录音带和神秘菲林之间的联系有点心思之外,在陈探来来回回查问追踪的情节上,累赘又重复,难以引起人对真相的兴趣。
千呼万唤等到真凶出现,亦未能掀起全片高潮,反倒有点泄气。
郭富城饰演的陈探,三十年来一直在寻找杀害父母的凶手,他对于真相的执着曾害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找到了指向真凶的最终线索,奔赴马来西亚寻找关键人物,却屡次被阻挠。
他所设的局,是为了引蛇出洞,在对方严密的封锁阵线下,找到突破口。
彭顺在《同谋》里用了两个和动物有关的意象来说明郭富城的状态,一是在见柴哥的时候,柴哥在用虫子喂鱼,郭富城是虫子,柴哥所代表的势力是鱼,二是郭富城在旅店里看到墙上有序爬行的一对蚂蚁,他用手擦断了蚂蚁群的既定路线,打乱了蚂蚁的原本的爬行轨迹。
陈探这个角色从被动的被人“吃”,到主动的截断对方的阵线,他设下了一个局来破解对方给自己设的局,打乱了对方的阵脚,从而让他一步步逼近寻找的真相。
剧情节奏是这样的:张叔:你去找柴哥问阿鹏吧(谁哦)柴哥:阿鹏死了回头找张叔,张叔:你去找辉仔(又是谁哦)找不到辉仔又去问柴哥,柴哥:你去找波叔吧(谁again)然后找到了波叔,波叔就挂了然后芷慧:我们去找大军(……)找了一圈,原来是清爷杀的哦(又是谁啦)最后马sir出现伟光亮一把,在马来西亚搞什么主旋律啦
尼玛这就是一部RPG大游啊~~~
字幕表一出,观众们便迫不及待地起身离场,一如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上,追随着雨季进行大迁徙的角马。
编剧是有些粗糙,郭富城、张家辉很上道的表演
我倒是觉得起码是比上一部B+强点
密码这么简单~!
原来杜琪峰带郭张两位玩过奇奇怪怪的《柔道龙虎榜》,这两位反而陷在黑帮探案片里出不来了,刘德华装13也装不出来,杜居然想带周杰伦玩。
凑活看~
可以作为能看的一部电影
看完C+侦探以为B+会好点吧 看完B+以为A+会好点吧 看完A+ 觉得当初何苦看C+啊掉进个坑 结尾所谓惊喜比较无感 用滥了 彭导心思根本不在推理上 使得整个系列不伦不类 神剪辑鬼片才是正道 辉哥确实光芒无敌 此人一出 在座看客皆呲牙大笑 智商都被他迷掉一半
比起前两部,这部有点渣。。。
彭氏兄弟不是这样吧。手握两张影帝牌居然打成这样。郭富城的演出简直是一坨屎。还A+侦探类 以前看C+的那些好的地方怎么不好好把握 糊弄人也不是弄出这样的作品吧。
应该更名为:儿女为爹复仇记
无语
张家辉:只有我才能破你的菊 郭富城一脸羞射
有点混乱。
看完这部电影,我特意去查了下编剧和导演是谁,彭顺,恭喜你上了我的编剧导演黑名单了,以后你拍的片子我是绝对不会看了。
最近几年郭富城和张家辉的片子一下多了不少,而且演的都还不错,只是这片子的本子不行,影响了质量。至于郭富城的侦探系列,其实我都没怎么看啊!
其实我觉得这部系列电影的第三集还行啊,在《B+侦探》之上的。我在想导演将来会不会再拍下去,或者拍郑风喜这个人物的故事。
(02.05.2013;04.08.2013) 3.5 不得不承認沒前兩部好看 但是我依然很愛郭富城=3= 最後的抒情長鏡頭 看得我心潮澎湃!
原来就是A+侦探,侦讯过程有点水,结尾反转还比较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