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表态,这算是一部触动自己少女心的电影。
下一段是内心os完全是因为罗云熙而找着这个电影的,看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定要在看完之后来关注豆瓣的评分,哈哈哈,果然跟我想的一致的评分不高,但是却高于我的预期,同时,评论人数却又低于预期的那么少,感觉真是比单纯评分低还凄惨呢。
咳咳咳,下面是正式的观影感受。
其实就是高中毕业的花季少女如何春心萌动恋爱的简单故事,但是却是我近年看过的青春疼痛爱情里面最不错的电影。
首先是满屏的土气,要是你还看过男主和女主的别的剧的话,你绝对必须认同我这个观点。
明明是14年才拍的不算老古董的电影,但是服化道都在出卖年代,每一帧画面的截图都透露出一股乡村非主流的泥土气息。
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代入感真的强到不行,翻翻自己中学时代的照片,可不就是那种村姑的审美气质嘛。
这一点是弹幕里面吐槽最狠的,也是很多人弃剧的原因。
可是,不知道是剧组的资金短缺产生的歪打正着,还是新生导演的匠心独运。
总之,他真的给我一种跳脱时间回到过去的画面感,那是一种浓浓的真实带来的美的缺失,因为它丝毫没有不尊重年代篡改旧审美,这是我觉得现在很多剧欠缺的。
其次让我触动的是男女主之间莫名其妙就很尴尬的互动,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开房,第一滴血。
青春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矫揉造作里面配合点欲拒还迎,那不就是大写的尴尬么。
如果你的初恋你还回忆得起某些细枝末节的话,你仔细玩味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女盆友),很多情景,真的,用现在的视角就叫“超白莲花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很经典的说法,恋人关系最美妙的阶段就是双方都想跟对方上床却还没上成的时候,粗俗但是客观。
杨芳芳把郭阳爱到骨子里了,却还是在第一次开房的时候推开他,我觉得那场戏是疼痛青春表现力最强的一场。
满屋子都是恋爱的酸腐臭,眼看稚嫩的少女就要被恋爱的糖衣炮弹腐蚀而选择美丽的疼痛了,但是她恐惧,她害怕。
她想要把自己的美好献给这个自己觉得爱得想原地捆绑的少年,可是献上一血这种事情,下一次决心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是青春,结着丁香花忧愁的青春。
与之相对的,本来燃着熊熊烈火却遭遇细雨被浇灭的少年有种莫名的怒气,这也很真实,排泄都是有快感的,自然而然,阻挠排泄必然是会带来反感的,少年掩盖了很大程度的反感,却还是漏了一些出来,这也很青春。
总而言之,我喜欢那一场的表现,完全就是青春本人在表演,带给我的,只有扑面而来的荷尔蒙。
最后想说一下这个故事的结尾。
其实很多青春疼痛系列的故事结尾我都不喜欢,青春时期的爱与忧愁本来就与成熟(指的是谈婚论嫁时期)时期的爱恨情仇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没必要给每一个故事都硬来一个男1对女1的结尾戏,因为作为“成长”的过来人,我们都很清楚,三十多岁时候的男一怎么可能还是十来二十岁时候的男一啊,就算有这样的故事,那也是小概率事件啊。
喜欢这个故事,就像喜欢喝一杯青柠檬汁,不加蜂蜜是回忆,加了蜂蜜是养生。
我们会因为各种契机看到各种电影,伟岸宏大的秀气灵动的,缠绵悱恻的直抒胸臆的,但是我们不见得会为每一部电影都写个观后感。
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其实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我想表达的是,当一部电影让我冲动地想留下只言片语的时候,我们是产生电流的。
我真的被这部电影打动了。
这可能是我看过最真实最舒服的青春片了,没有狗血,也没有浮夸,没有刻意讨好,也没有硬凹的时代感,有的只是真实的小细节,像一根根细细密密的针,一下一下戳到你,不是撕心裂肺的痛,却刺得人心里隐隐生疼。
大抵每个女生在学生时代都有暗恋过一个男生,而郭阳的模样,就是最契合记忆中那个男生的模样,他高高瘦瘦,穿着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也很帅气,眼睛明亮又温柔,会弹吉会唱歌。
电影更多的是把镜头给了女孩芳芳。
在书房假装学习,其实把郭阳的信藏在课本练习册下一遍遍摩挲偷看。
收到郭阳寄来的信件,内心充满了甜蜜,把信中的内容“我想起你了”看成“我想你了”,小小的失落后又发现竟然他说自己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女孩,情绪仿佛在过山车。
在公交车上冲动的想要坐车回镇远寻找郭阳,却在起身让司机停车的瞬间发现自己没有带钱,被朋友调笑后羞涩坐下最后默默回家。
为了让自己以最美的样子出现在暗恋的男孩面前,换发型,敷面膜,做眼睛手术,穿上美美的小短裙,固执地不去联系他,而在每一个浪漫的地方游荡,幻想着能与他来一次完美的邂逅,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却猝不及防在街边吃烤串的满嘴油腻的时候被他撞见了。
多么好笑,又多么尴尬。
可这就是最真实的青春的本来面目。
一起吃烤串聊天时,目光的无意碰撞却又羞涩地躲开。
一起出行游玩,在车上被同学开玩笑时偷偷地别过头得意的笑。
剧情平淡而缓慢地展开。
而漂流过程中的翻船,算是这波澜不惊的剧情里的一出小起伏,获救后坐在岸边惊魂未定的芳芳,一个劲念叨着再也不要漂流了,所有的恐惧都被郭阳拥在怀里拍着背脊的温柔软语轻轻消解掉。
郭阳无疑是温柔的,在他出现的所有的镜头里,他都是带着笑。
他也会问芳芳为何只给他回信,听到答案后笑得特别开心;他会在一起聚会喝酒时带着小小的倔强替芳芳挡酒;他会坐在台上望着芳芳深情款款地弹着吉他唱《喜欢你》。
初吻这个场景拍得特别让人悸动。
酒后的郭阳大胆的靠近了芳芳,揽住她的肩膀毫不犹豫地就吻住了她的嘴唇,我以为只会是蜻蜓点水的一个吻,没想到郭阳辗转加深吻了很久很久。
郭阳和芳芳在老大桥上坐了一整夜,清晨郭阳牵着芳芳去坐自家的船,还在芳芳上船的时候体贴细致地扶着晃动的船。
带着芳芳去爬山看火车,在芳芳说我来过的时候,带着小嗔怪说“跟我来不一样嘛!
” 在山顶的时候,芳芳带着羞涩主动亲吻郭阳的侧脸,两人手拉手看着阳光下的火车轰隆开过的背影让人心里一软。
第一次在外过夜,郭阳的辗转难眠,小心翼翼的试探触碰,扁着嘴努力的隐忍和眼里闪着泪花都那么真实,他躺在芳芳旁边,温柔又可怜地说:“睡吧,我保证不对你那样了!
”最后委屈地回到自己床上裹着被子蜷成一团。
第一次没能成功。
但郭阳的温柔和热情让芳芳沦陷了,她毫无保留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刚刚到大学报到就忍不住思念,千山万水跑了回去找他,也终于让两人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影片的后半段看得我心里有些难受。
初尝情爱滋味的芳芳,完全沉溺于爱情,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占有欲,她开始变得敏感易怒,开始不断地因为大事小事发脾气,动辄提出分手。
郭阳被芳芳的不断提出分手刺伤得泪流满面,唯有不断认错,之前的甜蜜渐渐在消失,仿佛两人之间只剩下不断地争吵和不断地和解。
有人会说,芳芳太作,郭阳太渣。
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郭阳爱芳芳吗?
当然是爱的,他的温柔、体贴、细致、呵护以及第一次被分手时的泪流满面都是爱,可是显然,郭阳爱得没有芳芳那么多,芳芳太在乎。
年少时的爱情,大抵都是如此,明明很相爱,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就像两只想要报团取暖的刺猬,明明想靠近却在互相伤害。
恋爱中的女生尤其如此,她会患得患失,会小心眼,会敏感多疑,更会无理取闹,不断地索求,只是这一切的背后,她要的只是他更爱她而已,因为她的心中只有他一个,然而他的心里除了她,还有音乐、足球和朋友。
芳芳爱郭阳吗?
毋庸置疑也是爱的。
只是她不懂得保持距离,不知道除了爱情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美好事物,她爱得太执着太疯狂,也太失去自我。
直到两人分手多年以后,郭阳还是会想起芳芳,而在接到郭阳打来的电话时,芳芳还是会愣神,在约定好的咖啡厅外,芳芳看着里面的郭阳还是会不由自主露出微笑。
影片最后结尾是芳芳想象着,画面回到当年分手那天,芳芳又一次提出分手,赌气跑了出去,很久之后,回过头,却看到郭阳站在那里,带着笑,两人在阳光下拥抱在一起。
如果那时候我没有提分手,如果那时候你追出来,如果那时候你在,也许……可惜,现实永远不能重来。
没有滤镜、没有修饰,有的只是笨拙、青涩、粗糙、遗憾和疼痛,也许这就是你我曾经历过的最为真实的青春。
让我心动的初吻
我喜欢的两人的背影
我很喜欢郭阳低头抿嘴微笑的模样
最美好的时候啊~
看之前我并没有抱有幻想,最近经历了夏有乔木、致青春2、左耳这样的青春片后,我想现在的青春片唯有一点可取就是演员颜值,这个我想也不例外。
开篇的这种抒情的音乐更是让我觉得中了心意,然而越往下看越觉得这是我看过最真实最舒服的青春片,没有狗血,没有浮夸,没有臆想,没有刻意讨好,没有硬性的年代感,它只是平静的讲述着我们经历的故事:年少时对于爱情完美的幻想,初恋时任性常把分手挂嘴边,而最后真的因为一句只想让对方更重视自己的“分手”和不联系而告终。
高中是我们的高中,校服是我们的校服,大学是我们的大学,初恋是我们的初恋,青春是我们的青春。
另外配角们的非专业表演也很棒,他们的给我感觉就是普通人刻意表演的感觉。
至于女主,初见、初吻、初夜、任性、分手等等刻画的都太逼真,男主的不温不火也没有太大问题。
最后一定要赞一下编剧和导演,太难得能看到一部朴实无华的片子,这种片子所带来的共鸣,一辈子只会有一次,因为青春只有一次。
为了罗云熙来观影,却发现影片里是最真实的我们。
回想应该是最最紧张的那三年,我们有多少人却过得心不在焉,眼中唯有楼梯口忐忑的等待和擦身而过的期待,总希望各种故事中的美丽邂逅发生在自己身上,每个丑小鸭都梦想着成为白天鹅,希望他的目光能落在自己身上。
千万人中,当我看向你的方向,发现你也正在看着我,这是多么多么的幸运,那样悸动的期待才是最美。
我们都梦想着成为主角,能在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弹幕很多,都在说女主作,男主渣。
有一条我印象深刻,说女主作男主渣的孩子们都还太年轻,没有见过爱情本来的样子。
每一个初恋中的女孩都是杨芳芳,每一个男孩却不一定都是郭阳。
杨芳芳本以为平淡如水的高中生活中唯一的涟漪就是突然停电的那一刻整个教学楼的欢呼,集体第八套广播体操前超出友谊的男女关系的通报批评,是看到朋友的男友挺身相护的羡慕。
宽大的运动校服遮住了我们的青春,一幅幅眼睛封印了大家的情窦初开。
一封信改变了杨芳芳的平静,赫然发现,初中暗恋的男孩郭阳竟然说自己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女孩,那一刻好像其他什么都不再重要了,自己开始为了他心中最完美的形象而努力,以为摘下眼镜,留长头发,穿上白衣长裙,变白变美就是完美,每一个杨芳芳都傻傻的做过幼稚的努力,傻傻的期待着最美好的那一刻的重逢。
杨芳芳充满期待的回到郭阳所在的地方,忐忑的与老同学聊着近况,只为听到郭阳的消息,只为等待那个重逢的时刻,她幻想过很多种场景,很多个契机,没想到是在街边吃着串串,嘴角沾着油。
那天她穿的不是最美的衣服,也不是任何她幻想过的美好场景,郭阳只是微笑着像一个老同学该有的样子,坐在她对面微笑着聊天。
在场的每个男生都坦然的承认自己暗恋过她,她很开心,更开心的是郭阳也在。
场景很真实,真实的有些土,青春的悸动很唯美,美到每一个心跳每一个微笑都一尘不染。
但我们唯美的青春不就是发生在这些看起来很土很不唯美的时间和地点吗?
电影中有太多美好的细节让我们可以回忆起自己,即使换不掉斑驳的墙壁、油腻的路边摊、旧旧的宿舍楼开水房、简陋的旅馆。
罗云熙扮演的郭阳帅气青涩却温柔,其实跟我们记忆中的那个人可能相差甚远,但是那一个个羞涩的对视,偷偷的凝望,不自觉的笑意,脱口而出的抱怨,不就是我们青春回忆中的样子吗。
穿着红衬衫站在楼梯下,看似不经意的谈天,其实是为了等着暗恋的女孩出现,他不知道下楼的女孩也为他而慌张;车上面对起哄的同学们,不自觉又得意的笑容;漂流时翻船以后抱住芳芳温柔的关心和顺从;问起芳芳为何给他回信的期待和开心,替芳芳喝酒时的逞强,尤其是弹着吉他温柔唱着《喜欢你》的微笑,扔硬币时的小心机,问你是不是要跟我走了的开心像是吃了一口蜜糖。
像每个男孩子一样,他的热情和温柔在恋情开始时爆发的淋漓尽致。
他带芳芳去看自己认为最美的落日火车,去坐自己家的船荡漾在湖光山色中,黏人的跟着芳芳早早去凯里想要抓住芳芳走前的每一分钟,迫切的求芳芳留下陪他却还是尊重芳芳,体贴的给芳芳买早餐,每时每刻都想跟她在一起。
芳芳对突如其来的恋爱还有着一点点不习惯,郭阳的热情让她慢慢沉沦下去,刚到校报到不久就抵挡不住思念,又千山万水的跑回郭阳身边。
她以为自己真的已经成为了郭阳心中最完美的女孩,而郭阳也恰恰就是她心中最完美的男孩。
她开始毫无保留,开始全心全力的爱他。
而青春的全心全意,容易偏执,容易敏感,她时时刻刻索求郭阳的回应,而像许许多多的女孩一样,那时的自己不懂,爱情不会是一直激情澎湃的,爱情是需要一点点距离感的美好,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事,不仅仅只有爱情。
她开始作,开始动不动就耍脾气,提分手,只想看到郭阳泪流满面的认错、挽留自己,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爱的存在,才能证明自己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存在。
可年少时如何知道什么是完美。
没有了边界感,再多的热情都会耗尽。
郭阳也尽力挽留过她,他的宠爱、他的呵护、他的认错、他的挽留,每一个都是真的。
但最后芳芳再一次提起分手的时候他没有追出门。
不知是为了疗伤还是预谋已久,他很快跟别的女孩见面了。
也许倒回十年前我可能会跟着弹幕说他是渣男。
可现在成长过后我想说,他可能仅仅就是倦了而已。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当爱情只剩了伤害,离开有时也是一个无法拒绝的选项。
毕竟谁不想要安稳的幸福呢?
杨芳芳也曾幼稚的发短信告诉郭阳,她有男朋友了,她以为这样能让郭阳心痛。
但是过了两年又听说郭阳也有了女友。
估计当时的芳芳,心中仍是痛的。
杨芳芳终是长大了,郭阳给她的痛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了,可是当电话那头的声音传来,回忆排山倒海一般冲进她的脑海,过了这么多年,他依然能够轻易的打破她心中平静的湖面。
可是仔细体会,难道真的是郭阳么,还是与郭阳一起度过的敢爱敢恨的青春?
她去看了见证过二人感情的朋友,看到她实实在在带着烟火气的生活,她明白,他们都长大了,一切都过去了。
她坦然的去见了郭阳,隔着窗户见到他静坐在里面,依然有少年时的模样,芳芳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青春,最配这个镜头的,也只有微笑。
她幻想着是否能有另一个结局,是否能将这份青春时期的爱情永远续写下去,这是留给我们所有人的回忆一个美好的梦而已,因为我们都已经长大了,我们都知道,当时的我们,是最美的自己,也一定是无法回去的自己。
这大概是导演吴娜给自己,也是给85后的青春最大的一场祭奠,素颜青涩的谭松韵、罗云熙,素人演员们,一切都那么的真实,不加任何矫饰,太过于真实,会刺痛每一个人。
影片的拍摄手法与布景并不像海报中那样少女心,偶像剧,而是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甚至里面的话语还带着方言,也许表现的更贴近于真实,但难免为后面的偶像浪漫手法设置了阻碍,无法升华。
不得不承认,影片从刚开始的线路是清晰而细腻的,我知道,女生一直暗恋着一个男生,也明白,为了让自己最好看的时刻与他相遇,做了眼睛矫正手术,也将自己打扮成了最美的样子,并且回到了那个小城,只为在某一天可以偶遇,相遇的故事发生了,也按照主线开始相恋,并且开始各自的大学时代。
为了那颗跳动的心,为了那个令我们心动的人,我们总是全力以赴,希望自己更完美,因为喜欢,让我们变得有些许的卑微。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便是我爱的人同时也爱我,于是两情相悦的爱情总是会以微笑甜蜜拉开序幕,因为在一起的心愿实现的过于美好,美好的地恍如梦境,让人不真实,于是,我们欢喜之时还带着少许的不安,总是在蜜糖与彷徨若失间游走,在拥有的那一刻起,也便害怕起了失去。
每个女孩都会对爱的人抱有很多期待,因为爱,所以才在乎,因为深爱,所以面对第一次手足无措,那像未知的恐惧,让人惴惴不安,但是因为爱情,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女孩却也可以一下子变成最勇敢的人,那份信任与深情,那种矛盾的内心,或许一辈子只有自己知道。
女生是感性的,所以往往在以后比男生陷的深,一刻也不愿分开,所以出现了很多极端行为,以至于有一些人评价,女主后面“作”,可能这是人的性格所使然,但也可以说男生有些许想要更多的自由,女生一晚上没有睡,给男生打电话却被告知关机,我想谁都会生气与委屈吧,女生有些不情愿的给了男生看球的自由,而男生最起码不回来也未能及时打一个电话告知,这样的不平衡,或许就是青春时的懵懂,亦或是有点太过于自我,没有将他人多点重视,所以难免最后便失衡。
再到分手,女生生气离开,而男生未追,再到女生想念去男生学校,却发现已有新欢,其实都在告诉女生一件事,生活中除了爱情,你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只有爱情,那你终究只会成为一个失去理智的疯子,影片中男生还有乐队的梦想,而女生除了爱男生,粘着男生,连最基本的学业也不按时完成了。
最后的最后,是我没有理解影片的地方,觉得收尾有些仓促,工作后的男主与女主再次见面究竟说了什么,最后女主在那分手的回忆里,改写了男主没有追来,又代表着什么呢?
像是一个莫名的结局,说了一个没有结果的故事……这感觉,有些不太舒服。
最后说一句,果然一个人物形象是需要全方位包装的,男主真的没有了《何以笙箫默》中年轻何以琛的形象,不再是高冷学长,哎……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很佩服导演的,没有浮夸的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山崩地裂的感情纠葛,只有初恋的甜蜜,初恋的伤痛,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符合实际……说真的看着主角的名字叫做杨芳芳和郭阳的时候,忽然有一种亲切感,看见杨芳芳高中时期那身“土土”的校服的时候,恍惚间我以为回到了过去,看到了身边的故事。
其实在我们青春年少时学校总有那么一个男生呢,长得还不错,会弹琴会跳舞,那时单纯的我们又怎么可能不怦然心动呢?
也许是暗恋也许会表白,也许就像杨芳芳和郭阳一样在一起,只是结局谁又说得清呢?
初恋是甜蜜的,因为我们初尝爱情,初恋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初次分离,初恋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我们为之倾尽一切努力……就像杨芳芳爱郭阳一样,她可以为他付出一切,虽然最后受了伤,但这一切她不可能忘记,不仅仅是郭阳带给她的伤痛还有先前的甜蜜,以及未确定时的彷徨。
虽然看见很多穿帮道具之类的,但仍旧不影响我看到最美的时光——我们的青春时候。
初恋不是导航仪,更像是引燃成长的导火索。
1小学时期暗恋过的一个女孩,高二那年和一个体育生好了。
那时候刚分文理科没多久,还没有迎来旷日持久的补课,也没有堆叠成山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课业相对比较轻松,心灵相对比较放松,正是一个谈恋爱的好季节。
校园里栽种最多的是桂花和樟树,十月前后,太阳还很炙热,丹桂已经飘香。
许多心灵格外放松的人儿,常常在学校桂花树下肩靠肩地享受着单纯的爱情。
某一次路过,一眼瞥见了暗恋过的那个女孩,正闭着眼斜靠在某男生肩膀上。
“你的人生谁来操盘?
我操!
”当时的我有点失态,在心里愤怒地进行了如上一个自问自答,然后转身离开。
大家常说,天蝎座都比较记仇。
从那开始,我就一直默默地关注或主动的打听着关于她的一切。
每当看到她和那个四肢发达的体育生牵手走过校园广场的时候,恨不能喊来教育处主任严抓一下校纪校风;每当听到她和那个头脑简单的体育生好像因为什么事情闹情绪时,恨不能买来烟花漫天庆祝。
但看着,听着,失落着,兴奋着,到高考结束那年,丫依然还在一起。
大家做着一样的考卷,但却走进了不一样的人生。
毕业之后,大家各自迈进了各自的人生旅程。
许多同学都鲜有联系,但即便如此,该关注的,始终都还会继续关注着,哪怕是默默地。
听说,她和那个体育生考到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距离不短。
(哇,好!
)听说,她经常和那个体育生煲电话,一打电话就是一两个小时,很甜蜜。
(哇,靠!
)听说,她为了见那个体育生,居然一个人坐火车去到了他所在的城市,好像,不是住的宿舍。
(哇,她傻啊!
)听说,她们毕业后打算结婚,那体育生家境不错,估计会在长沙买栋房子,好幸福哦。
(哇,不是毕业说分手么!
)听说......她们没有结婚,也没有在一起了,两人各自成家了,她嫁到了本地的一个小镇青年,好像还生娃了。
(哇,啥时候的事儿?!
)多年以后,在一个小型聚会上碰见了她。
喝了一杯热水壮胆之后,问她:“过得好不好?
”“挺好的”,她说。
中间省略几千字,直切主题。
“你那时候的那个体育生,咋没成?
”,问的什么蠢问题!
“就......不合适呗,嘿嘿”,她笑了,妈的,还是那么好看。
“那你应该挺难过的吧。
”,我再次胡言乱语。
“没有啊,一点都不难过,那时候年轻嘛,都过去了。
”都过去了。
好轻描淡写啊。
我有点不信,怎么会不难过呢?
怎么可能就过去了呢?
2在看电影《最美的时候遇见你》之前,坦白讲,我并不看好这部电影。
没有引爆粉丝团的重量级卡司(演员几乎都不认识),没有名声响亮的制作团队(导演也是没听过),没有格外具备话题的亮点,甚至连片名,多少都觉得长了点。
但看完电影之后,我意识到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电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毫无亮点”,即便是没有大明星坐镇,即便是没有大导演压阵,这部青春爱情电影却远比大多数有着一线明星卡司、有着知名导演监制的所谓青春爱情电影要好很多!
而它之所以让人觉得好的地方,恰恰就在于它没有一线明星来破坏那种纯粹的真实感——是的,这部电影很真实,很接地气,让你觉得里头所描绘的青春与爱情,是很接近自己的。
不像以往那些青春爱情电影里的打架、堕胎、出国、得癌等等那样,让你觉得离自己很遥远。
这部电影的真实感几乎无处不在:地域上,是大多数人熟悉的二三线城市的模样;服装上,是大多数年轻时候随意穿着的样子;对白上,是大多数初恋时说的那些幼稚的话语;情节上,是大多数历经过初恋的人所类似的样子;情感上,是大多数人都曾感受过的那种感觉。
它或许不像《初恋那件小事》一般明媚,也没有《怦然心动》那么精致,但却以近乎粗粝的真实,让你能找到共鸣。
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即便是身处一线城市打小就衣着华丽的人,也会在其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初恋的那种情感和情绪。
尽管不少人(多半是到了一定年纪的人)觉得里头的一些话语,一些行为,显得有些“作”,但,凡是记得自己初恋时期是在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会知道:那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可不就是那个样子嘛!
导演吴娜是一名年轻的女导演,她之所以比大多数人做得好,大概源于她付诸了诚意。
甚至某种程度上,她将自己的情感经历糅进了电影。
所以会让观众觉得真实,觉得很近。
3意识到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懂得了那个同学在多年以后说出的那句“都过去了”所涵盖的意思。
也由此相信了,她可能真的不那么难过。
为什么不难过呢?
因为在她的初恋里,她可能收获了那个年华里最纯真的爱与恨、最单纯的快乐与悲伤。
无论是美好,还是疼痛,在多年以后想起,依然会觉得:值得。
之所以初恋如此的令人难忘,往往就是因为其发生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心跳加速,第一次兴奋难眠,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互相搭着肩欢笑,第一次彼此拥抱着哭泣,第一次小心翼翼地进行着第一次......。
当许多的第一次人生经历积聚在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里,那么,无论这份初恋有没有常规意义上的结果(比如结婚),都会在之后的人生中,占据着份量十足的地位。
以致于会让你记得那时的美好,感恩那时的欢乐,即使有不愉快的记忆,也终究会保留并带着善意予以温存。
而如此这般的,当你多年以后回望过去那份初恋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青春没有白费,会觉得很值很值。
但,这份值得的初恋并非一件小事,而是必须要有许多的足够让你觉得欢乐、美好的小事作为前提。
就像电影《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所勾勒的那样:主动给你写来的一封信,主动对你投来的一抹微笑;和你一起漂流尖叫,将你从水中救起并抱着安慰;在寂静时刻坚定地说一句我喜欢你,做我的女朋友吧;在你疲惫的时刻,将头移到自己的肩膀给你依靠;在你初尝禁果时,会考虑你的感受说不开始就不开始;在你还在熟睡时,从外面买来热腾腾的早餐......许多这样的小事儿,被电影表现了出来,却投射进观看电影的你的心里。
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初恋时让自己觉得美好和难忘的,也是如此这般的小细节。
有些残酷的是,造成初恋没能开花结果的,也往往是一些小细节。
诸如长期地冷落甚至直接不联系;诸如你不顾辛劳远赴千里去看对方,却得不到热情的对待。
而最具破坏力的,莫过于对方的背叛:背着你和别的人在一起。
原先你以为的永远,会在看到他和别人在一起时瞬间破裂。
而比这种“将来”的破裂更令人痛苦的,是心碎:爱没了,初恋也彻底结束了。
谁都会在结束之后的那段时间里充满着恨,不再联系对方,不再想起对方,试图像橡皮擦掉笔迹一样,彻底抹除那些与对方有关的记忆。
但时间并不会让你真正地忘记所有,反倒会让你变得平和:多年以后,你再回望过去,你会发现,自己的怨恨没了,曾经的那些美好记忆倒是又回来了。
即便是没有结果,你也会因为初恋时有过不错的回忆,而对此变得释然。
就像电影里所展现的那样,女主角芳芳(谭松韵饰演)最后还是去见了初恋时深爱过的那个郭阳(罗云熙饰演),比起被背叛时伤心地哭泣与坚定的眼神,她变得更加坦然。
得体地坐下,浅浅地点头,淡淡地微笑,然后,不再拉扯,不再留恋,走进热闹的人群,让过去的,都过去。
开花结果的初恋固然近于完美,但初恋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有没有结果,而是过程。
当然不是说要抱着“没有结果”的心态去“玩儿”,而是,当你处于初恋阶段时,要记得认真地去享受它。
要多给对方制造快乐,要多给对方创造美好,要好好地对待彼此,付出真心。
你可以说一万遍“前任去死”,但你自己最清楚,某个细节勾起你的回忆时,你的心里还会开出花来。
会对曾经的初恋报以感恩:最美的时候遇见了你,喜欢过,快乐过,谢谢。
PS: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源于网络,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
首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交流。
可能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请了两个能跨越时间的演员,从初中生到成年人,谭松韵跟罗云熙的形象都没有太多违和。
能理解导演想表达爱情不仅仅是冲动和美好,仍是要面对爱情随之而来的情绪管理和相处模式。
但是剧情很难产生共鸣,前面的爱情很简单,年少的青葱,相爱很容易。
但是他们还没享受到爱情的模样,就开始了争吵,爱情还真的是累人。
青春校园剧的经典,不是因为情节多么曲折,男女主角美到不可方物,画面制作多么华丽,而是因为过于真实,真实到它是每段初恋的一个缩影… 高中时期丑小鸭的自卑感,大学校园想偶遇的小鹿乱撞,宿舍楼下焦急等待的突然惊喜,一句话就可以引申到的“我们分手吧!
”,每个阶段都串起了我们的青春。
芳芳一开始对郭阳的默默关注,高考完那个暑假的幻想无数次的偶遇虽没能实现,可那个人还是冥冥注定地不期而遇。
芳芳就这么一头扎进了她的爱情世界里,那里只有她和郭阳,她不能接受郭阳的一丁点地忽视,一丁点地分心,像极了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盲目而又勇敢。
但那一次次的奔赴,一秒秒的等待,其实感动的是自己。
结局是注定的,一个不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不懂得如何去珍惜,大家都在痛苦中成长。
所以希望每个女孩子都具备爱人的能力,也要先学会爱自己,也放过自己。
最直击人心的是最后一幕,如果那天我没走远,如果那天你追出来,我们会不会白头到老。
可是,没有如果。
作为一个很普通的女孩,看完这个电影后,感触特别深,电影中芳芳的初恋,勾起了我的初恋回忆,就是这样没有安全感,而且,芳芳的穿衣打扮,感觉很普通,就是可以让我们把自己带进去,是我们所有人的青春,不是光鲜亮丽的偶像穿着漂亮的衣服,上演一些或浪漫或狗血的剧情,这个电影没有起伏,很平淡,这就是我们的初恋,我看到芳芳生气跑出去,又回头看的时候,瞬间回忆涌满了我的脑海,因为我的初恋,我也是那样。
这才是我们的青春,真实,简单
高中就开房了,教坏年轻娃娃。。
请拿出P海报的热情来拍电影好吗?十八九岁作一作我能忍,但好好的男女主角拍成鬼真是不能忍。不过哥哥电视里放着有9哥和Rose的DW,好评!
故事过于简单平静的一如生活本身。女生还是要爱惜自己,男人得到了便不珍惜是习性。为你能控制住自身动物本能的才是真爱!才表白完就直接狂甩对方嘴唇的还是及早pass了吧!
在最丑的时候暗恋你 在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在最作的时候离开你 在最近的时候重逢你
这大概不是电影吧,这种感觉真实的可怕。四分,给导演勇气,用几乎流水账的方式,把这段真实又平淡无奇的女生日记搬上了大荧幕。没有高潮没有波澜,连校园后的土坡都是光秃秃的,连寝室楼下打水的地方都锈迹斑斑,就好像很多人闭上眼睛回到的地方。表白之前会呼吸急促的男孩,土气又帅气的校草,作的内心煎熬的女生,会因为一句分手掉眼泪委屈得像一个孩子的男生,会看着你微笑的时候眼里有星星的爱人。他到底爱你什么呢?大概就是漂亮吧。但,那也是爱啊。
有相当真实度的校园恋情片。但正因为情节太真实,罗云熙的表演太真实(太像大学里青涩懵懂又充满欲望的男生),所以感觉失去了艺术的感觉。虽然对现代青年学生的恋爱观、初夜观有审视和思考,但是一切都被真实的青涩淹没了。初恋有美好的余韵,但也有无数难堪和一地鸡毛。
因为暗恋你所以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因为在一起了所以一刻也不想分开;因为太紧密了所以开始想逃离了;因为分开了所以我们都长大了。影片就是这样平淡的叙述曾经的匆匆数年。
在电影院看的,被电影的名字所吸引,电影拍的很清新和干净。但是觉得有点拖沓,细节很多,故事性有点不足。
男主太龊
一颗星给大龙,一颗星给他的喜欢你,不能再多了...我一定是病了才会来考古...
太真实了。完全能唤醒自己青春期时懵懂而又青涩的心情。女主没办法控制自己保持一个成熟的女人在爱情面前的度,而男主也无法细致贴心地守护好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友的心,所以,他们之间的悲剧就如同世间大多的初恋一样,无疾而终。男女主演得很好。
没有怀孕流产劈腿,有方言但不减分,够真实好看了
高中那段拍的很真实比其他青春片好多了 然而后面的迷之剧情 除了开房还是开房 罗云熙在何以积攒的好感在这部戏里都透支了
这部电影的优点在于不浮夸,缺点在于太平淡,以至于耳熟能详到没有剧情
大写的真实!以及不时露出的尴尬,真的好像发生在身边一样。服化好有年代感,杀马特非主流的青春啊~
冲着罗云熙看的这部剧,真是把我气死。我说这造型能别这么土吗,这胡子就不能剃剃干净,好好的一个帅哥,感觉邋里邋遢的,穿的都是些什么衣服,无语,不过那吻戏和床戏简直了,容易上瘾,特别是罗玉的再来一次😅😅
恋爱中小女生拧巴的小心思表达得相当细腻。又一场初恋的悲剧。
哈哈哈哈,直白到范尴尬症。星星都给我韵
乡土,方言,素颜,不是一部偶像剧,而像一部乡土气息重的青春纪录片,很真实,很戳心,让80后的我共鸣很多。男女主演技都好棒,真是滴阐释了一个小乡镇的爱情。不做作。
其实比很多青春电影拍的要好了!结尾部分有些不尽如人意,但少女暑假期间的那段很不错呀,仿佛看到青春时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