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写的旧文,今天想起来,贴一贴:)等着我吧,我会回来,只要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在炉火旁围坐,啜饮苦酒 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千万!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死神手里,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西蒙洛夫《等着我吧,我会回来》,这首粞和星子共同背诵过的诗,象一句谶语,命运的谜题早已埋下,答案也昭然若揭,等待着,愚蠢和固执把我们的悲伤最后成全。
粞和星子,都不善于苦苦等待,错误因此有机可乘,让他们永远错失了对方。
青春的故事也许都一样,年轻赋予我们求完美的执拗,赋予我们高傲而脆弱的心,遗恨在心中纠结成暗伤,我们貌似健康地活着,活得热闹活得精彩。
也许午夜梦回的恍惚瞬间;也许街角便利店传来的某句歌词;也许一部讲述桃花如何灿烂的电影……丛林中的猛兽仍在撕叫,突然间我们听到了,突然间,旧伤复发。
我们必须象詹姆斯故事的主任公,约翰.马切尔那样,虚度一生才明白错过的是什么吗?
一个人的厄运真的永远不会被战胜吗?
也许我还没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可半生过去,我似乎只能回答:是的。
《桃花灿烂》这部电影是我去年看的,前几天因为一部同样讲述武汉的电影《江城夏日》使我又翻出它来重温了一遍,激发无比的感慨。
好电影常常被埋没,不知是何道理,仿佛处心积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证明:有眼无珠是我们的顽疾。
《桃花灿烂》跟去年赵薇那部炒得火热口碑也好的《情人结》差不多同期,两片的待遇却天上地下。
“桃花”没能在银幕上灿烂,只能在小屏幕上幽然盛开。
我希望它的芬芳,脉脉相传,至少让我的朋友们,都能闻到。
一个有着多年“电影梦”导演的首部作品,一部有着非凡野心但也充满诚意的作品。
傅华阳说北方有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他要拍部南方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同样讲述青春的美好、残酷和注定失落,然而两者又是那么不同:“桃花”中的粞是长江边铁路旁的平民儿子粞,不是北京军队大院里的干部子弟马小军们,他们的性格流露、内心挣扎、由此作出的人生选择,都截然不同。
《桃花灿烂》或许远达不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高度”;《桃花灿烂》也许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一个属于自己“桃花灿烂”的季节,都曾在青春的鲁莽中奋勇向前,爱,然后轻易不爱,再用长长的岁月去追悔,去啜饮这自酿的苦酒。
从这个意义上说,粞其实是“幸运”的,死亡定格了一切,让年轻的错误有机会以生命作最后的赌注得以洗刷和升华。
做一只大海里自由自在的鱼,和天上的鸟遥远守望、四处游荡,跟粞有生之年四处碰壁厄运连连的遭遇相比,死成全了他的理想和爱情。
粞,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是幸运的。
星子,跟所有在良好家庭中长大的单纯女孩一样,对情感既有激情的想往又有洁癖的要求。
来自不同世界的粞,满足了她对激情的想往又亲手毁坏了她对洁癖的要求。
她始终无法逾越那片在眼前妖艳盛开的“桃花”而原谅粞,如果粞的命运无法更改,那么可以说是粞自身的愚蠢软弱和星子的倔强,一次次把粞推向现实的泥潭,永不超生。
星子的命运也无法更改,失去粞和怀念粞紧紧相连,只有永远失去才会永远怀念,幡然悔悟的代价,未免太惨重。
不如此,不知道青春是如何地残酷,青春的错误要求生命做几许偿还。
平安度过这条名叫“青春”的湍急河流,并不代表我们明白,我们只是更侥幸一点,更麻木一点,更没心没肺一点,我们或许没能更纯粹地,活过。
影片的音乐很出色,我用“出色”一词有一个比较前提,那就是“相对于国产片普遍地原创配乐水平”,《桃花灿烂》的确当得起“出色”二字。
音乐成为影片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每一个需要宣泄的环节推波助澜。
无论轻快、悲伤、惆怅、及最后千帆过尽的从容,音乐声响起,那个时代就跟随而来,为关于青春错误的讲述奠定底色。
遗憾的是——往坏了说简直称得上“英雄晚节不保”——片尾出字幕时,一直贯穿全片的音乐突然转换成风格炯异的流行歌曲,朴树的《生如夏花》,据说朴树的妻子吴晓敏也在片中扮演了一个角色,找来找去,唯一的可能,是连模样都看不清粞娶的那位疯老婆。
据说这首歌简直为了影片量身定造,我阅读歌词几遍,虽然有点搭调可为了几句搭调的歌词就牺牲整体的连贯性,我以为不值。
片中两位主演,粞的扮演者郭小东,因为霍建起影片《暖》而建立的声誉在此片中不说“发扬光大”吧,至少不过不失。
也许因为自身的年龄阅历不可能“由繁入简”的限制,郭小东演绎年轻气盛无忧无虑时候的粞不太自然,随着粞身上的悲剧元素一点点爆发,郭小东也越来越“入戏”,和剧中那个倒霉而深情,又妥协又执着的男人渐渐融为一体。
星子的扮演者周韵,与其说她以演员著称,毋宁说她以姜文的女友著称(最近又升任了“姜文儿子的母亲”),一部《天地英雄》阵仗虽大,那抹杀性别的 “小和尚”形象,实在也看不出此女有何演技可言。
《桃花灿烂》的她却给了我惊喜,从未经世事的天真到历经沧桑的沉静,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恋如何使一个少女成长,周韵的表现丝丝入扣鲜有雕饰。
尤其那个时代的气息,如今年轻一代演员总难拿捏,两位主演也算顺利完成了任务。
许多读过方方原著的人垢病影片改动很大,几乎“强奸”了原著的精神。
小说《桃花灿烂》我也读过,以为完全不必要把影片和小说划等号。
“所有的阅读都是误读,一切接受都意味着一种变形”,那么从小说到电影,其间经历了多少的误读和变形。
并且,那些垢病电影的人们,难道就能肯定自己的理解不是另一种误读?
还是不要苛求吧!
电影脱胎于小说又独立生长,导演自己也说,在改编电影的过程中,他重读了安徒生童话《柳树下的梦》,顿时灵感乍现茅塞顿开,确定了《桃花灿烂》的最终创作方向。
所以在成片的结尾,电影打上了“灵感缘自安徒生童话《柳树下的梦》”的鸣谢字幕。
在哥本哈根国际电影节上,影片因为“对安徒生精神的完美演绎使丹麦人为之震惊”,因此获得了电影节评委会专门增设的“安徒生荣誉奖”。
这个奖项或许不是什么重要电影节的大奖,但对电影本身所要表现的,再无比这更合适的肯定和嘉许。
我很喜欢小说《桃花灿烂》。
我很喜欢电影《桃花灿烂》。
我很喜欢《柳树下的梦》。
可据说快拍完的电视连续剧《桃花灿烂》我就不一定喜欢。
喜欢也讲究个点到为止,画蛇添足就不必啦:)2006-10-15
硒这样的男人,是典型的书生意气的男人,有贼心没有贼胆,酒后壮怂人胆。
在酒后和那个女人发生了关系,结果星子被这个女人言语伤害的时候,他也没有丝毫行动,任由事态发展蔓延。
星子伤透了心,也没有得到安慰,他倒好,在那个女人那里失利后,又跑回来找星子。
可是他反过来找星子的时候,一点诚意都没有。
光是在码头等星子回来,傻等、痴痴地等,以为这样就能感动她。
其实这是很廉价的行为,他应该主动到学校去找她,拿出实际行动、并且真实地安慰她的心灵,而不是通过写信这种怂人方式去感动别人。
等他遇到她的时候,他也只会说爱她,自己如何如何想他,完全是自我感动地表达,一点实际付出都没有,而且只是苦着脸,一点情绪价值都没有给女方、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可以说是既没有照顾她的心灵和情绪,也没有在实际行动上为女孩分忧。
得亏是星子爱他,才会给他机会。
他更像是潜在的渣男,有机会的话他可以做到不主动不拒绝也不负责的那种渣男。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受就是男人先爱自己再爱别人,自己的核心框架都不稳,原则性问题都把握不好,还处处只想通过感动这种廉价方式去爱女孩子,伤害自己也伤害别的女孩。
真正好的男人,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框架和原则,能照顾好自己、也能给女孩积极的情绪的价值和物质生活的实际帮助,这才是成熟的爱人方式
我没看过原著,但不介意影片一开头他们两个的的情愫就你知我知。
我承认,江城熟悉的地方让我给这部电影加分。
和工友们骑单车下磨山,后座上是未来的爱情,长江大桥下高壮的墩柱,火车的轰鸣声混着缓缓的江波,从汉口到武昌的轮渡,一个人走、一个人等的码头,喷着白气的老火车,武大老图书馆,写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门牌的女生宿舍,可以安静地抬头看指头的樱花,大道上樱花散落,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东湖还是可以游泳的……小时候在家里电视的电影频道上看过,不完整,甚至不知道这是武汉的故事,只是没有忘记那时时的汽笛声,画面中的长江总是蒙蒙的,是夕阳,是阴天。
来汉求学却没再记起了。
周韵不漂亮,但她很美,她的眼神是清澈的,盯着你看可以不说话的真。
还有,我发现了陈思成,他有两个性感的小酒窝,我早就记住他了。
以前看《守望者》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拍过《士兵突击》。
这部电影他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耍帅就可以了。
最后朴树的《生如夏花》音乐响起的时候,你怎么能不动容?
整部影片的配乐也十分到位,我很喜欢。
这部电影全国首映是在武汉大学武测校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当天方方、导演傅华阳和男女主角均到场,按照方方的说法,这部电影是献给武汉大学的一份礼物,现场还邀请了武汉其他各校的学生观看,如果说做为武大的学生一年里最骄傲的日子是花开放的时候,那么桃花灿烂的全国首映会绝对是文学院学生们最值得骄傲的时刻,因为哪个时刻是特别的,仅属于我们武大中文系的。
你善于苦苦的等待那时的年轻人是中国最阳光的年轻人,没有之一。
他们依然怀揣着朴素的革命情怀,对新生活胆怯、懵懂、青涩。
他们把钉子放在铁道上碾压变成“小钉刀”,粞送给星子,星子戴在身上,放在心口。
粞的妈妈说,那么漂亮的女孩也当装卸工。
星子在粞的家里看到《西蒙诺夫诗集》。
星子当着全部同事,朗诵粞西蒙诺夫的诗,粞轻声的和。
彼此扣动心弦:等着我吧,我会回来,只要你善于苦苦的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纵然朋友们等的厌倦,在炉火旁围坐,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你可要等下去啊!
千万!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死神手里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的等待。
我没有看过原著小说,却隐约觉得,西蒙诺夫的诗已然破题,道出天机。
这已是粞的结局,直至他生命的消逝。
闻郎江上踏歌声星子对粞说,江的对面就是武汉大学,我们以后也要上大学哦!
小胖子(记不住叫什么了,粞的朋友同事)说,想多了,我们都是扛大包的。
粞俊朗的面孔没有能掩饰内心的愁肠,用箫吹奏复杂的情绪。
镜头中的粞临江而奏,文艺的很,吹的星子小鹿乱撞。
画面沧桑、寂寥、唯美、多情。
缘起、缘尽。
扛大包而又怀揣梦想,是星子和粞爱的缘起;扛大包而又怀揣梦想,也是他们爱的缘尽。
出身不同。
星子妈说一个大姑娘家,穿男人的衣服,让男人送回家,整天和二流子在一起,像什么样子!
星子说人家不是二流子,是同事是革命战友。
星子说,不知道是粞的自尊还是自卑,他从来没说过喜欢我,我也没有告诉过他我喜欢他,我不喜欢暗示我只想等一句大白话。
在星子家门口,她回眸叫住粞,但还是没有听到那句大白话。
导演给了两次场景,男青工们在看出浴厂花水香,粞也在看,星子在看粞。
一起看厂花,多纯美的时代,不知怎地,想起那首《白衣飘飘的年代》。
第二次看厂花,粞看到星子手中的报纸,恢复高考他们相约考大学,互相帮助。
星子的来生愿做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想飞哪就飞哪。
粞愿做虫子,让星子吃饱在飞。
但是,请注意“但是”,粞说:我骗你的。
他要做大鲨鱼,自由自在,想游哪游哪。
鲨鱼和鸟,天海只能相望,不在一个世界。
火车呼啸而来,他们紧紧抱住,快亲嘴的时候,火车走了,没亲成!
(可惜了,气煞人也)造化,都是聪明人,忍忍就过去吧星子坚强而柔软的身体正在扛大包,领导把粞叫去了。
“大学考不上,你还能回装卸站!?
你出了门就休想回来!
”为了当上小队长,粞忍了,不考大学了。
瓢泼大雨中,星子怒其不争,竭斯底里:粞就试一次,大学就在江对岸!
粞说,我们处境不一样,这里不是你的世界,我们的未来可能不一样。
粞在星子家听到了闲话,伤了自尊,夺门而出,借酒浇愁,路上被人泼了水,酒都没醒。
之前他也被水香泼了水,还洗了衣服,那只是勾引的开始。
他觉得星子聪明,水香漂亮还会干活,干柴烈火,着了,办了!
水香“无辜”的告诉星子,他们“那个”了!
星子在桃花林里,迷乱、哭泣、奔跑。
好一个桃花乱坠。
人跟人不一样啊!
生活就是这样,忍不下又如何?
水香家里她不同意嫁给粞这样家庭的人,粞一家耗尽所有赔钱了事。
粞亏大了。
那个桃花灿烂的季节,星子很难熬,她迅速的成长。
青春注定在这个季节寂寞的开放。
谁也挽留不住过去的时光。
星子和粞,如同陌路。
星子学会骑自行车了。
星子考上大学了。
她感谢组织的培养,那时的人懂得感恩的。
半路,星子不要粞送了……粞说你可以爱别人,但请允许我爱你。
粞在等待,星子跑了,忘记不了那片灿烂的桃花。
亦文出现在星子的世界里,幽默多情,星子勉强受用…星子和粞见面了,哭戏…分离…想想还是回去找…都没找到对方…星子大叫:我原谅你了…粞摔晕了…星子不知道,以为缘已尽,负气和亦文“那个”了…悲摧粞娶了沈书记的妹妹,星子知道那晚粞也去找她了。
其实不过是情节而已,就算那晚他们彼此见了,也不过赚个眼泪罢了,他们不会在一起的。
星子好难过!
此恨绵绵无绝期沈书记跑了,粞的前途没了。
粞癌症晚期,他离婚了。
他不治疗,想让星子看到帅气的他。
粞还是会吹长箫。
粞不让星子知道他得病,却只想在生前见星子一面。
粞倒下了,离开这个世界,他没有见到星子。
星子没和亦文去上海旅行结婚。
她拼命的跑回去。
粞和星子都在回忆曾经那些美好的片段,那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桃花灿烂的景象。
导演给了星子在很长的一个奔跑镜头,她大声的喘息。
桃花依旧笑春风星子说:粞,我知道你去了哪里,现在大海里一定有一条自由自在的鱼,等待天上的一只鸟和他一起遥远守望。
只是,粞,你恐怕要多等些日子了。
星子在江上遥望抒情,片尾响起《生如夏花》:痴迷留恋人间,我为她而狂野我是这耀眼的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愿桃花灿烂。
看完整个电影我感觉里面最无聊的两个人就是水香和那个和粞结婚的女人。
不知道水香为什么就那么容易的投入粞的怀抱,是她本性中的放荡或者是她青春时期对爱情的懵懂和冲动?
这种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女人真的好可悲,和那个男人做完了床弟之事后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坚持到底然后分手,嫁做县长的儿媳,那么粞这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将会是什么样的角色,会不会也像某个普通女孩对自己的初恋难以忘怀,还是如烟云一样过后即忘,从此不再记得不再提起?
和粞结婚的那个女人,很明显粞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中任何感情上的交流都没有,粞甚至懒得和他说一句话,而那个女人还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开始撕扯叫喊,大哭大闹,很显然有些文艺气质的粞根本和她不合适,这种没有思想的女人看似离这个男人最近其实她离这个男人最远,虽然共处一室几年,说不定在粞的心目中地位可能还不及那个一夜情的水香。
但是这种女人她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她以为睡在自己身边自己就放心了这个男人就属于自己了,这是她最大的悲哀。
最后来讨论粞这个人。
其实很不明白粞为什么要和水香有那个样子的一夜,有人说这是在派遣自己在寂寞的时候那种烦躁,可是我还是不能认同这样的说法,曾经看过一部叫《错爱》的电影,余文乐在重病中的妻子身边得不到半口清新的空气,这时他就转而向自己的初恋(一个刚刚被未婚夫甩掉的女人)那里寻求温暖,直到最后余文乐面对这个女人还说自己爱自己的妻子,同时还说:“我和你在一起,如果说一开始是因为性,那现在也是因性生爱,我不能说我没有爱过你。
”男人的这种想法,我真的没有办法理解,倒是那个余文乐的初恋那句话:能够听到你说爱我,我死也无憾了”深深触动我的心。
在爱情面前女人永远要比男人执着,就算星子几个月都不理粞那也是因为爱,无法原谅粞也是因为爱他,永远的不会嫁给他也是因为爱他,就算和自己的新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忘不掉粞,而粞却在两个人热恋的时候做出那样的事情,可能有人要说了当时他喝酒了,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他不在喝醉酒之后去吃屎呢?
既然喝醉了那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为什么在喝酒之后去和别人做哪些苟且之事?
如果真的爱着星子,那么在酒后也会为星子保持最后一份清醒的,电影演到后边粞有对这件事情做出解释,叫做“我真的不知道你对我的感情那么深”,看到这里我的心中的愤懑更是有增无减,觉得星子对他的爱是那么的不值,我爱你你却不知道!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恋爱中的两个人总有一个人会爱的多一点,千万不要是我啊”,星子就是那个爱的多的人,到最后也最受伤。
当粞知道星子是那么的爱他之后开始深深的思念星子,而星子总也无法释怀那片桃花,最后粞对星子的思念在那个雨夜发挥的淋漓尽致,男人的感情往往激烈但是激烈过后好像得了一场大病一样,然后又能够正常的生活,只是思念再也没有那么强烈了,思念的表达可能是一个紧紧地拥抱,一个疯狂的亲吻,远没有女人的思念绵延流长。
看完这部电影给我一下几种感受:1、女人永远比男人敏感,男人往往在爱情中是突然之间陷进去的毫无理由,女人的爱情要比男人慎重往往在男人的几番示爱之后才会动情,但是男人永远不如女人陷得深。
2、男人不会知道女人有多爱她,总是后知后觉。
3、既然爱对方那就表达给对方听,让对方知道你是多么的爱他,不要相信心有灵犀之类的话。
沟通和表白很重要。
4、就算自己再空虚也要为自己的恋人保持最后那份清醒,这是双方的责任,任何的借口都无法解释你对爱人的背叛。
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不过星子要比我幸运的多,那个男孩子可能都没有爱过我,却让我对他的思念长达两年之久。
我们在那个夏末认识,平平淡淡的开始我们的恋情,我们在公园的长椅上一坐就是一上午,我们相互诉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理想,我们的过去,我们在廉价的出租屋里亲吻,在公交车站依依惜别,在漫漫长夜里打电话诉说思念直到凌晨,曾经我以为我找到了我要找的人,我们可以幸福的在一起了。
可是在几个星期之后他说他无法忘却他的前女友,并且和我说他和他的前女友曾经有过一夜的相处,那是我最无法忍受的事情,但是我确定我爱他,我说我可以等他,我可以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可是他还是无法说服自己,我们就分开了。
我想他根本就不是爱我的吧,一直以来就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我无法原谅他对我的好,无法原谅自己陷得这么深,伤心欲绝的我拒绝他的电话,拒绝他的短信,不接受任何人的安慰,我不知道最初的那两个月我是怎么度过的常常在夜里惊醒,开始深深的思念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就连工作也是浑浑噩噩的,朋友家人都不知道我经历了怎样的挣扎。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我无法控制自己给他打电话,却不知所云的挂掉了电话,可能这就是我思念的出口吧,只是听听他的声音而已。
就这样过了又过了三个月的时间吧,当我将要已经度过那段要人命的时期的时候他说做我的女朋友吧,当时我正在开会,我没有欣喜若狂,因为我已经遍体凌伤了,虽然我还爱着他但是我无法再一次承受那样的伤痛,我平静的告诉他“人生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我没有告诉他我曾经是那么的想念他,当时他就在单位附近,我只是不告诉他具体的位置令他无法找到我,他是从另外的一个城市专门赶过来的。
我不接电话,不回短信,其实我也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一见他就什么原则,什么伤害都忘记了。
我知道如果我说可以,那我们就可以开始我们美好的人生之旅了,那是多么幸福的未来,可是那个可以我怎么也说不出口,我不是不爱你了是我不想让我们就这样在一起了,那样的话我的爱好像是乞讨来的,是乞求人家给的,再后来我想我可能是不够爱他或者根本不爱他,但是从我拒绝他的那天起我又开始了我炼狱般的生活,甚至比上一次还要刻骨铭心,那么这又能说明什么?
就算是现在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爱我的,我的理解是不爱我就不会那样的吻我,现在看来那样的吻我也不一定爱我,既然不爱我为什么那样的吻我?
可能我也像星子一样吧,没有给对方机会让自己也失去了一次机会,星子是后悔的,只是我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可能我也要后悔吧,但是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现在将自己的这件事情写在这里,告诉大家,如果你能够给别人机会的时候一定不要想的太多,那也是自己的机会,人生就是由许多的偶然因素决定的,我们无法预知结果怎么样但是不做的话肯定不会知道结果,如果我们真的没有给自己这个机会那么就不要折磨自己,因为那都无济于事,满怀信心的迎接下一次相遇才是我们的选择。
P: 海浪扑向沙滩,一遍又一遍。
为了什么?
D: 为了过平静的生活。
以上对话,是在数年前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大学里一对恋人的思考...很好很纠结。
在不久后一个骚动的大四,他们摆出各种真实的理由顺理成章地加入校园失恋大军。
从此,一股强烈的“桃花灿烂”式的屈辱感或阴影让他们由恐惧再恶心到不屑,终归各自遗忘各自前行。
茶余饭后偶然提起,还能当做过时话题一笑而过。
几年后的这个6月,桃花早就谢了。
我已不再记得桃花灿烂在心里留下的背叛的屈辱和阴影。
现在的爱人是个极其可爱的人,不仅别人羡慕,自己也舒心的很。
对于我这样一名业余观影者来说,《桃花灿烂》是一部很普通的改编电影。
在我个人看来,除了武汉江边悠长的汽笛声外,没有可嘉之处。
从业余观影者的角度,情节改编一般,渲染一般,周韵演得一般,音乐也一般。
可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故事——男子酷酷地帅,女子痴痴地爱,在两人心中皆貌似完美而圣洁的组合却随着时间推移,被现实(如学历、经历、相貌、家庭、前途、错误等等)强奸。
女子发现,男子变了,并不像曾经看起来的那样自信有型;男子发现,女子变了,猜疑不信任朝三暮四眼高手低……在两人心中,爱变成了一件自我的事,且摆出那句著名的“我爱你,与你无关”。
于是,各自在心中以对方为原型树立起一个形象,注明“爱人”,并强加各种自己喜欢的优点和双方共同经历的美好于这个形象。
然后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无法挽回。
女子会说:“我永远爱他,但不可能和他走到一起。
”男子会说:“虽然她在我心中无法取代,可是做老婆,谁都一样。
”后来的事情,就离青春越来越远了。
不长几道年轮,男女就发现,没有对方,自己一样可以得到爱和付出爱,甚至比以前更幸福。
他们大多选择了迅速离开过往,放话:“即便有好的可能,我也断然不会等待这一天!
”并对自己出示“严禁后悔”的警告。
而我们知道,因为有可能,才会有禁止。
因为,和她(他)一起走过的是一段无比珍贵的时光,我相信,是这个太让人心痛不舍。
而有过相似故事的我们,都不善于苦苦地等待。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朴树的《生如夏花》,听这首老歌,是因为收到的歌曲链接。
电影是2004年的,这么久了,忍不住轻叹一声。
那时周韵面如桃花,纯净而美好,那时爱情是眉眼间的默然期待,是诗歌中的吟诵应和。
现实总是爱情的天敌,不是不够爱,是他敏感的心敌不过俗世的偏见,是她单纯的心摆不脱人性的出界。
敏感易伤的男人总是碰上一个执著纯情的女孩,故事俗套些,却拍得有诚意,何况,俗套才是生活的常态吧。
悲情的故事也都有一个这样的结尾,一方的离世阻止了爱情在岁月里的流逝,面对滔滔江水,心中桃花灿烂。
七十年代。
波澜壮阔的长江之滨。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星子高中毕业后到铁路装卸站工作,结识了同在装卸站工作的陆粞。
朝夕相处中两人情愫暗生。
高考之前,两人相约共同复习。
临考时陆粞因家庭原因而退缩,两人发生争吵。
酒醉后的陆粞与装卸站美女水香发生了一夜情。
星子考上了大学,陆粞受到新站长的提拔。
并向星子吐露爱意,但星子无法原谅他的背叛,忍痛拒绝了他。
星子投入了青年军官亦文的怀中,激情之后她终于明白,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陆粞的影子是她的真爱,肉体的出轨也许不完全等同于精神的背叛。
她错判了陆粞的死罪,然而一切已无可挽回。
对爱情绝望的陆粞陷入了婚姻与爱情的低谷,巨大的不幸接踵而至。
弥留之际,陆粞渴望见星子最后一面。
而此时,星子却正在旅行结婚的途中,冥冥之中,她感受到了陆粞的强烈召唤,毅然跑回陆粞的身边…… 然而,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的爱,一再错过之后,还能相伴走过陆粞弥留的时光吗?
昨日偶然在电影频道看了《桃化灿烂》,一曲爱的挽歌,十分唯美清新。
特别是同是生长在武汉的人来说,尤其感到亲切:长江大桥、轮渡、穿插于民宅间的铁道、武大,宛如一副逝去的画卷,讲述着过去的美好。
相较于《情人结》、《美人草》、《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淡化了历史的背景,更突出了美丽的爱情!
2007.1.24
追逐,背离,迷思·····故事从江左发起,最后仍落寞回到左岸。
有那么一天,年轻的人,能带着翅膀,相聚江的对岸,珞珈山上的大学校舍,泛着圣洁的光芒,鞭策追逐的开始。
即使承重到生命的极限,一江之隔的世界,依然散发着致命的诱惑,为着这朝圣之路,无所谓致爱的人,无所谓生命落脚的支点,无所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剩下追逐。
有人坚守,有人离开·····当一切已经成为尘封的纠结,当初成功渡过江水之隔的女孩,眼角绽开风月的菊花,孤独放大了心里空洞的回响,引领自己回到梦开始的和遗落的地方。
非神采奕奕,眼底的沉云,仿佛在细数离开之后的日子在怎样纠葛,伤心才背离,伤过的心被遗忘在左边的土地。
寻是对多年素愿的交代,寻见了初始的人和地方,记忆温暖复苏,复苏是长者口中喃喃的悉数,隔着时空的迷雾,无伤无痛,仅仅供后起者好奇窥视,物是人非,回不去。
有些事即使缀满遗憾,重来一次依然不会改变,命里注定的历史,只会是一个圈接一个圈的打转。
看透的人们,只需要闭眼在过程中填补生的意义,不同仅仅只是,谁的生命烙印着谁的痕迹。
60/70年代生人,才可以理解那种感情的表达方式。悲剧的爱情,永远让人泪流满面。
很催泪的,总觉得里面的配乐很熟悉
只要你苦苦的等待!
用唯美的方式拍了个并不唯美的感情。
草长莺飞,谁又爱谁?抉择的背后都是犹豫和无奈…
既然想好了么就一直这么下去好了,女主可能也是天秤的,烦屎了。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等到那大雪纷飞,等到那酷暑难捱。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等到那遥远的他乡,不再有家书传来,等到一起等待的人,心灰意懒──都已倦怠。结尾朴树歌声响起的时候真让人讨厌啊。
你妹啊……不是大团圆结局啊!
我觉得还行
我后悔看过,可惜了朴树的歌
从电影里一次次获得业已明了的道理,只是对我们自己,一样陌生。always together,forever apart。爱,清空。
挺难看的这个方方是写武汉日记得那个方方吗
陆粞有点像周伟
对武大的印象自此开始。
一看到郭晓冬就想起YHY
那时的武汉真好!
纠结如刻骨的爱情、灿烂若怒放的桃花
终于如愿以偿~
比我预想的更为“陈旧”,几乎难看到令人泪奔和崩溃,这原本可以是又一个“高加林”的《人生》故事,可惜被狗血的“恋爱脑”毁于一“蛋”,不知道原著小说、编剧和导演到底该由谁来背这个锅。这部影片最大的“教育”意义在于,一定不要成为“陆粞”这样的男人!一定不要!一定不要!一定不要!
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