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故事情节有点支离破碎,直到电影结束,片尾曲放出,我都只是呆呆地盯着屏幕,思考着郑尹洙是被电椅电死还是被绳子勒死这个问题……直到今天夜晚,我脱光衣服站在浴室的镜子前,拿起莲蓬头准备淋浴是,忽然嚎嚎大哭起来。
我明白到,《我们的幸福时光》不是在传播“宽恕是人类的美德”之类的正能量——它只是平静地讲述了两个可怜人的故事,不对,何止两个人吶!
两条主线索——线索一:女孩文有贞十五岁就被表哥强奸的女孩文有贞,曾经是一个拥有歌唱天赋、高干家庭出身、可爱的外貌等的闪闪发光的人儿。
但是,自从那件事之后,她开始自杀、暴力、冲动、冷漠。
不是因为被强奸这个事实让她改变,而是因为爱慕虚荣的母亲的冷漠,使她对于人世失去希望。
在遭受痛楚之后,不能得到最亲爱的人的抚慰,反而被责备,那是钻心的痛啊。
如果人是活在希望中的话,那么应该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希望接力中将生命延续下去的。
但是,现在希望破灭了,它告诉你事实不是这样的,事实是世道本是如此——你不配得到抚慰、不配得到幸福。
有贞说我自杀比原谅你更加容易。
因为自杀是一种类似自我逃避是方式,逃避这个固有的事实;而原谅是一种直面事实的方式,事实将会无情地展现在你面前——那个被称之为“母亲”的人,曾经不顾你被强奸的伤痛,责备你不洁身自爱;现在她一边埋怨着你不关心她,一边别过脸对于你的“原谅”不置一词。
恨,是会累积的。
我有时会想——“原谅”是不是“恨”的反义词呢?
因为原谅会终结恨,就像水会终结大火一样。
那么,有了恨,为何还要有原谅呢?
原谅如果是必要的,当初的恨就是不必要的了吗?
为了让恨能继续存在,我们就不能原谅了吧。
因为一旦原谅了,一切恨的过程将会被推翻了不是吗?
被推翻的是什么?
——那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吗?
而问题的核心所在是——那个人,真的值得我们原谅吗?
有贞的母亲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示过自己的歉意,她只是一味放纵,自私地索取儿女的“无私”感情。
有贞无可奈何,她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母亲表达恨意,她只能选择不去面对——然而,伤痕在她的心脏已经发炎溃烂了——因此她常常失控。
在举目无助的时候,她真的很失望,乃至绝望,来自内心的恨意和不堪的回忆,让她完全无法再爱上这个世上的任何人。
对于她来说,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就是离开每一个人,不要为一个人付出自己的感情,因为她怕她的依赖最终只会换来如母亲般的残忍。
有贞是一个单纯直率的女孩子,她想要的知识一个道歉,她想要只是一种简单幸福的生活——她一等再等,却等不到。
所以她失望了,自暴自弃,总是怀着一抹冷笑,冷冰冰地面对这个世界,谁都无法靠近她。
线索二:男孩郑尹洙从小就被母亲抛弃的男孩郑尹洙,带着弟弟颠沛流离。
天真单纯的他爱着自己的妈妈、爱着弟弟,他认真积极地生活。
为了帮弟弟治疗眼疾,他带着弟弟去地铁行乞,仔细地数着讨来的钱,高兴地笑着、憧憬着。
但是,上天并没有给他实现诺言的机会——恶人将哥俩的钱和谋生工具抢走了、弟弟在春天被冻死了……你甚至都不知道他是怎么长大起来的——我不是指身体的成长,而是心灵的发育。
二十几岁的他爱上一个在发廊打工的女孩,义无反顾地。
说实话,郑尹洙将那个看起来很廉价的发夹粘在发廊的玻璃窗上,送给那个女孩的时候,真是既温柔又粗暴。
一切美好的降临都是这样简单粗暴,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记住,因为它们很快就会消失了。
他认真地工作、认真地谈恋爱,直到女孩宫外孕,急需医药费,他不得已跟着黑社会的人去干一票。
你甚至都不知道他是怎么长大起来的——经历了所有伤痛之后,还能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闪闪发光地活着、爱着。
郑尹洙觉得他的“朋友们”是爱他的,所以他傻傻地扛下了所有谋杀的罪名。
但是他这样单纯善良的人,真的不适合在世上活着,对于这种人来说,世间过分复杂,他们只会处处碰壁。
他们是应该成为天使的。
两条线索连接:男孩郑尹洙和女孩文有贞相遇了,但是爱情也没有令他们的命运变得光明起来。
两个真性情的人,甚至都无须试探、询问和猜测,爱了就是爱了。
这份爱却是被死亡的阴霾笼罩的,岌岌可危的,所以,没有人提起过。
星期四,只属于我们的幸福时光,一个小时。
时间一到,狱警就会将郑尹洙带走。
或许女孩有贞不应该靠近郑尹洙的,不应该被他吸引的。
因为本来就脆弱的她,真的无法再承受一份如此脆弱的爱情,那个能倾听她诉说秘密的人、那颗同样冰冷的心灵,很快就会离开的啊。
这个“悲剧二人组”只是在分享彼此的不幸,还无法彼此慰藉和温暖呢。
对啊,两块冰块怎么可能互相取暖呢?!
故事有后续的话,如果那是:“有贞坚强地活着并且感化了更多的人”。
那该是多狗血的场面吶!!
所以,我猜想,看完男孩郑尹洙行刑、听到他的告白之后,女孩有贞很可能会进行第四次自杀,并且成功——这次她真的不是为了逼迫母亲道歉的把戏了。
因为,这个世界还是没有改变——母亲还是那副嘴脸、恶人还是顽固地霸道、卑微的人们说完自己已经原谅了某某的人只能悄悄地哭泣或者自责。
你看可怜的狱警們吧,他们只是被恶魔借用了双手来行凶,却活得比恶魔更加不幸!
有人会说,我们总是将不幸归因于外在环境,却没有扪心自问!
是的,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太爱别人了、是不是太天真了、是不是还相信宽恕和原谅那些破玩意儿……我们如果不是天使,不能回到天国的话,就请继续自私自利地做个好凡人吧,为了能继续活着。
星期四早晨的十点到十一点,你们的幸福时光。
两小时的电影,不算短,舒服流畅的状态下看完了,尽管在看瞎眼睛的弟弟冻死街头和结局没有奇迹出现时,内心些许挣扎,然而,刺没有真实的扎在自己的生活里,痛楚终究自然而然被风干成轻描淡写。
仅仅是偶尔路过案发现场的过路人,就煞有其事充当幸福时光的鉴证人。
而无论什么词和『时光』搭配,都有一种旧旧的匆匆的流逝的凝固的味道。
永远不缺少伤感的年代,能给予岁月的安慰寥寥无几。
越发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趋向男生,不纠缠于木已成舟的事情,无论好坏。
尽管下不了的决心、困惑的难题仍然层出不穷,还是很需要你们熟悉的陌生的点拨指点,但内心深处总有最坏的筹码支撑自己:即使有天真的面临黯淡夜晚里的暴雨,我也可以雨中里哭着笑着生存下去。
全民相互取暖的年代,却越来越不知道要怎么给你温暖。
树木越长大,枝杈的分支就越多,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小时候我们高兴或者我们不高兴的理由,掰开手指数数也就那几样,很容易就猜到如何分享你的喜悦,义不容辞做与你一个鼻孔出气的忠诚伙伴。
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把握,对自己没信心,对你也没有,只想把这归结为成长的负效应。
于是就更相信,气场、经历、思维相似的人一定会相互吸引,一定会相遇,能够在一起的时候,正在在一起的时候,真心真意就对了。
别问这是不是爱情,我们若有情有义,就一定相亲相爱。
影片也不是单纯的爱情片,亲情、友情、社会、伦理,在里面都有了,爱情在里面更多是两个相似的人自然萌生彼此依赖成精神支柱的感情。
情是主调,不是噱头。
完全不矫情的影片是没有的,就好像完全不矫情的人生也是没有的一样。
爱若停在这,我们就到这。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情绪很差,我是一开始就知道故事大致内容的,只是想找个催泪弹让自己流点眼泪结果目的达到,后面眼泪一直掉一直掉.比预期的还要好很多,两个边缘男女间这样温暖的感情.他们的生命都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对于生命一开始已经是绝望淡漠了的,可是两个人接近的过程是相互挖掘也是相互救赎.对姜东元的表扬刮目相看,帅气的外表暗淡下来他还是有很多的东西.还有李娜英,她有着精灵的笑容.原来她不笑的时候也是可以上演灰暗的.记得她拍的宝利龙照片,生活的美好细节的样子.记得他用心给他打磨十字架的样子.记得他说,能让我把这一顿吃完没有的样子.记得他唱国歌的样子,和玻璃上她的影子,和没来得及送出的生日礼物看过后一直压抑的心感觉好点了,那么绝望的人也在积极生活,我也要积极一点,我们都会有一段幸福时光.
星期四的10:00---12:00,阳光透过小玻璃窗,射进小小的看望室.窗台上摆着几盆可爱的小花,桌子上是美味的蛋糕和温暖的茶.在这样温暖的时候,我,认识了你.明明是个悲伤的故事,却有个明媚的片名,最后,仍旧引得我们泪水涟涟.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当过歌手,现职教授,无论学业还是生活,看似都一帆风顺.一个从小被母亲抛弃,和弟弟相依为命,最后为帮女朋友看病筹钱铤而走险,最后杀了人.其实她在15岁那年遭堂兄的强奸,甚至母亲的安慰与帮助也只是一个巴掌和一顿怒骂.其实他是帮朋友背的黑锅,他有一张孩子气的脸,笑起来的时候很可爱,令旁边的人都会觉得幸福.他们明明是两个世界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却还是在星期四的上午10:00---12:00认识了,相爱了.他说,我不知道原来富人的生活也有难过之处.她说,生活中的一根刺,如果扎在自己生活,那就会有别人想象不到的痛.那么,确实是这样呢.所以,在看不见未来看不见光明的时候,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想快点了结自己的生命;她自杀过三次,每次醒来又看见她憎恨的母亲的脸.最后,当他们终于都可以拔出刺,抚平伤口的时候,他却要死掉.她流着泪跑到她母亲那里,说她不相信上帝,但是她希望,原谅她的母亲,因为她做除了对她来说这么艰难的事,上天应该会还她一个奇迹.可是还是没有.但我相信最后他们都还是拥有了幸福.因为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了她对着玻璃窗第一次笑得那么幸福的脸以及他写下的星期四10:00---12:00 我们的幸福时光.
我不是个痴迷韩剧的人,一直都不是。
故事的最后以主人公的死来渲染悲伤也是家常便饭屡见不鲜。
这个电影也没例外——《我们的幸福时光》。
但是我很喜欢。
爱情幻化出的灿烂幸福,告诉你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渴望死亡的女人和迎接死神的男人。
他们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相遇。
从最初的抵制到相互的信赖与依靠,彼此间坦诚最心酸最伤痛的过往。
两个极端的人,用伤口抚慰伤口,用悲痛化解悲痛。
于是绝望,奇迹般的幻化成了最灿烂的幸福感。
她不再想自杀。
他第一次有了强烈的要活下去的欲望。
真心的理解,相见的幸福带来人世的爱情。
也让他们明白生命的可贵与对活着的渴望。
爱情的光芒映照了绝望的心,却躲不开死亡的影。
爱的救赎也换不来死亡的悲悯。
影片的最后没有省略男主角的死刑场面。
白色袋子罩住了他的头,临刑的那一刻,他说我好害怕。
哭得像个孩子。
上天赐予了希望却还是无法让他继续生命。
以至于在面对死亡时感觉到怕,这样是不是更残忍?
时间就像列车一样迅急的开往终点,他们的幸福时光将驶向何方……--一些记忆深刻的话与画昨天我睡的很香,很久没睡这么香了。
谢谢你,允秀。
能一直倾听我的故事。
允秀:我认为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活着就像是在地狱。
我,现在却开始想活下去了。
允秀:一想到周四能和有贞见面我就高兴。
其实,知道我很快就要死了。
但我还不算最糟糕的吧?
允秀:我不能出去,但我希望,我能活着,哪怕在高墙之内……定格的画面:狱警整理允秀的遗物时,在一张女孩送给他的照片上写有这样一行字星期四的上午10点到13点,我们的幸福时光2个小时的阴郁情节里,一直疑惑着为何会有一个这样明媚的片名。
到这,终是明白。
所有跟“时光”挨边的词,好像都有一种时间匆匆走但故事被凝固的伤感。
影片从血泊中开始,伴随着和煦的钢琴曲,紧接着是惊悚的一幕,三具尸体,满地淌着鲜血,刀从一个少年的手中滑落到地板上,镜头幻化游弋在尸体和尹秀(姜东元)之间,这个浑身战栗的少年,会不会是凶手?
以一个故事埋下伏笔。
钢琴曲像是潺潺的流水,把我们从噩梦中唤醒一样,好像刚才的镜头就只是一个梦。
之后,开始另一个噩梦,大学老师有贞(李娜英)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
童年受到已婚堂兄的强奸,但是在跟母亲哭诉之后,得来的却是息事宁人的结局。
这是她第三次选择死亡,依旧活了下来。
为了暂时转移有贞的生活中心,修女姑母说服她去监狱帮忙,同时也是因为她曾是歌手,来监狱给尹秀唱国歌。
因此认识了因为杀人被判死刑的尹秀。
在每周四上午十点到十一点的探望中,两个人逐渐卸下包袱,用聊天的方式软化彼此身上的刺。
第一次见面尹秀炸开浑身的刺面对探监的修女和有贞。
他拒绝修女善意,冷漠也绝情。
有贞只是冷眼旁观。
第二次见面尹秀露出了少年狡黠的笑容亮出手铐说,经过我的秘密,肯定会守口如瓶的。
有贞有些怕面前的杀人犯,但也正襟危坐第一次听尹秀讲自己。
尹秀的母亲从小抛弃了他和弟弟,他带着弟弟从保育院逃出来去找母亲,但是再一次被母亲拒绝了。
后来他带着弟弟睡在底下通道中,以乞讨为生。
在一个晚上,很冷的晚上,睡在身边的弟弟再没有醒来。
从此他开始仇恨社会,混沌生活。
却在长大后爱上了同一个理发店打工的女孩,但是不巧女孩宫外孕。
为了筹钱治疗,尹秀和朋友本想偷盗却无意间出了人命。
尹秀为朋友担下了所有罪名,本以为世间美好,却被朋友和爱人抛弃,心里只求一死。
第N次见面有贞第一次说出哭诉自己十五岁那年被性侵的经历:好像说出来也没什么。
尹秀哭了:对不起,听起来太心痛了。
第N+1次见面尹秀:我不知道原来富人的生活也有难过之处。
有贞:即使是一根很小的刺,如果扎在自己身上,也会有别人想象不到的痛。
······每次见面像剥洋葱一样,卸下来一些伪装,更轻盈一些。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但其实不幸也会有重合的部分。
他们有对世界相同的绝望和怨恨,没感受到过温暖,像尹秀,把仅有的火柴光却当成了灯管般“供奉”。
被亲人的抛弃,那是一种伤害,没有爱的伤害。
明明是可以用爱来消弭的伤害,可是偏偏没有,父母那么吝啬那一点爱。
我们本来以为爱可以成为盾牌,让所有人躲在后方嬉戏,但没想到恰恰是爱将他们和糟糕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就像《梅尔罗斯》中的梅尔罗斯一样,他被自己父亲性侵之后,手足无措,痴痴等着母亲的安慰和关护,但是并没有。
等来的却是:我也是。
像施暴者一样,虽然母亲也是受害者,但是她并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尹秀的母亲,她是自己,是妻子,但她忘记了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曾经看到过一个评论,一个女孩讲述用躺在救护车上的代价,离开了家暴的父亲,那年她17岁。
“有时会想,如果母亲能坚强一些,我可能不会在最美好的年华中,经历这些。
”是啊,如果母亲再坚强些,他们或许就不会经历那些,奔向死亡,沉入深渊,连一束光都抓不住。
也或者有些父母从来都没想过如何面对孩子,如何从心底唤起对子女的关爱,情感关爱。
每个人都有心结,家庭给与的,或是社会给与的,甚至有很多人都好像身在地狱中,需要解脱,需要安抚,需要感化,需要疗愈。
也是因为这样,两个人相遇了。
即将面临的死刑的尹秀跟狱友说:一想到周四和有贞见面我就高兴,我愿意每天都是周四,其实知道我很快就要死了,但我还不算最糟糕的吧?
救赎与被救赎是互惠的。
救赎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解救。
爱和被爱也是相互的。
不要忘记爱的同时也在被爱着。
尹秀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恐惧,让我感受到一种万念俱灰之后执拗的温情,姜东元演的很好,眼神总有一些迷离,同时也流露出含蓄的温暖。
其实我们都是脆弱的,迷茫的,有创伤的不完美的人类,会失手,会踩空,会绝望,会犯很多错误,甚至有天需要用生命来弥补过错。
但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有机会看淡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不堪的过往,原谅那些不堪,重获新生。
尹秀邢前向有贞告白:我爱你。
有贞孱弱地回了句:我也爱你。
这个永别前的对话并没有给故事带来任何转机。
之后一个死亡,一个泣不成声。
很多人在这一幕的时候都禁不住流泪了。
电影刻画了两种疲惫又残酷的人生,两个美好的个体坠落并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但说到底,再残酷的电影也会给个人慰藉,虽然时代伤感,慰藉寥寥。
这慰藉正是我们的眼泪。
眼泪或许是对电影的最直接的回应。
像很多韩国电影一样,讲童年,创伤,渲染悲惨,再用爱来麻醉濒死的恐惧,俗套到看完我们只能用眼泪落荒而逃,但又无法抗拒。
当画面定格在那张因为反光而印有熙俊脸庞的照片上,我看到那句简单的话语时,掩面而泣。
淡淡的悲伤一直在蔓延,让人难受的不想继续,可是似乎又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推动着我,让我的眼睛无法离开电脑屏幕,这种力量是爱吗?
看似永远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歌手和死刑犯,却在上帝的安排下相识,相爱。
这是一个猜不到过程猜不到结局的故事,没有普通韩剧的烂俗剧情,没有华丽的场面,没有那么多甜言蜜语,还是吸引了我。
从来没有在看过一部电影以后,还能在夜深人静是悄悄流泪,《我们的幸福时光》似乎让我做到了这种沦陷,忘记在多少个失眠的夜晚因为想到允秀而哭泣了,也忘记究竟在看过几遍后为他们的爱而感动的流泪了。
人鱼变成人,是魔法不是奇迹,而人变成另一个人却是奇迹。
我看到了奇迹,是奇迹使两个不在一个世界的人相爱,是奇迹使允秀改变。
可是这个奇迹,却只有在真爱出现时才会诞生吧。
失去亲人的允秀,因为亡弟对于熙俊歌声的喜爱而盼望见到她,可是当莫妮卡修女把这位天使送到他面前时,他却只回应了冷漠。
因为此时替朋友顶罪的他已经是一个将不久于人世的死刑犯,他不知道在哪一天,会套上那个令任何人都恐惧的绳索。
可是爱情是无法阻挡的,从两个人都不太情愿的一周一次例行公事的见面,到后来即使只能隔着玻璃的互相倾诉自己伤心过往的时光。
每一次的相聚都变的那么珍贵和短暂。
熙俊做了所有她能做的想去挽救爱人的生命,甚至宽恕了在自己受到伤害时还狠狠刺伤自己心的母亲,可是结局还是没有改变。
或许信仰让他们二人都改变了,他们懂得了宽恕,懂得了接受,也懂得了爱。
可是上帝却没有眷顾着两个相爱的人。
那一天还是来临了,允秀走的那么缓慢,我知道他多么不想接近死亡,但是那扇大门还是对他打开了。
临死前对熙俊爱的告白让我的泪水彻底奔涌了,那发自肺腑的表白,没有甜蜜,却是那样的绝望,他请熙俊不要忘记他的模样时,是不是也让所有人心碎了呢?
记事起再也没有那样哭过,似乎为他们流干所有泪水都不足矣了。
上帝救赎了人类的灵魂,爱造就了奇迹的发生。
星期四十一点到一点,我们的幸福时光。。。。。。
礼拜天的下午,睡了一觉起来.没事看完韩国宋海成导演的<<我们的幸福时光>>影片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讲述的爱情故事与其他爱情片很不一样。
我称之为灵魂的唤醒和灵魂的救赎.讲的是走向死亡的路口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遇,一个是三次自杀的富家小姐,一个是三次杀人的穷困死囚,两颗冰冷的心不期而遇,彼此的感化激发了重生的力量,他们让彼此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这些都归功于他们的爱情。
真心的理解和安慰、一点点积累的亲密感、相见的幸福感等这些平凡的情感挽救了俩男女。
我知道这样的爱情在世界上是很难存在的,若搬上银幕,导演掌握不好,和演员表演不好的话就会使影片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但片中每一个演员几乎完美的表演给我们一种心底感动.特别是最后男女主角的真情流露.是片中的高潮部分.影片中的男女主角由开始的抵触.到心灵一点点的靠近.直到彼此享受着自己一生最幸福的感觉.最后唤醒彼此的灵魂.使得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男主角认识到自己所有的罪过.而女主角向自己的母亲认识了错误.彼此叛逆和对世界的仇视得到了救赎.同时也原谅伤害过的人。
原谅伤害自己的人。
也原谅自己。
原谅所有的一切.可惜的是男主角一生走到了尽头.而女主角以后肯定不会再会自杀,定能更好的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2007-04-21 18:28:55)
关于不幸的人幸福的人只能够体会一点点不幸的人总能够相互沟通,相互鼓励,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心里面流了好多眼泪来着,能够哭泣的点太多,文老师回家拜祭爸爸的地方允秀英秀被妈妈拒绝的地方。。。。
很多地方,心里面觉得很累哭过以后只觉得非常轻松只觉得又有希望的感觉
大维维当初给我推荐它时,我有点不以为然。
韩国的爱情片,无非很俗的套路,不是男女一方绝症就是最后才发现有血缘关系,总之,我对韩国的爱情悲剧,不报以太大希望。
但是大维维极力推荐,我又一念,名字比较好听,恩,大不了去看看。
从通州的家乐福回来,我很累,本来要躺床上看几集CSI,但因为考虑到要吃饭,看一些太血腥的有点影响食欲,咦,昨天刚载完我们的幸福时光,不如看这个。
趁着我有观看欲的此时,我便毫不犹豫的把它打开。
也好久没看看别人的爱情了,想看。
电影一开始的一片血腥令我惊愕,还不如看CSI。
但是接下来,我觉得我已经感受到它带给我的力量是最近看的别的电影所不能超越的。
整场电影之中,我没有聊一句QQ或MSN,甚至关掉网络,我把小笔搬到床上看。
其间。
没有喝水。
没有进食。
更没有聊天。
我全神贯注,完全进入剧情之中。
虽然电影沿袭了韩国电影以慢定性的套路,但是我并不像观看其他韩剧,我一点都没觉得烦,没觉得是在无奈的等,而是以真正意义的在欣赏。
男女主角生活在刚好两个极端之中,却有着相似的心境。
都想过死,都有过绝望,在无奈中并没有等到救赎。
而且并不需要什么救赎。
女主角在十五岁那年被堂兄强奸,在最脆弱时寻求母亲的慰藉,却遭到了母亲的辱骂与痛斥。
女儿瑟缩着身体,着衣明显有被撕扯过的痕迹,颤抖的声音向母亲求救:“妈妈……他闯进我的房间……我很疼……”而她的母亲,仓皇的神情嵌在麻木的脸上,渐被抖落的一干二净,她命令的口吻带给了女儿将近二十年的不安:“你对他做了什么……你要为你所做的感到耻辱!
”然后二十年来,女儿活在自闭之中,她不容忍自己去相信周围任何人。
直到碰到了男主角。
用最简单的话讲,他,是一个死囚,奸杀了十七岁少女。
小时候,他是孤儿,带着弟弟四处流浪。
他们的日子很苦,在地铁隧道,席地而睡。
弟弟生病,弟弟想要一双NIKE鞋,弟弟要听国歌,弟弟需要活下去的勇气。
而男主角也是个孩子,他也偶尔会有小脾气。
而就那一晚没有同弟弟讲话,不给他唱国歌,叫他闭嘴赶紧睡觉。
然后弟弟就再也没有醒来。
……这一段有点像《再见萤火虫》里那对感人的兄妹。
……然后男主角长大了,喜欢上一个女生,为她买了蝴蝶的发卡,把她落在雪地里的鞋拿回屋内。
然后女生宫外孕,需要大量的钱做手术。
为了救活老婆,男主角不得不参与刺死一个有钱的女人扒下她手指上的钻戒。
……男女主角的过去都不是那么美好,但是自从他们遇到一起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对生的希望就像墙角的蓟一样,不屈不挠,旺盛有力。
每周四的早10点到11点,是他们的幸福时光。
只有一个小时,他们聊天,他们静坐,他们对视,他们让彼此学会如何是爱。
很多个星期四过去,执行时间马上就到。
记得男主角站在受刑台上,说到的一句最有力的话:“谢谢Molica修女为我带来了天使,让我学会什么是爱。
”……帘儿拉上了,死刑执行。
我哭的一塌糊涂,不是因为有人结束了生命,而是欣慰,他可以在那么绝望的死前,不再直言我不害怕,他开始害怕死亡因为他心里有了惦记的人。
他的世界不再空空如也,他开始了爱。
这样的爱情多么伟大,相比他,自己真的很渺小呢。
我一下子觉得生活不应该只局限在很自私的事情上你争我赶,似乎一瞬间,我看到了更美好的事情。
……好了我要去游泳了。
把眼泪留在游泳池里。
想表达什么呀~~~~~~~~
星期四的上午10点到11点 我们的幸福时光
我哭了。
宁愿在爱与被爱中死去,也不要在绝望中死去
平淡逻辑差 麻木地看着 高潮只在最后十分钟 我们的幸福时光 宽恕悔过的人 原谅知错的人
沉闷
这么闷的片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分?
真好 虽然悲剧 可是死的时候有你相伴
影片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还在为它缓慢的节奏而感到不耐烦,直到我哭的不能自已的把片子看完,我才肯承认导演的用意是润物细无声。在某一刻俊秀就已经活的站在了观众的心里,并且把观众拉到了自己的立场。我甚至都开始祈祷会有狗血的奇迹发生。然而真的没有。即使是得到了宽恕,但宽恕终不能留住生命。
思密达思密达。题材特殊 还算感人思密达= =
为了姜东元而看,可觉得他的表演并不是很精彩。两个都是受过伤的人 ,很自然也就在一起了。
生命本身比爱、恨都重,也都痛。
为抒情而装抒情。
人生就这样让真情改变,心灵的大门刚刚要打开的时候,生命就这样无情地要关上了,这就是一个死刑犯的最后的时光——幸福、温暖又残酷。在国歌中,一个年轻的生命走向死亡。带着永远的爱
他们相遇在监狱,相知在监狱,相爱在监狱,却无法相守,哪怕是在监狱。没有在人间美好的年光里相遇,是种遗憾。上帝会让他们在天堂有更好的相守的。
我将要奔赴的国家,太不人道了!!妈妈的,去那第一件事就是抗议!!
为什么给死刑犯人希望
还以为是孙俪呢、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亮点、
互相拯救
两主角眼睛都那么小,看着就发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