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What We Did On Our Holiday,探亲之夏

主演:裴淳华,大卫·田纳特,比利·康诺利,本·米勒,阿米莉亚·布摩,艾米莉亚·琼斯,鲍比·斯莫德里奇,西莉亚·伊姆里,安妮特·克罗斯比,罗恩·多纳基,本·普雷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法语年份:2014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剧照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1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2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3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4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5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6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13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14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15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16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17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18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19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剧照 NO.20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剧情介绍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道格(大卫·田纳特 David Tennant 饰)和妻子阿比(裴淳华 Rosamund Pike 饰)带着三个孩子,一家五口自驾去遥远的苏格兰高地为道格的父亲戈蒂(比利·康诺利 Billy Connolly 饰)庆祝生日。他们的大女儿是一个总把重要事情记录在日记本上的严谨女孩,弟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男孩,小女儿则是一个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她的两块大石头,随时跟它们说话的萌妹子。老爷子与道格的哥嫂同住,而哥嫂家暗藏的矛盾也不可小觑。父亲知道自己的病情将不久于人世,他早已厌倦了家人们的争吵,也不想参加特意为他准备的生日聚会。大人们都在紧张的筹备着父亲的生日。没想到的是,生日当天,父亲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带着三个孩子去海边玩耍。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仅让沉浸在生日会欢乐气氛中的大人们难以置信,更会让你从搞笑喜剧的情节中瞬间出戏,转而面对残酷的死亡话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所以我和黑粉结婚了致命觉醒犯罪大师手艺第三季死亡森林的秘密想爱就爱乐坛毒舌嗡嗡鸡第二十三季猫娘乐园终有一天会成为最强的炼金术师?中国影像方志漫长的告别买房夫妻凯瑟琳·科恩:颜值即正义天使的声音处女之誓虫虫欲动猎鹰与冬兵这个大王我罩的:双王夺妃双面狐伏妖天师相亲相爱一家人副总统第四季柠檬和罂粟籽蛋糕断魂枪声潮与虎第二季芙蓉诀弗朗西斯·弗格森老俞的武术人生少共国际师寂静计划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长篇影评

 1 ) 小孩未来可期?

孩子们可太勇了,他们就是充满问题的家庭中维系父母关系的纽带吧,一个家庭不管有多少问题,只要面前出现困难,都还是会携手度过。

孩子们身上的冒险精神一定激励了很多人,在风景如画的苏格兰,写了一首快乐的歌。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还是需要一起去面对。

爷爷在阳光下逝去,又漂向远方的大海,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2 )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道格和妻子阿比带着三个孩子,一家五口自驾去遥远的苏格兰高地为道格的父亲戈蒂庆祝生日。

他们的大女儿是一个总把重要事情记录在日记本上的严谨女孩,弟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男孩,小女儿则是一个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她的两块大石头,随时跟它们说话的萌妹子。

老爷子与道格的哥嫂同住,而哥嫂家暗藏的矛盾也不可小觑。

父亲知道自己的病情将不久于人世,他早已厌倦了家人们的争吵,也不想参加特意为他准备的生日聚会。

大人们都在紧张的筹备着父亲的生日。

没想到的是,生日当天,父亲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带着三个孩子去海边玩耍。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仅让沉浸在生日会欢乐气氛中的大人们难以置信,更会让你从搞笑喜剧的情节中瞬间出戏,转而面对残酷的死亡话题。

 3 )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小作文

今天是开工的日子,很开心我还有一天的假期。

原本我计划早晨早一点起床调整一下生物钟,结果发现我起不来……那么就好好珍惜假期的最后一天吧,之后想休息都难了。

今天上午我睡懒觉到11点,起床把昨天没吃完的外卖热了下当作午饭,一边吃饭一边看昨晚没看完的电影《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电影有点荒唐,讲的是一个身患癌症的爷爷在生日当天带着3个未成年的孙子孙女去海边,傍晚爷爷在海边去世,最后3个孩子一起将爷爷进行了海葬的故事。

但又有点符合情理的浪漫,因为常年的矛盾和争吵,爷爷早就厌倦了家里面不愉快的气氛,在老人生日当天儿子们操办着他们心中理想宴会的样子,反倒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洞察到爷爷的想法,在海边陪伴爷爷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最后以一种大人们永远无法想象的方式操办了爷爷的葬礼。

让我想到了之前在哪里看到的一段话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葬礼像是一种表演,要演给来吊唁的人看,演给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看,哭得越大声将葬礼的氛围越是推向高潮。

对我个人而言,悲伤到一定的地步不是哭泣,也不是嚎啕大哭到所有人都听到,反倒是大脑一片空白,心里很空,还无法适应这个人已经离开了自己。

眼泪反而会滞后,在葬礼上一滴眼泪都流不出,可能在几天后的清晨想要分享阳光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人真的永远的消失离开了人间,这个时候眼泪会止不住的流,哭到干呕无法呼吸。

如此反复,直到接受了这个事实为止。

如果有一天我将离开的世界,最好的安排是身边只有父母、爱人、为数不多的好友,大家不要哭泣,请记住我们快乐的片段,带着美好的祝福送我到下一段人生。

以上就是我的电影观后感,下午我报了超级猩猩的团课,用运动结束春节假期。

 4 ) 欢迎来到荒谬的成人世界

好笑温情的英式小品,父女对话的开始就很吸引人,直接进入主题,导演很细心,许多碎片细节引导出大人的关系,心情变化,人物个性。。。

这部片里最大的闪光点是对话,大人和孩子的对话,幽默纯真充满想象力,三个小朋友的台词真的好精彩,忍俊不禁。

对比出成年人世界里的荒谬。

用三个小孩的视角来看周围的大人,争吵无聊伤害自私不可理喻,也许需要成长的是他们,总是强制给对方自己认为的适合对方的,从不会去想对方真正需要什么。

大人对待孩子们的方式也许需要顺着他们的思维,当我们去极力制止时就像他们歇斯底里的伯伯一样。

好玩。

 5 ) 享受这场盛大的葬礼,珍惜爱你的人,其他nothing matters

9.0分 如果可以我想给六星,无与伦比的动人。

比起给我感觉类似的《海蒂和爷爷》,我甚至会更青睐《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这是一部真正值得所有人——不论什么心境,什么年纪,什么性格的人来看的电影。

不同阅历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而人生中关于家庭,关于理想和生活的一切都蕴含在这短短90分钟里,我看到了一生。

太多太多的感情翻涌着,以至于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先从人物形象开始聊吧,三代人构成了奇妙的和谐。

爷爷,大人,和孩子们。

而三个孩子又各有不同的性格。

大女儿成熟,小儿子有幼稚的信仰,小女儿还处于天真朦胧。

大概影片开始的半小时,大多数人都不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的人生轨迹并不是这样的。

也许并不美好,但是并不像电影里这样极端。

而从爷爷出场开始,我们便会无法自拔的爱上了这个故事。

也许是因为海滩的景色太美,超越了《无依之地》的构景,温馨而静谧。

也许是因为那一辆车缓缓行驶着,只有爷爷和三个孩子,远离争吵,远离喧嚣,而这正是我们追寻的“心远地自偏”。

也许是因为爷爷的人格魅力,他历尽千帆的精彩人生终于汇聚成返璞归真的纯粹,他毫无保留的喜爱孩子们,因为他们的天真无畏,他们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多复杂。

总之,他们在海滩上度过了愉快的一个下午。

孩子们吵吵闹闹,被冰凉的海水激得大叫,被新奇的寄居蟹哄的兴高采烈,静谧的海滩回荡着爷爷悠长的笑。

爷爷娓娓诉说着自己一生的经历,用最浅显,最朴实的口吻讲述着人生的道理和他的愿望。

他希望他的葬礼是在船上,像海盗一样远航。

远离争吵,远离喧嚣。

没有一个大人会理解他,满足他,他只能和孩子们说。

他装死逗孩子们,可偏偏天意弄人,他就看着自己最疼爱的,最单纯的孙辈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在海滩上奔跑,永远阖上了双眼。

孩子们决定实现他的愿望,他们起初还对大人们心存幻想,想要去通知他们,让他们来处置爷爷的尸体。

结果是匆匆跑回家的大女儿看到了争吵不休的大人们,终于心灰意冷,狠心来亲手完成爷爷的心愿。

她偷走爷爷的军服,回到海滩。

三个孩子一起扎了一个简陋的竹筏(这个有点假,几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的行动力未免有点太强了,但是电影的氛围能让人忽略部分戏剧夸张),用彩色的塑料瓶装点得颇像个海盗船。

他们就像爷爷教的那样开车将竹筏运到海边,放上爷爷的尸体,用火柴点燃,让其随浪花漂向大海。

多么盛大的葬礼。

夕阳西下的海滩美轮美奂。

就像迟暮的爷爷,散发了他最后的光芒。

随后,影片从孩子的视角回到了大人的世界。

还是争吵不休,还是混乱一片。

忙忙碌碌的宴会筹备,被爷爷突然去世的消息打破。

几个大人将自己人性的缺陷暴露的淋漓极致,叔叔的自私,爸爸的无能,婶婶的神经质,妈妈的刻薄。

不管他们因为自己在孩子面前掩饰的多么完美,实际上不过是可笑的遮羞布。

孩子澄澈的眼眸可以看清一切的丑恶。

宾客来了,媒体来了,叔叔的帅儿子邂逅了自己的真爱。

多么戏剧性,多么讽刺而有趣的故事。

很正统,富有诚意的英式喜剧。

满满的都是英式的冷幽默。

导演毫不遮掩每个人物的背阴面,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惊人丰满的角色。

孩子可以毫无顾虑的做一切看似可笑,无礼的事。

可以问爷爷“蕾丝边”能不能生孩子,可以平淡的看待生死,能够看清爷爷真正的需要,能看清大人们的可笑。

他们只是不会撒谎,不是没有心。

全员演技爆棚,看着这样的群戏真的是享受。

大女儿最出彩,看完查演员表才发现是《健听女孩》的女主,未来可期。

其次是裴淳华和大卫,其实他俩虽然位居第一主演,并没有多少戏份,头一次看老裴演正常人(什,她也完全能hold住普世的美丽啊。

还是夫妻矛盾,却没有《消失的爱人》般歇斯底里,平淡的心痛,平淡的美好,别具一番滋味。

结尾大人们情感的转变略显突兀,大概是本片唯一的遗憾。

如果这个处理能再自然些,这将是一部逼近满分的电影。

但是台词真的是人生教科书级别,比起《心灵捕手》类的鸡汤对话,我会更喜欢这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平易近人而深刻的道理,而不是罗宾威廉姆斯坐在长椅上那段被吹爆的关于人生阅历的长对白(当然说的也很不错,只是比起这样的表达略显低级)。

结尾一家人重归于好,在海边推推搡搡的场景让我几近流泪,然而却笑出了声。

真正好的电影何尝不就是这样,让你在温馨和暖意中留下淡淡的感伤和思考。

我可能会在未来无数次地看这部电影,它让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珍惜身边爱你的人,即便他们有种种不完美,但是到最后,nothing matters。

而不爱你的,管他呢。

 6 ) 写给自己的备忘录

也许是到了这样的年龄,最近开始疯狂迷恋家庭喜剧,一向讨厌小孩的我,竟然被这一家三个熊孩子萌化了。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是一个孩子视角的标题,Mickey在中间说他讨厌写“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这个作文的作业,因为班上总有个人比他做的事情更酷。

大姐Lottie总是很严肃很忧虑一种小大人的既视感,她的表情放在拉小提琴的男孩身上都嫌老,更别说她了,拿着本子记着各种细节,感觉她更像妈妈,果断勇敢,关键时候挺身而出。

这个年龄的小孩,天真与懂事并存,最后她成功摆脱了她的小本子,因为爷爷说生活中很多事情写下来不太好,细节好评。

Mickey,儿童版百科全书,这么小就读了这么多书,懂的真多。

在放火烧爷爷的时候,他的知识储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讲道理,懂科学的萌萌哒小正太。

小妹妹Jess,简直了,太喜欢她了,有一个这样的长不大的小姑娘,天天在身边吐金句,活生生一个表情包。

也是因为童言无忌,从小孩的嘴中说出来关于爷爷最后一次过生日、爷爷要死了之类的话也不会太诡异。

生日变成葬礼,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亲朋好友齐聚一堂,葬礼,然后吃蛋糕。

白胡子老爷爷看破红尘,每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像是哲理。

这部片子让我想到网上红过的一张图,脚下没有书的人看见的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大地,读了一些书的人,看见的是厚厚的云层,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而那些真正有真知灼见的,却是站在乌云顶端,看着万里无云霞光万丈。

影片中的小孩和老人,都看的是美好而明亮,而那些中年人们,各家有各家的混沌和烦恼。

那个拉小提琴的男孩。。。

不记得他的名字了,总是一种出戏的状态,他是在刚刚接触成年人社会的最尴尬的年龄了,一边想像小孩一样随心所欲,一边又想变成懂事听话的样子,喜欢他在海边拉小提琴的样子,做自己。

虽然片子中有很多英式幽默我都没有get到,但是导演的用心是可以感受到的,和好莱坞式的大团圆喜剧不同,这个片子太多的惊喜和思考,关于人生,关于教育,关于家庭,关于生死。

好的作品不在于给出一个答案,这也是这个片子最可贵的地方。

 7 ) 好好对你爱的人

本着温馨的方向找的电影却没想到哭的稀里哗啦非常温馨 但又足够刺人一个大家庭 1+3+5的相聚 很多人总说 人老了会变得像小孩 小孩不懂事可电影看下来 最通透的却是老人和小孩弹幕和评论总有些人在争论对错 喜欢谁讨厌谁我觉得没有人错只是大家都在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出发点总是好的我们慢慢长大 从不懂事到用尽全力的生活陪伴最久的 是家人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爱彼此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我们要互相包容 因为是家人啊

 8 ) 用一个假期告诉我们生活是什么

一个假期 经常用本子记下大人说过的谎话的大女儿 永远相信神的存在的二儿子 看似性格古怪喜欢和石头做朋友的小女儿 不断争吵的大人们 以及身患癌症即将面临死亡的爷爷 构成电影的主要因素日复一日的平常日子 渐渐会让人麻木 人们会因为彼此犯下的错不停地争吵 伤害那些自己爱与爱自己的人 展现出吝啬冷漠的一面思想纯真的孩子与早已看透世事的爷爷间的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对话 向我们揭示着生活的意义爷爷去世了 三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帮爷爷在海边举行了葬礼 看着在海面上载着爷爷沉睡的身体的船筏燃起的一簇簇火苗 这是让人悲伤的但在某种意义上 这样看似不体面不风光的送别方式 恰恰让三个孩子完成爷爷了的遗愿:大人们不要再争吵爷爷的死让还活着的人意识到 生活是什么 生活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会犯错 为什么选择要用这些错误去惩罚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现如今正在困扰着你的种种 最终 回过头会发现 都不重要电影的最后 曾经不断争吵的大人们 手拉着手在爷爷离开的海滩上舞蹈 对于曾经彼此犯下的错误 他们释然了“我们 从现在开始 会更像大人一样”生而为人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大人 但希望我们的假期里会始终存在着那些事 那些会帮助你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事整部电影缓缓道来 性格迥异的人物 稀松平常的对话 认真地向电影里的主人公们 也向荧幕前的观众们 讲述着生活的含义

 9 ) 一部在快乐气氛中感受温情的的电影

很值得和亲人一起看的电影,主要讲述了三个孩子和75岁的爷爷一起去海边玩,却目睹了爷爷的去世,本想去找大人来帮忙,但看到大人只会无休止的争吵,于是三个孩子一起为爷爷办了一个他生前希望的葬礼,以及后面大人慢慢被孩子感化,开始珍惜眼前人……看完了电影我主要有一下几个感悟:一、父母经常吵架,家庭不和谐,真的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让孩子心理产生阴影,所以为了下一代,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二、之前听说人在去世那一刻,会看到自己已故最亲的一个人,带他的灵魂去一个极乐世界,联想到已故的亲人,希望他们能在那里能过得很好吧,泪奔!

三、珍惜身边爱你的人,不要总是把工作生活上的烦恼发泄给你的亲人,他们不是你的垃圾桶,对他们好一点,爱会让所有的烦恼都消失。

四、做别人想要的,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爷爷想要的是自由,不想要花那么多钱办的生日宴会,花了很大精力,别人还不喜欢,双方都不开心。

五、孩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生物(女朋友也是孩子)要对他们有耐心,要好好呵护他们。

 10 ) Don’t Argue.Go mental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我们假期做了什么》(What We Did On Our Holiday)也有翻译成《探亲之夏》的。

讲了一个一家五口回老家参加爷爷生日派对的故事。

故事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个正在破裂的家庭,爸爸道格和妈妈正在闹分居,妈妈也找到了差不多的意中人,这个家庭眼瞅就要彻底分了。

但是爷爷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爸爸决定要掩饰分居的事实。

这意味着让三个小孩子说谎,这是家庭破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矛盾。

为了说谎,大女儿甚至还专门启用了一个笔记本,记录必要的谎话,以防说漏了。

为了掩饰一个谎言,你总是需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这是很多喜剧的原动力。

小儿子看了很多书,有成为书呆子的趋势。

小女儿的好朋友是两块石头,没了石头的陪伴就睡不着觉,所以出门也要带上。

早熟的大女儿,书呆子小儿子,貌似问题少女的小女儿,这几乎是问题家庭的标配了。

Don’t Argue 家庭破裂的状态在开头就几度显现。

出发前两人就因为找不到钥匙差点爆发,在出发后又因为能否在一天之内赶到老家几乎开始争吵。

在接到老家大哥打来的电话后,道格单方面答应一天之内必到老家(男人愚蠢的面子),二人在高速公路上彻底爆发。

爆发前一个镜头是爸爸挂断电话,然后接的是车内孩子焦虑向外张望的镜头,最后,是以孩子视角看到的车窗外大人激烈争吵。

这是全片最激烈的一段,影片在此处的表现也很节制,连大人争吵的声音都被消掉。

没有必要吓到观众,毕竟这是喜剧片。

同时能感受到的,是对家庭暴力的态度,爆发也只是在争吵,伴有强烈肢体语言的争吵,完全没有肢体接触。

这是最后的底线。

不论怎样强调男女平等,平均而言,男性的力量要明显强于女性,一旦上升到到肢体接触,女性将处于劣势,这种交流就是不公平的,因为不公平,所以不道德。

而且,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肢体接触很容易造成女性身体上的被侵害,这就不是道德问题了,这种侵害没有回头路可走。

英式幽默 英式幽默可能比起美式和中式的,更加节制,更有绅士风度,也可以说是更端着。

很少以某个人物的出丑或搞怪令人捧腹大笑,顶多是让人物尴尬。

注重的不是立刻的冲击力,而是余味。

比如道格的嫂子感觉道格夫妇感情的问题,在跟道格大哥提起的时候,得到的评论是“当你娶了一个太过聪明的老婆,这种事是难免的。

”这时背对镜头的道格嫂子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向窗外看去。

这种表现的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影片的吐槽也是很有想象力的,尤其是两个最小的孩子,比如小儿子在听表哥拉奏小提琴的时候,忍不住对妈妈说:“如果再听两分钟,我们就会变肥胖的。

我觉得我现在就变胖了”。

爷爷的扮演者本就是一个喜剧明星,在影片中也是老顽童一样的角色。

比如他会建议自己腼腆内向的大孙子:“我一定要给你一些蓝色的小药丸。

这样你就能带到学校去,卖给同学,小赚一笔。

”老顽童总是会一本正经的胡扯。

在小孙子问他是不是维京人的时候,他说有一天大学医院在做DNA检测,需要志愿者,他就去了,抽血化验的结果显示,他有84%的维京血统,差不多是整个他了。

胡扯的本质就是,为了捏造一个事实,而去讲一个故事,这能让捏造的事实看起来像真的一样。

这是叙事的力量。

胡扯与叙事,都需要相当多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和想象力,这种高要求的幽默感,很符合英国绅士的自我定位。

翻译与电影分级 在爷爷过生日的当天,他执意要带着三个小孩去西海滩。

在那里他们遇见了爷爷的朋友——老太太多琳。

多琳向小孩子们介绍她饲养的鸵鸟,提到了她的女朋友。

这引发了不小的混乱。

爷爷责怪多琳不该提“女朋友”这个词。

多琳却很正式地向小孩子们解释什么是女同。

她说的原文是:“Do you know what a lesbian is?”(你知道什么是女同吗?

),小儿子的回答很有想象力:“Is it someone from Lesbia?”(是从蕾丝比亚国来的人吗?

)在国名后面加上一个n,表示该国的国民,这是英语的构词法,比如Italia(意大利)和Italian(意大利人)。

央视的翻译打了一个擦边球,将lesbian翻译为蕾丝边。

这其实是把难题抛给了观众。

这是一部非常适合与孩子一起观看的影片,只是同性恋这件事对于中国多数父母来说,还是太难解释。

如果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旁边坐着我的孩子(学龄前),她一定会追问我什么叫“蕾丝边”。

这个问题大多数家长都太难回答,回答不好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即使有人已经制定好了回答此类问题的预案,这种在观影时突如其来的难题,一定会让很多人感到措手不及。

关键在于,这种问题的解释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个时机本应该是在家长的充分把控之下的。

电影分级就是给孩子家长或其他观影者一个充分的知晓权:这部电影包含的敏感内容,我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让我的孩子接触。

前一阵刚刚上映了《阿丽塔:战斗天使》,我看到有不少的家长带孩子观影。

这部电影有很多暴力镜头不说,还有机器人被拆解的镜头。

我很为这些电影院里的孩子捏把汗。

电影分级的缺失增加了未成年人产生心理压力的风险,这都2019年了,我们还要忍受到什么时候?

他想要的葬礼 爷爷和三个孩子来到西海滩,那风景美不可言,既有基岩,也有沙滩,层次更丰富。

有一个镜头远处山峦如黛,云雾缭绕,仿佛仙境。

还有一个镜头的近景沙滩呈现优美的弧线轮廓,中景一条粗犷的岩石带,上面绿草茵茵,与远山之间隔着一片海水。

即使倪瓒再世也想象不出如此奇景。

在这样一片海滩上,爷孙们谈到了葬礼。

小孙子问爷爷能不能玩埋人的游戏,爷爷说他不喜欢被埋,也讨厌常套的葬礼。

如果能选择,他想要一个祖先那样的维京葬礼——把他放到燃烧的船上,飘向大海。

没有无谓的纷争,像勇士一样告别。

没过一会儿,爷爷就死了。

他死前见到了他最想见的人——在二战死去的哥哥。

爷爷的突然死去,给三个孩子留下一个空前的困境——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直面死亡。

你可以想象面对这种困境一般孩子都会惊慌失措,陷入危机。

但这三个孩子做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1.把脉、观察瞳孔、确认死亡。

2.讨论并制定通知大人的计划。

3.大孙女跑回家,看到争吵中的大人,决定不把爷爷的死讯通知大人。

她跑回海滩,告诉弟弟妹妹,大人不会给爷爷想要的葬礼,决定由他们来给爷爷办一个他想要的葬礼。

4.收集木桩,制作木筏。

5.三人配合,开动汽车,拖动木筏到海水边。

6.移动爷爷到海水边,搬上木筏。

7.举办一个维京葬礼仪式,浇汽油,点火。

这就是他想要的葬礼。

要完成上面那些事需要镇静、理智、勇敢,智慧和团队配合。

能编出这样的故事的,是最有想象力的编剧。

虽然一般人都不会相信三个这样年纪的孩子能完成这一系列任务,但这就是电影。

电影很神奇。

在电影的最后,大孙女传达了爷爷临终的感慨——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些荒谬的一面,别评判,别争论(Don’t judge and don’t fight),那些事都不重要。

大人们的矛盾也都一一化解。

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大人最后在海滩办了一个追悼会,爷爷的大孙子肯尼斯要演奏一曲。

肯尼斯本想拉些古典的曲子,他爸爸叫他拉奏爷爷喜欢的——随性一些(Go mental)。

随性,是爷爷的本性。

随性不失,青春依旧。

ottom:Az}6V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短评

鸡汤结尾太儿戏。

4分钟前
  • 贝比去南极✈
  • 还行

结尾的转折很突然

9分钟前
  • 较差

"最后的最后,这一切都不重要”

14分钟前
  • 遗忘以后
  • 力荐

我们在假期做了什么?我们在假期把爷爷烧了…多少有些荒诞,爱说谎话的大人们,最后是个大团圆。

16分钟前
  • 海纳百川
  • 还行

这纪录片般的节奏 你们打分认真的?

17分钟前
  • Fasicart
  • 很差

粗糙了点。但我依旧喜欢这种“小片讲大事而无事”。是《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的苏格兰版

19分钟前
  • 小菊千代子
  • 还行

治愈!!!!DTT和gone girl点赞

22分钟前
  • WXYzZ
  • 力荐

美国这类片子很多,三代人齐聚一房的温情喜剧片,英国人拍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人人都有秘密,悬疑加上英式幽默都恰到好处,爷爷的死有点突兀,不过之后的孩子办葬礼温情牌打得很及时,但后面的闹剧完全没有意义,有点走偏了。越来越喜欢罗莎曼德·派克。

25分钟前
  • Zola
  • 还行

一碗并不好笑的鸡汤……很痛苦地挣扎着看完了。

26分钟前
  • 至此不谈风月
  • 较差

《我们假期烧了爷爷》这片太欧洲了。

30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推荐

这都是什么鬼...完全就是在烦躁和惊愕中看完了电影,黑色幽默不带这样的好嘛

35分钟前
  • Tao
  • 较差

争吵无用。英国人总是那么冷幽默和天真,可爱又可悲。

3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苏格兰旅游宣传片,熊孩子不错,没什么特别的惊喜,3.5

38分钟前
  • Lexie
  • 还行

看得我超级郁闷……

41分钟前
  • Pitaya
  • 较差

3.5 笑对死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才发现大女儿是美版健听女孩的女主 难怪感觉有一丝熟悉的感觉 就像一个圈 转来转去还是那些人

44分钟前
  • 冬夕宜晚息
  • 推荐

#英国电影展# 英式幽默下的家庭伦理闹剧。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7.1

49分钟前
  • 熱煙帶雲
  • 推荐

这里面的英音意外地好懂。建议大家关字幕。

50分钟前
  • Clairvoyant
  • 还行

结尾能保持住不

51分钟前
  • Nightwing
  • 推荐

没法界定电影里“维京葬礼”这种有违常伦的行为是错是对,大人们的世界常常被现实生活而蒙蔽,没有孩子们看世界的那个单纯劲儿,把一切看的那么通透。将死老人的毕生夙愿居然在孙子孙女这边能得以实现。这起挑战道德底线的行为,让我们见识到英国人的幽默温情和冷静自制的一面。苏格兰风情整个太治愈了

52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7.8

56分钟前
  • 名号已被移除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