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迷孔刘,又是谍影重重的骨灰粉,于是抓来这部电影看。
电影没有学到谍影重重简单但真实的风格,能看出来导演想讲一个很复杂的阴谋,想把孔刘塑造成一个很强大的特工,只可惜导演功力不行。
孔刘几次驾车逃跑以及上吊还能逃跑,这几个情节已经非常超现实了。
特别是几场追车戏,一辆车撞开二十几辆警车;孔刘的车怎么也撞不坏、反派的车一撞就翻;一百个全副武装的特警追孔刘还追不上…等等吧,可以说动作电影就是要夸张,这OK的,《虎胆龙威》里面也是一件白背心上天下海都不破不脏,但别说模仿谍影重重,谍影重重不是这个味儿。
另外一点,电影过于臃肿,动作戏过过过多。
想搞一个复杂的阴谋,但缺乏反派之间(比如那个集团副总宋xx与大反派金处长)完全缺乏互动,所有反派的阴谋最后都通过女记者只言片语说出来,完全没有任何说服力。
查案的过程也全是金手指,女记者好像早就把一切都查清楚了只是想找个时机公布而已。
动作戏太多也造成一定程度审美疲劳,印象比较深的:电影结尾,已经真相大白了,上校和男主还因为谁抓反派打了一场!
追车戏、枪战戏也好多好多,又都是以1敌n的超现实场景;最后一秒营救这种老包袱也出现好几次…另外结尾,孔刘女儿说实话还是去世比较符合情节发展,找到女儿纯属强行煽情,那一段我是快进看的。
总之,这部电影从谍影重重中学到了什么?
晃动机位学到了;伪装成普通人的杀手组织学到了;独特的接头方式学到了,但这不过是皮毛,谍影重重中冷峻、现实、简单但凌厉的精髓却没有。
当然,孔刘的肉体没毛病
两星。
一部在大荧幕上映的电影居然可以拍这么多特写镜头,还不停的晃来晃去,晃个两个多小时真的吐了。
剧情也真的是超白目,刻意到无法自拔。
正反男主相爱相杀:“我就是不开枪直接打你,连射你的车的轮胎也射不到,最后还让你逃走。
”“我去买包烟,你赶紧走吧,不然我会爱上你的。
”男主被执行上吊行刑,难道导演不知道长坠落式绞刑是因为颈椎断裂,中枢神经破坏死亡,而不是因为窒息而死吗?
就算是短坠落式绞刑,也是因为颈部大动脉和椎骨动脉阻断,而导致大脑缺血死亡。
这么高的地方落下去,脖子早就断了,主角居然还能手腕脱臼,拯救自己,真的是搞笑。
特警在屋顶追捕主角那段戏,这么多狙击手在这么开阔的视野,这么近距离下都打不到男主,中国的抗ri神剧直接搬上韩国荧幕。
最后男主和女儿在麦田里相见,也真的是极品道到天:我用眼神爱死你,用眼神拼命的说老爸在这里,你赶紧回头赶紧投入老爸的怀抱。
女儿也是超级配合,所有孩子都回去吃饭了,就她冥冥中回头一看。
吐完槽来说说亮点:倒车俯冲楼梯,翻车时“直立”翻转镜头;轿车与SUV对撞,在对撞前大脚刹车压低车头,把SUV铲飞;借车撞车,愣是把一溜警车撞开。
这些动作戏看的还是挺爽的。
故事精彩,演员也很棒!
环环相扣,节奏紧张,这才是悬疑动作的样子,追车那段戏尤其赞!
中国的警匪也好,悬疑也罢,色调总是偏抒情的,有一股江湖气,浪漫归浪漫,缺少一股平易近人的气息,让人看了之后,心生向往但不会到达;韩国的警匪动作喜欢就喜欢在这生硬冷酷,带着这平易近人的色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演绎甚至在你想象之外的故事,代入感很强,其实细观来不止一个类型了,其实除了韩剧韩国大部分新时期电影都习惯采用这种真实的色调,可算一大特色,也是抓人的地方。
最后电影里终于逐渐不是三星手机统一大银幕了。
韩国的动作戏已经渐渐类型化。
想想我看过的和压硬盘的韩国电影,无非就是 爱情浪漫戏或是这种动作戏。
尤其是过去的2013年 无论是大家的口口相传的感兴趣的电影,还是在影院上映的影片,唯有大制作的大动作的影片能撑得起这2小时的电影时间。
韩国应该是有很多主演这种动作戏的男演员储备。
退伍后难以继续偶像花美男的男艺人适时的走入英气的大屏幕,有不少水心的作品,最早惊人的元彬,孔侑,还有全能实力的像河正宇,杜教授 金秀贤,还有偶像歌手的跨界 RAIN等等。
从个人转型的必须和人气沿袭,呼唤票房都是正常的。
而且多安排几个有望主,像三千浦,林时元,金宇彬,李钟硕,这样先拍了电影,然而借助电视剧爆红,让电影沾光连锁轰动的例子也不少。
所以本来就健硕的孔侑的出演还是满是期待,本片在真动作上还是下了功夫,伞兵练习降落是的突发情况发生,神一般的触地之前的惊险援救,监控室中的众多CCTV中的人物搜索,在典型的韩城窄窄闹闹的台阶上的车技追逐,虽有模仿的痕迹,这也算是正常的使用,但是利用城市的地理,倒是有点亲民本土的感觉,毕竟之前的韩国大戏,一上规模就爱跨国,少了本地的“土腥子味'。
但本片也有滥用之嫌,开头的确有点吸引力的紧张感,但是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追逐寻找,再加上大篇幅的动作部分,看的眼睛有点累。
就算是大叔有血有肉也觉得有些内虚。
不只是热血英雄戏,所有讲述都是源起一个故事点。
越大的人物反而是由于极小的内核。
逃北者只是一个背负家仇的流浪儿。
被反逮后的牢狱折磨,那份残忍担当只是为了弥补失去,影片几乎没有提及为了国家而牺牲小家的所谓伟大牺牲精神,反而只是让男儿一路逃亡,有点费解。
难道只是给男儿套一个 情?
所以说 动作大于动情,向外的爆破强于走心的内心戏,让继续坚持看的人觉得有点空,但或许觉得结尾尚未冷到底,英雄相惜,在大大的芦苇浪里,终于找到女儿的无语,嘴角战抖,那无语却富情的一痕男儿泪,这叫人心碎。
算了,终是不由己的身世,也就还他一个不是太无情的结局
北韩特工和天朝一样,据说秉持不怕死不惜命的训练方式,训练出这么一位彪悍无敌超级英勇战无不胜万夫莫敌的超级特工,秒杀007、杰森报恩等西方特工,牛逼到爆这个特工在韩国横冲直撞,到处飞奔,韩国特工、警察、突击队围追堵截之下依然能逃脱,只能说这位特工实在牛逼到爆!
其他欧美电影里也都是,杰森斯坦森——退伍特种兵专业户,喜欢救女儿,到处救女儿的超级特工,我就不说了。
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么牛逼吗,从这个视频的logo来看,应该是解放军军报的记者拍摄,从我业余级别来看,我都能搞的定这帮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xMDU1MTAw.html?f=16621798话说回来,血浓于水是真理,参加此片最后情节!
四星推荐嫌疑人!
结尾并不是落入俗套,而是细节的张力使然。
男主妻子在怀孕时候与男主的对话与结尾是极其呼应的,小女孩再没见过爸爸的情况下认出了他,关门的那一刻将父女的情爱升华到极致,反而与所谓的南北题材脱钩,并未像其他看客所认为的韩国版谍影重重。
男主放走大校也是看到了一家团圆。
本片的落脚点和隐藏的剧情主线是寻找保护亲人的力量,南北题材只是推动事态发展的明线。
导演过多的照片与对话桥段设定已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敏感事件入手升华为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没能落入俗套。
如果完全删除结尾,本片才真的沦为渣片,因为太多的情感细节与事件主线脱钩,人物塑造反而落入警匪谍战片的俗套。
一打起来摄影师就哆嗦,切来切去的晃的人头晕,是因为拍不出连贯的打斗动作才拼起来的吗,其他的还行吧,本来想提交的豆瓣非得让我凑够字数,不凑够字数不让发,我也是醉了,怪不得评论的人那么少,字多了质量就好吗?
我就是想给摄影跟剪辑加个鸡骨头,纳尼,字数还不够?
非得让我数一下吗,我真不想写了,后面不知道评论啥了,
真正的北朝鲜,除了封锁、饥荒和核武器,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我们不知道。
但它为南韩的电影人贡献了一个又一个身手矫健的动作片角色和间谍故事,倒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以致于我的大脑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一看到片子里有脱北者,马上就能自动脑补出忍辱负重、身怀绝技的剧情,期待着他们的瞬间变身。
因此,本片的故事实在算不上推陈出新,从这一点上顶多打7分。
但不得不说,本剧从打斗、谍战、悬念到剪辑节奏的成熟度,带来了不错的观影体验。
跳伞、追车和跳水戏,一点儿也没偷懒;男一男二的惺惺相惜呢,虽然像好莱坞大片一样俗套,但在韩国的文化特色里倒似乎并不多见,放在此剧里也算众望所归。
荞麦的梗很赞。
虽然最近的韩国谍战剧,不黑三胖和我大中华,简直就没法讲故事了。
但化学武器的壳里藏了这样的一颗果实,还真是挺让人意外的。
有了新鲜感,认可度自然也就上升了。
美中不足的是结尾,真正平常了一点,而且刻意煽情的痕迹太重,就觉得不舒服。
父女相望的桥段,来来回回感觉像花了一个世纪,着实有点长。
男主角总感觉面熟,却又想不起来。
结束了一看演职员表,孔侑这名字也好眼熟。
今天才发现是《熔炉》的男一号。
啊!
原来是温和男老师变身战斗机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非要给大特写来展现青龙奖最佳人气明星饱含热泪的演技。
但作为一部动作片,这个段落更利落,整体节奏也许会更好。
话说回来,那层层麦浪真是讲究。
然而,与孔先生的眼神问题相同,从前一个半小时的凌厉陡然转变至此,在观众心理上实在是很难过渡得流畅,导致美则美已,出戏的风险却几何倍增加。
如果说这是导演希望展现的个人风格,那么,如何把握住全片节奏而不显得突兀,恐怕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另一件可能对韩国影坛并不公允的事实是,他们每一部成熟的商业电影,都难免被拿来与好莱坞的大片,尤其是系列电影做比较。
比如有了《海盗》,就有人说加勒比;有了孤胆池东哲,就有人说《谍影重重》。
从本剧杂糅的影像风格来看,导演想要致敬的影片怕是真不少。
但如果说到系列,我个人还是坚信,每一个系列都需要创建出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或者说三观,骇客帝国的数据宇宙,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007的个人英雄体系,哪怕百无是处的《小时代》,也要靠不真实的纸醉金迷和卡通化典型人物,才足以支撑。
以上种种,在《嫌》里还看不到痕迹。
说起来,放眼整个韩国影坛,我还只在《夺宝联盟》里看到了这样的一丝可能性,那还90%是因为全姐姐和都教授小朋友通过《星你》开创了空前绝后的一对cp。
不过话说回来,很大程度上这本就是我们身为影迷,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吹毛求疵想法。
从《嫌疑人》这么朴实无华的片名来看,导演未必有把它制成系列的野心。
否则,依靠目前这种两男一女对抗强权的松散结构,要一部一部地持续下去,即便把结局设定成开放式结构,从男主寻女这样的动机入手往下生发,也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绝对不能否认这是一部成熟的单体动作电影。
但,也仅此而已。
最后提个意见,导演下次黑我大天朝,请黑得像样儿一点。
那个不知道是哪儿的怪村子,像墨西哥多过山东。
中国农村谁那样儿啊?!
不专业。
但坦白说,总体7.5分的质素,还是给我最近对韩国电影失去了欲望的小心脏,算是来了一针强心剂。
正常我是不爱看这类电影的,但迷于孔侑,就看了。
对孔侑饰演的池东哲而言:世界薄情。
身为前北韩特工的他,因为政党变更,失去了妻子,自己也差点丧身狱中。
逃到南韩后,又被冤枉杀了曾帮过他的社长……但还好有明里帮他的女记者,暗地帮他的探长,莫名想起古龙说的:最了解你的人往往里你的敌人。
即使是不得已跟他反目的战友,也告诉了他女儿在世的消息,给了他生存的希望……世界虽然薄情,但仍有温情,让人感动。
飙车的环节很激动,各种让人紧张的镜头。
凭着一股对家人的执恋,池东哲活在九死一生之间……贯穿整个电影的亲情。
风吹麦浪,里面的池东哲渺小无助,却看到了小小的女儿,找到女儿的瞬间真的让人心疼啊……小姑娘一步三回头,让他最终确认是他要找的人。
那一刻的镜头,是悲,是喜,悲喜交加让人泪目,尽显铁汉柔情。
最后,门关上的一瞬间,似乎预示旧生活的结束,新生活开启……不知道是不是为拍续集准备。
当然,最不满的是黑我中华,弄几个长得像东南亚地区的人,来扮山东人,实在太不敬业啦!
另,2月14日,看到金正男被暗杀的消息,想着电影里的池东哲正是因为政党变更,失去了妻子,被迫逃到南韩的情节。
尽管从扶苏和胡亥开始,天子的兄弟就很难善终,正男能活过这么多个情人节,也算蛮有本事了。
真实果然比现实更加冷酷,更加无情,更加血腥。
在我的电影清单中,《嫌疑人》应该放不进“好电影”这个文件夹中,节奏感不强,时间太长,用力太过;飙车戏动作戏拖沓不利落;某些配角们的行为不符合前期铺垫的人设,会让人觉得有些莫名。
可是,主角是孔刘啊。
他是《熔炉》中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让世界不改变自己“的的仁浩老师;他是《釜山行》中一开始自私冷漠,但在和僵尸血肉撕斗中最后迸发出人性大爱的父亲;他还是最近被刷频的那个孤单而灿烂、深情而浪漫、洒一地狗粮的《鬼怪》。
孔刘是那种,一开始,甚至你还会觉得有点丑(不信可以去调查下当年《咖啡王子一号店》多少人因为嫌弃男主而弃剧的),但却是越看越有味道的演员,比如说他的眼睛。
对眼睛干净有两种,一是“本来无一物”的干净,二是饱含内容的干净,前后两者的区别就像“简单”和“简洁”的差别。
孔刘在《熔炉》,在《嫌疑人》的最后,眼睛里就出现了这种东西。
这部片子,豆瓣评分7.3分,我给了五星,其中1星是因为孔刘,另1星是给影片的最后3分钟。
如果没有最后3分钟,前面的2小时可能毫无意义。
就像白茫茫的一片雪,蔓延到天与地的边际,视线没有着落点总觉得有些空缺了点什么,突然几支红梅跃然而出、凌然立于这天地之间、落进视线之内。
这3分钟就如雪中红梅。
影片的最后,孔刘来到了他女儿被拐卖的村庄。
他的妻子无辜被杀,他从来没见过女儿。
z在此之前,影片用难得的暖色性片段交代了背景,孔刘在寻仇路上,梦里出现的回忆,大着肚子的妻子,站在院子里,细碎的阳光洋洋洒洒,她笑靥如花,温柔的抚摸着肚子,对着还未出世的女儿和站在一旁傻笑的孔刘说,“多说说爸爸的故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能认得出来,长大了就不认得,可是小时候能认得出来。
所以,在讲很多爸爸的故事听呢。
看的见吗,爸爸来了,爸爸来了。
”孔刘就这样站在了金灿灿的麦田里,风吹麦浪,眼睛落在了一个斜背着箩筐、头发蓬乱衣服和小脸脏兮兮的小女孩身上,准确的说是背影上,因为小女孩在往前走,远离孔刘的方向。
然后小女孩突然微微侧身,转过了头,眼睛互相对视,相比较孔刘含有几丝寻觅几丝求证的眼睛,小女孩的眼睛里平静而漠然。
第一次对视是短暂的几秒。
之后小女孩转过身往前走,走了大概六步又回头,比第一次转的慢一点,比第一次转的角度大一点,然后站在那里,眼睛里掠过几缕涟漪,嘴角细微的往下撇了一小撇,孔刘不自觉的身子前倾,想往前走却不敢靠近,眼睛里是确定和迫切,眼眶开始变红、泪水藏于眼眶。
第二次对视比第一次略长些。
小女孩依然继续往前走,大概又走了六步,开始侧身转过头,孔刘欲言又止、有泪在脸上静静的留下、眼神里是期待和欢喜还有忧伤,小女孩定定的站在那里,眼睛开始灵动起来,突然像是读懂了一切,将身子全部转过来面向着孔刘,往孔刘走了一小步,嘴角一撇,眼睛里终于出现了小孩子看到亲人之后才会敞开的委屈,孔刘泣不成声,是愧疚和自责,爸爸来晚了。
小女孩此时已经是完全敞开,流露出更强烈的感情,爸爸来了,爸爸终于来了。
这时候孔刘呈现了整部影片中最难得的一次笑容,即使五味杂陈混杂着眼泪,却也是最坚定的,说着,爸爸来了。
这三次回头,是表情特写,没有一句话,任何言语在此时想必都是多余的。
言语终究是太容易做伪的东西,不止是在酒桌上。
所以有些人喜欢喝茶,是因为喝茶时,经常出现的沉默不让人觉得尴尬,比如一壶水放置在炉子上,等它发出咕噜咕噜的烧开声音。
话不多更不需要密,慢慢的讲,谈一切日常可能会被吐槽虚伪或者假的话,慢慢的体会,体会一个眼神背后的一切。
最后一段,和此文无关。
马上到情人节了,前几天给几个好友发了命题作业,谈谈能呈现出你心目中爱情的样子的电影,没想到这几个朋友竟然出乎意料的认真,不仅特地去重温了一些电影,还每人发我一大段近1000字的想法。
我会在后续的推送中陆续推出。
如果你也想加入这一话题,也可以留言哦,聊聊哪一部电影,是你心目中爱情的样子。
晃得我头晕,孔刘的大长腿好长啊。
一部動作片能拍137分鐘..各種混亂的劇情,毫無邏輯的動作戲,真是近年來看過的韓影較差的一部了
题材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剧情本身的精彩度也就值两星,但是男一男二这逼装的我给满分!配乐很大气,动作戏切换镜头太快了,搞得人好晕。另外又黑我大天朝,你以为你特么说中国话我就不知道你其实是个棒子了!?★★☆
孔桑好燃啊!这片子打斗追车都拍的好好!
问:为什么韩国动作片拍来拍去都是南北谍战?答:因为他们实在没别的题材可拍了。
《熔炉》里的无表情大哥到这里来耍帅了!他竟然有表情了我震惊了!影片随处可见模仿的痕迹,《谍影重重》《碟中谍》什么的就不说了。如此看来棒子还是要讨好中国的,毕竟中国是个很大的市场。山东稻田神马的先不说,长白山管理所的车牌亮了!
看十分钟就知道结局
完全没有一点套路外的东西 人物塑造是最失败的地方 所有配角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可是没有人被塑造起来 敌对男警官 女记者 男杀手 傻逼反派 每个人都有一点的不完整的故事 把剧情脱的这么长 加上动作戏的逻辑真的懒得吐槽了 主角光环也不要这么光好不好..... 最可惜是双雄角色 不是随便摆点无赖pose就能塑造起来的好么
正邪双雄联手大破幕后黑手的故事,起承转合中规中矩。打斗剪得太过,动作力度感不够,编排也没什么新意。倒是追车拍得不错,障碍设计用心,各种周边视角的手持镜头很有现场感。南朝鲜片里的中国比北朝鲜还落后,笑话。
题材应该不属于喜欢的类型,但是。。。孔侑。。。必须看。
南北朝鲜的恩怨永远数不清,被强大的政治武器洗脑再彻底,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与珍视是人性中永远无法抹杀的吧
很明显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烂片,导演以为镜头多晃几下就可以拍好动作片了
身材很重要……
愿所有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在我眼中这样的电影是没必要超过两个小时的,即便你的剧情推动得再怎么快,那些精彩段落也是摘抄别人的,有那么两段那简直就是对《碟中谍》和《谍影重重》无耻的照搬,噼里啪啦地从头打倒尾,看着真叫一晕。
南北题材成为韩国电影取之不竭的宝藏,本片有大片风范,可惜打斗场面剪辑有点乱。
全程无尿点双片!本冲着孔侑看的,谁知高潮一浪接一浪,悬念环环紧扣,还有很多追车新花顺。连棋子式配角都个个有血有肉,赞👍同比《伯恩的身份》感觉这部更胜一筹,讽刺得韩国官商勾结有钱大晒的腐败,也嘲弄一把对南北韩关系的刻板思维。巨蟹男孔侑再度深情。
喜欢最后父女没有台词的镜头 孔侑虽然不是我的菜但真的很帅
节奏确实是比较拖,主角光环一开,然后就一直不死狂奔……技术上很容易让人想起《谍影重重》系列,包括那些剪辑的稀碎的动作场面,像这种动作场面就别剪了,拿回去重拍吧,或者根本就别拿出来了,看得人作呕。细节上还是有新想法的,亮点是一群狙击手不伤大boss分毫的群射,以及对车辆的使用
三星起吧,如果特别不舒服就扣回到三星。不是马特达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