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无聊,在网上点开看的电影,整体看完觉得还行,没什么亮点但也没有部分影评说的那么不堪。
感觉文章太瘦弱,有点小忧郁,哪里是个老板?
服装也是老气横秋的!
感觉就是儿子偷穿了爸爸的衣服,演技也是儿子演老子的生搬硬套。
黄圣依虽然演有些做作,不太自然,但是放进那样的角色里倒也将就混的过去。
只是我觉得现在夜场的小姐并不像电影里那么俗气,光看衣着打扮很多时候并不看的出来,但是剧中的那些妆容实在叫人受不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团混乱。
整个片子里池珍熙演的最好,拿捏的很到位,演技派就是演技派。
转正题,其实今天想写的是命运类似水晶的女孩,真实的生活中这样的女孩不少。
虽然出生不好,但是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本能,虽然很多时候不切实际但至少比向命运妥协的好。
如果水晶没有那样一位母亲,可能她连走出大山的想法都没有,只会愚昧的在父辈的土地上继续生存,然后农忙时和男人做一样的活,回家后还得照顾大人孩子。
这样的生活肯定谈不上什么精神上的生活,电影里的水晶至少还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和影片里的水晶一样,近年很多农村女孩很小的时候就去城里打工,但是最终还是回到农村的多,继续过类似自己母亲一样的生活。
中国农村的女性曾经是非常弱势的一个群体,现在应该也是,虽然最近几年农村女性自杀率大幅降低,但这不能说明她们的生活得到了质的改变。
可能现在务农的人已越来越少,但是女性在承担抚养孩子的同时还是兼顾很多工作。
很多男人婚前婚后是完全两样的人,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如此。
由于娶妻难,女性婚前可能做过一段时间公主,但婚后,特别是有孩子之后多数依然难逃佣人的命运。
片中水晶并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农村女娃,她的母亲是城里人,曾经教她舞蹈,肯定也给她描绘过与农村完全不一样的城市生活。
另外她奶奶也会戏,她的身体里流淌着舞蹈与文艺的血液,只是她的出生局限了她。
倘若她出生在城市,她那简单的舞蹈梦肯定不会如此遥远,她的爱情也不会这么卑微。
按说,作为被赠票提前观影,我应该宽容一点,但是这个片实在是差的跌破我底线。
最近烂片也看过不少,但是如此没剧情、没故事、没帅哥、没美女、没演技的电影还是近两年的第一次 。
所以,我写的只是前一个小时的影评,因为实在看不下去走了。
如果后来它反转了,那算我打脸,但看片子的节奏推测,故事神仙难救。
这片子的出品方还是负责《致青春》的营销公司麦特文化,片头字幕的几个人还认识,实在是太出乎我意料了。
夜场女、偷情、跨国恋、分手旅行,俗套的剧情都用上了。
黄圣依真心无任何演技可言,文章一直在吊兮兮的耍酷。
想学习黑洞频率等很多片子的双场景,回忆与现实交叉剪辑,但是表现的太生硬。
最雷的是,火车临时停车让乘客下车,于是黄圣依,在油菜花田前伸懒腰,然后就开始做广播体操了,你没看错广播体操,更雷的是,其他乘客开始整齐划一的学了啊!!
最最雷的是,上车韩国人跟她聊天,她说自己学过舞蹈,于是韩国人说,我看出来了,天啊,你是怎么看来的啊!
广播体操啊!
黄同学在车上吃草莓,突然刹车,身体晃动的那个假啊,你当观众傻子嘛?
最雷的伏笔是,百度了下影片里女主做的火车,t51,这货居然有自己的百度词条!
从乌鲁木齐到上海。
列车缺点:晚点不定。
据列车员说,开着开着就晚点了,我也不知道为啥。
电影《我在路上最爱你》试图用很小资的拍摄手法展现由黄圣依饰演的一个失恋外围女和由韩国演员池珍熙饰演的一个失婚男在去丽江的列车上共度三天三夜,从而萌发了一段新的感情,从旧日伤感中解脱走出来的故事。
软座车厢,忽明忽暗的车灯,丽江的蓝天白云,蜿蜒的山岚,清风和油菜花,黄圣依的长腿细腰,池珍熙稳重的外表和闷骚的内心,还有张惠妹的歌曲《解脱》,无疑都在为电影的情调代言。
但遗憾的是,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故事主体没讲清楚,隐喻太多但不精不透。
先说说我对故事本身的三个疑问。
第一问:女主黄圣依原本出生在丽江的一个小姑娘,从小学芭蕾。
怎么就好好的突然要回去跟姥姥住,之后又不得不离开丽江去闯世界做起了夜总会卖酒赔笑的外围女?
影片只有爸爸跟黄圣依对着吃饭时,说了一句,“都是爸爸不好,难怪你妈妈会离开我,难为你要去城里讨生活?
”可影片里头明明是两层小楼啊,房间里床上有白色纱幔,灶台上也堆满了青菜洋葱西红柿,就算是姥姥后来有点痴呆疯癫大小便失禁,那爸爸看起来也身强力壮的,怎么就生活难以为继,需要女儿出去闯江湖讨生活了?
第二问:在夜总会卖酒的黄圣依怎么就跟大老板文章一见钟情,那么快就在卫生间以身相许了?
按照影片想要表达的,黄圣依是因为爱情才会跟文章在一起,才会在文章给不了她一个家只能给她一张卡让她去买个家时,毅然决定离开,回自己的丽江老家疗伤。
所以,对黄圣依而言,爱情大过天。
但这爱情是从哪里来的?
影片并没有交待清楚。
我能记住的只有两人关于打响指对开灯暗号的那一场戏,之后两人就缠扭着进了卫生间。
这样的爱情来得太快也太突然了,跟电影后来渲染的黄圣依来自小山村跟姥姥相扶相伴这样的淳朴特质不吻合。
第三问:男女主角是何时又因为什么在火车上埋下了情种呢?
诚然,两个单身男女,三天三夜,同一节火车包厢,这样的相处环境的确容易暗生情愫,但仅凭两人聊聊天、听听歌就彼此爱上了?
还是说要去研究最具故事性那一幕——黄圣依看到火车乘警要来查票,池珍熙坐在床边,她一个鱼跃从门口窜到这个男人的铺位上,头埋在他身后,双手紧紧扯住他的衣襟。
能看出来黄圣依很害怕乘警查票,可是她为何如此害怕?
整部电影没有交待。
而此时两人只不过是刚上车没多久。
池珍熙见状连忙按照她的手指示意,帮忙从她的包里取出票给乘警。
这也倒还情有可原,但当乘警问他身后何人时,他直接说是朋友,还追加说是“女朋友”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也许电影制作者自己也觉得观众会奇怪,就紧接着又拍了一幕,让黄圣依问池珍熙知不知道“男朋友”是什么意思,呆萌状的他说是男性的朋友。
且不说池珍熙虽为韩国人,但跟黄圣依中文对话几乎没任何问题,后面到了丽江自行游览与易物店店主沟通也没问题,怎么会不知道男朋友的真正含义;即便我们假设这韩国男人是真傻,那铺位上躺着的是一个穿短裙的人,乘警一眼就能看到是个女的,还用他在回答完是朋友之后再特别说明是女朋友吗?
这个逻辑实在是太令人费解了!
这样关键性的问题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后都得不到答案,就好比是新认识了一个朋友,却不知道他的主业是干什么的,很难建立对他的身份认同。
再说说电影中的那些隐喻吧。
类似的物件和镜头在电影中出现太多了,出现的频率都在三次以上,能隐隐感觉到电影创作者要表达些什么,但遗憾的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捕捉不到创作者的意图。
比如,黄圣依穿着制服式的短款套裙去坐火车,裙子短到一弯腰就要走光,还特意在黄圣依弯腰放行李时给了她一个自己觉得要走光了赶紧看一眼男主的镜头,是何用意?
在床铺上坐下,脱下外套,镜头特写了一下黄圣依扯下外套上的吊牌的动作,这一幕除了说明这衣服是新买的,平常她做外围女不穿这样的衣服,还有啥用意?
可黄圣依已经回忆过她的工作画面了,观众完全能自行脑补她生活中的样子,再强调这一点,不是画蛇添足吗?
还有那双黄圣依从开始一直穿到电影最后一分钟的红皮鞋。
黄圣依经历几天几夜的火车旅行终于回了家,换上了棉麻裙子,可脚底还穿着那双红皮鞋,哒哒哒地走在家里的木地板上,踩在大理涑水河边的石头路面上。
合理吗?
不别扭吗?
直到易物店主让黄圣依拿鞋子交换张惠妹《解脱》的CD,这双红皮鞋才离开了女主人的脚,被制成了花艺摆在店口的桌子上。
莫非电影创作者是用红皮鞋象征城市里的那些浮华过往,直到这一刻脱下,才是真的解脱?
那也没必要回了家还一直不换啊,出来找CD的时候再换上不行吗?!
还有出现了好多次的莲花灯。
在火车上男主角用铅笔画,黄圣依用红红的指甲油涂;男主角把这幅莲花灯复印了好多张,贴在大理的广告栏上找黄圣依,黄圣依擦肩而过愣没看见;黄圣依在河的这头放莲花灯,男主角在河的那头拿着相机拍莲花灯,两人也还是没遇上。
直到在易物店门口,在摆着那双红皮鞋花艺的桌子边上,两人才终于重逢。
《解脱》的歌声回绕,电影戛然而止。
按照黄圣依在戏里的说法,莲花灯是纪念死去的人的,是被商家炒作成了旅游商品和景点的。
所以,要用莲花灯来说明男女主角终于纪念了死去的过往吗?
如果是,偶买噶,要不要表达得这么简单粗暴?
如果不是,那为什么给莲花灯这么多戏份?
还有黄圣依在二层房间打开木箱,戴着黑框眼镜,穿着芭蕾舞鞋,爸爸推开门时,表情为何那么奇怪?
还有出现了三次的蝴蝶发卡,出现了四五次的红草莓……能不能请电影创作者说说清楚,您给这些物件这么多镜头和特写到底是要表达什么呀?
我真的想领会,可是,您这么吞吞吐吐吐,云遮雾绕,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这样的感受就像你面前站着一个新朋友,你不仅不知道他主业是做什么的,还听他在你面前一会儿说说这个领域,一会儿说说那个投资,什么似乎都会,但什么都深入不下去,如此以来,你慢慢对这个人整个都失去了兴致,懒得再听,也懒得再去想他究竟想表达什么。
你只会在心里往这个人贴一个标签:不靠谱。
尊敬的电影创作者啊,能不能请您花心思先好好地把故事本身讲清楚,之后,再考虑给这个清晰的故事加些包袱做些延展?
能不能让观众在看完了电影之后,说,这是个好故事,这个说故事的人靠谱,而不是觉得自己白白浪费了近两小时!!
我在路上最爱你我在路上最爱你,最爱你的我在路上。
两对爱人,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有原因,没有原因;有理由,没理由。
相遇,相识,相恋,相爱,然后……相守,还是分开。
他们,他们,分开了。
他们遇到了,在火车上。
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一个女孩子,一个爱美的女孩子,一个跟妈妈学习芭蕾舞的女孩子,一个梦想成为舞者的女孩子,一个只身一人离开家的女孩子,一个到大城市闯荡的女孩子,一个在夜店也许是酒吧工作的女孩子,一个遇到了富二代夏雨的女孩子,一个投入了一段爱恋的女孩子,一个爱上了一个不能给自己一个家的男人的女孩子,一个独自回家的女孩子,一个被父亲接回家的女孩子,一个在不久前失去奶奶的女孩子,一个爱张惠妹的女孩子也许只是那首《解脱》。
他,一个男人,一个救死扶伤的男人,一个在晚上不休息的男人,一个有一位美好伴侣的男人,一个曾经拥有完美生活的男人,一个失去了爱人的男人,一个追寻过去的男人,一个喜爱拍照的男人,一个遇到了一个女孩子的男人,一个留下了女孩子发卡的男人,一个因为一首《解脱》而寻找一张专辑的男人。
两个不同国度的人,两个不同经历的人,两段不同目的的旅程,两颗为不同人跳动过的心。
一场旅行,一节车厢,相遇,相识。
语言不通,无所谓;想法不同,无所谓;身份不同,无所谓。
仅仅是在这段短暂的旅途中,两个在踏上列车前完全没有交集的人,因为相似的心境,相互了解,彼此走近,走进。
男人去了留有两个人最美好记忆的地方,果然,在那里,他再次见到了他心爱的女人。
他见到了他心爱的女人,他心爱的女人并没有见到他。
无论怎样,他明白了,他是她心中那唯一的人。
唯一爱的人。
女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无疑,那里有她的家,有她的房子,有她的家。
女孩子,见到了她的父亲,她的父亲依然记得,记得他深爱的女儿的喜好,爱吃草莓,女孩子却不能确定她的父亲是否还爱她买的烟,他应该是爱的,因为他是爱女儿的。
女孩子,没有见到奶奶,她见不到了,奶奶走了,奶奶没有见到孙女,没有听到孙女买的收音机发出的优美声音。
不管如何,她回家了,她有家。
还有解脱呢,还有《解脱》呢。
怎么解脱,谁要解脱,谁能解脱,又要解脱什么呢,被什么束缚了吗,两个人都是自由的呀。
一段路,一段情,一段人生。
在路上,不赶路,而感受路。
用心,用情,无关任何人,只与自己有关。
享受自己,享受生命,享受这自然,享受身边的亲切。
在路上爱你,爱得自然亲切,爱得无拘无束。
感谢,感谢一切陪伴自己一段路的人,事,景,情。
让我们上路,在路上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相守。
不得不说,沿途的风景令人心向往之,片子可能也是想用唯美的画面哄托此段偶遇爱情的美好……灯红酒绿下的人,嘴脸如此令人生厌,也是很多当下人的真实写照,如何才能解脱,可能并不像片中那样说走就走般简单吧。
反正,总有那么些地方会触动一下,不管符不符合现实生活,终究憧憬的是无暇的爱情,不管能不能碰到,心向往之总还是可以的。
天降大雨,为了躲雨和朋友决定看一场电影。
不知有什么新片上映,于是打开时光网看看有什么新片上映。
于是看到这部片子今天上映,之前对此片没有任何其他了解,听名字觉得应该是部小清新的爱情片,和《等风来》什么的差不多。
因为只想打发时光不想动脑筋于是就考虑看着玩儿。
没想到这个错误的决定让我悔恨终身!!!
在准备写此影评之前我特地看了看之前大家写的,除了第一篇跟我观点颇为相似之外,其他的影评都是出品方请的水军吗?
居然还看出什么意境来?
劳资真的要骂娘了。
看过这么多电影,此片是唯一我看到想中途直接砸鸡蛋然后走人的片子,烂的程度已经达到极致!
最近我除了看《私人定制》看到睡着之外,大概只有此片能让我破口大骂了!
各种吐槽点,全片都是尿点,观影的人和我一样各种无语,到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已经根本无心观看,纷纷开始讨论,这是我在电影院从来没遇见过的情形。
简直坑爹!
下面我来细数下该片的烂点。
因为是朋友买的票,所以完全不知道电影的价格。
在进场之前,竟然发现工作人员在发3D眼镜,瞬间就石化,这还是部3D片?
朋友在一旁说,是的,我买票的时候还在想怎么这么贵,不是爱情片么?
结果一开场,发现这货需要3D?
有必要么?
其次,该片想走韩剧的慢节奏、唯美路线,但是搞得洋不洋土不土的尴尬,情节无厘头得死,而且剧情穿插的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第一段故事我除了看到文章这个抱大腿的土鳖挺着小身板儿拿着vertu的土豪机晃来晃去之外,看到的就是黄圣依将这个为她量身打造的失足妇女的角色演的毫无违和感。
果然土豪只是和小姐玩玩而已,无法登堂入室的黄小姐在受到伤害后离开土豪回到贫穷的家乡,旅途上遇到忧郁的池珍熙,小姐拿出自己的职业操守,穿着齐B小短裙,路上三天三夜不间断对大叔放电,最后成功治愈大叔,俘获成功。
大叔的过往感情也各种纠结。
老婆大概因为得了绝症于是欺骗他红杏出墙迫使他离婚,但是老婆的前男友却又无厘头死去,各种剧情待解疑。
还有电影插曲,到底是导演是阿妹的死忠粉丝还是阿妹公司出资赞助了电影,为毛电影里面循环播放阿妹的歌。
到最后Cd店小妹又一次问小姐,你想听解脱么的时候,我不由得说了句,我们不想听了。
引发了周围观众的集体哄笑。
还有影片中黄为何跟父亲关系如此疏离和微妙以及黄耳戴香奈儿手挎LV,却为何用编织袋装送给奶奶的收音机,也为影片留下巨大疑问。
总而言之,对于朋友为我花费的45元的票价,我感到非常惭愧。
之所以来吐槽,是希望告诉朋友至少我还是有收获的。
我知道了女孩儿还是自爱滴好,一失足就爬不起来了。
第一次来豆瓣写影评,我给大家最大的建议是,坚决抵制这种无节操无下限的影片,如果可以,我一定给负分!
本故事讲的是黄圣依离开家独自一人在大城市,做了ktv小姐,和文章这个大老板做了男女朋友,后因文章给不了黄圣依所谓的爱情,黄圣依选择回家看看。
在路上遇见和她一样失恋的性郑的韩国男主角,男主角失恋了重回和女朋友一起开心走过的地方。
在路上的火车上相遇,互相产生朦胧的好感。
后男主角先下火车去了曾经和女友做过的地方来到丽江医院才知道女朋友去世的消息,于是一路走到丽江。
而黄圣依回到家她的爸爸正好在火车站等她,因为她的奶奶去世钱说她这几天就要回来,黄得知这个消息十分悲痛,想起过往的点点滴滴,作为父亲的爸爸用最淳朴仅属于他的方式来表达对女儿的爱。
最后圆满结局,一起以张惠妹的解脱相遇来结束。
我看了下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不怎么好,也许仅仅是生活的境遇不同,没有经历过那些的人无法理很多贫困穷人的思想。
也阐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伟大的父爱就是每天一直在火车站守候着,悄悄的把草莓放在门口。
生活都不易,无论是大老板还是乡村的农民。
说实话,这是一部无聊到让人想睡觉的电影。
关于这部电影。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让人犯瞌睡的电影,一方面是因为剧情,实在是太平淡了,导演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留给了风景,就连火车上的台灯、咖啡壶、瓶子里的小花都给了好几个慢镜头。
另一方面是台词,相对于其他电影台词不多,电影中大片大片的留白,男女主人公通过动作神情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整部电影全在描绘一种意境,一种文艺范儿。
关于男女主人公。
男主是由韩国演员池珍熙扮演,女主是黄圣依扮演,剧中也掺杂着中文与韩国语,这样看来,可以说这部电影又是中韩文化交织的产物。
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有着很多共鸣的地方,男主的爱人为了前男友与男主分手,为了获得情感的解脱,男主踏上寻找与爱人的共同记忆之旅。
而女主为梦想在北京这个喧嚣的城市里迷失,在满心疲惫之后踏上重回故土之路,这样看来,可以说,他们到云南的目的都是为了一种感情的归属与解脱。
整部剧虽然台词不多,但基本的剧情导演还是让我们看懂了。
关于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郑周焕在海边想念失去的爱人,一个穿着白上衣红裙子的女人(郑周焕的爱人)背对镜头走向大海,那样的海真的很美,接下来女人的自白就说到要去云南,然后镜头里就是一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
第二个场景,郑周焕拿着相机拍窗外的风景(此时台灯、咖啡壶、小花又抢镜了),水晶拿着手机拍郑周焕,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彼此的彼此的姓名,却有一种你看窗外的风景,我看正在看风景的你的意境。
第三个场景,郑周焕和水晶在火车停顿的几十秒冲下火车跑到小吃摊抱走一大堆零食,郑周焕给摊主留下一张韩元,水晶留下一张人民币,留下惊慌失落转而又兴奋的摊主,真是好笑,这个场景可是郑周焕与水晶的默契啊。
第四个场景,火车停下,旅客们下来活动,一下车是一大片油菜花,果然又是油菜花,在这样一个场景里,郑周焕用相机拍下了呼吸新鲜空气的水晶,在这里成了她在看风景,他在看看风景的她。
第五个场景,两人面对面坐着(中间隔了一张桌子)水晶唱着张惠妹的《解脱》,窗外是呼啸而过的不夜城和星辰。
第六个场景,这个场景是在结束的时候了,有点长,不能说是场景,应该说结局那一段,两人共同寻找,彼此错过,却又最终相遇,是我最喜欢的。
从郑周焕到一家易物的小店寻找张惠妹的《解脱》开始,直到结束,场景太长,还是说一下几个画面:店主在店门前弹着吉他,郑周焕坐在红色的沙发里看相片,郑周焕把那副荷花图复印了写上联系方式贴满小巷,水晶靠在红色沙发上听《解脱》,最后郑周焕遇见水晶。
还有应该一说的是水晶的红色高跟鞋,它应该有着某种寓意,从电影开始就十分扎眼,毕竟红色高跟鞋与银灰色西装实在不搭,而且从旅途开始水晶就一直穿着那双鞋,直到电影结尾水晶才用红色该跟鞋换了张惠妹的CD,我想当水晶终于肯脱下高跟鞋的时候,她才真正解脱了吧。
看完这部电影,我把张惠妹的《解脱》单曲循环了好几天。
一直弄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么无聊的文艺片,最后只能用我骨子里还是装满文艺来解释了,不要笑我。
希望不久以后,能约你一起去云南,亲人也罢,朋友也罢,恋人也罢,都好。
两次偶然看到这部电影,没有换频道。
看到豆瓣上多数人的批评以及较低的分数,从心底发出轻蔑的笑,最后挂在嘴角。
如果你曾有过那些乡土的记忆,如果你曾闻到过磨难后的芬芳,如果你感受爱的生命的单纯与温柔,如果你对世间有一念慈悲的温情.... 你就能感受到电影里轻轻流淌着的厚重与温润。
豆瓣的影评残忍而赤裸裸的把小资们的内衣剥的干干净净
这拍的什么乱起八糟的玩意。
想拍得有文艺气息清新脱俗,但是又想接地气贴近现实,但最后却出来个这种不上不下的东西。
你真以为北京到丽江要坐火车坐个三天三夜啊!!
没见过软卧车间里只住两个人的!
更没见过穿超短裙坐火车的!!
你这不是勾引人是什么!?
男主不是提前下车了么,怎么比女主还提前到达丽江市医院!
是超人吗!
女主回到农村的家还穿的拖地长裙我呵呵呵呵呵你家拖把原来是你啊!
懂不懂山林防火知识啊!
这种天气还他妈敢在野外烧纸钱!!
当心山林起火把你抓起来啊!
女主你脱个鞋子还凹个造型,我恶心死了,真特么作!
最后,导演你他妈到底到过云南到过丽江吗?
反正我是没见过农村里有不管是谁都操着一口京腔的农民。
我是来给文章打分的
剧本结构不错。拍出来前半截塌陷了
竟然有耐心看烂片,不过是被云南吸引。
最浪漫的爱情片……
赏景,观人。
相比水军的长评,短评们真实多了另外文章出事了,此片的黑锅有人背了
悬疑片,原来爱情短暂的转瞬即逝
在路上的人,没有错误的人生路。
我只是专门来打一颗星的
期待~
装b青年欢乐多,ps:不是因为文章出事了,才说你是烂片,你是真的烂。
我居然还蛮喜欢的吗,黄圣依在家里的装扮好看呢,后来那妆那发型感觉好老,不适合她。
很不知所谓的片子,或者严格来说导演需要呈现的东西很多,但是演员的感觉让我很出戏,是的我说的就是黄圣依。
我们都错过,遗憾过,后悔过,但也在等待,那些最纯粹的。
期待黄圣衣和文章的精彩表现,希望尽快在广西上映
看了两次,哭了两次,平淡得让人很舒服。
始终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偶遇?
不知所云的电影看得人想吐,成功毁掉了张惠妹的歌。。。
没有什么太大的故事情节,也不喜欢黄圣依,但是当初深深被这个名字吸引,可能因为那时刚好在旅行
放空佳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