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Out,阿爸的奇幻漂流(台),出
导演:戈尔吉·克里斯托弗
主演:山大·特赫斯,伊娃·班多尔,朱迪特·巴多斯,伊娃·诺维勒,古娜·扎丽娜,维克托·奈梅茨,伊娃·亚历山大洛娃·厄克隆,蒂伯·加斯帕尔,阿提拉·伯萨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斯洛伐克,法国,匈牙利,捷克语言: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拉脱维亚语年份:2017
简介:阿格斯顿年过五十,在工作了半辈子的能源工厂大裁员中,不幸失去了饭碗。怀着渺茫的希望,他悠闲的穿越东欧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并实现自己想要钓到大鱼的愿望。然而在波罗的海边,他发现:自己除了被裹挟着海盐的风吹透的寒冷之外,一无所有。在异国的旅程里,他深深陷入充斥着怪异事件的海洋。一路皆是萍水相逢:友好的人、钻营的人、诡异..详细 >
极简现实冷峻萧索,一个失业老男人的美丽哀愁,最后算是实现梦想,前后呼应。情绪够了事件却看不到价值,整体一般。遇到奇奇怪怪的人,没感觉到荒诞,就是莫名其妙;符号暗示应用整个叙事来凸显映照及表现,罗列出来一桩桩事件,升华了结尾,可整个叙事差,略不知所云,事件看不到大价值,符号也失去光彩,整体观感略差。和锡兰的《远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导演真是贝拉塔尔粉丝啊,剧作虽然神经刀但是视听想法真是不错。后社会主义。匈牙利下岗职工去了……拉脱维亚?反正后四十分钟简直是脱线得可以。
没太看懂,应该是反映了一代东欧人的迷茫,孤寂吧
开片的工厂让人想到《我们》…老头儿太惨了,自己的时代过去了,为了心中的一份责任出国打工却不停受挫,一离开家老婆就变卖自己喜欢的东西,女儿的生活发生变化无从得知、无话可说,生活只剩下自己和惨淡的人生了。看起来像海鸥,最后却其实是海里的鱼。
兔兔
我其实有点喜欢这种调调。但是和钓鱼男和整容女矛盾那一段有很重的为了高潮而强行设计的感觉。
色调有蒙吉的气质,叙事有锡兰的气质,人到中年,生不如狗,咸鱼如同自身命运,终有一天会被捕捞殆尽,仿佛榨干剩余价值后的无处可去。远方有酒但没有朋友,远方有海鸥但没有诗歌,远方有风景但没有干粮,你问我为何还要去远方,只是因为我看不到明天,无处可去罢了。
而生活呢,总是一地鸡毛
蓝色舞池里那段后工业电子乐赞(人家的后社会主义广场舞)| #论后现代的起源#
工业的繁盛换来所有人的萧条。
远方总是令人向往,走到了眼前就只剩苟且
不知所云的丧,路上的一切都跟诡异。想起了老人与海、海曼。
象征的东西多了,叙事又不连贯,就容易混乱
“快乐是稀有的,真正的悲伤更稀有”。用反鸡汤的钓鱼竿勾钓所有向往“诗和远方”的东欧青年、中年、与老年吧。比荒诞的差荒诞,比现实的少现实。于是电影就成为另一种待捕获打捞的载体切片,内容、形式,成为标本似的干尸,它呈现腐坏,但不指向当下和未来。
与遇见兔子那一年的风格相似。
いいね 感觉是我下半生的故事了(除了妻女的部分)
乏味
喜欢这种调调:就此脱缰而去,就此崩坏逆行,风中布满隐喻,众生困死,毫无余地。
斯洛伐克老年人的诗与远方
没有这样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