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邂逅》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这部电影比起我之前看过的一些伪纪录片电影都要好(我看的也不算多),首先,他的设定是一个精神病院,这就有很多故事可以挖,其次故事的完成度很高,动机,智商和逻辑大部分时候在线,逃出去比什么都重要!
国外的鬼片,不知道怎么的,总是没什么代入感,除了音效和jumpscare,基本上捂着眼睛看都不会特别害怕hhhhhh,我想主要还是外国人的脸国内看的不多,所以有一定的距离感(也许外国人看亚洲鬼片也没什么感觉),正好看完这个再看《昆池岩》,抛开《昆池岩》抄袭狗不谈,单说吓人的程度,我觉得还是咱们亚洲的更胜一筹,可能对于装神弄鬼的经验,东方的神秘力量更符合气质,而西方追求真理的精神显然违和不少,就说一个,我们这边上个世纪的打扮,丝绸质地的艳丽服装就自带恐怖属性,这估计老外是理解不了的!
电影最大的问题是结尾的部分,毫无征兆,略显仓促,如果再稍作处理,可能会成为一部不错的恐怖片,当然,也能理解这种结局,毕竟一开头,就告诉了观众,这是真的,这是真的,观众当然知道是假的,所以收尾收的如此干脆利落,也是对电影剧情的合理性画上句号,期待第二部
你在探索的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探索你!
要说服一个疯子,就要制造另一个疯子!
这就是加拿大恐怖片《墓地邂逅》的逻辑。
这部看似评价普通的片子,却在网络上有着相当多的拥簇,而且粉丝们的留言绝对是被吓后的真情流露!
《墓地邂逅》套路满满,从故事到摄影风格都有严重的模仿痕迹。
一行人,为了钱和收视率,带着摄影机来到一栋被超自然力量笼罩的精神病院探索。
结果,原本6个小时的采访探索,变成了长达60个小时的疲于逃生。
因为,他们在里面迷路了。
当他们真的被惊吓过后,准备离开疯人院时,他们合力撞开了白天时进入的大门,结果大门被撞开的一刹那,他们发现门后只有无尽的走廊!
当他们希望从屋顶发出救援信号时,来到屋顶的楼梯上只有一面坚实的墙壁。
屋子里所有的窗户都被封死。
他们就算往一个方向走,也永远抵达不了房屋另一边的尽头。
而且时间早就过了6个小时到了日出的时间,但几十个小时过去后,这栋屋子依旧没能迎来阳光的暖意。
对,这就是中国古典奇幻小说中所谓的“鬼打墙”了!
为了逃脱这个地狱,他们开始探索、了解这个地狱。
他们可以离开这里,但他们必须被“治愈”!
只有成为疯子,成为病人才可以离开。
原来,这栋疯人院有着不堪的过往。
医生为了研究自己的手术,拿精神病人开刀。
他最喜欢的手术就是开颅手术,通过研究脑前额的创伤,探寻人类大脑之谜。
他的刀下并不干净,有的病人根本没有太大问题,却被他以医生的名义进行了脑部手术,而彻底成为疯子。
这位医生遭到了报复。
他在医院中施行了巫术,由此,他的怨气和病人们的怨气始终无法离开这栋屋子,在里面循环往复,各自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满足着私人的欲望。
他们需要更多的疯子,他们喜欢把来到这里的人变成和他们一样的病人。
在摄影风格上,《墓地邂逅》大量借鉴了《鬼影实录》,特别是西班牙电影《恐怖录像》的镜头语言。
伪真的纪律片拍摄风格,大量的不规则镜头诠释着角色们内心的恐惧。
整部影片在漆黑的环境下使用了非常多的夜视镜头。
想一想在角色们慌张的脸部特写背后突然窜出一个变了色的影子,真是瘆得慌啊!
特别是影片高潮,《墓地邂逅》利用了和《鬼影实录》一样的结局安排,男主角来到地下实验室,记录室,通过手术照片,摆放在台上的巫术书籍,他终于发现了这栋疯人院的秘密。
当然是在夜视镜头之下,猛的一个回头,他看见了正在病床边做着开颅手术的医生,他们看见了他,朝他步步逼近......的确,无论是故事还是摄影,《墓地邂逅》都是套路化的,但正是这种模式化的风格唤起了我们对于恐惧的记忆犹新。
恐惧的翻倍,惊悚的增生,都与我们的生活记忆,特别是观影记忆有关,他们与我们头脑中的各种画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带来了防不胜防的“自己吓自己”的快感。
《墓地邂逅》是诚意的,在套路之中,他依然有创新和耐心的布局谋篇。
在摄影队才进入疯人院时,所以的梗提前埋下,比如会自己打开的窗户,会发出滴水声的浴缸,从墙里伸出的手臂,种种神秘恐吓一早就给观众来了一个下马威,晚上局面失控后,这些伏笔将先后引爆,带来情绪的高潮。
《墓地邂逅》为了让角色们发疯失控,通过剧情不断营造着紧张的局面。
疲惫逃跑的角色们,在长时间的恐吓后,已经失魂落魄,甚至期待用死亡唤醒这场噩梦。
高潮时刻,男主角为了求生存,毫不犹豫的砸死了地下通道的老鼠,茹毛饮血般大口吃了起来。
在感觉逃生毫无希望时,他开始对着镜头谩骂,发出诅咒。
这个打破荧幕第四道墙的场景,让恐惧感直接从荧幕内往外喷涌。
是啊,彻底失控绝望的男主角就是在诅咒看片的每一个位观众啊!
通过镜头和角色们的表情,恐惧和绝望在荧幕上发酵,成为难以抵挡的一次恐怖侵袭!
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这栋建筑有自己的生命,它会随时改变自己的形态,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迷宫。
而你在探索这个迷宫的同时,也在进入的地狱的通道之中!
起初也一切正常,可是主角很快就意识到,一些怪异的事正在向他们靠近。
这栋建筑不仅仅是闹鬼那么简单,这间医院像是有生命的,并且不打算让他们离开,他们终于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把自己锁在这个连窗户竇被封死的地方了……他们发现自己迷失在一个像迷宫一样的诡异之地,进来的时候入口的门根本不是入口,天也一直没亮,仿佛是进入了时间循环,那里有的只是无尽的走廊和之前死在这所医院的人的鬼魂……在电影的最后15分钟左右吧,只剩下男主一个人,基本已经精神失常了,这时候,高能来了:爬过来了一只老鼠,男主一棍子把它敲死了,虽然已经有预感他可能要吃掉老鼠,但是!
没想到他是冲着镜头吃的……还吃了将近1分钟……看得真是……强烈生理不适!
看完没吃下去饭……再回忆起来总感觉门卫大叔走的时候那一眼格外的意味深长……
伪纪录片的形式,但没有完全做到纪录片的真实感,仍然让观看者置身事外。
没有鬼的时候比鬼出来以后要吓人,因为影片在塑造氛围里方面做的还不错,但是在鬼出场吓人方面做的很老套。
几只鬼都是那种出现在镜头前你就知道是什么鬼会怎么吓人。
但是我很喜欢墙壁上伸出手这一场景,虽然并不吓人,但是仍然给人以看恐怖片“啊,有意思”的感觉
虽然近几年效仿鬼影实录的片子越来越多,但这个还是少有的恐怖。
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还是有的,主要里面没有很多逻辑错误,总比一些强加的恐怖或者是突然的“吓你一跳”这种方式来的要好。
1和2一起看,其实感觉整个这个内容还是很饱满的。
话说第一部主人公在第二部吃耗子的镜头历历在目,感觉好好吃...↖(^ω^)↗
对这个片的突然出现,很惊喜,不亚于当时仿记录片《灵异隧道实录》的突然出现。
对这类仿记录片的热爱,让我颇有眼睛一亮的感觉。
这个片子说的是:类似《鬼话连篇》这样的电视节目小组《墓地邂逅》,去一个被废弃几十年的恐怖精神病院做找鬼节目,在各个闹鬼的阴森地点设置摄像头,把摄制组一行5人关在黑漆漆的大楼里直到明天早上6点。
这样的情节在许多鬼屋片里都似曾相识,懂的人都知道,保证是他们不相信有鬼,然后真的遇上鬼了。
恩,没错,剧情就是这样套路化。
真正的剧情高潮是从摄影师失踪后,他们想逃出去,撞开了被锁的大门,发现外面竟然还是走廊。。。
开始的。
整个精神病跟迷宫一样,他们怎么走也找不到出口,到处是黑暗和怪声音,灵异现象开始越来越明显,甚至猖狂。
他们折腾了半天发现被困在迷宫里出不去了,然后时间也开始混乱,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似乎进入了另一个充满鬼魂的灵异空间。。。。。。
仿记录片的最大特点:主视觉。
所以这样可以很好的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DV模糊有颗粒的画面,所做的鬼怪特技效果不必太清晰,只要够恐怖就可了,可以很好的解决掉资金少的问题。
并且DV所拍出来的感觉比电影镜头里精致的画面更具恐怖感。
因为简单,所以真实,才更恐怖!
这个电影情节的各方面套路对看多了鬼屋片的人一定觉得了如指掌。
但是作为仿记录片的角度去拍摄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最早的仿记录片《魂不附体》。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1992/很巧的是,在《魂不附体》,也是说一个恐怖节目摄制组去鬼屋拍鬼,因为是早期的片子,吓人桥段里有的比较幼稚,有的比较有趣。
相比起来,《墓地邂逅》更为成熟,抛出恐怖点也多,比如精神病人,变态医生,灵魂体,幽闭空间,时间混乱,甚至到最后还有貌似巫术的提示。
比较让人喜欢的还是某个“女病人”转头的一刹那。
虽然有点模仿“葡萄牙撞鬼视频”和“灵动:鬼影实录”的吓人镜头,但还是很有亲切感的。
在地下隧道的那段,我无法不想起《灵异隧道实录》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028313/《灵异隧道实录》为了显得真实,喜欢在拍摄中间插拨亲历人物访谈,这样虽然是真实了,更像电视节目了,但是也减弱了连贯的恐惧感。
而《墓地邂逅》这点还是比较流畅的。
但是觉得它里把幽灵给具像了,不如《灵异隧道实录》那样遮遮掩掩若隐若现更加吓人。
而且根据《墓地邂逅》的各种剧情设置,我觉得还可以拍得更加恐怖。
比如出现类似《寂静岭》那样造型的畸形病人和护士(可理解为他们是变态医生的实验品),加上灰色调处理,在夜视镜头里出现,我想会更为吓人。
伪纪录片已经越来越被观众们所接受,因为它能营造更加身临其境的场景和氛围。
《墓地邂逅》在这点上借鉴了许多类似电影的表现手法,个人很喜欢夜视的角度展现部分,很压抑很真实。
此片节奏的操控上还可以,本来觉得6小时的探险历程应该逃不出俗套的情节,但是当看到撞开大门外还是走廊的时候我开始对此片刮目相看了!
真正的高潮TM才开始!
前戏TM都是浮云!
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盗墓笔记》,哈哈,那些不断变换的空间格局,和无止尽的通道走廊……真心让人有一种绝望之感。
当然个人认为此片还是存在一些表现瑕疵的,比如:幽灵以实体出现和正面攻击的那些部分,对幽灵过于具象化的展示反而让人有一种虚假的感觉。
尤其是满墙的手臂,简直戳中了我的HHP!
还有,隧道里,女主吐血那段我以为她要异化了,正等着她变丧尸来着,结果她竟然在一阵妖雾后被你是风儿我是沙地带走了!
(⊙o⊙)不过男主吃老鼠那段实在太棒了!
在绝望中求生存,人性表现得太真实了!
画龙点睛之笔啊!
关于结局,我以为男主破了那个看起来像道场的阵法后就可以出去了,可是貌似并不是啊。。。
那个医生竟然还过来对着摄像机表演了一番我去!
我倒是更希望男主看到他们在手术,然后他走过去后看到手术台上的是自己....结局有点纠结啊,难道摘了额叶就能出来么。。。
想太多伤脑筋。。。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比起《鬼影实录》那种等得昏昏欲睡的刺激很多!
值得推荐!
伪记录片从《女巫布莱尔》看起,创新的艺术形式真实感较强,印象最深的还是从刚开始的嘻嘻哈哈,到在森林迷路,陷入无论怎么走都回到原点的怪圈的恐惧;本篇也是,入口变成出口,去天台的路被墙封死,地道也被封死,与此同时又陷入无尽的黑夜,身边队友的异常和消失,内心强烈的求生欲望与绝望环境强烈反差造成了心理震感,让观众和主角产生共鸣,体验到这种无限的无助与绝望,这个应该是影片的最大亮点扣1分是由于故事编排的节奏不紧凑,片中出现有型异灵,让恐怖感打了折扣,还是《女巫...》中无形异常来的效果更加厉害
第一视角的摄像机总是吃香的 黑暗总让人恐惧 比沉闷的鬼影灵动好 不过有些地方处理的比较夸张 还有就是整部片充满了尖叫和fuck 演的有点过 女鬼都是等着你过去再突然间跳出来吓你 先是她尖叫 然后你尖叫 其实一点都不感觉恐怖 就是整部片的气氛营造还不错 鬼很有专业精神呀 都是等你镜头对准他的时候才开始怒吼尖叫 一阵烟过后一个女的就不见了 这是在恶搞西游记吧?
女妖精每次把唐僧变没的时候就是用一阵烟的。
那个后来重新出现的神经病的男的演的也不太好。
“what do you want from me”得到的回复是很多鬼在笑 其实鬼魂们就是想要你笑一个 最后男主角吃老鼠终于笑了。
摄像机的电池有点久啊
那些鬼魂现身的镜头并没有多恐怖,真正让人窒息的是对紧张气氛的渲染,和第47分钟之后逐渐带给观众的绝望,像一个永远醒不过来的噩梦。
不做死就不會死的劇情,恐怖片中算不錯了..
伪纪录片的形式以及像极了《死亡录像》的拍摄手法,感觉在恐怖氛围渲染上异常成功吧~~讲的是~鬼砌墙么·······
还想看更多大嘴巴鬼啊
说起来是用烂了的伪记录风格,但是气氛确实不错很过瘾,节奏也还行
不悬疑,不惊悚,不恐怖,观看过程中一直在打呵欠。
syfy频道的自嘲全纪录。废弃精神病院彻夜探究、额叶切除黑幕手术、扼腕血浴女、割舌附魔上身、天花板黑手群袭、摄制人员变身白衣病患大笑失常、空间循环时间锁闭……完全可以看作美国恐怖故事S2前导电影,剧集呈上回忆录。
休斯敦这衰人笑死我了、、、
几个男的话太多 吵死了不停的fucking*** fucking ****fucking *****fuck ****全篇fucking不绝于耳 男的女的不停的在说fuck 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这个词吵死我了 个毛意思都没有 好无聊啊吵死了 一群男的话痨啊~~!!!!!!!
以为在医院,其实进了墓地,疯不疯不重要,其实你已经死了
无聊啊。短评中那些人翔也太容易被吓出来了吧。括约肌有问题嘛。
就最近出的几部伪记录恐怖片相比这实在蛮普通了,唯一感觉震撼的镜头就是片末食鼠的镜头
晃的人想吐,有些镜头,比如开头采访的那些,完全可以不用那么晃嘛,现实中哪有这样的,新闻调查类的暗访镜头都没这么晃。
看的好困啊。。揉眼睛 比鬼影实录好一咩咩
这是我看过的最恐怖的伪纪录片,比REC还恐怖。寂静岭医院章既视感,少年们干嘛不一开始就带上撬棍!评分不上7不科学!!!
大学时常一个人在教学楼过夜。有时会感觉有莫名的声音和灯光,也听到过人跑步的声音。也觉得很害怕。后来被告知顶楼有个常年复读的学生一直住在一间犄角的教室。学校边是百望山,我也常在山上扎营。一次在夜里碰到了上山的部队战士,他们说我胆子太大了,敢睡在过去用戒毒人员做人体试验的教堂边...后来我便换了地方。还有一天凌晨三点,我睡不着在山里遛弯,便溜达便唱歌。本以为没人的空山,竟突然瞥见不远处迎面走来的一名一身黑色衣服的人,我没敢看他的脸,因为目光都被他的手套吸引了,那是一双白色手套。之后我便再不敢睡山里了。
WTF
这片子有什么好,垃圾一个,模仿鬼影实录,其实还没什么新意,怎么那么多人打高分,有时为了标新立异?能看出其中深刻的内涵?
看到后半段开始吃外卖,结果高能毫无预兆的就来了,差点吐了。
太无聊了,要不是后面的好一点,本想给一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