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没有看电影流泪了,因为喜欢杜汶泽,看了这部影片。
生活的爱情,不是电视剧中的死去活来,不是满嘴的一生一世,爱情,就是惺惺相惜的两个人,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是看对方的一个眼神,是来自于心底的那一份感动,生活中的爱情是那么的朴实,却又如此深刻。
整部影片非常的真实,简简单单的情节,甚至有的时候不需要言语,只是一个眼神,就让我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关于付出,关于梦想的故事。
相信每个人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近十年的港產電影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本土的,另一類就是吹起了合拍風。
電影評論界經常都有討論這種的現象,可是從香港觀眾的角度來說,中港的合拍片實際上是對本土意義的摧殘。
當《潮性辦公室》也得要說說普通話的時候,香港電影的中心正趨向邊緣,這也難怪業界的,一方面是大部份的電影公司傾向與內地的大片商合作,另一方面是能夠讓中港的演員合作。
但在表達一個地方包含著的論述、風景線被融合覆蓋時,這種的「融合」只變成不倫不類。
不但是主旋律電影、革命電影要融合,而這種風潮更帶到了愛情片的領域中,實在是顯得格格不入。
奈何仍有港產的色彩,至會令人看下去。
《高舉.愛》的電影導演邱禮濤被稱為是「B級導演」,以拍黑幫電影與惡搞類的怪異電影見稱,他的其他作品也有關於邊緣族群的,同時也有喜劇。
可謂是相當的多元化,一直以來他所拍的電影只算是一般與中上的水平。
然而,要製作一部成功的電影背後有其他的因素,當文本與拍攝手法只屬一般時,演員的配搭頓成了重要的一環。
杜汶澤是個專業的性格演員,幸運的是他在影圈裡沒有被過份的定位為笑匠,反而在不同導演的眼中把他不同的、隱藏的特式表露無遺。
在彭浩翔的《伊莎貝拉》裡他飾演一個粗獷的父親、在《無間道》裡他做傻強,在喜劇的作品裡他能為觀眾帶來笑聲。
而在這部作品裡觀眾能感受到他是一位慈父,一個好老公,這就是形象定位的問題,也有著他使電影質素有所昇華。
以小本製作來說,框架既有,可惜未能完善的處理戲裡的「起承轉合」的問題,劇情太過俗套,刻意帶出勵志溫馨的一面。
叙述上太刻板卻沒有新意,只是一味的交待女主角的夢想,但線性上卻平鋪直叙,不夠彈性。
感覺是在看電視劇般叙述多少年後主角們的生活出現那些變化,使觀眾看不去似乎有些悶氣。
而且在取材上也沒有特別的新思維,特別是這個故事的靈感主要是來源於一位的德國運動員與他的太太。
當看過、認識過真實的故事後便有感編劇的創意、對劇情的調度實在有需要多練習。
在芸芸的愛情電影當中講到運動員的是佔於少數,而這部電影有著運動的元素,女主角面對著挫折、疾病似然樂觀面對,可惜的是導演卻沒有在女主角的心理層面上著手,沒有交代她的掙扎,只如流水式的輕輕帶過,似乎有著「慳水」之力,草草了事。
而在男主角面對家庭、過去時也同樣如是,沒有把演員的內心戲交代。
有時候愛情電影是需要大特寫,需要有爆發點,如爾東昇的《忘不了》中張柏芝那些嚎哭的鏡頭,催淚感人。
可惜,邱導演卻有所欠缺聚焦。
講到愛情勵志電影,有時候可以談的不只是故事,而是可以試談愛情世界裡的誘惑,人的七情六慾所帶出的寓意。
而並非只停留在講述一個故事,如此粗疏大路的層面上。
奈何也有要讚的地方,先是演員的演出,在一些電影的訪問中得知江若琳為了演好角色而特意學舉重,時間約為半年左右。
的確,江若琳的演技在這幾年中有明顯的進步,特別是把她第一部的《十七歲的夏天》來比,真的成熟了不少,而她本身也有一種大不透的氣質,感覺像是小女孩。
一面看電影,一面替她緊張,電影中的她散發一種樂天知命的態度,相夫教子時刻知道何謂「責任」,為她加了不少分。
此外,杜汶澤的演技恰到好處,做一個沉實的男人,是鮮有所見的形象,相當令觀眾受落。
美中不足的既是電影在處理上無突破,在演員的身份與定位上實際也出現可爭論的爭議,是為了合拍而產生的邏輯錯誤。
首先,李麗(江若琳飾)的身份早已是香港人,而不再屬於東莞。
當她決定來香港生活時,她就有所捨棄內地的生活與户籍,再加上她在香港結婚生了小孩,所代表的是香港隊而不是東莞,同時她所訓練的地方理所當然是香港,也不是內地。
故此,在塑造的電影身份上李麗既不是完全的內地人,也不是完整的香港人,在角色的身份界定不但是模糊而欠缺合理性。
在觀眾層面看下去兩邊不討好,反成了夾心人,明顯是配合拍攝地點與投資者而定,實在讓本土的觀眾少了親切感。
合拍電影之流雖不可擋,但在選材上、文本的編排上也應當要合情合理,而不是為編劇而編劇。
此外,合拍片也要盡量把兩地的文化差異帶出,盡量挑選有批判價值的要點,帶出相處的樂與怒,而不是把敏感的題材抹殺掉。
合拍電影的路還可以走得更寬更廣,不只是地域上與參與的持份者上,而是想如何開創一條不一樣的路。
大致可以參考外國的多國合拍片,用新思維、科技,而不是現在的俗套,胡亂的添加,的確使電影沒有多大的特色,反成了流水帳的表述。
文/Dorothy
片中有好几处令人感动的片断,这个片成功的让我生动地得知,得糖尿病的病人是如此的辛苦,打针时作为女生的我吓得触目惊心;李丽有病坚持生产,她坚强得将母性的光辉映照;给小孩讲故事,很平常的场景,也令我印象深刻。
最重要的是她老公被车压到的那一刻,那时的江若琳,我以为是真的遇到过这样的事,以至我看完电影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想起她的当时的表现,还觉得眼眶湿润。
看过对影片的花絮,我知道,江若琳,不仅仅是个偶像歌手了。
邱礼涛导演在潜罪犯中渗透了的政治思想有惊艳到我。
虽然花田喜事很脑残但是起码是个热热闹闹的喜剧。
可是!
亲爱的邱导,你怎么可以拍这样一出比老太太的裹脚布更长更臭的奇怪剧目啊!
我承认演员们都很努力,江若琳为了此片的举重选手形象增肥。
特别是臀部,看起来特专业。
杜汶泽就完全收敛了自己的谐星气质,一派谦谦君子模样。
恭硕良是我眼中口音最性感的男星,到哪里去客串都不失礼,恬妞更不用说了,老戏骨中的老戏骨。
可是又可是的是,剧本太烂了!
一个因为糖尿病被迫放弃举重的选手遇上一个村子里的男子百般照拂后成婚,不知为什么突然又能举重了,然后发现老公原来是富二代后来就被车撞死了,最后,拿冠军了!
江若琳的演技相当烂,你还是回去当洪武三十二的萌公主吧。
杜汶泽回去当你的春运哥。
你们真的不适合演这种温馨催泪剧各种广告植入,各种香港华美内地寒酸。
各种教练的京片子口音。
果然跟大陆合作拍电影虽然有好资金支持,但是品质很难保证。
不知看到前面哪个评价说调色好,调色哪里好了灰得一比那啥。
总结,可怕可怕可怕。
对导演你很失望。
很多人,把这部电影说的跟励志片一样。
可是我却被那些琐碎的细节,所深深的感动。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昔日不可一世的男人,变成了居家好男人?
是爱情吧,那是不知道何时开出的绚丽美丽的爱情之花。
当他看着她拖着大大的冰块,往返于水货市场的时候。
他的眼神,除了怜悯,同情,还有一份感同身受。
同样是身处低潮时的人,同样是梦想未能实现。
可是她洒脱的身影,快乐的笑容,让他知道,原来面对逆境,还有这样的姿态。
在这个物欲横流,以结果论英雄的世界里。
你的一次失败,足以抹杀掉你之前许多次的辉煌成功。
其实,那个最不堪一击的,是自己,是那个多少次梦醒时分,陷入深深失落的自己。
而她的出现,无异于阳光,照亮了他原本枯燥,灰色的生活。
他爱她,所以他为了让她过的好一些,为她找了工作。
当两个人在健身房的对话时,那样的朴实,却有力的几句话,让人内心颤动。
她说,我是糖尿病,还是一个Loser。
他说,我离过婚,生意失败,没有比你好多少。
他们是那么的同命相连,却不同于那些我们熟悉的共患难剧情。
因为两条失落的平行线的交际,让两个失忆的人,有了依靠。
他们两个在一间并不宽敞的更衣室里,紧紧地抱拥在一起。
我想,那个拥抱,也一定有家的感觉吧。
他成了一个做物流的小司机,她成了一个健身教练。
她为了生了一个孩子,在她患着糖尿病,成为高危产妇的时候。
她还是毅然决然的想要为他生一个孩子。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过很多老公连哄带骗的想要让一个身体无比健康的老婆为自己生个孩子。
可是,开口的第一句,便是,拿什么来养?
自己为何要吃那般苦?
而在那个宁静的清晨,在他端着煎蛋香肠的放在她面前的时候。
就是那一个瞬间,她的眼神中透漏出了坚定。
无关金钱,无关赏罚,甚至无关风险。
如若爱的足够深,想要为这个深爱的人,生个孩子的心情,是多么的稀松平常。
宝宝渐渐长大,你知道的,电影中的孩子总是以飞速成长。
在健身房下班的某个夜晚,当她看着那个举重的时候。
内心的梦想又一次犹如一个蝴蝶偏偏起舞。
理想并为走远,只是被淡忘了。
犹如一杯茶,放的凉了,喝下去,却依然苦涩与余味回绕。
夜深了,他和儿子睡得七扭八歪。
而她则翻出昔日比赛时赢得的奖牌和衣物。
我们何尝不是呢,也许我们现在此刻的生活或许富足,或者生活较为安稳,然后在某个外力的推动下,偶然之间,那昔日理想却突然如过去一位知己老友,突然造访,让我们回忆宁绕在脑海之中。
他爱她,所以他偷偷地帮助她找教练,找机会。
那并不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在我眼里,我看到了爱人的真诚。
在这个冰冷的城市,在这个诡异的年纪,身旁听到的离婚却比结婚多。
每次参加婚礼,都心怀忐忑,不知道何时两个人可能还要分手。
这样的心态,实在不应该,却被环境所迫。
谈何支持理想呢?
那些平日里,哪怕是为爱人做饭时候搭把手,接孩子的时候顶个班,就恨不得在爱人面前炫耀一个月的男人,是大有人在的。
他是快乐的,我深信。
虽然偶尔接送孩子的时候,繁忙让人心生疲惫。
虽然偶尔因为压力,而抓狂的打了孩子。
虽然这些种种因素,让他时而有些挣扎,有些急躁。
可是,内心里,他是幸福和快乐的。
有一个爱的人可以为之放弃一切,有一个幸福的家值得为之倾其所有去维护。
这样的难得,这样的美好,是不足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幸福与美好。
有一种幸福,是即时疲惫,却仍然对生活充满感激。
感激,那一刻,他因为一台重物,而认识了大力的她。
感激,那一刻,他们没有早一刻,或者晚一时刻遇见。
当她参加广东省赛区,最为激烈的时候,孩子和丈夫的外套。
足以让她提起精神,重新再战。
我们总是信口开河的说,结婚,拥有一个家是多么大的一项工程。
为了这个家,我们要做出非常巨大的牺牲,拖鞋,迁就。
可是,我们总是聚焦在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却从未去认真思考过。
一个家,可以给予我们什么。
家不是一个居身之所,不是睡觉有人陪伴。
家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归属,它可以让你身处杂乱世界,却仍然内心安定。
可以让你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却仍然能够感觉到倍感支撑。
她赢了,而他像个孩子一样,跟旁边的人说,这是我老婆。
那种骄傲,是无事能及的。
在某个夜晚,她回来看到被街坊议论的她,心生浮躁。
她不忍心看到他为她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可是她并不知,对于他而言,真正的痛苦不是这些生活的琐碎。
不是这些让很多人害怕的流言蜚语。
真正的痛苦,是他不能为她实现她的理想。
是他不能为她做点什么,让她快乐。
而他是幸运的,因为这一路走来,她是懂得的,是珍惜的,是倍感感激的。
其实,即时后来,如若剧情不狗血夺冠。
又有什么关系,即时他已经离去,故事未如童话那样完美又有什么关系?
她已经足够富有,起码她曾经拥有过那样一段让人欣慰的爱情。
而这个爱情,是80%的人租不起,用不起,消费不起,甚至不会奢望过的。
那些他所有的牺牲,那些她多少有的感激。
让我们看到了那句,即时赢得了全世界,失去了你,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因为爱情而走入的婚姻,从未与金钱,地位无太大干系。
一桌的四菜一汤,柴米油盐才是生活的本味。
年少轻狂时,我们追求认可,追求那个众人眼里的Top。
可是当我们百转千回后,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懂得。
对于我们最重要的。
也许就是那个在日落黄昏时,能够与我们牵着有些皱纹的手,走在沙滩上,让我们心存感激,昔日相知,相遇,相爱的爱人吧。
也许是那一个对视之间,充满感恩的意味深长的微笑吧。
真正的爱情,可以低调而又灿烂的在我们内心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让我们的人生从此犹如新生一样。
沒有華麗的背景和演員,驚天地的故事,也不是社會的關注點,所以被遺忘在角落。
但我喜歡這樣的平凡和簡單生活里的相濡以沫中衍生出無窮的力量。
兩個平凡的人相遇,甚至是兩個在社會上被標榜失敗的人,沒有浪漫唯美的愛情,他們沒又說過愛,但相處的細節卻無不顯示愛,為對方所做的更是感人至深……那個因為患有糖尿病而退出舉重屆的李麗,沒有任何技能只靠苦力為生,所幸的是,在這樣看似沒有未來的生活中,她是樂觀并善良,總是笑對生活。
落難的石勇,正因為看到李麗這份單純,和他曾經風光卻陰險的商場比,和他的前妻比,李麗像這個小漁村一樣,簡樸而平靜,是他內心的港灣。
于李麗,一個自卑的她,在她簡單的日子里出現了一個幫她找到價值的男子,她沒有在意其他,樣貌經濟什麽都沒有。
他們像是兩個落難的人找到依靠,但並非一起經歷磨難,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雙扶持。
他們的開始就那麼簡單,一問一答抱在一起便是開始。
他們結婚那麼簡單,兩個合租屋變一個,貼個喜字分些喜糖。
他們的生活如此簡單,貨車司機,收銀員。
當孩子來臨,李麗不顧生命安危也要堅持生下來,石勇是不願意的,在他心里,就算沒有孩子也沒有關係,但李麗的堅持,他默默支持配合。
孩子出生,他們共同承擔撫養教育,一家人清貧卻快樂。
或者這樣可以過一輩子,但石勇知道在妻子心中有舉重的夢,他沒有夢想,他的夢想就是幫妻子完成夢想。
石勇用自己的關係,暗中給妻子鋪排好回去舉重的路,他一個人做爹也做媽,撐著一頭家,讓李麗安心追夢……如果沒有石勇,李麗不可能再觸及夢想。
如果不是李麗,石勇沒有這種平凡而安穩的幸福,雖然苦但卻是他人生最快樂的時光。
結局,是我厭惡的,如果為了賺眼淚,確實做到,這樣的結果對於這對夫妻來說,實在是殘忍。
我依舊希望好人有好報,他們兩個那麼堅強和相愛地走過一個又一個坎,為什麽要有這樣突如期來的意外,我的夢想實現了,但你卻不在,因為有你,我成為了我想成為的自己,但你卻永遠看不到。
在我們標榜韓國浪漫式愛情的今天,或是滿布家庭糾紛宮廷鬥爭的中國電視劇,或是新聞中多少愛情仇恨和婚姻悲劇,《高舉愛》這樣的電影,卻像一股暖風,溫和而感人,兩個人一起在感受生活,沒有為物質各方面的爭吵,只是為對方付出,為一個家的付出。
這樣的故事更讓我們去稱讚。
故事很平凡,也很俗套,相比于勵志,更多是愛,因為愛,成就彼此。
看简介不能完全了解故事,这种做法很正确。
开篇才发现是倒叙,而且男主已经死了,这种方式很少被采用在爱情片中,因为本来被猜中结局就是大忌,结果你还直接告诉结局,如果不喜欢这种结局的人可能会直接选择不看,这操作很大胆。
一开始就好像《恋恋笔记本》,但是男女互换了。
这里有个细节,因为女主有糖尿病,打完胰岛素吃巧克力可以激发胰岛素大量分泌,女主坚毅的性格体现出来。
男主的设定刚好和女主吻合,这是动过脑子的,一个事业低谷需要搬家,一个力气大,虽因编剧设计,但在观众看来,是浪漫的巧合。
台词也是动过脑子的,不像现在的剧情男女主邂逅都是慢镜头和BGM衬托,男主被女主吸引怎么表达?
只需一句话: “当我看见她时,突然发现今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
” 出乎意料的,他们感情发展很快,前半小时就结婚生子,也与一般的爱情片与众不同,有时候爱情就是这么简单,顺水推舟,水到渠成,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么简单。
只要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月就能让一个女孩,变成你的妻子。
中间插入的海格力斯的故事,“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大力,而在于一颗善良的心。
”这里暗喻了虽然女主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但男主才是女主心中的英雄。
在平淡的叙事中成功添加励志元素,在看到家人送来的东西之后的第三次终于成功,没有一蹴而就,而是依然让她失败了两次,很聪明的做法。
车祸之后没有直接喊救命的处理乍一看无脑但更加真实,有了前面感情的渲染,突然的噩耗会让人大脑空白手足无措,合情又合理。
最后训练的宣言有点尴尬,换种处理方式会更好。
结尾稍显仓猝,但是依然有些感觉,虽说不出彩,但是就胜在朴实无华。
关于剧情,真的相当的一般,是那种看前半段就知道后半段内容的剧情。
看完电影后我努力的回忆,有没有可圈可点的细节。
我突然发现,评价这部电影不能从一般的角度去看,确实要看细节。
1、突然发现杜汶泽还是蛮帅的,里面那种家常玩笑也会让人会心一笑2、拍摄的地点选的很美,片子很符合治愈系电影的色调3、江若琳增肥后很符合剧情身材,很壮,但还蛮真实其他的就没有了
最近家里的wifi网络有问题了,今天师傅上门才修好,闲来无事,想起朋友推荐的电影《高举.爱》,也当学习粤语看。
看完,总体感觉是平淡、不温不火剧情,在后半段出现剧情转折和高潮。
“高举.爱”名字一听是爱情片,但故事更多讲述的是励志,高举起的爱也是高举的理想,本人对爱情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经历,主要从以下几点聊聊电影给我们传递的追求理想的正能量。
1、电影开头的暗示和铺垫。
电影开始出现男主角日志,以为是一种回忆题材电影,也从日志翻开的黑白画面,可以想到男主角的命运,就好奇看看是怎么样的故事男主角会死去。
导演镜头一转,开始女主角的举重比赛,联想电影名字,又觉得应该是以女主角举重题材为主线的电影,由于女主角有糖尿病被迫退出举重队,励志的基调就此奠定。
2、“平淡中也要活出尊严的生活” 。
接下来故事平淡温情的叙述,女主角退出举重队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由于力气大没有上班,平时搞定男人都不能搬的力气活,得到报酬。
这时男女主角在一家包租婆相识,正好男主角搬来住,大力妹接下这单,双方相识。
两人都处于各自人生的低潮,男主婚姻失败,生意失败,可谓同病相怜,心心相惜。
但是女主角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男主角,电影中两处可以看到:一处是包租婆说大力妹整天笑的嘴巴合不拢,二是尽管有糖尿病,每天打针,针孔都没地方扎,还喜欢吃巧克力,晚上兼职搬冰块,双方对话事大力妹说“这种自由自在,没有约束的生活自己喜欢,白天干活出一身汗,晚上冲凉睡觉多舒服”。
苦中有乐的生活态度感染了男主角,让他坚定了与前妻离婚的决心,所以才说出“平淡中活出尊严的生活”。
3、举重理想从来没有失去。
女主角被迫退役后过着自由自在、苦中有乐生活 ,在我看来看到这里,影片更多给我们透露出女主角不服气和不认输的态度,对举重这个理想从未放弃。
这个从男女主角在一起,女主角去了健身房做助理教练,每晚最后一个走,试图举杠铃就可以看到。
男女主角结婚生小孩过着温馨快乐生活,但是男主角从生活点滴感觉到老婆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请来了举重教练,点燃了女主角理想的火花,从此男主角成了家庭妇男,默默支持老婆的事业。
女主角再次进入举重队后刻苦训练,为了能够摆脱疾病对举重的影响,在饮食上不吃含糖的食物,仅仅吃两个鸡蛋,看到北方的馒头都放过了,大麦里的麦芽糖对糖尿病也有影响啊,看到这里不禁在想--吃那么少,举那么重不会饿晕么?
佩服女主角的意志力。
4、人人都有理想,但是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和承受痛苦,这可能是成功的催化剂。
女主角很幸运,遇到一个知己老公,男主为了实现老婆的理想,自己敢当绿叶,当女主角看到男主角为自己牺牲那么大深感愧疚,双方有段对话--男:“你的目标就是夺得全国冠军去伦敦参加奥运会,实现你的目标就是我的理想”,女引用希腊神话故事一段:“大力士海克力斯救了普罗米修斯之后,就叫阿特拉斯去找金苹果。
但是当时,阿特拉斯走不开,因为他要撑住苍天。
海克力斯就对他说,你去找金苹果吧,天由我来撑。
于是,阿特拉斯就去找金苹果,天就由海克力斯来撑。
老公,谢谢你,你才是大力士,因为你帮我撑起这个家。
” 女主角的理想成功催化剂,就是男主角,剧情到后面男主角的去世迎来转折,女主角为了完成老公遗愿,最后凭借意志力举起125公斤,勇夺全国冠军将剧情推向高潮,看到这里挺感动。
5、主题曲点明主题。
电影在感到和理想实现的喜悦气氛中结束了,看我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经典电影《百万美元宝贝》(很有感触,一直没机会写),但没有那部震,没人对人生的思考,这部电影给我们演绎我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以及对理想的诠释。
主题曲很好听,大意“重拾我错过又放不下的理想,只有你能够给我力量;天意让我站在命运的肩膀,只有你信我双手可以高举理想……”在这样的歌词中,我们会陷入沉思:我们错失的理想是否还在,是否遇到让我们重拾理想人,能够让我们拥有高举的力量?
体育运动在现实中的功能是锻炼身体,到了影片里自然变性为精神励志。
正是这样的转变让拍体育片的导演用不着照顾选择体育项目的流行程度,只要足够用来阐述精神即可,影片选择相对冷门的举重来讲故事自然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
从剧情来看选择举重倒也不是随便挑来的,举重的象征意味更为浓厚,因为生活也是一场重担,你我都得咬牙举起。
体育励志的故事即使添加人生、爱情的元素都不会有新口味,大力妹的故事却相当完美的将体育励志和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让人对体育励志有了新感受。
确切的说这其实是一部爱情故事,不是爱情点缀体育,而是体育辅佐爱情。
影片把体育限制到最小的篇幅,体育过程的描述本身作用就不大而且乏味,点睛的重点全靠比赛时迎难而上终获胜利,把节余下来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家庭生活。
这样的比例分配使得故事讲述的更加深刻且感人,所以在体育热血的间隙浓浓的家庭氛围更加打动人心,大力妹和石勇的夫妻励志盖过了举重。
夫妻俩对这部影片的贡献是分工协作式的,大力妹负责的是体育这一块,石勇负责家庭温情这一块。
石勇的担负的任务要比大力妹多得多,妻子举重,他举起了妻子和整个家庭,两者的穿插交融也让最后大力妹举重比赛获胜来的如此动容。
江若琳饰演的大力妹在温软的笑容下确实能够打动人心,而杜汶泽饰演的石勇好老公形象也很饱满,石勇是影片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一改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为了妻子的理想甘心当家庭妇男,虽然这些听起来都没什么大不了,但影片通过细节的描述把此中的不容易和石勇的豁达精神表述的非常精准。
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就像举重的两端,重量是平衡的,大力妹和石勇的婚姻遵循男女平等的基本观念,谁都没有天然要被家庭束缚的命运,只有甘于为另一半梦想的默默奉献,这种恋爱态度和家庭责任的理想化的宣扬总会让人一边觉得俗套一边又赞赏不已。
2012年04月24日,单调的励志片。江若琳的演技需磨练。。
狗血诶
感受平凡中的小幸福,温暖~~~
温情的励志小品
有意赚人眼泪
在戏里把自己装饰的再好,也难掩身上的本性。
没有感觉。。
不过杜汶泽还真是。。。好
影片摄影不错,原来这导演摄影出身,看来还是要发挥所长。
给杜汶泽的!
不合我的口味,但不得不承认还是不错的。
观众不可能因为男主角被撞车死而流泪的。
中规中矩的温情励志片
海景真美……
丈夫全心全意支持娘子去追寻梦想的故事
真正的爱情,可以低调而又灿烂的在我们内心中开出灿烂的花朵,而失意的时候,并不需要一脸沮丧。
牵强的励志片。
邱礼涛这个导演还真是奇怪,最近拍片的口味越来越奇特了。
还是掉眼泪了,桃姐没掉,晚秋没掉,爱没掉,但是猜得到结局的高举爱掉了...P.S.甜妞怎么这么瘦了,方世玉她妈呢?...
好喜欢杜汶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