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生活
Doubles vies,纯属虚构(港),非·虚构情事(台),非虚构,Non Fiction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主演:吉约姆·卡内,朱丽叶·比诺什,樊尚·马凯涅,克丽丝塔·特瑞特,诺拉·哈姆扎维,帕斯卡尔·格雷戈里,西格丽·博阿茨兹,安托万·赖纳茨,奥拉利亚·佩蒂特,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8
简介:雷纳德(让-吕克·文森特 Jean-Luc Vincent 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而阿兰(吉约姆·卡内 Guillaume Canet 饰)则是一直负责雷纳德的作品出版和销售的编辑。虽然两人表面上看来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但实际上,这两个男人之间的气氛非常的紧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某日,雷纳德完成了自..详细 >
阿萨亚斯开始走伍迪·艾伦的路子,拍摄所谓知识分子间絮絮叨叨的生活,其所呈现出来的影像与生活情形,却与伍迪·艾伦之间真是隔了个大西洋。他缺乏艾伦对生活的体悟与嘲讽能力,那种老道他还得继续磨练。阿萨亚斯总认为自己摸到了世界发展的趋势,站在变化的前沿,殊不知所表现出来的却证明其对世界对科技缺乏认识。他只能回到旧的套路,靠一堆人说些似是而非的闲话,表现相互间的偷情来填满时间。
婚姻跟代表作一样 需要无数的偷情和烂作品 证明当初的选择没错
深刻探讨纸质书和电子有声书的状况,有的话我赞同,话多的电影,倒是引起了看冬之光的兴趣,bibi最后的一套衣服好看
文青的性福生活
困的我
话痨电影,不过一直在探讨小说创作和书籍是否该电子化的问题还挺有趣,几个主角之间情感关系复杂,现实中应该很难会有这样轻松圆满的结局吧
BJIFF. 用电子出版业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同出轨对婚姻的破坏做双关非常巧妙,法式轻喜剧的风格下笑点频出,高级幽默全部隐藏于高信息量的对话中,值得回味。卡内和比诺什双大牌是表面上的主角,而实际上故事的核心角色则是另一对夫妻。PS.克里斯塔特瑞特太惊艳了,纹身真好看!今年北影节最后一部,来年再战。
文学产品数字化输给了更碎片的语音化,新《星战》比《白丝绸》更适合BJ,政治理念和形象不兼容原理,负罪感有益于维系婚姻,每个人为讨生活必备两套说辞……随性可爱的文青话痨轻喜剧,和《将来的事》观感相似
充斥着大量对话的看不懂的电影
法国知识分子都是双面人,一面手举高档红酒掉书袋,一面脱光衣服玩情人。阿萨亚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总有关于社会变化的看法想说,挺好的。虽然大家都说纸质书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有声书竟然也在慢慢抢占市场,但我坚决拥护经过设计的传统纸质书,并且相信喜欢顶着书骨的人群永不会消亡。
贵出版圈真乱【不是】…… 无论作家还是编辑,担心的都是“纸媒要完”这件事啊 2019.4.21.
法国人凌乱而又有趣的生活。正面是夫妻,背面是偷欢,别人偷欢偷到自己头上还写成了,那当编辑的还能受得了吗。不过书的题材要是有爆点,那还是不愁卖的,读者买书要么图一新鲜,要么图一方便。电子书使图书的发行成本降低,也让图书发行行业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变革,但纸质图书依旧是有其特性而存在的,就好比婚姻与生活的本质一样,虽然情感有时会变,但是情怀或许是不会变的。p.s.白丝带莫名其妙躺枪。。。
克丽丝塔·特瑞特。
叨叨叨叨叨个不停,同样是话痨却没有伍迪那么有趣。
对于阿萨亚斯来说这片拍得太“休息”了,用力还没当年《迷离劫》的一半,不过效果依然出彩。令人会心的“我觉得你已知道”式开场,开启法国人的“话中话”式的废话语境,切入时新(但其实也已经老生常谈多年)的话题,经历一轮轮的变奏,很开心就看完了。
3.5 话唠片,虽然探讨的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不算无聊。
太法国了,讨论的话题、表达的观点、交错的关系都是开放的。
为避免直接讨论媒介的空泛,阿萨亚斯将人物关系穿插其中,尤以Selena最为突出,Selena不仅是电影的中心人物(且关系复杂),也是电影中提及的电视剧演员,更是Léonard创作的文学形象,同时Selena也是对新媒体革命唯一持悲观态度的人——由众多媒介关系综合创造出的形象却在质疑媒介革命,形象的价值显得尤为深刻。关于媒介革命,电影中多次对手机充电的动作进行特写或是意在于此,更重要的依旧在人物,即革命仰仗社会能提供更多的能量(电量),人物不仅是充电行为的发出者,又不断地对外输出能量(说话、做爱,值得一提的是Selena也是贡献者),他们对革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形成一个逻辑矛盾)——不同于《冬日之光》中失去信仰的神父,他们就是自我神话的缔造者,时刻准备利用电影工具入侵现实。
纯粹的法式电影,用对话串联起所有剧情,影片中提到的现下讨论的话题值得深思
一部典型的法式文青(中)电影吧,友邻里的作家和编辑老师可以看看,就是讲贵圈的。大概就是全世界都在恐慌,都在贩卖焦虑,都一副担心纸质书完犊子以及对推特和互联网表示怀疑的精英姿态,然后在现实生活的维度中,该劈腿劈腿该约炮约炮,反正日子就是这么过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