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啊二中

茶啊二中,这班挺有闹,茶啊二中大电影,Oh My School!

主演:邢原源,王博文,高禹恒,黄恒,郭红进,陈小龙,阎凯,夏铭泽,苗龙,计良,唐一卉,刘扬,徐安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东北方言,大连方言年份:2023

《茶啊二中》剧照

茶啊二中 剧照 NO.1茶啊二中 剧照 NO.2茶啊二中 剧照 NO.3茶啊二中 剧照 NO.4茶啊二中 剧照 NO.5茶啊二中 剧照 NO.6茶啊二中 剧照 NO.13茶啊二中 剧照 NO.14茶啊二中 剧照 NO.15茶啊二中 剧照 NO.16茶啊二中 剧照 NO.17茶啊二中 剧照 NO.18茶啊二中 剧照 NO.19茶啊二中 剧照 NO.20

《茶啊二中》剧情介绍

茶啊二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初三三班最调皮的“学渣”王强(邢原源 配音)和“暴躁班主任”石妙娜(王博文 配音)意外互换了身体,压迫已久的王强过了一把当班主任的瘾,石妙娜也体会到了做“学渣”的滋味。石妙娜的公开课比赛日期临近,二人急需找到换回身体的方法,却遇到重重阻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八十龟酱观察日记亲吻亭3峡谷情缘浮城大亨征服天穹犬与屑蛰伏狼犬丹尼精灵宝可梦:神速的灭世虫盖诺赛克特超梦觉醒乱世豪情掠骨者芳龄十六无心法师2我的同事都很2欢迎光临妈妈的餐厅小智是女孩啦!时尚烟云未来之卡神之同伴之战世上只有爸爸好南国医恋第一季北冥有鲲欢迎陌生人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顶你们这些人终极特警第四季来自京都的信异形魔怪5:血统红门兄弟妈妈咪呀2新铁路少年

《茶啊二中》长篇影评

 1 ) 相见然后怀念

1982年,小学二年级换了语文老师,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她第一次教语文,之前她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后面除了三年级,她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教课,一直教我们到毕业。

在那所等级森严规矩众多的学校,项老师像给一间黑屋子敲开了一扇窗。

她提问,不需要举手,可以坐着回答,而心明眼亮的她,在七嘴八舌中,找到对的或者不对的同学的回答,加以分析,让同学们理解。

有怀揣善意或者不那么善意的老师,称之为“茶馆儿式教学”,项老师不以为忤,沿用了这个名称。

那时经常有外校(有时是外地、外国)老师来听课,我们还去过厂桥的电化教育馆录像,只要是项老师的公开课,她一定坚持自己的教学方式。

到了1996年,我有了全区公开课的机会,当时的选择是执教的二班还是我担任班主任的一班。

前者人见人爱,长期保持年级12个班的冠军,后者相对散漫,但有时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原因往小了说,是我的倔强,往大了说,有我的教育思想。

今天看《茶啊二中》,想起了我19年的校园生活,感谢我的老师,史家胡同小学的项红老师,后来她成为了校长。

祝她健康长寿。

怀念那个教育相对公平的年代,那个改革派风起云涌的时代。

 2 ) 普通人的青春真实的校园纪念

最开始接触《茶啊二中》的契机,是吃饭的时候急需要找一个快乐的下饭剧,不要沉重的话题,悲伤的眼泪,只要快乐的多巴胺。

于是找了《茶啊二中》的泡面番。

于是开启了我持续的追剧热情,不到三天就看完了所有番,甚至意犹未尽的感觉,觉得时长太短了,完全不够看啊,所以当听说出了大电影之后第一时间就放到想看片单了,而这周也终于如愿以偿。

现在的青春校园片,都是帅哥美女,学霸学渣谈恋爱。

学霸必然高冷,要是女的话还得是个绿茶,学渣必然热血开朗。

感觉这类型的片子都和爱情片一样,人设固定,故事老套,脱离实际。

所以也成了兴趣索然的那堆类型。

之所以会被《茶啊二中》所吸引,就是那种普通的真实,接地气的欢乐。

真实的青春,现实的校园之所以会被所有经历过的人一再怀念,一再追忆,就是因为那无与伦比的时光对待所有人的温柔公平,即使是最平凡普通的人也会在那段时光中发出明耀如星的光芒。

还有记忆中的学霸不是高冷狂装酷炫的扑克脸,往往都是乐观开朗的小逗比,讲题的时候会威逼利诱的要奶茶,也会冒着星星眼的羡慕你抽中的小浣熊卡片。

吊车尾的也不总是调皮捣蛋,也有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会在桌子上悄悄刻上悲伤的诗句。

所有的这些人,不是以成绩划分的,十四五岁的少年总是会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在那段时光中闪耀。

所以我喜欢《茶啊二中》,他就是普通的我们所拥有的不普通的闪耀青春最真实的模样。

《茶啊二中》的音乐一直很燃很热血,记得刚听到《有一天》的时候,我居然被这首歌感动哭了,过去如烟的人及与之相关的事情一一浮现脑际,那种单纯的快乐,一腔的热血又重新从记忆里活了过来。

大电影的这点同样出彩,不过《有一天》已经于我心中封神了,难以超越。

大电影的故事其实蛮俗套的,老师和学生身份的互换然后实现了最终的理解,这是条稳妥的路径,毕竟刚开始做电影,太过于精巧的故事框架必然要求文本的宏大与深刻,这就背离了《茶啊二中》简单纯粹的初心。

反而在这种稳妥的老梗之中,内容的创新和快乐的传递上才会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这点来看,《茶啊二中》的电影交了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笑料密集扎实,回忆杀满满。

不足便也由此产生了,会有流入只图一乐的苍白输出上。

往往中国动漫总是给人一种幼齿的感觉,也是源于如此。

如果从动漫的高要求来看,《茶啊二中》明显只是刚刚起步的阶段,远远看不到目标,虽然是电影但其实还是营养甚少的快乐多巴胺泡面番加长版。

不过对我来说,从泡面番走到电影的《茶啊二中》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之前三季所累积下来的好感,实在让我无法对他苛刻,这张电影票是我应付的,为了这纯粹的快乐!

 3 ) 自己看不值,和孩子一起看还行的动画

和孩子看还行,意味着,通过电影的牵线搭桥作用,增加沟通话题,增进了亲子关系。

也就是说,电影一般,好在题材还行。

写的是80后-90后经历的事,大人能看。

写的是学校里老师同学们的事,孩子喜欢。

交集出现,皆大欢喜。

关键情节还是莫名其妙的身体互换,有点尴尬。

师生相互理解的方式很多,也许,这种方式简单粗暴,效果最好,且能够使戏剧效果最大化吧。

看完之后,感觉,还行吧。

 4 ) 《茶啊二中》:中二・微咸

慕名而去,本以为无障碍,结果发现《茶啊二中》属于“挑观众”的那一类作品,如果它“中二”式的笑点不能击中你,那么其中因灵魂互换引发的种种事端,就会变得无趣且尬,不幸的是,我没有被击中,唯一的获得感源自于经由动画回顾了一把自己的中学生活。

《茶啊二中》抛开花花绿绿的形式和情节设置,其故事的内里是一颗端正的“中二”的心,有老师的坚守、有师生间理解的达成也有年少的不甘与热血,经由“占课”“逃课”“写检查”“查寝”等学生时代共通的记忆,共同将观众拽回到校园时光,课桌、黑板、书本、宿舍...记忆鲜活了起来。

动画中“差班、差生”与“少年的热血”是一组做的蛮好的对比,石老师所带的三班是全校公认的差班,而王强又是差班中的差生,虽然贪玩、虽然调皮,但少年心中有着一团火,在与石老师互换灵魂之后,他与老师共同抵达了和解的彼岸,“上课挺累”“听课也挺累”就是互相理解的语言表达,但这还不够,必须要有一次足够燃的行动,才能让热血彻底沸腾,那场教学竞赛就成了全片的燃点,坏学生愿意为了老师拼一次,老师愿意为了学生放弃比赛,少年的热血和老师的坚守互相辉映,会让我们记起某次考试、某场歌咏比赛、某个全班一起努力的午后。

不甘是少年永恒的热血,校园是我们回不去的少年。

 5 ) 笑出眼泪,笑出腹肌,笑得合不拢嘴!

作为四季番剧老粉,这剧场版太满意了!

看之前就有所耳闻“笑疯了”,刚开始看还面无表情,整老师学生灵魂互换一出后笑出眼泪、笑出腹肌、笑得合不拢嘴,看到后头师生情也竟有些被感染了,眼角的泪花不知是笑的还是哭的。

看完也想这喜剧效果咋这么好呢?

电影的人物都讲东北话,平添一层幽默,贯穿校园里奇葩精怪的事件,再加上夸张的动画与音效,学生们看这片绝对乐得起来,很能与其中的包袱共情。

虽说身份互换是个老套路,但《茶啊二中》玩出了新花,老师与学生转换,每十二小时替换,尽管后头莫名解决,但不影响全片叙事。

走上街道,来到班级,住进宿舍,只有校园才能带来这么多出奇人意、出乎意料的快乐,是很多灵感的故乡、创作的沃壤,讲校园的青春喜剧很多,但能像《茶啊二中》一样抖包袱和煽情一样自然的就少了。

电影四星,加一星致青春!

茶啊二中 (2023)7.3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动画 奇幻 / 夏铭泽 阎凯 / 邢原源 王博文

 6 ) 又燃又好笑,但更重要的是笑着你就想到了曾经同样中二的自己!

电影看完,突然很想鼓掌!

影片比我的心理预期好很多!

这个是让你从头笑到尾的好片子,看着看着就会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白绿相间的学校走廊挂着科学家的画像、女老师的高跟鞋、总是一身西服的校长、让人头疼考试……当然还有无数被数学语文占领的体育课!

在这样的校园中,一群青春岁月中少男少女,他们的表演自然而简单、那些小小的快乐不做作也不矫情,就是那种醇醉的“属于小屁孩的开心”!

对,已经长成大人的我,再一次回忆起那种——平凡小屁孩的——小小的,简单的快乐,坐在荧幕前笑得像个孩子,享受着这种久违的、纯粹的快乐,真的非常难得!

先说哈,前方高能,有很多剧透!

所以介意的同学,先去电影院里刷个电影再进来看,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下呗!

我特别看重这个片子有一点是:没有俊男美女,也没超能力,但特别接地气的给力!

我解释下哈,影片里并没有孙悟空、哪吒一类的传奇人物,也没有任何飞天遁地的超能力、放大招,就是平凡的日常,却能真真正正的戳中我记忆中的某些点,我们都曾经有过少年时,14、5岁是一个很敏感、很感性,又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年纪,满嘴喊着“理解万岁”和“我已经不是孩子”的同时,却无奈地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和老师们一起苦苦挣扎,埋在试卷里,埋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无奈现实中。

虽然每个人都执着的喊着“成绩并不代表一切”,“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影片中的那个石妙娜真的就让我想起我中学里那些从可贵的老师们!

而且我记忆中的老师嘴里最常说的话是“教学相长”,意思是:不光是我教你们,其实你们也每天都在激励着我在前进,我们互相不放弃才能一起向前走!

预告片里写着“不管几岁,快乐万岁!

真的是这样!

这个片子是属于那种“大人小孩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笑点”的全能型喜剧。

比如我作为一个80后的大人,有不少笑点来自于我还是小孩的时候追的那些影视动漫,在这个片子里居然都精彩的呈现出来了!

戳中我的笑点还有怀念点,太意外了!

首先是:男生们在仓库里放大招的那部分!

《圣斗士星矢》的天马流星拳突然变成了“天驴流星拳”,打出来的时候还有“天驴星座”跟着出现!!!

我当时就笑喷了!

这一小段男生对打,包含了太多太多我少年时追的动画片和电影甚至是游戏中的精髓,《忍者神龟》《宠物小精灵》《魔兽》《天龙八部》甚至还有……

《大话西游》最后的周星驰在城墙上走的那一段经典!!!

然后所有的我自己中学时代的情绪就都被“勾搭”出来了:对对对!

我们中学的时候也是这么喊着“钻石星辰”“庐山升龙霸”“皮卡皮卡丘”去和其他同学打招呼的!

对方也会非常配合的把各种动画效果一边脑子里YY一边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回应你!!!

虽然在旁观者眼中……就是一脸嫌弃,因为她们看不到你们正热火朝天的通过想象力脑补的各种不得了的效果和背景音乐!!!

但这种强烈的反差放在电影里就超级搞笑!

这个就好像《海贼王》里每次弗兰奇又发明了新武器的时候,路飞、乔巴和乌索普满脸放光背景音乐也雄壮到爆炸,然而切到娜美和罗宾的时候,就一脸安静,满脸都写着“这是啥?

一点不懂也不想懂”!

就着这个效果!

瞬间get到这种反差的你,就在这个鲜明的对比中笑出声了!

另外,同样对比鲜明的笑点还有:《美少女战士》变身就是王强化妆变身石老师那段!!

从头到脚,换装渐变还有闪亮效果,我在变身那个部分都在期待王强能说一句“代表月亮消灭你!

“了!!

不得不承认,放在王强身上,既搞笑又看的人怀念不已!

再配上粉笔灰当粉底、烤肠当口红以及最后那个无背景音乐的冷静傍观者版本的王强自high跳来跳去!

笑得我眼泪都出来了!

再有一个就是《流星花园》!

王强假发第一次登场的时候,背景音乐是《流星花园》的主题歌!

哇塞,这个音乐一出现,再配上那顶在风中飘动的长发!

吴建豪版的美作就神再现了!

我当时就在想这个制作团队一定是带着真情实感的把自己的成长时期影响重大的影片都悄悄的放进去了!

而且《流星花园》不只出现了一遍,在女生给石老师送礼物的时候,有个钥匙链也是F4的,没看错的话,还是4大花美男都亮相的,所以那个女生在给了“妙姐”以后,还郑重声明:公开课以后要还给我!

我太能理解了!

那个时候F4 的偶像魅力真的就是这么强大!

男寝和女寝那段也让我惊喜!

妈呀,我是北京的啊!

这个影片是东北的,但学校宿舍的结构甚至床单颜色都和我的记忆中是一样的!

长长的走廊里有着各个寝室,走廊里永远挂着衣服!

特别是王强用来包头的那块布,就是我以前寝室的床单花纹!

我不知道是不是全中国所有学校都是统一配置!

但真的,这个床单我们6个同寝室的人,大家颜色一致,还都用了4年啊!

对了,多说一句,这段阿拉伯登场的背景音乐超赞!

一定要好好盯着字幕看!

再配合王强他们5个的群魔乱舞,马上如假不包换的变装少年们的戏剧效果就出来了!

(后来我在网上特意找了找,那段音乐原来是叫《东北之冬》据说还是印度神曲,并不是阿拉伯)以上都是我个人被戳到的地方。

还是那句话,我觉得每一个看这个影片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连接点”,然后会心的笑出声来。

不管你是14岁还是40岁!

快乐万岁!

下面想换换“画风”,盘盘各种我的小发现!

影片里面其实藏着很多很多“小心思”。

目前我就刷了一遍,应该不太全,回头再去二刷,估计能找到更多!

先说“校训”哈!

是不是全中国的学校教室黑板上都有8个大字啊!

我还记得我中学的时候是“团结 友爱 勤奋 开拓”(妈呀,我决然现在还记得!

可刚一登场的3班,和1班的学霸班比起来,除了班级氛围各种“闹”以外,你看看这8字箴言写的啥!

“自由无限 快乐无边”!

哈哈哈,就这一秒我就发现这个电影的制作团队,埋着无数的“小心思”!

然后就好像《我的野蛮女友》里默默观察某某导演到底客串了多少次一样,开始注意着8个字了!

石老师初登场的时候,王八(网吧)那段,后面的校训是“团结友爱 温柔以待”,这个出卖王强他们行踪的同学肯定不属于“团结友爱”,当然了后面石老师的各种猛女师太形象也绝对不是“温柔以待”啊!

王强变身的石老师开始讲课,后来演变成两个人互相黑化的时候,后面这个居然是“互帮互助 宽容大度”

到后面真正的石老师上课的时候,则是“本色出演 真情流露”。

最后教室里舞狮子那段,8字箴言变成了“贺妙娜获 优秀教师”。

有一种“咱作为字幕组不能白拿工资”的存在感!

有没有!

另外,背景这里有很多特别接地气的中国氛围,比如:背景海报,就着一个瞬间,有没有人好像我一样看到了“葛优”?

烤串店里,背后的“青鸟 啤酒”,不说了,大家都认识青岛这个著名品牌!

另外,其实小胖子手里的零食那个好像虾条一样的上面写着“上你家”!

有没有谁联想到一个品牌叫“上好佳”?

还有女生宿舍的方便面“坑师傅”这个我不解释了,方便面里有“师傅”这两字还是K开头的,就那一个吧!

另外,在后面高燃电车上,学英语的除了3班的同学们,还有这个金头发的,其实他就出现在刚开始的网吧里,可见3班这个“燃”的氛围直接把网吧里的游戏青年都给带动的好好学习了!

这里有种喜滋滋的“哎呀!

我发现了!

“的小开心。

其实这种应该还埋着不少,回头2刷去再补一遍!

当然也欢迎留言讨论,我估计我应该还有好多没发现的!

最后影片的音乐真的赞!

除了刚刚提到的那段《东北之冬》,

超爱王心凌的主题歌,这个主题歌一起来,马上电车上那段“燃”的学习氛围就不一样了!

你会觉得既热血又然,但又充满着青春气息!

看完电影我回家又刷了好几遍这首歌,爱死了!

最后嘛,想说说关于东北话配音的部分,因为制作团队是东北团队,所以我挺能理解预告片里说的那种“我们东北也能有好的动画片”的心情,而且据说配音其实做过普通话版本的,不过主创团队认为效果没有东北话带感。

但是……作为一个北京人,我才发现而且还不得不承认:原来东北话我不是每一个字都懂啊!

有很多好像俚语一样的东北特色笑点表达方式我都没有get到。

连我一个北京人都不一定懂的方言部分,估计南方小伙伴就更加理解困难了吧?

要是能有一个标准普通话的字幕就好了!

真的。

我记得之前看哪吒的时候,刚开始登场的师傅是一口四川话,但字幕是每个字我都能理解的普通话字幕啊,所以四川话一上来,觉得既好笑,又不耽误理解他说话的意思。

但……东北话似乎每一个字都能用普通话文字打出来,但是具体俚语的笑点在哪里,get不到的地方真的就不懂也笑不出来啊。

所以难免有“怎么周围人就笑了呢?

”的情况。

好了,大概这样吧,欢迎留言,尤其是那些“小心思”,谁get到其他的了,我没写到的,留言给我,我二刷的时候去找找。

最后的最后,我下次再在家里找到蜘蛛的话,我一定要起名字叫“帕克”!

哈哈哈!

学到了!

 7 ) 最终没忍住去电影院看了

不啰嗦,直白的说这部电影不值一张电影票首先我先上一张观影时候的心情变化图

总结来说个人觉得有问题的几个点:1.电影刚一上来追车追了五分钟———这是动画电影啊喂,这画质风格也不是走细腻特效路线的,上来整《速激》那死出干嘛?!

既不好笑,还拖时长,虽说动画片我不能拿现实和他比,但是这段剧情存在的意义是啥啊。

当时看的我尬死。

2.然后是老师学生灵魂互换,虽然老套,但也懂这么设计是为了让师生能彼此理解换位思考,但是换身之后我是有期待的按理来说性别加身份加年龄都是反的的两个灵魂互换身体后应该马上笑料不断才对,结果就是用老师的视角看了下学生的宿舍和上课课间日常,用学生的视角看了下校长平时有多啰嗦的形式主义开会,而且学生用老师的身份说建议校长周六日上课周一到周五休息那段,校长回了句私下再说就完了。

这个地方的翻已经起来了,后面应该有个校长的大反转反映啥的,结果这么好的一个笑点就这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给错过了。

3.后面的剧情翻来覆去的互换灵魂虽然把学生老师互相理解这段讲清楚了,但是知道老师抢公开课不是为了她自己之后是不是应该有个至少对切4-6个画面来展示学生这边理解老师后在身体里做的努力啊,就整个这一段都很平的就划走了。

4.最后学生冒充老师想要用换身体这个方法帮老师拿到公开课的成就这里,老师为啥自己去烧烤摊了手机关机了也没说。

这是个老师啊,她的人物得符合社会身份逻辑吧,就算是为了给最后一关增加副本难度,但是感觉也应该再设计巧妙一些。

5.总结来说的最大问题还是,笑点基本都在预料之内,所以笑不出来。

我不知道这个片的目标人群到底是10、00、90还是80后,就是梗老的感觉不是80、90的可能都看不懂,但你要说就是给这个年龄段看的,那可不可以设计的再意外一些,毕竟这个年纪的观众群体都是过来人了,如果你的翻出来回答都是意料之中那种就真的有点没意思了。

最后吐槽下宣传,之前在某些短视频平台看到宣传视频都是一些导演演员在电影院看的时候笑的贼夸张那种,咱就是说谁教你们这么宣传的,你们这样只会把观众预期拉高,我就是这么被骗的呀,看完感觉自己就跟冤大头似的。

虽然我不知道为啥豆瓣能有7分这么高的分,但是我摸着我自己的心给的真的4分不能再多了,还有1分是鼓励中国动画电影加油的~

 8 ) 故事带来的笑一直印在心里

这是一个典型的青春故事。

老师和学生的对立与统一被写得栩栩如生。

沉迷魔兽的王强与严厉的石曼丽老师灵魂互换,恰逢优秀教师评选的矛盾把两人的联系更提升许多。

这样的设定来源于现实却毫无现实的死板,一个又一个训练的环节都又有笑点又符合影片自身的逻辑。

最后设置在大礼堂学习unit10,是石老师对同学们努力与实力的认可,也是石老师向外界坚定地表达三班并非一个差班。

相应的,三班同学便向石老师投桃报李,把她评为了三班学生心中最优秀的教师,成就了一段双向奔赴的故事。

影片中随处可见中国中学常见的名人挂画、学习格言和其他为了激发斗志而见的装饰。

而石老师用占课威胁学生时的“占课板”的设计更是妙哉制作组真是把“师太”写活了,哈哈。

影片结尾王强的俏皮话“还没走,够意思”又一次强化了这个人物的可爱与少年气,以这种方式介绍番剧让人印象深刻,这背后定是创作团队的满满用心。

总之,这是一部会让人看了高兴的电影,故事线是、细节也是。

我期待创作团队能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类似的作品

 9 ) 失望

没看过短片的可能会觉得还好,但看过4季短片会有些失望,虽然包袱和梗比较充分、也比较搞笑,但二中的壳包裹的却是好莱坞套路的核-莫名其妙的互换身体,二中动画原来主打的接地气基本没有了,一众配角特别是刘若琳几个女生均没什么戏,没看过短片的观众可能都分不出谁是谁、谁又是怎么回事。

体量太短,正片充其量不到80分钟,造成故事过于简单。

正片没有花絮好,花絮没有宣传片好,宣传片没有附属的短视频好。

如果有下一部,希望能回归短片的思路,认认真真写一个贴近生活的长剧本。

 10 ) 看到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搬上大银幕是什么奇妙体验

长春有一家茶啊冲饭店,长庆街与自由大路的交汇处有一座学校,叫做东北师大附中.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提起“附中”二字,每个人都知道是哪所学校,绝无它意. 许久没有在影院看国产电影,可是看到那么熟悉的校服,果断买了电影票.从放映的第一分钟开始,就被回忆狠狠击中:-冰淇淋胡同:每天中午都流连忘返的学校旁边一条小路. 吃关东煮、墨鱼丸,吃五元一份的盖浇饭,吃东北砂锅麻辣烫和土豆粉. 每天都要逛文具店,买许多本子和笔,在街道尽头的报刊亭,买体坛周报、看电影、当代歌坛、网球杂志,在礼品店给同学认真挑选预算内的礼品-伪满旧址,外表风格依旧的教学楼,校园里面的公告栏贴着各式各样通告. 隔壁就是体育场,入学军训,800米体测,和同学在晚间吃饭后,溜达一圈儿,回来买杯木子铁奶茶. 我喜欢的不是那时最流行的快客,而是4元一杯的波比咖啡奶茶(不要珍珠)-每天早晨都会在黑板右侧写好的课程表,提醒我们下一节课是什么. 其实老师从来不占用体育课,反而催我们积极参加,包括冬天寒冷的课间操. 在这里学会了乒乓球,甚至和很崇拜的历史老师对打过一局-人手一本的红蓝双色《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其实文曲星在小学就很流行了,不过在学校总是用厚厚词典更有感觉-附中每个年级校服的星星颜色是不一样的,红色、黄色、蓝色,初中部也是一样. 由于初中只上了两年,所以很幸运在初中/高中都赶上红色星星,那时执意觉得红色就是最好看的一款电影也是给城市的一封情书:-54路有轨电车,现在依然可以慢悠悠地坐到红旗街-桂林路的烧烤店和对面的花章Chapter Flora-文化广场的雕塑和白鸽-南湖公园的小桥与荷花-手里拿着大脚板雪糕的小男孩那些偷偷埋藏在画面里的心意,被我逐一惊喜捕捉,这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是我度过最美好年少时期的学校,可爱的老师与同学,清晰的回忆. 围观男生打篮球,去图书馆一口气借回许多阿加莎·克里斯蒂,看到入迷被班主任在后面敲窗户,上课时偷偷在桌堂里面翻体坛周报,轮流买一些有点儿贵的铜版纸杂志,用手机刷NBA比分板(在3G的时代),午饭时找一家有电视的牛排店,一起看场网球比赛,模拟考试之前紧急翻一翻《格言》《读者》背两则引用故事,然后再喝一小罐邦德咖啡,中午在桂林路市场逛到忘了时间,冲回校园时年级主任叉手在门口等着,一幅拿我们没办法的样子,晚课时买新鲜出炉的无骨香鸡柳、刷了辣酱的烤玉米、甜甜烤的糊一点儿的小蛋糕,每天带一兜零食(酸奶、水果、好丽友/乐天派)挂到椅子一角,互相分享,英语老师教我们唱最流行的歌曲,放经典歌舞片.那时的快乐好简单,那时的氛围好轻松,随时可以找到朋友很深入地聊体育、聊音乐、聊电影,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同,有喜欢艾弗森的假小子、有校服里面穿吊带衫的女生、有读完整本《奥德赛》然后引发跟读热潮的男生、有发明一门精灵语言的指环王爱好者. 我们一起办班刊,一起背古诗,一起做Pre,一起毕业旅游.这部电影将我遥远的记忆清晰唤回,而我差一点忘了,那时的我们如此鲜活,充满了无尽的生命力和对世界的渴求,那时还没有形成stereotype,仍愿以天真的眼光看待一切,吸收一切. 什么都不躲,什么都不怕. 那时用自己的零花钱买20元一本/月的《网球》杂志,还觉得有点贵,后来上大学了可以随便买很多东西,可是再没有人与我一起聊这些了. 我还记得索德林在法网击败纳达尔时,朋友是多么激动地告诉我这个消息,而费德勒真的赢得了2009年的法网. 再后来,我已有能力去拥有我想要的一切,可是我也变成了一个成熟、稳定、聪明的大人. 哎. 多数时间的我为自己感到满意和骄傲,可在那小小角落里,让我轻轻地说一句,“年轻真好”.

《茶啊二中》短评

很久没有这么笑过了

4分钟前
  • 蒋小仙
  • 推荐

从2d动画时候看起来的,后来转了3d不太喜欢了。但这个电影还是不错,好几处笑到打嗝。不过,里面插的歌曲是不是有点太多了,煽情的再减点更合适。总之,走到今天,很赞!

6分钟前
  • 听霜书生
  • 力荐

2.5。笑点比较密集,落点在师生情谊上。老师需要评优秀,需要有公开课,学生可以由反老师到助老师,充其量算是外人对教育行业的意淫。

8分钟前
  • 假迷影真胖叔
  • 较差

妈呀 羞羞的铁拳出动画版了

10分钟前
  • 10beans
  • 较差

拍给8090后看的怀旧动漫,有点意思。

15分钟前
  • yo
  • 还行

确实做了很多贴近现实的处理,但整体看下来却是脱离现实的,甚至整个故事都老套并滥俗到了没有可说的必要,普通观众能与之产生共鸣的,也只剩下了影片中堆砌的时代元素和那时的段子。如果我看的是春晚,那么《茶啊二中》想来是还行的,而作为电影的话,就真的较差了。

19分钟前
  • 康报虹
  • 较差

【2.5】

22分钟前
  • 文森
  • 较差

东北人,动画片粉丝滤镜,我很久很久很久,没笑的这么这么开心了!!!而且是刚感动的让我哭唧唧,立马让你哈哈哈,咱们就是不能过度煽情,吉林人这把长脸了!

26分钟前
  • 卡卡欧
  • 力荐

非常勉强的三星,还是过于套路、过于保守,好在是接地气

28分钟前
  • 朝阳川生
  • 还行

建模不是美丑的问题,而是很过时,还停留在光头强那个水平。故事低幼,主打一个8090后的情怀,大碴子味儿倒是很亲切。

33分钟前
  • 27号侦探社探长
  • 还行

“茶啊冲”其实是长春,东北师大附中,大回小回,文化广场大流氓子、南湖公园胜利纪念碑、54路有轨电车确实欢乐疯狂,热闹,可爱。浓浓的东百风情小串看起来真不错会回忆起至少都一起折腾过,闹过,团结的拼搏,奋斗过,不负青春坑师傅~Peter..

37分钟前
  • Pauline
  • 还行

为了纪念来来回回刷《茶啊二中》的日子,迫不及待的看了电影的提前点映场,感谢《茶啊二中》让我又回到了那个肆无忌惮的夏天,还有曾经拼命想要逃离,如今做梦都想回去的地方。所有关于青春的共鸣,被这部国产校园动画稳稳托住,糅合在90分钟的时间里,给到我真心的快乐和真心的感动。

38分钟前
  • 豆瓣天后董小姐
  • 力荐

其实还是讲一点脚踏实地的故事更好一点。

42分钟前
  • 酉乾兮
  • 还行

6.0/这故事还是比较老的

44分钟前
  • 桃空空
  • 还行

2023.7.18 万柳华联影城 其实拍来拍去,师生关系无非就是这些梗,老师从学生时期的严厉到后来的和蔼,学生从逃避讨厌到谅解感恩。但是这个片子用上了互换的模式,每每在要煽情的点变成了喜剧,也让人蛮释怀的,也挺有意思的。之前没看过这个系列的剧,应该还是蛮轻松那种。东北人看的话也许会感触多一点。

46分钟前
  • 最幸运的幸运
  • 推荐

看的时候确实笑得挺开心的,可事后想起来,笑的点要么烂俗要么过火,顿时尬得脚趾扣地。这片能有这么高分…倒是离不开各路xx的鼎力支持呢。

49分钟前
  • 三价拿铁
  • 较差

还不错~挺温情的~

50分钟前
  • mpor2
  • 推荐

命题作文,声音做的好干。

55分钟前
  • Lobgran
  • 还行

本质上是个情景喜剧

60分钟前
  • 日灼
  • 还行

我就想看看果果看啥玩意儿这么感兴趣,可是,这啥玩意儿啊??

1小时前
  • 叉叉小箭猪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