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季人物立住了 这一季终于开始放肆探索讲剧情了 之前总有一种为了丧而丧的嫌疑 看完感觉像一拳打在心上 软绵绵的但是胸闷 一段时间就没什么感觉了 这季打完这拳还会在心里拧几下 而且台词也不再是大段的毒鸡汤说教了 正常真实了很多以前看完只有一种情感就是同情马男——他也没办法吧这样想 这季是真的为之生气 尤其是他们跟记者解释掐人事件时马男为了自己心里舒坦非要说出真相 马男活得痛苦就理所当然地脆弱发疯不承担责任 可是还有比他活得更艰难的人 他们在不得不坚强活着承受自己的痛苦的同时还要无端端地再加上 因为马男的任性所带来的 本不用承担的痛苦 而且他们甚至没有资本去使用酒精毒品来逃避 即便如此 正因为他们遭受了更多的苦难所以他们又都知道马男也不是故意的 就像我前几季感受到的 他们知道对于马男这个人来说 他做出这样的事也是没办法的结果 马男没办法不这样 于是他们包括我虽然又气又恨 可还是怪罪不了他 不过我产生这样的感受也可能是等第五季期间看事物的角度变化了 之前也有只是我没感受到最让人震惊的是花生酱和黛安居然已经结婚十年了 原来马男的世界里时间活得这么快 轰隆隆 人生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看那些人物谈到的记得的对于他们人生有着影响的事也就那么几件 连起来不过是几季电视剧 时间一直在给我们机会 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只是我们从来没成功过罢了 I have never been at the top of the world ever since.最后黛安送马男去戒毒所 这是第一次季终是带有希望的结局吧 马男加油哇 黛安加油哇另外看到有人说这季前面不错后面一般 其实我倒觉得每一集都各有特点 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叙事方式多变新奇到这个程度 太牛逼了吧!
而且片头片尾都好用心 配乐太好听了 希望能出原声带!
伴随着BoJack的这5年,遇到了很多剧,但BoJack仍是我心中的NO.1。
重新刷这部剧,我意识到不管看多少遍,这部作品都不能带给你安慰,它会让浮躁的心安静,让虚假的生活揭开面纱露出残酷的一面,而且它会让你抑郁,即使生活一帆风顺。
第四季的最后,Diane和Mr Peanutbutter搬进新公寓,当她再次被所谓的“惊喜”狠狠戳了一下,她崩溃了。
那一瞬间,我懂。
心想,碰到这样一个丈夫——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帮助别人,为自我感觉良好而去实现他人梦想——着实应该离婚。
离婚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呢?
生活还未走到这一步,我还不能想象。
但是这部剧给了我答案。
当Diane趴在方向盘上大哭的时候,Mr Peanutbutter这个她生活中唯一的温暖离她而去——Mr Peanutbutter是个天生的乐观者,他会继续他快乐的生活;然而独自生活的Diane会变得更加cynical并且孤独。
浪漫的关系是如此的虚妄。
Diane离婚的时候,她看到Mr Peanutbutter以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新女友,像是一切未曾改变。
这种情景已经让人心碎——但是更大的真实是:没有人不可替代。
每个人对待别人的方式都是相对固定的,不管是对待新交的女友还是刚出生的孩子。
所谓“独一无二“——只有记忆和执念让我们以为如此,只有离别和不可复归的生活本身让我们这么以为。
创意评论:第五季的艺术创意迸发出无以伦比的新观感。
最明显的是片尾曲的曲风每次都会根据主题而改变——Diane在越南时结尾是阮等弦乐,BoJack有Hollyhock来访这一集是摇滚曲风。
其次,分镜头的切换更具有电影感。
印象最深刻的是万圣节那一集,当Mr Peanutbutter和四任老婆/女友一起前往BoJack家开Halloween party的时候,反复使用了时间背景的切换和倒叙。
最后四个场景拼在一起,主角大声喊出:“This is gonna be the best Halloween!” 瞬间体会到艺术作品带来的情感冲撞和独特的魅力。
创作人员在不断的积累中表现手法更加炉火纯青,整部剧的走向也越来越深——从探索社会prevalent的愚昧盲从,到探求内心最隐秘的情感;从为社会公正发声到究底人生的意义——整部剧让我感觉到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人生的多彩有着强烈的相关关系。
当你刚开始创作这部剧时,观众还不熟悉剧中的人物——不了解他们的背景和性格,所以故事首先伴随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对社会的批判展开。
随着观众对角色的熟悉和喜爱的增加,我们逐渐了解到每个主角背后的故事,先是BoJack(第一季为他写书),然后是Diane(因为他的父亲去世),其中穿插着Todd(讲述他的黑帮背景和小时候的蠢事),接下来是Mr Peanutbutter(带Diane回拉布拉多半岛),最后是Princess Carolyn(从女仆的女儿差点到公子哥的太太)。
这种布局似乎是伴随着人内心深处的broken的程度。
BoJack有着最shitty的家庭,所以着墨最多去讲述他的故事,以及尝试理解为什么他会变成今天的模样。
到第五季的时候,这些人内心的故事都被剖析完全,于是情节的发展走向了更深的层次。
剧集开始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点BoJack,一点Diane,有时会像Todd那样碰碰运气,有时会成为Mr Peanutbutter盲目乐观,最后都会抹掉眼泪,做坚强的Princess Carolyn。
这就是伟大的艺术作品,它看似在讲述好莱坞的has-been和他的朋友们的荒诞故事,其实它给我们每个人强烈的共鸣,让我们被理解、被安慰。
她的人生被毁灭了,于是她毁灭了另一个人,从而毁灭了很多其他的人。
这部剧的荒诞之处数不胜数,比如跟三个小孩伪装成的“男人”交往的PC、莫名其妙担任各种要职的Todd、因一句录音而当上公司老板的机器人等,无比荒诞中传递着无比合理的信息。
但最荒诞之处莫过于,主角是最大的反派:毫无责任心、不知廉耻、招摇撞骗、玩弄他人、黄赌毒样样精通……BoJack的罪孽可以说是罄竹难书,而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他的母亲,也是一个受害者。
Beatrice的童年在她哥哥死前可以称得上完美:事业有成的爸爸、当兵的哥哥,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个柔情似水、贤良淑德、生了两个孩子依然保持少女身材的妈妈——像极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的麦瑟尔夫人和致命女人中的Beth Ann。
这种笼罩在镜花水月中的完美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一切必须原封不动地按照既定轨道运行,只要有一丝偏差,就万劫不复。
更何况,发生在Beatrice和Beth Ann家庭中的偏差是那么地巨大——失去了孩子。
于是,一切假象在一瞬间破灭,温文尔雅的妈妈不再能handle everything,文质彬彬的爸爸也露出了真实的嘴脸,最终导致整个家庭分崩离析。
在CrackerJack死前,Beatrice的生活真有呈现出来的那么美好吗?
一个细节就可以证明,表面的万千宠爱后隐藏的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嫌弃”:妈妈告诉她,雪糕是给男孩子们吃的,女孩子只能舔一舔冰块。
如果没有哥哥的死,Beatrice也许会继续生活在这种假象中,受着妈妈的潜移默化,变成和妈妈一样的女人,进入一个一样的家庭,过一样的人生。
她有两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次是上大学,一次是结婚。
Beatrice的爸爸让她上大学的理由与我身边许多女性朋友的家长想法是一样的:我们花钱让你上大学是为了让你在婚姻市场上更有筹码,不是真的想让你成为什么女学者。
如果没有家庭变故,那么Beatrice大概率会成为麦瑟尔夫人。
可惜,她失去了妈妈这个榜样,童年受过霸凌,又在大学里接受了半吊子的新思想,于是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人。
择偶是她的第二次机会:本来有机会嫁给有思想有头脑甚至有颜值的富二代,却因意外怀孕而委身浪子,从此在“被嫌弃”的路上彻底无法翻身。
在又一个被什么都不知道的BoJack吵醒的半夜,她狠狠地对儿子、也对自己说:You'd better worth it。
因果循环,另一个生命又走上了被毁灭的道路,而被毁灭的自己的儿子,又在成年以后反过来继续嫌弃着她也被她嫌弃。
死前,她对自己的儿子说:I see you。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至今想不明白,也许BoJack也始终没有完全明白,他只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拥有一段正常的亲子关系了,只剩下getting worse这一种可能性了。
五季看下来,酣畅淋漓,没有任何违和或者烂尾的感觉。
只是第五季以BoJack去戒毒为结尾,让我不禁疑惑最终季会以怎样的形式收场。
显然,吸毒是果不是因,BoJack的人生不可能在戒毒之后就得到救赎。
But I still love BoJack, because when you think your life is a hole, look at BoJack and you will realize how lucky you are.
真的很佩服这个系列的编剧,看完五味杂陈,但我糟糕的文字功底不足以完全表述。
每个角色看起来都在步入更好的生活,是吗?
是吧,又或许极尽努力依旧无法改变无法逃离。
Diane终于学会了与自己与他人和解,在Bojack需要她的时候即使恨他也坚定地给予帮助,她太清醒但又善良,看开一点或许会活得轻松许多。
Princess Carolyn还是那么坚强坚韧,工作上雷厉风行能力出众,对待感情也不拖泥带水。
虽然很惋惜她没有和Ralph复合,但她一直有自己清晰的人生计划,错过了就坚定地开始下一阶段,最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开始。
Todd是我觉得很神奇的角色,他像是世外之人,总是有着不切实际和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总能意外地做得很好,最后他脱下西装回归最初的形象,像在世间游历一遭最后飘然而去。
Bojack塑造得太立体太复杂,他是不折不扣的混蛋,但总能牵动人的情绪为他感叹。
他的内心世界太痛苦太荒芜太颓靡,需要用酒精和药物填满,才能苦苦挣扎这么多年。
当这些都被清除后,他看着漂浮在空中的自己会想些什么?
最后他选择了新的尝试,没有逃避,清醒地直面痛苦。
如果2021年要推薦一部影集,個人非常喜歡《馬男波傑克》,雖然是難以消化的卡通,劇中台詞卻字字刺中內心,男主角波傑克是過氣的影集演員,一直沈浸在以前的光榮中,他想變好,想變得再次有名,想得到所有人的愛,最後卻沒人喜歡他。
在自甘墮落的循環裡,不斷需要他人的救贖。
劇中沒有明確定義好與壞,在生活上,我們總是或多或少做錯一些事情,但這不代表我們就是個壞人,我們只能努力多做些好事,來修正自己,讓別人看見自己的犧牲,換取他人的信任。
人意識到悲傷需要一段時間,但,明瞭無需如此則要更久的時間,唯有放棄一切,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所有的關卡,都是跟自己過意不去罷了!
劇中討論很多有關人性面的哀傷,每個人都想要快樂,希望每天都能開開心心,本質上,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想要的太多,太多的比較,導致失去純粹的快樂。
讓我們認清快樂的存在不在於外在的給與,都是來自內心的滿足。
遺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太多抱歉是無法傳達的,就算讓對方知道,也不一定能理解,因為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懺悔都來不及了,而這個遺憾會跟著你一輩子。
《馬男波傑克》,絕對不只是一部負能量的影集,在劇中每個人都能尋找自己的身影,產生些許共鳴,它不是要告訴你怎麼做比較好,因為【好】根本沒有標準答案,但能了解到這些難過都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也許就能放過自己,也寬恕別人。
And it breaks my heart, again...after my heart was so broken that I thoughtit could never get any more broken.I thought it was safe,but it still, somehow, finds a new way to break.Because, even though, I'am the one who asked for this,now that I've got it, I am completely adriftwith no compass, or map, or sense of where to go, or what to do.So I go to Nanjing.I think I might find community, a connection to something bigger,but... I don't.In fact, I feel even more alone than I was before I left.But... I survive.I learn that I can survive being alone.I'm really happy for you
这分钟觉得自己烂得像坨飞散的翔,下一刻又觉得世界就是个巨型厕所,自己也不是最臭不可闻那一坨,刚准备原谅自己,又发现自己罪无可赦。
可我就爱吃臭豆腐。
某姜每天的日常是这样:写不出稿,啃会儿指甲吧。
写不出稿,看会儿资料吧。
写不出稿,这资料一点用都没有。
写不出稿,吐槽一下主编吧。
写不出稿,看看别人家公号都干了啥。
然后发现别人家公众号发了这样一篇文章:
这标题句式,吓得我绝经。
别说三十岁了,简直职业更年期。
别说职业瓶颈了,简直职业宫颈癌。
这种时刻,向左看看,没有主编,向右看看,没有领导。
还是看一集《马男波杰克》自我疗愈吧。
这剧中的每个人,都写不出稿活得不好。
看到他们也过得不好,我就安心了。
理直气壮原谅自己写不出稿。
没想到,戴安一句话劈头盖脸:
我最后的退路也被堵死了。
《马男波杰克》诠释了那一句“生命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这分钟觉得自己烂得像坨飞散的翔,下一刻又觉得世界就是个巨型厕所,自己也不是最臭不可闻那一坨,刚准备原谅自己,又发现自己罪无可赦。
新一季依然如此。
每个人的生活依然一团糟,拿借口原谅自己的不完美,拿伪装掩饰自己的混乱无助。
这样一个故事,可不能让《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看到了,不然又成了“臭豆腐”。
“臭豆腐”前因了解一下
《马男》还偏偏是“好莱坞”的臭豆腐①新一季,不丧了,也更丧了胡总编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负能量怎么会有人爱看?
堵得慌。
可负能量是《马男波杰克》的卤水。
不用卤水点,不成臭豆腐。
而臭豆腐的卤水里,有冬笋、香菇、曲酒、豆豉……都是好东西,只是泡的年月长了,就臭了。
像人,经历的事儿多了,就丧了。
随便品品爆表的负能量:
第一季“没用的老马”
第二季“人间不值得”
第三季“我有病你有药”
第四季“满脸写着高兴”总是为人生找到借口,亲手打碎它,又拼好。
借口终于能暂时遮掩人生,但始终有道丑陋的疤。
这一季里,依然如此。
戴安去越南散心,像文艺女青年一样列出去越南的十个理由。
都爱说“说走就走的旅行”、“诗与远方”,其实大多数人是“不想工作”“我失恋了”。
其实不过“我离开你,就是旅行的意义”
文青般的十个理由全是借口,真相是你孤独了波杰克被母亲虐了一辈子。
童年阴影他曾经说,我俩之中死一个就好了。
这一季,母亲真的死了。
他却发现,伤害没有随着生命而终止,反而变成了一个死结,永远无法达成和解。
第六集,他在葬礼上脱口秀了一整集,试图弄清母亲临终“我看见你了(I see you)”的含义,希望真的被母亲“看见”、重视。
却原来只是ICU(重症监护室)凯洛琳公主,想起来洛杉矶之前的岁月。
本来应该是奉子成婚,嫁入好人家,考个公务员,在小城市里操心房价尿布奶粉。
命运却让她流产,注定她要来大都市。
但这么多年了,却回到了想要孩子的原点。
原来只是换了身衣服原地打转,还是在机场
时间把杀马特变成了啤酒肚,好像人只会衰退很多人说这一季没那么丧了。
他们开始改变,开始成长。
我却觉得成长最丧。
小时候你觉得是因为你太小,所以无法解决家庭、学习工作、婚姻爱情等种种难题。
原来越长大越是死局。
成长是终于妥协,终于告别。
②那些人,长大了,也变小了为什么要看丧剧,看负能量呢?
连马男自己都吐槽:
看些无脑爽剧多好啊
我也只想看看人们谈谈恋爱
再看看人们谈谈恋爱
以及看看人们谈谈恋爱啊???
可是为什么还是要看《马男波杰克》,要看[江湖儿女]呢?
因为反而很多美满的故事,才是鸦片啊。
傻白甜的故事,吸完白光闪过,然后是一片空虚的贤者时间。
我和这些幸福的人儿,一定没生活在同一个宇宙。
不然为什么只有我活得这么难?
恰恰是《马男波杰克》这样的丧剧,挥舞着大棒,把我打晕,又用水把我浇醒。
让我突然醒悟:原来大家一样惨啊。
你加班,别人就不加班吗?
你写不出稿,别人就写得出稿吗?
我敢说,在社交网络上搞个“写手米兔运动”,一定应者众:“我因写稿而头秃。
”“我也是。
”在《马男波杰克》这一季季终,波杰克要戴安再写书,写他有多混蛋,以“认罪”,让自己的痛苦获得解脱。
戴安却说:
我们只是普通人,不是罪人丧到头了,就会发现,人都一样,不分国界,不分种族,都不好不坏,一肚子苦水。
这样的负能量看多了,不是令人焦躁,反而学会慈悲。
把自己放低一点,缩小一点,不再把自己的痛苦看成天大的痛苦,而是全人类相似痛苦的其中一个碎片。
先知道“人生为何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才“不拆穿”。
谅解了别人,也才能宽恕自己。
波杰克问:
万一我清醒了还是混蛋怎么办?
傻瓜,当然还是混蛋。
成长是终于不再要答案了,终于接受人生无解。
即使改变了,成长了,痛感也不会减少半分,你只是学会了忍受。
心还是躁动不安,屁股还是如坐针毡,人也还是难以自处。
你只是学会了利用这种痛感,去成长,去和别人、和自己和平共处。
③臭豆腐,更臭了,也不臭了没捏着鼻子吃过臭豆腐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小时候我是最讨厌臭豆腐的。
放学路上小巷口,油锅滋啦直响,就像帮臭豆腐的气味分子放炮仗助威,挑衅鼻孔。
这个时候,会有个扎双麻花的小妹妹捏着鼻子,跑远远再回头,冲着臭豆腐唱起来:“臭豆腐臭,臭豆腐臭,臭豆腐臭豆腐臭臭臭。
”多年后,双麻花小妹妹长成了披头散发的老姐姐。
在加班写稿的深夜里,小摊上油锅的滋啦声怎么那么好听呢?
臭豆腐升腾起来的热气里,怎么臭里带着温柔呢?
她塞了满嘴臭豆腐,落下两行热泪:“真香。
”-文:姜不停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看来前五集本来觉得这一季有点走低,还在想bojack怎么变得不愤世嫉俗了。
第六集看得我泪流满面,这还是我熟悉的那个神剧!
每次这部剧里有关原生家庭的描写都能引起我很大触动,可能我跟bojack一样,都是在原生家庭中被伤害过的小孩。
第六集整一集都是马男在母亲葬礼上的eulogy。
马男的妈妈是个刻薄冷漠又神经质的人,对小bojack从来的都是打击嘲讽,所以长大后的他才这么愤世嫉俗,没有责任感,敏感又痛苦。
Bojack人生中一个很大的课题就是想得到母亲的认可,就算在致悼词的时候他还在耿耿于怀母亲最后说的“I see you”是什么意思。
从没被看见过的小孩终其一生都在等待着被看见。
可惜的是母亲不会因为他的渴望而改变,最后等待他的还是失望。
最痛苦的是母亲已经去世了,连这点等待的希望也终于破灭。
冷酷的世界就这样告诉他,算了吧,你的父母不可能认可你赞许你,我想这可能是最悲哀最伤感的事之一了。
但是我最受触动的是Bojack回忆母亲跳舞的那一段话。
Bojack的母亲会定期跟朋友们聚会,聚会的结尾她总会跳一段舞。
这个时候平时总是酗酒暴躁的父亲也会停止抱怨,静静的看着妻子舞蹈,小Bojack也忘了对双亲的畏惧,感受着这一点“从溺水的生活中透气”的时光。
舞蹈结束,生活恢复原来的样子,依然充斥着酒精和争吵,仿佛这一点心灵相通的瞬间从来没存在过。
家人在一起就是互相伤害。
我想这是比“父母从来没看到过你”更痛苦的事。
明明是因为爱在一起,明明心中仍有爱,但是我们却因为曾经受到过的贬斥和伤害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为了保护自己,同样用伤害回击给别人。
家庭成了互相投射心灵最黑暗的负面情绪的场所,只有在忘了自我保护的时候,才散发出这一点点爱,就像砂砾中的金子一样,支撑着人继续忍受日复一日的痛苦。
每个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小孩可能都问过自己,“我爱我的父母吗?
”。
可能我们对父母的感情并没有那么纯粹,是一种复杂的多也深沉的多的情感。
我的爸爸跟Bojack的爸爸有些地方有点像。
他曾经离开了很稳定的事业单位的工作去做一个更自由的创作者。
不过我从来没看过他的作品,他似乎也不是很在意家人的评价。
我还能记得我小的时候拿他的书玩,他很不耐烦的呵斥我的样子。
写错了一个字被他骂“完蛋”的样子。
他也喜欢旅游,很早就走过国内的很多地方,但是他并不喜欢跟别人一起走,只喜欢自己出去玩。
我有时候觉得家人的存在对他也许是种拖累,他本来可以当个更自由更快乐的人。
也许是生活和家庭都不如意,他也有酒精方面的问题。
有一次喝多了朝我扔一个很重的挂饰,差点砸到我。
现在每次想到这个场景我都抑制不住的痛苦愤怒。
但是我又永远记得我小时候刚上学的时候不会削铅笔,他就每次都削好十只给我带着,他的手指头很粗,削铅笔的时候却特别灵活,削好的铅笔头又长又细。
我也还记得他带我到书店买凡尔纳全集,一边买一边得意的说:这套书很好看,你一定喜欢看。
我写的东西,画的东西就算很糟糕他看到了都会很惊喜的夸我几句。
我小的时候对他有很多怨言,总觉得他无视我的想法(就像很多中式家庭的家长一样)。
长大之后稍微理解了他,他也有他自己糟糕复杂的原生家庭,虽然他从来不跟我说(可能觉得我的意见不重要,我毕竟永远是个“小孩”)。
没人教过他怎么处理情绪,怎么表达爱,所以他只好像绝大多数代代相传的中国家庭传统那样,用挑剔,控制,打压表达爱。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他,但是我依然没法表达我自己的爱。
想要表达的时候,总会想起我灰暗焦虑的童年,像一只战战兢兢的小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骂,只好蜷缩自己缩小存在感。
又有时候跟父母展示自己,想要像Bojack一样被看到,但是得到的打击远远多过肯定。
时时刻刻处在畏惧和恐惧之下。
每当我想跟父母和解,对他们说些好话的时候,这个受伤的小兽就会提醒我它的存在,让我觉得和解就是对不起那个曾经承受过这么多痛苦的自己。
所以我也继承了这个家庭里代际间的创伤,学会了说伤人的话,把爱包裹在层层的自我保护之下,用一种扭曲的方式表达出来。
但是也有爱闪耀的时刻,就像Bojack妈妈跳舞的时候那样。
春天花开的时候,我们家总要一起去公园赏花,走在耀眼阳光下,缤纷花丛间,我爸妈仿佛也忘了相互之间的陈年旧恨,就像一对恩爱多年的夫妇那样,互相拍照,聊天,调笑,欣赏美景。
我给他们照相,三个人一起大笑。
这是我记忆里为数不多的鲜明的记忆。
在那一刻在我们之间,没有伤害和痛苦,只有纯粹的爱意在流动。
每次想起这样的瞬间我都觉得温暖,就算游玩之后回家他们之间还是会因为做饭之类的事大吵一架,搞得好几天不跟对方说话。
也许爱的力量太强大了,抵得过许多次伤害,就因为这样闪耀的瞬间,让我可以继续在接下来灰暗的日子里默默忍受,直到现在。
我想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之一,感受爱,给出爱。
但这也是最难的课题之一。
也许只有最勇敢的人才能宽恕,宽恕曾经伤害自己的人,无视可能会受到的更大的伤害,无惧的表达出最真实的感觉,对我们在意的人说出“我爱你”。
所幸的是我父母还身体健康,我还有机会继续修习这门课直到毕业。
希望有一天我能对我的父母说:我能看到你,我爱你。
到那时候我内心受伤的小兽应该就已经不会继续悲伤了吧。
重刷马男,第五季给我感触可以称得上最大?
等再看一遍第六季也许又会变了,但至少目前是这样。
分人物讲讲吧。
戴安和花生酱先生离婚那一段可以说是我记得非常清楚的了,去越南,看见花生酱和酸黄瓜接吻,戴安在车上的大哭,不同地区变换而同样的孤独,“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让一切变得那么糟糕。
”她和花生酱先生之间并不是不爱所以离婚,而是不合适,我想这更痛苦吧。
她待在越南的酒店换上旗袍戴上草帽的那个场面我记得很清楚。
第五季的戴安可以说是“脆弱”“边缘”,真的很需要心理医生纾解,问题太多了。
花生酱先生其实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和卡洛琳公主一样。
这季讲了花生酱先生的四段婚姻,戴安说“你一直在和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恋爱”。
每一段婚姻都是最青春的十年,然后女孩长大了,但花生酱先生仍旧还是二十多岁的样子。
永远活力,被人喜爱,所有人的好朋友。
第二季还是第三季里花生酱和戴安说,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转来转去然后等你回来。
你是我的全世界那种感觉真的很让人动容,他爱人就是全心全意然后付出自己一切,绕着你疯狂转然后给你惊喜的那种感觉,每一任一开始应该都很喜欢,花生酱先生一直以来也就是想要大家都喜欢他,爱他。
但后来,生活哪来那么多阳春白雪,真是一地鸡毛,不善于倾听应该是他最大的缺陷了。
戴安和花生酱做了之后,花生酱也是说要和戴安复合,酸黄瓜是个好女孩。
这个被戴安驳回了,他们的确不适合在一起,但我还是觉得花生酱在四个婚姻里最爱的是戴安,就像是他之前说的,我还爱着戴安,从没忘记过。
很可惜,真的很可惜。
然后是卡洛琳公主,和男友分手(猫和老鼠恋爱阻碍太多,也错过了),事业受挫,选择领养之后一直奔走,犹大离开之后她也变得更忙更忙了,这季讲了卡洛琳公主的过去,流产五次,第一次是和那个狐狸(这段真的很有感触),猫妈送的项链是不值钱的货,但是给她很大勇气,上飞机之前猫妈说的再等一年被卡洛琳拒绝那里,拉尔夫想复合被拒绝那里,真想为她欢呼,她值得最好的,不要停滞于此啊!
陶德本季做了主管,和无性恋女友短暂在一起又分手,两个人除了都是无性恋之外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约定一百岁你未婚我未嫁就再试试看,真是他的作风。
不过话说回来陶德真的能力太强,工作都很厉害,满脑子点子而且单纯且专一,简历也无敌。
他是一个奉献式的角色,也是全剧的金手指和“单纯”担当吧,其实蛮希望他能和艾米丽在一起的,做了sex机器人结果变成自己boss,很讽刺的处理,最后陶德在自己的秘密基地毁掉机器人,“i love you ,father”,很犯规。
然后陶德把西装撕掉,里面是自己的红卫衣运动裤,在夕阳中离去。
很感动很感动。
吉娜,不知为何我觉得她其实应该是做了一个“救赎”的角色,至少这一季是他的稻草之一。
马男在杀青后还了解她的一切,为了偷药跑去人家家里告白?
为她争取唱歌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帮助吉娜。
送礼物,精神混乱之后在聚光灯下两个人接吻,同居,吉娜在受伤后每天去看他。
马男说“她在我身边这让我感觉很好”“我要保护吉娜”的时候能感觉真挺在乎的,但是伤害她的也是他,很糟糕。
最后是马男,马男在这一季里要讲的真的太多太多了。
前几季的事情叠加起来在这季开始逐渐达到峰值而且逐渐转化。
第六集波杰克的独白可以说是全季神集,很有局外人开头的感觉,我妈妈死了所以我得到了免费油条,不断提起的i see you和最后才发觉的icu,我妈妈死了所以一切变得更糟了,因为你知道有些事情本来可以变好但是已经没机会了,最后开棺发现走错了葬礼厅,和第三季我最喜欢的那集海底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糊掉的道歉纸条,走错的葬礼,马男的一生其实都好像在不停的犯错,后悔,和错过。
父母的死亡彻底结束了他一直想要得到的亲情和认可,某种意义上不是解脱,反而让他更脆弱。
想得到赞同,得到支持和喜欢,想被看见,所以稀里糊涂做女权主义者,想改变自己而尝试戒酒戒毒,然后还是在暴走,瘾之间做错更多的事情。
上一季多出来的妹妹让他稍微好了一点,吉娜的陪伴让他又好了一点,但做错的事太多太多了。
菲尔伯特的拍摄,现实和剧情不断交叠的几集做得非常非常好,波杰克说:“被波杰克做错事伤害最深的人就是我自己”,他一直在堕落中挣扎又堕落,想改变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恐慌一切都会被发现,恐慌身边人的离开,他想要原谅自己,但这其实也是错的,因为不敢直视错误,就像是戴安说的,菲尔伯特不是让你感觉自己不错,而是让你认清自己的错误,就像是枪支电影那里制片人说的,为什么现实里总有这么多枪支案阻止我们美化枪击。
影视人物的错不是为了让你感觉自我良好,每个人都会犯错的。
多个人物堆积推动导致波杰克特效出事,然后住院以另一种方式药物上瘾,然后逐渐严重,甚至让我感觉比前几季更严重,他答应霍莉霍克会照顾好自己,但犯瘾后主动开车撞出事然后继续住院,嗑药达到巅峰,精神脆弱没有治疗加上入戏,分不清片场和现实,最后导致伤害吉娜,这个他想要保护的女孩。
正如所言,再次搞砸了,这次是完完全全的。
因为是二刷所以对很多地方感触不同了,马男每一季或多或少都有改过之心,但总有东西推动搞砸,想放逐自己去墨西哥然后差点和初恋的女儿酿成大祸,想和帮自己奥斯卡的经理人在一起然后over,想和萨拉琳重新来过然后间接导致萨拉琳死亡,想自杀然后看见奔跑的马群,想拍好骄马结果全部变成特效,想保护吉娜然后变成伤害她的人。
记得很清楚第三季安娜说的救生员故事,有人不可以救,因为他会拉着你共沉沦。
马男似乎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或者说剧里像是戴安,甚至花生酱都在说这个事,为什么我总是把事情搞砸?
而这一季尾马男想要找戴安把所有事坦白,但被拒绝,然后被戴安送到戒毒所。
即使说出来也没有任何意义,你需要改变自己。
故事以马男和戴安在戒毒所门前的见面告终。
或许第一次看我会想“会变好吗?
”但我是重刷,所以我知道,只会更糟糕。
生活就是一系列简单悲剧的复杂重合,堕落太简单,但要赎罪无比艰难。
应该说每个人的悲剧都不是独一的,而是无数悲剧叠加产生的。
马男波杰克中一个重点也是“原生家庭”,马男,戴安,萨拉琳,卡洛琳公主等的原生家庭都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往上父母的悲剧也来自祖辈,都绝不是说“我要改变”就可以重新来过的,但还是要继续,要和“错误”切断关系,继续走下去。
其实不太清楚马男给我的影响是好还是坏比较多,第一次看完时丧了很长一段时间,二刷也是一直在思考,但还是那句话吧,在虚拟世界寻找真实的人脑子一定有问题,如果我一直执着要在这里扣出点加油的鸡汤,那还不如去看很多励志片。
此外,本季提到的女权,上一季的政治,污点人物复出,以及大量的不同人物生活和故事描写,都给我很深的思考,马男之后要何去何从呢?
答案其实再清楚不过了。
还是要说菲尔伯特那段做得太巧妙,他可能也很想把自己和做错事的自己剔除开,就像是臆想出的搭档,但最后,毁掉自己的还是自己。
很喜欢这一季的海报,那个庞大的飞在空中的马男气球,和仰头看着气球的波杰克。
气球就像是以往的所有错事,紧紧的跟随着他,脆弱,巨大且一触即发。
戴安跟PB离婚后独自到越南疗伤,归来后尽管仍然深感孤独,但在心中原谅了PB…PB在戴安的帮助下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三次失败的婚姻根源在于对方成长了而他却始终停留原地…PC的过往再现也让大家明白她的彪悍与高自尊源自何处…马男在妈妈葬礼上的大段独白有点意思,说着说着其实也默默原谅他那十恶不赦的亲妈了…总之呢,跟现实生活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反反复复难以摆平的shitty things,意识到这点,坦白承认“I need help”,也许彼此都会好过很多…
人人都提到的第六集,我觉得怎么也比不上之前水下那一集吧,Bojack和Kelsey之间的互动和那封信,实在是很难超越了。‘Kelsey, in this terrifying world, all we have are the connections that we make.’
没前几季精彩
突然没了资源,讲真并没有成“神剧”。
常规的编剧教材总是要告诉你要在故事里写出角色的改变,要写出Curve,于是这部剧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其一直所试图阐述的“人不会改变”:这里的每个人物都知晓自己的缺陷,总在尝试做出改变,却总是无法逃脱那苦涩的循环。如果我有复活的能力,那我一定会在每看完一集马男后自杀,然后在相同的地点和未知的时间重复以上过程然后等待下一季。
角色们对自我进行剖析、告白,是《马男》一贯对于观众最具吸引力的“丧之情绪点”。当盯着屏幕上看他人的脆弱、无助,以及带着些许自嘲语气说着“让我想起还没被生活拖垮的自己”,便是能够感到“走心”的时刻。如此的“一贯”成了“惯性”,也就不能怪这个系列在走向第五个年头的时候产生颓势。但至少,它还是能用精准、犀利的剧作来映射我们看似日常实则已伤痕累累的生活,并在最后多少给人一些“生活总要继续向前”的抚慰。
没有前几季的惊艳了
唔大部分集数都好干涩
突然觉得很像梅尔罗斯。没有第四季好看。非常不喜欢Diane了,虽然她很正义有想法,但在她身边怎么都无法开心起来,还会阻止你move on。糟糕的个性。
真探集、葬礼独白集、万圣节平行剪辑集、心理咨询师口中人物皆为化名集。形式上依然在做尝试,虽然曾经海底两万里的高度定是无法超越了。这一季里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在变化,但戴安和波杰克之间终成落脚。戴安那种对身边的人和事始终执着、却换来一地心碎的过程太操蛋了。没人喜欢说真话的人。不是吗。
人们只记住了马男如何丧,告诉自己这样子是 OK 的,然后回到屎一样的生活里继续发霉。
很佩服这部剧的主创依然在尝试做一些不属于动画剧集该有的内容,好几集都相当惊艳。吹够了道德高地的冷风,Diane也终于被自己狠狠拉了下来。
真塔马想给Diane一个大泳抱,真的是每秒钟都在和她relate。可是剧中剧这条线真的是够烂的
比起第四季那个过于阴暗的家族史,第五季尺度把握的真的很好,更能触动观众了。尤其是第二集戴安的自述和第六集一整集独白,简直直戳人心。没有过分黑暗,黑暗到不现实的家庭背景了,只有每个人在操蛋的现实,恶心的生活面前的挣扎,这才是我喜欢的马男!
Every one of them entitled hollywoo pricks is always sorry, but nobody cares. 好像每次都是生了病在看
最无聊的一季,只喜欢5/6。E11日常磕嗨集都疲劳了
有些桥段见得多了,也就不再觉得意外。平实在之中我更希望能看到用很平凡的话说出很扎心的道理
不如之前暴击,新角色无聊得很了。
不知为啥觉得有点看不下去,最后两集才稍微有点感触,第11集的歌舞想到了爱乐之城,12集🐎居然去戒毒了,有点吃惊。不过这季的戴安剪短发好看呀!十万个为什么要去越南道理233
这一季看着就开始走神了。。以至于都没记得看没看完。。。
You are a super gal. I’ll call you...ha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