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觉得你们是soulmate,你愿意与他在任何的道路上聊着天一直一直走下去,晴天雨天。
哪怕你们差了十几岁。
他足够天真,他与你坐在舞台谈论一无是处的文科对于你们生命的意义;他足够孩子气,他熬夜通读自己嗤之以鼻的流行小说,只为了能够有理有据地驳倒痴迷的你;他足够成熟,于是在你满头热情扎下这段感情,视之为世间有意义爱情的最高形态的时候,他算着年龄差距的数学题,拉开你们的距离;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文艺女青年都会在少女时期邂逅一场类似的暧昧,但我知道,在天涯战色之类的论坛上,Josh Radnor的这个角色都是渣男的代表——他跟你小清新,他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然后他莫名其妙的找了一个年龄相当的女人结婚,给你发了一张文艺的好人卡。
如果爱情以上床为鉴定标准,以婚姻为最高真理,那这个故事当真可以叫做“渣男毁三观,文艺少女擦亮眼”。
可是我知道,有些情感的意义并不能标准化,也不能在他人身上复制,所谓心有灵犀说给别人听就成了呵呵呵呵。
你们终于没有上床,他终于没有娶你。
你终于像是完成了夙愿一样开始注意身边从来觉得幼稚的男孩儿,开始参与没营养的party与谈话,然后你按部就班嫁给一个合适的男人,那也是一种世俗的圆满爱情。
多年之后,当你回忆起你们短暂的相遇,那些依然零星从你的记忆里冒出来的机锋和对话,你大概会笑一笑说你们不过是过期知己。
但是,有一句,你不会告诉任何的别人——他一直是你心里最喜欢的歌。
======= END==========强烈推荐本片OS YOU ARE MY FAVORATE SONG。
真想什么都不做,整天读书,读书至死。
那真是最惬意的死法。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份文艺的情怀,或者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文青的内心,起码我的身体里其实有一个和周围格格不入灵魂,只活在我自己的世界里——这让我不想对这个世界刻意讨好,让我不想对周围人强颜欢笑,也让我深陷在骨子里的孤独而无法自拔。
于是,朋友们、同学们的男女朋友换了又换,而你却一直不肯对一个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敞开心扉。
或者说,其实你渴望有一天能够对一个人敞开,但是,你还没有遇见——或者,永远难以遇见。
电影中的Jesse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在人群中孤独的个人,但是却都是在远离成人现实世界的校园里。
很多人把校园比喻做象牙塔,但今天的校园,其实还有多少宁静?
从大一入学就开始的考骗取青涩新生信任而推销各种书籍、产品、课程的“学长”、“学姐”,在大二时期完成了各种社团学生会勾心斗角欺下瞒上的洗礼,到大三终于开始为进入成人社会做一切的准备——关系网、向老师求成绩、各种的校园潜规则,最后大四离开校园却发现校园里的“小社会”还远远不够应付“大社会”的虚伪。
校园里拥有或者说向往一颗宁静内心的人也在经受着各种的磨练。
磨练成功的人成功地进入了社会,磨练失败的人逃避着读研或者干脆留校。
老教授们在校园里授课一生,厌烦了渐被世俗蚕食的学术,忐忑地离开却发现难以割舍校园的情怀,外面的世界终究难以让活在非现实的人得到宁静。
说着像是文艺情怀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向往之,趋之若鹜;里面的人却为之所累,活着脱离现实太久。
该如何从中寻求一种平衡,然后得到真正的宁静?
属于我的世界在哪里?
在那些让我爱不释手的书里吗?
还是在那些让我忙得喘不过气连听首mozart的时间都没有的“不得不做”里?
属于我的那个人又在哪里呢?
有着同一类爱好、读着同一本书、听着同一首曲子的人有吗?
他是吗?
还是那些愿意为了我去和我有同一类爱好、读同一本书、听同一首曲子的人?
我也很想找到那个人,什么都合适的人,一起谱一首文青的恋曲,摆脱从小缠绕的孤独。
PS. "Any place you don't leave is a prison,"——这虽然不是我看完这部片子最喜欢的台词,却是最记得的台词,所以把它写在最后。
35岁男主的听后感特别走心。
Dear Zibby,I can’t thank you enough for introducing me this music. Beyond this genuinely loving it, I feel it quietly altering me feeling about New York City, with which I’ve always had a slightly conflicted relationship. I’ve found that if you replace the horns and the shouting with, say, Schubert or Telemann, the city becomes unbearably beautiful. After years of thinly disguised rage on both our parts, it’s like music has mediated a truce between us. Some early favorites, Massenets’s Meditation. If a more beautiful piece of music has ever been composed, I don’t know it. That Brandenburg concerto is no joke, and I echo your sentiment regarding Beethoven. Wow. I’ve no idea what the Vivaldi piece from Giustino is actually about, but to me, it suggests deception, some kind of elegant double-crossing. It makes me feel like I’m a double agent knee deep in some kind of sexy espionage. I’ve decided the Wagner overture you included should come with a warning label. According to some quick online research, the opera deals with the struggle between sacred and profane love, which is arguably the only struggle there is.The other day, I was crossing the street, lost in my head about something, not uncommon state of affairs. I was listening to the overture, as the music began to swell I suddenly realized that I had hands and legs and a torso and I surrounded by people and cars. It’s hard to explain exactly what happened. But I felt in that moment that the divine, however we may choose to define such a thing surely dwells as much in these concrete and taxicabs as it does in the rivers, lakes, and mountains. Grace, I realize, is neither time nor place dependent. All we need is the right soundtrack. I suppose this new infusion of music in my life is, at the very least, make me reconsider my hastily to dead, white males. And I’ve you to thank for that. How’s things, by the way?Your friendJesse Fisher Jesse,Things is good. So happy you’re loving the music. I felt my whole life got an upgrade when I took that class. The thing that floors me most is that human beings wrote that music. Are people writing music like that nowadays? If they are, I don’t know about it. I hope you’ve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piece from Cosi fan tutte. I find that when I listen to it, for some reason, everyone I see becomes instantly more attractive. Please experiment with it and get back to me.Elizabeth,You were right about the Mozart piece. It somehow made everyone in New York looks like a viable romantic partner. I can’t escape any longer. I think I like opera. You are never to tell anyone this, ever. Seriously.Your opera secret is safe with me. I’ve been relistening to the music after each of your letters. I like hearing your take and then revisiting them. And even though Pennsylvania stands between us, knowing we’re hearing the same sounds makes me feel you are not all that far away. If I haven’t been clear about this, I miss you. Hmm, don’t really know why. I barely know you. By the way, handwritten letters, greatest thing in the world. Keep them coming.You ask why music like this isn’t being written today. I wonder if these composers were expressing things musically that are too large for our current psychic state. Anyway , all is fine here. College continues colleging along…Massenet’s Meditation, for instance, and I worry that my nervous system is ill-equipped to contain such immensity of feeling.I bet if we went there at the same time, we’d have been great friend.Will this music be the death of me? If so, you’ll have blood on your hands, Elizabeth. Can you deal with that?Jesse, as much as I love this letters, I’d like to see you again. The sooner, the better. So come back here and see me. The dudes here continue to be 18 to 22 years old, and they continue to act their age, I’d like a gentleman caller, and I’d like him to be you.Ever yours,Zibby
今天和人聊起这部片子,想起来就写写。
在跟女主差不多大的时候,经历了一场相似的故事。
对方来自古典音乐的论坛的大神。
第一次见到被颜值惊为天人。
偷偷搜索,又被高智商履历折服。
一见钟情这个词一点也没有虚假,从此拜为男神。
第一次引起对方注意,是他在群里询问了某交响曲某版本的录制时间。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搜索信息,使了心机丢到群里假装自己凑巧知道。
然后自是另眼相待,故事就不一样了。
那半年听的古典比往前二十年和往后三年听的都要多。
那半年讨论的文艺八卦也是之前之后的总和。
凑巧大四也没事,时间就在时差,三锤版和两锤版马六的区别,三球悬铃木和二球悬铃木和中国梧桐的关系这类问题上度过了。
聊的什么我一点也不记得了,但是源于德国理科的思维就不自觉融进了习惯里。
说话不敢带模糊性词汇,提出的每个fact都习惯性附带reference。
性格从此也从欢快明亮的少女突然带上了令人不甚喜欢的刻板和硬朗,从此软妹硬妹再也无法自动切换。
讲过一次电话,是在拜托对方改完毕业论文之后,两个小时,半个小时说论文问题,剩下一个半小时根据论文毛病讲研究方法和做人道理。
我窘迫的以为电话完了就要被拉黑了。
结果,挂完电话,一切照旧。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的申请简历上和一切正经事上。
就事论事是好事,可是好为人师恨铁不成钢的毛病从来没改过。
这部电影是两个人是两个人隔着八千公里同时看的。
看的时候,每一个古典乐出现的时候,就会被考是什么。
最后问答变成了自问自答。
我自羞愧地无话可说。
贝六,唐豪瑟,皇帝第二乐章,沉思,BWV1065,羽管键琴第一乐章...感觉八千公里之外坐着一个数据库。
故事结束的自然。
彼此都有了新欢,成了问好的故人。
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我们也从来没有相见。
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个。
尤其两个老教授。
果然,愈老愈酷。
果然,有时只是年纪会帮到你。
申请退休的教授彼得,不愿意离开学校。
他想象获得假释的罪犯,发现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然后再次犯罪,回到他认识的地方。
在他想法里,不能离开的任何地方都是监狱。
浪漫的诗歌教授谈及诗人,说他们都是悲惨的人,被赋予短暂的卓越,只是他们有天赋和远见,能够抓住纸笔记录下来。
终是如此,杰西说,诗歌打开了他的心。
杰西飞了很远的路看顾自杀的迪恩,他们只交谈过两次,他对他说,变老是很棒的事,有些日子恶心透顶,可有些日子还是不错的,就像是恩赐。
所以不要做英年早逝的天才,等变老再死。
居然在年末看到本年最喜欢的电影。
这是2012年的电影,搁在我硬盘里也有2年了,随便翻出来看看。
舒缓的音乐、温馨的布景和奥尔森。
看来我可以轻松地打发1个半小时。
直到看了60分钟,他老师Peter走进咖啡馆,看到Jesse和Zibby在一起,和Zibby打招呼又无视Jesse离开。
Peter说"I've had to be very clear with myself that even though I'm surrounded by 19-year-olds and I may have felt 19.I'm not 19 anymore"."Nobody feels like an adult.It's the world's dirty secret."说的是自己,但字字砸在Jesse身上。
Jesses说过”"I loved the most about being here was the feeling that anything was possible.It's just infinite choices ahead of you.And then you do get out,and...life happens and choices are no longer realy there"。
正因为此,Jesses对校园、老师、学弟总是充满感情。
回想开头,Jesse扛着行李走路还在看书,东西被偷都没发觉;对他最喜欢的文学老师充满激情,却被浇了一头冷水。
原来他已经和社会格格不入,也和现在校园格格不入。
突然明白了Zac Efron讲的毛毛虫寓言——“And what do all the other caterpillar cells do when those imaginal cells show up?" "They attack them,'Screw you, We're happy being a caterpillar!
'"如果阻碍你的不是负面的东西,而是美好的东西呢?
如果美好东西一直都在,但是生活变了呢?
"ANY PLACE YOU DON'T LEAVE IS A PRISON".故事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了。
但是编剧还是安排了一个happy ending。
=====================看到图书管理员总觉得很眼熟。
原来是《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妈妈。
ORZ,无缝切换到恋爱模式,实力派演员。
=====================THANK YOU TO LET ME WATCH THIS BEFORE I BUILD A JAIL FOR MYSELF IN WHICH I "PROTECT THAT GOOEY LITTLE HEART" ,=====================Jesse最推崇的书《Infinite Jest》之前也被我收藏了,不过这1000页我有没勇气看还是个问题。
高中时,每到毕业季,校园广播就会播放那首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罗集市》)。
这个「误会」可能仅仅因为这首歌是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而在中文世界里,Scarborough Fair也经常会被粗暴地盖上《毕业生》的歌名流传。
毕业生 (1967)8.01967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 迈克·尼科尔斯 / 安妮·班克罗夫特 达斯汀·霍夫曼而当年少的我慕名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内心一万匹草泥马在空中飞过:一个大学毕业生精神空虚,被邻居大妈挑逗成为炮友,然后又喜欢上她女儿,姑娘无法接受母女共事一夫,草草了却婚事,而「毕业生」在婚礼现场拐跑了新娘……这哪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简直是大毒草!
很多年后,我了解到:《毕业生》诞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表达了美国反文化运动潮流中,精神迷茫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们」对成人世界的反抗。
我想,当年校园广播站的站长应该是个「不求甚解」的文艺青年吧,才会做出把《毕业生》插曲作为毕业季情绪催化剂的愚蠢决定。
如果非要挑一部毕业季电影,我想2012年圣丹斯电影节的一部独立小片《Liberal Arts》比《The Graduate》更加契合这个主题。
虽然大陆网民翻译为《文科恋曲》,但是我认为港译《校缘心曲》更加「信达雅」。
1、大学情结:「漂亮女生」和「白发先生」《文科恋曲》的主线故事很简单:一个35岁的大龄文艺男青年Jesse,虽然毕业多年,依然对校园生活念念不忘;有一天他被自己敬重的一位老教授邀请参加退休晚宴,他得以再次回到神往已久的大学校园;期间认识了19岁的大二女学生Zibby,两人的兴趣爱好和人生志趣有很多相似之处,离开校园后他们通过通信进一步沟通。
丘比特之箭悄悄射进二人心中,但16岁的年龄差似乎成为二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障碍……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美式小清新电影,有着《哈利遇见莎莉》的浪漫,也有《查令十字街84号》柏拉图之恋的唯美,还有《和莎莫的500天》「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感伤,更有《爱在黎明破晓前》那种「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怅然若失。
与其他美式小清新不同,《文科恋曲》融入了浓浓的校园情结。
又或者,Jesse和Zibby交往,仅仅是他缅怀校园生活的一种方式。
当哈利遇到莎莉 (1989)8.31989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 罗伯·莱纳 / 比利·克里斯托 梅格·瑞恩
爱在黎明破晓前 (1995)8.81995 / 美国 奥地利 瑞士 / 剧情 爱情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伊桑·霍克 朱莉·德尔佩作为固定搭配的liberal arts,在中文世界一般被翻译为「文科教育」,也有翻译为「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传统起源于希腊。
在词源上看「Liberal」和劳动、自由、博学多才有关,而「Arts」,是艺术的集合名词,「Liberal Arts」要解决的就是人对自由的理解、实现自由的能力、追求自由的责任和使命。
事实上,Liberal Arts也包括数学、自然等学科,但被狭义理解为「大学文科」,也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无用之用」。
在校园民谣《冬季校园》里,高晓松写了关于校园的两个典型意象:「漂亮女生」、「白发先生」,而这两个意象出现在《文科恋曲》中。
除了「漂亮女生」Zibby,Jesse还遇到了「忧郁少年」Dean;除了认为一直活在了19岁的「白发先生」,还有高冷刻薄的女教授。
该片的故事和表意也围绕男主角Jesse和四位老少之间的关系展开。
影片的前半段,看上去是一曲对于大学生活的热情赞歌,「文科教育」构建的象牙塔也被男主角到处安利,这也解释了他校园情结的根源所在。
他对「漂亮女生」说,「这里最让我喜欢的事就是,给人一种一切皆有可能性的感觉,仿佛面前有着无限的选择。
当你离开之后生活开始,所有曾经在你面前的选择都不复存在。
」
他也对「忧郁少年」侃侃而谈:「只有在这里你才有时间做这些:你可以坐下来看一天的书,与大智慧大思想真正进行交流。
你可以在这里跟任何人说‘我是诗人’没人会因此揍你。
」但Jesse的热情也就安慰一下19岁的少男少女,一遇到老江湖,「童子功」立马废掉。
2、天人交战:「滚床单」和「谈人生」「虽然隔着宾夕法尼亚州,但是我们听着同样的音乐,你离我也不远……其实我想说:我想你了。
」Zibby写信发来邀约,Jesse知道这次约会意味着二人关系的更进一步,但是16岁的年龄差横在面前。
电影有一个情节展示了这种矛盾的「天人交战」:Jesse写下——当我16/19岁,她0/3岁,他尴尬到瘫倒;而换个角度——当我50/87岁,她34/71岁,似乎还可以接受,他终于舒了一口气。
于是收拾行李第二次踏入校园。
相比上一次的愉悦经历,Jesse和Zibby这次在两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Jesse在Zibby的卧室看到一本吸血鬼的通俗小说(应该是《暮光之城》),大为惊叹,并对此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
大意就是你一个读鲁迅、余华的人,怎么看得下去郭敬明的《小时代》呢?
Zibby表示看这书只是为了消遣,大家都在看,你都没看过凭什么说三道四?
Jesse竟然要马上把这本书读完然后再和她辩论,他的迂腐搞的Zibby哭笑不得。
「谈人生」已经进展到这种地步,思想超前的Zibby希望有进一步发展,可当她准备好以处子之身和Jesse共度春宵之时,却被他给拒绝了。
Jesse心里泛起了罪恶感,他还把「行为之前的罪恶感称为道德」(文科生连怂也这么能拽文,呵呵)。
「滚床单」被拒的Zibby哽咽道:「你因为太尊重我所以不想和我上床,这简直是我遭遇到的最衰的事。
」
从Zibby的卧室狼狈出走,Jesse遇到之前几次都对自己爱搭不理的女教授Judith。
Judith曾经教授过Jesse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他心中的女神。
几句诗歌调情之后,Judith竟然暗示Jesse一起「滚床单」,这一次他没有拒绝。
可见在他潜意识里,认定了年龄大的应该为两性关系负责。
几番嘿咻过不等喘口气,Jesse就要被愤世嫉俗的女教师踹下床;「你不会以为接下来我们会抱在一起,然后我给你读华兹华斯的诗?
」Zibby还是从「谈人生」过渡到「滚床单」,而Judith只愿「滚床单」,速战速决,拔屌无情,并且狠狠奚落了他「谈人生」的幼稚。
Jesse被女神好好「上」了一课,三观尽毁,他也遭遇到了「生命中最糟糕的一晚」。
3、大愚若智:增加知识就增加忧伤不管是「校园情结」还是「天人交战」,都只是《文科恋曲》涌动着的情绪,这些情绪包装之下,它最想探讨的其实还是象牙塔美丽光鲜背后,对个人发展的局限性和束缚。
本片开篇就引用《旧约全书》一句点题:「增加了知识就增加了忧伤」,说简单点,书读多了容易成「精神病」。
「你是说事情会变得很糟,而卧应该做好准备接受这一切?
」「不,文科教育解决了你所有的困惑。
」电影前半部分,谈到离开校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Jesse还在用liberal arts这颗「大力丸」安慰Zibby。
后半部分,他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开导愤世嫉俗的女教授:「你在那些诗歌上花了那么多时间,这会让你变得更加乐观和充满希望?」结果被她的恶语恶言糊了一脸:「他们都是悲惨的人,被赋予短暂的卓越,只是因为有远见和天赋,能够用笔记录下来。
拜伦可能是最幸福的一个,仅仅因为他看见谁都要上(put his dick in everything )。
」
女教授对Jesse咆哮道:你只要去开几次教研会,就会丧失对人性所有的期待。
可见「诗和远方」还是难以化解「眼前的苟且」。
或许是女神的敲打起了作用,「老男孩」Jesse开始自我反思,这时候他在书店邂逅了一位女文艺青年,她一直在默默关注好读书的Jesse,甚至知道他每次去书店都会读某本书的最后三页。
「我开始意识到阅读占用了太多我真实生活的时间,我试着接受其他事物。
但我依然看很读书,只是我意识到读书的限制了……」这一次,他遇到的不仅仅是知己,而且是「病友」。
之前在大学认识的那个「忧郁少年」Dean,其实是个躁郁症患者,当他打电话给Jesse时,Jesse意识到他很可能要自杀,于是第三次重返校园。
Jesse和Dean因为一本书结缘,他很明白他的症结所在:「别读这些了,别做英年早逝的天才,变老是件很棒的事。
你可以读读其他东西,比如吸血鬼什么的。
」而Jesse敬仰的「白发先生」尽管退休晚宴上看上去已经对校园生活毫无热情,但是离职后发现很难适应外面的世界,他再次留在校园发挥余热时,他的教职已经被新人取代。
Jesse再次拜访了老教授,他们进行了以下对话:「你认为这个地方像座监狱?
」「是的,任何你无法离开的地方都是监狱。
」
事实上,毕业后一年写《肖申克的救赎》影评,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那篇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肖申克》的文章中,我写下以下文字:「读书除了解放自己获得自由之外,也会在内心深处不自觉树立起各种条条框框,如‘天地君亲师’‘君子固穷’……书读多了会改变自我‘身份想象’,将许多实践活动主动剥离,从而丧失了许多人生的可能性。
」4、尾声:不紧且不慢,成人世界见既然叫《文科恋曲》,这段恋情就应该有始有终。
事实上,从女教授哪里仓皇「逃走」之后,Jesse就对自我认知进行了调整,他在给Zibby的信中写道:「我最近才意识到我开始渐渐成长,一个小我16岁的人最终让我明白:举止和年龄相符这件事也算是馈赠吧。
」
而在看望Dean时,Jesse也专门拜访了Zibby,她也对他坦诚相待,分析了自己「思想超前」的原因。
「我有时候会鄙视自己,就好像有一个更老成、智慧的我,在注视着这个19岁的底稿。
这个底稿充满了各种潜能,却不得不生活地更充实一点才能赶超另一个自己。
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只是有时候我希望这个过程能快一点。
可能对我来说,你就是捷径。
」
他不想长大,把她作为青春的桥梁;她揠苗助长,把他作为成熟的捷径。
电影最后,Jesse 对Zibby说,「我要回到成人世界了」,Zibby回应道:「那我们成人世界见」。
文科恋曲,曲终人散。
文/杨文山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斯文侃山(culturestudies)】
I saw myself in Liberal Arts, I am a schoolboy, like Zibby, he is 30-something old fellow, I can’t help attract by him, the mature charm. I wish they could be together, since it is the dream I am not able to achieve in my real life. I was sick of the relationship of Jesse and bookstore woman, probably she is far below pretty and cute. Why 30-something cannot choose young school boy or girl? They could be together like the homosexual in ancient Greek. I dreamed the scenes about he go back to campus and we walk on the avenue, there are plentiful secrets and stories he could share with me, about his life here, as a schoolboy. Tremendous topics, how could I find next you? I am young and beautiful, you don’t like it, do you? People keep saying age is the last thing we should consider,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Nonsense? Why age bothers you a lot? I wish I could understand. I still love old fashion men, it is hard to alter I guess.
我很喜欢这一段:我相信因 果轮回/不你相信的是罪恶感/但是在行动之前的罪恶也被叫做道德。
人的行为动机被论述得很清晰很有意思,道德本就是教条,世俗对各类事物辨别性质判定好坏然后以此对人进行约束,所以也有之后的认为好事回报好事,坏事回报坏事,根源都是对教条的信 仰。
很美好的一部电影。
我们生活的世界到目前其实接触到最多的是同龄人,从幼儿园到学生时代,周围都是和你一个年龄的人物,你从日日夜夜都能见面的人身上是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的,父母也是如此。
只有在分别了多年之后再次相见,才能感受到时间对于一个人的作用。
大学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个阶段,在大学里的人想要出来,离开大学的人想要回去,在大学毕业后,似乎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层模糊的滤镜,你已经遗忘了那些困扰你很长时期的事情,你觉得都过去了。
那些事物都变成了你生活的脚注,它还存在那里,但只是在你的生活中存在着,它提醒你在这个时期发生过这个,但也早就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畏惧衰老,身体功能下降,头脑反应迟钝,皱纹,白发,我们不再灵活,无法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昨天和妹妹去欢乐谷,播报员说这个项目年龄限制是五十周岁,我的父亲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能坐大摆锤了,但他真的很老了吗,我似乎一直对父母年龄的概念都停留在了三十七八岁,那个是我最初对年龄有概念的时候。
我大三了,似乎高中也不是很久远的事情,但是已经过去很久了,我经历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还有一年时间来品味我的大学。
(以下记于2024.6.28晚)1. 三小时的时长和过于大的容量导致的断断续续 让我终究再次放弃Kyrie之歌.2. oh!
3. oh!
again!
4. 男主叫Jesse 怎么女主也如此眼熟!
哦是了 旺达.
5. 唔 重回大学生活.
6. 这不 点题5.
7. 男主回归nyc 耳机里听着女主推荐的古典音乐.8. 通过纸质邮件交流音乐感谢 好棒!
9. 有被笑到. 盘算年龄差.
10. 嗯?
才一边看电影一边写着关于74和14的播客大纲.
11. 男主有毒吧 只是因为女主看了吸血鬼相关作品 就发怒. 女主的回答 也正似我曾对于郭敬明与韩寒的观点.
12. 打脸我. 男主呀的回应方式 就是看完吸血鬼小说. bgm里的古典音乐 更有了诙谐的味道.13. 女主坦诚 想第一次和男主. 男主结果去厕所冷静一把.14. wow. 或许这正如 eco之于我.
15. 芥末味日本豆太呛引发的今日暂停.
(以下记于2024.6.29晚)16. 重启 都最后时刻了 怎么男主直接又在书店遇见可以有最后三页共鸣的另一个女子.17. 哎.
18. nani?
男主最后就和书店女子在一起了?
原来josh radnor真是本色出演ted 这部电影完全是HIMYM S08E11的加长版……虽然很同意josh说背景音乐让世界更美好,但更同意女主角对他说得那句"you're such a snob!!!" 文艺男好hi可怕
从jesse拒绝zibby之后这个故事突然就急转直下,开始obssessed with变老这个问题,完全跑题不知所云。最后大叔回去成年人的世界,小姑娘去慢慢长大。这种天天发生的事干嘛拍电影啊摔!一颗星给josh的大胡子,一颗星给第一封信,一颗给结尾的歌。
文科生的柔情我不会懂,这种片子也算是小清新的一种吧,也包括最后肥皂剧的结尾。
姑娘作为浓妆艳抹的奥尔森姐妹的小妹妹确实很清新,但总是呵呵呵傻笑也太掉价了。大叔一点点都不attractive啊。于是结果就是两边都勾搭着?有一些片段还是有点意思比如大叔算年龄,有点像村上春树写的如果想”她已18我才35“的话就会感觉好很多。但是男主演技实在太闷而且数学不好,女主奔放过头了。
爱上你好像是我成长的快捷方式;爱上你却是我怀念大学时光的方式。好像邂逅是为了圆彼此的一个有关时光的梦而已。竟然颇喜欢这部电影的调调,也没想到故事走向会是这么一回事。浪漫主义的Ted在这部电影里终于回归到了daily life,编剧和导演都做的不错。另外我下载的内嵌字幕太烂,几次看不下去。
不知所云。。。
仿佛闻到青草的感觉 不是那种蓝天白云微风中绿油油的青草味 而是窗台上花盆里和杜鹃花并派摆着的那种青草味 额...
Ted给自己拍了个后宫片
我得回成人世界了
先说一句题外话:每次看到暮光之城系列被各种口爆鞭尸心里就无比畅爽。对于这样一部文艺气质爆表的影片,也不用追求什么剧情起伏,从这个角度讲本片的摄影、配乐加分不少,至于想要传达的主题,恐怕也不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人能够深刻体会的。ps:伊丽莎白奥尔森真是个好妹子!
话唠和话唠片不是一样的
谁推荐的,很久没看过这么无聊的了
还是得长大后才明白男的还是接地气的好。。。
单调乏味
是讲了一个文艺青年“党同伐异”的故事吗?涉世未深的少女并不能因与年长的男性交往而进入成人世界,已过而立之年的男主也无法因为十几岁少女的青眼相加而解决自己的现实危机。同类更放心,或许我们寻找的不过是势均力敌、棋逢对手的另外一个自己。
抱著期望看的失望
看的第二部ted自导的片了,都和他那个裹脚布肥皂剧角色一样无趣。小清新无公害,也难当一辈子饭吃。PS:又惊现好太太中will的丑炮友,每每靠强大的自我催眠来演作女吗?
这种鬼扯一大堆的戏码我都很烦。
大叔只要文科好,十九少女一推倒。#文科僧才是人生赢家#
Josh Radnor和Ted Mosby一样就是不装逼会死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