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杀人犯

내가 살인범이다,杀人告白(台),星级杀人犯(港),Confession of Murder

主演:郑在泳,朴施厚,曹恩智,赵达焕,闵智雅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2

《我是杀人犯》剧照

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1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2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3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4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5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6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13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14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15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16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17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18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19我是杀人犯 剧照 NO.20

《我是杀人犯》剧情介绍

我是杀人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一件事情让崔向久(郑在泳 饰)久久无法释怀。那是17年前,社会上发生了一件影响极其恶劣的女子连环凶杀案,而崔向久则是负责此案的警探。狡猾的凶手巧妙的躲过了正义的天罗地网,当15年诉讼有效期到来的那一天,当凶手彻底的逃脱了法律制裁的那一天,受害者的家属以死发出了对无能警察以及残暴凶手的控诉。 正当大家以为惨剧带来的阴影即将消散之时,一本名为《我是杀人犯》的书的出版让所有的人都极为震惊,而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凶杀案的始作俑者李斗锡(朴施厚 饰)。可是,作为当年追捕凶手的警探,崔向久并不相信李斗锡就是当年的罪犯,一场激烈的猫鼠之争在两人之间展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海风吹过零丁洋平淡生活宫锁珠帘未知生物剩女脱单记曼陀罗疑云·破茧庭院重重我和我的钢四壁我们成为星星儿女传奇之真假千金人烟之岛2:战斗23号灯塔第一季车中女人萨利姆鬼屋事件指环王1:护戒使者野良与皇女与流浪猫之心恶魔:恐怖现身欢乐野营两家人我的小小新娘审判恶魔毒岸Fairygone第二季殊途同归第二季冲锋号如来神掌可爱的你浴火郎中来电狂响彗星路西法企业强人

《我是杀人犯》长篇影评

 1 ) 期待中~

对于喜欢朴施厚的亲故门,肯定是力荐啦希望朴施厚在影片里的精彩演绎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期待中国上映

 2 ) 刻意的造作大可不必

细节硬伤太多,逻辑不严谨,前三分钟的追逐戏我甚至一度以为警察的手枪里面没有子弹,后来开枪直接给我打懵了,早为什么不开枪?

后期的追逐戏也太假了,他只是一个杀人犯又不是超人,为何战斗力如此强,而多年老刑警又自带仇恨buff,为什么战斗力如此弱?

总结来看就是为了反转而反转,进而夸大了警察的无能和懦弱,推动情节进行的细节太刻意,有失韩国电影的正常水准,三颗星真的不能再多了。

 3 ) 脱离实际了

我是杀人犯 70/100远脱离实际了这个电影能肯定的地方就是手法不错 拍的也不错被蛇咬 箭也射了 狗也放 就是一堆bug如果李斗石是辅助,早就死了,要么给蛇弄死,要么给一开始的家属打死然后还带夜视仪去救人,服了,想象力可以凶手出来了,这里导演就说清楚了,凶手怎样杀他的未婚妻折磨了两年,还tm相处出了感情!

正常人早就杀了或者是弄起来慢慢的折磨不要说圣母的那些话家属有医生,天天折磨,折磨到15年再弄死吧

 4 ) 《我是杀人犯》:细思极恐

(一)现今,越来越习惯以样貌评判他人,在这部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因出色的外表,只是过了法律的诉讼时效,就可以成为一个无罪的人而昭告天下,过得大部分人的理解和支持?

而媒体人更是追着这个热点,大势宣扬,甚至一场谁是真正杀人犯的辩论场,都能让一群小妹妹说出相信哥哥,他是杀人犯!

请问,这有个值得炫耀的?

(大家都是趋利,到底,什么才是媒体人该有的责任?

)我想这肯定是个悖论!

无论如何,能在当初残忍的杀害十个女性的人,必定其在内心深处是已经腐烂了,或许他会改变,一旦处于危急时刻,必定本性暴露。

或许说的有些偏激,在从心理角度,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反思,相貌不过是附着无灵魂之外的皮像,美的帅的会给我们增加愉悦感,而灵魂才能驱动行为奏响生命乐章。

(二)虽然电影有些情节拍的一般,但依然有三段印象深刻。

一是凶手在警察家对面吸着烟在招手,那缓慢的动作,好像一直在跟我说来呀来呀,有点招魂的感觉。

在警察踉跄跑过去,中途踢倒凳子,跑到那个位置时,凶手已经不在了,下楼时,那个凳子摆好了,在上面留下了凶器和磁带。

凶手是该多自信,才能做到如此的悠然自得,享受他给所有人带来的恐惧?

二是李斗石和经纪人在喝酒的场面,经纪人猜测李斗石都是计划好了的,恭维李斗石这样的策略很完美,相与他碰杯庆祝,他回答不喝酒,经纪人尴尬说你还挺爱惜身体的。

那一瞬间李斗石五味杂陈。

确实是计划好了的,只不过是为了吸引真正的凶手。

爱惜身体,可笑,如果爱惜的话,怎会那么残忍对待别人?

而李斗石确实也是时时刻刻在为报仇时刻准备,不喝酒,保持锻炼。

三是崔警官营救李斗石,刚开始还奇怪,为何要偷偷营救,还不许惊动警察,也不对复仇联盟采取任何措施。

送他回去之后留了纸条告诫他不要再惹事。

还以为只是猜到他应该不是凶手。

到最后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局,为了揪出潜逃了十五年的真凶,为了配合真凶爱好聚光灯的表演。

(三)从深度来说,还是部不错的电影。

 5 ) 【短評】太過貪心的導演。去蕪存菁方是正途。

其實是短評,只是短評有字數限制,寫不下。

【內有大雷,觀賞電影前請迴避。

】一·華麗的Artimise Cha會長,穿著窄版的西裝,怎麼看都像是來賣包包的。

最後翻盤也沒顯得多被害者家屬。

Cha會長略顯花瓶了。

二·除了大家說的此片是向《殺人回憶》致敬之外,還向很多的好萊塢動作片+劇情片致敬。

崔班長的嘴角和J白口罩的血印是劈頭就來的一個明顯帶有《蝙蝠俠》小丑印記的指涉。

夜視鏡第一視角一段不錯,就是好萊塢軍事片也常用。

最受不了的就是兩段車戰。

如果只取一段勉強還可以,但是導演大概是拍了捨不得刪,把兩段都放了上來,就有了畫蛇添足的悲劇。

三·開頭長達8分鐘(?

)的追逐戰頗有港製的警匪片結尾的意味。

把港片的結尾拿到片頭還頗有新意,但是全劇最後又來一次車戰就令人非常受不了。

四·劇情有硬傷,若崔班長是到J現身後才拿到秀妍死前的錄音,那麼他是那時候才知道法律追訴期未過。

雖不論追訴期他還是有充分理由要引出兇手(如秋妍的下落,埋葬地點等),可是班長說的似乎是因為知道訴訟期未過所以要引J出來,畢竟這是籌劃兩年的計劃。

五·處理的比較好的是J下跪求饒一段。

雖然早已知道他必定說得是秋妍求饒時說的話,但是說出秋妍被關了兩年和懷孕(尤其用的是秋妍的臉,J的表情。

給女角贊一個)還是被唬了一跳。

噁心感頓時爆表。

雖然嚴重被噁心到,但應該是全劇最煽情卻又處理的最好的地方。

 6 ) 印刷vs电视(札记79)

印刷媒介擅长讲述故事,但文字的媒介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印刷媒介的接受过程中,想象的空间依赖于想象的时间。

读者由足够的时间读完书籍,也能从足够的时间中找到更多的理解契机,以便把自身的体验、期待与书中所述结合起来。

特别是,那本书在讲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且采取第一人称实录的说法。

阅读的体验把读者裹挟到那件事当中。

但“罪犯”的自白是一个借口,它是一个引诱,用虚构的炫耀故事调动真正的罪犯的炫耀欲。

直播的电视访谈节目是直接辩论的天然场所。

它一定要在有限的事件内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问与答的口吻和观念都被紧绷的时间表所推动。

观众期待真相,节目策划者为揭示这个真相牵线搭桥,争取两方面的收益:其一是社会正义的伸张和真相的搜寻;其二是关注度和广告费的变现。

(虽然有些节目只渴望实现第二个收益,而把第一个收益当做手段。

)电视节目揭晓的事实是时间线上的紧急事件——案件的(实际)追诉期已然临近,不同的嫌犯围绕真相展开辩论。

真凶参与节目的目的不是认罪,而是彰显自身的“事迹”。

一个来宾的虚假陈述是书中虚构故事的延续,另一个来宾的陈述是事件的回顾。

前者是讲故事的人,是文学的参与者;后者是回顾事实的人,是新闻的参与者和犯罪事件的始作俑者。

 7 ) 砍掉最后10分钟非要伪装高潮的追逐戏,就是5星的片子!

我的确是因为《清潭洞爱丽丝》里,朴施厚诠释的犯抽会长才喜欢朴施厚的,接着他首登大银幕的电影处女秀《我是杀人犯》就一直被我搁置在“想看”里。

好巧不巧的,最近成了强奸嫌疑犯后,他的这部片子也能看了。

第一时间看完,如果砍掉最后10分钟非要伪装高潮的追逐戏,在演播室一枪将凶手毙命,大快人心,反而干净利落,那么就是我认为的5星片子。

韩国犯罪类型片,看过不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直在抹黑韩国警察,他们一直是吃干饭的。

此片反倒是给我个惊喜:警官崔亨丘在前半部分表面上是个自暴自弃、无能酗酒的烂人,而结尾这烂人设计的复仇计划堪称天衣无缝。

所以说这部片子的悬疑部分可以打满分,很难猜到结局。

这不正是悬疑片的魅力所在嘛!

小细节的处理也不错,表停不停只是小伎俩而已。

郑在泳的演技可圈可点。

但朴施厚所饰演的这个角色,换个花瓶美男子一样会演得很好,就看导演怎样指导演员了。

 8 ) 极具创意,全片充满黑色幽默的讽刺电影!

极具创意,全片充满黑色幽默的讽刺电影虽然打斗场景我感觉很一般,以及整体小bug很多但极具荒诞的剧情和反转才是本片最精彩的内容,一个“杀人犯”,从变态凶手变成偶像明星,只需要搁着屏幕,一张帅气的面孔,惺惺作态般的忏悔,就能拉足一大批粉丝,上电视,出版书籍媒体疯狂追捧,聚光灯下的“杀人魔”换上温和的面孔,阐述着杀人的细节,无所谓真与假,只要有足够劲爆的话题加上偶像般的颜值,你就能成为真正的明星甚至,在真正的真凶拿出证据和“杀人魔”对质,狂热的粉丝还能痛哭流涕,疯狂呐喊我家哥哥才是杀了十个人的真凶!有一说一,当时电影看一半都给我整懵逼了,残忍杀害十个妇女的罪行好像成了粉丝竞相争夺的“荣誉”,成了偶像的“勋章”!这一幕,才将电影的讽刺拉到最高,甚至后面的剧情已经不重要了

 9 ) 心理游戏

不知道海报本身是不是只是想经观影者留下一个无比明确的悬念,还有所谓的电影概况,但这些图文的描述都只是给观影者造成了一个错觉,以为,朴施厚所饰演的那个角色,真的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杀人犯。

真的是吗?

挺想看他如何来表演杀人犯的样子。

这么想着的话,就错了。

直接,就掉进了电影创作者,或者说,至少是电影海报和预告片等等先行获知的消息所形成的一个明确的陷阱里而己。

朴施厚不是杀人犯。

这是在电影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才从朴施厚以及他的合作者,警察的饰演者郑在泳的台词里,告知了观众,事实的真相。

电影讲述的,实际上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当连环杀人案件在公诉期到期的15年后,一本描写当时的犯案经过的小说浮出水面,朴施厚做为小说作者受到公众的欢迎与关注。

做为当时案件经办的警官郑在泳也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

小说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一个男人在电视节目中打入电话,并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杀人犯,他并不惧于承认这个事实,因为,一旦案件的公诉期到期,警方将不能将他绳之于法。

在他终于在电视台现身的时候,郑在泳、朴施厚公开了真实身份,同时与之拼博。

最终的结果是,郑在泳当着在场的所有人,杀死了那个杀人犯,为自己换来5年有期徒刑。

这次案件最终影响并导致更改了法律条文,将15年的公诉期延长至25年。

这是这部电影真实的电影概况。

而这部电影究竟想说明的是什么?

除了律师、粉丝、书店老板、小说宣传方负责人等各方仅以个人利益为首的虐心反应之外,应首推心理游戏。

郑在泳捉住了杀人犯的心理而开始的一场不为第三人所知的游戏。

从一开始,杀人犯就对郑在泳说,你,会是我的活字招牌。

这将意味着什么?

郑在泳决定将它的这句话变成事实是在朴施厚输掉比赛灰心自杀的那个晚上。

电影里其实没有交待,这个游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电影只是交待,在朴施厚自白他是那名杀人犯时,游戏就开始了。

知道这场游戏的真相的,从始至终,只有郑在泳和朴施厚。

所以,当朴施厚被做为杀人犯而被遗属们劫持到山中时,郑在泳为什么会把他救出来,而当他知道是谁劫持了朴施厚时,他也没有对那些遗属提出控告或其他的作为,他不作为。

当然,这合乎常理,如果,他也算是遗属中的一员的话。

但他救走朴施厚,并且把朴施厚还给他的宣传团队,却是一个很奇怪的举动!

你会因为公诉期即将过去或者已经过去,整个案件已然失效而只能将一个罪犯视同一个没犯罪的公民看待吗?

何况是一个热血的跟案件打了15年交道的当值警官!

在电影顺叙讲述的中间,穿插了几个无关紧要的片段,包括那个医生问郑在泳,“你,要不要把嘴边的疤去掉”这样的场景。

但直至电影的末部,才会意识到,为什么朴施厚会有另一个身份,而他原本的身份与郑在泳的熟谂程度、郑在泳与医生的熟谂程度,都直接坦诚了一个事实:朴施厚变成另外一个身份的事实。

电影在剪接上的处理,着实是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伏笔,但导演似乎忽略了一个情节,那就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一下子就整理出朴施厚的原身份的全部资料和进行前后身份照片比对的工作。

因为朴施厚不是受害者,只是受害者的遗属。

即使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连遗属的资料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充充分分,也不可能在控制台那里瞬间便能调动到大屏幕来解释朴施厚的真实身份。

另一边厢,真正的杀人犯在走进电视台的演播厅时,知道他所将面对的人物当中包括一个一直在追查他的下落的他的老对手——郑在泳时,他怎么可能不准备充分的全身而退?

有些抱歉的是,那些打斗得太过激烈的场面我都直接将它们忽略掉了。

无论如何,电影的拍摄手法、导演讲故事的技巧,都相当相当的不错。

比起内地的某些偶像作品而言,实在是诚意十足!

不过,在故事情节方面似乎略显单薄了。

不知这该是怪导演,还是该怪编剧?

不过,也正因为不专业,也才想不出究竟是哪里做得少了一些。

也便只好另行琢磨了。

 10 ) 《我是杀人犯》:案件背后的众生百态

每看完韩国悬疑片总是难抑住心中的激动之情,作为同属于儒家文化一衣带水的邻国,韩国电影业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不仅在类型片上百花齐放,在制作和水准上也不亚于好莱坞,像《杀人回忆》以及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等早已享誉海外。

尤其是《杀人回忆》占据各大榜单居高不下,那种无限的哀怨、深思和无助至今记忆犹新。

不严肃来讲,《我是杀人犯》就可以称得上是《杀人回忆》的番外篇。

《我是杀人犯》讲述了在连环杀人犯公诉期将满的前夕,一直追凶的警察采用以假逼真的方法引真凶现身,最后将其抓获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为“引蛇出洞”。

如果本片像其他悬疑片一样展现追凶的过程最后将其正法未免也太过俗套,导演正是通过一起连环凶杀案件,带出相关联的罪犯,警察,受害者家属,记者,百姓等众生面孔。

警察:警察作为片中最关键也是最矛盾的角色,如同绝命毒师里的老白,看似平凡普通,实则老谋深算,一切计谋早已运筹帷幄。

他血气方刚,脾气暴躁,对上司,对同事甚至对自己的母亲都耐不住性子,同时他又有着男儿的柔情,在得知母亲意外脱险后一把将母亲揽入怀中,在面对妻子最后临终的录像也留下了铁汉的泪水。

作为片中最矛盾的一个角色,一方面作为警察,是司法的维护者,惩奸除恶乃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是受害者的家属,必想将凶手正法,还死者一个公道,在这双重矛盾下,他最终选择了后方,也就是知法犯法亲自杀掉了凶手。

十五年的追凶经历,失去妻子的悲痛欲绝,没有人比他更想亲自抓到凶手,即使换来五年牢狱之灾,于他而言,即新生。

凶手: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凶手在千呼万唤中始出来,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五大三粗的硬汉,反而是头戴发卡,化着淡妆的异装癖者,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讲叫伪娘。

懂点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越是张狂、高调的人其内心越是胆小和不安。

当他看见被自己引以为豪的“成果”为他人所窃取,并且高调的举行发布会受到追捧成为明星时,极端自恋的背后肯定不为他所接受,这才步步走进了警察设好的圈套之中。

受害者家属:有凶案发生肯定也会有受害者,作为受害者的家属,在忍受失去亲人的巨痛之后,还要眼睁睁的看着罪犯逍遥法外,正义得不到伸张,心中的怨念自然会加深。

片中的受害者家属除了警察外,还组成了一个团,男女老幼全家齐上阵,精心策划了一场绑架案件,这其中就包括了警察的岳母。

从警察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回忆中可以看出,起初岳母执意反对,连警察送女友回家都怕被岳母撞见,到后来凶手浮出水面,高调现身,早已被复仇之火占据全身的岳母自然按捺不住,将凶手私刑绑架,无果。

在片中我们多次见到二人擦肩的瞬间,岳母猩红怒火压抑着的双眼,不难猜出,岳母将失女之痛的怒火全撒在了警察身上。

直到所有迷雾解开真凶现身,岳母原本想用早就准备好的剧毒将凶手亲手杀害,却被警察阻挡。

就当我们以为一切如传统悬疑片一样将真凶绳之于法,熟料警察亲自下毒,为的是让岳母免受牢狱之灾。

就在那一刻,两人眼神再次碰撞,这一次,岳母没有怨恨的怒火,反而是一种理解和承认。

片尾,五年之后,警察走出监狱大门,我们看见了站在第一排等待已久的岳母。

记者:记者即媒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制造舆论,它可以在一夜之间让名人身败名裂,也可以为民鸣冤,甚至还能间接影响政局,想必其威力不用我多说。

在片中记者的身影可谓是无处不在,他们一方面是整个事件的记录着,另一方面又是参与者。

这其中不得不说到两个关键性的角色,一个是局长,典型的唯利是图的代表,在他眼里只有收视率,不惜一切抓住新闻点,哪怕让警察和犯人拔枪相见也要举行三方会谈。

另一个是现场导演,属于一根筋的人,他严格遵从职业道德,在警察怒火将水杯砸向凶手时刻意插入了广告,为此遭到局长的责骂,最后弃势辞职。

难能可贵的是,导演采用了许多反讽的手法,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戏谑了一番韩国媒体。

在李斗锡的新书发布会上,大批媒体记者争先提问,因其面容俊俏,女记者竟然问起了和事件毫无相关的护肤保养问题。

不仅如此,电视台内部成员还俨然化身成了凶手的粉丝,猜测着谁真谁假。

观众:《美丽的西西里岛》里,或爱慕或嫉妒她的居民们;《孔乙己》里,或嘲笑或讽刺他的酒客们;《我是杀人犯》里,或喜欢或迷恋他的粉丝们,他们都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

片中,凶手摇身一变畅销书作家,将自己杀人经历写成小说受到追捧,享受着明星的待遇,还拥有了大批的粉丝。

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凶手成为明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长得很帅。

仅此一条便将韩国人讽刺的体无完肤。

不仅如此,当真假杀人犯同时出现时,粉丝们陷入倒戈,其中一名带头人物还高举扩音器为自己的偶像拉票,求相信哥哥是真正的凶手,他们的麻木不仁直叫人汗颜不已。

先不说对无辜冤死的受害者给予起码的尊重,至少正邪分明。

闹剧过后,是对人性的深思,是对国家的失望,这正是导演高明的反讽精神。

按照犯罪悬疑片一般的套路,大多会在罪犯伏法,锒铛入狱处作为结束,这也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大结局。

但《我是杀人犯》则让警察动了私刑,亲手解决了罪犯。

其实究竟谁是真假猴王并不是导演探究的重点,他正是通过一个引蛇出洞猫抓老鼠的故事将矛头对准韩国当下,司法的漏洞,百姓的愚昧,罪犯的狡诈等这是罪恶的根。

不难看出,无论是劫人绑架,还是警察的知法犯法,其实从一开始受害者家属的一致心愿便是至凶手于死地。

毕竟还有很多法律解决不了的事。

扎实的剧本,精彩的表演,人性的挖掘…《我是杀人犯》不愧为2012年最精彩的韩国电影。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动作戏太粗糙,飙车戏太浮夸,虽然导演下了血本,但凡正常人看到在飞快行驶的车头跳来窜去,你以为这是在演杂技,还是在上演速度与激情呢。

《我是杀人犯》短评

最近看过韩片里面较差的一部

4分钟前
  • 开心吧
  • 较差

开篇不错,结局尚可,中篇尽是豆腐渣。

8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精彩紧凑有悬念,但整体不够细致,过于戏剧性。★★★☆

12分钟前
  • Hinkly
  • 还行

不得不承认韩国电影越来越好看了,虽然这片子扯的要命。

17分钟前
  • Jorrow
  • 还行

3.5 太多重点等于没有重点。部分打斗戏我快进掉了,小强般的凶手,被N多人围攻,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分钟怎么还没死啊

20分钟前
  • 唔想郁本郁
  • 推荐

韩国电影很好看,尽管很多bug,但是感染力太强了,中国大陆的大量lj电影,真的是又浪费钱,又浪费时间看

24分钟前
  • 龙凰燕甘
  • 力荐

菜刀了……

29分钟前
  • hikaruleon
  • 还行

年度最佳韩影

30分钟前
  • 驰骋之
  • 推荐

我更喜欢杀人回忆

32分钟前
  • mickey妹
  • 推荐

片子镜头很好看,很流畅。但是故事本身有点儿太扯了。

34分钟前
  • 我是豆瓣酱
  • 还行

无聊,

37分钟前
  • 潮间来信
  • 很差

结构强细节弱,整体来说人物塑造的不错。

40分钟前
  • 麒麟博士
  • 还行

电影开篇气氛节奏都很好,本来是以为会塑造一位性格极致、富有魅力的杀手,但是看下来电影布局散乱,没有一个灵魂人物,电影走丢了冷峻的风格,闹剧也不够犀利极致。本来可以更好的。

44分钟前
  • 波西米亚人
  • 还行

狗屁

47分钟前
  • 山上的困惑
  • 较差

看到一大半我都坚信这是个hot fuzz类的犯罪喜剧,你看那夸张不实的打斗,粗劣的特效,不合时宜的煽情,都表明这是个讽刺脑残粉儿抨击媒体惟恐天下不乱的片好吗 后来出现了犯罪心理里边儿那种自大妄想型杀手,警官在杀与不杀之间犹豫的时候 这剧又摇身一变成拷问道德原则的正剧了

51分钟前
  • 掐恰恰
  • 还行

刑事案件的“15年诉讼有效期”是本片的故事架构得以完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运用这一要素推动故事发展的还有今年那部不错的韩国电影《抓住那个家伙》。这条法律的制定肯定有执法成本性价比的现实考量,法律条文的窒固和人类迷恋的同态复仇正好构成了戏剧所需要的冲突。也是这一题材受到编剧青睐的原因。

54分钟前
  • 冷兵器的残泽
  • 还行

看了五十分钟,实在受不了了,果断放弃,这种烂片还拿来跟《杀人回忆》做比较,请先戳瞎我的狗眼。。。。

57分钟前
  • 散。
  • 很差

媒体、脑残粉和书商被黑出翔。确实欠黑

1小时前
  • 像面条般地活着
  • 推荐

Best Korean thriller in 2012

1小时前
  • Harone
  • 力荐

动作戏太拖沓,用力过猛。

1小时前
  • Jealous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