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因为无所事事我希望发生地震发生世界末日,某一天发生一点变化好让我逃离这个小镇。
金鱼在夏日祭会被处理掉,我们想把金鱼放进海里可是峡山没有海所以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里。
我们想人都是僵尸,“我们在出生的同时就已经死了,我们为成为僵尸而生,我们活着就好像行尸走肉”
十五岁的夏天,四个少女把夏日祭的金鱼放进了泳池,理由就是无聊,纯粹的无聊。
人生好多个十五岁好多好多无聊。
人为什么要工作学习呢,是不是能给平淡无味的生活加点意思。
人生就是不断的“找乐子”当你认为新的环境或者当你25岁你所期望的世界不再无聊,结果你还是陷入全新的无聊,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
你成为了社会的僵尸。
每个人都像是金鱼被困在不同的地方,当你认为摊贩的池子太小太拥挤,可是泳池又满是消毒水,海水又太咸。
我的签名一直叫溺水的鱼,因为记性不好只会笨拙呼吸迟钝地吐泡泡。
现在我需要给我自己加新的前缀,溺水的金鱼。
我十五岁时正是高二,生活在豫南的一个小县城里,每天早上的闹钟是5:16,在家里吃完早饭,要在六点之前赶到学校。
每天都有着做不完的习题,有着上不完的课程,放学了会赶紧跑去食堂吃饭,然后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新的习题,有时也会趁机买上几本小说。
中午要求在宿舍休息三十分钟,我侧躺在床上,有时看书,有时写题。
吊顶的电风扇总是摇摇欲坠,舍友的鼾声此起彼伏,十二个人就这样塞在狭窄的房间里,老师走进来时总是悄无声息,但我总能及时藏好课外书,一动不动,装作呼吸平稳的样子,躺久了似乎真的能睡着,但一般都是眼睛紧闭,不知道究竟想些什么,从宿舍走出时我才会感受到困意。
上到四楼时会去厕所洗把脸,走到隔壁班时会装作不经意地往里看,她就坐在最后一排,我总是庆幸她不知道我喜欢她,后来却发现几个班的人都对这些八卦津津乐道。
晚自习的时候附近广场的音乐声很是嘈杂,不远处的楼房总是有红光在闪烁,在课间的时候我凝视这些红点,想象它们是噬人的怪兽。
周五晚上是少有的快乐时光,走读生会回家,住校生也会选择白天再来自习,留在教室里的只有几个人,可以畅快地聊天,一周的堆积压力仿佛都能在一个晚上得以释放,虽然第二天来自习时又会恢复原样。
也有几个所谓的朋友,其实就是一起从宿舍回教室的同学,关系不好不坏,但也不至于让人生厌。
那时我不够成熟,也不算幼稚,总是看不起那些自作成熟的人,可内心却暗暗渴望。
我总希望生活里出现什么波折,譬如噬人的怪兽、漫天的陨石,想象世界将要毁灭,然后我挺身而出,光芒万丈。
所以说把金鱼倒进泳池又如何呢,它们也只能在这池水里安静等死,我们只能宣泄,不能改变。
看完这个短片,我只想说太赞了,太赞了。
我给五星。
这是我近些年看过最棒的青春片,没有之一。
尽管是一个短片,28分钟,影片却分了9个章节。
尽管是一个短片,镜头手法却极其丰富,各种风格混搭,很酷,音乐也很棒。
至于剧情,因为太乱了,根本就没法描述这片的剧情,顾名思义,它确实讲了4个日本少女把400条金鱼放入了泳池。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看到400条金鱼在游泳池里游来游去的画面,那就让你失望了——坦率说我也以为导演会来这么个镜头——我服了。
无聊,这片的主题就是无聊的人生。
从四个生活在日本乡镇的少女的视角去表达和反抗无聊的人生,结局呢,当然还是无聊。
这简直太无聊了。
她们甚至渴望发生战争,地震,父母突然死了,僵尸之类的,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不发生什么便无法改变什么。
导演还想给这片起名叫《你是跳不出来的,金鱼》影片主题其实非常残酷,但表现的很欢快,算是一部喜剧。
2017.08.02/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影评一部作品,一定有导演想要说的话,他想要表达的主题。
看到对于这部影片最多的描述就是极度的丧,我却在写这篇文章思考时发现,实际是很正向的主题。
结局是无意义,无改变,就是现在,活着。
是那一首开头与结尾都出现的歌曲,令akane落泪的歌曲。
距离高中毕业已三年,迷迷糊糊,好似熟悉,却已然不是当下而有些怅然若失。
高中时期的我,也觉得人生无聊至极,没有意义。
既不知读书何用,想要找到答案,也想在书中找答案。
现在,也没有寻到人生意义,意义这个宏大的命题,难以寻得满意的答案。
回忆起以前的种种,带有的情绪多是对自己脑回路神奇的嘲笑。
我的高中是一所很好的高中,她的好不仅于高考录取率。
几乎是全员奋笔疾书时,我却浪费很多时间在“自毁前程”的事情上,除了准备高考外的想法也是多的要溢出来。
父母到现在还悔不当初的就是,我在高一时选择文科班,高二却又转入了理科班。
他们把这个作为了我考不上一本这个结果的原因。
高中极其重视的学科是数学,我在高二时却拼命念文言文,把做不完的数学作业丢在旁边,大学的科系却主动的选择了数学。
午休时间,在自习室里,我在看瓦尔登湖,做摘抄,晦涩难以理解之处就攒起来去问语文老师。
一个人跑去英语岛,坐在靠湖边的台阶上,看对面的枝桠上,有时候会停满白鹭,有时还会听到猪叫声,那时候的我在想什么呢,啊,无外乎,为何读书,人生意义,伤春悲秋,放空吧。
那时的我,发现多数人都有一个毛病,想要的很多,却吃不了。
我会询问一起吃饭的同学,可以夹你不吃的吗?
次数是多是少也不知道了,想来自己真是无理啊,也觉得单纯坚持不浪费而无所顾忌脸皮。
我会把衣服束在裤子里,裤脚挽起,左脚上戴着L字母的红绳,这些习惯依旧如此,只是红绳不再是高中的那根,字母也已经不见。
那段时光我还以音乐度日,玻璃屏碎光的MP4,耳朵疼却依旧戴着的耳机。
听垃圾场这一类的中国旧音乐,粗糙感让我对于小众音乐毫无障碍。
音乐软件里面逼哥的照片,我暗自断定这不是本人应是随机的网络图片。
把玫瑰这首歌推荐给别人的时候,得到的反馈是摘下耳机和这是什么烂音乐这句话。
我赋予离别很强的仪式感是从高中毕业开始。
毕业前,我攒了一堆钱用来买礼物。
思考着最合适的礼物,写卡片。
因为以后的我们,可能不会再说一句话,也不会再见。
有一些事情,我觉得神奇的是因为我都猜错了后续发展。
送生日礼物,却联系不到,穿着鞋子跑进了露天游泳池,像个偷窥狂一样转了三圈,才找到。
因为朋友的台风天不能失约,冲动的跑下了爸爸的车,问他在哪里,虽然我还是没有见到。
跑去另外一个学校,信息错误的情况下,还是寻找到了班级,座位。
在安东诺夫卡的苹果的这一页,左手握笔写上标记。
和父母起冲突的时候,情绪激烈到我需要蹲下来,才能冷静。
人生第一次跑去看音乐节,踩了满脚的烂泥巴,已经晚上十点,我爸开着车在瓯江大桥上来回找不到我而火冒三丈。
拦不到出租车的我,只能选择从桥的这一头跑去另一头,msx就在后面追着。
曾让hx,jm,jq帮我兜谎,他们无法理解我为何对父母撒谎这一行径。
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的新旧挣扎。
我开始有了自我的想法之后,与父母就出现了隔代的障碍,还遭遇了沟通失败。
想尝试,被压抑,再思考。
新的想法冒出,便会重复着上述三个步骤,高中不结束,就会在这个圈圈里面循环多次。
那时候多期待啊,能够跳出这个圈圈,能够自行在想尝试的下一步变成去尝试。
对我而言,高中毕业比高考的意义更为重大,兰州的遥远程度大概就是我迫不及待离开的心情程度也是我对这个圈圈的厌恶程度。
金鱼这个意向,出现在了标题,开头,中途和结尾。
akane在第四章的时候对金鱼说过,如果我能给这部影片取个名字的话,她取为,你是跳不出这里的,夏 。
如同她的命运一样,是离不开这一个小镇的。
金鱼无法跳出鱼缸,除非发生奇迹。
少女们的突发奇想,成了金鱼们的奇迹。
她的结局是,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都没有意义,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就是现在,活着。
akane留出了眼泪,话是直白而简单的,要懂得只需一瞬,唱出来的就是现在,活着。
在探索意义,未来,兜兜转转又是回到了现在。
活在当下这句话多么的简单,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把期待放在了未来。
我们称现在的都是苟且,远方的才是诗和田野。
告别青春期的我们,多数人更是把生存放在了意义之前。
那时候没有人和我说,活在当下这个道理,说的全是,高考之后的如何如何,过了高考这条线你再努力也没用了。
没有人教我如何享受枯燥,在这些蚂蚁文字中寻得乐趣,大多听到的是,老生常谈的道理和成功的方法论。
我突然变得很好奇,当年那一群同龄人中,他们是凭着什么学习下去的。
父母老师的教导?
理想的向往?
对往后生活的期待?
人云亦云?
还是对于知识的热爱?
我们把知识当作矛与盾,当作冲锋陷阵的利器。
是浑然不知所做何用,只是日复一日。
高中时期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当下情绪使然的冲动,行为是当下的,却没有活在当下的恍然大悟,我把新生放在了高中毕业,活在大学才开始。
活在当下也只是一种人生观点,是我三年前的迷惑,和这一刻的透彻明白。
把意义大大的期许在未来,我们多半达到时也不会多么的快乐。
结局就是一个结果,没有任何意义,他既不改变未来,也对曾经没有任何影响。
所能感受到的,也许只能是“就是现在,活着。
”akane远比我厉害,她在结尾的那一刻就找到了。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看完之后第一感受“无聊。
为什么无聊还要看完,因为这里起码百分八十和我的生活态度相符吧。
就是 “丧”。
可以说这里的大多数台词都很现实,只看你敢不敢面对。
想起一句话“就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生而为僵尸”按我看完的感受就是,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地方的四个女生,觉得生活很无聊,百无聊赖,没事找事,但其实这个整个地方的人都很无聊,于是她们做了一些很无聊的事。
把偷来的几百条金鱼,放进泳池里。
以为会发生什么,结果天太暗,金鱼根本看不到,四个人跳进泳池里,后来走了,以为生活会有改变,但是,被停课,转校……依旧无聊。
应该就是平平无奇的过完了这一生。
有一个女孩和另一个女孩手机聊天时,一直不停发😊类似这种表情,嗯就是互相装,其实谁都不想聊,因为很无聊。
生活即凑合那个女孩吐了口唾沫到手机上又擦了,另一个(这个女孩应该是一个从这个地方走出去的小歌手)还在不停发。
那个歌手回来演唱会的时候,十五岁唱《十七岁》对这个地方的不满,对这里就是个小地方。
每一个人都很无聊。
到了外面也是,无聊。
还有很多片段,这个短片分章节的,不同的感受很多,就是丧。
如果平时生活得很开心的人,应该会觉得没事找事。
有很多很特别的镜头和情节,也许会莫名很爽,可能有一些会这么觉得吧。
不是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什么天真美好又快乐的。
但是你还要积极面对。
积极有什么用,积极换回来的结果也不是我想要的。
就是一切事物可有可无,没有兴趣。
完全没有。
至于那些记忆,不喜欢回忆,有什么好回忆的,有时候是强迫自己回忆过去,结果就会哭的稀里哗啦的,因为具体发生什么都忘记了,只剩下感受,真真切切,痛也是,即使是现在也会不经意地出现。
很烦,为什么不失忆,那样最好,失忆之后,只给我一种人生观,毫无矛盾地过完这一生。
真没意思。
那样活着,白活了。
很想继续打字,可是很烦,有点强迫症,如果再打字,我就很想去修饰,我又干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对自己很无感,就是这样还有很多感受,但不打字了,好累。
感觉在写日记…… 我很话唠,突然想起某部剧里的一句话“我们活着只有一次,贪婪有何不可” 大意
都以为自己会与众不同,过些肆意潇洒的日子,以为自己天生乐观,烦恼与自己无关。
整个童年都被一股“主角心”主宰,长着长大以后,逃离这个小地方的快乐生活。
或许是想象得越美好,而现实的差距越大的时候,心里的悲哀难过就越浓烈。
总想着,发生一些事情吧,哪怕是不好的,来打破这一层不变的生活。
后来的时候,“长大”了,“懂事”了,明白过来,爸爸不是超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姑娘,生活一眼望得到头,很久的未来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主角心死了。
我的青春死了。
我的青春怎么就死了呢?
我甚至都没有好好的“过”,没有好好感受,它就已经逝去了,那么猝不防及。
连称之为最美好的青春都这样无聊,空虚,惨白,那么,以后呢?
以前不明白这句话,在发呆的某一时刻,突然懂了。
人在幸福的时候,往往是不自知的,因为我们总是擅长记录痛苦。
现在的我,觉得这84天漫长如斯,我极其厌恶上班,我绞尽脑汁为了多玩一会手机,我把这一点的休息时间奉为净土,我只想时间快点,再快点。
很少意识到,也许多年以后我会觉得现在很幸福。
就像高中的时候,我也觉得痛苦如斯,我想快点考入大学,躺平摆烂,却在现在时不时回忆当时一杯奶茶一个晚自习的简单快乐。
以后,我再也不会因为凌晨的满天星星觉得浪漫,不会觉得铺面来的冷风清新,不会能在上班的时候打瞌睡,不会再关注娄烨的新片和纠结听不懂贾樟柯电影里的方言,不会在阳光里读瓦尔登湖,不会听赵雷的我记得。
也许会,但我会为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发愁,为工作焦头烂额,为老去的父母发愁,为得不到的爱情发愁,为注定的未来发愁。
这84天注定是我以后会觉得幸福的84天,过去的都过去了,都是回不去的,所以,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去珍惜每一天吧。
私たちはいつも結局だ 結局真っ暗で結局綺麗な金魚は見えなかった結局結局結局…結局その夏は終わった結局私たちはこの町から出ないだろう結局何も変わらない結局私たちがやったことに意味なんてひとつもない
。
金鱼放在游泳池里真漂亮啊,但是消毒水里会杀死它们的吧,也许金鱼就该呆在夏日祭大叔的充气水池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反正青春期干的尽是无聊又没有结果的事。
会关注到这部短片,是因为半个月前刚结束的第69届柏林电影节。
除了一波三折热热闹闹的主竞赛,自己关注比较多的则是新生代单元了,因为每次总能在这里,看到一些有趣的新生力量。
而今年,在柏林的新生代单元里,我发现了一部色彩奇异、配乐魔性的《We Are Little Zombies》,虽然只看到短短35秒的预告,但已经足够我对它产生兴趣。
《We Are Little Zombies》/我们是小僵尸这是导演长久允的长篇处女作,在这之前,他导演的短片《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就曾获得圣丹斯电影节大众评审短片奖和第11届FIRST青年电影展短片类评委会大奖。
翻看导演的照片,两条麻花辫子,挥舞的双手,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异样的气质让我好奇地点开了这部短片。
导演真的是太可爱了!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改编自2012年在日本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在埼玉县某中学的泳池里,一夜之间突然冒出了400多条金鱼。
警方经过初步调查,认为可能是暑祭中没有卖出的多余金鱼,被人偷偷放进了池中。
这样一个看似无聊的新闻,却成为了导演这部短片的灵感来源。
在短片中,将这400余条金鱼放入池中的,是想“拯救金鱼”的4名少女。
小茜、民子、吕子、真由,四位生活在一个名叫峡山小镇里的少女。
她们在同一间学校长大,会一起踩在卡拉OK的沙发上唱奇奇怪怪的歌,会四个人挤在狭小的照相馆里拍大头照,会一起逛街瞎跑胡闹,挥霍无聊的时光。
这样的生活,在她们看来,却是“没什么有趣的,棒得可怕。
”她们渴望有一场地震或战争来将这样的生活打破,或者来一场爆炸,把狭山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
因为不发生什么便无法改变什么,和平便是无聊。
就算回到家里,也一样普通寻常,无聊至极。
父亲沉迷于人气偶像,天天躺在家里看电视;母亲出轨就像玩老虎机一样,父亲即便知道也懒得计较;而哥哥则躲在卧室里玩直播,从不踏出门一步。
这样的生活虽然很真实,但是因为无聊,因为一成不变,而活得行尸走肉。
她们甚至能一眼就看到自己的未来——长大后的小茜在玩老虎机,民子有了五个孩子,而吕子成为了单亲妈妈,剩下真由正在和一个公务员出轨中。
当你看透了自己的未来,即便知道会各自幸福快乐地活着,但还是会感到很无聊啊,不是吗?
没有奇迹来打开这地牢的锁,天空依旧照常飞过自卫队的飞机。
自己要和这样的朋友和那样的家人生活在这里,直到死去,真是太无趣了。
所以,少女们决定要做一件“大事”。
她们在夏日祭典上蹲着捞金鱼,趁着金鱼摊老板离开去看表演的空档里,偷偷将池中的金鱼用塑料袋装起来,然后一路狂奔。
在漆黑的夜里少女们拿着手电筒疯狂地奔跑着,她们爬过学校泳池的铁丝网,然后把手里的金鱼哗啦啦地倒入学校的泳池里。
她们以为这样就能看到在泳池里游泳的金鱼,然而结果是什么都没有看到,因为周遭太黑了,实在是太黑了。
“结局是什么也没有改变,结局是我们做的一点意义都没有。
”
28分钟,9个章节,充斥着无厘头的对话和出乎意料的无聊情节,让我看到的是肆无忌惮的青春,特别狂妄放肆的青春。
就像短片所展现的影像风格,是个性化的,是躁动不安的。
出其不意的镜头,不时出现的口号标语,夸张花哨的视听语言,会让人感到毫无章法,毫无节制。
这种情绪的宣泄就如同片中的少女,是一种对无聊日常的对抗。
是的,这就是一部在与无聊互相抗衡的作品。
无论是导演所展现的影像风格,还是短片所表达的内容意象,它传达的都是在承认自己如僵尸般麻木生活以后依旧想努力打破当下、成为鲜活的人的努力。
所以少女们才会用交友软件约炮然后在远处偷偷地看谁会来,会将400多条金鱼偷偷放入学校泳池里。
她们试图用这样荒唐可笑的行为,来摆脱生活的无聊。
然而这种摆脱无聊的努力终究没有换来成功,反而印证了无聊不可撼动的力量。
在漆黑的泳池中依然看不到金鱼,在青春里极力制造的火花仍旧会被黑暗吞噬。
但即便结果是什么都没有,依然没有阻碍少女们用各种方式对抗无聊。
在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导演长久允谈到这部短片时说:“电影里好像在传递一种消极的情绪,是的,我其实非常理解那种处境。
‘我活着’说起来非常简单,对于他们的父辈而言可能‘活着’本身就已经足够了,但对于这群女孩来说,只是‘活着’还远远不够。
”所以啊,不必为当下的百无聊赖和无法打破的桎梏而烦恼,享受此刻吧!
忽然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玛蒂尔达问里昂,人生会一直如此艰难吗?
还是只有童年如此,里昂回答她说,一直如此!
同理,我想借着商场那四个未来的少女的口,对四个正处在15岁的夏天的少女,以及对15岁即将考高中的我自己说一声,姑娘们,你们现在感觉很无聊吗?
没关系,以后会更无聊的!
但是,我是汉纸,不是菇凉!
片中的四个十五岁少女们,一起K歌,一起拍大头贴,一起走火车道,一起放金鱼……似乎日子会一辈子这样过下去,无聊,麻木!
他们身边的人,也都很无聊,爸爸整天就只会看午夜节目傻笑,哥哥就只会讲一些无聊的段子直播,抽奖抽中玩具枪的人很傻逼,老师也很无语被妹纸甩了……每个人都很无聊。
是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无聊!
那些看上去很热爱生活的人,也不过是在假装!
假装很喜欢去看演唱会,假装很喜欢敲字,假装很喜欢旅游……其实谁他妈爱看演唱会啊,不过是无聊!
谁他妈喜欢敲字啊,不过是无聊!
谁他妈爱旅行啊,不过还是无聊!
无聊到爆炸了好吗,所以只能找点事做。
人生本来就很无聊,而且还会一直这么无聊下去,无聊一辈子,无聊将你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塞的满满的!
你以为那些伟人、明人、明星们就无聊?
NO!
想想季羡林老先生的日记;想想今天很多人转的那些名人黑历史,想想和你们一样都在玩王者荣耀的明星们……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也很无聊!
姑娘们,你们以为现在很无聊?
想过得更有意思一点?
想离开这个万年不变的小镇?
其实你们真的想多了!
未来的日子,你走出村子到了镇上上中学,又走出镇子到市里上高中,再走出市到外省上大学,再到不同的城市工作,或者出国工作……你以为就很有意思吗?
NO!
NO!
NO!
哪里都很无聊,哪里都很没意思!
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而真正可能会让你们觉得有意思的啊,正是你们的现在,你们觉得无聊去唱K,你们心血来潮去放金鱼,你们偶尔使坏拿水枪射那个送你们水枪的男孩……这些才是有意思的!
工作啊,梦想啊,都很无聊!
不过是为了糊口而已!
你们以为长大了,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广阔的天地,就会觉得有趣?
其实只不过是更宽广浩瀚的无聊!
你们放了金鱼,谁能放得了你们呢?
我们都是被生活困住的金鱼,渴望等着谁能搭救自己,从这个死水一样无聊的世界里解脱,可是没有人会搭救你,你只能自救,但是自己也救不了自己!
你以为讲笑话就很有意思?
你以为我整天敲字就很有意思?
那些看上去有意思的事情,其实也根本没任何意思,天下所有人所有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很无聊!
你们15岁的夏天,感觉自己像是僵尸一样活着,一成不变。
我25岁+的夏天,感觉自己像是千年老尸,已经无聊到爆炸了!
不过没关系,不管是你们还是我,以后只会比现在更无聊,你觉得现在无聊到受不了,但是你会发现,你还是能受得了的,因为以后只会越来越无聊。
至于现在,跟以后比起来,还算是挺有趣的,所以啊,好好享受现在吧!
生活很无聊,不过导演拍摄的,倒是挺有意思的!
不管是剧本结构,还是画面呈现,都写着大大的两个字:青春!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你们好无聊啊,也许青春就是无意义的疯狂吧。虽然三星,但是充满奇思妙想。
没有任何一点共鸣,我说真的男导演能不能少拍少女青春题材?忍着看到最后还是被创死,“补偿”是看少女若隐若现的内衣?看烦了用“xx就是无聊的啊”吹电影,无聊就是空洞拍得不好啊。长久允还是回去拍广告吧
Japan的流行东西 主要告诉我们,普通人也是可以搞艺术的
副标题应该叫谁的青春不迷茫,无法理解的成人世界、对青春的挥霍、做无意义的事情,这就是15岁的青春,角色直视镜头、快速的剪辑、浓烈的颜色,是对这青春的契合。
无病呻吟,唯一优点是短。
两星半。导演可能以为少女+犯罪+青春就等于好片了吧,邯郸学步不知所谓,学岩井俊二只学到了皮毛,连摄影都刻意贴近岩井俊二御用筱田升。鼓励分给演员,有几段特写表现的不错。
我能记起来的六年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天朝的应试教育,而我最放肆最欢乐的小学青春却因太过久远而渐渐模糊。青春的本质就是无聊,其实人生的本质也是无聊,但我只能把那段最无聊的时光诉诸于文字,汹涌在脑海,而肉体,只是行尸走肉般的完成他人的期望。做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意义,只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呃……我就没觉得是犯罪啊,所以就完全get不到了。分章节得也太快了。虽然好像某个稍纵即逝的夏天。
聒噪
我的脑回路跟不上。2018.02.22
这要是让我高中时看到,准感动得跟王八犊子似的。
“金鱼在泳池里游动的样子,真的好美。”直到最后我们都没有看到那一池金鱼,正如青春时寻觅和追逐的一切镜花水月,捕捉青春的样子,那些被忽略、被淡忘的内心世界是否被唤醒呢?【对比观看】我们是小僵尸 ウィーアーリトルゾンビーズ (2019)
很棒的青春影像
不知愁的无聊,没来由的喜欢,不遮掩的厌恶,没体验先预知的绝望,同归于尽的快乐
金鱼放游泳池会死啊。痛点是找到了的,仪式太造作。
现在我离中二是愈发地远了,想来未必是好事,虚无感倒是长存。这片子让我想起了等待戈多和濑户内海。
无聊啊
观感很差,那一瞬间尖锐的声音导致我耳朵现在还在痛;晃眼的颜色和特效看得眼睛痛;补偿是那个掉了的扣子吗,是的话那就一秒看得出来是男导演拍的了;给女孩安上家庭苦痛之母亲出轨父亲懦弱哥哥冷漠乃是最好笑的。哪个导演下次再拿那么尖锐的耳鸣声当蝉声我直接一颗星伺候,我早就不吃这一套了,这样的青春不是更无聊更无望吗?
没意义故弄玄虚的片都被你们说得有意义了,厉害厉害
很日本的丧。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最后结局是那一段可以加上金鱼在泳池的消毒水中全部翻了肚皮哈哈哈哈。很喜欢这部短片,私心打五星。这是我想象中的青春吧,真实是脚踏实地的,泰山压顶的,被洗脑被赋予的,高考。真的有人会想那么多吗,真的有时间想那么多吗,真的有人想那么多后在荒谬和虚无中破而后立吗。就像是把大学的虚无提前到了高中哈哈哈哈很多拍摄和剪辑很有意思,可惜说不出更专业的话只能谈感受(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