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橡树酒馆
The Old Oak,老橡树,让我们酒在一起(港)
导演:肯·洛奇
主演:戴夫·特纳,厄布拉·玛丽,克莱尔·罗德格森,特雷弗·福克斯,克里斯·麦克格莱德,科尔·泰特,乔丹·路易斯,克里斯茜·罗宾逊,克里斯·戈兹,简·帕特森,亚瑟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法国,比利时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3
简介:英格兰东北部煤矿工业区的小村庄里,汤米·乔·巴兰坦经营的老橡树酒馆是村里的最后一家酒馆。一天,一辆满载难民的大巴车驶入村庄,这些难民即将在村里安家。即便自己收入微薄,巴兰坦还是热心帮助难民女孩亚拉,两人之间发展出了坚固的友谊,村民也在两人的感召下逐渐放下成见,走向团结。详细 >
飘过
2.5 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太疲软了,大部分剧情我都想问“为什么”和“然后呢”,最后结尾更是回想起来除了迷惑还是迷惑
每次看肯洛奇的片子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片子里发生的事情在全世界也同时发生着,近些年关于社会问题好的影片太少了,大家都在关注着屏幕背后的那个世界,仿佛现实世界无事发生一般。
文艺界嘴上说着新潮的左,但却只剩下肯洛奇还在勤勤恳恳地践行老左派的风范,87岁了还在试图弥合被时代抛下的工人以及被时代重创的难民两方的沟壑。故事简单是够简单,但就是这么简单又打动人的故事大家也不拍了。我日常能看到的都是社会新闻里比如铁锈带工人和移民永远不可调和的冲突,新闻看多了觉得地球真是要完蛋,所以我也需要看看描写相互和解的有希望的故事。虽然老爷子是该多休息了,但也不希望是最后一部。
展现方式过于无力。并没有足够的戏剧冲突。过于平铺直叙。纪录片也许是更好的呈现方式。
(3.5/10)藏起了所有结构性问题的左翼自嗨写作,自然给人的感受就是虚浮不切实际。
肯洛奇用这样一部电影表达了自己最大的善意 虽然也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谁知道呢
这是一部由问题组成的电影,难民、本地人、中年人、孩子、老朋友之间,那些人生的困境面前,不分发达与战乱国家,最终葬礼和地区团结可以缓解甚至解决问题,不管你信不信。重要的是,肯洛奇依旧关注社会问题,依旧相信工人阶级的力量,依旧信仰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未来,这就很可贵不是吗
please believe
最后也太突兀了
“爱的里面没有愧疚,我们知道失去的痛苦。”“有时无需语言,食物就够了。”豆瓣6.8实在太低!难民题材近年欧洲拍了不少,但这部依然极其有人情味!“当生活不如意时人们习惯找替罪羊,但我们总往下看而非往上,怪罪于那些比我们更弱小的。”一起吃饭一起承受一起抵抗。这个发生在英格兰北部曾经的矿区小镇的故事。每个家庭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与伤痛,对发生在身上的一切,他们只能接受、彼此温暖,却实在无法抵抗。当地居民和难民都没有错,出问题的是什么、归罪于谁,我们都知道,却无能为力。哭了两次,一次小狗玛拉、一次雅拉家最后,有些失真但煽情。补上去年BC金鸡错过那一次。好几天忙得没进影院,再回资料馆。看电影还是比看戏惬意轻松呀!今天终于见到了D叔。正好道别,两个月后再见了。内嵌中字。数梦版权。资料馆1厅约三四成。
开头的定格照片与音频同步挺有创意
#Cannes2023-39 老左派的视角,对工人阶级处境的同情与关怀,对其狭隘性和种族主义的批判,对难民问题的思考,对英国社会阶级问题的永恒关注,这些都是肯洛奇身上的迷人之处。对于他来说,拍片已经不是为了超越曾经的自己,而是让自己对社会保持敏锐与体察的方式。希望年薪6万英镑以上的家庭每年强制观看肯洛奇电影。
2.2/5 #苏州金鸡影展 先走的那些观众你们一定想象不到后面发生了什么,比《浪漫的断章》还要牛逼的映后奇葩人类大赏,包括但不限于,看完电影要分享自己的三个人生故事的观众,阴阳电影学博士嘉宾的观众,上台拿过嘉宾话筒面对观众滔滔不绝讲述“移民社会学”的观众,以及嘉宾抽奖摇号发现抽到的观众都不在的尴尬场面,现场一度失控,苏州大众影迷素质真的很难恭维,本场观影警察出警两次,为她点赞
一个应该出彩的题材 拍得却如此乏味 所有点给得都不够 导致最后小镇集体送花的结尾就看得人很莫名 共情不了一点 (同样人设的男主 Ricky Gervais的后半生好看很多
#2024.46# 大概率是肯洛奇的封笔了。一如既往的关注边缘群体,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客观冷峻。拍电影从来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通过电影想给观众带来点什么。
前面就算了,最后一段,简直。当理想化到这个程度,就是洗白了。如果偏见那么容易消除那现在大概不会再有战争了。
一部善良的电影,仅此而已了。
剧本太偷懒了,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突兀啊,结尾简直是硬拗,但也或许是肯洛奇也意识到这个时代人与人的距离太远了,远到不开金手指,无法有个温情结局。
#36thGRFS-12#非常白左的政治正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