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导演

疯狂的导演,冬天不冷,I am Director

主演:高天,张殿伦,刘桦,徐帆,王宝强,焦恩俊,金铭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疯狂的导演》剧照

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1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2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3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4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5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6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13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14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15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16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17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18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19疯狂的导演 剧照 NO.20

《疯狂的导演》剧情介绍

疯狂的导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怀揣大梦想的无名小导演(高天 饰),因为自己的电影梦拍摄了一部电影,但是拍摄途中出现了资金短缺,不得不暂停一切工作。为了让梦想能够顺利实现,于是导演与制片人(张殿伦 饰)开始了他们的拉赞助之旅。在这途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奇葩投资商,发生了一系列无厘头的搞笑囧事,徐帆、刘桦、王宝强、焦恩俊、金铭等一连串大腕儿爆笑加盟,将会打造一部怎样的惊世“大片”?在这过程中,小导演为了大梦想,是妥协还是坚持?是忽悠还是实话实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王的男人枪火下人生别牵拖彩虹线卡蜜儿亲吻地面沉睡龙之怒王国第一季关键协议锁定美军特使寻鹿香巴拉王昭君豆满江野探哈莉第四季女族长梦里回到昨天深渊东北偏北我的女神爆笑女警第一季潜艇总动员:环游地球80天杀戮开始暗剑末路皇妃小小安妮第一季未确认进行式OVA:看,那就是我们要下榻的旅馆哟寂静之地:入侵日英雄传说空之轨迹

《疯狂的导演》长篇影评

 1 ) 无笑点还敢称喜剧片?

昨天去万达影城 看了#疯狂的导演#,这部电影立意是想以喜剧的方式表达电影创作面对资金,商业化运作而屡屡违背创作宗旨的辛酸与无奈。

但导演编剧对故事的拿捏能力相当差。

全片情节碎片化,无戏剧冲突高潮。

影片号称爆笑喜剧,但全场无笑点,也无人发笑。

(有的估计是选错电影的苦笑)。

你见过让人笑不出的喜剧吗?

这次真见识了。

当年周星驰用喜剧电影《喜剧之王》来表达"其实我是演员"的无奈,笑中有泪。

如今疯狂的导演把好创意硬生生做成痴呆导演,唉。

 2 ) 《疯狂的导演》-无厘头不是这样玩的!

原本以为豆瓣们只给3.6分是诋毁人家导演的功力,当我在百度视频上看完枪版的以后,我真心说一句:你们都太厚道了-如果你还是花了钱看这部电影的话,我简直要说你们简直是菩萨心肠啊!

这部片子,不论从剧情、表演都是狗血的一塌糊涂。

我有种感觉,这是一部会列入史上最烂电影的奇葩片子!

首先,思想弱!

别以为无厘头电影很好拍。

星爷的经典无厘头片子里,是有破有立,表面的滑稽可笑,骨子里的严肃高贵。

貌似否定一切,挑战一切的道貌岸然,本质却是对真性情的近乎偏执的追求---少林足球、功夫、逃学威龙、大话西游,哪一个不是有血有泪有情有义??!!

而疯狂的导演,你看的是什么?

是导演在嘲弄别人的浅薄无知庸俗,标榜自己的严肃高雅小资,而这写所谓的品味实在太单薄了。

尤其不能接受的是影片结尾所谓的小导演成为了名导演,想成为斯皮尔伯格也不必如此的急功近利吧?!

对生活的理解流于肤浅,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情节-投资方掏钱但有条件,导演为了拿钱不得不改剧本。

这个由必要演吗?

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你情我愿的事情,如果导演的剧本确实是好剧本,而不是玩什么CS真人版这么一个过时过气的狗血底本,投资方有资格改吗?

弱国无外交,同样,弱导演无尊严!

这部电影的导演,心态严重不成熟,急功近利,盲目批判,我敢说,如果他还是这样下去,估计今后他的片子是没有人会再上当的了!

比较可惜的是,王宝强、刘烨这样的演员居然也参演这样的片子,是不是最近手头紧啊?

拿自己的艺术生命开玩笑,真是饮鸩止渴之举!

如果勉强要找出这部片子的亮点,就是几句时髦的网络用语而已!

1、元芳,你怎么看?

2、潜规则!

3、拍板砖,胸口碎大石4、CS真人版我真是仁慈啊!

真心的告诫各位:千万别去影院看,真真的,百度影音上已经有枪版的了,看看就可以了!

你们整个钱也不易!

如果谁还去花钱请女朋友看,回头你女朋友跟你急可别说哥们没警告过你啊!!!

 3 ) 《疯狂的导演》之不疯狂

《疯狂的导演》之不疯狂烂片,这是无疑的,但是烂得这么让人觉得心情舒畅呢?

本片集中的著名演员有:徐帆、刘桦、王宝强、焦恩俊、金铭......等等、等等!

能拉来这些人凑合一个本子,不容易啊,不容易啊!

描述了一个98级电影学院导演系不开面新生代导演兼洗浴中心经理,逐渐开面,圆滑世故,拿影片为赚钱工具的成熟导演之路!

讽刺了XXXXXXXX、抨击了XXXXXXXXXXX、教育了XXXXXXXX!

打住,好像最后那副沙画玩了一出精神病院的戏,一心成为著名导演的高天在喝药以前一定要护士叫他大导演啊!

让人联想起著名的冯氏《大腕》片尾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5710074_1226034372/s.swf电影说到这,回想片中高天之导!

年轻的时候,没有全心全意,死心塌地,一心为成,去做那么件事情,还真不算年轻过!

至少不算蹦跶过,至于后来的结局,不用说,100%都是黄了、吹了、风了!

这还用说嘛!

要是都成了,那拿破仑还值钱嘛!

自己也是,年轻的时候总是蹦跶,想成事,最后万事不成,落得小保安一个,倒是安稳,好好值更,还可以古今中外,什么电影都下载看看!

唉,这就是人生!

 4 ) 《疯狂的导演》:电影界的凡人修仙传

今天与我扯淡了一下午的某位同学,曾发过一条微博,说在星光天地的咖啡厅闲坐着时,周围好几桌都是在聊电影项目的。

由此可见,现在这个电影市场到底是多么繁荣,或者说,多么疯狂。

《疯狂的导演》讲了很多电影圈光怪陆离的事,戏中戏里的“乡村爱情谍战动作大片”也可以从某些电影找到影子,一个怀揣着梦想的小导演,在自己的修仙之路上遭遇种种坎坷,好一部电影界的凡人修仙传。

《疯狂的导演》的故事是双线交叉进行,主题故事是年轻导演和他的好友制片人,为了给一部电影拉投资四处拜码头,而复线则是戏中戏,众多明星出演把投资人的种种想法实现,演出了一场电影大戏。

现实与梦想齐飞,残酷和荒诞并行,这是一个关于电影的黑色幽默,每一个被现实操控的电影人都一边喊着梦想,一边被金钱折磨,凡人在成仙入圣之路上,必经九九八十一个磨难,才能走出自己的光明仙道来,这份炼心之路走得令人唏嘘。

主线情节上,导演(高天饰)与制片人(张殿伦饰)与各类玩票的电影投资人的谈判颇为原生态,相似的经历我虽然没有过,不过也见过一些些,可能在很多有钱人的眼里,电影是文化,但还是一门生意,如果是知名导演,可能为了攀关系,送钱都是没问题的,可是面对有想法的新导演,那种我比你懂行的姿态多半令多数新导演心生不忿,可惜有钱的是大爷,不伺候不行,才有了影片中那一场场的茶局、泳池、会所的高屋建瓴般的奇异谈话。

这种混乱的现实与错位,构筑了本片的基调。

在影片中,随着投资人的各种点子冒出,不断增加你意想不到的人物,徐帆、刘桦、焦恩俊、金铭、王宝强……影片的明星阵容蛮强大的,飞机空投、野战突袭、雪地追杀等大场面也有,影片中各种元素疯狂混搭,也贡献了影片的不少笑点,有激凸才有笑感,不得不说决定投拍电影里高天这位新导演的投资人们,想法还是颇为潮流化的,而且把电影拍摄当金钱豹的自助餐来拍,各种抢眼镜头皆有,大面积轰炸银幕,影片的类型全方位覆盖,这想必也是很多电影投资人曾有过的想法吧,此番在《疯狂的导演》这部电影里终于完成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大杂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迈过这段疯狂经历的导演,破茧而出之时,会给观众们带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疯狂的导演》在影片最后留下了一个光明的结尾,至少,电影这个世界是成就梦想的,有黑色的一面,同样有着梦想成真的真正一面。

 5 ) 又一个北漂电影人的导演梦

毫无疑问,《疯狂的导演》是一出风格独特的喜剧,它以闹剧的方式将电影界的那些事很吊诡的摆到观众面前,让人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了解到银幕光环背后的黑幕。

然而,它却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搞笑的故事,在它搞笑的外表之下反映的是当下基层电影人的艰难处境,影像内外都很是拙劣而偏执的挣扎着。

或许是在娱乐时代缺乏足够的严肃精神,当你一本正经地说话时总被人误做是在开玩笑,于是严肃的事情只好以玩笑的方式来讲述,但无论正话正说还是反说,都说不好,一如在济南的那场事先张扬的审判。

透过滑稽的外表与热闹的场面,我们看到一个北漂电影人的酸楚与无奈。

《疯狂的导演》通过对青年导演高天的遭遇的描述,一方面完成了对当下电影世界本身的解构,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反思了当下青年从业者的生存困境。

当然,这或许也不仅是电影界的问题,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很少有为年轻人准备的机会,大多数学子在大学毕业之后要么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事情,要么敛翼低飞,老老实实地夹起尾巴做人。

青年导演高天怀揣电影梦想,却在现实中不断碰壁。

目标是气势宏大的大叙事大制作,现实却连低成本的小制作都难以维系,这或许是每个初出校园都所面临的处境。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是坚持理想还是俯就现实,作为年轻人这大概是毕业之后的第一道考题。

高天与同样年轻的制片人张殿伦选择的是坚持,或许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只是在很多情况下缺少那份果敢与毅力。

在智力平均的年代,一个人能否成功除了机缘之外大概就是比拼自己有多坚韧,毕竟机遇只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其实,如果全面的看,高天与张殿伦四处筹集资金的过程也是他们从电影梦走进现实的过程,对于理想纯洁性的坚持让位于现实的生存原则。

为了使自己的梦想延续下去,他们不得不与各种奇葩变态的经纪人打交道,并且在投资人的颐指气使下修改剧本。

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看作是现实对青年人的考验与磨砺,或许只有经过这诸种艰难的磨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但我们同样也会有疑问,这种磨难是不是年轻人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固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存活下来的都是坚韧者。

然而,电影创作毕竟不是生物成长,它需要磨练但更须要关心。

他们经常去喝咖啡的老板的经历就是一个失败的经验,同样是电影专业出身最后却在经营酒吧。

而另一个范例则是大腕身边的女秘书,她同样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但却从事迎来送往的工作。

或许,每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高天的坚持正是日后成功的基础。

尽管在不断被现实挤压,但其中的梦想却并没有偏离航道。

高天在无数次修改剧本之后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创作,当然这其中已经发生了N多变形。

然而,这或许就是我们的真实境况,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有一个中间性的存在,我们都需要学会在二者之间进行妥协。

只有当我们适应了现实的法则,心中的那个理想之梦才能真正飞扬。

 6 ) 《疯狂的导演》:烂片就是这样炼成的

这是我年内第三次看到边缘导演自我吐槽的电影,前两次分别是《北漂鱼》和《大片》,而且还是演员阵容最大的一次。

《北漂鱼》最大碗不过是林子聪,《大片》中的熟脸也不过吴孟达和于谦,《疯狂的导演》则一举网罗了王宝强、徐帆、刘桦、焦恩俊和金铭等多位明星。

不过几位腕儿仅只在戏中戏里为新人站台,片中被饱受摧残的还是高天和张殿伦两张新鲜面孔。

《疯狂的导演》影片的创意与《大片》相似,高天饰演的导演和张殿伦饰演的制片人是对奇葩兄弟,一心想在电影这条荆棘丛中趟出一条道来。

与《大片》中怀揣大片梦的向飞导演比起来,哥俩的野心要朴实得多,只不过是想学有所用,拍出一部电影来。

他们与各色投资人的际遇,与《大片》中向飞忽悠投资的遭遇异曲同工,手法又不尽相同。

《大片》的喜剧效果在于导演忽悠投资每每仅在咫尺,又每每因为废柴手下等自作聪明地搅黄,而《疯狂的导演》中的喜剧落差,则来源于每一个投资人的介入,以及对导演创作意图的各种强奸和肢解。

《疯狂的导演》中导演的各种脑残遭遇,想必影视圈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所经历。

比如有的投资人非某些大腕不投,于是徐帆和刘桦这对戏中戏的农村夫妇出现了;有的投资人对王宝强情有独钟,于是王宝强饰演的江洋大盗被加了进来;有的投资人附带女演员加塞,于是金铭饰演的大盗搭档横插一杠;有的投资人偏好动作戏,于是王宝强和金铭的雪地追逐戏拉升出来;有的投资人喜好国际制作,于是一队俄罗斯士兵莫名名闯入东北农村……原本一个农村题材的剧本,活生生被嫁接成了四不像。

《疯狂的导演》可谓以身作则,给广大观众示范了一回烂片是如何一步步被炼成的。

早前的《北漂鱼》主诉电影圈边缘人物的甘苦,影片诚意满满但能力不足;《大片》拿业界生态开涮,情怀有余但格局不够;《疯狂的导演》野心比二者大,但同样存在《北漂鱼》和《大片》的类似不足。

然此三片虽有不同程度地稚嫩,但同类题材的集体吐槽,殊途同归地展现了新一代边缘电影人的羁绊与迷茫,其中吐露的电影业态不容忽视——一个病态的电影圈,是难以给年轻人健康的给养的,故不折手段的投资人层出不穷,无底线妥协的导演也大有人在,结果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又及:由我担任执行主编的《青年电影手册》第六期九月将推出“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作”主题,将与电影爱好者分享100位华语导演处女作的诞生,相信这些采访对有志于投身电影的年轻导演会有所启发。

其中我亲自采访的有20来位导演,在这里先睹为快,分享部分导演对年轻导演的建言:问题:您对第一次拍电影的导演有何建议?

吴宇森:第一部电影能拍摄自己的剧本是最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及风格表现出来,让别人对你能有一个认识。

尽量把自己拍短片时实验过的技巧或技术,以及剪接方面的理论融入到第一部作品里面,而不要去管是商业片或是艺术片。

因为这些新的手法和技巧会带出不一样的新鲜感,会让懂得电影的制片人或观众另眼相看。

第一部戏也最好不要是大制作,因为一部大制作失败,会很难再获得机会。

最后,现在高科技很发达,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电脑后期去加,但我希望年轻人拍第一部戏,不要过于依赖科技,从什么都没有开始,这样会更能刺激你的创作欲,才会创作出新东西。

徐克:第一次导演最重要的是,以你现在可能拿得到的条件,尽量去拍出一部你想拍的电影。

有些导演会要求比较多的条件,但有限的条件里,你至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所有人知道你的电影是怎么样,而不要等。

当然有人会说第一部电影我要求什么什么,但环境条件也许不允许。

我认识不少朋友,有些是以前我的副导,有些是我认识的下一代,到现在都没拍到第一部电影,可是他已经不年轻了,到现在都没有机会拍第一部电影。

所以作为新导演,最重要的是拿到和利用你手头上存在的条件,不要去要求一些不可能出现的条件,然后永远拍不到第一部电影。

夏钢:就是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太看重一个电影功利的东西,一定要忠实于自己最初的冲动,忠实于自己最初的想法,不要太轻易改变自己,不要太轻易放弃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真实的最宝贵的东西表现出来。

如果你在第一部片子就放弃了自己的冲动的话,那你就会养成一种惯性,随时可以放弃,随时就可以改变,那你的作品就会缺少个性。

高群书:拍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朋友的生活。

别打开始就奔着装逼去,这忒恶俗。

第一次拍片形式,技术什么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情感含量和热度。

别无病呻吟假大空华丽无比扯淡无限。

蔡尚君:我觉得第一次都是最难的,最青涩的。

没有第一次的突破,没有后面。

我们那代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梦想,或者理想,你可以那么样活着。

但是在今天来说很难了,你没有这个土壤,没有这个温床,这个温床现在只有利益,现实层面上来考虑,今天来说,而且更残酷了。

那你必须对这条路你得想清楚,因为如果是电影,或者艺术选择了你,是一个天性的事。

如果是你选择了电影,是很艰难的,你得想清楚,没有人逼着你做这个事情。

今天来说,我觉得更多是一种自我选择,是最初的内心的那点梦想,或者是你的理想,一定要坚持,这是最珍贵的。

千万别为了现实所妥协,你妥协,你就失去,你永远找不回你失去的这些。

我觉得这是最重要。

其实你做到最后,你会发现还是你年轻的时候,你的内心东西在支撑你,就是那点东西了。

我们说的是心田,确实是一块田,你怎么让它真正的保持一个丰饶的状态。

张猛:因为作为处女作来讲,我觉得不一定你要先有一个大的格局,我觉得首先你得是油然而生的那种作品,有感而发的那种作品。

然后呢,尽可能在处女作当中,还是充分去表达自己,这样才会有机会。

另外一个,也别着急,现在我看我身边着急的人太多了。

就是说,别慌,我觉得还是要把一个作品准备得成熟,然后再去做。

最好是能找到比较靠谱的钱,然后别中间断了,那对一个导演的创作是有伤害的。

张扬:不要简单向商业概念妥协,不要简单地并入到商业的轨道里,当然我觉得导演也有分类,有的一开始就奔着这个方向去,有很多导演一定要用自己真正的实力证明自己电影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这个东西是往往你边成熟了,反而没机会表达了,在你第一部第二部时候,你的年轻人的冲劲和他的这个无拘无束,恰恰是能做出不一样的电影的时候。

后来的商业绑架,变得失去自我,反而是年轻的时候,内心最强大的时候。

 7 ) 《疯狂的导演》:谁说中国没有B级片

想起某部台湾电影,故事讲一群为了电影梦而奋斗的小人物,挣扎在片场与生活间,高潮的段落,小女演员终于得到了上镜机会,演一个贞子式的女鬼,衣服穿好了妆也画好了,却在那一场戏开拍前,因为高烧真的离世了,组里当然没人知道真相。

本能驱使下,死后的小演员还是带着“完美的妆容”来到了片场,于是,镜头里拍摄的是一只真正的女鬼。

每个剧组都有很多的好故事,《疯狂的导演》以原著《大导演》为基础,将演艺圈的生态杂糅于荒诞的故事情节中间,嬉笑怒骂,有些讽刺意味。

不知道多年后的影青们看到这部电影,是否还会寻找到当年那群“要做著名导演”的年轻人身上的热血。

这种电影很原生态,很赤裸裸,很扯很没规矩,谁说中国没有B级片,如果你喜欢,这部就可以算是一部B级片。

狂想曲式的电影,剧情跑线天马行空,五花八门的虐心事儿一个炮仗接着一个炮仗,当牛做马,漏胸漏肉,打架见血,真枪实弹,鸵鸟拉屎,各种生理享受,该有的全有。

《疯狂的导演》开始于一场拍摄不下去的小成本战争片,为了让片子顺利完成,导演和制片人竭尽所能,去寻找救命的投资,期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各路龙蛇前来拦路,折腾不在话下。

影片的镜头语言十分大胆,各种动物乱入,拉伸了人物所处生态的荒诞性。

从北极村穿越到城市,从城乡酒吧穿越到澡堂,背后的逻辑在于人物内心的轨迹。

徐帆、焦恩俊、金铭、王宝强等明星大腕领衔主演,使得影片类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枪林弹雨、家庭氛围、都市男女、黑帮警匪、春贼喜剧被杂糅在一起。

艺术与商业能否两全其美?

这是影片自始至终在探讨的问题。

冲突来自于各路影人的生存压力,同白领一样,导演也是要靠干活儿吃饭的。

没有了项目,脱离了剧组,众人就如同酒馆里的醉汉,街头的乞丐。

艺术和梦想在此时完全使不上劲儿,现实中的生门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找钱,把戏拍完。

抱着这样的目的,想出钱的老板们对于影片的要求不管再扯淡离奇,都是“有道理的”。

导演在生存面前开始走上疯狂之路,战争片剧情在东北雪原上产生了离奇的变化。

期间有挣扎,有绝望,都没办法阻止“把片子拍完”这个不可磨灭的使命。

片子终于拍完了。

导演幻想着自己终于熬出苦海,走上国际一线导演的行列。

到了那时候,闪光灯背后的恶心事儿,还算个屁啊。

苦逼的是,电影行业是个万人坑,纵有千人沦落,后人还是会踩着前人的尸体往上冲。

每年艺考期间,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里都杀得一片血淋淋,要是当时校园子里支开幕布,放一下《疯狂的导演》,估计一轮考试,半数以上的人会自动弃权。

这部电影是给什么人看的呢?

艺考生,从业者,所有为梦想而疯狂的人。

踏踏实实做事儿,早晚有混出来的一天。

 8 ) 推荐给那些还有梦想的人

这零零碎碎的情节中道出了当导演的难处。

为了能拍出自己心中的一场戏,不得不拉投资改剧本加人物,甚至低声下气地做着非本职工作,电影中另一些原本怀有同样梦想的人放弃当年第一志愿,开酒吧,当老板,当秘书。

而戏中的男主角的梦想也一点点被磨灭,终于变成了他最不想成为的那一类人。

而我们,曾经不也这样的吗?

 9 ) 电影文本的返身自涉与互指

由宋阳执导,集合徐帆、王宝强、刘桦新作《疯狂的导演》就外观上看是一场热闹的喜剧,将娱乐圈内的那些事用神、神经、神奇一般的镜头表现得淋漓尽致,银幕内外都折腾到扭曲。

当然,电影指涉的能量非常丰富,既有关于电影本身的,也有关于现实生活的,更有关于全民狂欢的主题的,用最形象的话来说,这是一锅各色食材都具备的东北农家乱炖,吃完了也说不出究竟是怎样的味道,话说一切的起因不过是电源被赋予成艺术的高帽。

然而,抛开这种热闹闹的外表,单就电影本身而言,其实它给我们提供了诸多信息元素。

就外观而言,这是一出荒诞闹剧,而就本质来看,它却是是当下娱乐时代中最真实的一面。

布莱希特在他的戏剧理论中提出“戏仿”这一概念,但是他却想不到几十年之后整个社会都进入到戏仿年代。

漫天的山寨已经取代正品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一个有假的谁还用真的的年代,赝品就是最真实的真品。

《疯狂的导演》可以说是这种戏仿的集成,它对各种题材的电影作了最形象化的描述。

一开始即呈现的战争场面是好莱坞大片的经典镜头,其中冲天而起的飞机与丛林野战让人仿佛置身于二战的战场上;同样剧中王宝强与金铭的雌雄大大盗也让人体验一把林海飞侠的感觉。

这样,通过不断地修改剧情,《疯狂的导演》几乎将我们熟知的题材戏仿了一遍。

在这里,各种电影的熟知模式被推向前台,成为解剖分析的对象。

而这种对他者的指涉或者说解构即是我们当下生活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即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我们不需要任何权威来指导我们的存在。

即使制造这一影像本身的电影制片者本身也是需要被戏仿或反讽的对象。

所以,对于这诸多题材的戏仿其实是我们当下娱乐精神的集中体现,那就是消解一切权威,任何被称为经典或者神圣的东西其实都是对现实人生的压抑,而娱乐的使命即是解构这种神圣性,还之以世俗的狂欢。

当然,《疯狂的导演》还涉及对自身的解构,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制造的效果是需要展现给观众的,但是制造本身却不能呈现给观众,因为一旦这种制造过程被解密,那么整个电影本身亦被解构。

《疯狂的导演》恰恰以这种解密为乐趣,它将电影制作的全过程分解给观众看,并在这一分解中体验惊喜的效果。

这事实上是对自我的一种分解,将电影还原到原始阶段。

作为现代声光技术的结晶,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然而就实质上说,它是一种梦幻式的存在,尽管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它的虚构叙事方式,但没有人愿意指出这一点。

《疯狂的导演》通过对电影制作过程的解剖,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电影工艺的梦幻性,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一个现实版的电影世界。

如果说,当下是一个没有悲剧只好打苦情,没有喜剧只好搞闹剧的年代,那么《疯狂的导演》则在制造闹剧同时也解构这个时代的基本娱乐精神。

通过对电影文本的互指与自涉,《疯狂的导演》为我们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娱乐快餐,当然前提是我们要抱着壁上观城门失火的态度。

 10 ) 晒晒影视圈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电影自诞生起就是世俗性的,由于其信息传播量大且速度迅捷,几乎一出世就深受大众喜爱。

时至今日,它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并且与其它现代信息传媒手段一起构成当下的娱乐世界。

然而,电影制作本身却并不是大众化的行为,就如汽车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但制造汽车却不是人人都能接近的活。

然而,当我们开始进入山寨时代后发现,所有神秘或高深性质的对象都在被修改,世界进入平面化状态,一切皆有可能是娱乐时代最好的宣传标语。

即使在电影领域,我们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对于产品无比熟悉却对制作过程一无所知,随着微电影的崛起,似乎电影制作也已经成为普通吊丝大众的娱乐之一。

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一般公众来说,电影制作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拍摄几十分钟的微电影跟拍摄一部真正的电影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汽车玩具跟真正的汽车还是有差距的。

由宋阳执导,徐帆、焦恩俊、王宝强等人联合演出的电影《疯狂的导演》则将电影制作的流程展现给公众,影片通过诙谐、荒诞的手法,将电影制作中的各种艰辛与离奇的遭遇表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住的同时也不免一声叹息。

对于电影产品而言,或许最闪光的是演员,毕竟其他人都隐藏在幕后,但对于电影制作来说演员只不过是整个产品的一部分,并没有突出的地位。

而就中国的电影创作现实来看,导演、制片人与投资方之间的合纵连横才是核心内容。

《疯狂的导演》通过导演(高天)与制片人(张殿伦)与各类投资商的谈判,将电影制作中的种种离奇故事从幕后推向前台,让我们一睹隐藏在银幕光环后面的各种不堪。

本着有钱的是大爷,没钱的是孙子的原则,在这场角逐中,投资人具有天然的优势。

因而,无论是导演还是制片人,在投资人面前都不免自矮一头。

当然,在见到投资方之前,还需要与各类中介打交道,当文化消费成为一个流程时,各个环节的衔接就成为关键。

然而,在当前的影视界,投资人与制作人之间的严重不搭调则是一个制约性的问题。

通过中介,制作与投资人才能联系到一起,双方的信息也通过中介沟通。

然而,恰恰是由各路圈内中介大腕搭起的这个平台本身缺乏基本的影视常识,于是就形成鸡同鸭讲的搞笑场面。

于是一面是投资方的骄横跋扈,另一面则是导演与制片人的小心谨慎,唯唯诺诺。

电影既不是体现其自身的逻辑,也不是体现导演的艺术观念,而是投资方意志的体现,作为年轻导演高天于是按照不同的投资方的要求不断修改自己的剧本,直到最后改的面目全非。

或许这就是当下电影界的现实,专业性的人才要么改行做酒吧的老板,要么成为大腕们的小秘。

而当电影成为一种工艺流程时,幸存的从业者要么打包回家,要么屈从投资人的意志。

《疯狂的导演》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影视圈的种种混乱不堪,尽管高天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但在各种强力的挤压之下却完全脱离了自己的初衷。

透过《疯狂的导演》,我们看到在喜剧外衣下的混乱现实。

(文:孟庆雷)

《疯狂的导演》短评

将影视行业乱象诙谐呈现,满是辛辣讽刺,虽制作稍显粗糙,却凭借独特视角与密集笑点,让人印象深刻 。

6分钟前
  • 想睡觉
  • 推荐

片子没有像评价那么无聊,得分偏低了吧,虽然片名有一定炒作成分。也许是笑点低,我笑了很多处。

9分钟前
  • ningxe
  • 还行

嘲讽的味道好重,不过有点意思

12分钟前
  • 华华猫
  • 推荐

为拍出来电影就死的小导演点个赞,

16分钟前
  • Casablanca
  • 推荐

看不下去,真心难看,烂

21分钟前
  • Bounce l
  • 很差

马马虎虎的一片儿,就是换来换去感觉有点乱,不过投资商们确实够乱的,应该改名叫疯了的导演

22分钟前
  • 弹指流年
  • 还行

这部离经叛道的片子谈不到有多好,但是里面出现了一群又红又美的人

26分钟前
  • 白啤双修放映员
  • 还行

凸(゜皿゜メ) 靠!

30分钟前
  • 日光
  • 很差

哈哈,刘桦在里面太搞笑了,他总是疯狂系列里面画龙点睛的一笔,徐帆演的也不错,去屑实力派,只认徐帆姐,啊哈哈哈哈~~~

34分钟前
  • 淘淘foreverLV
  • 力荐

我只想说:我错了-_-#

38分钟前
  • 苏且夭
  • 很差

加油加油!

42分钟前
  • 王铭
  • 力荐

实在看不下去了。。。。

47分钟前
  • 单向街
  • 很差

烂烂烂

49分钟前
  • 蜂蜜绿茶
  • 很差

看了20分钟,是在看不下去了。

51分钟前
  • 张伍可
  • 很差

凑出来的电影吧。

52分钟前
  • 高质量妖怪丶
  • 较差

虽然不好看,也没那么尬

57分钟前
  • awxs12345
  • 还行

创意不错,故事没讲好

60分钟前
  • 小驷
  • 还行

國産片中相當不錯的作品。很有料,導演有水凖。

1小时前
  • 遊俠塵月
  • 推荐

无聊的夜 无聊的人

1小时前
  • 矫情
  • 很差

这个世界无比疯狂 又何止是电影圈 本片是由小见大 野心不小 但不得不说的是 涉及的人物越多 层面对普通观众来说就越难理解 银幕的背后是什么 其实揭开了并不是多么有趣 讲述的这些事 有些可能很有趣 但有些也很让人感到荒谬和丑陋 创作者想要抒发的显然不止是美好的梦想 所以要接受电影带给他们的一切

1小时前
  • 李小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