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意境和题材,故事几条主线也都不错,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摄影,剪辑,战斗场景等都可以算是比较认真的级别,只是演员方面还略有不足,倒不是演得多不好,实在是太过于为市场或者说粉丝考虑了,几位重要角色从外形上实在对战争的残酷和真实性有削弱之嫌。。。
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词,感触颇多,虽然之前也有所闻,但2个多小时的精彩视觉冲击还是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
战争的确太残酷,作为普通人,能够活着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这电影把我看笑两次,一是用船上的机枪扫射自己人,二是杀自己长官。
难以置信,这能算是军人?
怪不得被志愿军当猪杀,一碰就碎。
我看热评扯什么战争残酷血腥,搞笑呢,这可是他妈的战争还用你说残酷血腥泯灭人性!
当年朝鲜内战,就算是苏联也只是暗中支持,你美国佬直接下场,还他妈轰炸我中国的城市、边境,警告你别越过三八线,你他妈不当回事,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把美国佬打到三八线,我中国东北重工业岌岌可危,毛主席当机立断,这仗必须要打。
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为保家卫国,你棒子呢?
是因为美国佬让你们打。
可怜啊,棒子最悲哀的就是本身不算是个独立的国家,美国佬的狗而已,怪不得没有哪个总统能善终的,不出个毛主席这样的伟人永远也翻不了身。
看看下面几个令人作呕的评论。
"要反思内战、反思“韩战”。
",——一副吃了多大亏的样子似的。
你们那点小心思谁不懂啊,不满当前社会,玩什么含沙射影的酸水。
我劝几位仁兄有话直接说,有不满就去骂街,骂街不爽就去上街,上街不行就上微博,别借着历史和电影显示自己的无知。
对那些看了几本垃圾书或者几篇垃圾网文就被”民国范“鼓舞了的老兄们,我的说你们要多读书,别把那些国民党自己都不好意思提的事当宝贝。
国民党一直到了台湾,才靠着以前统治全中国的政治力量、庞大军队、残余财力显示了那么可怜的政治能力,这样的破烂组织,你们指望他能统治好大陆?
现实的不满请对现实说,不要用你们扭曲的不满再去扭曲历史。
不要像当年失败的民主党派一样,反对蒋,却很容易被收买,反对共,却惧怕其武力。
连上街的行动力都欠缺,满腹牢骚直到死亡。
反思、反思你们妹啊,有空读点书,反思下自己的人生观。
附一篇文章讲朝鲜战争的。
简单地说一下朝鲜战争。
关键点就是,那个时代是拳头说话的!
[ 袋熊 ] 于:2009-01-31 02:58:16为什么二战之后,苏联能和美国平起平坐?
因为双方在军事上差不多。
为什么法国成为德国投降后占领国,很多人不服气?
因为法国光复是盟军打的,法国人自己没怎么出力。
为什么二战结束后,中国能参与不少分赃活动?
因为二战时,中国和日本打了不少血仗。
人家眼里,你多少算个人物了。
不然,中国能成为联合国五常?
就算说是人家的算盘是让你来牵制日本,你也得有那牵制日本的本钱啊。
那个年代,什么钱啊,财富都是虚的。
你要护不住院子,强盗就通通抢了去,你攒多少都是给别人攒的。
那种穷兵黩武的架势,是我们这些在和平年代里长大的人无法想象的。
公平地说朝鲜战争,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国际地位。
甚至有评论认为,中国在朝鲜战争后,成为了美苏之后的第三大势力。
在那个用拳头说话的年代,如果朝鲜战争我们输了,中国无非也就是第二个印度。
没多少人真的把你当回事。
在和平年代,这个什么国际地位无非也就是用来装点下门面。
有钱就有尊严。
有钱大把撒,谁都把你当祖宗供着。
但是在那种硝烟弥漫危机四伏的年代。
有钱无非也就意味着打起仗来,你有钱买武器。
有国际地位,你就还是各种国际交易的参与者。
没有国际地位,你就是各种国际交易的交易品。
实际例子,请参见慕尼黑阴谋。
看看捷克的下场。
毛当年拼了血本去赌朝鲜战争。
代价是惨重的,但国际地位也捞到了。
这种无形资产,带给了我们几十年的好处。
没有朝鲜战争的胜利,苏联不会帮我们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朝鲜战争的胜利,在和苏联翻脸后,美国也不会过来拉拢你。
我们八十年代也捞不到那么多好处。
不要假想我们如果当初跟着美国走会如何如何。
然后下一步就是比照韩国,台湾等等畅想未来。
不客气地说,这么想的人都是幻想家。
以中国的块头,没有人肯好不提防地援助我们。
要真比照,还是得参考印度。
在德国翻阅相关国际关系的资料。
相关中国的信息,是从二战之后才多起来。
之前很少有人关注中国发生了什么,二战的章节提到中国的相对较少。
但是在朝鲜战争之后,只要提到亚洲,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
中国的影子无处不在。
那天在图书馆里,读Bernd Stoever的冷战史。
朝鲜战争章节过后,赫然就是China: Eine dritte Weltmacht entsteht.(中国:第三世界霸主的诞生)我心中各种思绪一言难尽。
一个国家的尊严就是富裕而强大。
虽在战争和和平年间,会各有侧重,但两者都不可缺失。
在那个拳头说话的年代,我们的志愿军,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证明了我们的不可侵犯。
实际上,我们指责毛那个年代的穷兵黩武也是苛责,那个年代有人敢讲和平是世界的主旋律是笑话。
一战二战之间之间隔了多长时间?
我们的抗日战争打了多久?
抗战和内战又间隔了多长时间?
美苏双方磨刀霍霍,多少次世界就差一点走到第三次世界大战?
一味地只修炼内功是天真,尤其是在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
当然,一味只修炼外功是穷兵黩武,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朝鲜战争,我们有得有失。
种种影响,一言难尽。
如果不打,我们就是印度。
如果输了,我们连印度都不如。
ps:如果要讨论国际问题,就必须放眼全球,而不是仅仅盯着国内。
《高地战》。
9分。
张勋导演,申河均、高修主演作品。
年纪越大,越不愿意看战争片。
国内的主旋律战争片全是英雄,如《长津湖》般的战无不胜;而《高地战》这类的,并没有把主视角放在战争场面,而反而是在探讨战争的意义。
诚然,作为电影商品,卖座极为重要。
但就品质而言,或许不要三五年,那一类就不再有重看的意义。
同样是描绘朝鲜战争,站在我方和韩方的立场,面对L高地,从谈判桌到短兵相接。
不同的是,《高地战》并没有着眼于战争的如何获胜,而反而是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
为什么要反复打?
为什么要打这么久?
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似乎所有一切都把我们推向战场,除了这场大雾”。
战场上的年轻老兵,最终一定会问自己,打这场仗的意义是什么?
故事很精彩,几处情节的转折既自然又饱含情感,残酷的场面令人不安,而深刻的反思又令人落泪。
向韩语电影人致敬!
第一次写影评,这部电影看完之后五味陈杂,过了半个多小时还没缓过劲来。
不过看了豆瓣的影评之后,我真的被很多自诩读书人的“清高”惊到了。
不可否认的是我没太多的文化,对于文中的反战主题,也是看得懂的。
我的父亲参加过对越反击战,我的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
可惜的是我未像祖辈那样舍生入死过。
不过战争的意义就是让活下来的人免受战争之苦。
抗美援朝,我们用无数的生命换来的是家里的老小30年的平平安安。
美国人打了朝鲜就不打东北了么?
我曾问我父亲,为何要打对越反击战,他说,和平的久了自然就会有战争,就像父母要拼命挣钱让你过的更好,公司顺利运营让老板和员工得到更多的金钱。
国家也是一样,美国人用美元霸权得到了最物美价廉的商品,因为我们要去换取美元,可是霸权也是靠着航空母舰得来的。
我们和越南终有一战,与其让炮火伤害我们的人民,还不如把部队拉到越南一决雌雄。
好日子是给胜利的一方的,你以为国民党的败兵有好日子么?
去看看香港的筒子楼吧。
韩国就过得好么?
你以为萨德在韩国是好事么?
只要大型战事,中俄的导弹会让韩国变成人间地狱。
若祖国需要我上战场,我跟我的战友都会去,但是不会像剧中演的一样,不听上级指挥,放弃阵地。
而会像祖辈一样,流干最后一滴血
韩国人果然是擅长自我陶醉。
中共军队的人数比子弹还多这种台词都说得出口……整个朝鲜战争韩军的表现最差还有脸说什么志愿军人海战术?
有一个史实————美军是共军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强对手,成建制歼灭美军团级的战斗单位只有二次战役一个北极熊团,而且长津湖陆战一师这个瓮中之鳖还硬是成建制突围了(伤亡过半),志愿军九兵团战斗减员很大,因缺乏御寒物资造成的减员甚至是前者的两倍。
然而这样强大的对手事后充分肯定了志愿军的战斗力,连李奇微也高度评价中国军队,并认真总结朝鲜战争。
另一边志愿军指挥员自此对美军歼灭战的目标定为营连一级搞零敲牛皮糖,只有韩军还是大量出现营以上整个建制被歼灭的例子,之后志愿军往往喜欢从韩军所在结合部突入打开战局,刷战绩大多靠南棒,打赢韩军都不屑于提,网上一些人玩春秋笔法说抗美援朝中国军队伤亡和美军比九比一,却是自动忽略美军编制中几十万韩国炮灰,还有李承晚所属韩军的不成器,很多一触即溃,把这些算上中朝方面伤亡其实低联合国军很多,更不要说中朝联军人数超过对手已经是后期在三八线的拉锯战,人海战术?
韩国人有资格提吗?!
只有韩国才会批判式的拍摄这样一部战争片,在这里,没有英雄的战士,只有因为所谓尊严长达两年不能签订休战协议没有选择只能执行命令在处于分界线的高地上反复攻占、反复被攻占而绝望的战士。
战场就是地狱,在争夺高地的战争中能够留到最后一场争夺战的战士,其实早就已经死亡。
三年前曾说的话在影片最后被重新提起,战争的理由,是什么?
我以前确实很清楚,可现在,过去太久了,忘记了。
说完,两人大笑,是痛笑?
还是嘲笑?
战争如此残酷,而人性更加残酷。
真是一部让人震憾的电影!
真没想到不只是推特上的美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或者4v需要补充历史知识,豆瓣众也需要补充历史知识。
这部就不打分了,南韩自己老是yy这那的,不过自嗨就自嗨呗,他们开心就好。
自嗨是有必要的,我对于这种没意见的,我阈值还挺高的。
本次主题金城战役。
1953年6月8日,朝鲜停战谈判关于战俘问题达成协议。
至此,朝鲜停战谈判各项议程已全部达成协议。
6月中旬重新校订军事分界线的工作基本完成,谈判双方即将签订停战协定。
但南朝鲜李承晚集团竟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名(含志愿军被俘人员50名),并且宣称南朝鲜准备单方面继续打下去,企图破坏停战的实现。
李承晚真不知道谁是孙子谁是爷的思路让两遍大爹都有点麻。
然后,志愿军第20兵团及第9兵团第24军突破南朝鲜军4个师防守的正面宽达25千米的坚固阵地,向南扩展阵地160多平方千米,拉直了金城以南地区战线,重创南朝鲜军4个师,毙伤俘敌5.3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作战中,第20兵团及第9兵团第24军伤亡2.5万余人。
没啥好说的,不知道李承晚到底有什么毛病。
你爹都打不动了还打。
再补点历史知识。
金日成是苏联代理人,李承晚是美国代理人。
代理人之间,亦有差距。
人民军还没打到汉城呢,李承晚已经跑路了。
吐了。
豆瓣评分8.5。
这个评分是很靠谱的,我虽然看的是电影解读版,但是我认为这个电影是值得一看的一部电影。
我要把它列入我退休之后看的电影之一。
没有战争对错之说,只是平平的叙述战争的过程和双方的结果,对错自有判定,对于一个普通的士兵,他能选择的微乎其微。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不管这个命令是是否正确,只要是就要去执行,也许这个命令会丧失一支部队,丧失他的兄弟。
在停战协议的12小时以内,大家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厮杀,只是为了争夺,在谈判桌上那一个筹码,双方为了那个筹码有送走了无数年轻的生命,我不懂,也许这就是政治。
他们都是人,都是人做的事情,战争很残酷,所以我们呼吁永远要和平。
故事写得还可以,但是严重和历史脱节,韩国人自己在意淫的电影。
就拿开头的讲,板门店谈判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吗?
朝鲜人民军有那个实力吗?
不过优点就是人家的电影耐看,值得思考,能够深入人心。
拍反战片拍到这样,已经很成功,但是缺陷还是要拿出来说说,以此表明我对棒子的复杂感情。
拍反战片拍到这样,已经很成功,但是缺陷还是要拿出来说说,以此表明我对棒子的复杂感情。
拍反战片拍到这样,已经很成功,但是缺陷还是要拿出来说说,以此表明我对棒子的复杂感情。
拍反战片拍到这样,已经很成功,但是缺陷还是要拿出来说说,以此表明我对棒子的复杂感情。
拍反战片拍到这样,已经很成功,但是缺陷还是要拿出来说说,以此表明我对棒子的复杂感情。
韩国人真是太擅长这样的题材了,不过拍得多了也就那样
战争恶魔与人性欲望缠绵我会长出手臂吗?
我觉得韩国在拍内战片时候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不把对手贬低的跟白痴一样。刀插进女主角胸口的镜头是不是让人想起拯救大兵瑞恩里那个德国兵杀死美国人的动作?
如果不出意外《高地战》应该是今年最好的韩国电影,韩国人有种,韩国电影有种,在《南部军》、《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太极旗飘飘》之后,没有看过这么棒的南北题材,张勋导演进步真快,作为第三部导演作品,同是南北题材,比上一部《义兄弟》成熟大气多了,主角申河均之外,任何配角都精彩。
真的不咋地
据太极旗有较大差距,设计感太强,节奏有些慢,导致叙事断裂感,申奥虽然没有机会,但出色的切入点,战争类型的成功变奏,的确是近年不错的战争片。
个人原因,看一半多点睡着了。刚发现二秒是那个女的。以后有机会再说吧。需要补充一下,据某老人回忆,道破了朝鲜战争的作战方式,后期,几乎,都是白天睡觉晚上打仗。
永恒的南北题材,战争情节过于拖沓,对战争背后的描述也是流于表面。即使如此,海峡两岸何时才能拍出这种电影。
韩剧水平的战争片,康桑思密达,太难看了,睡过去了好几回。
女狙击手挽救了这部戏
题材一般,段子也都在学别人的,而且略拖沓了些。但组合起来还是蛮不错的一部战争片。至少比《登陆之日》强太多。
当一切都必须为主题服务的时候,故事就变得太散漫了,套路化的东西过多,人物也就不真实了。
日常生活要小心女人 战争时期更应谨慎
可是真的垃圾,一点电影质感都没有,我好像在看韩剧一样,战争场面和亮剑比都差了好几档,说真的看到一群韩吹我真醉了,那里好,磨磨唧唧的战争戏?就会拍苦情?感动你们要哭了?志愿军冲锋一人挂一个小红旗给我整笑了,刻板印象弄的很nice
真想把评论里吵架的全送到当年的朝鲜半岛让他们亲自感受感受
朝韩军队对阵中产生默契沟通已经是 共同警备区 的老梗了,本片人物情感上有太多处站不住脚的地方了。。。
打回重编
编剧太弱了……
我只觉得埋在地下互通礼物的情节很有趣,但对于这种亦敌亦友关系的阐述似乎还是难以令人信服。战争场面拍得很一般,残酷的时候不够残酷,感动的时候也不够感动。且情节拖沓,最后几乎睡着。
谁是大棒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