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警察故事2》。
7分。
秦鹏飞导演,谢苗主演作品。
大家都在等谢苗,一个谢苗,一个释小龙,再不火的话,动作演员真的要断档了。
“东北警察故事”这个IP本身还是局限性比较大,如果要打造系列的话,不如《目中无人》,很多网友都很期待《目中无人2》能在院线大卖,大家都真心期待。
谢苗饰演的东北警察李红旗继续抓犯罪分子,黄赌毒集团,从小马仔一路挖到大姐大再挖到黑老大,最后挖到大BOSS,一路打过去,动作戏真精彩,尤其是洗手间和自家兄弟十八那一战,在狭小空间拍出了很多细节,尤其是脚上功夫,非常好。
但李红旗没有风格,动作戏和人物性格都风格不明显,不像《叶问》,动作戏非常潇洒;也不像成龙大哥的《警察故事》,动作戏非常拼命而又很滑稽。
总之,谢苗还差一个好本子,或者说他还差在大片里的一个经典桥段。
但谢苗真的该火了!!!
我期待的黄赌毒部分一点都不精彩,都只是点到即止的程度,片头也是经典的恶心人情节,让一个柔弱可爱的女孩子被坏人强J猥亵啥的,然后啥也做不了,真是服,那个小优的人物剧情也什么都没讲,她是怎么从一个三好学生变成卖Y吸D女的也没说,最后却因为跟老九相过亲认识了,被坏人逼着打了个电话,就被当成协助警方调查,无罪,真好,所以说,拳头再硬,也还是不如关系硬啊。
最关键的打斗戏也是挺无聊的,说实话,特别是最后和黑老大打的那一场戏,那铁棍铁饼啥的都是塑料做的?
打人光出血不受伤的?
和花絮轻轻擦伤一点就被人围观停止拍摄形成了鲜明对比。
坏人角色刻画也是比较失败的,特别是黑老大,那眼神,跟老年痴呆似的,死装逼样。
强了别人老婆,别人拿刀冲到他面前,他还让人家砍,你是真不怕死啊。
我知道你觉得他不敢砍或是他要砍的时候你觉得你躲开,但是你就不怕个万一是吧,做黑老大这么不小心的吗,做事这么冲,真的能成事?
优秀的反派都告诉观众一个道理,就是,越是有本事的坏蛋,行事越是低调,你又是当面挑衅刑警,又是当面强人家老婆的,真能作死。
十八那条兄弟线也是,普普通通,没什么亮点,现在想来,你把刑警带到自家黑帮老巢去,真是蠢的可以,那坏逼也是一个个作死的相,非要在人面前跳,还挑衅人家,你说你不死谁死,打个架也都是个个装逼犯,非要正面对决,偷袭丢你坏人的脸了是不,十八这性格也是,上不上下不下,当好人被老板骗钱,遇到个对你这么好的黑老大,让你去做点坏事,你也做不成,最后黑老大才想起来要拿对方熟人做人质了,派十八去杀老九,可能就是要测一下十八的忠心,不然他们直接坐车跑了就好了,结果十八下不了手,灰溜溜的跑回来,我还以为黑老大要上演一出英雄识英雄的戏呢,结果黑老大上来就是一烟灰缸砸头,我当时人是懵的。
你说你都要跑路了,你还逼着自家手下去杀兄弟,他杀不了你就把他打个半死,你何必呢,测人心也不是这么测的吧,跑路的时候对自家兄弟重拳出击,你这不是自断双臂吗,装的一副死出,我还以为你多能耐呢,结果还不是被老九打了个半死,当然,我知道这是个英雄主旋律电影,你输的情有可原,但是,你明明有那么多可以逃,可以杀,可以结束战斗的决定,你都浪费掉了,还疯狂作死,你被抓,完全是自己作死作的,无语剧情要盘起来,硬伤太多,给三星的原因,只是因为题材的缘故,除去扫黄打黑宣扬中国刑警的题材,电影我最多打两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对接最近看的《八角笼中》,王宝强开始走文戏了。
不过相对来说,谢苗出道更早,还在坚持这样的纯武打戏,也真的是不容易。
而到了今天,倒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了,和以前的港片到现在的战狼等等,更加表现出格斗的凶狠不由想起王宝强在《一个人的武林》里面那句台词:“功夫,是杀人技”感觉如果谢苗和王宝强对戏,打斗应该也挺好看的2的打斗设计很好,就是由一连串的打斗串下来,吸引观众看下去文戏就一般,黑社会和受害女性们就是妥妥的工具人,就是体现黑社会多坏,受害女性多美(可怜),但是没啥剧情,见面就是打...坏人打不过也没有胁迫被害女性让警察放下武器(呃,我看到打镇三江的时候,刚刚救起的被害女性,披着白衬衣,和一群小喽啰一起在围观老板打架哈.....),打戏是有点不断挑战高手的意思,开始喽罗们上多少都是一骑当千,然后打十八这个打黑拳的发小,感觉势均力敌,赤手空拳挑战了之后打镇三江,一个拍黄片的鸡头,忽然就成了小BOSS了,打不过啊,要不是小BOSS狂妄,李红旗用了器械,早就输了...最终BOSS战,一开始李红旗用了警械也没打过,后面给问了一个月多少钱,小宇宙忽然爆发了,就PK了,我觉得似乎不太合理...还不如背后抽出手枪,来一枪解决问题算了....现代社会,你靠拳头总是不行啊......武者的悲哀不是...
就网剧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但和主流电影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文戏弱也就罢了,武戏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比如说卫生间那场打戏,和《碟中碟6》中卫生间打戏相比就逊色不少。
以前动作片是中国一家独大,现在中国动作片除了谢苗、甄子丹外,都在慢慢向阿三靠拢,除了慢镜头就是摆造型,已经被别人远远甩在身后,真是悲哀!
如美国的《惊天营救2》、郭达坦森系列;泰国的《拳霸》;菲律宾的《突袭》等等,水准都在中国之上。
再说说文戏,一般的警匪片,都着重描写警匪勾结。
本片没有任何勾结,警就是警,匪就是匪,界线分明。
那我就不明白了,你马强装什么逼啊?!
一点靠山都没有还给警察甩脸色,嫌命太长??
果不其然,几天功夫就被警察挑了老窝。
他在院线上映评分不会到达7分,动作戏及格水平,文戏甚至套路的有点无聊,属于看个开头,差不多就能猜到结尾那种。
李红旗是另一个东北的陈家驹,看起来一样打的很凶猛,但整部电影其实气质很温和。
因为反派貌似凶残,但实质只是工具人的存在,他缺乏复杂的作恶的动机。
黑社会的人员结构也比较像丛林组织,级别越高越能打,和当时玩街机的感觉一致,大boss安排在最后一关,结果就是文戏完全是机械的服务武戏。
他的武戏同样不够狠辣,唯一的亮点,是车内的动作戏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其余的谈不上有什么突破。
和十几年前的《杀破狼》、《导火线》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和国际上目前比较领先的像《突袭》,以及泰国和韩国的很多动作电影,差距自然更大。
所以在2023年的今天看,甚至显得有点陈旧。
早起港片,大概一年能生产出来100部这样的电影。
可能随便拿几部,放在现在,差不多都能获得一个不错的票房。
网上好评其实不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网大的身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是对逝去的香港动作电影的怀念。
东北警察只是外壳,他的里子仍然是香港动作电影,他的名字,故事结构,打斗风格,还是谢苗,都很港片。
盲猜喜欢这部电影的,大部分都是曾经的老港片影迷,只是香港已经不怎么产出这种类型的动作片了。
我是看的抖音宣传片,登陆爱奇艺看的。
谢苗在四小童星里面,最适合成为动作演员,是长相和气质的原因,其余三个,都有点娃娃脸,谢苗的阳刚气十足,长得很man,适合走动作片的路线,希望能够再接再厉,在动作电影上有新的突破。
韩国的犯罪都市已经算是爆款IP 了,最近还有一个我爱你,我发现真不是所有剧都适合拍成商业院线电影,就是那种题材,你要是拍成文艺片,像隐入尘烟那种的叙事语调会很好看,但是为了照顾商业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强硬煽情,以老年爱情为一个道德绑架式的剧情经过,其整个电影根本不适合拍成商业片。
但是这部网剧有很多的创新,比如在KTV 里面扔钱让女人跟自己那个场景,空间找了一个二层的,往下扔钱,即写实,又很具有象征意义,女人在下面代表场景里的卑微,钱扔下去又代表一种羞辱和消费。
再比如拍色情片的片场设计出来的打斗场景,非常创新,我好像还没看见在拍色情片的场景下打出中国功夫的。
再比如,在KTV 那个门廊里面,那么小的场景做打斗设计,我是真没想到,很意外的,就我看那地方,五六个人围着谢苗,我估计导演怎么也得让他出来打,结果直接在里面就动手了。
最牛逼的还是在车里设计的打斗戏,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完成这么多高难度的武大动作太厉害了,100部电影,99部,在车里要不直接开枪崩了,要不就后面掏刀抹脖子了,这种从前排,打到后排的动作戏我真是第一次第一次看见,我觉得你要有那个预算,几十个亿,你可以玩速度与激情,还有碟中谍7 ,租下来全世界最火的旅游景点,实景拍摄,拼命爆炸,但是要是没那个预算,在这种小空间设计精彩点,反正就我的观感来说,这个车里面的打斗设计,比速度与激情8 的更让我喜欢,更让我觉得意外和刺激,而不是速度激情里面,一个大铁球滚来滚去,又是撞断公交车,又是悬停的更加好看。
最后的 决斗场景设计在修车房,我印象中上一次看见在修车房打斗的,还尼玛是双龙会的结尾呢,当年大哥成龙那个在里面那个武打设计历历在目,从那个吸风的,到成龙被人打的嘴巴贴在铁丝网上,到最后没有系安全带的人在汽车加速中死去,几十年了过去了,今天回忆起来都觉得历历在目,成龙大哥对场景的利用和道具的使用至今是无可比拟的。
剧情并不复杂,也没有牵扯深层次的政治因素比如高层保护伞,就是流氓和警察的简单的正邪对立的故事,就是武打类型片,我觉得武打的类型片没落了不是没人会打了,也不是观众不喜欢了,是没人去研究那些细节了,整天研究怎么拍爱国,怎么拍爆炸,拍大场面了。
李红旗在1.5小时的片长中,打戏之密集让很多院线片相形见绌。
不说开篇饭店天价菜的那一段——算是开胃菜吧,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目的就是引出主角而已。
后来追踪相亲的涉毒女学生小优到KTV也是暴打虾兵蟹将,不提也罢。
第一场上劲儿的:服务区厕所——李红旗vs赵小斌,兄弟间的反目化作格斗里的拳拳到肉,空间的设计和对于一些场景固件的应用都很有心思,也更多一些地面技术。
两个人的身材体型都差不多,对彼此的底细也更了解,也就很难出什么奇招,就是看谁功夫更高,最后基本把男厕所给拆了,精彩;后续小斌被铐在车后座和女警小周的打戏也非常棒,很少在网大,甚至是国内电影看到逼仄空间的打戏拍得这么合理和到位的!
第二场上劲儿的:黄楼——李红旗vs镇三江,原来以为镇三江就是个养马仔的老大,没想到居然也很能打,而且看得出导演和编剧都是有意让这场打戏呈现一种“四两拨千斤”和“以小博大“的效果,毕竟李红旗的身形不算高大威猛那类的。
可惜镇三江的演员也很难够得上“千斤”的量级,让一些李红旗被丢出去,背摔等场面效果没那么震撼,如果量级对比再悬殊一点的话,效果可能更棒,但确实要找到合适的演员也不容易。
演虎山的演员吨位肯定是到了,但没有老大的气场,也不合适。
第三场上劲儿的:体育馆——李红旗vs马强,气氛到位了也就没啥客套的必要了,上来就下死手,不仅招招奔着弄死对方来,手边有啥家伙事也都给对面招呼上,什么杠铃片,车轮毂,木头条子,修车锤子……生怕弄不死对方。
这里的动作戏安排也很到位,相比前面的对手,作为大BOSS的马强有更专业的基础(保镖出身),和更密集的日常训练(自己有馆),不管是拳法腿法,摔法和地面技,都能给李红旗造成更多的麻烦,甚至一度用杠铃片把李红旗打晕了,最后多少凭借点儿主角光环,我们的李sir才能肿着左眼追到车库完成后面一轮的搏击。
从馆内到车库两个场景的打斗安排也很见功底,馆内是马强的主场,对有什么能利用的东西,和有什么地方可以把人摔得更狠他更了解,拳馆也是更适合打斗的开阔场景,所以相对走“专业路线”的马强更吃得开,到了车库,空间狭小之后,又增加了车这个障碍物,和很多物件配置,这就给了李红旗这种“野路子”更大的发挥空间,也更多胜算——这里就很有意思了,反派更科班,主角更灵活,还有点成龙大哥打戏的风格。
最终呈现的镜头那肯定是李sir把马强按在地上一顿爆cei——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抛开剧情的简单直接不说,但看打戏我是真觉得很过瘾!
PS:吴京后续拍战狼系列不考虑邀请谢苗加盟么?
对于华语动作电影的铁粉来说,谢苗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陪伴大家一路前行,他也是网大电影里最美的相遇,对这部分粉丝来说,谢苗不红,天理难容,网大电影只有两种,一种是谢苗的,另一种是其他人的… 影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返璞归真,重回八九十年代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写实风格,这得益于本片的操盘手是内地的香港电影通,资深研究专家魏君子,片名也致敬了成龙大哥同类型电影的巅峰之作,连片尾的NG花絮也一同孝敬了。
因此,该系列电影续的还是经典港片的魂,尤其在《东北警察故事1》和《目中无人》取得现象级的成功之内,同一班底的信心和底气更足,续集的动作质感有了明显的提升,打得更狠,拼得更凶,动作设计也更加精巧,尤其是小汽车内犄角旮旯的场景运用,绝对是灵光乍现的一次发挥,完美!
本片还有一处充满情怀的致敬梗,反派在撂倒李红旗后,吐了句:“一个月赚多少钱,拼什么命啊”,瞬间拉满了回忆,谢苗童星时代最经典的作品《给爸爸的信》,于荣光吐槽李连杰的经典台词:“一个月才几百块,玩什么命啊”,这是一个走心的电影制作团队,宁愿坚守一条不合时宜且费力不讨好的路,也想重塑以往光辉岁月的那份荣光!
加油,谢苗!
加油,魏君子!
加油,秦鹏飞、杨秉佳!
谢苗拍的这个系列的电影很好很不错,2023年值得一看的电影,看了让人热血沸腾!!!
之前就看多东北警察1,现在看了东北警察2哇简直就是爽片东北警察2没有铺垫是浪费的,文戏去衬托武戏武戏是直接对抗暴力元素直接拉到满非常的好看尤其是动作设计很不错,很用心看了再厕所打斗简直太燃了,让我没有想到呀,这是水平太猛太猛了还有就是在车上的打斗,也是很燃,主角配角都让我记住了 一个李红旗一个小周希望身边都是这样的人民公仆 不安全都很难剧情老套,武戏来补,燃爆了!!!
一部非常偏科的犯罪动作片。
导演秦鹏飞的武术背景决定了本片的“技术流”底色,将大量精力聚焦在动作设计上,忽略了人物刻画,情节起伏。
这导致本片呈现出一种犯罪纪录片的错位感。
摄影机跟随叙事人(谢苗)的脚步,将一个犯罪组织的真实面目逐渐揭露给观众,整个过程缺乏惊喜,因为它过于直白,直白得有点愚蠢。
片中,整个犯罪组织缺乏合理的设计,却又表现出超出常理的霸道。
黑帮头子马强缺乏变化,拥有与人物特质相悖的犯罪能力:他可以随时开出一个无法拒绝的价码,来满足自己强大的吞噬欲,这种吞噬欲表现在电影中是极为粗糙的。
可问题是,一个对自身缺乏控制力的人,是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外部控制力的。
正因此,马强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很失败、很无趣的,对观众形成不了吸引力。
但是,犯罪电影中,一个没有“魅力”的反派本身就是对主角崇高正义的剥削。
因为没有对比,对比即是张力。
成功的犯罪片往往是由反派决定的。
比如,本片末段,马三模仿《给爸爸的信》中于荣光的经典台词:“一个月几百块,你玩什么命啊。
”
台词力度相比于荣光,中间至少差了一个邹兆龙。
原因正是角色缺乏魅力-张力。
事实上,《东北警察故事 2》中所有的角色都极为脸谱化,包括主角谢苗。
这在角色设定上也可见一斑。
主角名字叫李红旗,孤儿,是个人民警察,渴望组建自己的家庭,但是,为了守护万家灯火,随时愿意燃烧自己,照亮群众。
片中有个细节,李红旗原本处于休假期,但是闲不住,早早申请复岗。
可以说,李红旗这个角色是一面飘扬的红旗,正义凛然,无所不惧。
加之没有家庭束缚,天然具有先驱者的气质,即,他可以为一个伟大的事业而牺牲自己。
他是一种精神符号,所以也缺乏变化。
编剧有意为这个角色注入世俗的一面,这种世俗性源于港片中的警察形象,比如《导火线》中的马军(甄子丹饰),自我、独断、不服从命令。
这种性格特质其实是自由主义式的,与李红旗的角色底色相背。
这也导致,片中整个警务系统的形象是模糊的。
李红旗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离不开一个关心自己,松散而不失正义感的好领导。
这个系统并未在片中展现出自己强大的控制力,让位于李红旗-谢苗个人的武艺。
导演在武指下的功夫很足,但是本片的武打部分其实在技术上也缺乏新意,中规中矩,大部分动作设计在港片中有迹可循。
并且,所有动作场景都集中在狭小密闭的空间内,缺少场景转换,也没有《导火线》中大段的外部空间追逐戏。
本片作为犯罪动作片,虽然偏科动作,技术讲究,表现力依然不够震慑。
东北低配版<轰天炮>,标准爽片!谢苗饰演的李红旗性格火爆有点马丁瑞格斯的影子。他这是准备开辟中国动作电影的新篇章吗?打戏也太硬核了,这次还找来河北武术队的前冠军刘峰超担任小反派,卫生间、箱型车内两段过于惊艳了。奈何预算有限,作为警匪片居然没有枪战和追车等更大场面,略感遗憾。剧情也过于直给,没什么转折和悬念,人物塑造显得脸谱化,再打磨打磨应该能自成一派。
音效比1皮实,打的花样也多,因此看起来大有超越,剧情虽然简单,台词绝对打磨过,这个水平放在院线也拿得出手。
东北的北,是北京的北。
没点真功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黑道的。
这几年网络电影的制作可以说是越来越精良了,这部《东北警察故事2》虽然是网络电影,但在各方面来看完全不输院线电影,让人感觉意外的惊喜。全片最大的亮点无疑是男主角谢苗,在现在的内地青年演员里,他是正儿八经从小打到大身上有功夫的人,所以打起来格外好看,随手抓起东西就可以当作武器突出一个灵活机动,洗手间大战那场戏可以算近十年内地电影动作戏的天花板了,谢苗如果一直拍这种风格的网络电影,说不定能走出一条新路,加油!
机位切得我头晕。
新鲜感过了,配角太弱了,谈不上演技。“队长,张斌跑了”“小周呢”“小周受伤了,正往医院送呢”听到这段毫无感情的对白快笑出来了。
比第一部要好,有兄弟冲突,有男女关系,有正邪较量,但好得不够惊艳。
动作戏很到位的网大,希望谢苗的目中无人也能受到更多人关注,也希望能打造东北版的犯罪都市
除了觉得谢苗很英武没啥别的印象了。现在还流行这种从头打到尾别的啥也不讲的电影么?ps为何我觉得谢苗长得那么像刘奕君啊,救命,感觉比刘奕君的儿子还像。。。
感觉一般,打斗时,镜头交代的不清楚,晃来晃去,专业的动作设计都被浪费了。看看经典的动作片,只要是打斗场面,镜头必须要把演员的动作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一招一式。又不是掩盖什么不会武术的爱豆,真的没必要。
打戏超绝,文戏一般。
可以的,似乎上一集故事比这集略好,但这集画面更成熟,打戏、分镜等各方面都比较圆满。上一集看谢苗,感觉他的身板子有点太纤细了,还像个小猴子,像没完全长大,这集成熟了。看了下评论区,原来这集算前传?OTL
这个动作戏也叫好?动作戏不是单独存在于电影之外的产物,而是要用来塑造角色形象,才叫好的动作戏。
就一句:把给流量明星的巨款分几个亿出来给苗苗买个好本子弄个东北警察3 速度
说实话比《犯罪都市3》强多了,与《犯罪都市2》相当,但成本估计不超过其十分之一。再次说明了动作片先把反派立住了、打戏弄实了,再整花里胡哨的。稍微加条感情线,演员换成一线的,场景放在大都市,妥妥好莱坞巨制。
在一部基础上迭代,节奏,台词,演员班底,打斗场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剧情仍然是硬伤啊,没道理的突然来那么一下子,谢苗你值得更好的,期待第三部。
于东航大屏
看花絮,真不容易,支持谢苗!
文戏装逼,武戏略带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