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岛观影团#影片通过黑白色的电影格式,映射出了所谓“世界章”的国际知名导演在其家人,朋友,甚至是投资方的老板眼中,是没有色调的。
这是相互的,同时也是男主自身认为的世界,充斥的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
他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让别人对自己有所改观,有所尊重,有所认可。
但是,现实给予他的打击是无情的,父母隐瞒的离异、执拗,以及爱人母亲对他们家庭的种种不满。
他宣泄过,情绪的释放最终逃不过妥协。
直到一次次都以酗酒来结束最终的吵闹与喧嚣。
电影给我触动最深的地方有两点:1.在电视台号称全程直播前,他的那段两次录音。
第一次试录音,他吐露出了内心的不满和压抑情绪,将别人的不理解和自己的想法全部倾诉了出来;第二次正式录音,他又再一次扮演起了那个对世界唯唯诺诺的“世界章”,那个对家里百依百顺的乖孩子。
这两种内心的独白对比,充分彰显了第一视角观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张力十足。
2.通过隧道后,影片由黑白画面变为彩色画面。
黑白的世界代表着旧人思想,无法摆脱的一种束缚。
彩色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理性与尊重的世界。
即使父母离异了,仍旧可以为最爱的孩子付出所有、倾尽所有。
这也是一个和谐家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电影在一个简单短小的故事之外,更加引人思考的是家庭的矛盾处理方式和对于情感的认知。
这是一部值得思考的影片,也是一部值得赞扬的影片。
它的社会价值观,远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么简单。
作为曾亲眼目睹闹婚陋习的小镇青年 导演拍的很真实从回老家准备结婚开始就是不舒服的:即便是事业小成的男主也得屈从于传统观念,到年龄了就该办事儿了。
回到老家后,一方面他是骄傲,另一面他又被利用:朋友利用他和老板谈生意;亲戚指望他安排工作;再加上南方来的珊妮对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终于在闹婚的那一刻彻底爆发。
说实话,这几天真是太压抑了,男主还能爆发出来,估计这在现实生活中,也就只能苦笑一声了吧。
从北到南,婚礼的形式多种多样,闹婚的情节不尽相同。
至于这婚礼最终是办给两个人还是办给很多人,那是不是全看新人叛逆不叛逆?
闹婚得有个度啊
看完整部影片之后,对于电影的叙事手法我很喜欢!
前面是黑白色调,描述了大部分人会选择的那种处事方式来表达剧情;后面一小部分用了彩色屏幕,一个充满美好充满希望的另外一种处事态度;整部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在章章扔出父母的离婚证,母亲解释完抱着儿子哭那一段,让我相信那就是她的儿子,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母亲!
结束后在字幕特别留意了演员名叫张牡丹,并且还是一位素人,您的表演真好!
👍映后交流上才得知这也是张先导演的处女作,所以对于拍摄手法及荧幕效果上的欠缺就有了一些理解,希望后面继续加油!
但同时也觉得导演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前面剧情告诉我们一步错步步错,中间给再多机会也难逃的掉,从父母意见反对、前任心机阻挠、恶俗婚闹、直到婚礼开始前最后一刻新娘看到视频反悔都还来得及,可是都没有,直至悲剧酿成;后面却也展现了导演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如果一开始大家都多点坦诚,多点理解...最后,自己也悟出,如果一件事从一开始就不开心不顺利,阻力实在太多,就考虑一下放弃吧!
或者换个方式!
(个人见解)
首先还是要谢谢深焦组织的观影。
但是还是不得不说,真的难看。
我姐妹要求我必须一星,看在独立电影的面子上多给半星吧……一点五星,顶天了。
首先剧情方面,这男主基本上就是个妈宝男中二病,整部剧都在不停地给别人脸色看 各种吵架。
都是别人不理解我,我没有错。
但是你自己想想,父母给了你钱在北京买房,你没有给父母任何反哺,还在要求父母要理解你的所有举动,要他们放弃封建糟粕,这就过分了吧。
你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妥协吧。
你拍宣传片,公司给了钱,要你挂名,你说我不想挣这种不体面的钱。
这情商,真的是一个拿过奖的导演吗?
王总的人设更是单薄。
现在哪里有大手一挥拿出两个亿投资,却丝毫不懂自己的投资领域的老板啊,这种老板最好糊弄了。
某编剧都在怀念之前煤老板的时代呢。
其次,男主父母和女主父母之间的地域差别也太浅薄了,非常符号化,我很怀疑这灵感是不是来自黄一刀的漫画。
明明可以更加暗潮汹涌,结果搞出来一个双方各自找大师算日子的乌龙,还有吃饭之前涮碟子的对比。
虽迟必到剧情。
婚闹那块男主的崩溃,结婚前一夜的崩溃和随之而来的男主母亲对他的劝说,基本就是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妈宝男和憨批属性。
父母的人设其实勉强立住了 虽然也不讨喜吧…前女友和发小我都懒得吐槽了,我简直地铁老爷爷看手机。
女主基本上是个工具人,没什么特别大的意义。
最后的结局也很离谱。
喝酒喝死了……别给我说什么前黑白后彩色梦境与现实交叉拍摄,这就是导演脑子一热的瞎搞。
里面还有各种无用的剧情,比如女主给阿姨们拍照片,对剧情进展真的没啥作用。
还有男主和孟总春宵一度,你想表达啥?
总而言之,真的不推荐大家去看,看的人血压飙升。
据说之后的见面会上大家也都在骂男主。
咋说呢,真的憋不住……太让人生气了…
非常感谢#M观影团# 带来的平民小人物叙事,讲述,反思的作品。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爱情婚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父母一辈 一张桌子 一个暖壶 一辆自行车就可以步入婚姻,反观现在的婚姻各种铺张,各种攀比,各种婚闹,各种的不符合实际当下的做发,最佳导演就呈现出了婚姻问题的各种荒谬的事情,影片开始以黑白为背景颜色 ,反馈出影片中的人物每个人的心里!
张雪儿的在中间的位置的确给予章章夫妇的一定的困扰,在婚姻现场双方父母的各种拌嘴,也呈现了男士一般在这时候都在和稀泥,姗妮的各种隐忍在片中展现的淋淋尽致。
影片以平民视角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的进步的不平衡,在一些事情上不能怪于老一辈父母,在父母的观念传统里认为的事情完全是在延续她们的婚姻观念与方式,也许这些方式不符合当下的我们,但就算如此也是因为父母对我们的爱!
影末以反观的视角给予的落笔,以往的黑白变为了色彩,也许这就是导演所希望的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第一次接触这种小成本电影,整体效果更是超出了我的期待。
电影节奏好,刚开始就被黑白色调的拍摄方法吸引了,故事叙述的不违和,演员们的演技也很有代入感。
虽然有很多内容特别讽刺,但用幽默的方法处理的却非常自然,观众们的笑声一直没断。
电影中的故事都来自于生活,很多细节处理的也很巧妙。
我个人是不太愿意办婚礼的,所以在男主表达自己心理活动的时候觉得无比同意,但是在看他只能委曲求全的时候,还会跟着他一起无奈,最后女主打翻杯子的动作更是让人觉得痛快。
所以这部电影,不管是从父母的角度,还是年轻人的角度都很有同感。
很荣幸参加了不散观影团组织的主创交流会,起初关注这个电影是因为婚闹这个题材,想看看关于这个社会话题张先导演能用什么新鲜的角度去表现。
起初电影用的黑白色调,一开篇节奏就很紧凑,好像在催着人们赶紧进入电影,而且展现剧情的手法也很生硬,说实话前五分钟是皱着眉头看完的。
但当你看完这五分钟,就会发现这才是这个电影的特色,与以往的剧情片不同,不是通过苦大仇深的剧情带给人压抑感来神话主题,而是用一种很巧妙的荒诞,之所以觉得巧妙,是因为剧情荒诞但并不脱离实际,而且角色总会在场面尴尬到极点的时候说出本该在心里默默诽腹的话,打破这所谓的成年人点到即止,加上节奏感极强的配乐,更是让影片的荒诞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婚闹这个社会问题不再多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这个电影确实给我提供了一新的思路,在生活中面对一些社会性死亡的尴尬场面,我们不如就出其不意的去打破这个潜在的平衡,让现实的生活也可以过的荒诞一点,而且既然荒诞,那就不如荒诞到极致。
最后也希望大家可以去电影院支持这个电影,值得一看。
前面黑白色调部分太真实了,无论小城市的人情世故、老一代人的固执己见、亲朋好友的暗流涌动、北方婚礼的荒诞闹剧,都是时时刻刻发生、来源于生活的真实片段。
通过一部电影彻底剖开,给处于不同阶段的观众以重击。
就像本片导演在看片会上对片名的解释,在片中父亲是“导演”、前女友是“导演”、朋友发小是“导演”……只有作为导演的主角不能做自己人生和生活的导演。
值得深思。
最佳导演 (2019)6.5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 张先 / 金靖承 蒋楚依
这部电影关于情感,关于结婚。
回老家结婚的一对新人,当现代旅行结婚观念与父辈传统婚宴习俗观念冲突,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对于我们父母在老家的城市漂泊者来说,这是现实的一道关———妥协还是抵抗到底?
这是一个问题。
一部有深度的电影总是能引起观者的共情思考🤔,这部电影,看到了导演的用心,也看出导演对人生的一些思考,有一些小瑕疵,但不会阻碍我们与导演思想的共鸣。
#江湖观影团# 是一部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山西民俗电影,北票混的不错的儿子带着女友回家探亲,在结婚这个人生大事上,与父母辈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是延续老的习俗还是新的方式,两种不同的方式其实最终都是祝福双方的一种方式方法 ,主角有一句话让我深受感触:好多人都是在红白事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也反应了当今天社会的现状
七分 四星鼓励!视听风格,拉帘子出现人,固定镜头。剧情的合法性,交叉高潮时一直饮酒。意象的突兀,乌龟,打伞的人。角色的工具性,王总突然的爆发,前任的心心念念。最后一幕更改的可能性。
《最佳导演(2019)》 (2021.8.6) 3
#桃花岛观影#电影比较有创意,这种拍摄手法令人感觉耳目一新,黑白色调也很有质感。作为一位新人导演能拍出如此优秀的现实主义荒诞题材电影感到很惊喜。影片内容很接地气,把老一代和年轻人,城市和乡村,南方和北方之间的观念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起到了很好的反讽现实的效果。对于一部处女作来说是相当不错的。
#PYIFF# 意外之喜,虽然不成熟,依然很喜欢,大爱女二
文青都是要回乡结婚的
尴尬的脚趾抠地,导演很年轻影片也不乏稚嫩不过我还挺看好导演未来发展的(PS题外话导演真的长得还蛮帅hhh),能看出巧思,但这个故事还是看得我太崩溃了,感觉也不敢批判太深,无论是父权男权还是传统陋习的抗争都还不够,光往油腻虚伪的方面去呈现了,冲突也没解决直接用一个软绵绵的结尾和解掉了。还是那句话,婚姻制度不消失人类是没希望的。两星半。
双方家长见面后的几场戏挺好。我还真认识一对,老公山西人老婆广东人。推荐给他们看看
正像男主台词一样,二流的导演,二流的电影,约等于毕业汇报片的水平。技法模仿《八月》,情节参考《寻狗启示》。但是成片效果勉强及格,基本进不了院线。现代婚恋城乡和代际冲突中,女主有着清朝小白菜式的逆来顺受,男主父母莫名其妙的就离婚单过。硬着头皮看到最后,忽然来了个思想品德课式的反思结尾。有的时候,并不是导演江郎才尽,而是原本就是叶公好龙
支持阳泉导演
一场闹剧般的结婚仪式,在黑白影像间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如大佛普拉斯一样荒诞、讽刺兼具幽默的感觉,中国传统的家庭冲突和代际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都在一个接一个的典型矛盾设置中被和盘托出,让人啼笑皆非之余又不得不感叹生活往往比电影更加精彩且耐人寻味。虽然是导演的处女作品,还有很多生疏、青涩之处,但是大胆致敬了很多经典电影的桥段并且毫不流俗,从某种意义上讲算是增色不少。结尾处黑白转彩色,一场悲剧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中成为一个令人欣慰的喜剧,更升华了整部片子的味道。希望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们都懂得一个道理:不结婚,屁事没有!
哈哈。又荒诞又真实。都是面子惹得祸。。
作为处女作需要鼓励,但是情节浮于表面,生活经验不足,太多不合情理,可能只适合更年轻的观众。个别职业和非职业演员很跳戏,男主发小演得不错,而最好的表演来自安排双方家长彩礼钱的一个小角色,几个尴尬的眼神不抢戏,却感受到尴尬的气氛。
嗯,其实这是个恐怖片
PYIFF0317#剧本蛮扎实,讽刺喜剧,两条线虽然不是完全拧巴到一块,但结合的还算不错。(指涉平遥和平遥影展这段好好笑)有些地方的讽刺过于粗暴直接,手法或许可以更高明,不是很喜欢前女友的线(疑惑在场男观众在high什么?)饰演父母和发小的演员都是素人,厉害厉害
看的出来是新人作品,时时刻刻都在追求镜头的设计感,就好像一个演员全程卖力表演,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他在演,只有他自己不知道。剧本方面也有待改进,比如“新欢旧爱”这个冲突点完全没有必要,和电影要表达的主题也无关,非要放进去,显得有些拼凑,但电影反映的现实却很有意义。有待提高,再接再厉。
城市回家的失控,过不去的面子、陋俗。最后惨死在厕所。拍的挺有意思。最后的结尾没什么必要
【D+】
影片通过狗血却真实的人物关系在婚礼这一情境下探讨了父权与自我、新旧价值观碰撞、婚礼习俗、酒桌文化等诸多问题。电影流露出的黑色幽默中和了对现实问题的聚焦所带来的紧张与刺痛,很惊喜。美中不足的是部分手法的应用略显匠气,如笼中鸟的意象,珊妮与章父对话时那段关于“自我”的背景音,以及彩色结尾处父母理想化的坦白与妥协。不过影片开头父亲一人坐在餐桌主位和影片结尾处父母亲坐在一边的对比设置还挺有意思的。
一桩喜事用黑白色来表达荒诞,最后彩色算是一种和解吧!男主的这部电影以及另一部《武林孤儿》都有一种丧丧的感觉,不错
平遥你这里伤我的要拿什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