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院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声音在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它问我:“天呐,你看了什么?!
”表演极尽浮夸之做作,配乐极尽煽情之恶俗,情节极尽之混乱之瞎扯。
这就是《摆渡人》,它当仁不让地透支了今年观众对国产片的最后一丝信任。
其实我可以不去看《摆渡人》的。
第一次不去的机会,是当这个红红火火的电影海报发布,一群搞笑艺人和人气偶像夹在其中美并被宣传方美其名曰主演的时候,但凡对中国影坛有一点了解的人,就应该无限地下调了对这部片的期待。
毕竟,一群烂片常备熟脸大集结,能指望他们彼此以毒攻毒吗?
的确不能。
感谢他们精彩的表演,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的一大噩梦。
第二次不去的机会,是看到今早豆瓣评分的时候。
4.6,这个数字,确定不是小时代系列、还有恶棍天使之流的初评?
翻看了几篇评论,大概都是讲无聊,看不下去。
电影票是早就买好的,可以退掉。
但此时,我的心中还有一点侥幸,万一没那么难看呢?
万一是观众们太苛刻了呢?
万一是口碑被水军黑了呢?
事实证明,《摆渡人》争气地突破了你所能想象到的下线,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知道会烂,没想到会这么烂。
一部《摆渡人》,毁了多少人先吸一口雾霾冷静一下。
然而,这部电影造成的精神雾霾的阴影依然在我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
首先,它毁了梁朝伟。
挤眉弄眼,见到美女双眼放光,动不动就烫火锅,有过一段狗血无比的女友死掉的恋爱经历,以成为情感救世主为己任,这个世故中透出几分猥琐,却又故作深情和成熟的男人,确定不是张嘉佳意淫中的自己?
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比如“能坐在一起吃火锅的人,都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卧槽,这难道不是一句废话?
干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活。
比如帮助女汉子李宇春手握冰块走出失恋痛苦,用烧烤诱惑贾玲忘了逃跑的新郎。
确定不是借鉴了《分手大师》等国产闹剧?
以上成为本片最大悬念,梁朝伟为什么答应出演。
其次,它毁了金城武。
这是一段无比中二的恋爱。
从口叼棒棒糖,手捧烧大饼就可见一斑。
同时,张嘉佳还能让它更俗套更恶心,于是就让女方失忆。
这绝对是金城武被整得最惨的一次,他穿着艳丽的花衬衫,梳着杀马特黄毛与长黑发,龇牙咧嘴,呼天抢地,谈了一场根本不是正常人能谈的恋爱。
所谓的浪漫,原来是靠叫外卖多放个蛋;所谓的情投意合,竟是通过打游戏机。
这不就是两个脑残么?
当游戏画面被直接投放到屏幕上来,它没有唤起我任何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它让我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买票来看人打游戏?
这个深爱烧饼女子毛毛的白痴,最后跑去了南极找情人,这足够让人无语。
智商掉线到这种程度,还是进精神病院比较好吧,别出来危害社会和他人了。
两位男神的双双陨落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还有刚刚获得百花奖的天使宝贝大秀演技。
《摆渡人》从头到尾充斥的大量面部特写足以说明,在做导演上张嘉佳绝对是个门外汉,因为他竟然给天使宝贝这么多特写!
除了瞪眼,噘嘴,傻笑,难道她还有别的演技吗?
片中这句台词说得太好了,好好的一部爱情片,成了灾难片。
前半句我不敢苟同,这怎么会是一部爱情片,这是一部疯人发疯片。
因为电影里,所有人都是神经病。
一个个人物说着驴唇不对马嘴的台词,比如时间尽头,都是路口,仿佛随身都带着一锅浓浓的馊鸡汤;并做着愚蠢至极的事,比如玩酒吧高尔夫,喝到吐再喝,绝对是年度劝告戒酒的公益剧情,这一切当然离不开老到令人发指的桥段的烘托。
打架,喝酒,淋雨,痛哭流涕。
看到这里真相问一问张嘉佳从谁那得到的勇气和自信做导演,是郭敬明吗?
事实证明,有一点所谓惊艳的才华和小想法,而缺乏基本掌控力,再加一堆来路不明的群星,是通往史诗级烂片的不二途径。
王家卫为什么要和张嘉佳搞到一起去?
为了见狗血,见矫情,见装逼?
这大概是《摆渡人》的第二大悬念。
用一部烂片,毁三个男神,不容易,恭喜张嘉佳,做到了,牛逼。
直到全片结束,这堆人还没结束发病。
帅气的梁朝伟搭乘摆渡人号前往南极找金城武,天使宝贝激动地对陈奕迅说“就算我没去看你的演唱会,可台下的每一个观众都是我”。
很好,这很张嘉佳,据说他写出这个剧本喝了几百瓶酒,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所有人物都神志不清。
早死早超生,别找摆渡人
对电影的喜好,还真是很私人的事情,我看摆渡人的时候,完全入戏了,笑得也很开心。
我想王家卫感觉那么委屈,可能是他真是煞费心力拍了部讨好内地观众的电影,各种段子、台词,甚至连音乐选的都是他认为内地观众喜欢、熟悉的,却没有达到效果。
我觉得可能是他不知道他以前的电影对内地观众的吸引力到底在哪儿,可能是他这个认为认为的太简单粗暴了,也可能。。。
还有就是选张嘉佳的小说是为什么呢,认为这就是内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吗。
我猜,有可能是王家卫在一个无各种九十年代雷人杂志、网络文学、郭敬明、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的环境里长大,对张嘉佳那种理直气壮的无业游民语感是闻所未闻的,然后偶尔看到了,就觉得,还不错,类似于没在香港那种资本主义社会长大的我,看到重庆森林四个字会觉得浪漫,看到玻璃瓶维他奶会想起甜蜜蜜,遥远和陌生会让人发生兴趣。
也不能完全说通,我看张嘉佳的第一个故事就很讨厌他。
不过在国产电影背后,如果看到的是一个尽力在讨好观众的导演,也不能算太糟糕吧,因为他起码是在尊重观众。
更多导演都是一副怀才不遇好为人师的脸孔,观众是他们眼里是嗷嗷待哺的白痴,他希望他们在看完电影之后,对自己的装13风格来一番顶礼膜拜的致敬,对他讲的大道理来个俯首称臣的认同。
而且此法经常奏效,不明就觉厉了,全力讨好不得法的反而被骂死。
记一下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部分。
喜欢的。
1 听到一开头的这个男声,又惊喜又感动,一秒就知道是他,这次还是给梁朝伟配音,他是以前我特别特别喜欢的一个tvb国配,叫叶清。
叶清离开tvb之后,可能是我合拍片看太少,我已经十多年没有在新的电影、电视剧里听到他的声音了。
2镜头略过外滩,各种上海的地标建筑都入镜了,原来是上海啊,然后镜头到了梁朝伟的酒吧,我喜欢这一段,像对九十年代美式小鸡电影的记忆,镜头扫过金门大桥最后对准纽约某个公寓的窗口,女主角就蹦蹦跳跳出来了。
3酒吧插科打诨的段落很可爱,梁朝伟和金城武都在,AB出镜也没那么讨厌了。
换一层老港片的滤镜,我想起了【风尘三侠】。
4已经烦死杜鹃总扮绝世美女了,她和梁朝伟也毫无cp感。
但是这次他两所有在一起的镜头,几乎没有中景和远景,都是对着其中一个人脸部的近景,化解了两人同框的尴尬感,和贾玲的戏也是这样,但是梁朝伟和AB一起的时候倒有很多中景和远景。
5陈奕迅和熊黛林的2008年7月29日,有点像张曼玉和哥哥的一分钟,一点点,Eason的生日是7月27号。
6AB拿出马力年轻时候的照片,我真以为会上一张陈奕迅年轻时候的照片,他年轻的时候也不错啊。
7李灿森提起洪兴十三妹,黄飞鸿和十三姨那段,很老套但是我爱看。
8金城武和张榕容的段落都很可爱很漫画,音乐用的好,《爱拼才会赢》有江湖味,两人约会的时候“pretty woman”那歌出来的时候我开始手舞足蹈,太浪漫了。
9两个人看的是铁达尼号,而不是泰坦尼克。
原来泰坦尼克和午夜凶铃真的是差不多一个时候出来的电影。
10梁朝伟眼里的微光,像一种近无感无情的自然光,在人群里看AB拼酒的时候,他像个从天上遥远的地方看人间悲喜的天使,那些巨大的声响像声声温柔的潮汐。
他演这个角色很适合,但是我很讨厌对摆渡人的诠释。
11AB抱陈奕迅的影子,像阿飞正传里,刘德华和张曼玉在路灯下的那段。
12竟然了用不如这样。
好久好久没听到过这首歌了,是the easy ride里唯二的国语歌,另一首是爱是怀疑。
13vivi发现的,张榕容和金城武去的是南美洲,虽然是厄瓜多尔。
14酒吧打架,各种神经病段落我都喜欢。
金城武的那个“我过得差她就过得好”的鬼理论我也以前也看到过。
不喜欢的。
1摆渡人四步骤,什么来了、走了,多陈词滥调多说教,摆渡人这个概念本身太搞笑了,动不动什谁谁谁就需要摆渡了,你谁啊,有的人喜欢终身“堕落”,不行吗。
2梁朝伟教AB怎么做摆渡人的段落最让我无法忍受。
梁朝伟说第一是要“感同身受”,然后摆渡李宇春的方法是让她的风湿病哥哥抱着大冰块,她放下了她哥哥才能放,这叫“感同身受”?
这明摆着是“威胁逼迫”,还是最容易激起人逆反的那一种,脑残吗。
然后摆渡贾玲的方式是一段大型云山雾雨的说教,没看出一分钟的感同身受来。
如果把说教的部分去掉,很像数十年前某部一般般的港产片。
3大多数关于酒的部分令人难受,尤其是劝酒拼酒的部分,可能是主创们觉得这样就入乡随俗了吧。
4合拍片各种令人不适的地方都充满了这个电影。。。
5前半部分的台词还可以忍受,后半部分终于体会到了张嘉佳的存在感。
微博段子的插入也让我无法忍受,我觉得他们用这些可能是以为观众会喜欢,因为同样用这种方法的后会无期就很受欢迎。
本来不想对「摆渡人」发表啥看法的,但是现在有点看不过去恶评了。
所以评价先放在前头:不是烂片,只是一部还算过得去的爆米花商业喜剧,对于我搞笑多于感动,可以一看。
如果你是演员中谁的粉丝或者路人粉就更可以去看了!
你可以说太长不看,但这也是我的真心。
首先,导演是张嘉佳,王家卫只是监制监制监制!!!
所以你如果是想看重庆森林花样年华2046,那这部电影满足不了你,不过如果你是王家卫粉梁朝伟粉泽东粉,你可以在电影中看到很多致敬,比如凤梨罐头,香肠嘴,被遗忘的时光,一代宗师等等……对于这些小细节,作为情怀狗的我吃了……这里的鸡汤台词我还是能接受的,没有看过全世界,就不做对比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承担了大量鸡汤台词的是梁朝伟,所以我都接受了,如果用的是他的原声,那我大概更会全部吃进肚子里。
配乐也并不出戏,可以说还不错因为合时宜。
摆渡人没有必要跟郭敬明苏有朋赵薇道歉。
关于演员。
如果你是他们中谁的粉丝,那么看这么一场电影还是可以值回票价的。
我是「梁朝伟」的粉丝,能在大银幕看到他演喜剧,我很满足。
演喜剧的他,整个人又年轻了,演技在线,完美hold住全场。
「金城武」为了搞笑很拼命也承担了很多笑点,电影中十年前的扮相很日系很青春,对手戏的「张榕容」美帅美帅的,差点被她的短发造型掰弯!
能够首次在大银幕上看到金梁再合体,真的很满足了。
「鹿晗」是帅的,算本色出演吧,惊艳时光。
「陈奕迅」发挥也不错,作为全剧唯一一个从头丧到尾的角色担当了忧郁部分,看完好想听他的演唱会!
追星的人或许会对马力和小玉的部分很感动有共鸣吧。
「AB杨颖」虽然还是会靠瞪眼发呆来演戏,但是凭良心说进步了,进步了挺多的。
其他人表现也都挺好过得去。
关于剧情。
这里可能是很多人诟病的地方。
我是在听说墨镜王要拍这个故事后立刻买的书,先看了摆渡人,还蛮喜欢这一段的。
但是再去看电影前对整本书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毕竟电影他拖了很久很久很久才上呵呵。
电影剧情其实很简单,渡人容易渡己难,陈末和何木子,管春和毛毛,小玉和马力,这三条主线再加上李宇春贾玲等的委托任务。
确实人多故事碎,不过我认为还是讲清楚了的,如果你觉得故事太牵强没逻辑那么请去找张嘉佳。
毕竟墨镜王的电影和张嘉佳的书都不太会讲长篇连贯故事。
关于观众。
在我所看的场次并没有什么提前离席,大家也都笑的很开心,包括我旁边的三位不知名的男生。
有没有哭我看不到,不过鹿晗出现是有小声欢呼的。
梁朝伟很可爱,金城武很搞笑。
小玉目送偶像登台,陈末将车子作为最大的漂流瓶留在酒吧都是有感动到我的。
遗憾是关于小玉的九洞高尔夫并没有发挥故事的高潮作用,不如原著的几页纸感人。
为什么我说之于我搞笑多于感动呢?
看书的那一年其实我是有被感动到的。
一是因为关于小玉拼酒这部分书确实比电影写得更精彩;二是自己的情感原因。
在那一年我还有着一个喜欢了七年却永远不会在一起的人,在那个时候我觉得他是我的初恋也是末恋,我知道我们不会在一起,但是他的忙我会帮,我也不求什么回报,好像小玉一样。
那年最喜欢的歌是孙燕姿的我也很想他,但我没有办法为他装上翅膀,这是小玉比我幸运的地方。
然而到了2016年的圣诞,虽然他还是我唯一喜欢过的人,这份喜欢却被风干了,只是记忆,没有分量。
最近几年任何情感电影台词歌曲歌词甚至微博小段子都激不起我内心的波澜。
我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
也许不是摆渡人不会说故事,而是我没有听懂他的故事。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其实是被刺激到了。
毕竟能够在大银幕上看到我梁的机会不多了,他还说他现在只想接喜剧。
他喜欢演,我喜欢看,我喜欢欧阳锋,阿拨,刘文,林贵人等等他的喜剧角色,也愿意支持他。
但是现在喜剧片很难做,很容易招骂,近几年除了一部泰囧好像也没有什么得到很多好评的片子吧?
凭良心说,摆渡人表现平庸有很多缺点,但豆瓣上的评价让我觉得我看的不是这部电影。
就算是大话西游,东成西就放到今天,难道会被大众轻易接受评为经典???
一部电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但是跟风黑或者捧真的有意义吗?
发这篇文,只是想为摆渡人发个声,有很多人说不喜欢,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去过电影院,但我想说我喜欢,在圣诞前夜看的这部电影让我在那一刻觉得很开心。
考完研的你,复习期末累了的你,被工作拖垮的你,想从电影院路过的你,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也许他会给你感动,可能会哭也可能会笑。
虽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你的那罐凤梨罐头。
但如果不是的话,可以砸向我。
或许我们可以一起看一场重庆森林。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呆在你的脚边。
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
” 梁老虎的长情粉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看完《摆渡人》,已经无法正常刷精神角落网的广播了。
除了层不出穷的花样吐槽。
我却总要把三大站之王张佳玮老师的广播,误以为是拍了电影油漆了白发装深沉未干的张嘉佳。
是啊,我很想在张嘉佳脸上再漆个“尴”字。
大红色的,淌血的。
在一个影迷群里,也有看到有对电影并不恶劣,甚至是爱意满满的心疼评价:(看《摆渡人》)就像喝大了酒,将陌生人错认为旧爱的心动。
这简直让人有点想哭。
电影不好看,但还是要相信爱情啊!
混蛋们。
《摆渡人》引发的朋友圈声浪,矛头全部扎在了张嘉佳身上。
对一个新人导演,暴击伤害好像太过明显,有海陆空万箭齐发的人身攻击,苛刻不近人情。
但作为跨行而来的网络红人和畅销书作家,他又必须把黑锅全背了,毕竟这种资源富余是碾压其他电影圈工作者。
结果,这部电影,有点对不住它的卡司阵容和制作班底了,好像是 Wasted 了 Times 的罗曼蒂克消亡。
之前有人说,王家卫大概是想摆渡张嘉佳。
但张嘉佳的存在,如同一块大磁铁,看得人全程尴尬m³,动弹不得。
面对如此好的配置,他居然可以把鸡汤文原封不动地端了上来,随时都要上演原地爆炸的戏码。
能把欢天喜地 25 周年搞成二百五的疯癫,足可见原来的未成年剧本是该有多糟糕。
这部电影散发着乌烟瘴气的地沟油腻(烤串),昏昏欲睡的馊鸡汤味(台词)和飞溅三尺的黑狗血喷(酒吧高尔夫),严重扭曲了梁朝伟和金城武等人的艺术文艺片形象。
婚纱贾玲一段,大有一种重看 1080P 修复的春晚节目《女神和女汉子》的蜜汁尴尬。
那个散发青烟,冒着油水的大烤串,成为我对整部电影挥之不去的视觉印象之一。
进电影院的,大抵都对张嘉佳的糟糕台词有了心理准备,感觉就是在书店畅销架上就着封面现抄的。
给你们引述一段,很有代表性,讲诉作者本人回忆名叫管春的哥们儿为女朋友付出所有的故事。
如下: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由七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酒吧高尔夫是全片最无聊、最理解不能的一段精神强行高潮戏。
动机,就是路边摊偶遇,互相看不爽。
兴奋来劲的,除了两个女人,还有围观群众演员。
泼水节一样的场面,以至像我这种称得上好酒的人,看完之后,一点都不想喝酒。
原来这还是一部戒酒电影。
即便我有心理准备,期望不高——贺岁档也没有人想认真讨论一部电影,但你好歹,得把故事说圆了。
《摆渡人》在多段爱情交叉的基础上,完成了各种类型(打斗、飙车、怀旧、励志、喜剧段子以及王家卫台词独白)的混搭,结果内部爆破,四分五裂。
最早我对它的想象,应该是分成几个故事的章节体。
但我最怵的,仍是死而不僵,张嘉佳手打印记的电台节目午夜知心风。
还有“摆渡人”这片名幌子。
它自然而然,也是张嘉佳的。
这个名字绕了一整部电影,听得我 360 度晕。
果然最需要摆渡的不是别人,是张嘉佳。
这么一条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大河,非要整出小龙虾的臭水沟。
偏偏啊,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底又是王家卫张叔平鲍德熹曹郁,就连江约诚(王家卫、刘镇伟等人的副导演)和张荣吉(《逆光飞翔》)都上了。
泽东确实是拼尽了全力。
其实我真心想放弃吐槽。
不想自己也落入“拔高踩低”的怪圈。
这一年下来,有被捧成十年不遇的多部好片,又如同有被打成年度最差的许多烂片。
至少在技术上,《摆渡人》没有那么夸张差。
但我有些失望。
有点想说一下香肠嘴和《被遗忘的时光》,它们会引发奇怪的错觉,就像连放 27 首插曲配乐。
某些时刻,你都是做好了被打动的准备。
我对《摆渡人》的期待,确实是这圈明星。
我并没有真的指望它会多好——但我得承认,我确实有点期待。
如同景甜一个人镇住了张艺谋和马特达蒙,还有一干大小咖明星。
张嘉佳也做到了。
回首张嘉佳的突然成功,大有王家卫的陈年醉生梦死酒,经过了张本人的跨行业工业酒精勾兑,掺出了鼻涕泡的睡前故事又变成了大黄的畅销书。
结果,张嘉佳又把它捏成了一个陈腐无趣的电影,成为 2016 年的“三张拍案惊奇”。
我反正是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一个班底本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显然,只能是脑袋长草的张艹。
那个随时要进入电眼模式的梁朝伟,一度演得我几乎要信了。
直到他时不时录播重放下“摆渡人”的工作原则。
我出戏了。
金城武,如此惨,如此牺牲形象和卖命地疯癫搞笑,看得我快要哭了(油漆未干梗)。
还有我个人超级喜欢的,白羊女,条儿顺,生命力强,style 一看就很不一样,生完孩子复出的台湾女星张榕容。
以及演技担当,被迫唱小鲜肉歌曲的陈奕迅(神奇的是这次我看他们都好顺眼)。
这电影,讲的就是十几年前情感专家的套路,忘掉前任,狂灌忘情水——还骗人说是 400 瓶伏特加漂染出来的。
反正没有故事,那就现编一些,用文绉绉的文字,排成打发网络寂寞男女的睡前故事,又不知道下了什么降头被看上了。
《摆渡人》试图移植泽东喜剧的疯癫无厘头,结果画风完全不对。
东北三人组,混搭了过于光鲜,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地何方背景的酒吧街,令人出戏。
还有像 120 之类的内地背景,配角夸张、气氛轻浮、噩梦不断的灯红酒绿酒,又一次次击碎观众试图建立起来的,对人物的移情投射。
如果把电影拆成 27 首 MV ,《摆渡人》可能是合格的。
但组成一部电影,它就是尴尬连连,令人寻思泽东到底是花了多大血本,去拯救这部瞄准了圣诞档和元旦档的爱情电影。
往死里喝酒是为了什么。
告诉广大青少年,酒吧卖的都是假酒吧。
群殴打架又是为了什么。
真把烂醉当做江湖的理由,还是再制造卖点。
飙车轰油门又是为了什么。
是露出车牌,内地交警会击掌叫好嘛?
AB 的白眼翻得那么传神,是因为张艹在现场吗?
反正,张嘉佳是上了MOVIE木卫的黑名单。
所有人都希望,王家卫赶紧去拍他自己的电影,别混渣浪,别刷微博。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很少评分,头一遭。
今天真的是生气了,国内的电影从业者们,各位,怎么能够继续让这种水平的片子,制作成型并且投入到市场中呢。
作家张嘉佳同志,您个人认为这是一份满意的答卷吗?
泽东电影的各位同仁,过度消费王家卫导演,这样好么?
此片的宣发公司,你们在为违心之道,不怕遭报应吗?
(就好比中介租房,夸的天花乱坠,结果破宅一枚)。
我感觉被凌辱了,被霸凌了,关键是您还使出了洪荒之力,我是该哭还是该笑,惋惜。
开场10分钟,没有交代清楚到底什么是“摆渡”,含糊其辞。
贯穿全片最重要的“名词”,我到看完全片都不能很准确的讲出这个职业的特性,使命。
难道就是浅显的帮别人摆脱失恋苦海吗?
要是的话,我只能卧槽了,小学生水平,我不是原著党,没有义务拜读您的原著。
进入正戏30分钟,竟然主要出场人物都没介绍完全,人物立不住,怎么往下看,混乱不堪。
出场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没有独特的个性,立不住,请参照同样出场人物众多的《东成西就》,每个人物出场一分钟之内,观影者就能理解到这个人物的特性、属性,在影片中的位置、功能。
电影叙事,您只有一次机会让观影者看完并且理解您的意图,如不能完成,您输了,观影者也是云山雾罩,痛苦不堪。
也别说为了一个镜头拍过多少遍,王家卫导演几十遍的镜头、机位尝试,为得是在剪接的时候找到最合适的画面,最对的情绪。
不知道您老为了什么,汉堡包吃几十个,递酒瓶无数次,并不能说明什么,这么简单的场次,多次重复拍摄,只能说明您脑子里没有想法。
王家卫导演为您站台,主要是为了对得起他刷脸带来的一票演员及主创吧,鲍德熹的摄影,张叔平的美术,你丫全然浪费了(请原谅我的粗口,情绪到了),你在用你最后剪接的成片画面,侮辱各位老师啊。
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咱就别揽瓷器活儿。
您的《刀见笑》未曾看过,但恍惚间记得,貌似只有乌尔善导演拿了新人导演奖吧,查了下资料,您也就是联名编剧之一,还提名了,尚且算是起点颇高。
《全世界》,不多言语,不差我这一两句的(偷笑)。
羡慕您命好,能遇到诸多贵人提携,我等学院派已全然被尔等野路子情怀派打得遍体鳞伤,是我等嘴太笨还是尔等会忽悠,并不得知,并不得志。
最后的最后,多看看书,多学习学习,祝好运。
p.s.我完全能看到演员在表演中的尴尬及空洞及全然不知自己在干嘛。。。
这点。。。
呵呵。。。
呀,我居然为了这部电影写了两篇影评……我也是脑子浸水了!
我知道一切都是无用的。
但有时,我们还是选择做一些无用的事。
前天晚上,据张嘉佳自己说是脑子一热,于是发了一条微博,说要自掏腰包请大家看电影,他包下了南京大华戏院,从17点半开始,只要有人来,他就送票,邀请大家“冒死去看《摆渡人》”……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脑子一热,的确,媒体收到的邀请短信是他发完微博后不久的当晚。
上面写着的出席人:监制王家卫、导演张嘉佳。
据说那天他请了三十多场,其中,6点的那一场,9号厅,放完电影之后,便是见面会。
关于《摆渡人》,我已经在看完后一气之下写了很多……我当然完全没有兴趣再看一遍,可是,我也脑子一热,决定一定要冲去质问王家卫,怎么允许张嘉佳可以把那一帮演员糟蹋成那样,还有就是……虽然在拍片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听说张嘉佳当导演进行不下去,演员罢工,工作人员罢工,电影一度停机,是王家卫救场。
也有人说,是王家卫自己就想拍部喜剧,《摆渡人》是王家卫拍的,他是真正的导演,执导和剪辑都在他手里……我一直把王家卫视为最爱的华语导演,虽然觉得李安比王家卫容量更大一些,可我就是爱王家卫的局限,还有就是,王家卫的作品,才是真正影响过我的。
我必须听到王家卫亲口承认,他自己也全盘参予,我才会死心。
于是,我……居然……坐在了电影院,二刷起了《摆渡人》。
想着张嘉佳那句“冒死去看《摆渡人》”,突然觉得他有些可怜……如果没有挂上王家卫监制,也没有扯上我男朋友金城武,我应该不会这么恨他,也根本不会去看。
也是因为这些人都被拉下了水,怀着暴殄天物之感,大家才会这样踩他。
而看到电影里管春为了毛毛的饼店生意,发起了买饼送酒的活动,但最后大家买了饼却一块也没有吃,金城武演的管春逼着梁朝伟演的陈末吃下去,陈末无奈地说,“是真的很难吃呀……”嗯,即便是二刷,我依然是这样的观感。
买电影票请大家看电影,但电影并没有因此而更好看了,张嘉佳有一种笨拙而江湖的勇,可仍旧改变不了自己,也改变不了世界。
文字:黄佳诗摄影:一位和我一样喜欢王家卫多年的朋友
在五点多的时候,就有人发微信给我看大华电影院现场的场景……真是一个人山人海,发微信给我的人,默默对我说,“黄老师你保重……”而且,听说张嘉佳的朋友们还准备了100个肉包100杯咖啡,我也是很担心,万一我冲上去问什么不中听的问题,会被肉包和咖啡砸到身上,毕竟,我穿了一件白衣服呀!
但我更担心的是,我根本就冲不上去。
前两天,面对来自四面八方那些对于《摆渡人》嘲讽的声音,从来都很低调的王家卫发了微博,说“我喜欢。
”众明星纷纷转发,表示自己也喜欢。
只有小演员王传君,说了一句“我不喜欢”。
没想到,一部《摆渡人》,让我喜欢上的,却是《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演员……也在张嘉佳的这场见面会当天,某核心报纸站了出来,指责豆瓣、猫眼上面对于国产电影的恶意低评。
而当6点那场的电影放映结束,王家卫和张嘉佳登台……下面已经是一片尖叫,还有女生对着张嘉佳喊“老公,我爱你”……然而,媒体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指向的是,王家卫。
剩下张嘉佳,满脸微笑,却尴尬地站在旁边,像是一个犯了错家长被叫去学校的小朋友。
昨天,是世界上第一部电影诞生121周年,王家卫说,选择了在这天来到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和大家一起渡过,回到电影最单纯的喜悦。
作为一个不是很积极的记者,除非有非问不可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我爱专访,在群访这样的场合,是不会冲上前的。
可是,眼看着前一个问题,是在表达对王家卫的热爱之情,眼看着,一片太平,没有人好意思问最关键的问题……我想再不问就来不及了,奋力冲到了第一排,没有人递给我话筒,我就问了起来。
然后王家卫用手势表示听不清,主持人不得不把话筒给了我。
我问 · 王家卫● 我很好奇你到底有没有对电影做改动?
● 张嘉佳要求拍这部电影的时候,王家卫导演能够在现场,最终你在现场的时间是多少?
● 我听说拍摄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停滞,是你过来救场,我想问一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 《一代宗师》宣传的时候,你也就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出席一下,为什么《摆渡人》你作为监制,却跟着出现在了很多个城市的路演现场?
我知道,《摆渡人》出现停机的这件事,是一个不能被公开提起的问题。
所以,我才讲完这一段,工作人员脸都绿了,立刻有人夺走了我的话筒,不让我继续问下去……王家卫虽然没有全部很直面地回答,甚至有些话,是他拍电影时一贯的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方式,但也基本已经回复了我前一段的问题。
我也算,尽力了,死心了。
而这么多年喜欢王家卫,也是喜欢他这种顾左右而言其他,就比如让金城武在《重庆森林》里吃一个月的凤梨罐头,而不是直接说自己有多想念一个人。
所以,对于《摆渡人》里反复出现的“缘份”这种词,或是什么“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里”这种显像的台词,我没法接受它直白的LOW。
但还是直接贴出来王家卫当时回复我的答案吧。
王家卫 · 回答● 其实在一开始,我是找张嘉佳去写这个剧本。
但在写的过程里面,我发现这个故事里面所有的东西,他自己是最有感觉。
那我就说,为什么你不自己来拍呢?
他说,我从来没有拍过电影,要是我来当导演的话,你是不是可以在我旁边?
我说,没问题。
很多人说张嘉佳是你徒弟,我说,这不是一个徒弟师傅的关系,这是男人跟男人之间的一个承诺。
● 拍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其实是每天都在。
因为这是我答应过的事情。
还有就是,张嘉佳身体比较弱一点,拍了三天之后他就进了医院。
突然半夜两点,副导演和我说,导演送了医院,大家都很紧张,三个小时之后,他又出来了。
因为他心脏有毛病。
其实在这个过程里面,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说,不是我作为一个监制一个人去帮他,这部电影整个团队,大家都非常地努力,也都给他意见。
● 有人一路都在问我,导演呀,你认为《摆渡人》怎样,你是怎么去评价这部电影?
我说,我喜欢。
很多人就认为说“我喜欢”就是你们拍电影自己喜欢就可以了,是非常任性的。
但是跟我刚才进来讲的话是一样,我怀念到拍电影最终的初心,就是我们喜欢这个电影。
我相信在这个过程里面,大部分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是怀着这个心理,我们喜欢这部电影,我们去做。
● 但作为一个监制来说,我说“我喜欢”是因为我认可,我认可这部电影。
不是说因为它拍得多完美。
他毕竟是一个新的导演,他在这个过程里面肯定有很多地方不是最极致的,或者不是完全没有瑕疵的。
但是我肯定的,是这种态度,他对电影的这种热情。
还有这部电影对这个社会,对观众,发出的善意。
这是我认可的。
(嗯,“我其实是每天都在。
”这句话,已经足够击伤我了。
也算是一个暧昧模糊的巨蟹座,能够给出的彻底的答案。
)
关于:王家卫到底帮了多少?
王家卫: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很清楚,这个故事是他自己的故事,这是他的世界。
他作为一个新导演,我唯一可以帮他的就是,怎么帮他把心目中这个世界去呈现出来。
有时候,作为一个新人,他会用力过猛。
他会把很多很多的东西放进去。
他的一思一想,他的某一个片段他的某一个生活里面的细节,但是电影,它还是有个长度,还有就是有些时候,好像他吃火锅一样,他喜欢把所有东西都丢进去。
我说,是不是可以一口一口吃呢?
我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是,让他不要填得那么满。
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也看到他是非常非常努力在做这件事。
关于:网上遭遇了差评,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反击一下?
王家卫:我最近有很多朋友,他们发信息给我,说,“啊,导演呀,虽然这个《摆渡人》是有缺陷的,但是我们都特别喜欢。
”我就觉得吧,喜欢一部电影应该是非常直白的一件事,就好像我们去吃一个饭馆,我们喜欢吃这个饺子。
哪有一来会说,这个饺子是有点遗憾,但是我们感觉它特别好?
我们为什么今天晚上要让所有观众一起来看这部电影,是怀念到电影最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
每一部电影拍出来,都会有喜欢的人,或者有不喜欢的人,这个你一定要有准备。
但是这个不重要,只需要你看过这个电影,我们当然高兴,你们不喜欢我们也接受这个意见。
但是,你必须要看过,你不是说尊重这个电影,而是你要尊重你自己。
今天晚上,我们请大家来看,喜欢或不喜欢你们可以自由表达。
关于:电影评论会不会对电影有影响?
王家卫:我一直在讲的是,电影评论,对电影是很大的推手。
我自己一出道以来,我用我自己个人的例子,很多人都不能接受我的电影,但是是有很多影评人去引导观众,其实这个电影还是挺有意思的。
电影评论对电影,它会监督你,它也是会为电影去摇旗呐喊的。
所以,所有电影评论的平台,我们都要珍惜,我们都要保护。
关于:为什么选择张嘉佳?
王家卫:有一次,我在制作公司,工作人员看到我,很热情地说,“啊,王导,你来了!
刚好周星驰和徐克也在!
”我说好呀,去打个招呼。
我走进去之后,发现三个人坐在那边,有一种时光倒流,好像回到二十年前……我的感触就是,电影不能这样来来回回都是几个人,我们需要新的力量。
为中国电影,我们就必须要有新人。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偏爱张嘉佳,我也知道大家对张嘉佳的要求是比较严厉的,第一他作为写小说的作家来说,他是特别成功;还有就是他嘴巴也特别贱;第三就是他第一部电影就有那么好的资源,有王家卫去监制,有那么多的演员参予,他凭什么呀?!
但是我们要想一下,很多人去参予,是因为这部电影是泽东电影25周年,大家都希望在这个时候,做一个电影去记住这个日子。
为什么选择张嘉佳做这个电影,只是因为这个是新人,在《一代宗师》里面有讲过,你们看到的是一棵树,我看到的是一片树林。
其实也不是只有张嘉佳,从两三年前开始,我就一直希望有新人,包括《逆光飞翔》、《渺渺》……后面我们也会有这样的计划。
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说,我们要给他机会,电影不能都是千人一面,不能看得理所当然。
真的,我……吐槽无力了。
我能得到的信息就是,这部电影从制作上,王家卫才是一把手。
但,即便他是我爱的导演,我也无法更改自己看完后觉得电影太LOW的感觉。
我,是真的看完了的,如他所说,看完就有资格去喜欢或不喜欢。
我还是坚定地,不,喜,欢。
虽然,我相信他还是可以导出我喜欢的作品。
就像我也可以接受喜欢的歌手去个乱七八糟的商业拼盘演出,赚个钱嘛,没什么。
骂张嘉佳的也可以散了,没意思。
就像把很多好食材下到了地沟油里,有人觉得吃了拉肚子,有人觉得好吃,我们要去怪地沟油吗?
还是去怪那个选择用地沟油拿出来卖的那个人呢?
发两篇《摆渡人》相关的推送,也只是因为我太爱王家卫,太爱我男朋友金城武……受不了他们不好。
但,都是自己选的呀。
没坚持看完,提前二十分钟离场。
本来就不抱希望,但还真没想到能烂成这个样子。
走回家的路上跟朋友交流这一年度最差的观影体验,顿觉必然是不吐不快的一部片子,倒不是因为作为一部电影有多失败,而是它传递的价值观简直太惊世骇俗了。
电影本身就不多说了,从形上来说倒是很努力地在学习王家卫,鲜艳的配色,各种失焦大头贴(像极了多兰的《只是世界尽头》,不过相比之下后者好多了),强行加入时间点(零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等等),在墨镜王那里穿插于作弄的叙事里的气韵,到张嘉佳这里纯粹的生理不适,一张张大脸闪瞎人,加上这浮夸的演技(基本靠咆哮和夸张的表情),像极过分使用滤镜毫无设计美感的幻灯片。
台词也不说了,毛毛她弟那一句“你真的想知道吗”(你这话对一失忆的人讲?
)配上那个瞪大的眼睛,简直可以喷出饭。
影片基本靠扭曲变形的面部表情和不合时宜的奇怪配乐(貌似还有灌篮高手)拼凑而成,却还没有mv拍得顺畅自然。
剧情方面,真的是没一刻让人省心的。
小玉跟马力这里,十岁左右的小玉住院,打个电话到电台,一堆矫情玛丽苏的对话, 然后就逃院去看马力唱歌了,空留护士一脸呆滞倚靠在沾满雨水的窗户旁。
因为天气原因取消演出,马力带着一群乐队伙伴说答应的事情就不能忘记,然后在大雨中给她唱歌,俩人骑着摩托回了医院。
后排一大婶一语中的:这不就是早恋吗?
鹿晗长大后变成了陈奕迅,老婆跟别人跑了(就不谈分开那段对白有多傻了,什么第一次见你蓝裙子马尾辫),落魄街头,小玉死心塌地,出钱办了演唱会签约了新公司。
前妻带着现对象(简称一傻逼渣男)到酒吧找茬,那人什么鬼,自己不喝酒还特别得瑟怂恿别人喝还咋咋唬唬趾高气昂的,然后小玉和她前妻玩起了史上最傻逼的游戏,酒吧高尔夫,就是跑九个酒吧比喝酒,其中有一分钟内喝下五十杯伏特加的,你……骗……谁……啊,想喝就直说,搞成这个花样是把观众的常识都丢酒窖里了么。
小玉,自称只喝牛奶不喝酒的小姑娘,一口气一瓶白的下肚脸不红心不跳,腮红都不画一个,穿个高跟鞋piapia走神清气爽,说这不是拼酒,是拼命,这主要是傻。
鼓吹小姑娘从小追星,缠着一个大她十来岁的男人(之前还已婚)不放,为了这男的投了积蓄喝酒伤身还继续傻?
(听说后来醒悟了,但这已经太不正常了。
)毛毛和管春这对也是莫名其妙,拳皇低劣画质就不说了,还不如《微微一笑很倾城》里的游戏效果走心呢。
首先管春怎么就这么霸道了,“你要是喜欢男的,就当我女朋友。
” 这话真的是,听着都毛骨悚然。
咋就这么刚好呢,第一次约去看电影(《午夜凶铃》这个梗也是无聊),一出影院一代拳王就被揍了?
揍得不省人事?
这两人感情是有多深厚,手牵手倒在血泊里,感情线发展突兀,动不动斗殴群架,还随便吃下一百斤面粉?
搞笑片不是这么没有规矩来着的吧,无厘头起码得把观众当有脑子的人吧?
后面就更离谱了,莫名其妙(见义勇为?
)打了个群架就回忆青春了?
脑子被酒瓶砸了一点事没有,抄家伙一群人进了救护车,还得跟人民群众打个招呼谢谢支持,这跟送上精神病院车的人没两样。
惹了道上的人搞得心仪的女生被打得颅内出血,还不放过人家借着想将功赎过的心继续粘人?
再怎么出于好意,这情节发展也太扭曲了吧?
其他支线也很崩溃,李宇春那条线,放不下前任,患有风湿的哥哥及其兄弟抱着冰,“你不放下你哥哥就不放下” 这是绑架勒索吧?
约等于你不怎样你孩子的命就没了。
心灵鸡汤也是假的可怜,冰放在手里会融化手所以你需要的是杯热茶,这段话的营养在哪里,还当失恋这事真是一块冰一杯茶能解决的呢。
新娘的那个也是扯,48小时不吃饭,忘却逃婚新郎的事情就想着吃,等她吃上第一口肉,酒足饭饱,照理说又要想起逃婚的新郎了。
摆渡摆渡,跟百度一样,治标不治本,带你去个“三甲医院”看病,粉饰一下血压值,告诉你一切正常,真正的数值只有身体难受的时候你知道。
这歌颂的不是爱情,而是以导演为首平日尽用荷尔蒙思考的一群醉汉的集体意淫,在电影里看着乐,现实中早死了都。
重点还是这个价值观,小女孩追星,成年人乱喝酒,动不动打群架,天天打游戏,前任带其现任来撕逼等,不知道审查制度管东管西这不行那不行这敏感那敏感,对这些有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倒还是异常宽容,当代的社会的糟粕思想堂而皇之地被放在大银幕上,又没有审查制度,怎么不想想未成年人看了受的都是什么教育?
哇,小玉对马力的付出好感动啊不求回报!
哇,这么喝酒打架好酷啊就是要这样才精彩!
哇,打个电话给电台鹿晗就回来给我唱歌耶好喜欢!
哇……哇你个头,想当年《满城尽带黄金甲》级别的都能被骂个狗血淋头,现在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群魔乱舞惊世骇俗。
简直太悲戚了,气得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在电影院看过很多烂片,但这种没有一分钟是舒坦的片子,价值观扭曲成这个样子还能大行其道的,绝无仅有,即是标榜是喜剧片(不谈最好的喜剧片其实是悲剧了,这片给擦鞋都不配),就算逻辑上弱了一点,pie占据了极大比重,也不能这么肆无忌惮地传递无用的社会信息吧?
这些年过半百的实力巨星们,到底是图什么拍了这片子搞得自己晚节不保?
王家卫是欠了张嘉佳多少钱得还这么个人情债啊?
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这都童年至今都很敬仰的演艺明星啊,何苦呢?
回家路上奶茶店放着eason的歌,笑得喘不过气……惊世骇俗,惊世骇俗,惊世骇俗……那些觉得一醉方休,看出了和老友喝酒解气爽快的朋友,自己喝喝就好了呀,剩下这票钱还能多买几瓶青岛呢!
眼睛太疼了,暂且歇笔,写烂片影评简直是在治病,把心里的不爽都写出来真是太!
特!
么!
爽!
了!
喝!
妈的,酒精过敏。
仿佛在小玉身上看到了很多傻女孩的影子吧,一个在酒吧喝牛奶,平凡单纯的女孩子,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吧,他们很傻,没有经历过很多的感情经历,心中保有儿时的幻想,为了小时候那个闪闪发光的人付出着,可是却从未提及自己的付出。
我并不知道这个结局是好是坏,小玉和马力真的成为了知心的朋友,放下了心中那份执念,看似很坦然的结局只觉得心中有无尽的悲伤,女孩为男孩倾尽所有,换来了一个知己的位置,拿命去喝酒换来的是男孩为前女友大打出手,为男孩花光所有的积蓄,换来的是一句感谢。
结局是坦然的,但是确实苦涩的,女孩,请多爱自己
就不讨论剧情了,因为它也不是电影。
旁白比对话多了一百倍,对话里也有一半不是人话,一个半小时的旁白无非换着体位射鸡汤。
酸文一锅,贴标换瓶,可以在里面截取一个月不重样的临睡感言,然而,都是放狗屁。
电影拍不下去,请大牌演个MV钱也能赚到,张嘉佳基本上就打着公然调戏观众的嘴脸。
选歌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报复社会拍两个小时?
明明故事已死,烧点纸钱,上面来点语录就好了嘛,偏偏贼心不死,前言不搭后语的制造了若干尴尬的谜。
同时,致片里所有腕儿,问问你们演完后还敢看吗?
爱情,不是传销道具,无论载体是写书还是拍戏。
来回滚动播出肤浅的爱情观,设定二到极致的角色服务自己的穷酸台词,故事按需分配,切记忘掉逻辑,这就是两小时构成。
上帝说要有打戏,那我们就从自己打自己开始,上帝说飙车和美女最配,那我们就来一场九洞高尔夫,上帝要七天创造世界,张嘉佳用两小时就毁爱情。
功能之强大,也是鸡汤文界的翘楚。
要脸吗还?
要脸吗还?
要脸吗还?
对看这玩意准确的心理描述是掏钱被强奸,活还特差。
谁受得了。
劝各位一句,真是这东西里谁谁谁的脑残粉的,千万别去看,不说在里面我就没觉得谁特别好看这事了,所有人的智商,就很着急。
看了添堵,还要修复形象。
不值。
再劝一句,无聊走进电影院的,也别看。
时间扔游戏上能泡妞能通关,扔床上能春梦一场,看了这,你会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无力感倍增,因为这样的人都能红,都能转型,都能请到这样的阵容来圈钱。
我呸。
芸芸众人,自渡而已,他人全爱莫能助,至于号称摆渡人的,不是骗子就是傻子,遇见就让他们有多远滚多远。
爱国就是要多看国产电影?
爱国就是要为你国产导演的不进步,落后甚至堕落买单?
长城给你几分?
你想要几分?
美国队长才几分?
说你张艺谋死了怎么了?
怪不得鲁迅当年 说有的人或者,但是已经死了呢?
你是要搞文革么?
爸爸管央视很了不起么?
凭什么要为电影行业的落后买单?
绝不, 垃圾电影不仅仅会拉低整个社会的素质水平, 更会影响大众的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
张艺谋是死了啊, 跟李安能比么?
一个现在完全是为了拿奖而拍片,一个是热爱电影而拍电影。
比想象中好,没影评人说的差
这叫臭傻逼。
李寅小组录音棚选片,已看完,这么可爱又热血的爱情片我竟然现在才看!
为什么给的标签是看着很郁闷呢 因为这些演员的片酬花了不少钱~但是花了不少钱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优酷上买了会员看的~然后正如直白的弹幕那样 就告诉你 这片子有梁朝伟 有金城武……弹幕如出一辙的写着 我是优酷黄金会员~没有了~~没有了~~
我负责任的给《摆渡人》打一星,张嘉佳近期两部参与的电影刷新了我对于电影的认识底线,好的电影像蓝天白云,这种烂片无异于雾霾,我们难道需要保护雾霾?
我服张嘉佳了,没想到有一天卡司齐聚金城武,梁朝伟,杜鹃,泽东出品的电影要靠鹿晗的脸捱下去。王家卫喝酒打牌输张嘉佳多少钱?开个口,我们粉丝替他众筹还了吧。一星给杜鹃,太美了。
墨镜绝逼把杜鹃当林青霞拍了,有心人
1.“喝你的酒,让我很心碎。因为它让我的每一个晚上,都变得很短。”每当说到这里,梁朝伟就激动得想从轮椅上站起来。2.鹿晗长大了,就变成了陈奕迅哈哈哈哈哈哈!3.“我发现自己一直在河里,从未解脱。”你赶快看一下自己脑子是不是进水了!4.台词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连成一句话我他妈就看不懂了。
摄影,色调王家卫,台词幼稚,鹿晗耍帅成功。
友尽吗
鹿晗挺帅 杜鹃挺美 但ab是女神 挺搞笑 四颗星~
别不相信这不是王家卫拍的,就是他拍的!给他一本《知音》,他也就拍成这样了。
超长版MV+配乐散文诗,刚看时决定给2星,坚持看完后果断给3星,虽然这种高逼格不接地气的作品不是我的菜,但许多小细节还是不错的。电影就是应该有多种尝试。
这部电影我给满分!!因为它可以让王家卫 梁朝伟 金城武这样的名导 影帝 被骂的一塌糊涂…演技和ab一个档,王家卫和郭四一个档。以至于豆瓣影评吐槽金句连连,让我捧腹大笑,真的有了贺岁档看喜剧的感觉!!!(虽然不是在电影院)我不禁折服于此片的伟大,导演功力之深厚。
我是豆瓣十年真实用户,我行使我的审美判断力
「求大师指点剧本」「啊喏,到我旧作里捡点旧梗情怀就够啦」「那卡司呢,听说大师您调教演员好厉害哒」「那几位股票跌惨了,去找他们肯定没错啦」看了一部电影,兼看了一场演唱会,我是不是赚到了啊?!每个人物出场都自带mv光环,心疼我歌神火锅变干锅(心塞
不至于这么烂吧,5星挽尊
造型美术摄影满分。笑点哭点全在,乱是乱,照着粉丝电影看,挺好。
神经质就像90年代的港产片,春春和毛毛那条线太可爱了,还是去南美(不是阿根廷而是厄瓜多尔)重新开始。《不如这样》用在这里,好。
王家卫镜头下孤独散漫的都市灵魂,关于爱情,关于每个人情感中的那部分脆弱与偏执。充满了无厘头和金曲串烧,但是不妨碍情感的表达,更像是王家卫的片子。导演需要提炼生活细节的味道,将大街小巷普通人的柴米油盐生活,用影像的故事表达, 感动观众,导演就是最大的摆渡人。不过baby的演技确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