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地认为:凌光就是真正的、从始至终的杀人犯。
仔仔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一切都是凌光精神分裂的想象,就像《黑天鹅》和《美丽心灵》中的纳什会出现幻觉,人在真实和幻觉中分辨不清。
如果一切真的是仔仔所为,就无法解释影片中的的其它一些线索,比如:和凌光手掌一样大小的血手印、泰哥指甲中凌光的皮肤组织等等。
尤其是当凌光向姐姐和妻子说出“小乞儿”时,姐姐扇了他一个耳光,这就证明,并非真的有一个“小乞儿”,都是凌光的幻想,如果真的存在小乞儿,姐姐不会是那样的反应,我认为这是影片中姐姐这个角色存在必要性最重要的目的。
而凌光精神分裂的起因就是对亲生儿子死亡的内疚,姐姐说“弟弟什么事情,总是喜欢自己扛”,这样的性格和人格容易在巨大心理压力下出现变态心理,而电钻放血画图案这样变态的杀人方式只可能是由一个精神病在精神极度错乱时干的。
影片的最后,姐姐问凌光是不是他,他只是恍惚,并没有说出仔仔,是因为真的不是仔仔啊!
所以,最后凌光出现在精神病院,不是监狱,他写的“出去报仇”以及仔仔最后“逍遥法外”都是他的幻相。
乞丐也是不存在的,只是凌光的想象,否则不可能好几次只有他看到乞丐,而身边的警官看不到,乞丐就是他自己内心的鬼。
正如海报上写的“心里有鬼,越是查案,越陷入迷网”。
影片展示的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
最后杀仔仔的理由和过程进行了充分地展开,开始被杀的几个人没有详细说明,但应该也是类似的精神想象所导致。
照片中所有人都被杀,仔仔也是因为长得像其中一个小孩而成为被幻想的对象(这是在他承诺一个礼拜之内找出凶手之后发生的,当时已经处于极度崩溃和疯狂之中,才会怀疑自己的养子),影片最后总部警官看到的小孩也仅仅只是长得像仔仔。
仔仔的一切都是凌光将之认定为凶手的合理化想象,其他几个邻居也是类似的一个接一个被怀疑,直到照片中所有邻居都被杀光后,他最后发现的是藏在角落的小孩,并怀疑他就是仔仔,然后产生了一系列精神错乱的脑补。
只不过只有杀仔仔的时候,警方现场在现场,证实了一切;如果警方没到,就又会出现一个被钻孔放血的照片中人,像之前发生的一样。
影片之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口诛笔伐,诸如编剧脑残等等,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仔仔就是真正的凶手。
而如果我们把这一切看成是精神病人的幻想,剧情就更有合理性了。
当然,之所以会引起误会,个人认为也是影片表达的不够清楚,像《黑天鹅》《美丽心灵》虽然在剧情中间观众也真真假假分不清楚,但在最后会让观众恍然大悟,真归真,假归假。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是因为真的看了几乎所有现有的影评都没有找到与我理解类似的,所以有冲动将自己的理解写下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供大家参考批评。
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精彩的片子没有在电影院公映,上映的全是一些粗制滥造、冲票房赚钱的商业大片!
这部电影是朋友推荐的,又名“罪与罚”,个人觉得用这个名字比“杀人犯”更好一些!
因为会比较有深度,有想象的空间。
随意的百度一下,得知了几个让人意外,但也恍然大悟的信息:《罪与罚》由师承李安的新进导演周显扬首次执导,曾经创作过《江湖》、《霍元甲》、《不能说的秘密》的热门编剧杜致朗;《花样年华》、《女人四十》、《悲情城市》的金像奖摄影李屏宾,《心动》、《伤城》的金像奖美术指导文念中,《杀破狼》、《导火线》、《叶问》的最佳剪辑张嘉辉,《2046》的亚洲知名配乐大师默林茂。
《杀人犯》的海报请来著名摄影师夏永康操刀拍摄。
海报中郭富城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夏永康为了捕捉到郭富城亦疯亦癫的凶狠眼神,在片场苦苦等候。
电影接近杀青时,郭富城连着三天没睡觉,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残暴模样,非常切合角色的性格。
在拍摄杀青戏当日,郭富城为了培养情绪,除了拍摄之外,大多静坐一旁,不发一言,神情相当凶狠,连工作人员也大呼:“别惹郭富城。
”郭富城是一个近今年让我刮目相看的演员,说起他,人们总会想到曾经红极一时的“四大天王”。
当年的四大天王,张学友唱功了得、郭富城舞蹈不错、刘德华唱歌、演技都是最优秀的、就属黎明最差,空有一幅很一般的长相。
再看看如今的他们,刘德华跻身一线明星,却总是斗不过梁朝伟,正所谓“既生瑜何生亮”;张学友,演戏不多,唱功却更加如火纯清;黎明,依然很烂,真不想看他演戏,更不想听他唱歌;郭富城,一直活跃着,本以为会以舞蹈片为主,而一部《三岔口》,却让他第一次成为金马奖影帝!
为了证明这并不是偶然,第二年,他又凭《父子》中的演出,再次拿到金马奖的影帝!
让人不禁对他肃然起劲,这两部片子我都看过,三岔口里最喜欢的是吴彦祖,不过郭富城痴心、伤心的演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是的,如今的他越发成熟了。
《白银帝国》依然不错,而今天看的这部“罪与罚”可以说靠他一个人撑起了一部电影!
我写影评一般不喜欢透露情节,尤其这又是一部警匪、悬疑、离奇、惊悚的犯罪片,只有带着疑问看完整部电影,才能感受到这种精彩!!!
可以说,影片的结局的确出乎我的意料,一般人也很难猜到这个结果 情节更是一波三折,疑犯的作案动机与证据指向始终匪夷所思。
正是有了疑问,才会让这部电影变的精彩,让人一口气看完。
其实,我不喜欢看恐怖片,因为会让我觉得不安。
但我喜欢悬疑片,因为我喜欢推理,和影片的主角一起发现片子的线索,猜测疑犯的作案动机,找出幕后的黑手。
所以,影片的绿调子我不太喜欢,鲜红的血液和惨绿的色调,虽然视觉冲击力很强,但个人认为有点抢,影片应该让人把注意力更加注意到郭富城的演技上,因为这部戏对他的考验非常大!
他亦正亦邪、时而愤怒时而无助、越坚持越绝望,心理活动非常复杂,看完影片,对他的表现是比较满意的!
衷心的希望他能够再次拿到金马奖的影帝!
因为,他有这个实力。
好久没看到这么变态的罪案侦查片了。
郭天王的演技没得说,只是她老婆总感觉略有做作。
影片的亮点在构思,实在比较变态。
一颗因摧残而畸形的心+一副不老而充满迷惑性的身躯+一个四肢发达的执行者=又一颗积怨至深的电钻杀人狂!
再想补充点就是,影片的悬念制造的很巧妙从头到尾牢牢抓着观众的心。
本片和美国的【孤儿怨】题材上很相似,以至于有抄袭一说,但是从上映日期上来看不太可能吧。
两部片子都很棒,相比较而言,本片在整体气氛从始至终都营造的很好,一开始就镇住观众了,一直到最后那种要把人逼疯的情境都渲染的不错,而且犯罪动机比后者更具合理性,但是犯罪手法却是美版的比较有可行性,毕竟操控另一个人去犯罪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失败率。
可以说本片赢在从一而终的整体氛围和结局的悲剧性和开放性,而后者赢在小女孩让人惊讶的演技上,当然,本片中郭富城的演技还是不错的了。
就是为这部烂片来注册。
昨天晚上看的,太差了。
什么烂东西,逼我讲了十几次“法克“。
不想做任何评论。
但是为了表示第一次发贴,那就一个字“烂“
前面真的吓到我了,有几个镜头。
后面。。。
失手了。
看看这样拍会不会好点:1、小孩的自叙拿掉,但前中期必须在细节上多做铺垫——相片、小孩的眼神、行为、生病也就是不老的迹象、和乞丐在校园等,但是不能过火,必须是点睛的地方。
2、焦点线索堆到乞丐上,然后小高潮是凌风由一个被陷害者被逼成了一名真正的杀人犯,拾荒者残忍的杀害了他老婆,他也用电钻杀死了拾荒者,也掐死了欲寻真相的阿鬼,郭富城扮演的凌风最终入狱,人们认为他精神方面出现问题而杀人,妹妹问他,他什么都不说。。。
3、上司发现了相片中的小孩不变的脸,疑惑。
4、最后的镜头以小孩幼稚的脸和捏动电钻的小手结束。
这样再在剧本精雕细琢下,
一个编剧使我彻底沦为愤青——一个不老孩使郭富城沦为杀人犯很久了,很久没有试过如此血脉沸腾,冲动躁狂的感觉。
还好,还要感谢如此的一个编剧让我找回这种想要咆哮,想要竭斯底里,想要爆发的感觉。
他?
她就是《杀人犯》的编剧杜致朗。
看了这么久的电影,这套是第二套让我看完就马上上网搜索编剧的电影。
啊,很巧合的是第一套是新《苏乞儿》,编剧也是这位杜致朗小姐。
如果说前一套的《苏乞儿》没能让我记住这位编剧的话,那么这第二套的《杀人犯》可说是相当成功地把杜致朗这个名字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了(也烧坏了不少脑部组织)。
我想她已经成功地让所有观众认识了她,推销手段不亚于“胃,你好吗?
”这个胃药广告在黄金时段反复连播3次。
看到没,成功就得这样!
芙蓉火了,春哥火了,曾哥火了,艳照火了,凤姐火了,伪娘火了,一个香港编剧杜致朗也火了。
在这里我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
有的幕前电影人,可能拍了一辈子戏都没能让观众注意,而一个幕后的79年出生的年轻编剧仅用2部片子就让广大影迷记住了她,你说她容易吗?
我看这两部片子,什么郭富城、钱嘉乐……(很遗憾,那些经常出现在镜头前饰演警探的演员,很眼熟可我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周迅、赵文卓、周杰伦,还有那个光头老僧(也是不记得名字)这些大牌演员在这两戏里充其量只算个配角、人偶,人家杜致朗才是主角,不然她不会在我等小观众的心里翻起轩然大波。
这套戏在我心里掀的波浪应该比《2012》的海啸更有份量了。
你看我洋洋洒洒,毫不吝啬一大段就知道这出《杀人犯》该有多好看。
剧情我不全说,只能说这是一出带着浓烈血肉恐怖气息的黑色结局悬疑片。
郭富城带着影帝的头衔出演一位执着认真,却又身受怀疑的干探,造型很有杀人犯的味道。
影片的前半段还是不错的。
可接着看下去,你会发现这位编剧很喜欢剑走偏锋。
当我们都在怀疑主角到底是不是杀人犯的时候,事情的发展颠覆了你的所有想象以及你的认知分析系统。
剧情你真的不得不说它非常有创意,甚至是创意得过分。
一个收养的天真小孩无厘头*地走出来,摇身一变变成鬼娃娃般的恶魔脸孔,然后带着稚气的口吻向我们已经接近崩溃的主角说教起自己的报复行动。
(主角养子居然是主角的同父异母的哥哥,OH,MY GOD,够乱了没?
)而这个几近疯狂的主角居然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任何行动,在最后也杀不死这个不老症小孩,只是沦为一个精神病杀人犯。
我实在佩服这个毫无杀伤力的不老孩居然可以弱弱智智甘将一个差不多升警司的干探玩死,可谓玩尽杀绝。
特别是谜底揭开后的剧情,更是让观众激动得慰问编剧几百次。
我又想起了《苏乞儿》的后半段。
在这里,我们不需要看到陈旧的过渡,不需要合理的逻辑,我们只需要知道:脑残时代已经降临,让我们接受这种另类的美吧。
脑残也是一种美——缺陷美。
如果要说郭富城结局发狂杀人的演出过于生硬,造作,请原谅他吧。
他表面上演的是杀死这个害死自己妻子的不老小孩,可你们知道他当时的想法吗?
我这次真切的感受到他表演所表达的内心世界——我杀的不是这个剧中人物,我杀的是这脑残编剧,杀的是这该死的剧本,杀的是这愚蠢的投资方。
他表情上的生硬与无奈,不是演技不足,而正正是演员对剧本的不满,内心的矛盾与郁闷,以及为生计而拍了这出戏的无奈。
一种后现代的跳脱剧本,显露演员与编剧的内心对话的新派演技风格终于不着痕迹地搬上了大屏幕。
这正是由我们的杜致朗编剧对演员的伟大启发而诞生的。
正如郭富城杀不了不老孩,他也改不了剧本,可一个不老孩却使郭富城沦为杀人犯。
于是他是无奈的,我们只能够看着他被编剧玩死。
我想编剧的高明之处不仅是启发了主角,更激发了广大的观众。
观众不是麻木了吗?
不是疲劳了吗?
今儿个我就让你们热血起来,让你们非得闹心死不可。
我的电影是你想忘就忘的吗?
没门!
你不砸蛋扔西红柿,慰问一下编剧那可怎么行。
在她的激发下,我久违了的愤怒也终于爆发了,我也彻底沦为了愤青!
习惯在家门口碟摊甩卖时去掏一些老片,一买10多张愣是花不了几个大洋。
但,也许是东西太便宜了,你就不会太去珍视,昨天整理碟片,才发现封面上老郭的狞笑,得了,就你吧,很久没看港片了,抽空瞅瞅吧。
全程2个小时多一点,时间做为港片稍显冗长,情节设置细微处稍见拖沓,但总的来说是部不错的片子。
以前看过老郭的三岔、c+,感觉这部在张力上尤胜二者,一股让人窒息的绝望笼罩在这两个小时中,个人观点:很像pc上的寂静岭2,那种让人透不过气的感觉,那种和局中人一起想奋力一冲,把这种如薄雾、如胧纱般萦绕在面前的东西撞得纷纷碎碎的感觉是那么的相似。
所以悲剧,其实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注定的还有老郭的杀人犯事实。
面对周围人甚至是最亲最了解自己的人猜疑的目光,如果是你,你会做何表现,而且偏巧你的记忆还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当全世界都放弃了你时,你会怎样?
你还会相信你自己吗,你还会理智的分析面前发生的一切,哪怕它再不合逻辑,再匪夷所思吗,天知道!
反正我不知道。
作为一个高级警司,郭无疑是合格的,内心很强大,虽然他也曾犹豫、徘徊过,但他依然坚定的信自己,依然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我相信,不老的怪物的初衷其实是想让郭自己折磨自己的,让他自己完全否定自己,而活在痛苦的挣扎中生不由死,从心理学上说,是对自己这个人格的完全颠覆。
不得不说,这个变态太了解人性了,太了解痛苦了,这么个对手,已不是人,完全的恶魔,没有一丝人的气息。
但,郭让他失望了,郭的行为让他改变了这出戏的轨迹,以至于当郭不知不觉坠入他的彀中时,他不禁得意忘形的将真相和盘托出,其状之猖狂,其态之猥琐,令人不禁作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郭其实已经成功了。
至少他知道了真相,虽然他不能让别人也相信他,虽然他目睹了他身边的两个最重要的人之死。
还是那句话,如果全世界都放弃了你,你也不要放弃自己。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坚强的内心,只在于你是不是相信他,每一颗果实中都有一颗坚强的种子,只在于你是不是培育它。
片尾老郭臂上的字就像刀,在时时刻刻的雕琢着他那颗坚强的内心,他够强大,因为他信自己,他执拗的知道自己那颗种子必将结果,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它,他只知道那是他想要的。
而你呢,是否能不管一切的阻力去相信自己,去救赎自己,让你的种子破土发芽,结出你要的果实呢? ——献给自己和所有有梦想的人
其實我反而覺得那仆街沒有用錯,可能這是口語化的不同,我們都經常說仆街,這是方言,我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反而梅林茂我覺得這次寫的配樂真是一般了,和少女像,但絕對沒有少女好,但對于那小孩子的劇情,小孩子盡力了,編劇也盡力了,若是小說的話,應該還不錯看,但有些角色真的是很無謂的,黃又南和何超儀的角色可有可無,反而沒有了還好一點,因為根本連鋪墊都不是,無作用。
再說說電影本身,情節大家可以參照那些在首頁的評論了,在這里我真的先要贊一下郭富城,雖然你真的沒有brad pitt好,但起碼還是到位了,沒有丟影帝的假,確實看到你的認真和對劇本與對白的揣摩,但可惜,這一切都被我們看出來了,就是明知道你是假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不自然,再貼切的說是有些夸張得不切實際,另我想起了同樣是受類似批評的證人的謝霆鋒。
是否真的是歌手不應該做演員?
同劇的張兆輝就有老戲骨的風范了,但當然啦,各花入各眼,有人喜歡就肯定有人不喜歡,或許我對郭富城跳舞的印象太深刻,就會覺得他就算唱得再好也不夠張學友好一樣的類似意思。
這劇情不算差,或許在對仔仔的報復心理再加深點神秘感會好好多,其實仔仔不用自曝,他甚至可以一個對白都沒,只要安排好他準備殺人時的鋪墊鏡頭我想成部電影不至于讓這么多人覺得這么差。
而這部電影到最后我稍微看到稍稍七宗罪最后(憤怒)brad pitt知道自己老婆被碎尸之后裝在那快遞合里的相似之處,凜光的老婆也被殺了,他要報復,但明明自己之前沒有做錯什么,只是犯人逼自己去犯法的這個心理。
來自犯人的巧妙威逼,確實天衣無縫,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brad pitt殺了john入獄了并且瘋了,凜光沒有殺到小乞丐但也是入獄了,并且被人們認為瘋了。
或許編劇杜先生也有著這個意思吧,只是想以不抄襲之意來表達相同的一個概念,可惜,模式是變了點,但結局沒有太大變化。
另外,用小孩子的聲音來表示小孩子的社會天真無邪之說,若是說是為本電影帶來差異感,這個反差效果就不太work了,譚小朋友盡力了,可惜他不是ostmen,他還是太小,無法飾演出40歲的眼神,堅定和沉穩。
再說一次,郭富城先生真的變帥了······
作为一部垃圾中的战斗机,片子给所有想拍烂片的电影人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那就是你可以没有智商,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离谱的想象力.当看到影片中段时,我已经没有耐心再去被可笑的剧本牵着走了,其实电钻杀人犯是自己死去的亲生儿子的亡灵,这是一部灵异片,儿子的亡灵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恨来寻爸爸复仇,并且制造连环杀人案栽赃于爸爸,影片中的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一点。。。
本以为自己的想象力已经扯到爆。。。
可是本片的编导用镜头告诉我,想拍烂片完全不够格。
紧接着,真相告白时间就来到了,如果我是郭富城,我不会等他把话讲完就把他头砸个稀巴烂了,耍人也请有个限度好吗???!
烂片里永远看不到好演技,我始终坚信这一点。
所以城城哥,身为两届金马影帝,以后用力的重点应该在选好本子上,要放眼全局,而不是只看重自己的角色是不是够癫狂,又哭又闹的戏你已经演到一个份上啦~最后,我想对片中的小朋友演员说一句:你看起来好不舒服……
啊哟,装B学老美遭雷劈哟~~~郭天王的那个演技呀,啧啧,尊素骇人~编剧居然是女人,原来《江湖》也是她编的,怪不得那么苍白涅,没层次,俩小时的片子出来居然还是个平面人物,厉害……何超仪,都不知道你在这片子里面是个什么作用,尊杯具……
吓死老娘了⊙﹏⊙
郭富城再精采的表演也救不了那腦殘的劇本
2009-11-22 15:17:43 8/5.0(97) 不太明白为什么更多的人只是从荒谬中看到了可笑,传说郭影帝拍这戏一度抑郁,我能感同身受。认定这是悬疑片而为前一半叫好的人,无谓鸡同鸭讲。
在TVB深夜劇場看了前半段,感覺前半段相當的棒,不論是氛圍、攝影、美術和劇情上,讓我一度以為是《死刑犯:原罪》和《失真的畫》。然而後半段劇情陷入蛋疼。其實,我是覺得這部片也有反類型的傾向。我操,破邊洲美得好詭異……
虽然是阉割版,虽然结局好像还没完,虽然120分钟被剪到了90分钟,但是我还是猜出来那个小孩子才是幕后黑手!
前面气氛渲染的不错,挺像C+侦探的味道。被严重雷同“孤儿”的剧情雷倒了,倒不是说剧情这样设置不好,而是解谜的环节太过生硬,小孩儿的演技也差太多。郭富城比较适合疯子的气质。
120分钟足本港片,从陈观泰被扔下的重口味镜头开始,郭富城步步逼疯。有点受不了那个小孩子,真的,不论真相是什么,有点难以置信。
港版《孤儿怨》
不错!
o爆咀!有中途離場的衝動......but somehow brilliant...荒謬召喚荒謬感。
和孤儿院有些雷同。
还真是看了那张阴森的海报才去看这个电影的。说真的,郭天王也得也算卖了了,只是剧本真是让人无奈地烂。
气氛诡异剧情扑朔迷离,轻微的血腥暴力,郭天王后半段渐入佳境。包袱抖出来的时候的确有种小伙伴都惊呆了的别扭感,但是那种逼入绝境有关人性的扭曲实在是点赞!值得一看,别看国语版,阉割严重,不是一部电影。
原谅我对那个恶心的小孩一直有偏见 许多TVB剧集有他我就感到很反感 郭富城演的还是可以欣赏的
生不逢时的电影
當小孩的演技達不到標準時~安排這種結局簡直就是可笑
郭富城演的不错 剧情很有想象力 没有说服力 小孩要是找对人 会很吓人吧
有了孤儿的先入为主,这部就太画蛇添足了,编剧啊,毁了!
先看《孤儿怨》再看《杀人犯》,发现中国老婆比美国老公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