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后,终于明白情圣与花花公子还是有区别的。
虽然两者都毕生致力于追求女性,但情圣用的是真情真爱,对所有追求过的女人都曾经认真付出过。
最重要的是,这些女人们对他还依旧深情款款,念念不忘。
本片中男主角卡萨诺瓦就是18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情圣。
片中他从绞架上被解救后,围观群众一片欢呼,可见此人有多么受欢迎。
人们对情圣总是抱有特别的宽容与好感,而对于花花公子则鄙夷指责。
所以,这部电影将卡萨诺瓦塑造成一个痴情种子。
最后找到真爱,相守一生。
而传说中的“卡萨诺瓦”其实是个替身,只是一个配角。
没办法,观众喜欢这个调调。
现实生活中,情圣与花花公子基本上是分不清楚的。
这些帅哥到底用了多少真心,也只有天晓得了。
其实本片中最聪明的还是那个猪油大王,爱与不爱收放自如,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勇敢去追求,真是一条好汉。
虽然样子猪油了一点。
非常典型的一部莫里哀风格的喜剧,就中充斥着好色又淫的情圣、六根不净的修女,欲求不满的处女、“精”力过人的纯情少年……有了这些就足够写一部《十日谈》了,但显然导演还没有玩儿够的意思。
愚忠而富有娱乐精神的仆人,写思想不健康书刊的女权主义者、爱上女婿的丈母娘、跟着剧院老板私奔的婆婆……然后剧院老板在公开场合还伪装教皇。
女主角的未婚夫执着于减肥,无论是紫衣红衣还是黑衣主教都热衷于抓男主角这样的流氓……再加上本片情节紧凑,丝丝入扣,台词和剧情都充满着机智幽默,如果说它不好看——那简直是有点自欺欺人了。
女主人公之聪明勇敢,男主人公之敏锐机智,两人简直是蛤蟆绿豆天作之合,于是喜剧的主角敲定。
接下来便是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众人,犹如众星捧月,上演了一出华丽的爱情喜剧。
这便有点像十九世纪法国流行的康康舞,一大群男女在舞池里欢快的扭动。
该撩裙子的撩裙子,该摸一把的下手就摸。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及时行乐,爱情第一。
什么生啊死啊,女权啊男权啊,我们私奔之后改日再提。
寡妇啊!
你不要说你这辈子不会再有男人睬你。
当你站在舞池的中央,星眸闪闪,说不定映入你眼帘的他就是你的如意郎君。
旷夫啊!
你也别说自己太胖太丑,没法吸引白天鹅的注意。
爱情这种事,得看缘分,谁能说纤腰柳眉绝对是人人的最爱?
说不定肥肉深沉她更会嘉许。
处女啊!
你不要说你早就心有所许。
少了一个卡萨诺瓦又算什么?
在你曾经娴静的窗前,已有一位少年,盯着你看了好几个夏天。
处男啊!
你也别说你无法赢得佳人芳心。
哪天想开了跑到风月场转一圈,或许你就能发现,你是床上的霸王,精力无匹,完全可以成为继卡萨诺瓦之后的又一个传奇。
这才是喜剧!!
错综复杂,而又简单无比。
最后,人人都成双成对,得偿所愿。
丑角受了戏弄,主角Happy Ending。
驾着马车周游去也,开个野戏班子小两口活得不亦乐乎。
世上已无卡萨诺瓦,卡萨诺瓦转业去做好好丈夫啦!!
看来是没人不开心。
康康舞跳完了,大家收拾收拾东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吧!
~~
今天是威尼斯狂欢节。
当初下了这部电影完全是机缘巧合,我是想下2005卡萨诺瓦的电视剧,那一部更贴合卡萨诺瓦自传。
他的故事改编来改编去,已经和原著相去甚远了,卡萨诺瓦已经成为了威尼斯的传奇,就像电影里出现的舞台剧与木偶戏,卡萨诺瓦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人生需要恋爱与冒险”,他代表的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冒险精神。
有他参与的故事,里面的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都大胆追求爱与欲望。
这部电影里更是强化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宗教体系的嘲弄。
影片的前半段略显乏味,后半段戏剧效果拉满,我以前可能会给三星,但我现在会给四星。
也许是我变宽容了吧,也或许是我太向往那个世界了。
文学戏剧里无数故事的发生地,建在水上的城邦(听起来不像幻想吗?
),两头尖尖的小船名字叫贡多拉,像迷宫一样的河道,狂欢节的假面舞会。
无论威尼斯会不会沉没,它给人们提供了这么多浪漫的素材,就像卡萨诺瓦一样,诗人和艺术家们会继续把这个梦传唱下去。
已故澳洲影星Heath ledger飾演的情聖出奇地非常適合,本人覺得他絕不是帥哥,但他卻把一代情聖演譯得淋漓盡致,而這部電影是一個倒敍式的代寫故事。
在美人美景的威尼斯襯托下,影片以修道院偷情作為開始。
衣衫不整的情聖先生躲進大學中,那是他第一次看見學識淵博又前衛的女主角,即使顏值不夠但眼神搭夠,不得不說Heath有一雙會說話會演戲的眼睛。
而其實,情聖先生也只是一個等待媽媽的可憐孩子。
為了媽媽的一句會回來的承諾,他在威尼斯等了十多年,即使面臨要被捕,被逼要迎娶城中那個足不出戶的處女也要繼續在威尼斯待下去。
電影的中段,情聖先生為了追求前衛的女主角,他利用了隨從的名字,因他知道女主鄙視自己的真正身分,又假扮成女主的那個素未謀面的富豪未婚夫,弄成很多笑話。
尾段的逃跑片段來個輕快的背景音樂襯托著,母子終於團聚,又把自己的身分給予女主角的弟弟,自己卻跟母親、一生摰愛當個劇團裡的小演員,浪子回頭了。
而這個故事其實是由取代了情聖先生的那個男人寫下的,一個代寫的故事,耐人尋味,輕鬆的112分鐘,懷念故人。
2007-05-06 卡萨诺瓦。
据说世上并没有浪荡子的,他们只是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真爱,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我们之所以见异思迁,只是因为我们碰到更好的人而已。
所以我们永远都不能肯定,这一份爱,是最后的爱。
定情时的海誓山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但一旦得到真爱,此生——……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追寻我今生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中午本来要午睡了,看到新近买的Casanova的封面上Heath Ledger那带着恶作剧意味的笑,和女主角不甘示弱的桀骜的样子,忽然被勾住了,对自己说,不如看看再睡吧,这么多片子还没看,总得消灭一下吧。
于是就看了起来。
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跟《莎翁情史》一样,是一部delightful farce,让人愉快的闹剧,虽然主题很俗套,无非是花花公子碰见了有才华的气质美女,两人经过一阵针锋相对以后陷入爱河。
不过,电影里面的画面很丰富,闹剧也控制得比较有分寸,所以干人感觉挺饱满的。
和Jude Law的Alfie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编剧并没有为了不落俗套就弄了一个没有着落的结局,而是把戏剧性的人生和夸张的舞台效果融合起来。
制造了一个新的Casanova来替代旧的Casanova. 虽然美化了这个臭名昭著的堕落贵族,但是赋予了理解。
虽然从道德的角度来讲,这个人的一些行为是腐化堕落的,然而谁能说那些指责他的人就是纯全善良毫无过错的呢?
那些被引诱的女人,真的一点过错都没有么?
活脱脱的是夏娃的翻版。
那些动不动就指责别人的天主教庭执法官,以自己的意志来替代神的意志,执法不从改善人的心灵出发,却不断地制定条条框框来限制人的行为,实在是可笑。
政教分开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因为自己的地位备受Casanova祖母鄙夷的演员妈妈与自己的演员爱人演出了一场闹剧,救了自己的儿子,完成了一个天大的讽刺,表面纯洁骨子里风骚的Victoria并没有和新的Casanova真正结合,而是成为貌合神离的一对。
于是Casonava虽然换人做了,也还是那个Casanova。
片子里面的配角相当不错,有很多笑点,那个呆头呆脑的未婚夫,时而笨拙时而精明的仆人,风流的丈母娘都是那么的有趣,虽然帅哥只有一个,而且脸色也过于苍白,但是美女们那可是争奇斗艳...
“快还钱!!!
”“哦,先生,下星期,下星期就还。
”“这话你上星期已经说过了!!
”“哦,那是我早说了一个星期,先生。
”“……”“再见,先生。
”
看过介绍,华丽的封面,下载了很久现在才看.果然没有辜负我哦.有我喜欢的欧洲式的风格:华丽的服饰,优雅的礼节,欧式的宗教,以及帅气的男主角.很高兴一部电影里有这么多我喜欢的元素在内,看完后对"卡萨诺瓦"进行了一下了解.果然不出我所料,真的是当时社会上有名的风流人物,怪不得类片子很好看,除了中间部分稍显拖沓外其余的都很不错哦!!很喜欢剧中女主角说的那句"给我一个真正的男人,将他自己交付给一个配得上他的女人,如果那个女人是我,我会永远只爱他一人。
”呵呵,这正是我地想法呢!!女主角不愧是大女子主义者,一句话就听出了希望全天下男人自重的意思.非常喜欢这种说法!!通常下载的电影看过了就会删掉,但是这部不会,因为服饰,因为帅气风度翩翩的"卡萨诺瓦"........
这是一场闹剧,顶着卡萨诺瓦的花帽子实则是一个纯情的一塌糊涂的童话故事。
没关系了由heath举手投足的风流洒脱,和导演这张金字招牌。
让我偶尔彻彻底底的轻松了一场。
现在觉得只是旧梦一场。
故事情节轻松快乐历史上真有其人,贾科莫卡萨诺瓦百度一下吧如此纵欲的人活得那么长倒是让人羡慕
当年,风华正茂;此日,不胜唏嘘。
HeathLedger,又一个死后我迷上的
一直都get不到Heath Ledger的演技和颜值。
话说,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你真的相信有回头的花花公子么?= =
浓情威尼斯
希斯莱杰帅的没话说!至于西耶那,你还是哪儿凉快呆哪儿去!~
浪费我的宝贵时间!
所谓鸡肋、、、
意大利风格。美丽的威尼斯。高中下的电影,却是希斯莱杰死去我才看到。而且还是火车上。配音很不错。
真爱不会因为情人数目的增加而变得更真,而只会逐渐消失...
很一般
男人能帅到这份上不容易,可惜了...
看了都忘了
Casanova
Boring
2007-6-2
花花公子从良
Be the flame, not the moth.
为了Heath Ledger
最圣洁的处女要不要这么饥渴啊,男主女主颜都一般,反而是女主弟弟和男主未婚妻容貌俊美。女权人士的设定和最后的法场出逃莫名其妙,不过最囧的就是胖子未婚夫和女主妈妈一见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