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任职期间,一位CIA的女特工收集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过程中,发现这一切根本就是捏造。
白宫内部为了保存颜面,转移公众视线,把女特工的身份公诸于众,使其身处险境。
女特工为了保护自己和家庭,与丈夫共同反抗政府,并把事实昭告天下。
这种政治型的电影我还是能看进去的,但是像《告密者》那种的就真不行,实在是太考验耐性了。
美国真是个自由的国度,虽然这部电影是揭露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内幕的,但就这部电影的主题来说,在中国想拍这么一部揭露本国当权政府内幕的,而且还指名道姓揭短的电影完全是痴人说梦的,永远不要想。
先别说拍这种电影了,就是引进片稍有点敏感性话题的都会毫不犹豫大刀阔斧的砍掉。
唉,这样是有什么用?
该知道的还是知道,不知道的在怎么也不会让你知道。
就说现在的日本核辐射,中国已经检测到了,是告诉你没事,就算有事了又能怎么样?
有事的话也不会告诉你,他能说快跑吧,不跑就辐射死了。
跑哪去?
再说也不会告诉你,这一恐慌了还了得?
所以说,被骗的永远是老百姓。
2011/4/3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果有一天正腐想要整你,你会怎么样?
估计99%的情况下只能忍气吞声。
毕竟你跟正腐讲道理,它就会跟你耍流氓;你要跟它耍流氓,它就跟你讲道理。
总之,民告官在祖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要是你读过林达老师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你就会知道,在美国,民告官是很常见的。
这部电影就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CIA的女特工与丈夫为美国政府收集伊拉克核武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资料。
资料显示并无确切证据表明伊拉克从事这些活动。
可是正腐还是发动了对伊战争。
丈夫良心不安之余向报界披露真相,由此遭到政府的报复……挺好一个题材,可惜,被导演同志给糟蹋了。
导演用了约一半的片长用来讲述前戏:夫妻俩如何收集证据,如何与各国人物打交道等等,还穿插了伊拉克前科学家的故事……总之,要多啰嗦就有多啰嗦。
看了半个多小时,我都不知道影片到底想要讲什么。
直到过去一半,丈夫向报界披露真相,我才算理出一点头绪——好吧,也许是我理解力太差了。
接下来由于政府的报复,夫妻俩的生活陷入困境,感情也受到考验。
不过尽管做了那么多前戏,妻子180度大拐弯上来就认输的态度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后不知怎么又突然想通了,更是突兀,连个起码的交待都没有,如果她跟父亲那几句莫名其妙的谈话也算交待的话,那我可真的服了。
最后夫妻二人终于决定携手抗击政府。
本以为这下该高潮了吧,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影片居然——居然就出字幕了一刚!
直接告诉我们夫妻俩赢了,政府输了。
可是,到底是怎么赢怎么输的?
——居然啥都没说一刚!
全片给人的感觉就是:导演特擅长前戏,卯足了劲的做前戏。
等到进入状态了,准备干正事了,突然间——导演泄了!
WTF,坑爹啊你!
题外话:纳奥米·沃茨真的是老了。
在1080p的高清分辨率下,纳姐眼角和额头的皱纹即使精心化妆掩饰,也还是挡都挡不住。
有这样一个国家,他的政府拍电影告诉国民,你们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因为你们的领导人英勇顽强,忠贞不二,气节高尚,一心为民,无论是建党,建国还是革命,这是一群没有缺点的伟人。
不过这个国家蛮奇怪的,拍这样的电影请了一帮老外演员。
还有这样一个国家,他的电影告诉国民,你们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因为即使政府部门有一些坏人,我们优秀的制度也会惩罚他,好人被冤枉之后会得到补偿。
比如有人调查出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人被迫害了,但是最终正义得到声张,我们还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这个国家叫美国,这部电影叫《Fair Game》。
还有一个国家,他的电影告诉国民,你们是一群倒霉蛋,因为我们国家以及我们盟国的政客都是不学无术,男盗女娼的猥琐小人,他们想打仗根本就不管人家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联合国也是被操纵的,根本就是一个比一个黑,完全没希望啦。。。
这个国家叫英国,这部电影叫《灵通人士》(The loop)三个国家的电影,我还是比较喜欢英国人的黑色幽默,美国人有时候也很亚克西的。
Sean Pan的确是个好演员,把一个老愤青演的惟妙惟肖。
他或许不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却是一个好公民。
我不知道他的执着来自何方,但是执着的有些偏执。
他的努力,他的坚强,给家庭带来了灾难,这样的男人,绝对不能嫁,会带来灾难,特别是在天朝。
“叫的响就代表正确了吗? 白宫叫的响代表白宫正确了吗?
”这句台词太亚克西了吧,受不了。
倒是很喜欢女主角这个人物,她想要做个好特工,好母亲,好妻子,她即柔弱又刚强,最后什么角色都完成的不好,因为她背负了太多。
不过最后她的坚强面对还是感动了我,让我为之感慨,美国精神其实还是存在的,一种对正义的不懈追求还是动人的。
本片根据真实情况改编,值得一看。
直到伊拉克被攻陷,世人终于直到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冠冕堂皇的反恐,而是为了转移美国国内的注意力(相比于经济的平庸表现政府更愿意民众关注国外的危机)、反恐支出的交代(911事件后,美国增加了在反恐技术研发上和军备上的资金)、加强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话语权、美元对石油的挂钩)。
因此,布什政府想要的并不是对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评估,而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不可能在与当权者的对抗中胜利,虽然在美国,公民拥有与政府高层掰手腕的机会。
影片中的主角最终得到了名誉的恢复,但是并没有使其得到核心利益的损失(主要负责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结果公布时间对其核心利益集团的影响很小、真相被得失但内幕被掩盖)。
换句话说,公民在对抗白宫时,无时无刻都处于守势,无论形式看起来有多乐观。
“一个国家的责任,并不在少数特权人物身上。
要让国家强大,不受独裁统治,就需要我们每个人不要忘记自己身为公民的责任。
不管是看到街边的坑坑洼洼,还是看到国情咨文中的谎言,都要说出来,提出质疑,要求得到真相。
民主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
这是事实。
但这是我们生活的国度,只有我们进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的后代才能继续在这里生活。
”片中的这段读白,应该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这部影片。
布什政府并没有掌握伊拉克与尼日尔交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材料的证据,却依然悍然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美伊战争造成伊拉克满目苍夷、生灵涂炭,给伊人民带来沉重的战争灾难,同时布什政府不顾美国国内民众心声,采取措施压制反战呼吁,民众对布什政府怒火中烧、义愤填膺。
为了维护政府正面形象,布什政府副总统命人无耻出卖CIA核不扩散部门优秀探员瓦莱丽,造成服役25年的瓦莱丽离职并颜面扫地,瓦莱丽的前外交官丈夫乔也一并卷入政治漩涡,成为政治牺牲品,对此乔据理力争,瓦莱丽却消极逃避,认为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国家机器如登天之难。
公道自在人心,终于间谍门事件让布什政府颜面扫地,瓦莱丽和乔沉冤得雪,真相水落石出。
西恩·潘和娜奥米·沃兹的组合着实令人期待,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让我想起西恩·潘和妮可·基德曼的《翻译风波》,大概是两者均反映了政治是多么恐怖吧。
這個影片被翻譯成公平遊戲。
很明顯用叻一個諷刺噠手法。
我在想。
我們到底生活在怎麼樣噠一個世界裏。
到處充滿這謊言和背叛。
為國家效力噠後果是竟被國家捲入不仁不義之地。
這是美國。
我們嚮往噠美國。
中國呢?
如果有人敢像Joe那樣說出實話捍衛自己噠權利為國家眞正噠未來謀發展噠話。
我們早就被暗殺叻。
哪還會等到那些眞正噠壞人被繩之以法?
開玩笑。
美國這片土地至少還能夠說眞話。
還有將壞人繩之以法噠機會。
而我們甚嚒都沒有。
更不能說現在政治格局有絲毫噠不好。
更不能祇出國家需要改進噠地方。
我們無時無刻不被和諧。
這不是自由。
其他不想多說。
這就是差距。
Ps:女主角是很多年讓《King Kong》沉醉噠“美人”……另外我還看到《Friends》裏噠拉拉Susan同學。
哈哈。
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伊拉克战争早已被证明是一场荒唐戏,布什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但片中最打动我的是男猪在事发后透出的对政府的骨子里的不信任,而这,我觉得正是民主的精神所在。
影片里有不少场戏都说"TRUST ME",要我说,如果有全部相信ZF所说的话,你和白痴也没太多差别了~
1、小家和大家利益沖突的時候,不得不以國家利益為重。
因此,淩晨三四點離開家庭上飛機去別國進行秘密任務是便飯,執行特殊任務也要絞盡腦汁想借口,對外身份保密,朋友聚會討論國家大事為了隱藏身份更要三緘其口。
2、不同國家的人民生活狀況差球遠了。
一次空襲就人人自危的美國人圍在桌邊,一邊吃著豐盛的食物,享受著國家福利,,一邊破口大罵ZF。
而美國制裁的國家的人民舉家避難,吃不飽穿不暖成天價擔驚受怕,過著流亡的日子每日祈禱只是親人平安。
兩廂形成鮮明的對比。
3、國家會在關鍵時刻出賣曾在前線出生入死的小卒子。
如果你沒有實權,如果你不是上層人物,你就只能罵罵娘,承受公眾的謾罵和誤會,自己認倒黴,組織還會派人安撫你“沒辦法,最理智的方法就是閉嘴,國家會感激你的,反正你也打不過ZF”4、即使是多年夫妻,也可能會有價值觀的沖突。
可能一邊是左派,一邊是右派;可能一個沖動莽撞些,一個冷靜低調些;可能一個對外尋求幫助,一個在家自我調整。
即使結婚多年,有一雙兒女,多年和平相處也可能在危機下爆發出嚴重的矛盾,只有多溝通多體恤對方,才能平安度過。
5、在USA,即使是小球,也有強烈的維權意識,陷入公關危機的時候好歹還能借助一下輿論媒體,發出一些個人的聲音,這邊演講那邊發文;聯想一下如果在本土,完蛋了,應該被送回老家管制了,輿論什麼的就更別想了,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6、在亂世中,總是會有被犧牲的弱小群體。
即使曾經答應了要被保護的科學家,也有可能因為上層的一些鬥爭,而無辜犧牲,甚至是被追殺滅口。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而這些蝼蟻一樣的生命,甚至是在完全不知真相的情況下,就被曆史洪流沖走了。
这部电影和我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处:真相至上。
那部电影讲的是一个记者对抗整个政府的事情。
要理解这个电影的价值,首先要了解一个背景:在美国,新闻媒体是独立于政府的,换句话说,政府没有权利影响媒体,或者暗示媒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
政府能做的事情就是千方百计的防记者偷窥秘密。
在这个事件中,V.P.的真实身份由白宫官员故意泄露给记者发表在公开媒体上,这个事是不合法的。
但有罪的是官员,而非记者。
不过如果记者拒绝交代消息来源,那么有罪的就是记者了(电影真相至上,描述了类似的一个事情,由于记者拒绝透露消息来源,最后是记者入狱)。
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当总统办公室的人发现质疑政府的报道时对手下说:把网上所有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打印一份给我。
我以为他后面会说:给网管打电话,全都给我删了!
结果发现我习惯中国特色了,事实上,总统办公室的人拿着一摞从网上下载的打印稿,除了皱眉头,啥办法都没有。
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国家机器可能么?
我想不可能,但是对抗白宫呢?
不要把白宫等同于整个国家机器,因为它只拥有行政权,我们还没有算入议会的立法权和法院的司法权。
所以,只要你敢用真相去挑战白宫,议会和法庭都会和你站在一起的。
这就是民主。
用男主角的一段演讲概括他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不是针对我,也不是针对我妻子,而是针对你们,所有的民众。
如果这让你感觉到愤怒,感觉到被代表了,那么就行动起来!
当年宪法二稿定稿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走出独立厅,路上有位女士拦住他,问道:您留给我们的政府,是什么体制?
富兰克林回答说:如果你们能保持, 那就是共和政体(a republic madam, if you can keep it )治国的责任,不仅在少数特权人手里,要想民主强国,摆脱专治暴政,那么每一位公民,都该坚守职责,无论是指出街头的坑洼,还是指出国情咨文中的谎言,都要敢于发生,勇于质疑,向政府索要真相。
民主并不轻松,但这是我们的国土,如果我们尽责,这将是我们子女的乐土.....”全片没有高潮部分,纯叙事风格,对于外交官该不该在纽约时报发表社论和政府为敌在这个片中连一点争议都没有,以及对于V.P.该不该走上法庭为自己辩护也没有任何疑问。
对政府的态度可以用一句台词来总结:““瓦莱丽,我声音比你大就证明我对吗!
” “白宫的声音比我大一百万倍就证明它对吗?
” 在豆瓣看到对这句话的评论(来源于”一大坨“豆油):“这一段西恩潘与特工妻子的对话是全篇的高潮,通常电影高潮在结尾,这部片子就在这段对话。
一贯的,西恩潘表现了对政府、对手握巨大权力的人的不信任,这是根植在一部分美国人骨子里的精神,从独立宣言开始。
有如此坚持如此勇敢的公民,才可能有更好的能讲真话的政府。
美国并不是模范,不必一提到民主法治、权力制衡就拿出美国来证明或者反证,美国的制度是众多民主制度中的一种。
一种不太坏的制度。
一种建立在对人性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制度。
”这正是我想表达的想法。
剧本是好的,演员是好的,可偏偏是部烂片,为神马涅?还不是导演问题,好好的故事讲得支离破碎,又不会好好安排剧情,浪费啊。。。。
我实在想不通,The Interpreter里面俩人根本不来电,为啥还要把他俩往一起凑。。
政治剧。。。不屑。。。最近是要看多少“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才够啊?
前半部略有拖沓但整体还是不错的,至少说明老美还是按规则玩游戏的
我只能抱歉的說,對於這種太過政治的電影,我實在不感冒,又實在看得很累。
the TRUTH is always out there, wherever.
勉强及格。道格·里曼时隔多年再次导、摄一肩挑,能看出来他是充分信赖/依赖两位主演,尤其夫妻俩在公园争执的一场戏,面对俩主演沉浸的演绎,手持的摄影师都显得羞涩了(这种带出当事人感受的手持摄影我很支持)。剧情分两段,前后风格也有些割裂。前边是911事发,两口子全球搜集伊拉克研发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证据,但一无所获;后半段是白宫卸磨杀驴,整治这没带来好消息的两口子。像这种真事改编、近乎群像的社会话题电影,很容易让错综的线索崩坏掉,一般应对的方式一是叙事上聚焦,二是具标记性质的风格化视效,让不同的叙事线在呈现上有辨识度;这方面本片做的一般,有些配角我记不住,但看下来也不影响主线,那这个过程的把控肯定就有问题了。前半段快速流窜非洲中东东南亚各国的镜头,对各国的细节把握的挺好,吉隆坡的戏就安排双塔在画面一角
道格里曼拍片怎么越来越平淡如水?
政治就是一群善于扣帽子的劫匪.
太平淡,不出彩~
被主角们挟持的道格李曼
看不下去
这就是美国人的政治,fair! 一个人可以和白宫抗衡,这就是民主的国家!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家,才是对子孙最好的礼物!
拍得那么乏味也是种能耐
政客,就是騙子。
当然,我仍然说我跟政治不兼容;但是,我很震惊,个人的力量可以对抗政府
这片太对我胃口了!!
Naomi和Sean演得都很好,但是对政治片实在无感,甚至不能全部理解啊。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接缝太明显,重点转折过硬了点。没有新闻和言论自由会使国家更有秩序吗?
演员优秀,故事有点平庸,因为这类题材太多太烂了,
一看就是democrat拍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