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几个月前查imdb时貌似是8.4,好像大家都对过去越南农村的质朴充满好感。
电影是改编自越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阮日映的同名小说。
阮日映在越南学生间还是拥有很多读者的,之前一越南朋友聊到时说,几乎所有学生多多少少都读过他的作品。
他写低龄读物,也给青少年写书。
这电影的原著就是适合中学生看的作品。
片子在越南上映前,我就知道有这片子了。
越南朋友跟我说接下来有个可以关注的越南电影。
那时候是听了那么一嘴。
接着去年7月在河内时,去书店闲逛。
我看阮日映的书有一面墙,我就问书店小妹,他的书有啥推荐的没,小妹说你可以看看这个,十月份有电影要出了。
书放到我手里,至此两方信息就对上号了。
接着youtube放出了预告片。
预告片挺吸引人。
所以我也算是一直在期待着。
记得那时候给中越交流圈投了个小稿(一个学越南语的人可能会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建议9月份后要去越南留学的同学们可以去影院看看。
原著书有差不多三百八十页,但算上越南语书籍本来就厚的因素,我觉得要是翻成中文还得薄那么一些。
这片是从这么个容量的原著改编的,这能解释为啥有些人物线匆匆出现又匆匆消失显得突兀的原因(比如邻家女孩爸爸怎么就关在屋子里了但火灾后又到城里去了,丛林里疯了的女孩的故事等)。
本来就有点八十年代越南小村庄众生相的作品,塞进一部100分钟的片,在内容选择上有点难控制。
上映的时间也是有所选择的。
去年中秋就在九月末,片子十月头上上映了。
越南的中秋节是越南传统意义上的儿童节。
片子里对于中秋节活动的描绘是比较写实的。
一部儿童电影在那样一个点上映,也算是借中秋节的余温,去唤起民众的童年情怀。
电影的拍摄地是Phu Yen(富安)省。
在越南的中南沿海。
芽庄所在的庆和省以北。
这个省很少有国人知道。
在越南国内似乎也因为电影重回国民视线,成为一个可以去的旅游目的地。
然后再说说原声。
原声主要旋律来自一首越南民谣Thằng Cuội。
电影在越南上映后,这首歌又再次在越南火了起来。
就好像忽然兰花草又在年轻人间火起来了的感觉。
(YouTube一堆年轻人弹唱)不,我应该说小茉莉之于《路边野餐》的。
不过电影这版编曲确实也挺与时俱进的。
谁想要原声的,下面是一整张OST的试听和下载地址:http://mp3.zing.vn/album/Toi-Thay-Hoa-Vang-Tren-Co-Xanh-OST-Christopher-Wong-Garrett-Crosby-Ngoc-Hien/ZWZC0F0O.html我看很多人是从北京电影节来的。
我提一嘴,想二刷又不知道哪里找的,b站有资源。
有小伙伴翻译了中文字幕。
电影方面我给4星。
另1星给本土越南电影给我的惊喜。
(导演victor vu虽然是美籍,但是似乎近几年都在拍越南商业片,比如那个有点雷的《天命英雄》。
相比陈英雄裴东尼也拍越南,但总觉得一直是取越南题材,而不是直接进到越南本土院线里来。
或许victor vu这样是越南这样小国本土院线电影寻求发展的一种方式。
)
2015年越南金莲花奖 最佳导演以及最佳剧情片获奖影片。
故事发生在 1980 年越南中部的一个贫穷农村,讲述了两兄弟之间在成长过程中的系列故事。
一同玩耍、看家、相扶相助,弟弟崇拜哥哥,但哥哥却嫉妒弟弟因聪明多受父母夸奖。
直到大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子,兄弟情面临崩溃……他们要如何来修补破碎的感情?
跟随两兄弟的回忆,亦可领略越南小城镇简单纯淳朴的慢节奏生活。
电影中初恋微微的爱情,大部分都在刻画着无法抹灭兄弟情。
和大多数二胎家庭一样,两个孩子的家庭无法避免的就是摩擦。
两兄弟之间,哥哥沉默寡言,弟弟嘴甜懂事,父母自然喜欢小儿子多一些。
作为哥哥的阿勺内心无法平衡,因此生活中对弟弟各种嫌弃与无关痛痒的小报复,比如,玩游戏耍心眼害弟弟受伤;眼睁睁看着小祥的宠物(蛤蟆)被伯伯拿走炖汤;最后甚至因为一个小玩笑打得小祥卧病在床。
但是,虽然兄弟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但是血缘是难以割舍的,小祥虽然每次被阿勺欺负,但事后总会为哥哥开脱;洪水过后,阿勺为了给小祥找吃的,和小霸王打架;小祥腿受伤之后,阿勺放下所有心结,照顾小祥;这些画面就像整部电影的色调一样,温暖,明亮。
一番美景,丝丝温情。
除了情和景,让我们不得不感动的还有影片中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他们对生活万般热爱,他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心境。
在2015年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获得年度故事片奖,故事背景设在八十年代末的越南北部的贫瘠农村。
勾勒出一幅美如画的越南南方封闭农村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是田连阡陌、绿油油的稻田以及多种童年游戏,如果你曾经在农村长大,里面的情节和场景一定会让你身临其境,有贴切感。
大概是我们都曾经经历过,所以才能引起共鸣。
贫穷封闭的乡村景色在导演的特殊镜头下尽情展示,情窦初开的少年在田垄上奔跑,集市中穿梭,磕磕碰碰的兄弟情谊,一切显得那么真实,没有任何的虚假和刻意,让人想起单纯美好的童年。
不得不提的是背景音乐也很给力,有代入感。
背景音乐用的是作曲家黎商创作的《阿贵》。
它具有儿歌风格,歌词朴实但极具意义。
与电影情节相结合,这首歌曲让观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文艺电影,展示的是兄弟家人之间的淳朴感情,成为电影的一道风景。
越南没有完整的电影流水线,出产量并不大,没有国际大牌明星撑场,因地制宜的手法更能使文艺片信手捏来,温情十足。
故事发生在 1980 年越南中部的一个贫穷农村,讲述了两兄弟之间在成长过程中的系列故事。
一同玩耍、看家、相扶相助,弟弟崇拜哥哥,但哥哥却嫉妒弟弟因聪明多受父母夸奖。
直到大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子,兄弟情面临崩溃……他们要如何来修补破碎的感情?
跟随两兄弟的回忆,亦可领略越南小城镇简单纯淳朴的慢节奏生活。
从前,我们还尚年幼,不知道什么叫清贫,只知道下大雨家里就会漏水,吃不饱就玩过家家,自己淘东西吃,自己做玩具玩;不知道什么叫爱情,只想对你好,想和你待一起,把从大人那听来的情诗念给你听;不知道什么叫似水华年,只记得在这片绿地黄花之间,摇曳的是我们的快乐、伤心、嫉妒、愤怒、悔恨和感动!!
真心很赞的电影。。。
没有特别大的情节,没有特别突兀的矛盾,但安安静静地节奏下是一派平静的生活景气,有一点儿冲突出来,但更多地是平凡人生活中朴实无华的一面。
心底里最期望的生活最多也就是这样的罢。
而且,取景真是良心拍摄。
一摇一摆,无风无雨。
不悲不喜。
物是人非,岁月不剪。
淡淡忧伤。
慢节奏的生活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吧
2015年越南金莲花奖 最佳导演以及最佳剧情片获奖影片。
故事发生在 1980 年越南中部的一个贫穷农村,讲述了两兄弟之间在成长过程中的系列故事。
一同玩耍、看家、相扶相助,弟弟崇拜哥哥,但哥哥却嫉妒弟弟因聪明多受父母夸奖。
直到大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子,兄弟情面临崩溃……他们要如何来修补破碎的感情?
跟随两兄弟的回忆,亦可领略越南小城镇简单纯淳朴的慢节奏生活。
说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吧!
他叫小祥,他的大哥叫小韶,他是我见过最懂事的孩子,真的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影片从两兄弟玩扔石头开始,哥哥没打中他,他却赢了好几次,他还让着哥哥,哥哥心有不甘,使用诈降的手段以至他头破血流,他却丝毫没有责怪哥哥,因为他一直很崇拜哥哥,认为哥哥很厉害,在学校里,哥哥被恶霸“小六子”欺负,他帮哥哥出头,小小的身板怎么出头?
哈哈,他说:“智取!
”他只用了一个小小的指甲刀就让恶霸"跪地求饶",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他是很机智聪明的。
他还是一个很重情重义的孩子,“谷苟”被抓去煮了粥,失去了一个好伙伴,他知道后伤心悲痛了好久好久。
最让人心疼的还是哥哥误会他和小敏一起吃"鸡翅"(其实是在玩过家家)一时冲动拿起烧火棍就往他身上打,打到村里的医生无能为力,父亲无奈只好卖掉家里唯一的牛,让原本就入不敷出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可镇里的医生也没办法,家里值钱的东西也卖光了,但他还强忍着剧痛在哥哥去找爸爸之前叮嘱哥哥不要说是他打的,而是自己调皮爬树摔下来的,天啊,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可是又多么不幸。
之后便是漫长的恢复之旅,在这期间不知道他哭了多少次,虽然影片中只有一次,而且还是在晚上偷偷地哭,他不愿哭出声,不想让爸爸妈妈担心,不想让哥哥自责,不想让世界知道他现在只能一直躺在床上,哪怕是站起来都是奢望。
可是他还是做到了,因为他纯真美好的心灵,他的信仰,他相信自己是“驸马”,他相信只有站起来了才能和自己的“公主”一起玩耍,那个身穿黄色裙子的和《青蛙王子》里面的公主一样漂亮的公主,一直鼓励着他。
他的“幻想”是哥哥不太理解的,甚至还怀疑他得了精神病,而最后小祥在知道没有“公主”自己也不是“驸马”时,心里必然是伤心的,但看见小伊公主清醒之后,勇敢面对自己不是“公主”的事实的时候,从他的表情上看想必他也是很欣慰的,之后小伊跟着爸爸走了,他也不再去拼命追求,而是在小伊回头向他挥手告别的时候留给她一个微笑,而就是在那一刻,他成长了,那种感觉真的是无法比拟的, 又怎能单用美好来形容啊!
我认为这份童真的是很宝贵的东西,也许每个人都会从相信童话到不相信童话,甚至是不相信这个世界,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事情会打破我们对童话的幻想,这些事情越累越多,慢慢堆积起来就像是形成了一个坚硬的石头,把我们的“幻想”打得支离破碎!
绿地黄花,纯净的时光静静流淌过碧绿的田野,那里有欢乐的青春,兄弟的情谊,善良的邻里,还有懵懂的爱情。
贫穷的越南乡村在导演的镜头下一切都唯美到令人窒息,情窦初开的少年爱慕,磕磕碰碰的兄弟情谊,没有任何虚假和做作,外加一点童话和寓言元素,让单纯美好而伤感的情绪弥漫全片。
片中有很多山川、河流、稻田的越南乡间风景很美,淳朴原始。
小男孩怕黑的那段也让我回想起小时候怕黑的夜路。
但片中夜晚的风景也拍得好看。
看完后有一股淡淡的忧伤,BGM大赞,哥哥好正太,弟弟真乃小大人。
一部乡村清新片,值得推荐。
绿地黄花里到处都是大面积明亮却不刺眼的温柔色块,各种深浅不一的绿,各种若有若无的黄,提示着这片闷热地带晴雨后,情欲之外的清新。
故事关于一对小哥俩。
哥哥阿韶安静用功,弟弟小祥顽皮聪明。
很多时候,聪明不是你用功就追得上的,所以你能看到各种轮番上演的小嫌弃、小报复,玩游戏耍赖,眼睁睁看弟弟的宠物被邻居做成盘中餐,甚至爆发到令人发指地一棍子把小祥打得卧病在床。
阿韶好像是恨小祥的,要不然怎么能下得去这个狠手呢?
但其实我蛮理解他的。
我小时候就装过哭,害我弟被舅舅、舅妈一顿卷。
“卷”这个字在我们那方言里,比“打”恐怖一万倍,你就想象成把活人填到车轱辘下面压吧,大概就那个恐怖程度。
嗯,从小我比他成绩好,但是打不过他,那次我就装被他打过分了,其实根本不疼。
起因是为什么扭打成一块早想不起了,小哥俩反正就那点事,不打不正常。
但我还记得为什么装——人就是贪呗,不光是贪财贪色,还贪爱。
准确的说是失落,失落于有人会跟你平分什么。
最可怕的,是跟你平分这一切的人,恰好是你爱的人。
心智不成熟时,会误以为这种失落就叫恨。
但你渐渐就是能明白,这“恨”有多可笑。
武国越把阿韶和小祥间感情线索的起伏,置入到看不过来的绿色中。
茂盛青脆的甘蔗林、青郁浓密的棕榈树,绿色蔓延到天际,跟远方的山抱成一团。
我不觉得他只是在单纯地展示越南静谧的乡村景色,在我看来,绿色象征着鲜活生命力。
阿韶不敢走夜路要小祥陪伴,但小祥要给同村的哥哥送情书,不得不分开走,阿韶说:你要是不陪我的话,我就不和你玩了。
小祥:你不跟我玩,过几天自然会跟我和好。
有点不可思议,转念一想又畅通无比。
阿韶那一下,把小祥打得卧病在床,急得扭头就跑去叫医生,还没等跨出房门,却被小祥叫住:哥,你别跟爸妈说是你打的,就说我爬树摔的。
没有比这更直白的少年兄弟情了。
绿色蕴涵着的生命力,不就是所谓的“成长”么。
噢对,成长的经历,大约同期于明白的过程。
在鲜活的绿色之外,其实你还能看到一股说不清楚的蓝色。
通常我看到蓝色,就会感到孤独。
是贫穷蒙蔽了双眼,还是嫉妒产生了仇恨?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导演,你究竟想表达个啥意思?难道就是讲述一个熊孩子的产生与救赎吗?
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晴雨是天气的病,相思是爱你的病。留白优美的越南电影,勾勒出兄弟俩的爱与情。近年优质的越南电影,但是吹过了也没必要,文本中人物驱动不足,文本内核呈现也十分空洞,空有优美和质朴也不剩多少韵味。优质不等于优秀,越南最好依旧是陈英雄的故乡三部曲。
看的第一部越南电影!
无聊的时候看看电影真好,跟着剧情喜怒哀乐,不错,有和我一样的吗?
无聊的时候看看电影真好,跟着剧情喜怒哀乐,不错,有和我一样的吗?
乡村朴素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太美好了。
城南往事
越南小清新
相当惊喜的一部,摄影和构图还有配乐太美了。东南亚的童年之殇吧,再努力努力可以和国内许多同题材的影片相PK了,Btw,越南人的脑洞确实和国内不一样,相比之下,他们更有灵气。
黄花太好看了
摄影不错,风景很美。看得第二部越南电影,质量尚可。但也并不是特别的好。如果把这个故事交给日本,拍成动画电影。说不定好评会更多。
回忆总是那么美好,又是那年夏天的懵懵懂懂,故事很扯,音乐像清迈吹过来的风,
(›´ω`‹ )越是觉得男孩子那种矛盾别扭嫉妒、敏感拧巴的内心和甚至有些坏的思想冲动决定的行为刻画得越生动,越表明导演真的很厉害。男孩子角色让我觉得不舒服,生活中可能不会与这样的人做朋友,但主创是牛的。
儿童剧
四星半。看完如头遭了一记闷棍,说不出话来。想念小黄花们。
温暖细腻的青春片
居然从中看到久远了的童年...
我看见黄花在青草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