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写给篮球迷:人不是变老了才不打球,而是不打球的那一刻变老的。
体育电影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逆袭。
《传奇的诞生》,《李宗伟:败者为王》……这两年的体育电影,都讲了天才球员一开始各种不顺,最后逆袭为一代球王。
喜剧电影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意想不到。
《西虹市首富》里,穷人王多鱼一开始艰难生活、东拼西凑,突然有了10亿变着花样造,观众意想不到;有了10亿该过有钱人的日子里,但穷人思维一下子转换不过来,于是发生了各种搞笑事件,又一次意想不到。
【沈腾主演的《西虹市首富》】那么,体育喜剧电影什么样的?
是逆袭+意想不到。
2014年,百事可乐拍了一支“逆袭+意向”的广告片:一个老头德鲁大叔来到球场边上看年轻人打球,结果场上人不够,有人就邀请大叔上场凑人数。
于是,他就上场了。
【头发花白的德鲁大叔】上场后还真是凑人数,球也接不住,投篮各种三不沾,防守被花样过掉……连路人都开始看他笑话,潜台词就是:篮球是年轻人的运动,你还逞这强干什么?
但德鲁大叔就是德鲁大叔,他年轻时候是街球场上的传奇。
投了几个三不沾,被人过了几次后,他也活动开了,开始大杀四方:过人、抢断、突破、三分、暴扣……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简直就像一个职业球员来到菜鸟群里虐菜。
【德鲁大叔在虐菜,轻松过人】
【德鲁大叔突破后暴扣】一个走路都摇摇晃晃的白胡子老头,突然变成了篮球场上的战神,这就是逆袭;同时,从观众预期中的老人打不好球,到后来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就是意想不到。
所以,这部名为《德鲁大叔》的短片是典型的体育喜剧电影。
一个老头这么厉害,这不科学呀?
当然不科学,短片最后揭秘了答案:那个老头其实是凯里·欧文扮演的,通过化妆变身而来的。
【欧文变身为德鲁大叔】
【欧文变身为德鲁大叔】篮球迷都知道:欧文是2011年的NBA状元秀,多次入选全明星和NBA最佳阵容,2014年代表美国队参加男篮世界杯,获得男篮世界杯的冠军并当选MVP。
这样的人到了野球场上,面对普通的篮球爱好者,除了虐菜还能怎么样?
【欧文在骑士队的比赛】这部短片很励志也很搞笑,同时也没有违反科学道理,短片告诉观众:既使你胡子花白,也有权力追求自己的篮球梦。
正因为励志和激情,短片在2014年一上线就火了,百事可乐顺应大家的期待,推出了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后面几部又成功邀请到了凯文·乐福,雷·阿伦,内特·罗宾逊,巴朗·戴维斯等球星,甚至还邀请了女飞人玛雅·摩尔。
女飞人玛雅·摩尔饰演贝蒂,她不仅各种突破、三分,还在一个小伙子的头上暴扣,因为女飞人本来在正式比赛中就可以扣篮,野球场上防守弱,扣起来当然跟玩儿似的。
【女飞人玛雅·摩尔饰演贝蒂】
【老太太贝蒂在一个小伙子头上暴扣得分】短片到了这里,早已经超过一个广告片的内涵,各路NBA球星都想上来玩一下,毕竟,谁不想又励志又搞笑呢?
就这样,短片收获了9.2分的高评分。
4年之后,《德鲁大叔》大电影终于在美国上映。
欧文继续领衔主演,在短片中出现的球星集体出现,还请来了被篮球耽搁的影帝大鲨鱼奥尼尔。
奥尼尔饰演的大壮老了之后没事儿做,教一群小孩子功夫,但他其实并不喜欢这份职业,恨不得没下课就赶走这群小崽子。
但一到篮球场上,他野兽本性暴露,各种推土式背身单打、各种强吃,简直毫无人性。
基本上可以参照下面这个场景,比这个场景还残忍好多倍。
比起短片,电影明显制作更加精良,故事也更加完整:一个失败的街球教练达克斯被自己的队员抛弃,女朋友也被球场夙敌抢走,自己被女朋友赶出家门背着一个塑料袋到处流浪。
【一无所有的街球教练达克斯】他在球场边上偶遇了德鲁大叔(欧文饰演),他看到德鲁大叔在场上虐菜,就想让他做自己的队员,赢了街球赛然后拿奖金。
【德鲁大叔虐菜】最后,德鲁大叔被他一番忽悠竟答应了。
于是,德鲁大叔开着房车,走了几天几夜,集齐了自己的几位队友,拿下了比赛的冠军,而达克斯也克服了小时候的心理阴影,抱得美人归。
【分别是哪个球星大家认得出来吗?
】电影除了励志和搞笑,还给观众灌了两碗心灵鸡汤。
第一碗:人不是变老了才不打球,而是从不打球的那一刻变老的;第二碗:生活就像篮球一样,上场干就行了,只是想,只是逃避,是永远拿不到胜利的。
【达克斯终于勇敢出手抱得美人归】电影的结尾,很多NBA名人出现,比如中国观众熟悉的姆特姆博,他出镜致敬了美国街球传奇“山羊”厄尔·麦尼考尔特。
相比于其它的体育电影,这部电影很有趣,是一部值得篮球迷看的电影。
看过的同学来聊聊。
↓↓↓↓↓↓
明星阵容上来讲,可以说是完全没问题,五个人里面,两个传奇巨星,两个巨星,还有一个特色球员,故事,是篮球基础的,内容上也是热血向上的。
但是年龄阶段是不是有点问题呢,我想欧文拍的这个电影,也许根本就不是给90后00后当代球迷看的。
我一直是德鲁大叔的粉,说实话,如果让我给百事的广告德鲁大叔打分的话,我可能给满分,因为里面除了拉塞尔之外,其余的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当代球星,比如爱神,比如小土豆,比如雷阿伦,而电影版的德鲁大叔,虽然阵容的含金量上来了,确脱离了现实观众的欣赏的范围。
比如奥尼尔,雷吉米勒,他们打球的时代,现今恐怕没有多少人看过,不但对他们,还是对他们那个时代的篮球完全没有概念,这就有点可惜了。
不过,好在邀请的这几位的演技还都比较在线。
运动水平上来讲,固然不会像广告版当中的现役球星运动里爆炸。
所以本着球场效果去看的话,就没必要了,表现力和张力真的不太好,奥尼尔可靠体重识别出来,雷吉米勒也很真实,但是韦伯,不仔细看的话,真的看不出来,也不知道是该夸化妆好,还是该埋怨他个人特色不明显(看是靠投篮姿势认出来的)。
PS:韦伯那个角色的妻子,是莱斯利扮演的,貌似是女篮历史上第一位扣篮的人。
曾经效力于wnba洛杉矶火花队。
推荐比赛录像:雷吉米勒:96-97、97-98赛季东部季后赛奥尼尔:95-96赛季东决,湖人三连冠时期克里斯韦伯:湖人三连冠时期季后赛西决内特罗宾逊:08-09塞尔提克东部季后赛
2020年这一年,除了新型冠性病毒在武汉刮起了这阵全球性感染外,还有一件让人伤心难过的事情,就是科比的意外坠机身亡。
说实话我也不是科粉,但我喜爱篮球这项酷帅运动,而后在B站刷了一下午的科比精彩进球集锦,回顾了这位超巨在NBA赛场上的大部分高难度进球,然后决定自己应该在日常多多运动。
嗯,你是否和我一样,上班下班两点一线。
在忙碌的生活中活成了一个坐雕,闲的时候坐在家里像一个沙雕的雕塑。
日常最爱的事情,便是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通过电影和游戏里面“体验”着各种各样的人生,然后,刷到了这部《德鲁大叔》。
这就是蝴蝶效应,科比把我带到这里。
说回这部电影:美式温馨励志轻喜剧,几位NBA球星化身老年球手,带领屌丝教练参加纽约街头篮球赛事,最后隔壁小孩都能猜到的大欢喜结局。
这部电影,热血得那么的触不可及,屌丝变英雄,标准的美国梦。
所以看完之后,我只有3个想法:“教练,我要打球”,“淘宝,我要买球”,“微商,我要买鞋”。
不过,这几位NBA在役或退役的球星(欧文/奥尼尔/罗宾逊/米勒/韦伯),确实有给到我惊喜,起码演技没有垮掉,且都是逗宝,黑人文化有三宝,篮球说唱和舞蹈。
在老掉牙的剧情下,你可以在电影里看到,纽约这座繁华大都市中,有一个洛克公园,它的篮球文化中,黑人街头文化是它的主旋律,它不止是篮球,还有他们热爱的嘻哈音乐,他们的社交,他们的生活态度。
所以,我还是给了推荐的四颗星,因为看到了我想看的,并让我想做点什么。
我准备去买一双欧文球鞋和一颗斯伯丁,然后把投篮和突破练好,打败小区的初中生!
周四晚上在美国看了提前场,实在太嗨了!
虽然剧情属于一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那种,但无法掩盖每个人精彩的演出,简直是一群被篮球事业耽误的演员。
最爽的一点是,和《大灌篮》相比,里面所有篮球动作都不需要任何特效。
欧文总算是找了个好机会疯狂秀了一波自己的球技,还有雷吉米勒的三分、奥尼尔的篮下碾压、阿隆戈登的暴扣等等。
开场的大批名宿客串也是大饱眼福,包括纳什、穆托姆博、比尔沃顿、乔治格文、杰里韦斯特等等。
整部电影充满了各种篮球梗,某湖人名宿还莫名被黑(滑稽脸)。
最后,作为一个篮球迷,特别喜欢 Uncle Drew 的一句台词:Basketball is the most reliable thing in the world 😄
球迷还是买账电影的。
凭借NBA众星的号召力与笑料百出的剧情,首周末上映三日,便收获1550万美元票房(合人民币约1.04亿),直接收回成本。
记得有网友感慨,“想不到还能看见米勒投篮真是让人感慨,看见奥尼尔扣篮,青春易逝,篮球永恒,到了80岁也要跟兄弟一起打球。
”由此可见,《德鲁大叔》受球迷捧爱,不是没理由。
首先,一记狠狠滴“情怀杀”。
在大荧幕上还能看到我念书时喜欢的偶像打球,“廉颇老矣尚能打球”,真是世事沧桑变幻,我都到了肚腩出现的年纪,偶像又怎么会不老?
但是,“不是老才不玩,而是不玩才会老”。
不免想起前段时间刘德华演唱会上因唱到失声而哭泣,练练向观众道歉;不免想起许巍都年近半百,而周杰伦也过了四十岁。
或许我们长大后不能成为那时候我们疯狂崇拜的偶像,也没有像偶像一样在专属的岗位上有所大作为,可是每个人的青春里,总有一段属于我们无法磨灭的记忆啊。
再遇时内心还是会心潮澎湃,唤醒我们当时的梦想与激情。
这应该就是除亲情、爱情之外,我们最莫可名状的一段感情吧。
即便剧情再俗套,演技再朴素,那又怎样?
让我们再回忆一下这部电影里的我所喜欢的偶像。
凯里·欧文,1992年3月23日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拥有美国、澳大利亚双重国籍,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NBA波士顿。
沙奎尔·奥尼尔,1972年3月6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内瓦克,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四届NBA总冠军,三届总决赛MVP。
姚明和他曾经同场竞技,我一方面希望Yao赢,一方面又想大鲨鱼这个憨憨的胖子扣篮,真是左右为难的一段时间。
克里斯·韦伯,1973年3月1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中锋,如果评选一个最伟大的无冕球员榜单,那么韦伯将会成为榜单的领跑者。
雷吉·米勒,1965年8月2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米勒是篮球场的“关键先生”,没有强壮的身体,跳得不高,跑得不快,但只要他站在三分线外,给对手永远是最致命的威胁。
……其次,剧情虽陋,但不care。
“篮球就像呼吸,一旦学成便不会再忘记。
”标准的鸡汤喜剧片,虽然这些句子已经被国内的公众号所滥用,再加上都能放进博物馆的老套笑料,并用伪纪录片的方式来讲述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荣与梦想。
看破不说破,才是真理啊。
几个真的快要打不动了的雷吉米勒、克里斯韦伯、内特罗宾逊、奥尼尔还有丽萨莱斯利老球员在荧幕上,我们还要祈求什么神迹?
最后,盼着中国也能创造文体奇迹,在这个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一部让翻译耽误的好电影,每一分钟都很精彩,吊胃口能力超强,不看下一秒,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节就像最惊险的过山车,高时直入云霄,低时坠入深渊,偶尔来个九曲十八弯,惊叹佩服的我,看完直呼:“爽。
”多重矛盾,主次分明小矮个黑人,篮球教练达克斯,同白人教练蒙奇,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贯穿始终,也因为二人的矛盾,引出销声匿迹五十多年,街头篮球的神话德鲁大叔,剧情平和的走入德鲁大叔的生活。
德鲁大叔同自己当年队员之间的矛盾,是影片的次要矛盾,其中又以与大块头的矛盾,为主要的矛盾,两人之间的恩怨,直到洛克公园五十周年锦标赛才结束。
德鲁大叔放下,强烈的自尊心,为自己当年的错误,向大块头道歉,兄弟间的怨气,消散在珍妮弗的墓前。
除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外,还有许多丰富影片的小矛盾,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勾引起我的兴趣,紧跟故事情节走下去。
例如:蒙奇挖走达克斯的明星球员卡斯铂,导致达克斯前女友,将他扫地出门,于是流落街头的他,才有机会遇见德鲁大叔。
达克斯和固执的德鲁大叔相处过程,两个人思想观念的冲突,体现在音乐的选择,是否开暖气这些小细节方面,很好的刻画两人的性格,达克斯急躁呆板,德鲁大叔沉稳乐观。
意料之外,曲折上升看着德鲁大叔找来的队员,达克斯和我的心理阴影面积,大概是他黑色皮肤面积的十几倍。
阿光看样子是个瞎子,自动投篮游戏机前,投不进去一个。
鞋子坐在轮椅上,怎么看也不是,可以打球的人。
德鲁大叔知道,鞋子可以站起来,只是缺少一双,曾经的破鞋子,阿光也可以看见,只是不愿意戴眼镜,当德鲁大叔将这些交给他们,一只曾叱诧风云的篮球队,彷佛重新矗立世间之巅。
比赛过程中,解开心结的大块头,出现身体不适,一直反对牧师打球的贝蒂,此时刚好赶来,加入篮球战场,决赛时前女友跳出来,怒骂达克斯和蒙奇秀恩爱,鞋子又跟卡柏斯互撞,导致双双下场,达克斯除了自己,没有可以上场的队员另一边蒙奇也是如此。
完美升华,引人深思达克斯与蒙奇的矛盾由来已久,渊源追溯到小时候,蒙奇给他一个盖帽,让他成为所有人的笑料,后来抢走他的球队,睡他的女朋友,屡次出现制造羞辱。
这个短腿小黑人,一直活在蒙奇的阴影里,他对世界是失望的,对自己是不自信的,所以他总是拒绝参赛,不敢去投篮,只会自我放弃,说我做不到之类的沮丧话。
达克斯的阴影,从影片开始,就引起我的注意,一次次矛盾的制造,更是将我带入,同情理解他,又很迫不及待,希望他可以一雪前耻。
影片直到最后,球赛最后三秒,德鲁大叔专门传给达克斯,达克斯投篮,蒙奇又来盖帽,只见他一个假投,晃过蒙奇,三分球胜利结束球赛。
过去所有屈辱,压抑多年的负面情绪,都汇聚在这一球,情绪火山喷发式释放,达克斯真是好样的。
达克斯不再是孤儿,找到了家人,德鲁大叔这些人,有了一位值得珍惜的女孩,鞋子的孙女杰丝。
非专业小评:受限于个人文笔,影片中不少笑点,无法写出来,逗大家一乐,只得说,强烈推荐,各位观影。
影片层级划分鲜明,故事叙述犹如拨洋葱,一层层深入,最后没有整苦我,是因为这是喜剧,但触动到了我,人不该活在屈辱里,既然见过了阳光,那就拼尽全力,奔跑出黑暗,拥抱美好的阳光。
美中不足的是,毕竟是一群老人,按照客观来看,身体强度如何也比不了年轻人,还能一场场比赛,高强度运动,是否有些违背了事实。
当然不排除存在这样的人,我不能受限于自己的眼见,去否定所有超过我见识的事物。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前:韦伯的高点手腕直臂中投,米勒的180度遛底线三分,沙克的摽框扣篮!
分割线……后:内特的爆发力,欧文的速度和效率,丽萨的屁股⋯
德鲁大叔的名号早已在2012年NBA巨星欧文和百事可乐合拍的系列广告片中名声四起,众多粉丝对于欧文的新外号“德鲁大叔”的极大热情促使一部18年最新的电影《德鲁大叔》诞生。
很多人喜欢篮球的原因都不相同,因为篮球带给每个人的能量都与众不同。
篮球能让你懂阳光和汗水的化学作用;篮球能让你懂团队合作的力量远远大于单枪匹马;篮球能让你重新树立信心面对曲折复杂的世界,因为你只要投中就够了;篮球可以带给你友情甚至爱情,前提是你足够的帅。
当然,篮球也会带给你伤痛,你会崴脚,一瘸一拐的确不怎么好看,远远的背影让年轻小伙像个老头落寞和可怜,肿的鞋子都穿不上。
你会恨篮球吗?
我想不会,明白伤病明白痛苦明白负面的一切,重新站起来重新投篮重新上场才知道下一次机会到来努力时候的珍贵。
篮球不会离你远去,如果你很孤独没有人陪你,至少篮球一直在你身边。
这就是篮球和《德鲁大叔》的意义。
电影走的是一个很经典的套路,不算俗套,因为还是很走心的,身为一个完全不懂篮球的人能看到很多燃点,也会有很多想学篮球的瞬间,感觉打篮球的人看着会更爽。
很多笑点,整场看下来非常轻松。
但是同样套路的电影有一个通病,一到后期节奏就把不住,仿佛想让一个菜鸟团队胜利根本不可能不牵强,所以之好蒙混过关的感觉。
在这部电影中,当老头队到达球场的时候节奏就开始飞了。
那个胖子教练第一次坐德鲁的车的时候,德鲁老爷爷放着他最喜欢听的老年音乐,空调开到他舒服但胖子教练却觉得很热的温度。
胖子教练叫德鲁老爷爷把温度调低,德鲁说:“这是我的车,得按我的规矩来,你不能去后车厢,因为那是我和情人幽会的地方,还有空调我想调多少就调多少,你不喜欢可以下车”说完一脚油门,房车缓慢的开动。
我欧就是这么的傲
剧情真的是太僵硬了
Be great at least one time!
剧情不好就算了 打的也这么难看
nate robinson ,进军好莱坞吧哈哈
没想到还挺招笑的
就是看奥尼尔配欧文了
熟悉的套路 熟悉的结果。 前面拖沓了些 总体来说没什么新意。 但是看这些个NBA巨星演戏也是有点意思 最后的暂停 欧文还调侃韦伯没有暂停了 哈哈。
流程化,没新意
娱乐电影,娱乐篮球
Pass the ball Kobe! 没想到今天是和一帮小学到初中的孩子们看的这电影。他们在影院里被这些夸张的剧情,体育明星们略显僵硬的表演,远不及真实比赛精彩的比赛场面逗得大笑、大叫、大声而由衷地鼓掌欢呼,一如当年初见《空中大灌篮》的我。听他们小声争论这些球员谁是谁,被旁边的老球迷鄙视“连米勒都不认识”,一如当年的我。但愿他们也能像电影里的达克斯那样投出众望所归的一球,不要像当年的我。当然你们这些伪球迷连韦伯多叫了个暂停都不知道真是渣渣啊哈哈哈哈!不过这个电影,那些感情戏都太杂太俗了。。。直接就是个干虽然称不上是电影但是我们球迷看得爽啊!
看他们打球就好,其它就算了
对于不懂篮球谁也不认识的人来说,有点尬。总体上还是各方面合格的商业喜剧,只是有几个角色实在是不太讨喜,不知道短片是不是好看点。
故事虽然老套但是好看不尴尬 有一个海报和预告片都没有出现的现役扣将 另有某未曾谋面的湖人名宿被大个子点名躺枪 花絮的肯塔基教练吃瘪很精彩 德鲁大叔官方表示自己是永远的蓝魔
对篮球一窍不通,刚开始还以为是部纪录片,而“德鲁大叔”是什么没听说过的神级人物。可影片走向难以捉摸,后又误以为是伪纪录片或剧情纪录半掺杂,结果居然是个彻头彻尾的玩票作…于是那些起初以为在电影制作上故作拙劣、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笑点”与莫名其妙的情节和剪辑,性质一下从“剑走偏锋”的怪口味扭转为片子品质真拙劣的确凿实证。
剧情是很俗套了不过重点当然不是剧情,还不是为了看那几张熟悉的面孔重新出现在球场上,不过令我不满的是之前三部广告短片里都是德鲁大叔和其他球星的主角,结果电影里主角成了个小黑胖子,还让他最后出场投出了关键球装了个大b,强行增加励志煽情成分,比较讨厌
U don't stop playing cause you get old. U get old cause you stop playing. 一群从CCTV5打到CCTV6的男人。没认出韦伯和内特罗宾逊。
球星们都好演阿! 欧文+Shaq+韦伯+米勒+小跳豆 这个阵容本来就开挂了阿!!!
標準爆米花
重新打篮球
燃热血的老骨头那肯定要掉眼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