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晚上看了《地下铁》。
梁朝伟、杨千嬅第一男女主角,张震、董洁第二男女主角。
由两个毫不相干的故事组成,却都暗示了同样的情感,同样的朦胧。
虽然套了几米《地下铁》本名,且出现盲女,但故事与漫画没相连。
看过漫画的人都知道那只是盲女在城市里漫步。
唯一一点让人恍惚的细节,是出现在几米画中的大礼兵公仔在电影版也出现了,化成天使,圣诞爷爷,藏于角落。
两个版本的《地下铁》我都喜欢,几米的自不用说,大幅的漫画,轻美的语言,给人们描绘了一个寂寞且孤独的盲女形象,但寂寞孤独的盲女却生活的很好,拄着盲杖,出没于地面于地下,搭地铁,荡千秋,找金叶子,拜访某人,有一只小猫,在黑暗的地方发呆(她一直看着黑暗)、、、、、、这像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在孤独的世界里寻找未知的光明,在不同的空间世界游荡,出没于白天黑夜,需要如盲杖般的支撑物,在这个世界的我们不需要看见现实的一切,因为心里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也不需要交流谈话,因为那个世界只有我们自己、、、、、 当然,这是漫画版的《地下铁》,与杨千桦饰演的盲女并不十分相同,看过太多杨女演的无脑女人,带给人们的永远是小,没太多思考空间,总是叫人们快乐的生活,所以这次看她第一次饰演一个安静沉默的且深谙人事的盲女也是很新鲜。
杨带给人们的感觉始终是笑,这部戏中她并为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身为盲人的她生活中会有什么不方便。
她就像每个和我们一样的平凡女子,若一点要找出什么不同,仅是手里多了条盲杖。
她出门买东西,过斑马线,自己照顾自己,读书,学习,交朋友、、、、、一切都如此正常,也许影片重点不是告诉我们盲人的生活和我们没什么太大差别,但或多或少,观众都有觉察,我们,都是一样的,他们也是很棒的。
比我们更棒。
梁朝伟仍如过去般可爱,不失本色,从这里我们看到韦小宝的身影,更多的,还有《爱情饮水饱》中的年轻富豪。
一个正常人突然失明了他的反应让我们忍俊不禁。
早上醒来什么都看不见,知道自己盲了是现实后,便打了电话给死党,说,我像自己大概盲了吧。
听起来是很好笑的。
戏中未出现失明的眼睛,只是不断的墨镜。
两人的感情发展我道不是很认同,捉摸会在听森美讲故事一边就偷偷牵手了呢?
这个场景设计不合理,且两人合了后的分开理由也有点苍白,在那分开的瞬间梁若能立马回头挽住杨岂不皆大欢喜,若是两人一定要分开,选择这样的理由空间时间我都十分不认同。
张震和董洁的故事更离谱。
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谁喜欢谁,谁失去谁,谁等待谁,谁寻找谁,谁在干什么,都十分而且非常没有交代。
影片大概在营造一种类似《向左走,向右走》的意境,又或是想成就另一个都市童话。
但最简单的一点忘记了———没根本的故事作基础。
张震和董洁在地铁中乱跑显得很盲目,台词刻意带着诗意,是挺恶心的一件事情。
片末出现的老人叫他们去寻找车站更不靠谱,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出现这个情节,难道仅仅无法结束而不得不出此下策?
其实若能把张震和董洁的故事剔除更好,他们的表演其实不招人喜爱,特别是董小姐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她大概以为自己性林名黛玉了。
好了,这部片适合热恋中无知的男女青年共同欣赏。
当然,这部影片也仅能如此了,幸好梁君和杨女出色的表演也不会让我们后悔看错电影,有空欣赏一下吧。
几米原作,梁朝伟跟杨千嬅领衔主演,张震董洁主演,范植伟桂纶镁友情客串。
光这个阵容,就足以秒杀不少少男少女跟都市白领了。
粗制滥造的脚本,完全破坏了原来几米绘本的意境。
感慨电影里的桂童鞋,就一个字——熟。
抢钱可以,但要有诚意,否则“千万别看”。
9.12.27下写于甘韦肆
2003年看的VCD现在收了DVD回味下影片当时带来的暖心,梁朝伟与杨千嬅的精彩演出完全可以独立成剧,显得张震与董洁的故事如同鸡肋,范植伟的天使戏份删除掉会更好。
如此爱情小品被梁朝伟诠释的幽默风趣,魅力非凡当时还参演有《行运超人》《同居密友》《有情饮水饱》《侠骨仁心》等爱情片如今已经很难看到朝伟这般演出了
第二遍看这部电影了,第一遍是高中的时候吧,那时什么都还不懂,就是无聊打发时间看的,也不记得看完后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了。
可能是经历的事多了,再看就能看出不一样的东西了吧。
这回看完觉得自己内心也充满了那些淡淡的幸福。
相比梁朝伟和杨千嬅演的情侣,我更喜欢董洁和张震演的角色。
他们对自己暗恋的人的那种执着与用心的爱,暗恋是一个人的事,它虽然会很累,但那是我的爱,没有理由的爱。
这样的爱也许更伟大,也更难吧。
爱也许就像董洁在海边吹着海风品尝巧克力是的感受吧,是一种倾入心中的美好甜蜜与幸福,爱就是这样要慢慢体会,慢慢享受的幸福。
影片的时间不算短,但我确觉得我很快就看完了,如自己经历一场旅程般。
平淡的爱也是美丽的。
祝愿天下所有的爱人们幸福。
“小姐,可以请你帮忙么?
”“我能帮你什么?
”站在盲道上海约握紧了盲杖微有些迟疑的问。
“ 你手里的盲杖。
”“……”沉默,然后递出盲杖,递出信任。
盲杖对盲人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别重要的东西,特别重要的人。
松口气后,更加提心,为海约担心。
我们已经学会对这个社会擦身而过的人设防。
在别人需要的时,有多少人会给别人一个机会借出信任,借出一个叫HELP的盲杖?
命运常在拐角的地方出人意料,谁也不知道那个叫HOPE的拐角在何时出现。
也许在它出现时,我们恰好表现不佳,很快出局,而它象风一样嗖的过去。
连后悔的机会都不曾留下。
因为没有人知道没发生过的事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我们都是盲人,谁会借出盲杖?
他,仍是招牌笑容,深邃眼眸,痞气淡然,这个叫梁朝伟的男人,他还是他。
他现在叫旭明,经营着一家婚姻介绍所。
在这个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真情贬值的时代,月老生意不景气。
他偶尔耍点无赖,欺骗自己的顾客。
他远离母亲生活,很少思念家人。
他有些真正的朋友。
所谓真正的朋友,就是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也不会离弃你的人。
天使把盲杖还给海约。
留下旭明婚姻介绍所的广告。
HOPE拐角出现了。
她知道吗?
也许。
有时盲人比我们看得更清晰。
我们总不好猜测ANGEL会许什么样的愿望,会用怎样的翻云覆雨手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拿拿到相同的号码牌。
只是,会有奇迹。
奇迹是用来创造的。
只有两种人会相信奇迹,孩子与心灵纯洁的人。
他们相信奇迹终究会发生,自然而然的发生,为此恳恳切切,无怨无悔。
“其他的不重要,只要他诚实。
”海约说。
她要的是诚实,而他缺的正是诚实。
那一刻,旭明的招牌笑容多少会有些难堪的矜持吧。
这世上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事。
比如某天醒来,除了一个梦,没有任何特别的缘由,眼前的世界变得一片黑暗。
旭明被扔进黑暗的海里,眼睛不能呼吸。
恐慌没顶,失措,挣扎。
然而最后总会知道那是徒劳。
于是,虐待身边对自己好的人,脾气暴躁,折磨一切所能折磨。
恨不得他人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了又怎么样呢。
不能替你黑暗,不能替你痛苦,不能替你疼。
“你这样会让身边的人害怕。
你应该宽容些。
”海约说。
他仍会有点大男子主义,那是男性的自尊心让他不懂装懂。
只是他没有忘记关爱别人。
当他踏进海水仍叫着:“海约,不要下来。
这里有个大水坑。
”任谁都可以看出旭明在改变。
“是不是所有贴上星星的东西都是属于我的?
”旭明问。
“是的。
”海约答。
“现在你该明白了,过来。
”旭明把一颗星星贴到海约的手背上。
“不过来。
”“那我过来,让我温馨一下。
”……旭明扬起嘴角微笑,聆听:有学校的铃声,有行人走路的声音,有小狗欢快的跑过……“啪啪啪”还有手表翻盖的声音,一下,两下,三下。
世界就这样静止了,因为那是爱人的声音。
记住了它,就不会迷路,不会走丢。
别看两边,直着走过来就可以了。
但只要不坚定,是不是盲人都会迷路。
旭明学会用耳朵去听世界,用心去看世界了。
他终于肯承认这仍是个美丽新世界。
没有眼睛的光明,用心去照明。
他们终于在同一个世界了。
天使想成全某些人,总会强迫或让某人自愿走进另一个人的世界。
也许连天使也明白,不同世界的人真的不可以在一起。
爱,无坚不摧,但,其实爱最脆弱。
患难黑暗中相持相偕的人,在光明后还能走多远走多久?
情谊能否替代?
天使捣乱,偶尔错位。
然而就像度假,一切总要变的正常起来。
世界曾经黑暗过,然后又光明了。
后来的后来,有了真爱,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真爱无敌?
也许是。
那么关于单恋,关于搭错地铁,关于统计,就不再继续。
在这里完结比较美好。
2003年圣诞节看的这部电影,和宿舍的哥们。
2003年九月,我从农村考上大学第一次来到城市——西安。
2003年十一月,我的大学初恋,因短暂、因没有得到而美丽。
那一年的圣诞节晚上,第一次感受到了圣诞节的气氛,第一次坐在四面漆黑电影院里,看的就是地下铁。
那年18岁,现实和电影都是如此的美丽,我的世界就是海燕心中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五年了,色彩在一点点淡去,回忆也越显的美丽。
这样的电影我不愿再看第二遍,她只属于记忆,美好的记忆。。。
光影之四——听见幸福来叩门——致《地下铁》一个深夜,电影频道播出由几米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地下铁》,镜头唯美,色调艳丽,符合几米所有作品中暗香浮动般的浪漫小资气质。
呼啸而过的地铁,地铁站里明锐的灯光,圣诞夜拥挤的人群和到处布置着华美装饰的Shopping Centre,这一切连缀成一幕幕在都市上演的精致爱情,触动了我心中关于“华丽”的那根弦。
西祠胡同上有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我一直没有忘记:“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海,那么一定要有地铁”。
多年来我一直有一种地铁情节。
地铁与在陆上奔驰的火车有很大的不同,我试过模仿电影里的主角们,朝着呼啸前来的火车挥手、大声问候,随后通身被一种自己寻得的脱俗的怀旧感和愉悦所包围,与电影的主角们一同沉浸在活着的美好中。
然而,在人潮来往的地铁站,站在站台上等待的自己,身边漂浮着无数陌生的脸与明亮冰冷的灯光,面对呼啸前来的地铁,应该是怎么样的感觉?
地铁,给予从未乘过地铁的我无数饱满华丽的幻想。
我的城市,拥有一片蔚蓝的海,没有地铁,取而代之的是公交。
我的朋友小惠曾在她的博客里写道:“公交车,从城市的这头,到城市的那头,划破城市的脸”。
那么地铁呢?
从城市下面的土地穿过,轻轻划过城市的心脏。
小惠和我,都认为,公交和地铁,是最鲜明的城市符号。
电影主题曲名字也是“地下铁”,萧亚轩略带沙哑的嗓音把它诠释得很好。
作曲是黄义达,他的音乐常常有一种令我一听钟情的辽远感。
难怪,当初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就立刻喜欢上,眼前浮现起一幕幕穿梭在地铁站之间的爱情。
屏幕上都市红男绿女的爱情影象,网络上的伤痕累累的都市爱情文字,在某个难以入眠的夜晚,随着脑海中呼啸而来的地铁,翻迭入眼。
影片中呈现的,就是这种都市里的爱情,精致、细腻、晶莹剔透。
杨千嬅扮演的盲女海约,美丽善良,拄着拐杖在地铁站孤独地穿行。
其实海约和旭明的故事很简单,相遇、相知、相惜、相爱。
原以为梁朝伟不会出演这种单纯的爱情小电影的,在片子中却表现得很好,他的旭明清秀斯文、眉目含情,令人心动。
我看过几米原著。
每一页画的几乎都是一个眼睛看不见的女孩子拄着拐杖行走,在阶梯上,在地铁站台边,在拥挤的地铁上,画面满满都是孤独,然而色彩很丰富饱满,一如女孩子瑰丽凄凉驰骋纵横无处不及的想象。
电影为之添上了爱情,还添加了另一对情侣。
张震扮演的钟程和董洁扮演的董玲,一个从台北流浪到上海,一个在失去恋人的悲伤中无法自拔,两人在漆黑的地铁站里按照地图寻找出口,在手电筒的灯光下,两人在地图上移动的手指轻轻地碰到了一起,一瞬间,电石火花。
扮作邮差的天使,地铁站的神秘老人,深夜人流散后清冷的地铁站。
和旭明约会后海约眼里色彩斑斓神奇美丽的世界。
两人坐在长椅上用耳朵和心观赏。
圣诞夜流光溢彩的街道,人群拥挤的Shopping Centre。
手表镜盖轻轻一开一合的声音。
宣告海约专属权的星星。
这一切,有关爱情。
都市下的呼啸而过的地铁,在人群中我们擦肩而过,在城市的呼吸里沉默游走。
在下个出口,有谁在等谁?
下个出口又下个出口,寻找精致的都市爱情。
地铁,真不愧是最鲜明的城市符号。
在地铁站台上静静微笑的盲女,等待地铁呼啸而过的声音。
然后,听见幸福来叩门。
两个晚上看了《地下铁》,标题借用里面一句台词,煸情,但还不过火,我喜欢。
最近在公司翻译东西翻得头晕脑胀,晚上回家上网遛一圈后就只想好好让自己放松一下。
听着"羊胎素"的音乐,一边花拳绣腿地做着哑铃操,可总是一会儿就累了。
然后就从那堆被我搁置已久的DVD里找出《地下铁》来看。
这两年满大街的人都在看的几米绘本也并不是特别让我感兴趣,因为N年前就看了Sempé。
可是既然绘本都搬上了大银幕,我这个novelty seeker总还是要瞄两眼了。
好或不好,只有试了才能知道,所以我也愿尝百草。
三个月前,刚看了《向左转,向右转》,除了孙燕姿的《遇见》,几乎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内容。
什么童子军活动、旋转木马、初恋与错失、地震时墙面坍塌后的重逢,都让我兴味索然。
这些情节和场景只象玻璃瓶里的幸运星,美则美矣,却毫无新意。
更不愿意看梁咏琪木然的表情和擎天柱子一样大骨架身材,还有金城武那张怪味豆的脸。
唔,有点尖刻了,而且严重跑题。
总而言之,几米绘本改编的电影限定了我美好的想象空间,所以《地下铁》即使有我欣赏的“梁电眼”担纲,也不会对它有特别的兴趣,功能仅等同于临睡前喝的那杯牛奶。
因为前天看了一半就累得睡着了,昨天又继续把前天入睡后放的部份看完。
总得来说,这部片子还是有可看之处。
故事虽然童话色彩重了点,比如梁的突然失明和复明、出现在地铁站台的那个落寞老人、商场里的圣诞天使,但却满溢生活里的温情,而且梁和杨的表演也比较自然。
有意思的是,梁近年在他的电影里一贯以深沉魅力男子的形象出现,在这部片子里倒是有点重现了当年小鱼儿的精灵古怪,若干年后《射雕》如果重拍,他将是我心里老顽童的不二人选。
董洁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演得有点沉闷了,一个从暗恋走向感情成熟乐观的小女子,没有给我任何特别的感觉。
不过,在黑暗中和张震一起看地图的那段拍得很美,两个人的手指从两个方向沿着地图上的路线越靠越近,然后突然碰到了一起,当时我脑子里有小仙女的魔法棒一点闪了下光,他们两个就笑了,手握在了一起。
这样的爱情,真好。
两段爱情都是在黑暗中发生的,是不是我们真的只有闭上眼睛,才能看得清自己的内心?
音乐还可以,片尾曲是梁朝伟和杨千嬅合唱,旋律很美,但显然两人的国语都不过关,唱得有点生硬,不无遗憾。
或者只是我太挑剔。
几米的漫画改编,很多地方都看见过。
不过一直没去看过,今天终于看了。
属于爱情的小清新电影,双线故事开展,不过双线没有交集,哦,忘了,两个爱情天使,就算是丘比克吧有交集,相互打了电话,为在圣诞节之前促成姻缘,呵呵。
荧幕上的伟仔和千桦还是很配的,董洁那时还是小清新不错,桂纶镁也有特点。
巧克力不错啊,原来好的巧克力是不甜的,得尝尝。
女一号有句话说的很好,心情不好听听钢琴曲,可以舒缓心情,相当的赞同。
配乐还是蛮好的,上映时候看到了宣传,原声带也听过,没想到真真看完全片是十年之后。
爱情是很美妙的,在于过程,两个人一起做喜欢开心的事,时间真的过的很快。
当两个人相互注视着,时间就消失了。
记得两年前又系真个时候看这部电影,现在再看依旧彼有感觉。
片中失明女子海约(杨千嬅饰演),总是用丰富的想象和乐观的态度,让自己在地下铁和地面快乐行走。
教会我们学会用另外一双眼睛看世界,其实地下铁的世界原来如此美丽…… 杨千嬅饰演的海约感觉就似天使一样,虽然看不到世界但是感觉才是最真挚。
了解是用心来感受的。
蒙上眼睛看梦幻世界一样是美丽。
在我们身边就系取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阵容算不错的,但故事和拍的算烂到家了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有杨千嬅在的电影都没办法脱离“喜剧”二字
上海 香港又要哭了。只是伟仔天生笑匠。哄开心我:)
我以为《孽子》是范植伟唯一动人的戏了,其实这部也是;董洁的念白很好听。
虽然是两个喜欢的主角。但是商业了一点。而且。几米并不是一个适合改编成电影的漫画家。
奇幻、浪漫、温暖。确实是几米的风格。这样一部电影,情节发展什么的,已经完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表现这个温暖的过程。断续的黑屏和虚焦的运用,给观众以盲人视角,非常贴合主题。人物设定也是尽量简单,尽量漫画化,以不打扰这个温情的故事为准。全片氛围富有童话色彩。往对方身上贴星星的行为,真是太浪漫了啊!美中不足的是,董洁的表演忒矫情,她的声音也太出戏了,是唯一拉胯的点。最后,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睡觉一定要关窗户,不然中了风,可是会瞎的啊!8分。
0.0 很可爱呢 盲人与盲人 眼盲与心盲 张震拿的那盒巧克力让人心驰神往 好的巧克力是不甜的
有点无聊/那年哪知道什麼范植偉桂綸鎂 切。
除了《恋之风景》,幾米作品改编成电影的都很赞。
youku 1520 外公家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893649/
喜欢上海地铁的故事多一些~为什么台湾人就可以这么单纯快乐地去生活呢?
看过就不记得情节的电影
记得跑去电影院看的。消遣片
非要把一部简洁隽永的漫画故事改成一部媚俗的爱情片,注定是失败的。
天使原来一直在我们身边。
早年梁朝伟的片子没有看过,关注他是在他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风情又很伤神的中年大叔之后。所以我觉得很喜感,还有映像深刻的董洁,张震,桂纶镁。可惜张震和董洁没有磁场,太可惜了
已经没有印象,当时在和最好的朋友打牌,现在各奔天涯,无所相关,所以算是祭奠
几条毫不相干的爱情故事线穿插却又不平等的播放,不知道究竟想说什么,蛋疼。
还是蛮温馨的小品电影,20151121重看,暗恋中的小张震好萌啊!一直对董洁无感,可现在想想挺唏嘘~当年那么一朵清纯的百合花,怎就和王大治那种丑男有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