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港片有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感觉,滤镜也很不错,没有想那部港剧一样不真实(具体哪一部我也忘记了)。
对我最大的感触是情怀,我在这部片子里面看到了《英雄本色》《使徒行者》《无间道》的影子,还有一点五亿雷洛探长的味道哈哈哈哈哈哈这几部片子都是我很喜欢的。
任贤齐的角色又是卧底又是黑帮老大又是前任黑帮老大的结拜兄弟,很矛盾,个人还是任贤齐演的很不错了,演技是在线的,我个人还是喜欢洛哥的味道,我感受到了任贤齐在模仿刘德华,气场是在的。
以我看,还是品情怀吧。
#时不时的戏#边缘行者#manontheedge
在一堆港星中看到任贤齐就觉得很奇怪,查了一下是爱奇艺影视出品,还算有点解,他从歌坛转战影视,前几年入了金像影帝,也算能够拿到些资源。
整个片就是不过不失的港式警匪片,黑道警察再与高级督查官的事非总是纷纷扰扰挣不脱,小地方没有粤语版,于是在国语版里听到了任贤齐的湾湾口音,还有其他诸如港片复制粘贴似的国语配音,讲了卧底反串再卧底的故事,情节似乎在这种片子里已经不重要的,没有了原音分分钟让我这种能够听懂粤语的出戏,香港好像似乎再也不是我们成长记忆中的香港了,那些街景和影像我们似乎已经真的审美疲劳了,不知道是我们长大了还是香港电影真的不行了。
全片也不有不少的追车戏和枪战戏,但整体的成片质感似乎还是差了一点,包括海报都呈现着几乎TVB式的质感,总体还是浮于工业流水线上的作品。
后期剪辑刚学会软件?
主次不清、节奏混乱、剧情无理、表演浮夸、白瞎了CAST!
为了过审把剧情放在97之前也不是这个拍法。
看到1/2应该就结束了,怎么后面又有新的情节线!
港片没落!
这几年的港片唯能推得也就是《智齿》了!
字数不够?
不够吗?
真的不够吗?
这回够了吧!
还是不够?
写这些会不会被判定为水贴?
再点个发布试试!
这回绝对够了!
记忆里最早开始写剧评和写影评,就是2011年我在贴吧给港剧《真相》写剧评。
十一年的时间,可以说,我是亲眼见证了港剧落没的,几乎是断崖式跌落,就是从2014《使徒行者1》之后,这些年出的港剧是一部不如一部,这么多年也就出了才几部像《白色强人》那样勉强可以的。
可以说,现在的TVB再也不是从前的TVB了,而港片的辉煌时代更是不复存在。
在90和00年代,港片几乎可以算得一个时代,尤其是香港的警匪片则更是一种标志一般的存在。
不作他论,就两个字:好看。
今天是2022年4月30日,就在今天,为了旧时代对港片的印象,为了我对港剧曾经的情怀,我又一次走进电影院去看了电影《边缘行者》。
我相信,为曾经的情怀买单的人我不是第一个 ,也不会只有我一个。
不过,我挺好奇的,这样的情怀能让人买单多少次?
如果,你问我《边缘行者》好看吗?
我依然会诚实的回答你:还可以,挺好看。
这部戏将乱世下的枭雄对决摆上大银幕,将小人物的自身荣辱与民族结合于一体。
爽点、燃点、泪点,一个都没落下。
爽在一触即发的打戏,燃在金盘洗手的大佬和野心勃勃的小弟之间的较量,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港剧迷,或者曾经的港片爱好者,那么,我想说,我并不推荐你们去看。
其实《边缘行者》前面四分之三的故事中规中矩,是走那种老式警匪剧的模式,可以说是一部标准的港式警匪片,有枪战、飙车、械斗;有希望金盆洗手的老大与野心勃勃的小弟;有无间道式的“人”“鬼”猜忌。
观众所期待的港产警匪片的基础元素,它都能满足,影院体验非常过瘾。
黑与白,正与邪,情与义,兄弟与江湖,出卖与背叛,各种经典款的情节样样都有。
还有香港最大的社团与英国人各自为营,卧底和黑警之间的精彩对决,帮派兄弟的手足情深都通过各位大咖主演的精湛演技展现地淋漓尽致。
《边缘行者》最想表现的“亦正亦邪”在这一段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个不错的创新。
虽然不怎么有新意,但还算得有情怀,不过这编剧只怕是在这个时间段脑袋抽了风,为了体现男主角的正义,突然搞了一出法庭戏,不得不说,出戏得很,那真是一出让人难以忍受的漏洞。
还有就是那些政治较量,江湖打杀,总感觉都只写了一半的故事,另一半靠联想和猜测,也是无语,所谓的教育意义呢,是告诉我们有权有势才能只手遮天?
重情重义只能死得更快?
还是只为了悲壮而把人写死了,还每个人不一样的死法?
至于后面的四分之一,我是真不想说,无言以对好吗?
为了点题也不至于这样凑剧情的,我知道男主角不能死,所以呢?
所以你们安排他当了龙头?
继续卧底?那么他如今究竟是警察还是黑社会?
《扫毒》+《反贪风暴》+《追龙》+《无间道》+《警察故事》+....但另出来一部,也不至沦落于此,奈何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再大篇幅、再大阵容也包不住,情节看似冗余,实则不是冗余而是衔接不上,情节点出现错误,人物关系不明确,重叠性人物太多,叙事效率慢,而越是这种类型的片子,叙事就应该越精简,情节应该更紧凑,人物关系应该更闭合,这样在保证叙事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交代思想主题,而在情节主题还未明确之前,就想先宣讲思想主题,也未免是打肿脸充胖子.总的来说,要《无间道》的纠结没有纠结,要《反贪风暴》的反转没有反转,要《追龙》的人物没有人物.让我意外的是打戏居然拍的如此之烂,而且还占据了绝大篇幅,不知所云.最令我想不到的是技术方面居然如此不过关,摄影各种光线不匹配,调色各种肤色出问题,就连最后结局的声音阈值都不对,也不知道是为了进bgm故意调小了人声?
散场后还专门询问了影院工作人员,确认不是影院设备的问题.奇怪的是这样一部技术不合格,但某种程度上又极具讽刺、批判意义的政治惊悚喜剧(容我这么叫,不然我真想不到的更合适的类型概括)是如何过审的.
粤语版和国语版我都看了,国语版不够力,粤语版非常带劲,任贤齐前后的反差,都很好,国语版几个主角的配音都不行,过于嫩,太拉垮,只有任贤齐原声,就显得独树一帜。
粤语版非常和谐,整个片子的感觉就来了,大家千万别错过,虽然不算顶好,但对于我们港片爱好者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任贤齐,任达华,方中信都是我的心头好,谭耀文演坏人还是一样嚣张跋扈,哈哈哈。
曾几何时,香港电影辉煌无限,被称作是“东方好莱坞”,尤其是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香港为华语电影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回忆。
即便是在香港电影势微的当下,一众香港电影人还是为香港电影复兴大任赴汤蹈火,所以今年我们看到了古天乐主演的科幻巨制《明日战记》和刘青云主演的警匪大片《神探大战》。
从这两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香港电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也可以明显看到香港老一辈电影人的倔强。
在当下以数十亿票房论英雄的年代,《明日战记》和《神探大战》两部影片明显处于下风,甚至两部影片票房之和仅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的一半!
断然是当下观影群体和观影口味的变化,但依旧难以掩盖香港电影的危局。
其实说起来,同是在今年上映的另一部香港电影《边缘行者》要更惨,这部集十多位老戏骨、情怀、正宗港味于一体的影片,最终票房仅有1.66亿,豆瓣参考评分5分。
《边缘行者》的导演黄明升,出身于成家班,是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曾经参与过成龙的多部经典影片,本次在他的这部影片中集结了任达华、任贤齐、谭耀文、方中信、张兆辉、洪金宝、曾江、关礼杰、林晓峰和陈国坤等十多位香港电影的老面孔。
影片故事设定在97前夕,香港的大社团新联盛面临着话事人换届,而英国的鬼佬们则居心叵测,不仅试图控制社团做非法交易,更是不断设计陷害华人警察,而新联盛的新话事人阿骆则进行绝地反击。
其实这部充满情怀的影片,并未有明显创新的部分,类似片中卧底、黑警、话事人竞争、洗白和从政拉票的情节,我们会发现在很多的香港老电影中都有,尤其是当一曲《当年情》唱响的时候,情怀会一涌而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部影片更像是很多香港老电影的集合体。
像是这种以情怀为卖点的电影,大部分时候的观影群体很受限制,对于很多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是不太感冒的,这也是造成商业表现不佳的主因。
虽然导演黄明升拥有丰富的动作指导经验,但是作为一部成片的导演来说,显然没有他在动作指导领域那般得心应手,在这部《边缘行者》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在剧情的处理上显然缺乏一定的掌控力,导致影片的实际观感像是在看TVB的剧集。
任贤齐在片中出演的阿骆属于是核心人物,有关这个角色的设定,首先他是警方卧底,然后他是社团人物,他游走于黑白之间,这个角色与《无间道》中的梁朝伟很像,只不过后来的绝地反击让阿骆这个角色显得复杂了一些,但是人物转变的太快。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不客气的说,除了可以一睹老一辈香港演员们的风采和拉起一部分人的情怀之外,剩下的部分就显得无力了。
【END】
一、本来觉得没啥可写,毕竟港片+动作这两个元素,已经可以涵盖很多东西,想要拍出新意,不知道导演还有没有机会?
反正这部片子不成。
先说下演员。
主场的一众男星应该都算是“老戏骨”,任贤齐、任达华、方中信……各位大咖也算是实力派,也有过出演此类作品的经验。
所以在人选上大概是没有问题。
然后是剧情。
剧情倒也不复杂,有多个前辈借鉴:《无间道》系列,《寒战》系列,《黑社会》系列。
甚至某种程度而言,可以算是三部片的“糅杂”:资深卧底、钢英余孽、社团交接……这三个元素都在其中。
元素多也并非坏事,我们的日常亦是无数的线串联起来。
最后是内容。
这个是最核心,亦是最大的败笔。
核心不清晰。
兄弟情谊?
卧底心思?
权力斗争?
好像都没有讲好。
珠玉在前,更显本作无力。
如果不讲具象的线索,抽象线索也没有写好。
《无间道》里面发生了诸多事情,都可以用“无间地狱”一条线索串联起来。
《黑社会》可以用青红帮文化串联起来。
《寒战》可以用两国文化差异串联起来……单在这里什么都没有。
没有线索,人物的张力便是无头苍蝇。
但老戏骨还是老戏骨,在导演和编剧还没看清楚之前,已经先行一步。
任达华的演出非常在线,但可惜由于场景、台词、剧情的限制,未能将人物演绎到更好。
比如说,作为帮派大佬,他的兄弟情、驾驭力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作为一个社会“顶层”,察觉到时代、社会的变化,期望另谋出路的心思也可见一斑——小弟们可以纠结于生死对错,大佬不得纠缠于此(电影临近结束任贤齐的饰演还算到位)然而剧情并没有让他有更多作为。
二、如果给这个电影提建议,会怎样?
首先,在立意上会参考《寒战》。
这个电影b站up主【嗑书的阿冉叔】有详细解说。
这样人物立意会比较高,而不会只局限于黑帮打打杀杀。
此外,故事也会有足够的纵深让人物施展。
比如电影里面的三条故事线:新联胜发展和交班、警队查黑无间道、顶层权谋;这三个东东虽然已经有前面三部作品呈现,但依然还有不少可以刻画的地方。
比如说,任达华的角色塑造。
从底层起步,以暴力走到大佬位置,统管好几万人。
可谓是暴力的顶峰,但是到了这等层次,暴力已经不足以为所有事情的起手式,社团利益、叔伯前辈、小弟好处,这些都是一个管理者所要处理的。
再加上94年前后,“暴力”越发鼎盛也越发无力。
这时候的大佬必然要面对那个他所不熟悉又不得不面对的社会和场景。
此处生出的诸多感受和情绪,可以细细道来。
又比如说,方中信。
这条线在电影中表现甚至不如任贤齐,过于死板和僵硬。
立身正义却没有实行到正义,甚至助纣为虐,这里大概可以在连续剧里拍十几集。
同理,警察的群像描述也过于模糊,过于生硬。
当然,即便考虑避免被和谐,也可以轻描淡写加一点点生活镜头。
群像描述的是人,不是像。
任贤齐角色其实是有蛮大的操作空间。
虽然说卧底心态之类的无间道已经拍得很完美,难道就没有出路了吗?
有,电影已经拍出来了,跳出黑白的束缚,追求真凶。
但前面的帮会斗殴铺垫过长,导致顶层权力斗争这一部分过于仓促就结束。
卧底生涯这一段其实可以适当减少,甚至直接引用无间道内容协助观众脑补也是没问题的。
重点可以放在角色对黑、白两种力量的觉悟——社团和警察不过是更上一层的棋子,从而下定要做棋手的决心。
这里可以适当再展开一点,包括角色转换之后的心态、行动等。
这种转变必然与原有身份有所冲突,这里也是可以大写特写的。
此外,一些“路人甲”也可以有很多故事。
社团内的“金爷”代表着上个时代的生存法则,那在这个时代如何?
那些看起来软弱无能的“叔伯”,真的毫无亮点吗?
警局里的另一个卧底饰演得还不错,但群像实在模糊,不过也不打紧——如果拍摄重点不是他。
权力高层的刻画也是十分欠缺,只有形,而无神。
打分私心,整部片子其实还是很有港味,有冲突有火药味有兄弟情有秩序冲击有正邪对立,动作戏上还是很给力的,但被剪辑毁了一些韵味,有些细节也不太到位。
以林耀昌死为分界线,往前看精彩的是社团内战,往后看精彩的是骆志明归来复仇。
当我看到后面的混战时我一度以为要结局了一看还有半小时,本以为烂尾没想到后面半小时反而精彩,不过可能是前面铺垫太长的关系,后面的各种上位和反转都快了些,但两个篇章拎出来都很漂亮。
所有角色都很丰满这是我很惊喜的,最喜欢的两个角色是谭耀文的阿添和任贤齐的阿骆,阿添和鬼佬谈判那一段太血脉喷张了!
(吓一跳的那个反应真的好真实!
)看得出来真的很认真的在搞事业;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穿插全局的阿骆,从一开始不求名利的小弟到后期上位的话事人,身份转变的演绎还是很到位的,其实要看血债血偿的报仇其他地方一抓一把,这部片处理的就很妙了,从政这条路真的很高明,把复仇的档次提高了,玩好了一手自爆转成污点证人再全身而退。
阿骆在法庭上的那段发言更是巧妙的上升了影片的价值,顶着黑白两幅皮囊为所有市民发声…小齐哥这一段真的高光,衣冠楚楚但又一身正气,你觉得是警察也好,黑社会头目也好,政治新星也好,都是贴合的,但他此刻更是一个香港市民,影片配合穿插了一段街头暴力逼迁的早年镜头,前后再次呼应,命运再次交织,他为所有人也为当年的自己发声…小齐哥真的好适合这个角色,自带了一股江湖义气和正气,但又能演出混迹其中的痞气,所以很适合演卧底。
当然还有一些角色我也很喜欢,像任达华演的林耀昌,面对卧底的摊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敢于摊牌的)还是当他走,格局打开了,完美诠释“盗亦有道”,把一开始不给他的吉他也给他了,结尾再出现这把吉他时还是很泪目的;吴卓羲的家驹也是,拳击场上那一次交锋后一直帮着阿骆,但最后没有挺过来,永远在小艇上睡着了…影片很多地方都有致敬,从家驹的名字和影片里beyond的一角照片还有插曲《当年情》可以看出,不过感觉配《当年情》还是有点太高攀了。
最后阿骆出来了,警察、黑社会头目和政治新星都陨落了,回归人海,那些人命和血都被岁月背去了,行走在黑白之界的人最终什么都没带走,什么都没留下,只有一瓶酒和一把吉他留在老大墓前。
阿骆从一行人中撤了出来,看着兄弟一齐远去,不知不觉退出自己的生命,而老大则目送着他,自愿走上死路,送他一路平安。
如题,大D的夙愿实现了
新和联胜不过四个字太绕口,所以这个新社团叫:
新联盛但是,大D对不起,这届话事人还是阿lok
阿乐额.......其实下一届也是
阿骆大D,别灰心!
只要你爱国,总有一天你能当上揸fit...对不起,接班人!
虽然这是新上映的片,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早就看过了。
人还是那些人(“这不是演那谁的那谁吗?
”),事还是那些事(“黑金”、“黑警”、“黑社会”)(我觉得)剧本像是一个看了很多港产警匪片的内地编剧会写出来的剧本:片头拜神+主题曲:《黑社会》;
黑社会 (2005)8.42005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杜琪峰 / 任达华 梁家辉打边炉顺便打架+从政洗白:《无间道2》;
无间道2 (2003)8.82003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刘伟强 麦兆辉 / 陈冠希 余文乐上司找完卧底以后马上出事:《无间道》;
无间道 (2002)9.32002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刘伟强 麦兆辉 / 刘德华 梁朝伟暴力强拆+放火烧家:《魔警》;
魔警 (2014)6.12014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动作 悬疑 惊悚 犯罪 / 林超贤 / 吴彦祖 张家辉大哥死了以后叔公开会:《潜行狙击》;
潜行狙击 (2011)8.52011 /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爱情 / 庄伟建 苏万聪 / 谢天华 黄宗泽社团内斗:韩国电影《新世界》
新世界 (2013)8.92013 / 韩国 / 剧情 犯罪 / 朴勋政 / 李政宰 崔岷植港英政府捞钱:《五亿探长雷诺》;
五亿探长雷洛传1:雷老虎 (1991)7.91991 /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爱情 犯罪 / 刘国昌 / 刘德华 张敏用来凑时长顺便烘托气氛的《当年情》;
英雄本色 (1986)8.61986 /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犯罪 / 吴宇森 / 周润发 狄龙等等等等......但很可惜,这部片画虎反像猫,没拍好。
开头交代背景及人物的部分,大量采用特写镜头、特别是大特写,这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其后果就是.......你!
不!
要!
过!
来!
啊!!!!!!!
你妈妈没有告诉过你不要离别人这么近吗?!
终于,背景介绍部分在城寨拳击赛中迎来高潮,在一系列HKSE的剪辑师都不乐意用的晃动镜头之后,终于以不唱K的两luo腋毛结束。
吴卓羲和黄宗泽,合拍片最爱的(倒霉)两兄弟。
但显然,更爱吴卓羲。
(黄宗泽你看看人家那戏份)不过这角色也没啥用,又是一个票房工具罢了。
细节方面更是拉胯,不得不像念咒一样提醒自己,这是97前这是97前不是2017不是2022是97。
不是拿个大哥大、拿个小手机、穿个皮衣就是复古了,用的车、用的gun、穿的衣服、还有布景随随便便就能穿帮,无论是哪里,都没有明显的“这就是90年代香港”的感觉,就连作为所谓社团老巢的城寨都像粗制滥造的主题餐厅。
关于剧情,不多说了,就那样,多少有点低B.....还是说一点吧阿骆做了警方的卧底,正常的警匪片套路都是社团叫卧底做事但是卧底不想做又不得不做,挣扎。
但是《边缘行者》里阿骆一直都没有在边缘走过,他一直都走得很正,除打架斗殴外,唯一在犯罪边缘的一次就是给泰国人卖洗衣粉,还没卖成,之后也是一直致力于铲除警队里的黑恶势力,最后在法庭上的演讲甚至可以拿到普法演讲比赛的一等奖。
他没有三年之后又三年的挣扎,自然不切《边缘行者》的题。
那除了他,还有谁能是边缘行者呢?
昌哥?
事实上,看电影时坐我旁边的阿嫲就是这么觉得的,她一直坚定地相信昌哥是卧底。
(我为什么知道,是因为她一直发表实时评论,如果我是盲人,我会很感谢她。
)昌哥这个角色确实比阿骆更挣扎,作为数一数二社团里的一把手,事实上却是鬼佬的“小弟”,要帮鬼佬散粉。
一个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是哪里人的人是不会甘心做这样的事的。
挣扎!
手下的头马还不省心,吃里扒外引火烧身。
想过弹弹吉他唱唱歌的退休生活,社团里又争论不停,无奈只得被迫返聘,最后英勇抗争,死在工作岗位上。
我相信,如果他真的是卧底,这部片会好看很多。
最后,“鬼佬归西!
香港回归!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爱国者治港,香港一定会掂!
盛年不重来,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过去了,遮遮掩掩的大制作大卡司也救不回来。古惑仔里的龙套们都老了,这也是曾江最后一部电影。
电影主要写了一个社团的兴衰,结合背后的故事会更透彻。
中间真真假假看着有点吃力,我比较困惑的是,都2022年了,香港还一直在重复那些过去的电影,香港还黑社会当道么?还黑社会和警方勾结贩毒么?香港就没有新的故事了么?
吃老本 政治正確新高度 還亂搞一通 但是真好笑 當年情響起時原本應該煽情可是卻變成了喜劇 溫哥華影院記
野心很大,结构逻辑框架也没问题,但大概是受限于时长,导致各方面的表现力都打了折扣,而且细节上太过儿戏,有些可惜。好在表演也都靠谱。
坏事都是英国人做的!哈哈哈哈嗝……
香港可不可以不要再拍这种片子,无间道已经是天花板了,再拍类似的,真没啥意思。
致敬港片经典,当年情响起来,青春涌动
任贤齐演的还是挺好的。亦正亦邪。从高中时候就希望的一个人。恶人永远除不尽。
4.2点映。多颗星给阵容吧,在电影院里认人脸比故事更具吸引力,优缺点都非常明显,有几处设计不错,但整体像个不伦不类的大杂烩,除了大家口头上不停强调,基本看不出来背景在97之前。任贤齐台词很出戏,撑不起来他这么复杂的角色,谭耀文他们本色发挥,宝刀不老,尤其是任达华,怎么可以这么帅,那身绿皮衣哪里有卖?
才5分 你们是不是疯了 这么好看
2022.06.12咪咕视频,免费看的。投屏内斗,香港片,社团乱。任贤奇 任达华,枪战。一般般。
挺好看,大情节过头,人性就是人性,任贤齐挣扎于情与理,最后做上老大后,多做几件坏事其实更让人安心
《花椒之味》三年后重看“港片模式”下的任贤齐,只可惜还是欧锦棠的声演;为了核实十六番特出、没上海报的我欣到底出没出现,还是买了点映。优酷炮制“新港剧”,另立香港部、片头几乎没有本地公司credit的爱奇艺拓展“新港片”,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大概是大湾区吧。最终的成片相当劣质,也如同近年来越发流行的模糊时间年代、疯狂加滤镜的半成品一样;你看到墙上涂鸦留下的“BLM”抑或是祠堂的铁栅栏,还有各种大白话、“英国人!”怒吼台词忍不住想笑;齐聚各路演员是最后的遮羞布与情怀牌,未来不妨真的做些什么。
当隐藏的身份不再隐秘,那揭开真相的那刻就毫无戏剧张力了。
是不是现在拍黑帮黑jing的戏都要放在97之前,前半部分充其量是老套,后半部分神兽一样的剧情看得我目瞪口呆,不是人物会做什么,而是编剧需要人物做什么,各种发展简直不能更扯,任达华像是个带了好几个孩子的老父亲,任贤齐糟糕的演技让最后的法庭演讲变得又尬又好笑。林嘉欣打了个酱油,曾江这个时候的状态已然不太好了,河国荣怎么演了这么多年的戏演技还是不行。
所有老梗它都抄过来演了,所有都重写得极其智障。很好笑的是泰国人和hk人做交易请闽南话翻译,一句话传4个人转三种语言,以及让全片唯一一个不是hk人的任贤齐对着镜头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hk市民。虽然但是,真是独特的幽默感(
任达华一个人也拖不起飞机,不如让林嘉欣谈恋爱咯。
近距离枪战 分不清自己是正义还是背叛者
剧本拖沓,想说的太多,让电影整体观看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