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的奇幻漂流

Straume,漂流,黑猫的奇幻漂流,喵的奇幻漂流(台),Flow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拉脱维亚,法国,比利时语言:无对白年份:2024

《猫猫的奇幻漂流》剧照

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1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2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3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4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5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6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13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14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15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16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17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18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19猫猫的奇幻漂流 剧照 NO.20

《猫猫的奇幻漂流》长篇影评

 1 ) 现实中的鹭鹰(蛇鹫)及电影中对其的艺术处理

迷茫的猫猫,不合群的狗狗、鹭鹰、环尾狐猴,始终情绪稳定的水豚,还有神秘的异种鲸鱼。

导演在这部没有对白的电影里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和成长的故事,动物们在试探和互助中逐渐成长,离开被排斥的同族,找到互相支持和救赎的朋友。

关于主题的解读,已经有好多大师写过非常棒的影评了,总之是值得再刷!

还有个彩蛋,北大超前点映上导演在视频里回答大家提问说:“所有动物都在成长,除了水豚,因为它自始至终都非常平和且冷静(peaceful and calm)。

”好好笑hhhh但是!!

作为一名观鸟人,还是想吐槽一下电影对鹭鹰的艺术处理。

导演说他们对所有动物都阅读了许多资料,了解了它们的真实习性和行为,并在尽量还原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

大部分动物在电影中的表现确实都非常符合其习性,但是不得不说鹭鹰的行为和习性大部分都是失真的。

从外形和保留的部分特点来看,影片中的鸟的现实原型必然为鹭鹰(Secretarybird,学名Sagittarius serpentarius;IOC12.1将其中文名从“蛇鹫”改为“鹭鹰”,原因不清楚,猜测可能是参照郑光美先生的《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现实中其外形、习性等与电影中不一致之处主要如下:

电影中全身羽毛纯白的鹭鹰1. 鹭鹰的羽色并非纯白,而是有大面积黑色区域。

羽色可以说是最违和的了!

现实中的鹭鹰的全部飞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均为黑色,腿部及与之相连的腹部羽毛也为黑色,还有它们的尾羽(两枚中央尾羽延长)均有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其他部位羽毛则为灰白色。

此外,鹭鹰的跗跖及足为肉粉色,而非电影中的亮黄色。

或许电影是为了凸显鹭鹰的神性而设计其全身都是纯白色?

现实中的鹭鹰 / 来源iNaturalist,作者nwpino2,共享协议CC-BY-NC

飞行中的鹭鹰,可见黑色的飞羽(从外往内依次为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 / 来源iNaturalist,作者Dennis Laidler,共享协议CC-BY-NC2. 鹭鹰分布于非洲开阔的稀树草原,而非电影中的郁闭森林。

电影前中期那一群鹭鹰确实在一片小草地觅食,但与它们的现实生境还是相差甚远(这里还有一个bug,见第4点)。

看着鹭鹰一个个从水面掠过,实在是非常违和(捂脸。

但这个也能理解,毕竟电影的设计让非洲的鹭鹰、南美的水豚、马达加斯加的环尾狐猴凑到了一起,只不过后二者的生境确实(可以)是森林。

鹭鹰的典型生境 / 来源iNaturalist,上图作者magdastlucia,下图作者Vlad Neag,共享协议CC-BY-NC3. 鹭鹰不吃鱼,也没法抓鱼/抓猫。

鹭鹰的食性主要为各种节肢动物,尤其是蝗虫和甲虫,也会吃各种小型啮齿类、蛙类、蜥蜴、蛇、小鸟及鸟蛋。

它们的脚抓握力并不强,捕猎方式主要是用修长的腿和粗壮的脚猛踹猎物致死然后直接吞下(也会将蛇从高空摔下),于是为什么要设计让这样一种鸟来抓着猫猫送回船上就让人很费解了。

其中猫猫挣脱鹭鹰的爪子从天空中掉下来那一幕我一开始还理解为制作组考虑到了鹭鹰的抓握力很弱、可以被轻易挣脱,但是看到后面才意识到应该是鹭鹰主动松开的爪子。

鹭鹰捕食 / 截图自B站,up主小灰灰大人4. 鹭鹰通常是独居,叫声也通常并非为这种海鸥般的尖利声音。

鹭鹰并非群居鸟类,通常独自捕猎,仅偶尔会与配偶近距离一起。

至于叫声,虽然文献中记载会发出一种类似鸥类且鼻音很重的笑声,但目前对这种叫声记录甚少(在Xeno-canto等鸣声网站上并未找到这种叫声),也不清楚它的作用到底是警戒还是联络,或者只是幼鸟的叫声。

而鹭鹰绝大多数的叫声都是一种非常低沉但响亮的咕咕声,有点像人打嗝(?

能想到的大概就是这些,看电影时一直如鲠在喉,现在终于一吐为快了。

参考文献:Kemp, A. C., G. M. Kirwan, D. A. Christie, J. S. Marks, and P. F. D. Boesman (2020).Secretarybird(Sagittarius serpentarius), version 1.1. In Birds of the World (S. M. Billerman and B. K. Keeney, Editor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Ithaca, NY, USA.https://doi.org/10.2173/bow.secret2.01.1

 2 ) 绒毛版诺亚方舟: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托起

这只被洪水卷走的黑猫,在浮沉的木船上遇见憨厚水豚的瞬间,毛茸茸的诺亚方舟便启航了——这艘载着玻璃瓶收藏家狐猴、高冷蛇鹫与蠢萌拉布拉多的奇幻船队,在淹没世界的洪水中漂出最温暖的涟漪。

最萌反差出现在黑猫与狗狗的对峙里。

当蛇鹫振翅引发误会,狗子护猫的笨拙,让黑猫终于读懂善意。

这对欢喜冤家后来在船头分食小鱼的画面,胜过千言万语的和解宣言。

狐猴执着收集玻璃器皿,却在接过水豚送来的镜子时,从反光中照见比收藏更珍贵的东西——伙伴眼里的星光。

导演把洪水灾难变成童话画布:鲸鱼脊背化作救生浮岛,蛇鹫在彩虹色云霞中羽化登仙,就连悬崖边众兽咬绳救船的惊险场面,都被处理成萌态百出的集体表情包。

片尾彩蛋搁浅的鲸鱼摆尾重归大海,所有观众都会会心一笑——这个世界永远会给温柔的生命留扇后门。

没有苦大仇深的生存考验,只有黑猫教水豚划船,蛇鹫将球踢进水里的高冷,以及黑猫终于学会游泳、捕鱼后的傲娇模样。

这些绒毛战士们用最本真的样子告诉我们:末日洪水冲不垮的,永远是互相托举的暖意。

电影中处处都是动物的雕像,这些雕像构成了最轻盈的寓言——凝固的石像,是文明对自然的温柔忏悔。

当洪水抹去人类造物,却留下高耸的猫形雕塑与动物群像时,仿佛在说:人类或许曾傲慢地主宰世界,但真正的永恒属于所有生灵本真的模样。

这些雕像既像纪念碑又像警示柱。

千疮百孔的建筑与完好无损的动物石像形成微妙对照,暗示钢筋水泥的脆弱与生命力量的坚韧。

那座端坐在废墟中的巨猫雕像,瞳孔平视着洪水漫卷的地平线。

这个刻意摒弃人类纪念碑美学的姿态,恰似文明临终前最清醒的剖白——当我们消失后,最该被镌刻的不是征服者的丰碑,而是对万物谦卑的凝望。

为何人类要建造这座凝视远方的猫像?

或许在末日审判中,我们终于承认自己从来不是地球的代言人,而那只石猫恒久眺望的,才是生命该有的方向。

动物们穿梭在这些石像间嬉戏时,从未投去仰望的目光。

它们漂流、舔爪子、分享小鱼,用最鲜活的生存姿态,完成了对石像寓言的终极解构:生命不需要被雕刻赞美,存在本身已是奇迹。

电影开头挂在树上的木船,暗示洪水涨退在不断重复。

循环往复的洪水,像一场温柔的自然寓言。

洪水涨退的节奏,恰似生命的呼吸——危机与平静交替,摧毁与新生共存。

当动物们在每一次潮涌中学会互助(黑猫从怕水到救伙伴)、放下执念(狐猴最终丢下玻璃收藏)、突破本能(蛇鹫选择保护而非捕猎),洪水便不再是灾难,而成了成长的摇篮。

就像被反复冲刷的贝壳会磨出珍珠,这些毛茸茸的小生命也在潮起潮落中,磨亮了彼此信任的光芒。

 3 ) 我看到了和我类似的人生体验

养猫人士完全无法拒绝的动画!

小黑猫在大洪水时期的历险记,无对白,全员小动物,最自然的情感连接和真实的末日时刻的真情流露,我整个人哭作一团。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历险电影,更多的也讨论了很多人类社会需要讨论的话题:竞争,排挤,友情,爱,生命的交替的哲学,命运的守护和循环,等等……

不谙世事也不能独立生存的小猫咪,在大洪水来临的时刻,不可选择的踏上了求生之旅。

当他遇到卡皮吧啦和它的船的那一刻起,猫猫有了第一个伙伴和短暂的家。

然后他们又一起遇到了爱收集闪亮亮的瓶瓶罐罐的狐猴,为了帮助猫被同伴驱逐的鸟,傻但善良的拉布拉多,以及每到关键时刻就会出现的鲸鱼。

猫猫和它的同伴一起乘船求生,遇到困难,争执和分歧,分离,再相聚。

这段故事不长,但何尝不是一段精彩的人生的缩影。

我为每一次的相逢感动,为大家放下警惕和防备,互相相信的时刻感动,在鸟离开大概率是去了天堂的时刻难过,为小猫的成长激动,为狐猴短暂的抛弃伤心……当伙伴们再一次重聚,未曾享受一点团聚的快乐,灾难就将要再一次降临,猫亲吻了鲸鱼,水里不再是它一个人的影子的时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命运的循环和成长的收获。

痛苦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来,会带来很多不好的体验,但同时浪潮褪去,我们会收获对救赎自己的巧合的感恩和接纳,会得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伙伴也许并不来自本来的同类或是族群,长相背景也各不相同,但反而因为痛苦的淬炼才让彼此的连接更加紧密。

这些时刻和感悟,完全重合了我个人的生命体验,也因此让我格外的动容和共情。

面对生活的考验,它学会了新的本领,拥有了新的家人朋友,学会了面对离别,也更好地接纳了他人。

保持善意,坚定的求生和前进,接纳感恩每一份恩典也勇敢面对每一次灾难的降临。

这些力量和情感都真实存在在我们的生活里,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这只勇往直前的小猫!

 4 ) 在简单的情节里饱含社会话题联想与哲理反思

以动物为题材的动画片太常见了,不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宫崎骏笔下的角色,大多都是从拟人化的角度赋予动物角色各种人格特征,构造与人类世界逻辑等同的故事。

而去年入围戛纳电影节的这部动画却一反常规,在简单的情节里饱含丰富的社会话题联想与玄妙的哲理反思;更正中对爱猫人士的死穴,堪称是近年最动人的动画片。

《猫猫的奇幻漂流》出自拉脱维亚导演金兹·兹巴洛迪斯之手,这位 90 后的导演实力不凡,这仅仅是他的第二部动画长片,便横扫各大电影节与颁奖季数十个奖项,更顺利入围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竞逐。

影片讲述一场洪水淹没世界,一只黑猫爬上了一艘帆船,由此开启了一段非凡的旅程。

在旅途中,它先后邂逅了水豚、狗狗、狐猴、蛇鹫等动物。

性格迥异的它们从彼此看不顺眼到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重重困难。

这种题材让好莱坞来拍的话,势必会是讲着一口俏皮对白、摆出人类姿势、笑料与争斗情节接踵而来的娱乐大作。

然而,在这位新导演的笔下却没有出现这些陈词滥调的场景。

这部一反常规的动画片里没有人类角色,动物之间也没有一句对白,却有着扣人心弦的故事与充满现实启示的寓意。

全赖有导演的开创性想象力与视觉效果,模拟 3D 效果的摄影技术流畅而富于动感,连绵不绝的长镜头营造出逼真的沉浸感,仿佛让观众置身于末世的风景里。

其次,导演不采用电脑合成声音,而是捕捉真实动物的叫声为角色配音,还根据不同动物的日常姿态与习性去塑造角色,看起来相当自然可信。

特别对“猫奴”来说,看到黑猫在船上或高处冒险的小动作和微表情自然会心生怜悯。

众所周知,猫是一种爱独处、性格高傲的动物,影片自然也抓住了它这种特性,将其最初的孤僻习性,到之后为其他动物着想的转变展现得真实细腻,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在船沿跳下海去勇敢抓鱼,以及报答大白鸟的感人画面。

尽管这个剧本给人较浅显和薄弱的错觉,但其细节里有意隐藏着令人浮想联翩的现实启示。

这个没有人类的世界里却处处有人类留下的痕迹(辉煌的古典建筑、废弃的生活用品等),再加上一场滔天的洪水来袭,不得不引出环境保护的反思:自然环境遭到污染与恶化,想必会带来毁灭性结果。

除了这个显眼的环保启示外,大部分情节着眼于动物们的互动,有强者欺凌弱小的情节,也有刻画它们在危难时的友谊与互助精神,这些情节隐含着呼之欲出的反霸凌立场、跨越种族的体谅与互爱,均让人深有感触。

尤其经历过如片中大洪水来袭般的疫情冲击,在世事无常的当下,我们人类又怎能不感同身受呢?

洪水退却后,猫咪和小动物伙伴平安回到陆上,却发现搁浅的鲸鱼奄奄一息,最后一个镜头情节又似乎暗示着另一场洪水即将来临,片尾字幕的彩蛋也展示鲸鱼在海中畅游。

这个反高潮的结局给故事蒙上了深邃的哲理意味,在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里,所有生物都无法凌驾于此,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才是永恒的生存之道。

 5 ) 从安纳西到戛纳,今年最美的动画电影来了

拉脱维亚动画《漂流》(flow)在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亮相。

该片导演金兹·兹巴洛迪斯是生于1994年的年轻动画作者,首部动画长片《离开》曾在2019年入围安纳西国际动画节,并斩获长片动画单元最佳故事片大奖。

第二部长片又一举入围戛纳,并即将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导筒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专访了兹巴洛迪斯。

经本人确认,《漂流》即将在不久后有机会与中国观众见面。

采访:蓝詹、舌在足矣撰文:蓝詹采访正文:导筒:我对你在昨天首映式上说的那句话印象深刻,你说你有点“被迫”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因为之前你一直都是独自工作。

这次与团队合作的感觉如何?

兹巴洛迪斯:(笑)我会说也许“被迫”这个词不太合适,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不过确实如此,这次与团队合作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体验。

因为我第一个电影是独自完成的,而这次是与一个超过50人的庞大团队合作,是三国联合制作。

我会说,在大团队中工作更困难,因为这是一种巨大的责任。

但电影因此变得更好,我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

我从所有合作过的人那里学到了很多。

这是一个由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家组成的优秀团队。

电影讲述的正是这种经历,是关于一个习惯于非常独立和自给自足的角色,现在必须在团队中工作,并学会如何接受他人。

导筒:你的意识是不是这个故事情节实际上反映了你自己?

你就是那只猫?

兹巴洛迪斯:是的,我会这么说。

这次是相当有意的。

在我之前的电影中,并不是这样。

我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它有多么个人化,这一点是我后来才发现的。

但这次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设计的,它是基于我自己的经历。

但我也会说,我同样能够与其他动物产生共鸣,因为没有真正的反派角色,只有自然界的冲突,这些冲突存在于彼此之间,他们不会做坏事。

所以我不仅与猫产生共鸣,也与狗、鸟和其他动物产生共鸣。

导筒:我对动物很感兴趣,你是如何选择这一组动物的?

它们非常特别,猫、狗、水豚、狐猴和鸟。

选择这些特定动物,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它们对你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兹巴洛迪斯:一切都源于“个人与社会”这个主题,以及我们是想融入还是保持独立。

猫是一个独立的角色,然后学会了如何合作。

我们还有一只狗,起初像一个追随者,总是需要有人告诉它该做什么,它从不做自己的决定,最终狗学会了独立思考。

所以猫和狗截然相反的旅程。

其他动物也是如此。

我们看到狐猴和鸟,它们想要融入,但方式各不相同。

鸟想要和其他鸟在一起,狐猴也是如此。

这些表现形式不同,我们后来才发现原因。

唯一一个没有太大变化的角色是水豚,它总是保持不变。

我选择水豚是因为它们与许多动物相处融洽,甚至与一些它的捕食者也能和睦相处。

所以我想要一个愿意在这些动物之间保持和平的角色,想要总是帮助每个人,可以调节冲突。

导筒:你提到动物团队在合作,他们之间也没有谁在发号施令。

这是否也是你所在的团队的工作方式?

尽管你是导演,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应该下达一些命令。

在这个团队中,有谁是绝对高于其他人的吗?

兹巴洛迪斯: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创建一个清晰的方向,并且非常明确我的意图。

我确实对一切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计划,但我也希望团队能有一定的自由去表达自己。

我的制片人描述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机的,与其他一些动画电影相比,因为有时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非常严格和紧密控制,这会显得有些僵硬,我认为这几乎没有任何自发性或松弛感。

所以,团队的投入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这是一个来回的过程。

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并不是我最初的设想,但我可以根据这个新想法调整镜头。

我听到一个声音,可能会给我带来新的视觉创意,音乐可能会影响剪辑的节奏。

因此,重要的是一切都能互相影响,所有部分共同作用,不是说我们完成一部分然后再开始下一部分。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影片中做到独特和更加精准,并提出一些在其他动画电影中可能看不到的新创意。

导筒:你提到了音乐。

之前你是自己制作音乐的。

这次你有Rihards Zalupe来做音乐,能谈谈这个发展过程以及你们之间的合作吗?

兹巴洛迪斯:对我来说,不使用任何临时配乐非常重要,因为那样我觉得作曲家会受到很大限制,最终的音乐对我来说也不够精彩,有时感觉像是复制品中的复制品。

但是,在早期就有一些音乐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剧本完成之前,我制作了一个庞大的主题库。

我在制作这些音乐时,并没有考虑到具体的场景,只是根据一些情感来创作。

然后在剪辑时,我会看哪些音乐适合哪个场景,尝试移动音乐看看是否有效,这让我可以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剪辑。

我也可以根据剪辑来改变音乐,反之亦然,根据音乐调整画面。

所以我用自己的配乐创建了这个动画分镜。

但我并不是真正的专业音乐家,我只有在制作《离开》时才开始做音乐。

我不演奏任何乐器,只是通过电子方式制作音乐。

所以我觉得需要一个专业人士来让音乐听起来更加有机、精致且有深度。

于是我与Rihards合作,他是一位专业作曲家。

我选择他是因为他特别擅长打击乐,他使用了许多打击乐器,如马林巴琴和木琴,而且他在电影中亲自演奏所有这些乐器。

他还拥有电子音乐和管弦乐的经验。

我们需要将电子音乐、管弦乐和打击乐这三种通常不会一起使用的元素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技能组合。

幸运的是,Rihards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音乐效果非常好。

音乐在这部电影中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对白,音乐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影片的发展。

Rihards还做了一件事,就是让我的那些主题更加统一。

我可能在某个场景中使用了狗或猫的主题,但没有在后面的场景中再现。

所以我们确保这些主题在整部电影中更加连贯,让我们有一种主题在发展和运动的感觉。

它们起初可能不太明确,但随着电影的发展逐渐变得清晰完整。

对我来说,听到我在电脑上电子制作的主题,然后再由管弦乐团演奏出来,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导筒:我想问一下关于风景的问题。

因为你说过音乐主要是由你的情感驱动的,你没有考虑把音乐和风景、景观融合在一起。

那么,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变化也是由你的情感驱动的吗?

比如你决定在哪里放置树木、悬崖或山脉?

你是如何决定这些自然元素的位置的?

兹巴洛迪斯:是的。

动画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创造一切,所以我们设定的地方并不是真实的地方,不是我们的世界,但我们从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地方汲取了很多影响,并将它们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些全新的东西。

这一切都从角色和情感开始。

我会有一个场景需要传达猫的恐惧或好奇心,然后从这一点出发,创造出相应的环境。

例如,在影片的早期,我们看到一些猫的雕像。

我没有先想出一个巨大的背景故事再去设置这个场景,而是从猫淹水的画面开始,因为洪水在上涨。

所以,我从雕像慢慢被水淹没的画面开始,然后再想出为什么这些雕像会在那里的原因。

于是我创造了这只猫居住的房子,并加了一些参考,可能那里住着一个雕塑家。

所以我从画面开始,然后再构思出背景故事。

导筒:除了你刚才提到的风景外,显然这个世界主要是由动物主导的,但我们确实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些关于人类文明的遗迹。

这些遗迹背后的灵感是什么?

兹巴洛迪斯:影片的很大一部分是在一艘船上进行的,所以重要的是不要让它感觉重复或压抑,因为船总是在移动,每个场景都在不同的地方。

我想要传达一种运动感和环境的多样性。

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森林、城市、寺庙和雕塑。

因此,传达这种感觉是很重要的。

虽然场景设定在水中,但重要的是要展现事物的规模,而不是让它显得平淡无奇。

如果只是像大海那样,就没有太多探索的方式。

但看到那些不应该在水下的地方出现,就会相当有趣,我们看到这些被淹没的城市,看到鱼在城市中游动。

这种景象很奇怪,我想要展示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场景,这是新的和令人兴奋的。

导筒:我们注意到动物的行为,比如猫的行为,它们是如此真实和自然。

你花了多少时间观察这些动物,捕捉它们的动作,并将它们呈现在这部电影中?

兹巴洛迪斯:动画师确实参考了很多真实动物的视频,因为通常在动画电影中,动画师会自己扮演角色,模拟出场景,但这次没有这样做。

我们为每一个细节都使用了真实的参考,甚至是一些微小的动作,比如侧目或眨眼等。

幸运的是,在网上有很多不同动物的参考资料库,特别是猫和狗,这是很好的工具。

音效也是如此,我们没有使用任何人类的声音,而是全部使用了真实的动物声音,甚至是猫的声音也不能随意混合,因为它们的声音非常独特。

对于动作,我们重视自然感觉。

此外,大部分时间它们的行为都不像人类,而更像动物,保持简单的核心,然后在其上添加层次,所以动作和行为是相当简单、直接、清晰的,但一旦深入挖掘,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更深层次的含义。

导筒:我们很喜欢《离开》,也很喜欢《漂流》。

从《离开》到《漂流》,你经历了从个人创作者到团队合作的改变,是否有一些你最初想在《离开》中做的事情,但由于预算限制等各种限制而未能实现,但在《漂流》中实现了?

另外我们也想知道是否有一些你尚未完成但正在计划实现的打算,也许会在第三部长片里付诸行动?

兹巴洛迪斯:《离开》的设计是围绕我当时的限制展开的,因为我必须自己完成一切。

所以故事的设计基本上是围绕着容易动画化的事物展开的。

例如,角色骑摩托车,这样做起来非常容易动画化,只需坐在那里,不需要逐步动画化每一个动作。

所以它确实是以这种方式设计的。

但是对于《漂流》,我认为会有一个大团队,所以我没有考虑要不要选择更简单的场景。

也许我希望我当时考虑了,因为我实际上不得不解决很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在想,为什么我没有想到一些更简单的事情呢?

对于我下一个项目,我想尝试一些对话。

量不多,但我对此很感兴趣。

导筒:动物之间的对话还是人类之间的?

兹巴洛迪斯:人类。

但它仍然会以视觉为主导,并不会是非常多对话的电影。

我仍然更感兴趣的是摄影工作和视觉效果。

注:文中本片剧照来自戛纳电影节官网

 6 ) 100%好评,2024神作,全片无台词的它凭什么?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转眼间,2024年已经进入了最后一个季度。

这一年里,陪伴我们度过时光的影视作品也是一部接着一部。

在这些作品中,如果要选出本年度迄今为止最令人感到惊喜的一部电影,小派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它——《机器人之梦》。

(《机器人之梦》截影)这部成片于2023年的2D动画影片,在今年走进了内地观众视野。

未曾想到的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散发着炽热的情感。

而其中的那些无奈和忧伤,也触动着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虽然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角逐中,输给了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但口碑不落下风,在豆瓣上超过20万人给这部全程没有台词的动画影片打出了9.0的高分。

最近有一部影片,和《机器人之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是动画,同样全片无对白,同样有着优良的口碑。

《漂流》Flow

拉脱维亚动画电影《漂流》,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

在6月份的安纳西国际动画节中,获得了5项提名,并拿到了包括长篇动画单元“评审特别奖”“观众票选奖”等4项大奖。

导演金兹·兹巴洛迪斯,他曾执导的动画影片《离开》,在2019年就获得过安纳西国际动画节长篇动画单元“最佳故事片”奖,这一次的新作再次满载而归。

除了奖项拿了不少,本片的口碑也非常出色,烂番茄新鲜度100%,IMDb8.1分,豆瓣8.2分。

评论之中,多是夸赞与惊喜。

(电影《漂流》IMDb评论)同时,《漂流》还被拉脱维亚选为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参赛作品。

一部全程无对白的动画影片,凭什么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大发感慨呢?

又凭什么能够得到如此多的重视与青睐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它。

01漂流的方舟看到海报,相信很多“铲屎官”已经坐不住了吧。

没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只黑色的猫咪。

这里是森林的深处,猫咪就独自生活在这里。

外出,觅食,在森林里游荡,再回到曾经的“家”中歇息。

(电影《漂流》截影)能看出来,这里有着人类生活的痕迹,可是现在他们已经全然不见了。

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滔天的洪水奔涌而至,席卷了整个森林。

(电影《漂流》截影)猫咪也被卷入急流之中,虽然侥幸存活下来,但是水势越涨越高,越涨越快。

树木、房屋被淹没了,甚至连高高的山峰也被淹没了。

(电影《漂流》截影)站在最高处的猫咪已经无路可退,命悬一线。

它无助地四处张望着,想找逃生的办法。

可是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片汪洋。

就在这时,远处夕阳的余晖之中,漂来了一艘破旧的帆船。

猫咪得救了。

(电影《漂流》截影)它跳上船,却发现船里已经有了其他动物——是一只水豚。

猫咪弓起背,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它很紧张,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家伙是敌是友。

可水豚不管那些,看了一眼猫咪,打了个哈欠,倒头就睡。

真是满满的“松弛感”。

(电影《漂流》截影)猫咪渐渐放松了警惕,暂时安顿了下来。

从白天到黑夜,从天晴到暴雨,小帆船载着猫咪和水豚漂流着。

船外,漫天遍野的洪流丝毫没有退去的意思。

这一艘犹如孤岛般的“诺亚方舟”,将带着猫咪漂向何方呢?

(电影《漂流》截影)02奇幻的旅程根据影片中的一些线索,可以猜想到,曾经和猫咪生活在一起的人类应该是一名雕塑家。

除了屋内屋外陈列着很多猫咪雕像,就连山峰都被凿刻成了它的样子。

(电影《漂流》截影)可人类为什么会消失不见,洪水又从何而来,这些故事背景并没有直接交代清楚,而是留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

末世的景象中,人类已经与这个世界毫无关系。

也许他们早已逃离,而动物们还活在这里,可它们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穿过丛林,小船一路漂流,又有新的伙伴陆续加入了进来。

先是一只有点“贪财”的狐猴,瓶瓶罐罐就是它的宝贝,登船之前还在拼命往筐里装着,舍不得扔掉任何一个。

(电影《漂流》截影)此处的刻画真的很妙,尽管没有台词,但仅从狐猴的肢体动作和哀怨的眼神,就表现出了狐猴对这些“宝贝”的难以割舍。

“吱吱”的叫声,也好像是在啜泣一样,极为生动。

然后,狗狗和白鹭也上了船。

就这样,由猫咪、水豚、狐猴、狗狗和白鹭组成的动物逃生小队开启了它们的航程。

总被困在船里也不是办法,只有去往远处更高的陆地区域,或许才会有新的生机。

(电影《漂流》截影)一路上,免不了会经历各种惊险的场面,但也有了更为奇幻的体验。

猫咪跌落水中,色彩斑斓的鱼群游过,仿佛置身于梦幻之境。

(电影《漂流》截影)恢宏的遗迹之内,体型庞大的鲸鱼破水而出,把几个小家伙都看呆了。

(电影《漂流》截影)和很多以动物作为主角的动画不同的是,《漂流》并没有将这些动物们过度地“拟人化”。

在它们身上也都保留着各自的天然本性。

比如,狗狗喜欢玩丢球的游戏。

(电影《漂流》截影)比如,狐猴会面朝着太阳“打坐”。

而猫咪对毛绒物品和闪耀的光点格外感兴趣。

(电影《漂流》截影)当然,还有总是睡不醒,显得格外慵懒的水豚。

看得出来,影片的幕后工作人员确实在刻画动物角色时用了很多心思。

这种真实而又细腻的刻画,让观者更容易感受到它们那或蠢萌可爱,或活泼伶俐,或聪明机警的个性。

周围大水弥漫,孤舟独自漂流,仿佛已经和这些小动物一起置身于那个末日般的奇幻世界。

尽管并不拟人,但其实动物们的圈子貌似一点不比人类社会简单。

漂流的途中,狗狗看到了几只被困住的同类,它央求着掌舵的白鹭过去解救它们。

群狗得救,不过这善意的举动,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感恩。

它们先是毫不客气地吃光了船上的食物,然后又盯上了狐猴的宝贝镜子。

(电影《漂流》截影)一番争抢之后,镜子碎了,狐猴凄凄地看着破碎的镜子,欲哭无泪。

猫咪也不满地看了狗狗一眼,仿佛在说:“都怨你,都是你惹的麻烦。

(电影《漂流》截影)呼救之时“唯唯诺诺”,得救之后“重拳出击”。

这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行为,我们熟悉吗?

当然,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写照。

所以,这仅是一部描述可爱的猫猫狗狗逃生途中的奇幻旅程吗?

不不不,这个故事绝没有那么简单。

03成长的寓言《漂流》片长85分钟,剧情紧凑精妙,很像是一则短小精悍的寓言。

那这则表面上颇具奇幻色彩的“寓言”背后在讲什么呢?

这就得从几个主角的角色设定说起了。

首先,猫咪。

无论从影片中的设定,还是真实世界中的习性,猫都是独居动物。

所以,当它乘上帆船之后,如何融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随着剧情的推进,以及和其他小伙伴的相处,我们逐渐看到了猫咪的成长过程。

(电影《漂流》截影)它从最开始对洪水的惊慌,到后来可以克服恐惧去水中捕鱼。

勇气在不断增强,还学会了和伙伴们分享吃食。

放到人类身上,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如何快速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如何去协作去分享?

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真做起来其实是不容易的。

(电影《漂流》截影)其次,白鹭。

整体来说它的戏份不多,但它的角色设定也很值得玩味。

因为,白鹭是一个“摆渡人”的形象。

它注定是其他动物生命中的过客,在它身上又有着难以捉摸的力量。

(电影《漂流》截影)白鹭的同族在欺负猫咪,它站了出来,保护了猫咪。

显然,它和自己的族类在价值观上是不同的,它更善良,追求的精神层次也要更高一些。

但也因此,它付出了代价,那就是被同类击伤了翅膀,只好上船避难。

后来,白鹭随着绚丽的光影缓缓飞升,宛如羽化般消失在了一片神秘的璀璨之中。

这一段超现实的呈现,暗示着这个“摆渡人”已经到达了自己的彼岸。

(电影《漂流》截影)再说说狗狗和水豚。

狗狗是一个比较天真活泼的角色,在开始的时候愿意听别人的指令。

慢慢地,它也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再认同自己族类做出的一些事情。

至于水豚,在现实自然界中,它就是出了名的“人畜无害”。

温和的脾气,友好的性格,几乎不主动与任何动物发生冲突,不会轻易发怒或反击,简直就是做“朋友”的最佳选择。

(现实自然界中的水豚)最后,说说狐猴。

可能都是灵长类动物的原因,它的设定就比较贴近于“人类”了。

它总是拿着镜子照个没完。

(电影《漂流》截影)前面也说到过,它对自己的那些“宝贝”,表现出了强烈的贪欲。

当回归到自己族群之中,又马上表现出对曾经患难与共的伙伴的冷漠。

不过好在它还是能很快醒悟,带着猫咪去寻找其他的伙伴,并伸出援手。

可以说,狐猴的个性是相对复杂的,既有自私贪婪,也有闪光点。

是不是和“人性”更加相似了呢。

(电影《漂流》截影)故事背景虽是荒寂的末日,但画风却明亮动人,3D技术描绘的丛林风景幽静而美丽。

全片无台词,但一点都不沉闷。

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叫声,以及时而轻松时而凝重的背景音乐,声临其境之中也牵动着观众的情绪。

低机位的镜头,动物的神情和肢体动作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代入感很强。

主线是冒险的旅程,而其中也有着每个动物成长的历程。

看过之后,也终于明白本片因何会深受青睐了。

盲猜本片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口碑好评,毕竟猫猫狗狗什么的总是让人毫无抵抗力。

当然,这肯定不是主创的“讨巧”,影片质量摆在这,相信在明年的奥斯卡也会成为大热门。

这一段奇幻的旅程之中,自然和动物提供了治愈的能量,也让我们多了些内心的向往。

(电影《漂流》截影)洪水退去,动物们重新回归土地,鲸鱼却搁浅了。

自己曾经的救命恩人就躺在那里,满眼悲伤的猫咪却什么都做不了。

(电影《漂流》截影)这时的猫咪,走到水洼旁边,看着自己的倒影。

(电影《漂流》截影)这就有了一种“自我审视”的意味。

这样的情节在影片中出现过多次,全片第一个镜头就是猫咪在看水中的自己。

(电影《漂流》截影)被其他动物欺负的时候,它也会这样做。

当白鹭飞升而去的时候,它同样看着自己的倒影,若有所思。

有网友说这部影片也可以叫做“少年喵的奇幻漂流”,这样说其实也没错,猫咪的旅程确实很像是一位少年的成长轨迹。

从“个体”到“融入”,以及不断“自我认知”的历程,收获的不止成长,更重要的是寻觅到了解到“我是谁”。

在这个过程中,猫咪获取着力量与自信,但也必须接受在某些事上的遗憾与无力。

提示一下,片尾有“彩蛋”,一定要看到最后,会有惊喜。

(电影《漂流》截影)有些影视作品是服务于“眼睛”的,有些是服务于“大脑”的,而动画影片显然属于后者。

动画就像是现实的平行空间,那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全新视角和奇妙感官的世界。

这样的一部内容与人类毫无关系的影片,却也时时刻刻在述说着关于我们的种种。

好的,坏的;幸福的,悲伤的;满足的,遗憾的……这些情感在故事中被放大,也让观者有了更多的体悟。

这或许就是电影作为“造梦的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电影《漂流》截影)图源于网络/ 图片Bishop / 作者

 7 ) 电影中出现的动物整理

1. 孟买猫虽然名字是孟买猫,但和印度其实没有半点关系!孟买猫 (Bengal Cat)是由 美国繁殖家 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 豹猫与家猫杂交 培育而成的稀有品种,以其独特的 重点色毛发 和 野性气质 闻名。

2. 白鹭黄色的大长腿十分优雅白鹭(学名:Ardea alba)是全球分布广泛的涉禽,属于鹭科(Ardeidae),被誉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精灵”。

它们以优雅的姿态、洁白的羽毛和独特的捕猎习性闻名,广泛栖息于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的湿地、河流、湖泊及沼泽地带

3. 拉布拉多犬热情的拉布拉多犬,俗称舔狗

4. 水豚(卡皮巴拉)水豚,又称卡皮巴拉,情绪十分稳定,随地大小睡。

水豚是全球最大的啮齿动物,成年个体体重可达70公斤,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湿地与河流附近。

它们以草本植物为食,擅长游泳,常群居生活,性格温顺友善。

5. 狐猴收集癖的狐猴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以橙色大眼、灰色毛发及长尾为特征。

昼伏夜出,栖息于森林与岩石区,擅长攀爬树木。

作为生态关键物种,它们通过食用果实传播种子,并捕食昆虫维持生态平衡。

图中狐猴立于建筑屋顶,阳光下的灰色毛发与蓝天背景形成对比,灵动的身姿与明亮眼眸凸显其夜间活动者的独特魅力,展现了马达加斯加生物多样性的鲜活样本。

6. 拉布拉多的小兄弟们恶犬汪汪队:柴犬、黑熊犬、比特犬

 8 ) 我山猪吃不了细糠

看了晚上睡不着觉,被掏空一样特别累。

确实没有愚蠢的人类对白,但有愚蠢的人类逻辑。

成功驳倒人们以为没有人类出现和人类语言就能抹除人类符号和人类思维的观念。

动物解读依循刻板印象,故事起伏几乎没有,情节发展莫名其妙。

有些场景很美确实,配乐很棒,猫也可爱。

我对动物没有任何意见,我喜欢自然,我也玩一些画风宁静故事线平和的游戏,但那些和这部电影是两回事。

该动画类似动物版燃冬·友情向。

让我做一个粗俗的比喻,就像给你端上了一盘麝香猫刚刚拉出来的没有加工过的咖啡猫屎,你不能说是屎,你仔细咀嚼一下还可以品一品,你使劲思考可以思考出一些类人社会的哲理的(毕竟导演把他们搞得和人似的,只不过不说人话而已),很有韵味,不思考也很美,但还是让人觉得面对它有点怪怪的。

我可以尊重你说你喜欢这个但不能硬说这是一盘无与伦比的好菜。

就电影来说,一部需要使劲找各种解读才能让人跟上好评潮流的动物电影不如放两集动物世界给我看。

 9 ) 《猫猫的奇幻漂流》:象征性大于故事性

拉脱维亚动画片。

虽然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但个人没有get到。

建模粗糙,有些色块太明显。

造型也不突出,主角小黑猫挺丑的,反倒是卡皮巴拉蠢萌蠢萌的挺可爱,黄色狗狗也可爱。

剧情平淡,故事性不强,也有一些画面留有印象,比如在洪水中跃起的鲸鱼,洪水中的人类建筑。

讲述洪水肆虐大地,小黑猫爬上一艘帆船,和船上其他几只小动物相处,由刚开始心存戒备到后来互帮互助。

如果深入挖掘的话,每种小动物可以代表一种品行的人类,里面还有克服族群本性、帮助其他族群的神性。

总之,象征性大于故事性,个人觉得这部一般。

 10 ) 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的人类

人类不知何因灭亡,留下很多遗迹,潮水袭来,不同的动物在自然灾害下生存法则代表了不同类人群的价值观和性格特征1、蛇鹫:救助和保护猫咪的蛇鹫反叛同类,被同类族长殴打损坏翅膀并逐出群体,没有能力再飞行了,这个非同一般的蛇鹫掌握了帆船的航向,对它认为不应该救助的贪婪的狗群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在同船动物的哀求下还是选择放弃了,它有坚定的目标,就是航向到最高的山顶,去选择自己的归宿,最终它被天地升华带到了天堂,这个蛇鹫代表着一群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念和坚定不移信仰的人类。

2、狐猴:贪婪自私的狐猴,即使大水漫贯也不愿意放弃家园,最终还是因水豚将它的家当搬上船才依依不舍离开家,而狐猴的族群更是由无知贪婪之流组成,死守一堆即不能吃又不能喝的所谓财宝,对着镜子等不明事物围观发呆,这只与大家一同逃难的狐猴开始还是贪恋族群,但考虑与大家结下的生死情缘,还是跟随这个小团队放弃了族群的舒适圈。

它代表着从无情自私中觉醒的人类。

3、黄狗:一开始跟着自己的族群奉行打砸抢的路线,对猫咪偷食己方捕获的鱼展开大肆围剿,但它与猫咪一同脱离险境,有了强烈的认同感。

哀求蛇鹫救下自己的同类后,这些粗鲁贪婪的狗群同伴瞬间就将猫咪从河里捕的鱼全部一扫而光。

在它们一同救助即将掉到深渊的水豚时,狗群突然发现一只兔子随即放弃救助,一哄而散地追兔子去了,将水豚处于更危险的境地,好在黄狗没有同流合污,还在坚持与大家一起完成水豚的救助,代表着那些放弃丛林法则脱离野蛮族群的人类。

4、鲸鱼:总是在猫咪危难时刻救助它的族群,它们高大威猛,但内心无比善良,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而潮水褪去时它又被搁浅在高山,猫咪凑过去表示同情和感谢,影片最后的彩蛋看到鲸鱼又能在水中翱翔,结合最后又看到鹿群在奔跑,说明二次涨潮的来临,鲸鱼又能回归大海了,可以看出导演还是希望好人有好报的结局。

5、水豚:也是温顺善良的族群,帮助收集香蕉食物,可惜猫咪不吃香蕉,帮助狐猴搬家,下雨给猫咪腾出空间,被困山涧时猫咪为救助它差点掉下去,它能一口将猫咪叼住,属于管家型温顺善良的人群。

6、猫咪:小心谨慎地对待外界一切事物,做事独立,我行我素,面对困难努力克服,猫生旅途中遇到了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使得猫咪从孤独的个体逐渐融入温馨的集体,但自身的修养还是欠缺,所以没能随蛇鹫升华,但这个互助友爱的集体让它们共同面临着不可预知的未来。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不管是民族和种族,很多人是因为价值观而走到一起,从而放弃自己的族群,他们有正义、有爱心、有帮助、有协作,面对未知的风险团结起来、各司其职、力量才能强大。

《猫猫的奇幻漂流》短评

在电影业界秩序混乱的年代,产出如此别具一格的独立电影真的是难得一见。

9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还行

很羡慕大脑特别活跃的人擅长写作文

12分钟前
  • 电头橙
  • 很差

这画风说实话辣眼睛,我的世界马赛克画质即视感。。

15分钟前
  • Nevermore
  • 较差

一艘船上的五只动物代表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水豚追求吃喝拉撒睡,是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也是小猫第一个同伴。狐猴代表安全需求,保护财产,避免威胁,但狐猴保卫的是一堆毫无价值的瓶瓶罐罐,他是二号同伴。三号是金毛狗,代表社交需要,无论是坏社交(狐朋狗友),还是好社交(与小猫),都是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然后是鹭鹰,对尊重的需要,人类理性中最高贵最接近神性的一部分。最后小猫则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它不断在大洪水和漂流中经历五个需求的变化,最后在拯救河豚的行动中完成自我。片中数次表现小猫落水,片尾它亦凝视水中倒影的自己。洪水代表潜意识,鲸鱼代表想象中自由的自我和搁浅时恐惧的自我,所有的自我需求都隐藏在潜意识的深水区里,等待下一次的潮起潮落。

19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浪漫、理想化的别离(死亡)与重生结局,也是隐喻“拯救需要有人自愿牺牲”的历史事实,整部电影相当有趣的一点是虽然从始至终没有一句台词但我们可以从动物的微表情完全判断出正确话语,让人体验起来没那么“闷”。影片视角很新颖(动物)可内容却相当普遍、“老生常谈”,近些年的动画电影制作都相当精良但在内容上总是缩水,可背后获得的评价都不低,让人总觉得动画电影门槛就是比真人电影低,更容易受大众接纳与欣赏。

24分钟前
  • 电影胜于她
  • 较差

为小镜子反射的光点发狂,被水上的漂浮小球救起。狐猴在四处搜罗,鹭鹰在争夺领地,野犬在到处狂吠,水豚在安然休憩。末日里的小动物们在努力求生,从陆地换成方舟不过是另一种栖居。到山顶去看天,到水底去赏鱼,会有孤鸟在船尾把持方向,会有巨鲸从海底拯救万灵。洪水吞没人类文明,留下希声的遗迹。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就是一个寓言故事 对号入座各种人类 个人并不喜欢这类片子 就像是在学语文作文 老师总是要你分析这只动物代表啥 看着累 2月底会在国内上映 我是不建议去看

28分钟前
  • 消失
  • 较差

某些神性瞬间:鹫羽化成仙,鲸搁浅陆地。

30分钟前
  • 李逵艾
  • 推荐

一种将动画复归于原始形态的作者意志,从简的算法甚至不需要观众调用任何解码系统去阐释文本,毕竟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一切都是触手可及的,当你放任视线与思绪跟随动物和潮水一起流动,就可以享受到最纯粹简单的观影乐趣,但这个复杂的时代或许已经很难容下这样的简单了。

34分钟前
  • Zan.
  • 还行

3.5。因为没有对白,无意直接输出价值,所以这场漂流似乎比《少年派》更加纯粹,更加像一个神性的寓言。导演打造了一个非常沉浸的观影体验,所有情节都在强化冒险的真实感。建模相当特别,粗糙又灵动,对于物质世界有细腻的还原。诺亚方舟上的五只动物,自然背负着不同的立意,但我好像没有那么在意那个象征意味,只是一直跟随黑猫在这个荒芜又充满生机的末日大地上流动。可惜情感上没有太多触动,因此回味也不够隽永。

37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也没有传的那么深刻吧。因为动物隐喻人类社会已经不平常了,只不过这部把人去掉了并加上了奇幻色彩。

42分钟前
  • 人间烟火
  • 还行

美不胜收的动画佳作,对自然的呈现特别细腻。真实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取代了语言对白,在尊重动物习性的基础上只作了尽可能少的拟人化塑造(独立又机警的猫猫、或忠诚或无赖的狗狗、痴迷收藏品或自恋的狐猴、随遇而安的水豚、境界更高近乎分有神性的蛇鹫,还有神出鬼没的守护者巨鲸)。大量低机位运动长镜头效果,配上写实自然声与恰到好处配乐,沉浸感太足。天气效果逼真,山水风光秀丽,无论天朗气清、云销雨霁,还是细雨迷蒙甚或狂风暴雨,画面中的葱茏绿意、神秘遗迹、猫猫雕像、宏伟废都和幻彩极光都相当迷人。强度最高的一段审美体验,当属蛇鹫不断飞升而猫猫只能渐次落地的场景。整体上也是猫猫在遭遇洪水浩劫后不断历练成长、从独来独往到与其他动物互帮互助缔结友谊的过程。人类文明失落的世界观不加解释,与结尾都供人自由想象。(8.3/10)

4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两星半,作为动画来说故事也太弱了,看看猫还行。

49分钟前
  • 超大杯兔兔冰
  • 还行

画面和动物的动作都很棒,但无台词的剧情有点懵,到底要说什么呢?最基本是想到上帝、洪水、诺亚方舟……

50分钟前
  • 南都小王子
  • 还行

+,视角太满了,包括对水的思考。

53分钟前
  • 石新雨
  • 较差

《哈基米与动物朋友们的奇幻漂流》,与李安那部相比就差远了,前者戛然而止莫名其妙,后者意犹未尽值得回味。

58分钟前
  • 碎玉屠龙
  • 还行

一只小猫咪的末世冒险,以及如何和其它种类的动物共同生存,很容易想到那款叫Stray的游戏。叙事几乎全部依靠不同动物的真实特性和反应(甚至同类动物不同品种的不同性格,比如片中那只拉布拉多和其它狗狗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因此全片无对白,甚至把拟人化的笔触减至最低,也有极具想象力的段落设计。不过猫奴看得真心累,全程为大银幕上喵星人的冒险心惊胆战,每次它深陷险境不断喵喵叫,我脚趾都抓紧了,比看汤姆克鲁斯爬迪拜楼还紧张。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3.5 像极了去年的BlueTwelve开发的独立游戏Stray (迷失),猫猫表现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跌宕起伏的末世公路片类型架构、同样眩晕的低矮运动镜头 (尤其这部的动画低帧率效果更是会令人昏昏欲睡)、同样在危险失落的人类遗迹中找寻着闪光、同样透过仰视世间万物的猫猫视点、以及同样拥有对空旷自然宏观以及生命奇景的美妙赞叹。那些丛林海湖上隐秘壮阔的空镜赋予了环境以及动物角色们以真实,也为后面烘托的奇幻部分补足了说服力,没有人类出现的痕迹却处处透露着情感拟人化的闪光,无论视听效果还是叙事完成度上都很高的一部作品,甚至脑海里浮现了VR交互的可能性,不知道这部有没有用动物动捕这种技术,因为仅从呈现上来看就已经相当栩栩如生。相当有潜力的作者,技术完善后完全可以使之做出更出色的作品。——SIFF26

1小时前
  • 低级趣味
  • 还行

没有剧情……

1小时前
  • 琪女士的大肥猫
  • 很差

诺亚方舟,末世寓言。如果你是没有什么坏心眼的小猫咪🐈‍⬛,全世界都会帮你❤️。每种动物的特性都抓得极准,很难不爱!/ SIFF 2024 第4场@美罗城

1小时前
  • sTill-Lif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