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是今年来最喜欢的电影了,强烈推荐。
它相对不热闹,但是又不边缘,上映两周,北美票房近两千万美元它有话题,十多年后才推继集,吊足胃口。
它有冷幽默、黑色幽默,一点点莫明其妙,它有温暖的主题,友情万岁,爱情万岁。
它比伍迪艾伦出色。
它在电影里嘲弄了《魔戒》及网络新贵。
如果这些不够,那么……它还有人与驴的色情表演。
——连岳说的真好,比我还好。
牛X 的导演和编剧拢一下:无聊无力至极的生活,妄图结婚生子以求改变,偏偏跟老板搞出一条人命,还要被未婚妻发现,最后因观看行为艺术阴差阳错进了监狱,一切遭透了;结尾喜剧了,找到真爱,开了家属于自己的便利店,属于自己的生活开始了明显这不是此片的精髓,回头看第二遍再补充下这片子太有意思了,不成功人士内牛满面
难以想象整个影片的配乐风格如此丰富,而且在最后揭露了很多的事情,从开始看我就觉得这决不会以满片的脏话结尾的,或许是钟爱此类影片,看过之后没有太多感想,对于最后的人生理论觉得满好的.
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凯文·史密斯的电影,原因很简单,他拍的电影,好玩!
看完了两部疯狂店员,果然深有同感,但两部给人的感觉其实很不一样,凯文也在变化。
我不能说第二部是不好的——其实还是很好玩,但凯文不是凯文了。
为什么这么讲?
从头说起。
第一部疯狂店员,虽然男主角颇有意味地取了个但丁之名,情节也极尽解构之能,但你能感觉到的是一种最大程度上的随意性,一如这电影的拍摄过程一样,完全是自己喜欢什么样就拍成什么样。
达到的效果如同片中一个冷笑话:(但丁在装灯管,一个老头进来)老头:嗨,灯管有毒的,很容易让人中毒。
但丁:哦。
老头:我有个朋友,在马戏团表演吞玻璃,后来他死了。
但丁:是吞灯管中毒了吗?
老头:不,是被车撞死的……这样的冷段子以及片中那两个老是无所事事游弋在便利店附近的摇滚青年Jay与Silent Bob构筑了影片的基调:一种在无所事事由一堆倒霉的琐事构筑起来的生活——其实看到最后,居然还有点希腊悲剧的味道,不过怎么也让人想不起但丁——这个托斯卡尼人太乐观了,我只是觉得可怜的主角这一天的生活倒像是奥德赛,不过不是他找事情,而是各种事情来找他——连最终的他奔回家乡看老婆都成了老婆千里迢迢来找他。
但所有这些劫难和奥德修斯怀着坚定的回归信念所历经的考验比起来,显得那么的无意义。
因为,但丁同学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无意义。
只是一天重复一天的看店,兴致来了跟自己的女人干一干,打打曲棍球,如此而已。
无意义本身,是悲剧性的来源,但表现出来,却是失控荒诞令人捧腹的局面。
相比而言,那个Radal,粗口连篇、奇怪想法不断并且总是给但丁惹麻烦的Radal,是最大的亮点所在。
他叫我想起约翰·奥斯本那部著名的《愤怒的回顾》中那个同样尖锐的吉米波特。
只是Radal并不愤怒,他从来都不会为任何事情真正感到着急,跟平庸但还必须顾及工作、顾及顾客、顾及自己的女人abcd的感情的可怜的但丁比起来,Radal真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于这个外在的世界而言,他的存在意义,就是不停用自己的刺来扎疼已经习以为常的事实,任何在一个中产阶级耳中停起来是那么惊世骇俗的事情,都会随时从Radal那无所避讳的口中蹦出来。
波特是有意识地对抗,而Radal不会那么矫情,当他将你搞得一团糟,他仍然会边嘲笑你的处境,边继续无所谓地说:好了,老兄,别这么瞪着我,这其实也没什么。
面对这个本就荒谬的世界,Radal才是胜利者,当各种上帝处心积虑安排的诱惑已经成功让大部分心怀欲念者就范时,Radal却丝毫不在乎,成功人士会无视这样无聊的白痴,但这白痴可能却恰恰是最聪明的,他可以一眼瞄出:哦,你们抢什么金子,那明明是涂了金粉的大粪……如果他就此继续想下去,如果他将这些用更理性的方式归结下来,那么他就是Plato,但他选择了不屑地说出来,所以他是Radal。
第一部就在乱糟糟的气氛中进行下去,无序和混乱就是它的秩序,生活的平凡与荒诞就是它的节奏,不用太多的抽取,就这样展现,足够了。
看似漫无边际的情节,到了最后仍然可以被一个隐隐让人心痛的悲剧感所整合。
我不认为凯文史密斯有心做到了这样的表达,但我确实产生了如下的感受:但丁可以指责是糟糕的运气,是Radal,是该死的烦人的奇怪的顾客把他的生活给毁了,但如果他不去打球,如果他不跟原来的女友分手,如果他不去……直接说来,他自己的选择仍然应该为他的倒霉生活负主要责任,即便你可以用懈怠用散漫来回避责任,但生活本身的责任最后仍然会加诸到你自己身上,这个是你永远回避不了的。
十年后,凯文史密斯又拍了这部电影的续集。
已经获得的名声,可以为他赢得更高的预算,一下子鸟枪换炮,不仅是画面质量大大提高,连配乐都上了个台阶。
但技术因素在电影中永远是排在第二位的(我现在持这个观点,将来无论拍片与否,仍然保留这个观点。
),如果丧失了特质,这恐怕连一部嬉闹的青春喜剧都不如。
从电影那个继续荒诞继续无厘头让人无法不喷饭的开头来看,所有的凯文粉丝松了口气,原来的风格还在。
确实如此吗?
其实,凯文已经暗暗开始变调了。
首先,故事不再那么散漫,但丁和女友要搬到佛罗里达的这件事作为主心骨撑起了全部情节,接着但丁和那位迷人的女老板的暧昧感情,使这个主线一直维持着一种戏剧张力,直到最后高潮,和一个中产阶级式的结尾。
这样说吧,第一集中的整体风格,只是成为了第二集丰富这个主干的的枝叶,乍一看,仍然那么尖锐和热闹(甚至更尖锐),但实际上,前者是一锅汤,后者是一盘加多了水的炒菜——炒菜哪怕加的水比汤还多,从名义上来说,它还是炒菜。
第一部中那种dv剧漫不经心的随意感没有了,给你的感觉更类似于《杯酒人生》、《阳光小美女》这种中产味很浓但不失真诚,依然可以打动你的小成本文艺片——特别是到了结尾,连我们挚爱的Radal同学也开始做八点档式的表白,泪奔……峰回路转,幸福平安,即便那个挑牛奶的女人又一次出现算是回应了下第一集,但整个味道已经变了,无所事事的人们终于要回归好青年、好丈夫、好父亲……Come on!凯文同学,你也被招安了吗?
不过正如我开头说的,我不能讲这样就不好,只是意味着我们必须用两种心态来看待这前后两部作品,前者你可以完全放松,后者呢,多少就带着看《阳光小美女》时候那种受教育式的期待,从后者所代表的类型片经验来看,凯文做得还是非常成功的,到了结尾时你还真的会暂时忘却了无厘头,有一点点被打动的感觉。
但这感觉事实上跟之前的快感是有抵触的,因为这样做就意味着一种否定的姿态,对过去那种哈皮生活的否定,对无所事事的否定。
最后的道路是调和的,维持着继续原来生活的样子,但实际上已经换了种态度。
这一部中仍然能让我们满怀希望的就是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Radal,他对魔戒的调侃相信每个魔戒粉丝都会一边爆笑如雷一边从心底蹦出句"son of bitch"……看到这一部时,我都觉得Radal的妙语连珠直可以媲美福斯塔夫了,但他还是那么无意识的,他嘲笑,他尖刻,如果没有最后那个该死的真情告白,Radal就真的是太完美了!
即使将他奉入英语讽刺文学的殿堂中也不过分。
其实,凯文的转变是可以理解的。
他在第一部里就并没有对那样的生活表示一种赞许的态度(你可以看出来,大部分时候,镜头是很冷的,不过,也跟技术限制有关。
),十年过去了,再年轻的人,也会显露出疲劳的痕迹,即便是内心的随意者本身,只要他无法做到像Radal那样纯粹,始终会有一种逃避生活责任的罪恶感萦绕在心头。
看看"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就会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种转变了,那些轻狂积淀下来,没有消失,成水垢了。
或许这样看是合适的:悲剧只能从带着活力和欲求的人身上产生——哪怕他并非英雄,而当心已经感觉疲惫的时候,一切就归于平常了,但可能的成为英雄的资格也因此消弭。
写下这个标题 我突然觉得不太对劲这岂不是把自己划分到不正经的一类里了想想一向以“很傻很天真”的面目示人的我我稍稍有些犹豫 终于还是决定不惧撕掉自己假正经的面纱呃有点脸红这部电影和它的前作 带给我很快意的观影体验几个平凡到了极点的闷骚青年 浸泡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再加上那些欲罢不能的冷笑话 以及那些意料不到的尴尬事虽然兜兜转转在不多的几个场景里却让人目不暇接当然我说正经的人不要看 因为它粗口很多、尺度很大虽然只是在台词上但恐怕还是会引起一些正派人士的侧目真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您可千万不要污浊自己的试听听说最近有不少好片子 您完全有更多的选择 比如《赤壁》啊《葫芦娃》啊什么的不过听说这两部也有点黄咳咳有人说这部不如前作于我来说 并不尽然这部里面Jay和Silent Bob极其出彩 远胜第一部包括跳舞在内的好几个桥段 都让我笑喷了还有那个新晋店员---喜欢魔戒的那个逼逼叨叨的小破孩 表演极其到位 真是可爱极了哦 对了 关于温情的好莱坞式的结局为什么不呢十年的时间 残酷的青春依然残酷 琐碎的生活依然琐碎 为什么我们不能从中嗅出一丝温情来呢尤其是还有那些可爱的冷笑话相伴
没看过第一部,也没有什么期待,就是觉得既然能推出第二部,就有他可看的地方。
一开始,但丁就玩了个小幽默,还是觉得多无聊的,还是硬着头皮看下去了,直到兰德尔对但丁和他女朋友贫嘴,才觉得他们的对话有点意思,晕死,连私处都能贫成那样,太强了!
之后,看见那个抹着口红跳舞的毒品小贩,觉得挺惊喜,长长的金发,感觉多像一个有名的导演还是什么的,一下想不起来了,老了,也许,呵呵!
在中国,也许不会有人把光的屁股贴在快餐店的玻璃上,也不会有人上着厕所也把门大开,不会有男人夹着私处,向世人展示,居然我同学还冒出句更冷的话,原话:“这是男的还是女的?
”我们说,男的,他又问:“怎么没有小弟?
”我们趴倒一片,只能比出三根手指。
影片的脏话一直贯穿其中,美国式的俚语随处可见,对变形金刚,指环王和对网络新贵的批判,黑色尖锐。
我觉得兰德尔对懒猴的执著,唉,我都无语了,要是我是老板绝对要气死,不过后来想想他还是多可爱的,哈哈!
我个人觉得,那个兰德尔一天奇异的想法很多,创意也很十足,但是他是不能保守秘密还喜欢制造麻烦的小男人。
最让我拜倒的是,居然请了人兽同性交表演,那个表演者一直纠正是种族交叉情色艺术,太喷血了!
就在已经失控的场面,来了未婚妻,来了警察,来了动物保护协会后果,大家都能想到,肯定被抓进监狱,这几个场景有很多黑色幽默的成分,比如女经理和但丁说正经事的时候,小毒贩跑出来说他们要错过精彩,女经理就直接甩了一句等会再谈,就冲进表演现场等等些细节,都表现出导演的独具匠心。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这里是我们以后人生的开始。
老实说,我对这样的影片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只给了还行,如果是对这样有讽刺意义和黑色幽默的影片感兴趣的,就值得一看,至少我还是笑了几场的,呵呵!
When we were young and the world was in front of us,but sometimes I get the feeling the wolrd kind of left us behind a long time ago.喜欢这句。
《疯狂店员1》绝对是个另类的成功例子。
在1994年,24岁的导演凯文·史密斯通过卖掉自己的漫画收藏的钱,加上信用卡和向亲朋好友借来的钱,用 16mm的黑白胶片,对白采用现场录音,在自己打工五年的便利店里,邀请自己的工作伙伴作为演员和幕后班底,加上自己、老婆、老妈和好友倾力加盟,拍出了一部令美国青年为之疯狂的另类黑白喜剧片。
这部投资仅2万7千美元的喜剧片,获得了当年的圣丹斯电影节大奖,戛纳的青年评论奖,并在英国权威电影杂志《TOTAL FILM》评选出的50部最伟大的喜剧电影中列NO.16。
IMDB评分高达7.9的《疯狂店员1》,也被美国许多年青人作为Cult经典追捧多年。
片中对于奇怪顾客性事八卦毫无禁忌的露骨调侃,对于多部当红影片的正反两面辩论,以及对于自己人生的自嘲,全片中占90%的这些粗俗尖刻,奇思怪想却又隐含深刻的对白,在令人喷饭不已的同时,也让观者体会到那一代的不少美国青年在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的同时,却又自以为是,眼高于顶的矛盾心态。
12年之后,凯文·史密斯重出江湖拍摄续集,这次以彩色片代替黑白片,随着新店面的扩大,店员队伍中也加入了两个新成员,导演自己的戏份从当年的客串露脸上升到了配角的高度,当年的客串从旅人甲乙丙也升级成了不少好莱坞明星,而店员们的疯狂行径更是上升了一个层次。
一部好的电影,可以等待十年和期待下一个十年。
《疯狂店员》系列做到了,话痨似的表演,调侃,黑色幽默。
看似无序的生活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着,有失落,有希望,有欢笑,有泪水,平凡的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离你最近的人就是你的全世界。
尤其那一句:我的生命离不开你,我愿像异性的爱那样爱你,居然还有些小感动,感动。。。
道出了主人公多少心酸和有趣的过往。
what the fuсk,怎么会感动,哈哈。
期待2018年的《疯狂店员III》
疯狂店员2 不知道这算不算励志电影大部分拍摄社会底层阶级的电影都是高台教化的态度,包括周星驰的影片,社会底层的人似乎不知道怎么生活,在精英眼中没有黄金屋,没有颜如玉的人生简直不可想象。
这部片子大概讲述的就是另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说普通人的生活态度。
在糊口的状态下自娱自乐。
在贫瘠的物质状态下寻找真爱。
不为宣扬什么,世界上永远有80%的穷人,他们也需要生活。
说这个电源是励志电影,本来就是偏见。
在店员的嬉笑怒骂中,实在理解不透他们是真高兴还是调侃,连续的荤段子中,他们是乱性那种,还是从一而终一样搞不懂,居中主要的女演员只有两个,看起来生活态度还是蛮认真的,围绕在快餐店所有的人,都像是被文化原子弹猛烈轰炸过的山头,交谈,行为方式都是被身边的文化熏陶出的,混乱的让人迷惑。
难以判断出本来面目。
两个店员的兄弟感情是影片的主轴,中国有句话叫相濡以沫说的就是这种关系。
感情够真挚,行为却混乱,不知道在米国这种男人算不算男子汉。
玩世不恭在20岁叫个性,在三十岁就成了怪物。
人生就是个相信自我否定自我的过程。
影片的最后,两个好基友从新回答了他们的便利店,比他们更不着调的大麻贩子借给了他们开店需要的5万元。
说什么好呢。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只要自己觉得合适,何必在乎别人的目光,再说,世界之大,到底有谁真正在乎你?
比不上第一部,但仍值得一看。
十年后主人公还是爱围绕老二说话。不乏有趣的片段和对话。但总体不太喜欢这类风格。
也太烂了。和第一部一样低俗,但第一部起码还好笑。这一部就是两个中年发福loser的无聊一天。看到1h时真的看不下去了。
今天是我们所拥有的剩下的日子的第一天
有点无聊
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
没意思,比一差多了
连着两天看完了dogma、clerks、Jay&silence Bob strike back、clerks 2,比起来续作真的差很多啊…
导演出演的silent bob居然有这么多丰富表情,让人觉得有可能是导演变了,也有可能1的成功有点瞎猫撞死耗子
抵不上第一部的第二部显然是在怀某些人的旧。老套的爱情主线,加上一贯的擦科打诨,在最后又小小的人生了一把。而Jay and Silent Bob还是那样酷,Randal作为星战fans挖苦指环王的段子还是那样“精辟”。
尼玛指环王就是比星球大战好看有木有?
这部风格竟然可以转变这么大啊。根本是一部温情喜剧嘛。是一个关于小三爬上正室的故事。I fucking love Jay and silent Bob!!!!!
不如“一”爽,笑料剩三成。
轻松简单的小电影,一些包袱抖的还是恰到好处的。
太一般了
不喜欢,至少格调不是太高。
好看诶,一点不比第一部差,虽然主题从年轻的无所畏惧地恶搞变成带点责任感的小温馨,恶搞得尺度大大地手下留情了,但还是好看啊。randall说“telling me what i can't do cuz of my skin? you're racist"的时候笑得我眼睛都没了。结局真是好呢,简单的梦想得以实现,randall才是最幸福人。
恶心
大段大段的台词 但是大都精辟聪明搞笑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