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看到现在大概十集左右了。
晚上的100寸投影到早上公交车上的4.7寸小手机,有点停不下来。
只想感叹一句:大学遇到的男孩子真是美好啊!!!
刘启,热爱篮球,乐观爽朗,助人易亲近。
最开始的澡堂偶遇,如果在你尴尬的时候一个男生无所求热心来帮助你,每个女生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吧。
而且还是高高帅帅笑容阳光的男孩子,简直就是向单身生活打开的一扇大门啊。
从后来和薛桐的相处来说,他是真的只是把她当兄弟吧。
尤其是看到他带薛桐和宋琪琪去买鞋的那一段,就能很明确感受到他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明确,没有眼力见,比较看重自己的感受,不太能体会别人的感受。
在大学遇到这样的人也很不错啊,善良勇敢够义气,是个可爱的男孩子。
钟强,感觉和刘启有点像,却又不太一样。
完全的恋爱体质。
感觉他应该身边一定会一直有女朋友吧,就是那种不给自己空窗机会的人。
第一眼印象就是好白的牙齿呀,牙齿白真的好加分啊。
我们高中就有一句话,只要身高身材好,脸其实不太重要,哈哈哈哈。
就算脸不行,也可以叫丑帅丑帅的。
钟强就有点丑帅丑帅的吧。
分手时不干不净有点讨厌,但是谈恋爱的时候对女朋友也是真的好,什么都想着你,什么脾气也能受得住。
这种类型的男孩子,热恋期应该是特别幸福的吧。
李佳航,李师兄。
其实我挺喜欢李师兄的。
大学学生会主席真的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
组织一场团建和搞一次活动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李师兄每次活动都是整整齐齐,完完整整,取得不错的效果,他起到了一个很核心的作用。
陪着白霖看日出,那个时候我也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在一起,想把小狗狗送出去的时候,我也是希望钟强不要出现。
可是最终钟强出现的时候,我也觉得那时候的白霖真的不属于那个为了她的感受会后退一步的男孩子吧。
最后要说的是我最喜欢的慕承和。
写到他的时候,我发现好像没有什么词来形容他。
温润如玉却坚持自我。
只想说一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无论是钟强还是李佳航,都很适合白霖。
无论是刘启还是慕承和,也都很适合薛桐。
只不过是不同时期的白霖和薛桐。
爱情真是对的时间对的人。
每个人都有很多段爱情,在不同的时间爱上不同的人。
也许在回顾一生的时候,你有你钟爱的人,但是也不影响你和除了他之外的人惊艳的岁月。
配角戏太多,全程一直拉进度条加两倍速,感觉主角都是抽空在演,还有就是,女主为啥要跟男主分手哇?
我真的不理解。
然后刷短评的时候看到有个评论把我拉回现实,说30多的博士怎么都博4博5了吧,都快延毕了,文章发了吗?
怎么还有心情撩妹。
嘿嘿,博3的我一边刷剧一边把毕业论文的结论写了,美滋滋!
我要是也有这么帅的同学就好了,哈哈,可惜大家都秃秃的,互相交流生发偏方!
————分割线,看完了,这剧怕是剧本都是半成品吧……找去把原小说也看了,小说文笔挺一般的,写得也随意,不过感情倒是挺真实,能打动人。
但是吧,这小说剧情和电视剧剧情一样一言难尽,东拉西扯,不明所以,逻辑不通。
小说唯一可取的可能就是女主暗恋的心情描写,电视剧可能就是演员的颜值和张超的低音炮吧。
能不能换个编剧好好写一写啊?
不考虑广电审核那种,师生恋就好好师生恋吧,不要让男主强行留级了,国内现在博6就要被强行爆破了。
就像《亲爱的热爱的》,原作也是个一言难尽的小说,故事单薄,文笔堪忧,但是编剧是真的有做到化腐朽为神奇,虽然电视剧剧情也说不上多么好,但是真的可以说是编剧拯救了原作。
好吧,就逼逼这么多了,总结一下就是,剧我是不想再看了,但是还愿意再看张超。
第一次了解到《独家记忆》,是一个同学在朋友圈疯狂安利这部戏。
看了前几集,薛桐和她的小伙伴们在大学校园里的故事,扑面而来的青春感,略带着熟悉的味道。
搜索发现和“振华”系列是同一个导演,于是更放心的追了下去。
然而,我有些失望了。
我没有读过原著,所以没有给这部戏设定什么必须的情节,也没有给人物性格做出任何定义,我最初以为这就是一部大学生打打闹闹,谈谈恋爱,聊聊理想,最后泪洒毕业现场的故事。
前半段也确实是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的,直到薛桐和慕承和感情出了问题——也就是这部戏过半的时候吧,画风突然不对了,这部戏试图给我们传达更多内容了,慕承和从聪明睿智又会说情话的理工男,变成了郁郁不得志甚至借酒浇愁的博士生;白霖成了成天黏在男朋友身边失去自我的小女生;赵晓棠从神仙学姐变成了和慕海来来回回扯不清、为爱放弃出国留学机会的女生;就连原本背景不怎么好的宋琪琪,也惨上加惨的成了被所谓“爱情”冲昏头脑的小三……四面八方的惨状忽然跟核弹爆炸一样,铺天盖地地呈现在我眼前。
当然,我理解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可是似乎剧中所有人物都在差不多的时间点陷入了悲惨境地。
可导演显然没能把错综复杂的剧情处理好。
比起带给我悲伤、压抑的情绪,让我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而揪心,我只觉得这段戏只把一个“乱”字呈现在我眼前了。
再后来,这些乱成一团的剧情还没理出头绪的时候,导演快刀斩乱麻的又把很多事放下了,与此同时还伴随着男主的下线。
我竟然在三四集,甚至更多的集数中,我竟没看到男主一眼?
男主不止“不配”存在于回忆中,甚至也“不配”存在于各种回忆当中。
(也就薛桐把俄语课课件U盘给学弟时有过短暂出现)即使这样,男主的名字在演员表上还能放在第一位。
莫名其妙下线,只到最后一集才出现,然后最后几分钟,直接跳到几年后,俩人就在一起了,莫名其妙。
或许有人说,我需要去补个番外,看看他们中间又经历了什么。
可番外是如何定义的呢?
番外是主题故事之外的分支部分。
也就是说,这部戏24集,导演需要对主体故事交代完全,可我并不觉得这24集是完整的。
略去了薛桐慕承和之间的很多纠葛,反倒是薛桐刘启之间的感情线,相对完整,他们俩倒是可以有一个番外,讲一讲刘启对薛桐的感情,究竟是怎么从兄弟情变成爱情的。
抛开这些,这部戏也有很多地方要夸奖的。
薛桐这个角色,李婷婷塑造的很好,很多小表情小动作很到位,服化道也都很符合角色个性。
慕老师这个角色也很棒,声音超好听,超级苏!
我看到有评论说他塑造的角色过于“阴郁”,我倒觉得他的性格恰到好处。
剧中的慕老师,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轨迹是父亲因为科研的偏执最终离开了,而他几乎又走上了这条老路,剧中也说他跳了好几级,朋友不多,如此造成他沉默寡言甚至略带偏执的性格,这很正常。
后来他和薛桐在一起之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可以笑得很开朗很阳光,还很会说情话、很会“撩”的慕老师,这种转变在我看来把握得刚刚好。
还有慕老师的身份处理得恰到好处啊,是学生,也是老师,满足了各方的要求,太赞了!
剧里还有不少小细节很可爱也很有心,比如ktv里正在放着《最好的我们》。
整体来看,纯校园部分的剧情维持了一贯水准,素颜出镜的演员,低调清新的滤镜,还有社团排练、地球一小时、舍友帮忙答到等等亲切的设定,这都让我们看剧时有着很强的代入感。
刘畅导演这些戏的把控可以得个“炉火纯青”的评价了——就是同样的校园剧情,让他拍出来就是更真实、更好看、更招人喜欢。
可一旦掺杂上“社会”一点的因素,剧情的吸引人力就直线下降,甚至拖累整部戏。
所以刘导从校园跨入社会这一步,也还需要继续修炼呀。
当然,我私心希望刘导还能拍一部校园戏,单纯的大学校园故事,真的好想看!
就像不少评论里说的那样——《独家记忆》是一部合格线以上,却未达优秀的作品。
P.S.最后想聊一个人物,他给我的感觉太好了,就是“男朋友应该找这样”的感觉。
那就是我们的李师兄!
夸爆李师兄好么!
学生会会长,顺利保研,学习好,能力强,一直喜欢这白霖,白霖清晨穿着拖鞋爬山,他不放心拿着外套一直跟着、陪着、安慰着,最后太阳出来了,白霖男朋友也来了。
那一刻觉得李师兄这角色太悲剧了。
可即便这样,李师兄还是会在白霖需要的时候出现,当然,最后他也得偿所愿了。
这种好男人真的要幸福呀。
陷入爱情的慕老师和他的桐桐
KTV里客串的耿耿余淮
分手来的太突然,女主为什么决绝的提分手?
又为什么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开始新感情。
他们之间的障碍有那么不可逾越吗?
初恋这么容易放弃了。
更觉得慕承和太可怜,以至于第19多集打开过很多次,但是看不下去。
实验遇到瓶颈以后,慕承和一系列的表现让观众的我都感觉很揪心,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是关心一下他的心理健康状态,而不是一味的苛责他在恋爱上不够投入了。
之后他非要去见女主一面,人家说不都分手了吗?
分手了还见什么见?
他哽咽了一下说我担心她。
就是这种温柔和心软,反而在女主身上没有看到。
这就很…都现代社会了,出个国又不是完全失联,异地恋也就那么几年,没什么克服不了吧。
反正就是之前明明很甜蜜,接着突然分手,而且这么决绝,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之后全部都是男二的剧情了,让我觉得难受。
竟然是他们分手的那一段之所以很久没有看过剧,因为觉得编剧搞得什么虐的场景实在是承受不了 共情能力太强 看不得好人坏下场 这种桥段只会在我想哭的时候看但是 特别奇怪 看过那么多关于剧的剪辑 最喜欢的竟然是分手那部分 我翻遍了B站也只有一个阿婆剪了这一片段 看来大家都还是喜欢吃糖啊我看 分手 已经7、8遍了刚开始还怕说对感情失去期待,但是忍不住一直在看一直在看看着慕承和魔怔了似的沉在他所谓的完美的物理公式中看着薛桐站在他面前眼里的光一点点熄灭看着薛桐说出分手后红红的眼圈和背影看着慕承和听到分手后挤出的一如既往地微笑说出那句“我们回家吧”看着他在薛桐走后紧咬的牙关慕承和的微笑是让我最心疼的地方,他不知道为什么薛桐要分手,只能靠直觉靠惯性去挽留,我也才明白,为什么他说了这句话之后,为什么薛桐眼中的光彻底灭了。
慕承和并不懂她吧我听到薛桐扑在晓棠怀里哭着说“他就不该跟任何人谈恋爱,他的世界只容得下他一个人”人前慕老师的体贴温柔细心 但独独没让薛桐感受到理解我还听到薛桐在哭着问“晓棠,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淋得落汤鸡似的,薛桐的痛苦 我仿佛也感受到了 无能为力 无可奈何 无路可走最后是慕承和掺着酒水的泪水 我十分深信两人之间的感情 但是这段感情让两个人都背负了很多的痛苦我一向是跳过悲剧,因为会有代入感 会失望 会难过 但是独独这一段,忘不了丢不掉 谁不喜欢大团圆结局 可能年纪大了 也慢慢知道 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潜意识想让自己认清现实吧一直在反复看这一段,一直在想明白了不止只有爱就够明白了很多的身不由己明白了众生皆苦明白了珍惜但是 不能不说 这部剧的结局依然是大团圆 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印象最深的是这段分手戏 但还是很喜欢薛桐和慕承和相处的样子我和薛桐还挺像的 但是没那么好看 没那么优秀 没 那么有勇气而在我看来 薛桐和慕老师的相处方式 也是我最认可的 平等 平淡 细水长流 水到渠成 薛桐慕承和对我来说 真不只是一部恋爱片子感谢遇见-END
最近放假哈哈然后刷到这部网剧就一口气看了12集,后面的还没看,据微博说挺离谱?
那就说说我看到12的感受吧。
首先是最好的我们和旧时光两部我超喜欢的剧的出品,对于我来说,几乎是必看的了。
本来看剧之前没看过原著,网剧在剧情方面我觉得大学生活部分拍的还是蛮真实的,除了有些剧情发生在大三这个年级是不太合理的,应该是发生在大一以外哈哈,其实还算可以。
哦对觉得白霖那个角色有点讨人厌,佩服演员算是素颜➕头发乱糟糟➕坏品味衣服演了好多集,尤其是天天穿着睡衣到处跑的勇气。。
然后的话 女主确实特别像德善啊,男主其实我本来是很不喜欢老的男主的剧的,这部的话,他俩cp感还不错。
特别说说男二,这个演员长得太太太像我最近喜欢的一个男生了。。。
特别在剧里的打扮和他一模一样,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下次要把这个小哥哥发给他看。
哈哈然后刚好昨晚打开电视芒果台声动人心就有男二。
再说说其他的。
在看完12集之后,我把书全补了起来,书不长,但剧情算是可以的,而且看了很多言情小说的经历来讲,这确实是写师生恋最好的一部小言,而且在现代言情小说里面也算是基本情节不算太离谱到我直接弃的了。
非常可以理解原著书迷觉得原著最动人的地方也就莫过于两个人碍于师生关系的那种纠结和牵扯,这样说的话,其实电视剧几乎可以看作另一个故事了。
原著在物理和俄语两个专业方面没有特别掉线,电视剧好的地方是在俄语那里,给了我们一点想象的空间,而且莫名觉得俄语和物理这两个点都特别浪漫。
最后建议看剧的可以去看下书,另一个故事,相比之下会更喜欢原著多一点。
我喜欢你,是我独家的记忆,谁也不行,从我这个身体中拿走你。
——陈小春《独家记忆》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在起名时受到陈小春的《独家记忆》的影响,但是看到这部剧时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这的确是男女主的独家记忆。
或许不只是“师生恋”,每一个人的每一段恋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家记忆,无论在感情中你是真心的或不走心,但它就在那里,不曾远去。
情人节,男女主人公从花店买了只有万分之一能开花种子,结果真的开了花,在剧中,我看到青春的影子,看到清澈的目光和彼此映在眼中的倒影。
听说剧最后结局的有些仓促,便只看到15集来写影评,只是想一直存有这种美好与纯真。
致慕承和: 我记得你浅浅的笑容,记得你眼里的爱意,记得你温柔的笑意在松松垮垮衬衣下更明媚的样子,记得你穿风衣的帅气,明明是那么普通的衣服,怎么就在你身上那么动人。
你算的出力度、抛物线与告白时车里的温度,一眼看透我的内心,我心里就喜欢着这样的你,无言、温馨、让我心动,你虽不爱说话,但我从你的眼里看到我的倒影,清澈纯洁。
致薛桐: 命中注定我们的相遇,6.18号的期末考是我们的初见,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我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所有时光,我记得你飘扬的齐肩长发,记得你清澈明媚的笑容,记得你可爱动人不做作的天真,我就是喜欢你,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薛桐,我想保护你,请你要接我的电话,让我知道你是安全的,即使我们吵架赌气,你也万不可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因为我不知道没有你的日子,我该如何度过。
最喜欢的段落旅游之后慕老师送薛桐回家。
演员张超这段演绎又微妙又鲜活,特别真实有代入感的小情节。
慕承和说“明白”,眉毛动了一下,一点也不油腻,可以说是很好的演出了高智商物理系高材生特有的狡黠。
有点小狐狸的感觉。
慕海和赵一对。
在船仓里一幕,色调像电影一样,互相开不了口的两个人。
剧里第二喜欢的一对。
她在等他开口说那句他可能不会说的话。
而他对她的背影祈祷,她会留下来。
最后她对自己说:别和自己过不去,你想留下来就留下来。
都说决绝的人,其实心肠都很软。
真喜欢这种带点江湖气的、痛痛快快的爱。
1、因为保研,薛桐跟琪琪吵架,正好碰到慕老师不在,一大早等宿管阿姨开门,等慕老师回来没看到她,立即让同学看电影自习,去找她,那时的神情2、因为跟踪琪琪,薛桐跟白霖被出租车司机扔在了,薛桐让慕老师来接她,慕老师来气冲冲的神情3、俄语考试,薛桐不自信了,慕老师安慰她4、慕老师总是想第一时间跟薛桐分享他的事5、慕老师每次看薛桐宠溺的眼神6、薛桐跟慕老师在一起每次发自内心的开心
开始好多人说甜甜甜看花絮片段截图确实很甜然而我追剧速度堪比蜗牛今天终于看到了第二集也感谢这个剧在第二集踩到我的雷点[允悲]虽然很多人已经看到大结局今天独家记忆结局仓促还上了热搜吧薛桐第一集给我的形象是倔强要强正直善良不妥协坚持正义阳光三观很正然而第二集的种种作为让我很想吐槽一下首先为了讨好喜欢的人去图书馆学习抢占别人座位这一件事让我好讨厌 明明别人的书包都在座位上书也摆在桌子上她都能理直气壮理所当然的把别人的书包放到地上!
注意是地上!
图书馆哪怕再干净地板也会脏叭她还把别人的书扒拉到一边放上自己的书开始安心学习 到这里或许可以说薛桐是着急学习可能先占用一下原主人回来后她就会还给别人 可是等慕承和告诉她那是自己的座位后她还一副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战胜了慕承和真的很讨厌鸭[允悲]我在大学的时候最讨厌别人占我位置要是我上个厕所或者干点别的事情回来就被占了座位我得气死再就是薛桐捡到别人的一卡通不归还还带着舍友去大肆购物还说不花钱的东西就是好吃 请问这和偷有什么区别 薛桐第一集还煽情的说不给爸爸抹黑要以普通人延续爸爸的骄傲敢情普通人就能做出明知失主的身份时还能心安理得的做出这种明为报复花钱实则满足私欲的行为也是够了后期甜不甜也不看了这样三观的女主让我接受不了没看过小说不知道原作中女主是不是这样只说剧中为了刻意和男主产生矛盾冲突制造出这样的雷点让我难以接受弃剧了
想念大学生活了。太甜了!!!!55555//后半部整个垮掉。。还是前面比较好看
好久没看国产剧了,这部从头到尾看下来,超出我的预期。胜在细节吧,很多取景是在武大的(人文馆东湖栈道)没法不带入嘛,大学生很多生活的日常,宿舍的布景,考虑的事情,以及涉及到的几个专业的知识都还原的不错(肖正开的书单真的有水平!)看到赖床翘课等情节感觉有被冒犯到(●--●)薛桐和慕老师分手的原因我太能感同身受了,弹幕里很多人不懂也略微让我对这部剧的结局更宽容了一点吧,放弃保研,这个就太让人难受了,但也许我们没有终究办法理解别人的处境和选择。慕老师去德国之后剧情变得有些莫名其妙,给薛桐强加一个“喜欢的东西”也显得说服力不足。赵晓棠是真的完美女神,李师兄太暖心了可是长得实在太像我院学生会一个学长了…(而且我和他有些过节)所以我一直在跳戏。全局最欢乐可爱的竟然是——陈廷!看他吃饭吃那么香就贼开心😂
?最后两集怎么回事?陈妍最佳工具人吗?还有最后怎么就结婚了呢?
女主太自然美了 台词演技都很自然 难得的清新养眼校园剧 另外这些个养眼又痴情的师兄和学弟真的存在吗
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那么火 清楚记得被剧中女主行为三集劝退
开场的蝉鸣一下回溯到当年大学的校园生活!色调内敛柔和,女主也可爱,张超的慕承和其实和原著还有点差别,虽没有书中那般大气深沉,但是慕承和身上该有的细腻和浪漫他演绎的很好,整体气质清隽,垂眼轻笑格外亲切温柔。两人Cp感也蛮好的。想到了我大学时期西方美术史男神老师,全艺术学院最年轻的博士,毕业答辩也是他在场,对我影响很大。真的太怀念大学生活了。
后面五集就跟得了失心疯一样,男二疯狂加戏,感觉前20集是伪师生恋,后面五集突然成了普通校园小情侣剧了,最后三分钟画风又突变男主又莫名其妙的上位。而且女主保研和绘本并不冲突,真是看不惯这种恋爱大过天自毁前程的举动。上一次有这种被屎糊了一脸的感觉的电视剧还是号称《钢琴陷阱》的《奶酪陷阱》。
除了滤镜略虚,布景良心真实的要命,甜炸了甜炸了慕老师我可以!!!我命令慕承和薛桐现在立刻马上结婚!!!
小慕真的太可爱lia!! 薛桐面前是温柔师长,背后却偷偷握紧拳头,像18岁少女给自己加油打气,今天也要加油鸭! 好一个两副面孔的男人阿
师生恋改的不伦不类
青春片里有正常的恋爱也有过于作的恋爱还有畸形的恋爱……只是最后戛然而止是什么意思呢
看不懂8分是怎么来的。不要以为柔光不要钱就是好青春。
???好看吗?谁上大学这样傻?
画风很不错,但是剧情太弱了,男女主人公谈恋爱有种幼稚弱智的感觉,尤其后半截据说被迫删减,已经看不出在讲啥了…白霖这种作女我真是理解无能,喜欢赵晓棠和慕海这对cp,说明什么呢,颜值即正义!
嘻嘻,好看,国内的这种青春剧还是很不错哒~
这剧还叫什么国产青春剧走上正轨?又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狗血言情剧。《一起同过窗》才是国产青春剧的标杆与希望
虽然没看。但是张超终于当主角了,好开心,喜欢了10+年的人啦
后半段跳楼。弃之。
蛮好看的,张超演的很自然,挺好。后面越来越无聊,看了一半弃了。
太甜了太甜了看得我整个被粉红泡泡淹没无法自拔,从第一集笑到第十二集就没停过!张超这部剧算是接对了,当初在《爱情公寓》和《人在囧途》里演少女杀手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真香!(一下子吐槽师生恋一下子又嫌弃这不是真的师生恋,观众朋友们,慕老师迫于广电淫威三十多岁了还在含泪读博,就宽容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