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剧透预警,对观看番剧不影响,可放心食用。
8/10分一开始以为会像是《ID:INVADED》一样一话或两话一个小事件的形式进行,想不到在开头的两话介绍完设定和世界背景后就进入了「钢人七濑」的主事件一直讲到完结。
就剧情来说,还是挺有趣的,女主编故事的严谨程度也令我叹为观止,不过嘛,一直让女主不停地讲讲讲,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烦闷。
谣言剧作题材上,我是认为取自于当下信息爆炸网络时代的「谣言」和「网络暴力」的,通过虚构故事,只要足够有趣、能使人相信,那么谣言也能变成现实,网络的言论也能变成一把把刺向当事人的刀。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并不关心那是不是真相,人们只关心话题有没有趣、自己是否认同、是否符合自己世界观,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自己相信,那就是真相,在这个时候,谣言变成事实,事实被诬陷为谣言,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网络暴力同样,在社交平台上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恶言相向的每一位藏在虚拟账户背后的人,也可以通过名为「网络暴力」的形式将网络上的信息攻击实体化,就如「钢人七濑」的诞生过程一般,向现实中的当事人(网络暴力受害者)给以重拳出击,使其社会性死亡,甚至乎生物性死亡。
谣言、网络暴力和言论自由顺带,剧组也在番剧中加了那么一丁点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讨论,虽然只有一丝,但是配合上上述所说的「谣言」和「网络暴力」一起看,三者联系在一起,的确就是当下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追求「言论自由」,另一方面要制止「谣言」和「网络暴力」,这其中的度在哪里,这部番剧给我带来了这么一个问题,而且以其中一种形式给予了一个解决方案,虽然不知道这个方案是否合理,至少在剧作中是暂时成功了。
那么在现实的我们,又是否能找到我们的方案呢?
特别是对「言论自由」这个词特别敏感的某个国度。
难得的佳作……只要……你可以静下心来。
原作可是获得了本格推理大奖,东野圭吾当年也因获得了这个奖而欣喜万分。
虽说是本格推理,但真相确实恶灵杀人。
虽说是恶灵杀人,解释确实合情合理,让观众相信恶灵是虚构的。
男主人设很平常,但女友和前女友太棒了。
女友表面柔弱,实际是小黄书,遇事很理性。
前女友表面刚强,实际上超怂,很害怕妖怪。
两个人的斗嘴,女主的超强脑洞,都为惊悚的气氛增添了温馨。
最后说一句,男主是真的惨,有没有计数君告诉我们,男主受了几次致命伤。
不说了,去看原版漫画去了。
原发B站我是看过《虚构推理》原始小说的。
而且还是这本书刚刚出版简体中文的 2011 年年底。
所以当我起笔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的把动画感想写成读后感。
本格推理小说,除去中间可以添加的任何怪力乱神,根本上依然是利用严密的逻辑证明最初设置的迷题。
实际上《虚构推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传统本格推理是解开迷题,发现真相。
而城平京却要用已经发现的真相(姑且不论这些真相是怎么来的,但是从完全无利益的第三方口中获得的证词可信这个原则完全正确,不管这个第三方是鬼还是人。
),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虚构另一个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它被命名为《虚构推理》。
原作小说本身的写法是四平八稳式的,而推理作品越四平八稳,意味着它会让人发困。
正常对话里或许耍一些小手段活跃气氛,但是办正事儿的时候,风格就严肃起来。
虽然漫画作者为了打破这种沉闷感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比如说画了夸张的颜艺(各位津津乐道的开车部分倒是原作小说里就有)画了更多的动作部分活跃气氛,或者加入了一些原作小说并没有的情节,比如说纱季和琴子在调查钢人网站之前,都互相搜索了一下对方的特征,然后感叹为什么九郎会喜欢这种类型,这个活跃气氛的段落在动画里被舍去了。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努力在钢人篇沉闷的基调之下,依然显得有些苍白。
而动画整体的节奏缓慢、严实、不急不躁。
又长量又足的对白不仅我们看着很累,估计声优念起来也够呛。
不管是动画还是小说,字里行间所有的逻辑条件像理书柜一般,一件一件的展示在观众的面前。
这种手法在小说慢节奏的阅读下可以牵引读者,在动画里却让人觉得剧情非常沉闷。
关于城平京,最早在他写《推理之绊》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人虽然很会讲故事,但是说话过于啰嗦。
不论好坏,这都算是他的一种特点。
虽然推理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逻辑轨迹清晰的告诉读者,但是话痨成他这样事无巨细甚至强迫症的,也并不是很多。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然结束的时候,他写完了《虚构推理》。
这本书当时我和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几乎同时看完,而两本相隔时间整整十年的书,都围绕着网络匿名版这个在日本至今流行的文化符号,写出了两个关于生与死的故事。
日本对于匿名版有多痴迷呢?
岩井俊二写出莉莉周开始,到2004年“电车男”这个网络奇迹。
整个日本社会对于网络能够引发社会现象的讨论不知道进行了多少轮。
在年少时代,我也确实靠着自己自学的三脚猫日文爬上2ch瞻仰过一番,结果发现这地方是匿名ip时代的贴吧区别不大,大失所望。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于日文网络社区的了解逐渐深入。
我也得以能够明白当年一些自己并不能明白的现象,究竟因何而产生。
《虚构推理》究其核心,实质上就是这种匿名版系统下才能产生的虚构。
如果换一种我们能够听得懂的词语,就是“带节奏”。
网络言论里,有一个“集体无责任”概念。
它建立在网络畅所欲言的言论自由之上——言论自由则是一个二战后冷战时期的产物,这是一个在经历了思想审查、官方言论封锁、煽动性国家言论引导之后的一种思潮:去掉那些因为现代白左利用它来当遮羞布导致的污名化,言论自由的根本,是保证任何一个普通人不会因言获罪,任何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根本上,网络的集体无责任来自于网络对于身份的一种遮盖,使得一些人敢说出自己现实里不敢说的话。
姑且不论这些不敢说或者不能说的话内容如何,然而本质上,即使脱开国情导致的差异,《虚构推理》的内容依然适用于国内的各种公开网站评论区,因为那里和匿名留言板并无本质不同——我国的实名制和网络言论自由产生的集体无责任并不相悖。
这时候我们才能发现,角色设置的重要性。
一个无法行走的智慧之神和一个不死的、能决定未来的怪物,对付另一个有着相同能力的怪物。
本质上你可以看做是两套拥有不同价值观的网络舆论群体:极端一些,将九郎和六花两个人死亡之后决定未来的能力,看做是所有现今媒体的舆论引导手段。
那么琴子就成了一个关键——所以钢人篇的对手不论如何,都只可能是六花。
因为只有她才能将九郎决定未来的能力抵消,最终让六花和琴子两个人的智慧在留言板之上王见王。
所以我同意一些弹幕里对于钢人篇留言板作战时候的看法:用杠精打败杠精。
实际上九郎反复的死亡中不断决定着未来,与琴子不断创造未来可能性的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这些行为即使丢掉这些超现实元素,依然具备可操作性:选择性的评论排序、有引导性的发言、随之附和的水军——《虚构推理》实际上是在所有观众的面前,结结实实的展现了一次现实网络舆论的风控大战。
在所有事不关己的看客们被炒热的情绪里,舆论本身就是一团光源。
加之人类本身既有的猎奇本性,用标新立异的论点、耸人听闻的谣言、逻辑严密的虚构,击溃了钢人这个虚构的名词。
并非任何网络行为背后都含有这样清晰的目的——正是在现实里,真实目的往往也需要蹭蹭的掩盖和一步一步的推进。
一个又一个假说,煽动着观者的情绪。
其中到底有多少虚构、多少真实呢?
你知道吗?
反正我不知道。
作者:白疤牧师苍爵爷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922441 出处:bilibili
一直非常讨厌那种男女主1v1却出现许多男配女配的例子,但这部番却并没有让我生出这样的感觉,也是蛮奇怪的。
整理了一下,大概有如下理由。
1.作者把男主和纱季、姐姐明确分割。
点明彼此世界观的差异造成巨大的鸿沟,导致男主和她们都不能修成正果。
姐姐姿容绝色又在童年对悲惨的男主关心爱护,年少的男主产生好感再正常不过。
随着男主年岁的增长发现姐姐和自己世界观不合,她对于恢复正常人的欲望高于一切,不惜以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秩序为代价。
虽然如此一时间爱意却难以割舍,爱与恨折磨着男主的心智,于是他找到了和姐姐外貌类似却性格开朗的纱季。
剧集最后男主承认仍然对于姐姐有着喜欢之意,但仍然在坚定地和琴子一起前进。
虽然他的心还没有完全敞开,但已经绝对不会再回头了。
有一说一最惨的真的是纱季,表面上是男主在追求她,实际上却是她成为了姐姐的替身。
男主心里她只是姐姐的影子,而自己心里却让男主扎了根。
同时纱季始终无法接受非人的存在,最终演化为心理问题,乃至荤腥都不能下咽。
男主的身份障碍+替身的心理折磨,这可以说是我在本剧最为心疼和遗憾的角色了。
而且她也是剧集中唯一的正常人和善良角色,被男主和女主同时利用却默默承担了所有(一瞬间甚至感觉有点圣母)。
剧集划清了男主和两位女配的三八线,没有任何媚男情节,三观很正。
没有感情就绝不会有什么亲嘴埋胸搂抱洗浴暗室心跳等等等等ntr情节,原本是人之常情如今却成为了优点,不得不让人生出业界药丸的感受……虽然男主的心里在姐姐说要做家务时有所动摇,但我坚信琴子也没有真正爱上他。
在没有真正心心相印的时候,作者和男主能够管好肉体也就足够了。
2.女主对男主有着两位女配完全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前两人其实本质是一类,都是男主在黑暗中努力寻求的慰藉,是在冰天雪地里暗淡的火柴光芒。
但女主的出现彻底融化了男主心中的坚冰,是春回大地,鸟语花香。
姐姐一直为男主洗脑说我们都是怪物是必须相依相偎的存在,纱季的逃离则让男主更加加深了自己内心的内心厌恶。
但女主的出现让男主首次肯定了自身的价值,不是茕茕孑立的怪物,不是为一个家族牟利的工具,而是真正能燃烧己身为社会做出贡献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存在。
只有琴子能让男主发挥自身的价值,也只有男主能抓住琴子需要的未来。
3.女主洞明透彻,是情和理的完美结合。
女主表面上主动,但内心恐怕并没有多少真情。
男主心里装着别人和主动出击的女主建立男女朋友关系,女主道德绑架男主利用他的身份扫黑除恶,彼此之间都不是纯粹的爱情。
女主冷静智慧,但面对男主却总喜欢调戏引诱,车开得多了就显得过犹不及。
不禁让我怀疑她是真的喜欢男主所以如此,还是单纯觉得观察人类(?
)的反应很有意思。
女主早已看破男主,自己就是天上地下唯一能与之相伴的存在。
男主凄风苦雨死去活来,女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真的很难说谁比较渣。
总而言之,成年人的恋爱就是和前任划清界限,只用真心换真心,绝不痴情付流水。
P.S.看到很多人打低分说女主胡扯,但没有见到一个人条分缕析说明如何破解女主的胡扯,只知道带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bb。
虚构推理的魅力不是探寻真相而是自圆其说取信于民,不感兴趣可以点叉。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不喜欢非要到别人的净土泼一坛狗血,就别怪人骂回来。
推理与魔幻的结合总是让我容易联想到扯淡二字,一个讲逻辑讲严谨,一个讲想象讲天马行空,硬凑到一起,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但《虚构推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理直气壮地在一个妖怪纵行的世界里去煞有其事地推理一桩真实的命案。
女主之可爱,元气充沛,是我最喜欢的人物类型,像夏茗悠小说《陪你到世界终结》里的麦芒,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天然的豁达与朝气,时刻被阳光笼罩。
男主则是一个因为吃过两种妖怪,结果身体异化,所有妖怪见到都感到畏惧的人。
他长得很帅,画面意义上的帅,跟他比起来,隔壁《异度侵入》的男主只能说是气质帅了。
让他从一众美男中脱颖而出的是他说话行事的节奏,似是而非的面瘫与口嫌体直的关心,令他与女主之间的互动成为这部元素众多的番剧里,让观众露出姨母笑的恋爱担当。
从目前放出来的两集来看,推理还是在来真的,并非糊弄。
只是从缺憾来看,推理故事与主线故事似乎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完全可以割裂成两个故事。
当然,撇开这一点,也已经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了。
首先,被本番吸引是因为城平京,毕竟前有《绝园的暴风雨》啊!
抱着这种好奇和微妙的比照来看,发现内容完全不同哈哈哈,这真不算是正儿八经的推理啦…完全是“流言蜚语如何轻易传播”的真实写照,用这种蛮横的谎言方式直接攻破一起障碍,说白了就是靠嘴炮谎言拯救世界233,这个切入点还挺新奇哎。
其次,男女主人设都很鲜明!
特别是九郎对生命的淡泊和琴子对鬼怪的积极面对完全相反,但又异常互补。
我最喜欢的剧情是琴子、九郎、纱季相遇,前女友和现女友见面时的三角剧情。
因九郎的身世激发起纱季的母性光环,从而处处照顾九郎,并在九郎与琴子初见时按着他的头代他向琴子道歉给她添麻烦了;到两年后三人重逢,九郎按着琴子的头匆匆道歉说抱歉她给你添麻烦了。
啊,在这段时光里,九郎也终于有想要保护的对象了,就像他在最后对纱季说,“她这人对自身危机本来就迟钝,或者说有时候比我更无所畏惧,在给妖怪们仲裁时也受了不止一两次伤……我不会让她死掉的,因为她值得获得幸福。
”活着真是件幸福的事啊。
最后,点4星是因为在最后两集里剧情赶的太仓促,并且女主台词虽然照漫画有所删改,但还是太…长…了……很容易让人视觉疲劳…并且虽然作画很好,但在点破六花阴谋那里的画面冲击和漫画比还是偏弱了,期待看到不同的表述形式啊。
最后的最后,我啥时候也能和心爱男孩天天腻歪在一起开开车聊聊天呢🥴?
喜欢画风,制作精良用心,给了三星。
但是首先声明,本人女,因为我觉得对《虚构推理》的不喜欢是不是会和性别相关?
原因如下:一,我不喜欢女主。
动画塑造的是冷艳萝莉,由于先入为主,回头看漫画的时候不自觉地也带入了。
我并不是不喜欢冷艳萝莉,《gosick》里的维多利亚我真的是爱死了!
长得美,智商高,有人格魅力!
对久城的爱,甜死我了!
至于岩永,我不喜欢她追着男主死缠烂打的剧情。
看完喜欢岩永的理由后,我最受不了的一条就是喜欢她说骚话……她说的这些骚话是什么前提条件下的呢?
是男主完全不喜欢她啊!
代入一下,一个女孩子缠着另一个不喜欢她的男孩子,什么咸湿之事之类的话挂在嘴上……早就被人骂了吧。
岩永和男主我锁不起来,反而我嗑男主和他前任。
而岩永喜欢男主的理由也很肤浅,就是长得好看,靠这个理由支撑了两年。
wtf?
因为好看单相思了两年,之后死缠烂打?
可能会有男生喜欢这种有美丽萝莉死缠烂打的剧情,而我看得难受到爆炸啊!
不自尊不自爱,很反感。
以及,我完全get不到分手之后的男主的人格魅力。
男主在和学姐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完整的。
男主被甩和与岩永在一起的时候,一直都是郁郁寡欢提不起精神,而一看到学姐,整个人才亮起来。
三角恋中,我喜欢七宫,喜欢牧之原,因为她们都知道成人之美,都希望自己爱的人可以幸福,,牧之原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自己爱的咲太和麻衣的幸福。
反观岩永,任性、用言语挑衅伤害有心理阴影的学姐,教唆鬼小孩骚扰学姐、吓学姐= =所以,岩永我真的喜欢不起来……二,我不是很理解究竟推理在了哪里。
女主的智慧体现在了哪里,遇事不决,去案发现场找鬼魂问一下。
我不赞成推理案情和鬼神挂钩,以及不重视真相,真的不支持这种观点。
大蛇篇,于是究竟得到了什么结论呢?
推理被证实了么?
一个妹子,一坐坐一晚上,讲了两集,全是虚拟和假设,以及钢人篇,明明三人成虎的道理,之前就有暗示,又花了一集多来阐述道理,这个剧情节奏真是拉了胯。
如果说动漫看不下去,那么漫画我也不行。
成篇女主的独白,真的不符合推理啊,都是主观臆断。
哎,我这不喜欢的两点,正是戳中喜欢的人的两点,各抒己见吧。
是看到这个贝雷帽的戴法视频才被安利到了这部番。
主要是被女主的颜值给安利到了。
但是看完发现女主其实一开始觉得经验,后面就一般了。
再加上故事实在是有点无聊。。。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制作组的特色,整部番的画面都有点雾蒙蒙的,和卫宫饭有点像,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制作组。
《虚构推理》中的推理和现实中的推理不一样。
和折木说的一样,你是想要侦探还是侦探小说家。
侦探是要去实地探查真相,而推理小说家只需要编出一个能让他人信服的精彩推理就够了。
抱着这个想法去看可以大大提升观感。
女主这个帽子好可爱。
总的来说,整体有点拖沓了,一季才两个故事。
基本上除了大蛇的问题给整部番奠定基调之外,就是idol的故事了。
总体来说idol的故事还是讲的不错的,就是有些可以省略的地方写出来太长了。
毕竟小说改编的时候整体的节奏要整体改变一下,毕竟小说阅读的时候可以自己掌握节奏快进,但是视频却不可以。
不过第十集的反转还是相当出色的,就是前面要是节奏快一点会好很多。
复读怪,钢精,太长不看。。。
太真实了
这么看前女友真的长得像姐姐
旁系血亲三代以上才可以结婚,直系的话多少代都不可以
其他都无所谓其实,只要让人们沉浸于“钢人七濑并不存在”为前提的推理中就能打成目的了
感觉后面的剧情呈现全靠主角说的一大堆话推,看小说版估计会感观更好一点。
之前我应该是看过这部番的,但是完全忘了细节。
这次看的时候一直有看过的既视感,但是又因为好奇最后的答案,但又忘了,所以不得不快进着又看了一遍。
剧透给未来可能又忘了又好奇的自己:女主小时候被带走当妖魔鬼怪的“智慧之神”,献出了一腿一眼。
男主小时候因为家族遗留问题,吃了件和人鱼肉。
获得了件选择未来的能力(有限制,只能选择可能性比较大的,且不能是太远的未来),以及因为人鱼肉的长生不老效应,本应死亡前才能选择未来,但之后却能死而复生。
钢人七濑是男主初恋堂姐六花姐搞出来的想象生物,依赖人的口口相传谣言和共同想象生存。
她通过在一个网站编造死于非命的偶像死后变成了会杀人的钢人七濑亡灵,创造了这个想象生物。
女主通过编造一个更吸引人的故事去让网民想象七濑没有变成亡灵来消灭了钢人七濑。
期间男主和六花姐一直在死亡复活以便选择各自想要的未来走向,互相博弈(六花姐也吃了件和人鱼肉,同样拥有选择未来的能力。
她制造钢人七濑是为了验证她可以造神以便自杀解脱)。
我最初对虚构推理的理解,是介于人类与妖怪之间的女孩,通过虚构故事的方法,编造人类可以理解的故事来解释妖怪制造的某些现象,从而平衡妖怪与人类世界,保证双方相安无事。
影片前期反其道而行,将妖怪设定为智力低下,需要让琴子向蛇神解释人类抛尸入湖的行为。
本来这样的设定也挺有意思,站在妖怪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案件来审视人性,本以为会用单元剧的形式多讲几个案件,结果全番除了最初的蛇神抛尸案,就只有钢人七濑案,展开度不足,更谈不上什么人性探索,只有一个案件也行吧,但这剧本也实在难言精彩。
钢人七濑是由人的信念聚集产生,要消灭她就要动摇那些坚信她存在的网民,琴子发出的帖子中一共提出了四种可能:警官因感情纠葛被女警杀害(转移舆论注意力,从幽灵存在与否变为警察办案进展)、七濑被父亲自杀陷害无法成佛(暗示大家一起超度她)、七濑的姐姐的暗恋者捏造钢人传说(转移舆论注意力,从幽灵转向对姐姐的保护)、七濑以替身假死(暗示网站管理者身份存疑)。
这四种说法显然不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是把网民分类,用不同的说法来说服不同类别的人,但说实话这些解释都非常牵强,而六花的反驳也显得无力,两方交锋毫无亮点。
琴子与六花在键盘输出,九郎一人浴血奋战更显得剧情荒谬,哪里是什么妖怪与人类的搏斗,不过是两中二键盘侠在贴吧看谁节奏带的好罢了,只负责开车OB的纱季显得非常多余。
值得一提的是,琴子直接把纱季小姐设定为嫌疑犯在网络上发表,后续极有可能产生网络暴力,但后续剧情又不叙述,直接结案。
全番乏善可陈,除了几个软色情段子以外,真没什么可看的。
虽然剧情推进全靠嘴炮不过节奏还不错,还是能看下去的,可惜女主真的太不戳我,穿得很萝莉但是感觉一点都不可爱,我选择御姐。
太太太太太太注水拖沓了。一点车轱辘话说了n集,真tm烦死。虚构推理这个概念还算有趣,但是太太太太太太tm拖了。||看完了。为了好奇的压箱底的“虚构推理”熬过了长长的废话时光,最后发现,就这?漏洞很多喂?
半集弃
我还以为一集一个事件柯南一样结果两三集之后就瞎鸡巴乱来了
后半都在讲一件事,未免也拖了...没想到最后还送糖
异能…妖怪…对话番,剧情全靠聊天推,一直在等待高能一直没有。因为更喜欢前女友,于是在等高能的过程中被喂饱了不和口味的狗粮……
谢谢有被甜到
我还是更喜欢女二和男主那种若即若离感,可能因为我是御姐控的缘故吧
看完了 这部番真的蛮无聊的🥱
最大的问题不是站桩输出,而是故事本身,即使这一个个都市传说都对现实议题有指涉,但都乏味可陈。为什么钢人七濑这么无聊的都市传说还能改编这么多话并且作为全剧重心?
用虚构的真相掩盖真相,虚构推理,以假乱真,这个暗喻是很好的。网络世界里,什么是真的?还是说,全是假的?算了,“大众如猪狗,很快就会忘记的”。钢人七濑篇实在有点太冗长了,四个推理可圈可点,但真不必做成那么多集,成了有声小说了。真爱一个人,哪怕知道他是不死之身,也不会舍得让他死一次的。为了樱川姐姐的“想象力”,活生生的寺田刑警死了,而主角团却漠不关心的留了句“想象力的怪物还会再出现的”,即便这是事实,即便主角们或许已经超出了“常人”的范畴,这样失去人性温度的话语与态度,只能让我觉得怪异皆应杀:怪异就算在意什么狗屁秩序,也不会真的在意人类,就像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一样。弑神最初本就是人性的释放,从神性到人性到祛魅的世界,现代性是未竟的事业。
浪费好题材了,拍的温水煮青蛙一样,2倍速都看不下去,完完全全就是女主嘴炮……
看得出原作水准不低,但钢人这个可以很有意思的故事给抻到了让我对推理动画产生心理阴影的地步。又没有“物语”级别的演出,玩不起啊。
无论推理还是灵异还是恋爱都相当无聊的咯噔宅作
女主挺可爱,可剧情看得我都打瞌睡了
难以理解..
sao话连篇的小萝莉,片头尾曲真的好听。
6,老套,人鱼肉,都市传说的剧集,虚构的口头安乐椅推理……好老套呀
完全没有逻辑可言就是在胡扯,评论区还在扯胡扯也是推理,呃呃呃给小学生看的吗,连基本的逻辑都没有
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