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友推荐看得这个片子,他是个有点文艺气质的理科男生,会推荐我看带点小忧郁的片子,所以当听到这个一般般的名字,又看到是韩片时,我真是没多大兴趣。
片子在机子里放了很久,直到这个安静的夜晚,12点,决定看一点儿,困了睡觉。
结果从电影四分之一处开始哭,一直哭到结束,拉回去听主题曲,一听就飙泪,最后演变成了在屋里嚎啕大哭,好久之后才停下来。
在评论”信念是轮回的爱恋“里作者说,无论本身的故事脉络如何,一切优秀的爱情桥段,无非只是一剂催情的旁白,每个人都只会在自己的故事中哭泣。
是的吧,我就是哭死在自己的故事里了。
初恋对我,不是第一个喜欢过的人,而是第一个爱过的人。
以下是我长长的发泄式回忆录,第一篇,也是最后一篇,关于这个人的。
没兴趣的童鞋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 在北京学德语的那些日子,我的前排坐着一个瘦瘦的清华男生。
他人很风趣,又懂很多人文地理的东西,是班上很活跃的男生,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
他经常和我说话,又要我和他坐同桌。
我一直拒绝。
因为我喜欢安静的一个人待着。
我是插班进去的,对德语没什么热情。
每天就是盼望赶紧上完课回去打游戏。
我也不打算和这些同学熟识,没有接触新朋友的愿望。
我只是在北京办签证的同时,顺便学学德语。
但他天天说,天天说,直到把我说烦了。
不就是同桌么,往前移动一排而已,也不会死。
课程进行到中期,我逃课越来越厉害。
但他会在一大清早发短信,游说我去上课,或者课中时,发信息说今天老师讲了什么什么,你快来之类的。
或者每天下课前让我保证第二天来上课。
实在游说失败的话,第二天去上课时,他会递给我一沓笔记,说是给我复印好的。
有一天照例逃课,上完早上的就趁中午他不在背上书包就跑——因为他真的会用各种方式让你留下来上课。
结果才走到北航北门,就被他一条幽怨的短信整没辙了,他说,小A要走,他打算下午叫大家去川办吃饭给小A送行。
我只好说,那我下午去。
吃饭时他坐我旁边,很照顾的给我夹菜。
他真的很细心,但是我却觉得和他的气氛有一些不太一样了。
从那顿饭之后,我更加避开他,他一直说要带我去吃西门烤翅,都被我拒绝。
我不想在出国前给自己添乱。
终于,在我们最后一节课后他对我说,今天错过了这个免费导游,就没机会了。
他用一辆破破的自行车,载着我从展春园到五道口,再到清华。
一路上给我讲很多好笑的事情,说他宿舍的哥们们,洒哥、文西、小明,说清华丢车很厉害,说各种各样的事情。
临近北大时他问我,你知道这么个说法么,北大是鱼翔潜底,清华是鹰击长空。
因为北大自杀都投未名湖,清华自杀都跳主楼。
我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得肚子疼,那一瞬,我觉的自己也许有点喜欢这个人了。
那天过的非常愉快。
他带着我和他哥们文西去吃鸡翅,然后又用那小破车载着我在清华里面乱转,给我指他住过的楼,我只是傻傻的跟着他东看西看。
是啊,我好奇心这么重的人,在北京4年竟然都没想过去清华玩。
晚上他送我回去,只是笑笑,什么都没有说。
以为就将这样不会再见。
结果一周后德语班组织散伙聚会,毕竟大家天天相处四个月,也有些感情,要搞得正式一些,先看电影后唱歌。
看电影时我们没有坐一起,电影中间他发短信,像个小孩子一样赌气的说,哼,XX大哥抢了他的座位。
我看他,看到他也在回头看我。
去钱柜K歌,大家唱的热火朝天。
他唱歌不错,又超级会拉气氛,大家玩的十分尽兴。
他跑前跑后,最后稍微安静一会在我旁边坐下,突然伸手示意我离近点,他有话说。
周围很吵,我很自然的就靠过去,他突然在我脸颊上轻吻了一下。
我看着他,他看着我。
我觉得当时全身的血都涌到头上了,幸好包厢里很黑看不见。
我站起来,坐下,又站起来,又坐下。
完全的不知所措了。
他说,我们出去走走吧。
后来他说,当时很怕我给他一耳光。
后来我说,我当时都没有反应的能力了,哪能想到打你一耳光这么高深的点子。
再后来,就在一起。
在一起的一个月,生活点滴如今仍历历在目。
我就像个温柔的小妇人一样,穿他的衬衣,在他和哥们看历史剧讨论的云里雾里时坐在旁边吃瓜子,大半夜站在大门口给他开门,在他打游戏时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和他边走路边对诗,当他静静的坐着看一本厚书时伸手抱着他的腰,或者,一直盯着看他长长的睫毛和微笑时会露出的虎牙。
再后来,我出国。
再后来,他开始犹豫留国内发展。
再后来,他给我的信件越来越少。
再后来,他开始拒接我电话。
再后来,我在绝望中提了分手,他说,好的。
在一起,或者分开。
爱情无非这两种形态。
我很爱他。
如果他没有变心,是的,后来我辗转得之他在还没有和我分手前就和他前女友复合了,如果他没有变心,我会一直爱他,我对他的感情如此强烈和持久,以至于我第一次对自己动荡的感情有了坚定的信念,我相信自己会一直爱这个人,不管多远,不管多久。
我不敢说我会永久的爱一个人,但这一次,我本希望和他走一辈子。
他见过我父母。
妈妈不喜欢他是南方人,不喜欢他个子矮,不喜欢他学法律,都被我一一驳回,未料到最终换来我一句滴血的”分了“。
我说的很轻巧,怕父母担心。
但是这伤却永远的刻在了心里,刚分手时,常常觉得自己要在这痛里窒息而死。
那时我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是这种感觉,是这样的,是不在身边的时时挂念,是接到电话时的欣喜若狂,是早上站在楼下等邮差的执着,是恨不得将心掏给对方的狂热。
原来我之前多年感情都不是爱,原来爱是伴随着仇恨的,爱多深,恨多深。
从此,我就害怕看到甜蜜的爱情了。
那甜蜜,因我的记忆而变成了炼狱。
我就是害怕,就是害怕,别人的甜蜜,今时今日竟还能令我哭泣,关于这个男人的记忆就如毒蛇一样缠绕在我的心上,让我痛苦,让我窒息。
我也害怕看到美好的爱情被迫分离。
看着屏幕上男女主角的无奈,我只能在屏幕外拼命的掉泪,我爱这爱情!
不要让他们分开,不要!
还有什么比两情相悦更幸福,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所以,我还是决定以后不看爱情剧了。
看过之后只记住这些个情节:一场阻击战,阵地失守,一个士兵跟随大部队撤退到安全区域后,发现粗恋送给自己的项链不见了,然后他端着一把冲锋枪往回冲,(这时候想起了一首十分舒缓的小提琴曲)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然后在战壕里找到了项链,扛着受伤的战友往回走走出了森林回到了安全区域,在进入安全区域的时候 boom 一声把他肩膀上的战友炸飞了然后他也倒下了但是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粗恋给他的项链,镜头对准,放大,特写,小提琴曲停。
你以为狗血会到这里结束?
图样!
然后看到进度条还没到结束我预判一下接下来是粗恋和他各自找对象结婚了,然后见面说话哭着说拜拜,快进20分钟毫无意外全部命中。
╮(╯▽╰)╭你以为这是狗血的极限?
笑话!
然后是粗恋的女儿和一个男生约会说起她母亲的故事然后那个男生从脖子上解下那条神一般的项链,镜头对准项链,放大,特写,音乐起。
然后他们牵着手一起去士兵和粗恋抓萤火虫的地方抓萤火虫玩,男生抓到一只送给女生然后他们就啪啪啪了。
(全剧终)PS:演员一说台词就我就出戏看来这一生我都成不了一只小清新了好忧桑(⌣́_⌣̀)
假如爱有天意 定会让我们相遇 在长长的绿叶的尽头踏着细碎的脚步走进 我们轻轻的 透过薄云的缝隙 擦着彼此的气息 在这里相遇 那一天 我把种子埋进 心的根茎泰秀对感情是忠贞的,珠喜对感情是忠贞的,俊河对感情更是忠贞的。
虽然三人最后的归宿不是圆满的,但是在他们内心的深处,依然保存着最初的信仰。
也许他们的结局是另人悲伤的、遗憾的,也许在感情的路途上是需要自私一点的,但不管如何让人稍感欣慰的是,他们的子女最终幸福的走到了一起。
也许这就是对电影名“假如爱有天意”最好的回答吧。
“当阳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当朦胧月色洒在泉水上,我思念你。
”看完《假如爱有天意》,我对这句话特别有印象,里面孙艺珍的笑容和泪水,都非常触动人心。
纯纯的爱情在那个年代更显得弥足珍贵,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东西都没有抵抗力,我羡慕那样的爱情,却也为最后的失去感动遗憾。
就像李健的那首歌的歌词一样,有多少爱恋只能遥遥相望,就像月光洒向海面,年少的我们曾以为,相爱的人就能到永远,当我们相信情到深处在一起,听不见风中的叹息,谁知道爱是什么,短暂的相遇却念念不忘,用尽一生的时间,竟仍然学不会。
我想看完电影,都会特别有触动吧。
片子早就看过。
第一次看是在北京,下午,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悄悄看完。
当我从电影里面抽回思绪的时候,外面已经天黑,无意中添了一丝悲伤。
尽管之前,我认为这不过是韩式催泪方式,但是,真的静下来看,才发现,原来许多年之后我们认为自己很沧桑很成熟很事故,事实上,内心深处单纯的情感始终没有变化。
每个人的初恋啊,那最美好最纯净的回忆,当电影里的情节似乎和我们自己相似的时候,会不动情么?
不管是吉他还是口琴,触动神经的旋律让我不能自已。
想起了17岁的我,青涩的初恋,短短七天就葬送掉。
多年后,我只记得夏天、知了、星星……还有那些千言万语说不清的无奈。
所以,电影结尾的时候,我哭了。
那泪水,有为结局的欣慰以及往事的感伤。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幸福的,也许这期间走的道路几许坎坷。
我们长大以后,慢慢丢掉了单纯,就像有些人会把无聊的搞笑片当作吸烟一样,不是看破红尘,而是对现实以及自己的逃避。
多年前,也有一部电影深深打动我。
就是《天堂电影院》,多多离家那一幕,何止是流泪的感动!
曾经以为,电影不过是消遣。
看多了才明白,那就像爸爸的教诲,老师的叮咛,朋友的交谈……就是一个媒介,透过它,慢慢感知世界。
那几乎接近完美……昨天我还来这里练习了很久……这是俊河对珠喜说的话。
在他失明之后。
影片结尾很好,两个人的后代继续父母的缘分,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名字叫:不可不信缘。
假如爱有天意,不要在悲伤中丢弃自己;即如爱有天意,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假如爱有天意,离去的人会始终默默祝福你;假如,爱有天意……
《假如爱有天意》在韩国爱情片里确实算是不可磨灭的经典了。
这部片子除了情节感人、配乐优美外,还有很多小细节,导演也把握得很好。
例如彩虹,星空,雨等即便重复出现多次也不回显得突兀,反而更加衬托了当时的情景,不得不说很棒。
孙艺珍饰演的女主美丽但带点傻气萌萌的,美美的,浑身释放着雨后新泥、空谷幽兰的清新味道。
干净的艺珍和年轻的仁成,再加上凉爽的雨中校园,形成了没有一丝忧郁的初恋气场。
尤其是艺珍在雨中奔跑那段,那种在雨中开放的美丽,那种在奔跑中释放的惊喜,沁人心脾。
人们在面对一段感情的时候,有时往前看去,困难重重,没有结果。
因此可能就失去了坚持这段感情的动力。
而从承佑和艺珍的感情看来,我觉得,如果因为没有结果而放弃一段心心相印的感情,那失去的是可能再也遇不到的美好回忆。
如果不放弃,顺其自然,将过往的美好点点滴滴记在心头,哪怕最后不能在一起,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过,而变的美丽。
总之,一部优秀的影片即使相隔多年再看仍然会带给你感动,此片便是如此,所以自是经典。
看了三次爱有天意,跨时三年,第一次是因为赵仁成,第二次是因为孙艺珍,第三次是因为曹承佑。
三次看来,爱有天意都是养眼的美女。
但唯有第三次,当曹承佑饰演的俊河慢慢走进我的视线后,我才真正的品出她唯美外表后,耐人寻味的魅力。
初初看来,最吸引眼球的是赵仁成,因为对他的喜欢看了这部电影,看仁成的戏份好几遍,还不过瘾。
很不情愿的埋怨导演给了他那么少的戏份。
因为这份埋怨,所以对最矮的承佑有些恨恨的略过,实在没啥兴趣。
第二次,是因为美丽但带点傻气的孙艺珍饰演的女儿。
萌萌的,美美的,浑身释放着雨后新泥、空谷幽兰的清新味道。
干净的艺珍和年轻的仁成,再加上凉爽的雨中校园,形成了没有一丝忧郁的初恋气场。
尤其是艺珍在雨中奔跑那段,那种在雨中开放的美丽,那种在奔跑中释放的惊喜,沁人心脾。
第三次,才将视线落到了真正的楠竹---承佑身上。
因为对神的礼物的关注,喜欢上了有魅力的小个子男人。
真是嬉笑怒骂总关情啊,承佑成功的将俊河身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承佑身上固有的特点,赋予了俊河特有的魅力,使俊河不光是剧本里的俊河,也成为承佑的俊河。
俊河土土的,矮矮的,但吸引了艺珍和我们的是他那和田野融为一体的,不受束缚的野劲儿。
所以,中规中矩的议员女儿,才会对在河中捉鱼的,在牛粪堆里捉虫子的承佑,信任的提出共赴鬼屋的邀约。
也正是因为承佑眉眼间的乐观和自信,使敢想敢追的俊河,散发出男人的魅力。
承佑这对面对感情,比仁成那对儿,少了些许试探,多了些许自然。
面对彼此,诚实的流露出欣喜和好感,所以他们的心才会没有纠结的靠近。
随后,一起探鬼屋,一起大叫,一起淋雨,一起瓜棚躲雨,好像是青梅竹马的伙伴,迅速拉近距离。
然后,俊河衣服拧干衣服让她擦掉雨珠,从泥泞的瓜地摘瓜,用手切瓜给她吃。
憨憨的表达着对女孩子的讨好和照顾,让艺珍羞羞的又很受用。
往后,天黑下来,俊河背着崴了脚的艺珍,说哪怕背到首尔都不会觉得累,明白的表明了自己的喜欢。
接着,他们走进了到处是萤火虫的小河,好像是点缀着星星的银河。
俊河捉住一只,象是送钻石一样的交她手中。
艺珍眼眸中,不仅闪烁着对萤火虫的喜爱,也因俊河的倒影而变的亮晶晶。
一对儿少男少女对彼此的钟情,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
不是韩国影视粉丝,只是听说韩国电视剧中女主角要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不想韩国人拍电影也是如此。
虽然只有一集,女主角仍然很敬业地从片头一直含泪到片尾——不只女主角,几乎所有出场的角色的表情都非常统一地徘徊于似笑非笑与热泪盈眶之间。
泰秀妈妈的戏份不到十秒钟,也是含泪出场(这位妈妈桑演员大概可以直接点了眼药水往墙角一坐,镜头扫过药水仍然没有盛出眼眶)。
看到学潮部分,以为出彩戏份该到了。
珠喜和泰秀是上街游行的学生,而吴俊河却是政府服役的军人。
感情与理想站在了对立的两方,此处有戏可作。
不过我们的女主角,看到一幅军装的情人,立马让我怀疑前几分钟她是否只是路过示威街口。
她拼命敲打玻璃要男人活着回来,并在火车开动后把那条差点害死小情人的项链塞给了他。
好吧,暂且不用责怪导演同志让我在电影的张力上感到失望,其实在战争面前的生离死别常常还是很能催下我那几颗不值钱的眼泪的。
可是,同志,珠喜拍玻璃的时间也太长了吧“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要活着回来……”我已经准备好的伤感也被珠喜的纤纤玉手噼噼啪啪拍了下去,再善感的妇人心听祥林嫂多哭几次也会觉得烦。
整个电影唯一可取的就是它的名字——The Classic.说它好不是因为出彩,只是由于作为一个名字,它够点题。
张爱玲说,一个人的名字并非就符合本人的风格,只有小说里的人物的名字才能取得刚刚好。
现实当中,叫富贵,旺财的人难免穷困苦命。
所以,一部电影的名字开篇能点题,就像一个叫小白菜的女孩子命又苦又贱就算得一点成功。
从两代人女主角一贯的经典校园衣着(不知赞助商中是否有Eland、Burberry,这两代女人的衣服实在太像单一品牌的一条龙承包产物)到模仿阿甘正传等美国越战电影,以及两代人都扮演着韩版大鼻子情圣的桥段(看片不多,只能点出这两处经典桥段,不过已经足够了),甚至珠喜在学校钢琴演奏的曲目也是《月光奏鸣曲》,只差没弹《致爱丽丝》。
如此这般都不得不让我感慨:“果真够classic!
”此外,当然还有韩国本土classic精粹,如此才能做出将西方经典与韩国国情相结合的韩国特色言情电影。
两个小情人总要有各种阻力去把他们分开才够悲情:1.家庭。
珠喜的父亲是国会议员,所以家长要谋一撞门当户对的亲事,这注定珠喜与俊河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无法顺利(这就对了)。
两个人坐在路灯下无奈地说“不可以”,在暴雨中说“不可能”,无比伤感。
让人觉得韩国也应该来一次新文化运动,让年轻男女们都挣脱家庭的束缚追求自由婚姻。
不过,且慢,在游行示威中,珠喜与泰秀多年后重逢,珠喜没有从父母命和泰秀一起,也没有去追求自由爱情与俊河在一起,更何况是泰秀与俊河还有联系的情况下。
看到这里真想问一句:“大佬,你搞咩啊?
” 2.战争。
这个拆散情侣的老情节在东西方文艺作品里都早已用滥,不提也罢。
3.失明。
许多年前就常常看到以“韩国最感人mv”命名的小故事,总之就是一对有情人甜甜蜜蜜,突然有一天,两个人莫名分开,多年后终于明白原来是其中一方因为发生事故残疾不忍拖累另一方而断绝联系。
而且这残疾,多半都是失明,大概是短腿断胳膊太狼狈,失聪的人说话走调,嗓门大而不明事态,难免显得愚笨。
所以还是瞎子又温柔又深情。
哎,还是原谅它吧。
两个小时的电影,高密度地汇聚了这么多经典元素,也实属不易。
很可惜,被翻译到中国,这么一个好名字被改成了《假如爱有天意》、《不可不信缘》、《缘起不灭》,这意译所指的应该是上一代人没走到一起,下一代儿女又鬼使神差成了情人。
可是,拜托,子女和父母长得一摸一样然后又相爱的事情我六岁在《新百年子传奇》里就见过了。
而且这对小儿女最终能不能走到一起还未定,莫非又会搞了半天原来同父异母不能相爱,又谱上一段蓝色生死恋?
目前为止最喜欢的韩国爱情电影,没有之一。
已经过去十多年,里面的桥段现在还印象深刻,喜欢这种纯美浪漫、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没有搞笑、特效等等与主题无关的元素,只是慢慢的讲述两对情侣的爱情故事,流露出自然而然的感情,感动彼此。
妈妈珠喜尘封已久的初恋故事,是心动却无奈,是爱而不得,是奉献。
看到俊河指向那空荡荡的桌子,听他说到自己提前一天来练习了很多遍,还是被她发现了他已经失明的事实,那种心酸和遗憾催人泪下。
女儿梓希的爱情故事,是暗恋的小心思,不太自信、不敢接近的小心翼翼。
当尚民把手中的雨伞放到店里,举起外套和她在大雨中狂奔,那首《我对于你,你对于我》响起的时候,感染力真的超强,激动地想跟他们一起跑起来。
那个插曲之后又听了无数遍,无论韵律、风格都和影片契合度很高。
最后,尚民的项链被拿出来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早已猜到了他和俊河的关系,不可不信缘,大家只会会心一笑,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经典的电影如同一杯菊花茶,没有咖啡的香浓,也没有陈酒的辛烈,它只是淡淡的,但你却能立刻感受到它的清香,直止你喝第二遍,第三遍时,它依然芳香未尽,余香饶梁。
《假如爱有天意》就是一部这样的片子,没有慷慨激昂的民族大义,也没有入木三分的人性透视,甚至影片的结尾也和大多数的电影不同,既非痛彻心扉的悲剧亦非皆大欢喜的喜剧,它只是一部很纯粹的爱情电影,但是却能撩动你的思绪,触摸你的心弦,引发你无尽的感动与感慨。
《假如爱有天意》是一部韩国电影,拍摄于2003年,由孙艺珍,曹承佑主演,该片的中文名有很多译法,又叫《不可不信缘》、《爱有天意》。
我还是喜欢假如爱有天意这种译法,一种假设语气,给观众无限的回答问题的空间。
假如爱有天意,你是选择努力奋斗去获得爱情,还是选择静静等待爱情的来临;假如爱有天意,你准备一旦拥有,别无他求,还是不在于天长地久,只在于曾经拥有?
每一个观众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每一个观众都有自己的回答,而每一个回答都是一个标准答案。
而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假如爱有天意, 就让它穿梭于两世人之间,巧妙的延续,让人不可不信缘。
总共130分钟的电影,导演在前面的80分钟极力的描述故事情节,展现人物关系,看上去如同普通的爱情电影一样,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但就在后面的50分钟里,影片来了个转弯,一步步的把情感推向高潮。
从曹承佑毅然决绝的参与,火车站上孙艺珍感人至深的哭述,曹承佑在战场上不顾性命的寻回项链,以及多年后两人在餐厅的重逢,最后孙艺珍将曹承佑的骨灰撒向他们时年轻曾经嬉戏的小河,这五个片段像洪水似的的向观众不断涌来,不让观众有缓神喘气的机会。
但是我们却不感到累,因为有导演在前面80分钟的极力铺垫,此时观众的情感也如掘了堤的洪水,一发而不收拾。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生看该片时泪流满面,作为男生的我,到影片的后半段,已是眼含泪花。
我想,影片之所以感人,是在于它能特别安静却不沉闷,使每个观众都被慢慢的融入到影片中,所以在影片的后半段情感爆发,观众自然而来的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叹息流泪。
在内容上,影片里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安排,甚至男女主人公在面对爱情何去何从时,他们的表现也是默默的抗争。
在画面风格上,与其他影视大片比起来不是特别的唯美,但却看起来很特别的干净舒心。
小桥、河水、树丛以及乡间小路,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熟悉,犹如我们孩提时代嬉戏的村庄,显得特别的亲近。
而男女主人公在小桥边捉萤火虫的那组镜头,更是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小时候的纯真年代,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只不过影片里氛围更浪漫一点罢了。
在表演上,男女主人公朴实自然,尤其是孙艺珍,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活泼靓丽,一个婉约可人。
她不是那种特别光彩夺目的人,但她有着邻家女孩的清新气质,在影片中当她坐着牛车缓缓而来,你一定会觉的她是如此的清纯亲切,而当它她在火车站对着男主人公哭着喊“你要活着回来时”,你也一定随着跟着她的哭泣声而禁不住潸然泪下。
影片的主题曲及几首插曲,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中有很多时间都弥漫着背景音乐,甚至男主人公在战场上的镜头,其后都是若有若无的《假如爱有天意》主题曲。
快歌《相对无言》出现时使影片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气氛,而慢歌《假如爱有天意》出现时使影片充满了浪漫哀伤的气氛,其他一些插曲也恰如其分的迎合了情节的需要。
如果没有《假如爱有天意》等几首歌,该影片肯定会黯然失色,但有了这几首如此经典的歌曲,整个影片就充满了感动。
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就在着音乐的衬托下,被演绎的如此经典感人。
尽管总觉得有些做作,但还是很可以在情人节看的。鬼屋那段尖叫我太喜欢了。
真像陈冠希呀真像陈冠希。
好美!好美!
太戏剧化了吧 生活哪有那么美的 (好大成本的纯爱故事) 看到一评论还不错“这部电影唯一的败笔,或者说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扯到了现代两个后代的感情,如果只去描绘他们父母的那段感情,就完美了”
在有的时代是纯爱,有的时代就是狗血。
虽然但是,如果我是尚民我就会怀疑人生:我爸跟我妈的感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么美好的剧情终于在最后一刻男三掏出项链的一刻变成了纯韩剧……这片子就该叫我妈和我老公的父亲情史二三事——好吧,片子剧情流畅质感什么的还是非常好的……
俊河参加的战争是越南战争。本来感动得一塌糊涂,后来想想打的是我们,心中默念一句:受死吧俊河!
结尾谱写成一出互相成全互不耽误互为彼此牺牲的苦情大戏,看似经典,实则是煽情桥段反复堆叠逐渐失效致无用化。这配乐和歌曲的使用频率也跟国产片不分伯仲嘛。卡农是怎么用的?看看雷德福《普通人》结尾。PS.蓝光花絮里船上撒骨灰那段,翻船了......
琼瑶阿姨在韩国的深刻版了,屁屎之类的运用不错
若无最后尚民拿出项链扳回一城,这片就成了对爱情的反讽了。项链是最重要道具。女承母业,继续挖墙脚补回上代人之间因纠葛错失带来的缺憾和扭曲的悲剧感。社会背景并未给影片加分,仅佐料。下雨留伞段落的视角转换和剪辑非常棒,后续再次闪回有多余;闪烁荧光与明灭路灯;幕后互扇耳光接掌声。可精简。
看到推荐下载来看,视频打开的第一个场景,记忆里的感觉,原来是看过。于是作罢,看过有些许印象不深。那就算了吧
看完了我都忘了它叫什么了,还有那么多人看了直哭,简直了,难以理解。。。。。。我只能说我喜欢看结构紧凑,有逻辑性,不把观众当傻瓜的片子。就这么部片子,刚给阿凡达5分,这个就冲孙艺珍给1分!!!
两星半。前几天刷到李健演唱会的这首歌,终于看了同名电影,我原以为它是类似情书那样小清新的悲剧故事,但其实比情书差得多,尤其主线,女儿那一段的用雨伞撒谎尚且有点巧思,母亲那个似乎平平无奇,当然女主的眼睛和男主的笑容,很真挚。电影最大亮点就是这段美丽的旋律贯穿全片。
纯爱片。孙艺珍长得就够文艺,精巧的五官流动出一种静谧、安然、温馨的美。两代的爱情,两场爱情的雨。再回首时,那个陪你划船、探鬼屋、捉萤火虫的他已长眠于那条爱情的河。然而爱情绵远流长,在生命的延续里我们依然会再一次相爱。总结:在学校里压根就不能带雨伞,让我们一起去沐浴一场爱情的雨吧!
唯一能看的就是女主角了
朋友推荐了很久的一部电影,趁着寒流来袭,躲在被子里看完了这部相当唯美的爱情电影。很好的配乐,很美的背景,最美的还是男女主人公的笑脸。故事分成了爸爸妈妈的,还有女儿的。珠喜由于家庭的悬殊地位和俊河虽然深深的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好喜欢俊河的笑脸,那么阳光,好像能赶走一切阴霾。一开一关的路灯,河边的萤火虫,一起跳的集体舞,病床边的探望,冬日的信件,都是好小的事,可是又那么深刻。其实我不是一个专一的人,只是我真的很喜欢她。真是个很特别的家伙,单纯而懦弱。没办法对抗父亲的压力,甚至对
分三次终于看完了,冗长,空洞,刻意,难看。十年前看也喜欢不起来。以后再也不随便补片子了。这种片太鸡肋了,占着好口碑让你以为不看可惜,真看了又食之无味甚至想爆粗口啥玩意儿浪费我时间
首先是老掉牙的卡农,然后就开始母女见互相串串的爱情故事,爱情来得有点莫名其妙,发展更是莫名其妙。萝莉啰唆,真佩服我把它看完了。唯一的亮点就是漂亮的额孙艺珍,长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好几年前看的电影,情节并不新颖,但是莫名打动人心,相比起战争时代的那段感情,我反而对校园内的那段印象更深一些,有一种姻缘终是天注定的感觉。看完这部电影,孙艺珍成功成为我心目中最爱的韩国女演员,同时…赵寅成真的好帅腿好长,肯定一下自己多年前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