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真的是才尽了?
希望答案是否定的,但若以《七剑》视之,叫人不能不心生老大的疑窦。
此前的《蜀山》,已经乏善可陈,但至少还剩下眩目的特技,不时令我们的视觉惊艳,也佩服于徐克的奇想;可到了《七剑》,从故事到画面,几乎都是贫弱而平庸的。
当曾经给我们带来过很多观影之乐的徐克,也沦为浪费观者时间的垃圾制造者,真的有一点悲凉自心头暗生。
《七剑》在很多的场面上,都令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和突破。
西北边塞风光,曾是《新龙门客栈》的背景,而《七剑》中的亲王率军将至一段,极像《新龙门客栈》中的曹公公尾随而来,只是骑射手换成了炮队。
《七剑》的影像会让人联想起徐克的旧作《刀》,甚至是另一部更加糟糕的何平的《天地英雄》,平心而论,《七剑》的冷兵器时代攻守场景,有时还不如《天地英雄》。
甄子丹和孙红雷的一段狭巷打斗,黄飞鸿与纳兰提督早已演绎过了,其精彩程度远胜于今。
《七剑》是梁羽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我读到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意味着生命中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
徐克的《七剑》事实上仅仅是借用了小说的人物名字和大略背景,情节基本与小说无干,但也真是差得可以。
既然如此,还不如忠于原著,何必效仿央视玷污金庸呢?
徐克在《笑傲江湖》中同样对原著做出了再创作,但原著中对权力迷狂的批判、对隐逸精神的向往仍旧蕴含。
比较而言,《七剑》不仅没有了原著的家国大义的精神境界,故事也实在是过于单薄,除了正派下山击败反派之外,毫无新意可言,徐克个人以往的巧思和讽喻统统不见,剩下一点故作深沉的人生啊、江湖啊等等感慨,苍白可笑。
情节中刻意安排的内奸桥段全无悬念,早早就可以被猜出谜底,很难相信这样的作品会出自一个曾经很会讲故事的导演之手。
和吴宇森相比,徐克的一个特点是他擅长在现代于古典题材之间的灵活游走,而当他演绎古典题材时,能够传神地展示出一种浓郁的中国特质。
尽管他对历史的描摹不像胡金铨那样要求精细,有时过于天马行空而有失严谨,但对于中国古典的那种独特氛围的渲染,他的《倩女幽魂》和《黄飞鸿》系列都有上佳表现。
而在《七剑》这里,一切都荡然无存。
不得不提及《七剑》的演员选择问题,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文化素养的关系,大陆演员中很少有具备中国古典气质的合格者。
抛开文化比较的宏论,所谓古典气质,最重要的是有一种和现世的距离感,不能过于当代市井化,这也是大陆版本的古装戏常常不如港台同类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剑》则不论是大陆还是海外演员的选择上,都找了些最缺少古典气质的人,而反派诸人尤甚。
孙红雷的表演,和《天地英雄》中的王学圻一样,满口京腔,言行充满现代派式的夸张。
虽然有人认为王的这种表演精彩,但我并不苟同,不过是过火的“演”而已,更令影片整体上失真。
关于孙红雷的选择,就和《天地英雄》中的姜文、王学圻一样,是影片的败笔,也是导演的失误。
大陆演员的加盟,或许有内地票房的因素,但归根结底,影片的质量才是保证。
徐克是香港商业导演中少有的具有历史感的人物,在古典题材作品中,他常常有不动声色的借古讽今,深沉精到的思索追问。
《黄飞鸿》系列的前三部堪称徐克此类作品的经典,完全配得上它的英文名字《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而当他刻意隐去影片的历史背景,想要叙述一个超时空理念的时候,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到了《七剑》,还更加等而下。
对于那些不满足于感官刺激和追星崇拜的观众来说,还想在徐克的电影寻找到一点心灵和思想上的感触,但他们将失望得相当彻底。
徐克的《倩女幽魂之人间道》是一部让人难忘的影片。
国师追杀忠臣,正义之士出手相救,这个情节模式并不新颖,但对于打着宗教旗号的国师的刻画,以及乱世氛围的烘托,流露出潜在的针砭。
《新龙门客栈》的情节类似,更有胡金铨珠玉在前,徐克的发挥主要是增加一些扣人心弦的新鲜桥段,比如小屠子石破天惊般的快刀。
《七剑》还是这样的故事,可既没有《倩女幽魂之人间道》的言外指涉,又不具《新龙门客栈》的全新奇情。
最使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剑》的结尾,剑客们的下一个目的是要去京师,“让”皇帝废除禁武令。
我看到此处,想起的是当代大陆农民的一句民谚:“中央是恩人,省里是亲人,地区有好人,县里多坏人,区乡是敌人。
”剑客们好像成了上访的农民,要去京师找皇帝讨个公道。
其实,“侠以武犯禁”,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七剑》的结尾应该是为了拍续集而设,我不知道徐克准备给剑客们安排何种使命,但希望他不要失去侠的本来精神,那种桀骜不驯的江湖抗争精神,不管对手是皇帝抑或权奸,可千万不要变成张艺谋式的“英雄”。
一部电影,我都会很耐心的看完。
因为要评论要赞扬要谩骂,总得站在一个客观和完整的角度。
而且,这也是对一部电影的起码的尊重。
我的确是把《七剑》看完了。
徐克应该属于知名的导演吧。
然而它的确是一部什么都不是的电影。
如果说是一部武打片,即使有甄子丹的加盟,其动作设计完全过于草率,而其他演员的动作只能用迟缓来形容。
甄子丹是我最喜欢的武打明星,但在这片中简直就是浪费。
如果是剧情片,过于简单的剧情,毫无新意的对白,而其中几个倒叙,更是画蛇添足。
如果是爱情片,对不起,没看出来。
如果是科幻片,要么是我想象力太差,要么是电脑特效太差。
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类型定义,我想是非限制级,如果一定要在这个级别上给一个年龄限制,我想是10岁以下。
“丑的事情也有它美好的地方,我们要去发现它,珍惜它,保护它……”青干剑杨云骢尽管好像内地评论家对于《七剑》的评价不是很好。
甚至有朋友甚至说看了以后赌气,劝我千万不要去看。
没想到今天看过之后却实在有点意外的惊喜。
开场那段杀戮的情节,用了强烈对比度的红色与冷灰色。
在视觉上,这样的色彩对比使得红色更鲜艳,火热;而灰色则更阴郁,冰冷。
一下子就将一种对立的社会背景关系,完全决绝的分割开来。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这种色彩对比在电影中运用,是出现在二战后法国左派艺术电影的镜头下的。
或许这样的色彩渲染的确是特别能体现一种对立和斗争的关系,所以在此之后的电影作品当中,红灰对比也经常是用来表达这样一个主题的。
可惜的是,由于某些条件的制约,红色只被用在场景和道具的渲染上,血液的镜头都被虚化了。
这样一来实在难以体现对立阶级斗争的残酷,也弱化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暴力美学的完整性。
不谈反派那些难看的定妆和实在不堪的人声。
至少以这种表现手法的开头还是给了我不少惊喜的。
不过接下来的胶片色彩还是回复到一如既往的港产武侠的特征。
可能是片长制约的关系,人物刻画实在有些单薄,有些东西显得突兀和莫名。
不过想在2个小时说清“七剑”的寓意和渊源确实是比较困难的。
不知道那个传说中的4小时的导演剪辑版会是什么样的。
不过以目前看到的这些来推断,我还是不抱太大希望的。
最失败的人物,一定是孙红雷的风火连城了。
故意压抑的笑声,和装腔作势的肢体语言,看不出一点邪气、霸气,倒是有几分傻气。
十足是一个大陆警匪片中被丑化的愚蠢笨蛋形象。
最可笑的就是那句据说是他自己想出来加进去的台词:土匪!
连女人都抢,算什么英雄好汉?
不过考虑到据说会有七集电影,一开始的反派不能太有型,那么也算是可以理解了。
因为玩过RPG游戏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早期的Boss一般都是“猪头小队长”型的,然后才会是例如“XX大佐”、“XX将军”的角色出现,能力和造型也会逐步提升一个档次。
不过他在大炮轰山的时候的那段话还是为这个人物增添了一点闪光点的。
“当年的孩子们,现在都变成了吃人的野兽......”或许可使大多数人反思自己成长的道路吧。
现在看来电影以《七剑》为名,还是颇有一点装备决定论的。
火炮和弓弩等武器的威力得到了比较实际的定位。
不再有东方不败手推炮弹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近战武器还是以“七剑”为上。
老孙拿了一把抢来的由龙剑就欢喜的不肯放手了,那把用来吓女人和砍部下的大刀都不知道被扔哪里去了。
一点不像他对待女人的态度,更没有一点剑客做派。
不过在这第一集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部电影果然是一部带有革命意味的片子。
七位大侠竟然达成一致——我们试试上京找皇帝吧,让他废除禁武令。
整个一农民小群体暴力抗法后上访的故事。
都改朝换代了,付青主竟然对新来的鞑子皇帝抱有如此幻想?
好歹也是个前朝官员出身吧,怎么那么没有觉悟,那么看不清形势。
没看过原著,不知道后来情节是怎么发展。
个人推测既然是装备决定论的片子,那么相信“七剑”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最终还是会放弃抵抗或者彻底失败的,因为强弓钢炮背后所蕴藏的是一种无法抵御的“时代”前进的车轮。
这就不是什么几个山野村夫加几把剑可以改变的了。
希望在续集当中可以多一些表现力出彩的情节去表现这个与时代抗争的主题。
《七剑》公映前各种媒体劈天盖地的各种肉麻赞美之词,谁知大家一到影院一看,媒体发现80%以上观众想问候徐老怪他母亲。
于是一些专业媒体又提出一些论调继续为《七剑》辩护,但理由让人莫名其妙1.影院版是太监版,所以是垃圾,4小时DVD绝对是经典拜托,哪部电影导演和制片没有剪辑,这可以成为所有烂片的借口。
观众看见公映的烂片,退一万步也说明你剪辑技术没过关嘛;2.原著关系太过复杂,所以2个半小时说不清楚;这理由更恶心,《指环王》、《星战》人物关系比这复杂多啦,但每一部2个小时都独立成章,逻辑关系和人物关系交代非常清楚,故事架构很好。
况且《七剑》系列听说是七部啊,现在一部这么一个简单故事都讲不清楚;3.徐老怪在创新,我们是俗人看不懂。
这个理由N多艺术片导演用过,大家都知道其实指什么。
心疼正大星美那100元啊,我不知道媒体一堆“专业评论家”的誉美之词何来,反正我走出影院时,耳边一片骂娘之声
我觉得徐克不该骂,要骂我就骂两条,一是编剧.从来没这么想抽一港片里的编剧过,这两编剧是哪的人啊?要是香港本土的,我吐血,无话可说.要是大陆的,我替徐克吐血,没说的,上去给两个老飞脚可也.二是配音.实在不该原人来配.要是换成专业配音,相信效果会好很多.再PS一条:张静初看得也想让人抽丫的.我是说角色啊.鸡皮疙瘩直冒.
本片是改编自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但基本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剧本基本上是原创的,从故事上看很明显是要致敬黑泽明老爷子的《七武士》,可它是一部差劲的电影,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代武侠片名导徐克之手。
首先原创的七把剑游龙,青干,竞星,舍神,日月,天瀑,莫问设定上虽然很带感。
但徐克却忽视了一点,七剑的精髓不应该是兵器,而是人,兵器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梁羽生原著小说中把笔墨重点刻画的也是人,反观本片的人物刻画就极其单薄,所有角色都是流于表面,无法深入人心,更别提角色让观众产生共情了,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台词和出戏的口音,很难代入故事。
其次,剧情的方面的硬伤实在是太大了,基本逻辑都不通,陆毅饰演的韩定邦上山下山之前实力相差巨大,也没有交代是如何突然变成高手的,高潮部分大师兄甄子丹被抓,其余六剑深入虎穴不但救下大师兄还灭了烽火连城整个军队,这里我看的一脸懵逼,七剑都有这实力了,前面铺垫这么长的剧情是为了什么啊?
凑时长吗?
放火烧敌营,带着武庄的人逃跑,费力捉内奸(这个内奸白痴都想得到是谁一点反转都没有),这些都白干呗?
最后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失败的商业片,全明星阵容,大宣传,大场面,总投资1.4亿元的港币,票房只有8000多万港币,投资方严重亏损,也让徐克差点无法翻身。
显然,徐导任督二脉还没有打通。
现实告诉我们,你可以有野心,但不要因此而变得浮燥。
这部片里,从头至尾不通的气息在四处乱窜。
最终没有办法融汇在一起,而形成令人震荡的力量。
当年,张无忌似乎也是如此,后来,被抓紧某种先进材料制成的袋里,用高气压压了一下,就变得如再造人一般。
徐导,你找到它们了吗?
不要以为每个人都会把希望寄托着七剑二里。
作品难的不是超越剧本,而是超越自己。
呵呵。
不知所云,不知所云。
说些正规的评价吧。
和前面网友相似,认为视觉效果最好的是电影开始部份,沉稳而用心,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都很有冲击力。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个红灯笼的部份。
打戏方面,确实达到了电影的宣传口号,少了一些东方不败里的那种飘洒,即显得非常扎实。
尤其是巷战那一场戏,在画面的细节上加了少许的电脑处理,显得非常饱满。
戏分处理及情节安排上,好象多少也受了大牌的影响,有点受制的感觉。
唉,人在江湖不由已呀。
要说到最不受大牌影响的,真是就算是张导了,偏了偏了,不说了。。。。
七剑是一个很宏大的故事,整部电影成功的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写实的残酷的江湖,好像这个江湖在远方但是又好像预言着生活中很多东西。
徐客还是那个徐客,徐老怪还是在他的作品中加入那么一点点浪漫、一点点神妙,如果想象力这种东西不是人均分配的话,那么他一定得到了上帝的垂青但是这一次的故事却不是那么浪漫、也不是那么有怀疑精神,反倒是血腥、残酷,[新龙门客栈]也是描写沙漠,但是金镶玉把它点缀到幻灭的程度;[黄飞鸿]系列也是写浩然正气,但是李连杰所扮演的黄飞鸿给人以希望;[青蛇]也是写爱,但是里面的炫幻和妖气给人另一种视野;反倒这一部有向老一辈武侠片致敬的意思,写实强过写意。
唯一的不足,就是浪费明星比较多,我所喜欢的杨采妮和黎明发挥正常,但是张静初显示了个人更大的爆发力。
电影中一再重复着[蜀山传]中就重复的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也许2014年没有人来评这部老片子了吧。
我是刚看了智取威虎山,又怀念起徐克的武侠岁月,想起这部被低估的七剑。
七剑电影包括徐克担任艺术监制的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都是被市场低估了的片子。
徐克为七剑倾注了很多想法和心血,包括七把剑的设计,写实风格的转换,更对七剑所体现的江湖寓意抱着很大的雄心去塑造,虽然不一定通过电影整体上表达得很好,但仍满溢了徐克才能带给人的武侠情怀。
徐克本来是要将其拍成几部曲的,却没想到市场不买帐,徐克大大受挫,也没办法把开了个头的江湖继续铺展下去了,这是他的一大遗憾。
这部片市场不好,主要还是写实派不讨主流大众喜欢,但对难忘武侠情怀的人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很值得回味的。
每次有大片上来影评总是恶评如潮。
《七剑》的俗辣自然在文化人的纸笔中一览无余。
我系一大兴者,大片上档岂有不看之理呢?!
总的来说,我觉得《七剑》还不错。
只要是我看不懂的电影我都会觉得“不错,很有思想深度!
”谁会对自己了如指掌的东西还会顶礼膜拜嘞?
徐克的精妙就是在于让我没看懂楚昭南、绿珠、玉珠、风火连城之间的N角关系。
我觉得好好的研究一下这个绿珠或者是玉珠到底是不是奸细的问题,应该《七剑》还是满能发掘的更深层一点的。
下面是我网上看到的关于楚昭南的人物分析:甄子丹扮演的楚昭南是电影《七剑》中描写的比较隐晦的一个人物,但是如果细致追究他也是《七剑》之中连结起其他人物的关键人物。
徐克电影虽然名为《七剑》,但主人公却并非7个,梁羽生的原著小说加上前传的主人公其实只有杨云骢和凌未风(也就是周群达扮演的穆朗)两人,楚昭南是小说里担任投奔清军的大反派;然在徐克的电影《七剑》中如果按戏分划分,主人公个数应该是12人:除了七剑外还有风火连城、绿珠、刘郁芳、刘精一、邱东洛。
当然,如果考虑到续集的续集,后七剑之一、在本片中仍然是孩提的张华昭也可算半个主人公。
风火连城在临死时对楚昭南说,其实你和我是一样的人,早晚你也会走上我这一条路。
这话让许多人费解:为什么风火连城这样评价楚昭南?
推想到前面,或许更迷惑:为什么楚昭南在劫银的时候掉入风火连城的圈套?
他和绿珠、风火连城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徐克说电影要挖掘人性,甄子丹的表情的冷漠有没有表达出徐克为楚昭南勾勒的人性?
事实上,《七剑》最了解楚昭南的就是风火连城,徐克在电影中用大量细节交待了这一点。
傅青主多次说,千万不要小瞧风火连城这个人物,足见其对这个最大反派实为商人的重视,这是因为风火连城除了武艺高强外,智谋也超群。
当七剑袭击风火连城的巢穴时,楚昭南掠夺了绿珠(其实金素妍演绎的人物并不是段绿珠),风火连城说了许多搞笑的话,经典如“连女人都抢”,“土匪”。
他骂的是傅青主为首自称为侠客的七剑,因为七剑也会掠夺女人,楚昭南掠走了绿珠,这是土匪才会有的举动——这是第一次用细节交待楚昭南的性格,初现欲望;刘郁芳中毒,六剑围来关怀,而楚昭南却只关心绿珠,无视刘郁芳,是为自私,此为二;绿珠告诉楚昭南——也只能告诉楚昭南,因为只有他懂朝鲜语——风火连城的军饷藏在大佛头里,风火连城于是将计就计设下圈套——这里就显现他的智慧——他料到七剑肯定会劫走军饷,于是暗渡陈仓埋下了包括多门大炮在内的重兵,但是熟料楚昭南人性却是自私,图一人独占军饷而和绿珠单刀赴会,结果正中风火连城的的圈套,被捕,此为三;绿珠被送往报信之前,楚昭南和风火连城为争夺绿珠大战,此时楚昭南用汉语问绿珠,其中的怀疑,此为四;杨云骢大战风火连城,楚昭南闪过影子,给杨云骢要剑发誓自己夺回,其中高傲,是为五。
这五点足以让风火连城这个非普通勇夫的人理解楚昭南。
楚昭南爱财,自私,多疑,高傲同时武艺高强,这正是风火连城的性格;也是基于此,风火联想到自己,判断楚昭南在以后投靠清庭是必然的,这中间他的性格正是按照徐克直言的“人性”而嬗变的。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在自我之中慢慢显现的,他的冷酷的神秘和落寞的矗立事实上是掩饰变化的外罩。
看了上面的分析的人最好再去重新看一遍《七剑》!
别在那边不懂装懂,连个所以然都没看出来就大骂徐克拍的是烂片!
就算他们看不懂上面人物深层的思想转变之类的,我向陆毅演的这个志邦他们还是看的懂的吧?
就算没闻出楚昭南转变的嗅觉能力,至少陆毅很搞笑还是看的出来的吧?
全篇最搞笑的一段就是志邦对武元英(杨采妮演的)说,你有没有发现下了天山一切都变了?
武元英不解的否认之后,志邦说:我发现我不应该是一个养马的(他在武庄原先的职业),我应该是个剑客!
我看了当场笑翻,本来这个角色如果换个人来演,只要不是太OVER,一定可以演的象楚昭南的转变一样震撼人心。
可惜被陆毅说的着实成了搞笑!
但这个毕竟也不是徐克可以控制的。
而且《七剑》至少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
比方说陆毅把马全部放走的那一幕,那匹来福在山上迟迟不肯走,那个感动啊~~没看过片子,或者是压根没这个水平看的人是不会懂的!
难道就没人看出来来福可以的个最佳男配角吗!
真是的!
《七剑》至少比《史密斯行动(还是史密斯夫妇?
)》好看多了!
象《青蛇》和《新龙门客栈》这样的可以面对所有层次的剧本毕竟不多见。
有人拿《七剑》和前2部电影相提并论着实有点不识时务,何况《青蛇》是那个年代的香港影片的突破和崛起,我们可以从电影里面看到徐克的朝气和对香港电影的憧憬和舍我其谁的气度!
~《七剑》的小众化不是由于影片本身的问题。
按照徐克现在的年龄和阅历还有他对电影的理解,已经和我们这样的普通群众略微有点脱节,但是这不妨碍他大师的气度。
没好好预习过《七剑》,看了之后也不知道用脑袋好好复习一下的,连股市都看不懂的人有什么资格大叫《七剑》是部烂片?
唯一对《七剑》有点不满的就是,里面的女性角色,除了武元英,其他都好象台词很烂,那个演绿珠的韩国人(金素妍)尤其。
台词烂了只能用粗重的呼吸声来弥补的下场就是有沦为情欲片的嫌疑,但是却有至于自慰的程度。
太不伦不类的,难道这个是徐克表现女人只是江湖男子的战利品?
可能这样说起来有点道理。
但是,毕竟对女性也太不尊重了点。
总的来说《七剑》不错。
虽然没多大的激越的闪烁,但是可以看出有点年纪的徐克的回眸,比起王家卫的《2046》来,可是不知道要迷人多少了呢!
~2005/8/2011:21:31
完全是对我心目中七剑下天山的诋毁。
相当糟糕,浪费一堆演员和大手笔的投资。
虽称不上各个都是大牌,但好歹也有甄子丹、黎明、孙红雷、金素妍、陆毅、张静初撑场。故事节奏虽然快,但还好不至于把事情交代不清楚。只是楚、杨都配对了,可怜的老三、老四还是孤身一人啊~虽然孙红雷演的风火连城是不错,但是变态的火候还是欠了点儿,有点儿像个想脑筋不正常但是脑筋却很正常的迷茫
没想到道具竟然看起来很粗糙,难道该怪镜头太细腻?
徐老怪的这片不难看,甚至是好看的,会让人想去了解人物背景的,原著估计更出彩
又是一部一堆大碗堆积起来的失望片。
剛看完重映的Ghost In the Shell,居然這片也是川井憲次配樂!連累了連累了(2005年的觀眾已經不會只顧精彩不考慮邏輯了,九十年代初的武俠其實也邏輯漏洞百出,但大家就覺得好)
是跟妈妈,姑丈,姑姑和斯斯到电影院看的电影。从此觉得张静初很不错。杨采妮是玉女。
太装逼了...装过火了...
没什么意思。打来打去的,里面几个人物造型莫名其妙。红不啦唧的色调真徐克风格。
打戏出色。文戏无趣。画面极美。剧本极烂。想象一下20年前的港片,把孙红雷换成吴镇宇,把陆毅换成张国荣,把张静初换成王祖贤,把甄子丹换成梁家辉,把黎明换成梁朝伟,把穆郎换成吕颂贤,把辛龙子换成张耀扬。噢,那又是一部经典。可以入选教科书以下章节:《浅谈合拍片的不可行性》。
这两个半小时看得我一脸懵逼,到底是想讲些什么。。。
片子本来是不错的,但是没有了香港武侠片鼎盛时期的那种感觉~
风格化,徐克总能做到。人物众多,2个半小时很难一一刻画,即便如此,完成度还是相对饱满。以甄子丹举例,他崇尚直面梦魇,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劝张静初喝仇人的血酒,带金素妍回到可怕的天窟,对黎明说自己的剑要自己拿回来。“以前不怕死,现在怕了是因为有了害怕失去的东西!”
直到看完也没有对七剑有深刻的印象。
主要是有黎明在,整个就逊了
觉得有杨采妮小姐的片子都挺没劲的
某天電影頻道撥放ㄌ
那个。。孙红雷演坏人也很man~~
上不了四星 但是也没那么差 杨采妮很好看 白脸那个女的丑的不忍直视 剧情略拖沓 但是好在打的很好看 整部片看下来 这些人除了爱杀人之外 还很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