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播出的时候大概只有四五岁,真的算是刚记事就看过的剧。
记忆里最深的就是绝世好剑,魔字,买过巴掌大的绝世好剑,在泥地里刻了一遍又一遍得魔字,把小番茄当血菩提,和小伙伴争角色扮演……步惊云的爆炸头火爆脾气,聂风一身白衣风神腿踢得无比潇洒,天下会的小弟们红衣寸头造型,那时候明明哥哥拉着我看的,后来他为了足球赛和我抢电视机,真的都仿佛记在脑子里了一样。
长大后发现其实后面的云很温柔,风还是依旧温暖,当然在B站风师妹的刷屏下,风儿真的越看越像拿了女主剧本,打斗时干净利落,平时呆萌可爱,简直反差萌。
剧里的演员印象最深的也是云和风的扮演者,七剑下天山播出时一起看风云的小伙伴就急匆匆得告诉我里面有风师弟,对就记得风师弟不知道演员本身叫什么。
多年后泡沫之夏播出时一眼认出了那个酷酷的步惊云。
风云真的是童年里的美好回忆了,里面的歌也真的超级好听,别对我说永远永远,永远不是我想要的明天,这句调记了十多年。
永远的风云永远的回忆
前几天在b站回顾以往的电视剧,看到了这部『风云雄霸天下』。
我记得这部电视剧在当时很火,小时候看这部,还跟家里人拌起了角色玩呢。
看剧时配合弹幕使用,真的笑抽了。
前面十集左右,三个女都喜欢聂风,死了两个,太惨了。
而且聂风这个角色,说白了,真的很像拿女主剧本,对谁都好,里面打戏真的太帅了,何润东演的步惊云也还是不错,虽然造型那啥了点,剧本也给力,不拖泥带水,剧情发展的挺快的!
其实第一次看《风云》的时候在懵懵懂懂的年纪,只是有一个感觉,好像很喜欢孔慈。
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初超希望步惊云可以拿到绝世好剑,不为别的,就希望他可以用绝世好剑劈开隔世石,回到孔慈身边。
当他到了后陵时,心里的小激动啊。
可是当绝世好剑没有劈开隔世石,那种失落不言而喻。
一走便是永别,直到《风云2》,也是最近才看,虽然后几年前就拍了。
看的是步惊云抱着紫凝的尸体来到后陵,轰开隔世石,摸到孔慈躺在里面的玉棺,才想起以前的事。
我一直相信步惊云心里有孔慈,已一直有孔慈,因为在他,孔慈是他的初恋——就算只是他一厢情愿而已。
喜欢孔慈有好多个原因,下面一一道来。
首先步惊云对她的爱让我特别喜欢,应该说我喜欢电视里那种冷漠的男人对一个女人痴狂的爱,云慈就是这样。
步惊云是个没有温暖的人,也不去给别人爱。
从小目睹了天下会的人杀了待他恩重如山的继父全家的步惊云,被带回天下会。
他不笑,面对血腥的场面也不哭,故人称“不哭死神”。
可是,那个天下会的小侍婢偏偏跟他和风、霜玩在一起,偏偏和他们一起长大,偏偏既善良又温柔。
孔慈——这个天下会的婢女,却成了风云霜之间的一条线,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隐隐约约的爱在各自心头驻扎,却为日后当分化三人的工具埋下祸根。
步惊云爱她,狂热地爱着。
也许,他从小就喜欢上了她。
没有爱的步惊云,只有抱着孔慈,才能感受到温暖。
所以他不愿、不想放开她,他只要爱她,贪婪地从她那里汲取爱的味道。
可是,孔慈被许配给秦霜。
所以,洞房花烛夜,步惊云去抢亲,然后被正直的聂风所阻拦。
风云一战为红颜,孔慈为聂风挡了步惊云一掌,香消玉损。
孔慈死了,步惊云心里的温度也没有了,抱着孔慈的尸体离开天下会,灭门侠王府,只为夺冰魄。
含了冰魄的孔慈尸体不腐,拥抱容颜,被步惊云葬在后陵的玉棺里,放下隔世石,他离开了,更加决意要找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雄霸报仇。
步惊云葬孔慈这一段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因为这真是强烈至极的爱。
他是不哭死神,却为孔慈掉了太多太多的泪。
他从不后悔爱孔慈,就算在孔慈临死才知道,她爱的人是聂风。
大概由于步惊云对孔慈的爱太惊天动地,让我很喜欢孔慈。
其次,孔慈这个人我觉得很奇特。
世上有多少女子可以像孔慈一样,同时拴住三个性格不同男人的心。
就算聂风不爱孔慈,至少当他得知孔慈爱的人是他,为他而死后,意志消沉。
的确,孔慈死后,秦霜有了丁宁,聂风爱上了第二梦,步惊云和楚楚在了一起(我只指第一部),而孔慈却永卧于后陵,也不会一直存在于他们三兄弟心里。
步惊云不必说,秦霜临死前才向聂风道出:他唯一恨他的一次,就是孔慈说最爱的人是他。
时隔多久,原来他们心里最深的痛,一直藏在心底的痛,一直都是孔慈。
他们三兄弟有两次一块儿放歌。
第一次是在序言的开始,他们庆功,在那里年少轻狂,友谊珍重。
陪着他们的,便是他们的孔慈,这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
他们架着她,欢快地歌唱,那时,他们多么团结地连在一起,孔慈也陪着他们,在他们身旁舞蹈着。
孔慈死的时候,也放着这首风云主题曲——《狂风卷奔云飙》,但是他们已经互相离得远远的。
因为孔慈死了,他们的纽带不见了,他们被分化。
各自想着与孔慈之间的故事,美好消失了,黑暗降临,仇恨复苏。
第二次他们一块儿唱这首歌在聂风与第二梦的新婚之夜,这时风、云、霜身边早已有了新的可谓至爱伴侣。
三对爱人各自惺惺相惜,而此时,孔慈已逝去很久了,第一部的故事也接近尾声。
他们三兄弟因为孔慈而分化,又因有了新的爱人的鼓励,共同的目标重新团结。
这个其乐融融的场面,在我却遗憾至极。
因为孔慈没有了,他们心里唯一一段共同的故事早就消逝了。
而后,风与梦,云与楚,霜与宁,各自话谈,浓浓爱意。
原来曾经的孔慈,只能是被压在心底的狐疑,而且,很少再被触碰。
但没有人能否定孔慈在风云霜之间的作用,至少雄霸利用孔慈分化他三个徒弟,也是看到她与他们三人之间的特别。
又有哪个女子在死时,能让风、云、霜这天下会的曾经的三位堂主,同时如此的痛苦伤神呢?
就孔慈个人而言,她这个人很不错。
在她心里,似乎没有“坏人”一说。
幽若曾对她说:“孔慈,你这个人有个很大的缺点。
在你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好人,你又不懂得拒绝别人。
”秦霜也问过她:“孔慈,在你的心里,可曾有过坏人?
”这就是温暖而善良的孔慈,她尽心尽责去做一个侍婢的工作,与人为善。
当澡堂里出现了蛇,她也是让别的侍女先走,而自己被蛇咬了。
步惊云要她,她不过皱皱眉头就给了他。
就算要死了,她还想到的是,她欠了云少爷太多,她对不起霜少爷。
完全不顾她才是这个阴谋的最大受害者,是最无辜的人。
第二部里,霜、梦、雄霸都复活了,而孔慈却依旧睡着。
我想,这样的安排大概是在暗示孔慈是美好的象征,她这最初的也是表面的美好消失了,才能引出后面的故事。
我很喜欢孔慈含了冰魄后的样子。
她略带微笑,鲜红的加以衬着她红润的脸庞。
不染尘世的脸,像做了一个好梦。
她是一颗最圣洁的泪啊!
孔慈为聂风而死是否值得?
作为观众,当然觉得不值,因为聂风从来没有爱过她。
当他看到孔慈与步惊云亲热的场面,甚至对她说:“霜少爷他非常珍惜你。
”他让她伤心,因为他不知道她爱的人其实是他。
但在于孔慈,是值得的。
因为只有死时,才可以说出她喜欢的人是聂风。
她终于看到了聂风为她而歉疚的眼神,便别无多求了。
步惊云对孔慈的爱似乎很自私,甚至连最后孔慈想让聂风握她的手都不让。
对于他来说,孔慈是他的,必须完完全全属于他。
孔慈不死该多好!
至少不要给她编这样一个结局。
她爱的人不爱她,爱她的人她不爱。
当然秦霜也不错,他爱孔慈爱得深沉,他尊重她,只是,与孔慈距离最远的人是他,就算他与孔慈拜了堂。
孔慈是不幸的,她早早死去,半生为婢,被当成利用工具,没得到想要的爱。
孔慈是幸福的,因为她是唯一一个住在风、云、霜三个人心里的女人。
如果孔慈复活,但愿她不要再被利用、被占有,真正的做自己,不去服侍别人,不当一颗棋子。
找到一个懂她、爱她,而且她也爱的人,平平淡淡过日子。
云、霜爱她,不懂她,风就更加不懂了。
假使当初有一个人明白她的心意,尊重她的选择,雄霸的毒计说不定不会达成,也不会酿成后来的悲剧。
在那表面的光明里,那个叫孔慈的女子死去了,罪恶暴露出来,一切归于黑暗。
序言结束了,故事真正开始了。
可是,她在我心里的形象依旧那么鲜活!
【有局部的高强度剧透,主要是第六、第七集】我有个习惯,但凡自己有好感的人或东西,就视程度从技术角度去论证它的出色;尽管这种努力往往会被我另一个习惯的效力抵消,就是,我很懒,如非受迫,鲜克有终,造成这种结果的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只要它足够值得喜欢,就不必急于一时,当然,我不晓得,这条理由有多大程度是自我安慰。
今天上午在重看“三少爷的剑”(当然是选着看),逐渐生出想再看看这个煮猪肺汤的女人,一个似乎只能在泼辣和温顺、母狼和羔羊之间切换的女人,一个从“祖奶奶”徐徐上升、曼曼定格为惜笑如金的窈窕淑女。
原因很简单,“三少爷的剑”无可救药地让我极失望,甚至慕容秋荻——尽管我竭力反证——至少在性格和台词上面也没能做得更好,于是我想到了这个煮汤的女人和她煮汤给男人喝的故事。
先说情节(说也奇怪,我事先想到这个女人的时候完全没有记起任何关于汤的情节),我认为情节的布局和展开都是很成功的。
剧情时间不及一旬,剧集时长不过两集半(不足两小时),却在收容了前半程一些搞笑段子后仍合乎逻辑、人情地将这个如何把母狼变成羔羊的故事充分铺展开、收归拢,同时作为整个剧集的一部分,忠实地刻划各人固有的性情并自然地嵌在情节链中(紧承泥菩萨的预言和雄霸的微妙转变,有节制而明确地揭开孔慈对风云的态度,稳稳当当地过渡到孔慈的婚事和变故)。
处理得最精彩的,不用说,是 幽若尾随聂风到“城隍庙” 直到 幽若中毒被雄霸领走,这一段的处理,就像一尊罗马的双面神,一面看到轻盈,一面看到的是深沉,又像一盏圣杯,你很难说它内面的凹陷损害了外面的凸出,或反过来,事实上正是这异质且互为表里的双面构成了它的完备和美。
当然,这两种属性的结合方式不可能与一张弧面的一样,另一种的比方是,这种结合类似于马戏演员的“空中飞人”,一人倒挂于软梯,握牢另一人两手,待摆荡到一定幅度和角度便将后者抛出,直到他与第三人握上手前,他就是“飞人”——人在大气层内部所能获得至为轻盈的状态和感觉;这个比方的意义在于,表演者兼备重量和轻盈,也是两者的调度者,可以说重量和轻盈是不长的时段内变化精妙的一个向量值函数。
说得有一点玄,先大致回顾期间的情节主干:a.【幽若】随聂风至【城隍庙】,了解聂风为人;改日奉访城隍庙,与容婆罄谈b.【聂风】读了秦霜的信,看到文丑丑房中血迹,怀疑幽若c.【幽若】与【聂风】于【神风堂】遭遇,聂风质问幽若,没吃猪肺汤而离去d.【聂风】赴【城隍庙】,先后从容婆和秦霜处获悉幽若的真心,回神风堂e.在【神风堂】,【聂风】毒性发作,【幽若】抵命相救而昏迷,后被雄霸接走,聂风喝掉猪肺汤再具体深入前,有必要临时确立一些概念:仅就存在信息流动的情节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获得信息”和“交换信息”,原则上的区别在于前一类中主角不是,或没意识到自己是,释放信息的人。
属于“获得信息”的有a、b、d、e,“交换信息”的则是c和e。
重量往往累积于“获得信息”中,“信息”的意义在于更新了获得方对信息所涉另一主角的印象,从而改换心迹;同时,巧妙之处就在于,此时也是极轻盈的,因为此时只是人酝酿心思的过程,且主角间在信息交换上是隔断的,传递的信息只会单方面地造成一个向度的影响。
“交换信息”,不用说,信息的互通会在双方面造成不止双倍的影响,以“千钧”论之也不为过;这里的轻盈则体现在时间上,不难注意到,这种情况下,至少有一方累积了相当的信息,并在信息被释放的过程中,有一方的信息会主导局面,即便是假的,而这种主导性局面的出现又往往不可思议地迅疾。
对这两类情节以各种方式在时间上加以联接和叠加,就能得到所有存在信息流动的情节,这也正是为什么e会同时属于两类,因为按照定义,尽管两个主角始终出现在同一场中,但前半场聂风处于丧失意识状态(虽然不完全),而后半场则是幽若。
无论是“获得信息”还是“交换信息”,信息对于双方都是逐渐增长的,但是,极为醒目的是,这整个高潮部分(a至e)中,没有一个时刻是双方同时获得完全的信息的,信息的分布总是呈微量的不对称,正是这种不对称决定了当下角色的心理和作为,而这种不对称的“走步”式增长引发了人物的震动和转变,当这种“步子”停下时,也就是信息对称时,戏(快)结束了,之后的习惯上被称做尾声。
那么为什么尽管全戏始终有一套信息交换的机制,两个主角仍会出现信息不对称?
直接地回答,是因为“获得信息”是单方面获得更多的信息,“交换信息”则受到“误会”的阻碍和隔离,因此,如果说造成剧情逐步前进的是“信息”的流通,那么造成戏剧张力的则是“信息”的稀缺和隔断,而这一点则是每一个不愿意自己被观众厌倦的编剧和导演所须考虑的问题。
另外一点,信息从不对称臻至对称的刹那一般是戏剧性理论上的最大值,这就是e中,中毒的幽若获得聂风原谅的表示的时候。
但是,我为什么还要以“聂风喝掉猪肺汤”来为e结尾呢?
因为我认为对戏剧的信息系统的考察只不过是分析戏剧的一种方式而已,人对“对称”、“不对称”和“对称性”的改变的嗜好则更普遍,不喝汤是长时段意志的不对称,喝汤的瞬间里此前积压的不对称升格为对称,这个瞬间仅仅依赖局部的对称就足以将自身高举到超越平凡的地位,哪怕这个瞬间只是一个瞬间,但是这个瞬间就像安魂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完整和不完整的区别并不比——就整体而言——有和没有的区别更小。
对称性的问题,其实仔细考虑就能发现很多,幽若来自湖心小筑,必得归于湖心小筑;幽若获得自由之心有多坚定、强烈,她对聂风的爱则更甚;幽若做猪肺汤,聂风也做;聂风立光明灯,幽若也立;先是幽若不喝聂风的猪肺汤,后是聂风不喝幽若的......对称性问题在整部剧中也只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局部,它有时还会很显著地牵涉到“人情”,说白了,就是去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当然,这种考虑方式是否表露或以何方式表露又当别论,这个“人情”的问题,其实是狭义的本居宣长所谓的“物哀”,这样看来,雄霸这个人估计是物哀度低得可以的,聂风则是另一个极端,在某种程度上。
可说的其实很多,但都浩浩荡荡议论一番够呛的,下面就随便扯扯。
孔慈也好好,她看聂风煮个猪肺汤,真不知道心里纠结~~~她多少让人觉得像夕颜,心地好,两人又同时和慕容秋荻、六条御息所和布伦希尔德是两个极端。
话说一直以来“风云”里面印象最深三个女人,就是幽若、孔慈和第二梦。
聂风是什么时候看都不会觉得讨厌而且往往是挺喜欢的类型,步惊云大概属于只有被他喜欢的人才不会觉得他讨厌的人。
不过两个人的发型怎么都囧成这副腔调......应该说一样讨厌的东西无损于喜欢的人,却能让人降低对无感的人的观感。
步惊云的坠子形状怎么像倒过来的法国皇室的鸢尾花徽记?
为什么做小坏人的都是老太婆,像明月的姥姥,容婆?
这部剧其实还可以,情节也还紧凑,人的性格也都还不错,跟差不多同期的“三少爷的剑”比不可以道里计,后者人物的台词就有够人崩溃的,几乎没能入耳的,慕容秋荻纵然美貌、武功盖世也救不了这出剧......(既然扯远就多扯两句,“三”这剧其实挺虐的,片尾曲怎么就成了爱国歌曲)说回来,“风云”有时也蛮雷的,“倾城之恋”剑法什么的(说到这个剑法,我看到明月和聂风使出来的时候,我除了觉得蛮华丽以外,就一直在想,这个姥姥非得气炸了肺,果然她只剩下骂句粗口的气);还有姥姥教训明月的话“不要问无双城为你做了什么,问问你为无双城做了什么”,这穿越的;再有就是“猪肺汤”,这是什么东西,有机会吃吃看,更搞笑的是,幽若和聂风两个人开口闭口“猪肺汤”的,我总有把这剧看成闹剧或笑剧的错觉;有个镜头也很有意思,是e的刚开头,那老婆娘告诉两个人解毒方法之后,幽若就一个人念了好长一段白,聂风就在旁边滚来滚去,这个戏剧腔太重了吧,而且取镜头的时候,正好是把在念白的人和在翻滚的人同时取进去了,所以喜感特别重。
我不是很喜欢聂风事后上湖心小筑找幽若这段,感觉这太阔气了,至少隔个帘子说话才对嘛。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孔慈这个时候正好找聂风而不遇,她说这是宿命,这种断肠话,最有杀伤力了,而且孔慈是适合说这种话的人(跟雄霸是两个极端)。
以前的武侠剧特效是辅助,功夫演技是主要的,哪怕步惊云楚楚孔慈的颜值被吐槽,但还是比现在千篇一律的美女帅哥更能流露出真情实感,现在看来风云7.6的评分远不如现在的抠图剧绿布剧分高,实在让我们这批看过巅峰时期武侠剧的港剧大陆剧感到辣眼睛,轮成本轮特效风云真的不比现在的剧,但诚意却超出了很多
如果,让我只能选择一句最喜欢的诗句,我会选择它——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这句诗出自武侠剧《风云》,我不知道它的平仄是否正确,单看意境,已是一绝。
每次读到这句诗,总会忍不住想起十多年前追捧电视剧《风云雄霸天下》的日子。
剧中,聂风和梦姑娘共同写下了这句诗,表达了二人希望远离江湖的美好愿望。
然而,现实不尽如人意,相爱的男女却得到了天人永隔的结局。
当年见到梦为了聂风而死,我恨死了编剧,骂了他好多天,后来干脆自己动手创作了一个同人文把聂风的结局改了!
现在觉得,作者之所以把女主角取名“梦”,是否在告诉观众,这个女孩只是聂风一个短暂而绮丽的梦?
想起当年我为聂风改编的结局,真的很好笑。
我想出来的结局是:聂风在无双城认识的初恋情人——明月姑娘重新出现,但失去了记忆。
聂风跟她重逢,她却忘了他。
于是聂风努力帮助明月恢复记忆。
皇天不负有心人,明月终于记起了他,记起来了他俩的一切往事。
最后,风月结为夫妇,归隐山林,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少年时代的自己,受不了虐,总是向往童话式的结局。
长大后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童话式的结局几乎不存在。
熬夜两个晚上重温了一遍《风云雄霸天下》,44集,颇为感慨。
不错,这是一部武侠剧,而今确觉得是一部无比成功的偶像剧。
雄霸的气概!
痴情外冷内热的步惊云!
真情狭义的聂风!
秦霜的胸怀宽广!
而戏里宣扬的正道公道侠义情义精神更是让人敬佩不已!
姑娘们也个个美丽善良生动活泼!
没有矫揉造作,特别真实。
讲年轻,有风、云的冲劲,讲青春,有幽若、楚楚的纯真,讲看破,有无名这样的真正高人,讲执念,有剑圣、雄霸、破军……大量的人物形象。
每一种人,每一种形象,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温经典,只有敬意跟学习。
什么是人生,什么又是人生的意义。
欲字,情字,几个人能超脱。
在人生这个追逐的过程里,一定别忘了偶尔停下来感受一下生活,享受并珍惜你追逐的得来。
到头来一场空,唯有用心对待人生,而不是欲。
崇尚正义,侠义的情,拒绝无情。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入世,爱世,在尘世中修行。
特别感谢有这样的背景音乐!
每每听到,一股莫大的情感袭来!
深刻的感受才能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理解更能深刻地感受。
回想起,小时候,只有在放暑假之余才能追上几集剧,仍然看的不完全。
现在重新看,依然让我心潮澎湃!
有谁能知道,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学习风云里一点侠义精神,做一个男人,该多么生动!
这是第一部玄幻类的剧吧?!
真不错。
按照那个时候的制作水平!
现在都拍不出来这样的剧了!
起码故事就编不出来!
还动不动就几亿,也不知道把钱都花在哪儿了!
记得当时看的时候还不能接受,因为那个时候还真的很少出现武侠加特效,而且这部剧的特效还是很重的那一种。
刚看的时候感觉有点儿像动画片一样。
比如说,剑会冒红光啊等等!
感觉很新奇,所以也就一下被抓住了眼球。
好像也是暑假,反正跟老姐一块儿看的。
那个时候好像还是周末大放送,一天可以连着看好几集!
😃记得我当时喜欢的是秦霜啊!
而老姐喜欢的是聂风!
因为步惊云的一头方便面真的是难以接受!
……女演员方面蒋勤勤饰演的第二梦真的好漂亮啊!
包括脸颊上的桃心印记!
真的很经典了!!!
刘伟强当年带领古惑仔的兄弟,成就了《风云雄霸天下》这部票房冠军。
几年后又有电视剧版本播出,一来二去自然要相互比较一下。
1、雄霸:千叶真一这里我们只讨论第一部的电视剧和电影,对于第二部不做讨论,千叶真一的雄霸是唯一一个参演电视剧和电影的,也只有他才能驾驭雄霸那种霸气,三分归元气也只有在他手上才能发挥最强威力。
2、聂风:郑伊健、赵文卓郑伊健帅气没有问题,就是感觉有点刻意,赵文卓相对来说有深厚的武术功底,动作更加到位,剧中凡是和他有关系的女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明月、第二梦、幽若、独孤梦、孔慈最后都死掉了。
3、步惊云:郭富城、何润东不哭死神应该是郭富城那样冷漠,看到何润东,脑海中立马浮现孔慈、孔慈,你不要死的画面,此时此刻任谁也想不到这是不哭死神步惊云。
4、孔慈:杨恭如、吴辰君电影版的孔慈是电视剧版的孔慈和幽若的结合体,颜值自然也是杠杠的,无可挑剔,电视剧版孔慈估计是得罪了造型师吧,最让人不能忍的是,她的爱情给了聂风,身体给了步惊云,婚姻给了秦霜,一个小女子在那种环境下确实不能决定自己。
5、楚楚:舒淇、陶红舒淇就是来打酱油的,顺便把剑圣搞死了,电视剧版楚楚是陶红,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的云大哥,只可惜后来被喜欢她的剑晨大哥侮辱了,成了她一辈子的阴影,自从被侮辱之后,也收获了云大哥的爱情,是福还是祸呢?
6、颜盈:伍咏薇、田丽风云第一美女颜盈,两位演员在选择上面都符合,伍咏薇和田丽都是那么妩媚动人,伍咏薇戏份比较少,田丽先后几次易主,有聂人王、雄霸、破军和绝无神,最让人惊奇的是她几十年容颜不变,想问一下她是如何驻颜的。
7、秦霜:谢天华、王喜秦霜是三兄弟中心思最缜密之人,是聂风和步惊云所不及,秦霜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只可惜没有一个好的归宿。
8、文丑丑:郑丹瑞、何笃霖文丑丑表面上是一个溜须拍马之人,实则非常聪明,在大事情上面从来不糊涂,平日里对秦霜和步惊云以及聂风三兄弟也是尊敬有加,正是因为这些在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
9、泥菩萨:黎耀祥、卜学亮没有泥菩萨,也就没有后来的风云,雄霸就是因为过于信命,最后虽然想要逆天改命,可是风云已经对他产生阴影,这也是他败的主要原因。
10、聂人王:方中信、顾冠忠北饮狂刀聂人王,南麟剑首断帅,当年也是江湖风云人物,只因厌倦了江湖纷争,想要回归田野,和妻儿过一些平静生活,只可惜雄霸不给他机会。
11、独孤鸣:朱永棠、格桑独孤鸣典型的富二代,本事不大,就喜欢装,朱永棠比较帅气,电视剧版的就一个猥琐男,看到他和明月结婚,真的感觉好恶心。
12、独孤一方:吴志雄、杨力吴志雄的独孤一方才露脸就被步惊云杀了,电视剧版里的搞了半天还是个假的,要是真的,聂风的疯血也不是他的对手,那可是齐名无名的人物。
13、剑圣:黄秋生、刘喜仅就电影版出现的人物,黄秋生的剑圣是最厉害的人物,最后时刻领悟剑廿十三式,是无敌的存在,可惜命运无常,被一个不懂武功的丫头杀死,电视剧版剑圣无论怎么追赶都打不过无名,最后还被步惊云杀死。
至于电影和电视剧版《风云》哪一个更好看,这就难说,电影相对来说故事比较简单,但特效感人,电视剧版剧情丰满,但特效有些不如电影。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我们童年的回忆,都是美好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玩泥巴玩多了,我的童年居然错过了这部神剧。
这几天没事,在家刷剧,稀稀拉拉看完了《风云1》。
不由得感叹,拍得真是好啊。
虽然造型、布景、配乐不忍直视,但整体剧情真是完爆我看过的几乎所有武侠电视剧,其内容的丰满、故事的曲折、命运的跌宕起伏、台词之正常,都是我多年未曾在国产剧中见到的了。
可惜如今武侠式微,写的乱七八糟的仙侠大行其道,小说除了当年的金庸之外,也就是凤歌的三本书好看一看(对,我就是情节控,主角再苏没有情节我就看不下去,说的就是古龙和当代仙侠)。
假若当年还在中二期的时候看到风云,想必我也不会对金庸那么痴迷了,毕竟风云不像金庸那样,写书就写书了,还偏偏要加进许多说教的内容,对于言情戏的把握也恰到好处,不会像现在的剧那样多到注水,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让人看不下去。
唉,可惜是现在才遇到了它。
现在这么大,经历了现实中的许多事,对于那个虚构的江湖,自然没有从前那番兴趣,而且身边也没有人同我一起讨论了。
不然,按照我从前的脾气,定要将剧中的各大门派、武功排名、阴谋诡计、感情纠葛、人物评述搞个一清二楚,还要把自己代入每一个角色玩一玩。
现在看剧,却只是图个热闹,早已累得不想玩这些游戏了。
我最喜欢武侠剧中的桥段,就是主角们(或者配角也行),在匆匆赶路时(不管是林间还是热闹的城镇上),一起走到茶馆里(或者饭店里),坐下来,叫上一壶酒,几斤牛肉,一点饭菜,边吃,边听着路人甲乙丙丁的谈话,要么,就是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这种场景让我十分有安全感,知道前方还有路,路不会停,剧也不会完;而又不像大战来时那么群情奋勇。
只是大家坐下来,歇歇脚,马上又可以,走向下一张地图了。
毕竟,电视剧里的赶路,可不像剑三,可以神行千里,也可以定点传送。
这次看风云,最喜欢的三个人,两个是风云二主角,这毫无疑问,编剧简直把所有的光环都加在他俩身上了。
还有一个人,没有那么多光环,甚至还做了许多脑残的事减分,我却很喜欢他。
那就是剑晨。
大概是在剑晨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前半生,也就是出师门之前,光芒四射,不仅得到师父的万般宠爱,武林中人也是对他手上的英雄剑大为敬佩。
可是,一遇到挫折,马上因为心志不坚,犯下错误。
犯错之后,手足无措,因为之前从来没犯过错,自然也不知道如何去弥补,动不动就寻死觅活,感觉自己有愧师父无名的教导。
还好,最后大战在即,无名将其带回自己身边,归隐山林,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我不知道风云II或者漫画里的结局如何,但电视剧的这个结局颇得我心。
剑晨虽是英雄剑的传人,但格局不大,终究不是成大事的人,让他跟着无名修炼剑法,同时悟一悟人生,抛却虚名,恐怕才是他应有的人生轨迹。
我跟风云无缘,十多年前,我大概还看到了风云的一个场景,是最后一集,步惊云、楚楚和丁宁在聂家村寻找聂风与第二梦的踪迹,步惊云说的那句话,就算找遍聂家村方圆数百里,我也要找到他们。
唉,可惜,之后我一直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电视剧,然而不知何种原因,电视好像很少重播风云,导致我十多年来,一直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虽然我对于这个场景印象深刻,但却等至今日,才有缘再见。
心疼我自己。
不过现在看来,我的审美观倒是没怎么变化,十多年前喜欢的、念念不忘的,现在依然会喜欢。
纵然不会像从前那样走进剧里去,也还是会动心。
而现在的电视剧,纵然布景精致了,妆容好看了,特效也从五分钱变成了五毛,我还是喜欢不起来(对,我说的就是万口称赞的琅琊榜、古剑奇谭、花千骨这种)。
我喜欢的那个风格,就是满口仁义道德,为了天下苍生,以武犯禁,挑战权威,时而有美人在侧红袖添香,时而去去茶馆、饭店把人家的店给掀了。
纵然画质不清,特效五分,妆容粗糙,我也爱得不得了。
学龄前种下的那个武侠梦,从来就没有灭过啊。
以及风云CP一生推(真的还用推吗,简直官逼同死--
你可以猜一下我是比较喜欢……
初中看的时候觉得好炫哦~
小时候觉得没啥违和感,。。。
步惊云啊步惊云
囧死了,但当时真的追着看诶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竟会觉得何润东真的好帅!孔慈真的好美!…… ……唉!五颗星送给年少无知的我自己!
就特别想吐槽何润东的方便面头~
必须5星,至今念念不忘。
我竟然也看完了
这部小时候看的津津乐道来着
我喜欢风云。
造型和道具不行,选角也有问题,整体就显得很山寨,好在有蒋勤勤,不过那个红心痣还是蝴蝶痣来着也太傻比了吧
还不错,话说怎么在douban上找不到续集
现在想想真是基片中的战斗基啊,相爱相杀最美好=v=
想当年..."你对我说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是我要的明天…… "
赵文卓何润东hhhhhhhhhhhhhhhhhhhhh
借用个别人的评语:恕我直言,这部剧真是可怕
信息的匮乏导致了对不确定性的胡乱关联,信息爆炸后让大家看到了编剧局限与愚蠢,也看到了封建迷信搞什么命格诗的愚蠢。
重温,好看死了
就记得那些雷人的造型了,不过蒋勤勤的造型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