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么多动漫中,我对《柯南》的感情最深,都有十几年的革命友谊了。
从小学看到现在,我从单纯看柯南推理案情,如今更关注的是小兰与新一的感情发展,我从一个柯南迷变成了一个新一迷,虽然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新一出场的机会非常非常少,每一次都充满了惊喜与惊险。
等待,继续等待,小兰的生活似乎就是用等待堆砌起来的。
如果要你等一个只能在电话中听到声音的人,你会等多久?
你能等多久?
除了作者大人,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柯南什么时候会变回新一。
如果你想见的人一直一直都不能出现在你眼前,哪怕只是一眼,这样的生离又何尝不是相当于死别呢?
生离与死别,到底哪个更痛苦?
叶嘉莹先生对“生离”的讲解很触动我。
她讲的生离,一种是与死别相对的生离,另一种是将“生”解释为“硬生生”,即被硬生生地分开了。
最触动我的是,“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便是如此。
她还举了宝黛的例子。
在林黛玉香消玉殒之后,贾宝玉虽然莫名其妙地跟薛宝钗成了亲,但是他仍然心心念念着颦儿,神智总是不清。
最终薛宝钗直接跟他说明真相,宝玉虽然痛苦,但是他的病后来却慢慢好了。
我是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发生在兰和新一身上的,也不希望发生像《十年后的陌生人》那样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尽管很庸俗,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大团圆结局。
《柯南》其实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爱情导师。
看《柯南》看到悲情的时候,我总在想两个人的感情究竟是靠什么维持呢?
过去的甜蜜吗?
在《我叫金三顺》中,玄彬的前女友在三年后却已经忘了男友脸上的痔,在她接受治疗的三年时间中,所谓的玄彬是不是已经缩小为一个爱情的符号了,又或者是一个活下去的符号呢?
总之,后来玄彬对她的意义已经与当年不一样了。
所谓的激情过后,还会留下些什么呢?
爱情,亲情,或是友情?
留下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呢?
或许,没有走到那一步,谁也不知道到底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兰是善良的,所以她没有怀疑新一,也没有他们之间默契的爱恋转变成其他恶质的东西。
感谢她,让我相信美好的存在,相信爱情的存在。
TV版和剧场版看了这么多,毛利小五郎大叔好像只有这次和同学会上,这两次对案件真正上心了,展现出了真正的实力。
大叔一直看起来就是一个吊郎当的色叔叔,但实际上应该是对那些事件都不在意吧,在跟英理和小兰有关的事情上,大叔就完全没了吊郎当的样子,一副严肃的神情。
或许大叔辞职警察而做私家侦探是有目的的,或许跟柯南的目的是一样的呢,期待结局!
小哀说,"人是有感情的,而感情是看不见的。
"。
毛利大叔还是爱着英理的,所以才会在意,才会想着找到证据证明船长女儿是清白的,但是结局是痛心的。
对毛利小五郎侦探多了一些期待呢。
毛利大叔最帅的一集,难怪总有人怀疑他扮猪吃老虎。
柯南都推理不到,这样他天天被扎会没感觉?
每集剧场版用一个夏威夷保命小技能,倒计时开车,十四个目标射击,魔术师开飞机,这次开游艇。
没有夏威夷柯南早全剧终了。
小兰回去捡贝壳真是强行降智为了圆只有新一能找到她这个梗,为了一串贝壳命都不要了,你要是因为回去找这个出了意外这几个小难道要很感动?
有些还在强行挽尊说船员说的时间很充裕,都要坐救生艇了他说充裕就充裕啊,而且谁知道你回去有没有意外你看你不就撞到头了。
所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她克数有主角光环的。
小五郎最后出场为了帅气还特意脱了救生衣,果然帅才是最重要的。
柯南都已经在他清醒的时候用他的声音说话了,毛利一点都不怀疑,不得不想平时他都是在配合柯南了。
日下也是,对着路人园子重拳出击,要报仇的对象一个没搞定,还差点被反杀。
甚至他杀人中途来了第三个人他也没感觉吗?
还不如说他们合谋,反正两人仇恨的对象一样。
贝壳链子最后高光,柯南总是在剧终边缘徘徊,又没了一艘船……
女凶手刺破假血袋,伪装被杀死那一段太扯了,这明显是反人类的手法,不怕真的被刀刺到??
而且同时还能蒙混男凶手过关第二幕女凶手在两个人的眼皮子底下,捅老头子一刀,然后逃走也仍然没被男凶手发现最恶心的剧情,还是毛利兰捡项链,反把自己撞晕,险些害大家送命,这种蠢女人的形象简直差点把我气晕了。
别告诉我,项链最后救了柯南,毕竟小兰不去捡项链的话,柯南甚至根本不会遇险错的其实不是小兰,而是编剧强行给小兰加上这段无脑的剧情,让人厌烦。
本篇唯一高光的角色是小五郎,终于出息了。
大晚上又在b站盗播间看柯南,看到m9又勾起了我“看柯南”史的回忆。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吧。
一是史前文明阶段,小学时电视上看到柯南,还记得一个印象深刻的镜头是小兰追着逃跑的柯南,柯南站在几块砖头上,阿笠博士打开了甲壳虫的车灯,将柯南的影子打在路口的墙上。
我盯着电视看呆了。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是何等的浪漫和震撼啊。
柯南用新一的声音再次告别,影子跑走,小兰追了上去,却只看到在博士车子里的柯南。
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场景!
这大概是我记忆中最早对柯南的最深刻的印象。
那之后的记忆碎片还有从天而降的被地面某雕像刺穿的尸体那集的暗夜男爵事件,堪称童年阴影。
还有怎么都没看到过结局的青色古堡事件。
柯南给童年留下了许多深刻的记忆,无奈电视台播放的集数很有限。
这段时期应该包括了初中,初中每周回家看到柯南的几率应该更小了。
不过大概是初中后期,数字电视普及的同时我们在星空卫视发现了播放柯南的节目,同档节目过一段时间还会播放龙珠z,海贼,火影忍者疾风传等,那些动画对我来说也是进入了看动漫的第二时期。
星空卫视播放的内容和小时候普通电视台的剧集已经完全不同了,与黑衣组织的对决,满月的推理事件就是一个令我那时印象深刻的剧集。
那天姐姐说这是大结局了,因为星空的明天预告已经不是柯南了。
因此那天我们围着电视看,还拿那时家里的一个照相机录像。
借照相机为记忆刻度记时间的话,那大概是2011年前后,应该是初三。
也想起来后来高一把照相机带到寝室放着的时候偶尔还会看看录的那集柯南。
接下来正式过度到中兴阶段。
高一室友胡兄的两本漫画书让我看到了除去电视循环播放以外的更新一点的柯南,比较有印象的是g调的咏叹曲,因为只看了一半那本书就结束了。
后来发现高中新华书店里有卖柯南漫画书,便一本一本买着看,加上开始涉及移动互联网,了解了柯南还没完结的情况。
当时真是激动极了,柯南没完结,还能追新的,真是太幸福了。
虽然旧的都没看多少。
与此同时2011年十月回家后姐姐有给我看柯南m15沉默的十五分钟,这是我中兴阶段第一次看柯南剧场版,也算是审美能力成型后第一次看的柯南电影,因此受到极大震撼,m15也一直成为我心中评价很高的一部。
2012年3月左右算是有了自己的电脑,但使用时间还是被父母控制。
这时进入了追柯南的全盛时期。
从网上可以看到所有柯南剧集,开始一集一集看,尤其是剧场版每部翻了三遍以上。
这段经历也是让我想起来最早的柯南剧场版的记忆。
对于剧场版,有一个很缥缈遥远的记忆是,小学时看过m9,可能是在隔壁大哥哥家看的,也可能是自家的老电脑上,有亲戚大哥哥姐姐来玩时帮搜的看的。
记得大家在大船上玩捉迷藏的剧情。
这应该是最早看剧场版的印象。
还有是初中看m8的印象。
初中宿舍,一个叫陈鹏的同学,应该只同班了一年,所以肯定是初一时。
因为他下载了剧场版,所以跑到他床上看,还有清晰的柯南追逐基德的片头的记忆。
那是第一次知道“剧场版”这个说法。
还有一个就是后来看m12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战栗的乐谱是2008年的作品,国内最早至少也要08年十月份才能看,那时我已经初中了。
有一个可能性是09年春节左右,那个寒假老电脑可能还在,亲戚哥哥姐姐开我家帮搜的看的。
因为一听到音乐,那种记忆是影响到内心深处的,如果小时候看过,后来听到音乐多少都会想起第一次听那音乐的心情。
这么推理下来,时间表应该确定了,第一部看的是m9,时间不详,却有隔壁哥哥说“这就是最新的”的印象,那么估测在2006年前后,才四年级呢,完全忘了。
第二部是m12,在家里,目测09年寒假。
然后是09-10年左右,反正是学校有人推销学习机后,室友下载到那里,我在那里看的m8,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完,只有前半部分的碎片记忆。
再之后就到了近现代时期的11年10月姐姐给我看的m15,并开始了现代有印象有记忆的科学的追番历史。
m15之后就各种在电脑上搜其他剧场版,并大概在短短时间内全都刷了一遍。
其实回想起这段历史,我还是很幸福的。
因为即使在不记事的时间里,我似乎每次看的剧场版都是最新的呢。
再回到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看的m9,大叔实在帅呆了。
即便在初中反复看m9时,当时的我还是看不懂为什么大叔说因为秋吉美波子和妃英里很像所以才拼命想找证据证明她不是凶手,当时怎么都觉得很奇怪。
随着看的剧多了,这点原因也没什么不能理解了,就是特别在意所以特别关注吧。
这大概就是成长吧。
开头和上一部一样,大场景的镜头感,从上一部的飞机,变成了这一部的船。
因为保险等原因产生的经济纠纷,炸了船却没有使船立刻沉没,而是在救生艇上做了文章。
要说这一次的惊喜,当属小五郎出色找到了凶手,展现了武力值,而且原因是因为对方和妃英理很像,因此提起了特别注意。
智商和爱心满满!
很赞同这种设计,希望人物不是一直扁平化处理,小五郎也可以成长、成熟,观众也会欣慰。
柯南也为他点赞!
But 这次的小兰有点降智,危险情况下非要去找礼物,直升机营救的时候还要再强行煽情一波。
虽然后面都有“圆”回来点,也利用礼物救了柯南,还是有点感动,但前期真的脚抠地,这种情节可以不要。
还有一些情节设计,我觉得没必要吧。
自行把受害者击晕,然后自己装成受害者假装被凶手杀si,等凶手离开后再自己杀受害者一次。
这个图啥?
想伪装成他杀也不用这样吧。
也不知道是我没想明白还是作者没想明白。
一个感动的点是 小孩子听到小兰没有找到礼物,有些失望,但小兰表达了感谢之后,他们的脸还是红了。
感叹小孩子的心真的像宝石一样纯粹。
就这样
《名侦探柯南:水平线上的阴谋》是柯南第9部剧场版,上映于2005年。
山本泰一郎继续执导本作,古内一成和大野克夫也是各司其职。
本作最大看点就是毛利小五郎啦,他也是本作的核心人物,这也是毛利小五郎唯一一次在剧场版中大放异彩,这也是最后一部本格推理的剧场版。
除了毛利小五郎的闪光,在本作中,新一和小兰的感情线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因为小时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在最后成为了一个关键。
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布局,然后在剧情高潮时抛出引发结果。
不过除了这些优点,本作较之以前的剧场版,也有了一些非常明显的缺陷,最关键一点就是在一些剧情上,逻辑性偏硬,很多故事的转折设计颇为强行,感觉就是并不自然,却一定要做出转折那般,这或许也是本作评价稍逊一筹的原因所在吧。
不过作为最后一部以推理为核心的剧场版,还是珍惜吧。
8分。
不得不说,在我的感觉里面,最喜欢的还是前几部的柯南剧场版,真的是,虽然我不能说有多完美有多经典,但至少是其他全都是次要部分,只有破案才是主要部分,本来就是嘛,喜欢看柯南,除了被身体变小这个设定吸引之外,看的就是破案的成分了,现在可倒好了,真的是破案是夹缝中生存,但是呢其他的全都变成了主要的
简评:水平线上的阴谋在风格上重回柯南经典的推理片模式,案件是瞳孔中的暗杀者之后最出彩的,并且也是剧场版前九作中最为复杂的一个。
本片首次引入一明一暗双反派,双重不在场证明以及案中案的设计都非常精妙和具有新意,第三幕的推理和高潮也首次交给了柯南之外的人物,剧作思路上又往前迈了一步。
只是电影节奏显得太过平稳,全篇都缺乏足够的爆点来吸引眼球,再加上刻意弱化的动作与灾难元素以及程式化的剧情铺垫与推进都使得电影看起来有些平淡,结局的"手链"情节更是显得无比刻意,有严重的画蛇添足之嫌。
在经过了前作银翼魔术师的转型尝试之后,水平线上的阴谋又把剧场版重新拉回到了以悬疑推理为主的模式。
本片由一个完整的长篇案件贯穿始终,并且舞台都发生在邮轮上,故事非常集中。
案件本身是自瞳孔中的暗杀者之后设计得最为连贯和出彩的,并且复杂程度也是剧场版之最。
电影引入了一明一暗两个反派来推进剧情,并且首次通过罪犯视角来将作案手法与过程展示在观众眼前,但电影并未因此失去悬念,而是设计了另一反派和案中案来进一步提升悬念和情节反转。
而且剧作上相比前作更好的地方在于从前两幕的悬疑推理到第三幕灾难片的过度处理得更为流畅自然,而不像前作那样显得很刻意。
本片另一个突出之处,就是首次让柯南的推理出现偏差,并且将第三幕的推理与高潮段落交给了柯南之外的角色,这在柯南这种具有高度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品里是非常罕见的。
本作虽然主视角和戏份最多的角色依旧是柯南自身,但核心人物却换成了毛利小五郎,这也是剧场版首次对其进行重点刻画。
作为柯南早期的常驻三主角,小五郎在剧场版中一直都是一个调节气氛的角色,即便是十四个目标中也只是补充了他的背景和相关设定,并没有对其进行重点描绘。
而本片则他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刻画,把这个轻浮、懒惰但也细心敏锐的角色塑造得入木三分,甚至凭借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柯南之前就揭晓了案件的全貌,使得角色魅力大增。
虽然案件设计得非常出彩,但叙事和表现手法依旧太过程式化,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这也是柯南剧作上的老毛病。
而且本片可能受到了前作的一些负面评论的影响,刻意弱化了动作与灾难元素的表现。
前作银翼魔术师的相关段落都采用了好莱坞式的表现手法,拍出来的效果十分夸张但也极具氛围,而本片整体显得更为缓和,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调动情绪的作用。
第三幕情节与核心角色的双重反转虽然非常出彩,但这种设计和角色理由在同时期TV版中已经出现过多次,惊喜感并不强。
全篇这种极简化的叙事与镜头表现也让本片看起来显得很平淡,缺乏足够的高潮情节和兴奋点。
当然电影最大的问题还是那条手链的设计,这东西就是点子很好执行很差的典型。
编剧创作的这条的线索贯穿全片,但在第三幕的编排却显得非常的糟糕,甚至比前作强行引发空难的设计都更为刻意。
这也使得结尾通过手链带出的升华主题,收束感情线以及绝境重生等作用显得无比的生硬甚至是令人发笑,著作痕迹实在是太过严重了,这种画蛇添足的做法也极大的影响了本片的观感。
作为柯南剧场版的第九部作品,水平线上的阴谋在剧作上依旧能有所突破和改变,还是非常让人佩服的,虽然一些情节的设计和剧作上的老毛病还是影响了全片的素质和观感,但本作依旧是一部传统的,水准之上的柯南剧场版作品。
一开场就是一艘货轮在北大西洋撞冰山后沉没,给人一种泰坦尼克号的感觉。
这次主场景轮到巨型豪华游轮了,同样也是处女航就沉没了。
凶手利用另一个同样想杀人的人来顶罪,这个替罪羊居然还不知道一切是真凶所做的,只以为是自己杀了人。
这个凶手报仇的执念很深,不惜让一船人的性命处于险境,不惜让自己设计的巨轮沉没,本来可以让替罪羊杀人的,偏偏不怕麻烦要亲自动手,还要制造假象让替罪羊以为自己得手了。
虽然毛利大叔先是让阿笠博士(柯南在背后操纵)抢了风头,但他后来找出了真凶,难得独自正确地推理了一回。
铃木园子在游轮上被凶手关在停尸房里差点冻死了。
这次毛利大叔被这个女凶手揍得可真惨,因为他原则上不和女人动手的。
灰原哀说要去洗澡时,圆谷光彦反应那么大,灰原哀居然问他想一起洗吗,她又调戏正太了。
死者淹死在海里,哪有当天就浮到海面的,这个bug也太大了。
另一个死者,应该在汽车启动之前就系好安全带,那时即便引爆了眩晕弹,也不至于使汽车掉下悬崖。
柯南这次会驾驶快艇,显然是在夏威夷学的。
柯南与小兰之间有心灵感应,案子虽然解决了,他虽然还不知道小兰被困在船上,心中却已经感到忐忑不安。
毛利兰也真是多事,要是不去找那三个小鬼送的用贝壳做的手链,他们早就顺利逃生了。
片尾曲是ZARD的《夏を待つセイル(帆)のように》,很欢快,但现在听起来却带有一种莫名的悲伤,大概是因为感慨歌手已经不在了。
在特典中,坂井泉水对毛利大叔说:“这次请将您那温暖的心灵也对我敞开,好吗?
只把冲野洋子当成偶像实在是不公平哟。
……眼中只有小五郎先生您的ZARD的坂井泉水敬上。
”毛利大叔真是好福气。
毛利大回应说,他的眼中也只有泉水小姐她一人,那么他对冲野洋子的喜欢都是假的了?
大叔发威的剧场版,当然要支持一下
好了,这次是生死时速2了!
基本上不好看
推理很一般,并且有漏洞,感情戏吃重
谁认为兰最后去拿帝丹三傻送的礼物这一情节没问题谁是傻逼。这个情节是极其典型的为情节而情节,明显违反人物性格与生活常识的。编剧想用这个情节凸显兰对他人心意的珍惜与善良,并强行首尾呼应撒一波糖,然而事实上,如果兰真的在乎帝丹三傻,就不会主动以身涉险最后坐等别人营救,恰恰是因为兰是一个关心他人在乎他人的善良的人,她就更不会做出这种极其愚蠢的行为,因为她完全明白这种行为的风险有多高以及在很可能的失败后(如果没有主角光环)给帝丹三傻和其他人带来的持久而沉重的伤痛有多么巨大。柯南剧场版的口碑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奇观化的柯学场景(过于离谱自然也是原因之一,然而早期剧场版也并非一直恪守物理定律),而在于其人物的行动完全违背其既定的性格、人类的一般心理甚至是逻辑(比如M25最后民间组织首领放弃复仇的理由)。
柯南剧场版九,小五郎暴走
重看柯南剧场版计划:很平淡的一部,设定毫无新鲜度可言。好在结局凸显了一下友情光辉,要不真是没一点可取之处。PS:直升机、飞机之后是海上快艇,什么时候柯南才去开高达呢。
还能看。
重点依然在大家的感情线上 毛利大叔这次好霸气
剧场版8
不行
噢,小五郎叔叔。
只有他才能找到她。怎么可以那么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相看两不厌呢!剧情没以前紧凑了。
终于把柯南的剧场版补完了(除了万圣节的新娘),我已经大概摸透了电影版的套路了 先是主角团们又参加了啥活动 接着死人 然后把案件脉络凶手啊杀人动机啥的大概地搞清楚 最后来个突击小反转 结尾兰新CP撒个狗粮就完了。但就算是套路 我都受啊都还是很喜欢看柯南啊!因为感觉总有嗑不完的糖!这次的案件没什么特别 倒是最后小五郎说“就是因为你长得像她(妃英理)我才不希望你是凶手”甜死人了!还有柯南被小兰拉住 他捉住那个金牌贝壳项链也是一大甜点。不过这场最最让人震惊的亮点是灰原哀! 她对光彦说“我要去洗澡了 怎么 你想和我一起洗吗?”原来她这么骚气哈哈哈
为什么我还是会看呢。。
一直没想明白,小兰和柯南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呀,柯南摘下眼镜的时候她不会觉得他和新一长的一模一样吗
毛利小五郎也有这么帅的时候啊,哈哈
个人非常喜欢这部,因为毛利大叔太英武了,侦探团的小朋友们太有爱了。海上风景不错,妃毛之恋穿插,剧情起伏有致。而早就看不惯柯南的我终于看到他翻船啦。可怜每次都要让小兰遇到点麻烦,编剧真是把她一完美天使塑造成了麻烦精,麻烦剧场版在这方面来点新意吧。
2.5//毛利小五郎专场(。排除法暂时失效而正经推论起来解决了案件 对妃英理也是真的爱//就是真的很难看啊
柯南剧场版一般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