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我昏昏欲睡,情节拖沓,结局草率,不知道影片想表达什么主题。
导演喜欢搞一些小细节处理,雕虫小技,感觉是拍MTV出身。
恩啊,很久没有写影评了。
一是因为最近看的电影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第二也是因为懒得写。
我的原则是,要写肯定要写全,要么就直接百度一下,复制几个地址来,看看而已。
看了三岔口,终于下定决心来写啦。。。
我写的影评一般都很主观,且不专业,敬请原谅。。。
一直很喜欢陈木胜and杜琪峰的港片,两个人风格很不一样,不过都是看得的。
我们慢慢来跟着情节走吧。
一开始是一个年轻女子夜晚回家,半路被人跟踪,幸得遇上邻居。
然而那个跟踪她的小伙子却被人用钢索以极大之力勒死。
影片一开始以节奏紧张的背景音乐营造了悬疑的气氛,将观众渐渐带入情节。
转场至飞机仓内。
郭富城(习惯用演员原名)带着一个可以控告罗嘉良的污点证人回国,证人中途提出上厕所。
郭在那时看到一个女子站起身来,却产生幻觉,将她看成是李心洁。
影评在此埋下了伏笔。
回国搭上轿车,不料中途污点证人却被暗杀。
镜头移向天桥,吴彦祖拿着个远射程枪,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待瞄准了从车里连滚带爬出来的郭后,却没有下手,起身走掉。
穿着斯文戴着眼镜的正是郑伊健律师。
他的客户罗嘉良将被告上法庭,此时罗资金被冻结,而合伙生意人詹却一直追他。
罗显得疲惫不堪。
罗的儿子是个歌手,然后生活奢靡。
而郭真是个倒霉的警察,由于带着的污点证人被谋杀,而自己又冲动行事,于是被停职。
他冲去罗的工作楼闹事时,首次与郑律师见面。
倒霉郭在回家时,一个同事问他,要不要去唱歌啊,要不就去跳舞啊,吃顿也行啊。
“一辈子都是这样啊,不要倒车啊,小心点。
”这位同志的话真是话中有话啊。
影评中无时无刻不在表现着郭对女友李心洁的思念。
在和失踪人口调查科的曾志伟说话中,描述了李心洁离开了郭十年,而十年内没有丝毫音讯。
郭时不时就会去曾志伟那看看有没有李心洁的消息。
那天是罗嘉良的儿子的排练,重案组的人在那蹲点,郭也去了。
却看到了个惊讶的情景。
郑律师的妻子竟和自己失踪多年的女友极其相像。
影片回到了吴彦祖第一次杀人的情景。
然后转场至吴彦祖回到雇主宁静的住所。
吴彦祖回想起看到n年前看到郭疯狂得粘贴寻找女友的告示那一幕。
又是一个伏笔。
and 罗嘉良那个无辜的儿子失踪了。。。
一个疑点。
影片开始悬疑了。。。
郭找到了旧同事肥打探消息,得知有个女人最近在做杀手生意。
于是打电话过去,呵呵,宁静接了电话,不过很醒目,马上说你打错了。
and 影片开始体现吴彦祖已经渐渐爱上这个雇主宁静咯。。。
在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从杂志上看到罗嘉良儿子失踪的消息。
郭去找杂志照片的摄影师,不料摄影师已被杀死,而那时刚好碰上了也在现场的吴,郭认定吴是杀手,于是追捕他。
嘿嘿,那段追捕很精彩哦。。。。
有点像catch me!
那个电影啊。。。。
特别是郭富城从几层高的楼跳下,在公路上追逐吴彦祖的一场戏尤为抢眼,郭吴二人在公路上精心动魄的狂飙,配上超眩动感的Music,导演从不同角度的拍摄加上快刀疾风似的剪切,出来的画面效果,十足带劲儿、过瘾,陈木胜动作片的内功高深显露无疑。
另外郭吴两人在菜市场的打斗场面也相当有震撼力,画面的气色,表现得相当有张力。
“有本事就不一定要守规矩”吴彦祖在影评中的台词有力地表现了这个杀手很有个性的一面。
也表现了他感性的一面。
在这部电影中,他虽然是一个冷酷的杀手,却为影评增添了不少情趣与人情味,还有一丝浪漫的色彩,味道十足。
于此同时,郑的私家侦探肥拿了一些关于罗儿子失踪的一些资料给郑。
罗对失踪的儿子极为担心,去看算命先生。
而先生告诉他,“处境艰难,只能坚守正道了。
周文王被纣王囚禁,最终采取行动,推翻暴君。
”意味深长的一句话,算命先生真是厉害啊。。。。
而某次吴却拿着枪逼着郭开车,告诉他,摄影师不是他杀的,他去帮郭找了些照片资料,and 冷静的说了一句“有人托我告诉你,你的女朋友在一次车祸中死了,很快,没有痛苦。
”吴下车后,郭痛苦地欲哭无泪,竟放开双手,任车后退,呵呵,那一段很惊人也很感人,将郭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郭一直跟踪郑律师的妻子,看着她因为丈夫工作的缘故感到不愉快,自己心理也很难受。
她向丈夫哭诉说丈夫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不满意。
因为帮助的都市有罪之人。
而在一次跟踪中,却发现一个惊人的事件。
在调查杀手的过程中,曾志伟曾经提供线索说杀手是个力量很大的左撇子。
而郑伊健,用左手拿着一杯咖啡在喝,于是,郭开始跟踪郑。
那晚,罗嘉良已经精神崩溃,认定合伙生意人绑架了儿子,乱枪射死那人,而自己也被他人射死。
临死前,有个人缓缓地走来和他握手“你儿子死得比你惨很多”,镜头上移,出现郑的脸庞。
而他的身后,郭大喊“好啊,这就叫做替天行道!
”郭一一指出了郑杀人的罪行,而郑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好人,那些人都是该死的。
郑与郭在雷雨中的一场厮杀,可谓是影评的高潮。
而郭就快用郑的钢索勒死郑的时候,郑的妻子出现了,哭喊着“放开他”,苦苦哀求郭放过自己的丈夫,而郭却在胡言乱语,说:“我找了你10年了.....”于是她将计就计吧,说我也找了你十年,于是当郭放过郑,想尽情拥抱女友的时候,李心洁却大叫一声,搂住了郑。
霎时,郭富城明白了:眼前这个李心洁,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女友。
她只是长的像而已。
影片结尾很诙谐。
吴彦祖已深深爱上了宁静,在宁静杀他未遂之后,他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他讹诈了300万,买下了一艘游艇,劫持了宁静到船上。
最后在船上,他已经觉得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他帮了郭富城,赎了自己的罪,同时他也被郭富城的痴情所感动。
他深爱着宁静,却深知无法控制住宁静(他告诉宁静:“你是世界上最信不过的女人。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一切变得美好。
他最后一句问她:“阿定真的是你的名字吗?
”(很有含义的,大家揣摩一下)当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开枪打死了宁静,然后自杀。
两人静静的躺在船上,在大海中飘流,死的轰轰烈烈,浪漫之极。
从导演的心理和影片类型的角度我们也分析一下。
作为一个在远处用狙击枪也能精确射中在高速路上行使的封闭的车厢里的人的专业杀手,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几名杀手堵截仍能轻松反击的一流杀手,假如结局是被他人轻松两枪搞定,试问从观众的情理上如何能接受?
陈木胜不是猪头,他对死亡的处理,不会让观众有太多伤感的难过。
郭富城申请调到了人口失踪科。
同事李灿森:“人口失踪?
很闷的,整天去殓房。
”郭富城(一脸的坚毅和信心):“也不是,总有些人能找得回来。
” 郭富城已知自己女友已死,但仍是下落不明,干脆调到了人口失踪,也许...... 而插叙的方式,描写了一个镜头,吴那一次第一次杀人后,开车,不小心撞死了一个女人,女人喘息着,然后未避免走漏风声,头要求吴杀了那女人,于是吴杀了她。
最后一次偶然看见郭贴告示,才知道,他那一枪让一个男人痛苦了十年,于是才会帮助郭查案的。
影片中一个镜头吴是和宁静在床上,吴彦祖在射杀蟑螂的时候,说:“那天在机场,如果晚了半秒,我会杀了那个警察!
” 没错,当时吴彦祖的狙击枪已经瞄准,一扣板机,郭富城会立仆。
为何不杀?
吴彦祖接着说出了原因:“我认识那个警察。
”吴彦祖在关键时候,认出了郭富城,是警讯里的孙哥哥,也是在10年前,在街头疯狂贴寻人启示的孙哥哥。
当时吴彦祖就在他后面,同时他也认出了原来郭富城寻找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不久前杀害的李心洁。
影片结尾处,郑的妻子平静的走进车子,关门、启动,驶过一个弯道。
注意一下,这个弯道上刷着白油漆,很窄,而李心洁不紧不慢的驶在狭窄的弯道内,不偏不倚......这是一个小细节,说明当时驾驶员的心情很安祥,很宁静,没有什么事需要担心。
郑两夫妻感情好得没话说,老婆尚有如此闲情,老公能有什么大事呢?
呵呵,以上就是这部电影的简述啦。。。。
简单介绍一下三岔口。
《三岔口》是一京剧名段,三岔口本身为一地名,说的是两个人在三岔口的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庙里相遇,相互猜疑,于是两人在黑暗中开始打斗。
最后灯亮,发现是自己的同道之人。
遂皆大欢喜,结伴而去。
片名取《三岔口》之意,其实并非像字面意思的那样,有3个人争斗,而是寓意在“黑暗中,总有惺惺相惜的敌人”。
片中也比较淋漓地阐述了这个主题:10年前吴彦祖就杀了郭富城的女友,于是两个人的命运似乎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而作为警察,郭富城也在追查伊面所犯的杀人案,同时发现似乎自己和郑的妻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总之,三个人就像在黑暗里较量一样,相互猜疑,最后却惺惺相惜。
郭富城明知道郑是杀罗嘉良之子的罪犯(在雨中较量的时候伊面曾透露),在警方到来之后却故意放过了他。
吴彦祖身为杀手,却甘冒生命危险,帮助警察。
实在是英雄重英雄啊。
三个男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道路,却走到了一起。
人都会遇上自己人生的岔口,到最后一定要选择一条路走下去,而选择哪一条,是对是错?
没有人能肯定而绝对保证一定正确的路,唯有自身的选择,因为无论是好是坏都将是一种人生。
说句不夸大的,这部影片不会比无间道逊色啊。
有一些镜头还是蛮有意思的。。。
对于佛像的慢镜头拍摄,我想,在体现那时,即使罗嘉良向佛求助,而佛也不搭理他了,嘻嘻。
强烈推荐去看看吧,你会看出比我更多更深刻的东西来的。
刚看完一部关于寻人启事的警匪片《三岔口》,相信郭富城追杀手吴彦祖的那段推荐人看的时候都血脉喷张了。
基本上,郑伊健是个普通角色吴彦祖是个文艺角色,郭富城不出意外的饰演二逼角色。
最后一场大戏是在雨中,我突然开始心疼水了。
当郭看着很像自己女友的郑的女人时,怔怔的仿佛要唱:站在雨里泪水在眼底不知道该往那里去。。。。
(《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郭富城)发完这些,还是觉得不够,就再多说几句废话。
基本上,郭富城的表演呢,就像穿着西服做广播体操。
多加一句,陈奕迅唱歌的表情呢,就像穿着运动服去参加典礼。
百科里说:电影《三岔口》讲述了三个男人的故事,三个男人的生活轨迹各不相同:一个是失去了挚爱的警探、一个是标新立异的杀手、一个是自相矛盾的律师,三个人的生活本来是毫不相干…… 我想了想,原来警察、律师、杀手的生活应该毫不相干啊我擦!
当然,导演想的是,如果相干,又该怎么干呢?
原来,警察的女朋友被杀手杀了,律师的女朋友长的又非常像警察女朋友,警察押解的污点证人被杀手杀了,警察情绪失控,辞职单干。
因为律师女友跟自己女友长的像嘛,就去偷窥,然后发现原来律师是最坏的人……杀手那段我睡着了,恕不陈述。
开始,我以为是个警匪片。
“三岔口”,我自己胡乱猜测,应该是在一个关键地点,几个势力争夺疑犯的一个晚上甚至几个小时。
没想到,节奏上是另一个极端。
我一直看到警察拼命追杀手的那段,才忽然有了看警匪片的感觉。
因为在网上查的香港警匪片,好心网友列了一堆电影名称后,在下面强烈推荐,陈木胜的《三岔口》和《保持通话》。
当然,我看电影太少,真的不知道哪位香港导演精品多,但是就冲这位口中的鹤立鸡群的这部电影,我想,降三个等,我看也值了。
哎,赛跑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密集的鼓点,遥想推荐人此时应该就红了(脸)。
不用说,接下来的菜市场,呈现的就是打斗场面了。
警察追到菜市场,忽然目标丢了,然后,突然是冻鱼的镜头,忽然是小贩的镜头,忽然是冰的镜头,忽然是鱼缸的镜头,忽然是屠夫的镜头……我脑袋里已经接受不了这么多提示的时候,被追击的人原来蹲下来假装买菜。
大哥,你把扛着的摄像机当机关枪用,就当自己悬疑片了吗,你可知道所有的铺垫都要修路甚至盖楼的?
你可知道所有的伏笔都要交待甚至生花的?
你可知道所有的悬疑都要合理的解答的?
你呼呼呼四处给镜头,耍着观众跟着猜是要找骂的!
然后,杀手慢慢露出枪来,隐蔽的指着旁边的大妈,被警察看见了。
我靠,心理战啊!
然后,警察被杀手用透明的塑料布蒙住了头,得空了,警察居然去脑后解?!
难道是我另类,我想到的居然是抠破了啊!
这个,由在我心里大名鼎鼎的郭富城饰演的警察,超牛逼!
成龙演的警察都要到最后关头才敢跟上司对着干呢,我刚刚看的《线人》里张家辉的上司都不是人了,张家辉自己掏腰包去给线人结账呢,没想到啊没想到,这郭大侠就因为自己押解的污点证人被人杀了,就擅自行动,被上司骂了,就踹椅子走人,到办公室人多的地方,就大声喊我不干了我辞职!
幸亏上司口才好,一顿反驳,结果郭大侠说:换了你,眼睁睁看着自己押的犯人给杀了,你会怎样啊长官?。。。
我当时就疯了,理解,当然理解,你失恋自杀我都理解,可是,你作为警|察,要是我都能干养你干屁!
果然,他上司也无语了,说,你太差了。
非常精准的表达了我的心情!
电影看完,我女朋友还觉得恐怖——成了惊悚片了。
我跟她说,一个女鬼,向你历陈她的冤屈,惊天地泣鬼神——不,泣人类——可能你的恐怖一点点都消失了,但是一个女鬼,就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站的笔直,头发在前,同样笔直,也不出声,只有阴风阵阵,衣带飘飘,这他妈才吓人。
看完《七宗罪》,愣在那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大脑一片空白。
看完《三岔口》,愣在那了,不是吓怕了,就是睡一觉才想起到网上一顿吐槽。
一部电影,唯一比一部电视剧的第一集多出来的地方,就是片尾试图给出结局!
蛋都不会扯,还当什么导演:一个好导演,一定能瞎扯得好自己的闲淡,颠覆得了别人的世界观。
本来以为是睡前该看的好催眠片呢,结果,这都11月11号了……对了,看电影的时候,还引发我一个思考:为什么影片里男人听见自己的女人怀孕了,都要狂笑然后仰天大喊:我要做爸爸了!!!
找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才是惊喜呢(不管你怎么用缘分去解释),如果你想要孩子,如果该做的都做了,然后的事情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我能想到的乐成那样的情形,该是老来得子啊。
年纪轻轻,就对自己那么没信心。。。
对了,在写“中国好声音”那篇日志时,我就损了郭富城一句,其实,我还有一肚子恶毒的话呢,不知道我的朋友里有没有他的粉丝。
有也没关系,我喜欢陈奕迅的程度不亚于你,损回来吧。
如果你不是非要追求这个对等的话,我本人更抗骂。
刚刚查了一下,郭还因为这部电影拿了金马奖。
祝贺他,我自己也的确很开心,因为,圆了他的梦吧,已经太迟了!
最喜欢轮胎滑动的那个镜头的设计随着刹车踏板的松动,车子逐渐往后倒退,主人公的感情也最终爆发,很有冲击力
我对Aaron的感情一直很复杂。
香港男星那样多,一个个都是从镁光灯下由青涩懵懂长到沧桑稳重,一卷又一卷的菲林上蜕变成长起来,风霜雨雪刻进皱纹;如此多人里好像只有郭富城——至少在我眼里只有郭富城,多少年岁过去还是有点让人心揪的小孩子气;像在不恰当的时间被过早催熟的果子,成熟表面里瑟瑟缩缩收着一些不期然的酸,是他已经扭捏了很多年不肯示人的天真,怕有人会因此笑话他。
所以你想他演得很好的那些角色,是不是总是带点偏执、带点让人难以苛责的傻。
《柔道龙虎榜》里一心求战的东尼如是,《无双》里苦恋画家女友的阿问如是,这部《三岔口》里为失踪女友思觉失调整整十年的孙兆仁亦如是——纵是在《寒战》里演强干刚毅的港警一哥,你瞧一眼凄冷雨夜在车里为牺牲手足垂泪的他,还是禁不住疼惜得想要捧心;也就不奇怪整个同人创作圈里十几年如一日地写他是兔宝宝、是痴心真意太爱动情的小朋友。
哪里是真看不见五十六岁的老男人嘴边胡茬和眼角皱纹呢?
只是“男人至死是少年”都已经沦为嘲讽笑话的这个年代,恐怕也只有一个郭天王,哪怕不愿做少年,也还是被粉丝当作少年去心疼和怜爱。
五十六岁尚且褪不干净少年稚气,年轻时那个白白软软眼睛发光的城仔要做四大天王之一,可想而知受过多少争议和指摘;而《三岔口》作为带给他金马最佳男主角的作品,对四十岁的Aaron想必意义匪浅。
作为一个始终摆不脱他兔宝宝形象的影迷、忐忑又揪心地欣赏了整部作品,我还是得要客观地承认:郭富城在这部电影里贡献出了足够有说服力的精湛演技,证明他跻身天王之列的实力。
不只是他,吴彦祖、郑伊健、罗嘉良在内的一众演员在《三岔口》里也都发挥出彩,人物皆尽饱满又生动,每个角色都有几段细腻并且富有张力的单人特写;一瞬间让我恍惚感觉陈木胜导演的电影简直像香港男艺人的修罗场,没有谁是随随便便能抗住这些长镜头的表演试炼。
阿祖的不羁和随性,伊面的隐忍及疯狂,罗嘉良的野心和欲望,加之镜头寥寥却又已经足够鲜活的曾志伟同林雪,整个卡司星云璀璨,剧情发力点比地雷阵都更密集。
够难得也够惊喜,Aaron在星光熠熠之中还是做到了足够夺目。
论及他的角色设定,其实在这部电影里几乎可算硬伤之一,情理上逻辑上都难立住:为一个失踪十年的女友寻寻觅觅,他的心结深重到失常而病态的地步。
观影过程里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角色换了谁能够演得更好?
吴镇宇似乎少一些呆憨,刘青云也欠一分懵懂,张家辉缺了他那种纯粹,刘德华难演出他那丝天真;想来想去古天乐来演会稍微贴近角色些,脑里甚至止不住想起他《扫毒1》里抱住张子伟流泪的脸。
可是好像就连古仔的身上也生着一些锋利而冰冷的刃面,年纪长他五岁的郭富城却还是带着那种原生的粗糙:像没打磨过的一颗石头,伤人也是正面扔过来的,没把对手伤到,倒是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全都一起抛了出去。
是傻呀。
是傻也傻得倔强而执拗,像炸毛的刺猬那样不懂惹人怜,柔软的、白净的肚皮里藏着一条小小的伤口,十年如一日地思念如泉涌。
是多么不合常规、不计代价的一种苦恋,郭富城却真是演了出来。
在那个属于别人的温馨别墅前,躲在阴影里、睁着黑白分明一对澄澈的杏眼,望着望着,眼里就涌出一层薄薄的泪光;不想流泪,即使没人看见也瘪起嘴巴、强忍着不肯流泪——演得比小说还好,比最好的言情小说都情真。
在我有印象看过的电影里,《三岔口》给郭富城的几段在车里的镜头,应该是我看过的Benny呈现最细腻、最浪漫、最有质感的片段。
也因为这些柔软情感的润色,这部无论武打、追车、凶杀镜头都非常激烈精彩、非常陈木胜风格的作品,在杀气和阴仄之余夹杂了不少悱恻心动,如同粗糙硬挺的织物面料里缝进的银线,在不同角度琢磨时暗暗反出细碎的光。
纵然在整个故事讲述不够圆融、人物动机可疑的大背景下,还是给电影增添了很多观赏价值,对我这样情感泛滥的感性观众来说更是如此。
回到我对Aaron的纠结的欣赏,《三岔口》似乎让我困惑很久的一些问题有了答案。
Aaron身上有我介意的某些气质,他背负压力的钻营,他矛盾的气质同年纪,他作为一个艺人本身和他在荧屏上表现的角色,错综复杂得让我无法只是单纯地倾注感情。
可是至少在《三岔口》里,他利用且发挥出自己的特质到极致,演出了一个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孙兆仁,证明了他自己一次——很多的纠结似乎也都不那么重要了。
像他在电影里那么动情而投入过地喜欢过女友一样,我想我愿意这样动情投入地沉迷于他一次。
郭富城变得有味道了,想不到郑伊健竟然是最终BOSS,不过依然是那么帅吴彦祖……杀手的命运最终还是要死
This is the hongkong movie, very classic. 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香港电影,无论是台词,还是拍摄,亦或者是调色等等,都可以说是“很香港”。
我觉得这部片子,跟片名很像。
片子有三条线索。
主线索:郭富城扮演的警察。
他边做警察,边寻找一个无故失踪十年的女朋友。
可谓是一边积极,一边沉沦。
积极地去做他的任务,扮演一个好的,正义的警察,而一边却一直坚信自己的女朋友应该还在人世。
这种矛盾体,让他在接触相关的案例时,无法成为一个心无旁骛的好警察。
线索二:吴彦祖。
吴彦祖这次又当一名杀手。
wow,他的形象,真的是很适合去做一个背后默默的科技男。
这一次,他在背后享受着“杀手”这个职业所带来的乐趣。
他没有存心想要害任何人,只是这是他选择的职业。
最后,他跟杀手经纪人一起死在了逃生的船只上。
他的生命,是,在杀人,也会被人杀。
并不确定哪一种来得更快。
线索三:郑伊健。
郑伊健饰演一个律师,他也是一个矛盾体。
一边想要安稳地过生活,一边也要面临着生活的无奈。
无奈于,作为律师的他,无法为无辜的人伸冤获取正义。
无奈于,他依旧要为一些犯罪份子作掩护,眼睁睁地看着坏人“无罪释放“。
在这个矛盾体下,他铤而走险,最终落入无奈。
可以说,是三个矛盾体。
矛盾得就好像三个人各自站在分叉路口,迷茫,选择,迷失。
各有各的选择,也各有各的命运旅途。
这是我对这部影片的不成熟的理解,希望大家喜欢。
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讨论电影。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这么华丽的帅哥阵容,我到现在才看这个电影看见宁静的造型,就是那么一刹那记起那年考完大学的盛夏,我买了一本华丽丽的的电影杂志,里面有过介绍的十几年前就能有这样的水平实在可歌可泣就是郭富城被另外的吴彦祖和郑伊健衬的好土好土,好烦人每一个人都不是非黑即白,警察痴情发疯,杀手游戏人间还会爱人,律师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报复这个钱说了算的世界
《三岔口》警察的压抑律师的正义杀手的罪责警察曾经是有大好前程的警讯明星,然而女友素芳的失踪让他陷入了一个泥潭之中,性格变得偏激易冲动,虽然嫉恶如仇但警察的身份就像是一副生锈的盔甲紧紧地束缚着他。
十年了,他一直在寻找,生死未知,却总留了最后的一丝希望。
素芳成了他心灵的一剂魔咒,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他。
通过和权叔的对话我们知道,他一刻不停地办案只为了逃避心中对素芳痛苦的思恋。
直到杀手吴在身后用枪抵着他的头告诉他素芳已经死了,一直克制内心悲痛的郭终于崩溃了,就像松开脚刹的车在路上不可抑制地向后滑去,迅速地倒退,倒退到了十年前,此刻路上的车一片混乱一如郭的内心。
十年来的找寻,终于得到一点消息,竟是这样的答案。
郭落入了极度痛苦的混沌之中,人也变得有些癫狂,他只求把车停在律师郑的家门口以得到一点安慰,因为这家的女主人和素芳实在太相似了。
电影主要故事是一个商业家的儿子失踪,警察杀手各自调查。
郑是一位出色的律师,在法场上经常克敌制胜,为自己的雇主赢得自由。
律师是充满矛盾的职业,当道德和法律像对立的时候该站在哪一边。
一个雨夜,郑又出门了,正好在他家门口回忆素芳的郭察觉了郑的异样,便跟了上去。
商业家和他的雇主在枪战中两败俱亡,郑露出了他真实的一面。
此时跟上来的郭心中只有素芳,他看到这样阴暗的郑为“素芳”感到愤怒,要用钢丝勒死郑,此时的郭完全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当我一位郭要杀死郑然后步上郑的道路时,“素芳”出现了。
通过“素芳”之口说出了埋藏在郭心中十年的期待,郭的心结完全解开了,郭从压抑到痛苦到释放。
镜头回到了十年前,杀手正在执行自己的第一次任务,不小心撞倒了一个女子,无奈他必须杀了她,原来她就是素芳。
杀手总是说做人不要那么古板,有本事的人是不需要遵守规则的,外表洒脱的他,实际上心中一直背负着杀害无辜的罪责。
郑说自己是一个好人,法律所能惩戒的邪恶很有限,作为一个光明的律师背后,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黑暗的左撇子钢丝杀手,用暴力来宣扬自己心中的正义。
很难断定他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因为人心实在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电影中真相的揭开,郭的心也慢慢地打开了,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接替了权叔的位置,失踪人口调查科,这时素芳不再是他心中的毒药,而化作了他内心能量的源泉,他要做的是尽自己所能为别人找到自己的亲人。
吴不知为何与爱人阿定在大海上携手离世。
郑也为自己的行为同时承担了道德和法律的责任。
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只有6.5,这是个不及格的分数,而且电影里并没有我喜欢的的演员和导演,如果不是因为郭富城凭借这部电影获得金马奖,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看到这部电影。
《三岔口》的剧情还可以,简单易懂,没有过于严重的剧情bug,郭富城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爆表,成功的诠释了一个颓废爱哭的警察,感谢金马奖,我才可以欣赏到这么精彩的表演。
这部电影居然只有6.5,感觉豆瓣的评分并不是很靠谱啊。
故事其实不错,但导演却在“三岔口”迷了路...几条线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最后强行交汇,作为观众根本无法从细节把握剧情整体脉络!
聪敏的女子。Helen说,太smart的样子。
很久以前看过,剧情却不大记得。而今回顾却多了许多感慨,片子不错,唯有那结局开放而仓促。主演都挺到位,是男人的戏,夹杂着各种的心魔与过去。
宁静的光头太吓人了,真难为帅气的吴彦祖了。俩人在菜市场里打架的场景不错。李心洁也很让人失望...郑伊健,木讷的造型,一直都不喜欢他。
大烂片
警匪片拍的跟文艺片样,看完感觉剧情都有点对不起这个片名
有郭富城的电影都好烦!两颗星给男神吴彦祖
“不如你找她回来,我就分手”
几个男人,不归路
结局曲和定怎样了?我认为是被幕后的大老杀掉了。船上有杀手,清楚的听到开了两枪。
结局降低了整部电影观感。它最后表达的是——一个律师的自我救赎嚒?因为警察无法让罪犯显形。而作为他们的辩护律师。他却自己动手替天行道吗?还有那段莫名其妙的爱情。
郭爷怎么那么苦b。。。
故事比较一般吧,不过有几个经典段落,菜市场吴彦祖和郭富城套塑料袋打斗,还有郭富城倒车哭泣那段还是挺经典
陈木胜真是浪费了这个制作班底和三个演员,岸西的剧本柔情有余技巧不足,三个人形成的角力太弱,篇幅都给了郭富城反倒让结尾的宿命感没形成还让人觉得牵强。很好的底子却没能打磨好。郭富城的独角戏都挺精彩,菜市场和倒车滑落两场戏都比较点睛之笔。
宁静的这个形象真是接受不了,郑伊健太帅了,郭富城就是适合演这种窝囊废的角色呀
郭富城当年凭它拿了金马奖,大家都在说 郭富城的第二春来了。转眼间 居然已经14年过去了,当年的郭富城还没有结婚生子 甚至没有开始和名模熊黛林恋爱。陈木胜导演、岸西编剧,擅长拍动作片的导演遇上擅长表达人性性感细腻的编剧,让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看起来有点高级的警匪片。寻找失踪十年妻子的深情警察,有原则又有温度的杀手,打着替天行道口号的变态杀人狂律师——三个在黑暗中惺惺相惜的敌人。最后,警察郭富城和律师郑伊健以死相搏的时候,律师的妻子跑来制止了他们。她和郭富城失踪的妻子长得一摸一样,可惜她只是哀求郭富城放过她的丈夫。他一直以为失踪的妻子只是失忆了,其实在十年前的一个夜晚 她已经殒命在了初出茅庐的杀手吴彦祖枪下。
清算
忘了讲什么了,只记得有吴彦祖和宁静
挺次的,岸西还是写爱情片吧。
三个男人,三条路,都是无尽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