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最戳中我泪点的一幕是Holley在为Mater做伪装时企图修复Mater身上的凹痕,但是Mater却坚决不同意,且声称那些凹痕对他来说是最宝贵的;因为那是他和McQueen一起经历风风雨雨的见证,承载着他最美好的回忆。。。
人生在世,谁没有几个二货好友。。。
虽说“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但是真的让我选,我宁愿要那些个傻傻憨憨状况不断却仍然珍惜我们的友谊、视我为BFF的“猪队友”很喜欢Mater与McQueen在日本游玩时的背景歌曲——You Might Think:Oh well,uh,you might think I'm crazy或许你想我是疯了吧To hang around with you随你走南闯北Or maybe you think I'm lucky或许你想我运气不错To have something to do可以有事可做But I think that you're wild但我眼中的你 是疯狂的Inside me is some child而我的内心深处 像个小孩You might think I'm foolish或许你想我是傻瓜Or maybe it's untrue但或许不是这样You might think I'm crazy或许你想我疯了吧But all I want is you但我只想 伴你身旁You might think it's hysterical或许你认为这是歇斯底里But I know when you're weak但我知道你有脆弱的时候You think you're in the movies你感觉仿佛身在电影中And everything's so deep万事万物都如此真实But I think that you're wild但在我眼中你是疯狂的When you flash that fragile smile当你闪露出脆弱微笑的时候You might think it's foolish你或许认为这很傻What ya put me through和你一同经历坎坷You might think I'm crazy或许你认为我疯了All I want is you而我只想 伴你身旁Oh I think that you're wild在我眼中你是疯狂的And so-o uniquely styled如此与众不同You might think it's foolish或许你认为这很傻This chancy rendezvous这令人不安的相聚You might think I'm crazy或许你认为我疯了All I want is you-a-oo而我只想 伴你身旁All I want is you我只想 伴你身旁All I want is you我只想 伴你身旁欢快的看完电影,回头想想我有可爱的“猪队友”,我也是别人的“猪队友”。。
这样,真好。
皮克斯向来善于干这种事——将短小精悍的真理藏在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让人笑出眼泪的同时发人深思。
cars2我是从头笑到尾,笑到片尾曲反复唱的im not a fool为止。
真的,皮克斯神奇世界第一不可逆。
总动员系列似乎从来没落过——我钟情于此类美好温馨的故事,带着童真去感受足以,心里的小孩子永远不会老去。
当然它的技术是拉拢人的主要因素。
不管是风景还是人文景观都让人欲罢不能。
cars1的DVD反复看了一个多星期,car2自然盼望已久,还好它没让我失望。
各种笑点真是停不了,甚至板牙和mcqueen也上演基情大戏。
日本,意大利,法国,和伦敦,景色真是美的不行(片尾曲中出现了中国,长城兵马俑似乎还有香港,矮油那个汽车的兵马俑让我足足笑了一路..或许我笑点太低)当然友谊自然是片子的主线——不过那个特工大叔真是帅吖帅吖。
真正的好朋友是什么?
——即使你们成天吵架,也能立刻放下武器好似什么都没发生。
你们争吵,却从不破裂。
你们坚硬的好像板牙的铁皮(……),也许真的发怒了,说了非常伤心的话,i dont need u any more..i dont need u.其实彼此都会非常伤心难过,甚至说出这话的人更加难过——不希望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好在板牙没心没肺哈哈——真正需要改变的不是你,而是不理解你的人。
简单的道理让我记忆深刻——Just be urself ,im not a fool.不过我想历数我所知道的“铁哥们”——sherlock和watson,shinichi和heji,板牙和mcqueen,似乎都是以“搭档”这个身份出现,这也许就是他们如此铁的原因,一起经历了一切,还还能分开吗?
也是我如此“执迷”且喜爱这种关系的原因。
它似乎在你们身上圈了一根无形的线,你们拥有共同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你们是致死都不会分开也分不开的好搭档。
一直以来似乎太注意别人的看法——你在别人眼中即使是个傻瓜又有什么呢?
你还是你没有变,你依旧活得自在,依旧活的无忧无虑,依旧拥有众多的好友。
有一天你不像你了——你不再是个傻瓜,你紧张兮兮的担心别人的看法,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反复斟酌是不是入别人的眼——真正的你跑到哪里去了?
那些真正喜欢你,因为你是个傻瓜而喜欢的你人也会因为你的改变离你而去——因为这样不搭调的尝试着改变似乎更像是个傻瓜。
没关系没关系,就做你自己,即使世界与你反目也会有人敞开心欢迎你,——即使没有,你自己也会因为自己而骄傲,丝毫没有任何愧对对于自己的心(喂喂跑题了……)。
好吧,就这样。
皮克斯曾出品过《怪物电力公司》、《飞屋》、《玩具3》这样感人至深的电影,即便《赛车1》,它对“闪电麦昆”与“板牙”之间友情的渲染也让人为之动容。
皮克斯对于人物关系的表现总是能够逾越表层,抵达肺腑,最后站到人文情怀的高度。
原因在于,皮克斯通常不是从类型出发去做电影的,而是从某种具体的情感或道德起点出发,最后落到具体的人物和故事上,产生的是具有极高艺术性的电影。
“最关心故事”是皮克斯一直以来的口号,在这种理念下,我们感受到了《怪物电力公司》、《飞屋》、《玩具3》这样感人至深的电影,即使是《赛1》,“闪电麦昆”与“板牙”之间友情也让人为之动容。
但是这部片子就没有皮克斯的一贯传统了,不谈情怀只谈风情,乍看挺像《憨豆特工》,飙车、阴谋、间谍、热辣的女特务、憨厚的男主角,应有尽有。
可惜赛2丧失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板牙最终拯救了世界,但却无法拯救电影……
在温情和感动上没有第一部那么“皮克斯”,更象是标准好莱坞大片的动画版。
与前作相同的是制作同样精良,2岁多的侄子仍然很喜欢。
本集缺少的正是皮克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娱乐大众的动画公司很多,但能让人眼角湿润心中微酸,笑中带泪的,只有一家。
板牙终于作主角了。
可他不应该设计成小丑变英雄的套路,至少,不应该象现在这样获得胜利。
瓦力的胜利,是靠他以一贯之的坚持、单纯、善良和乐观。
而板牙的胜利,是靠被加装的先进武器和突如其来的个人英雄主义,这推翻了第一集里对麦坤错误的批评态度,走上了好莱坞007式大片的老路。
与此相比,我宁可他是靠饶舌、吹牛或者他的挂钩打败了敌人。
惊爆一个内幕:”pixar 在今年年底将要爆出一个全新的华丽转身项目,尽管目前细节不能向界外透露——但是将彻底的调转pixar 的创作类型方向。
“所以在这个华丽大转身前, toy's story 3 以及这个 Cars 2 将是一个巨人成长之前几曲温情默默的老歌。
难怪在之前玩具总动员3里,那种新老人物粉末登场的拼命煽情,有种马上就要曲终人散的感觉。
我碰到了好几个成年男性也都承认,重温这些”老朋友“的情感, 也不免让他们在那种依依惜别的温暖中,黯然落泪。
但是Cars 2 并不是这样。
Cars 1 让我了解到美国人也同样拥有这种架设洲际高速以后,把传统”拆迁“掉以后的痛苦。
主创,导演 John Lassetter 对美国人忘记曾经养育自己的母亲路 Route 66, 路边的小镇一个个变为荒城的悲剧深度感怀,借用一个年轻赛车手和老赛车手之间的友谊故事把这种悲情包装起来,希望美国的年轻一代能够继承老一辈的智慧,也暗示他们去保持对传统生活的忠诚,不要忘记或者抛弃”老年的美国“。
在第一集中,主人公要面对在“洲际高速” 和 “慢速66国道”之间的取舍。
忠于一个辉煌而正义的传统,被这种传统接纳并且尊重,的确是第一集中主人公令人钦佩,也让人感动的地方。
而在Cars 2当中, 新的双主人公组合中,“智商一般”的拖车Mater 要面对的挑战更大—— 在江河日下的美国本土经济(注意:我说的是美国国内的经济生活)的今天,淳朴、传统的美国人一旦走出自己的国门,不穿得光鲜亮丽,又对各国的先进发展一无所知的话,凭什么叫世界尊重他?
这部影片似乎给出了答案——无论你有多土,要相信自己,做自己。
拖车“霉特儿” 就是这样一个在全球化中被世纪抛弃的美国土老帽, 除了倒车,修车上的优秀,没有任何时代精神的体现(“成功人士”的特质)。
而pixar的创作者,让"霉特儿“拥有一个国际明星的朋友,并且把朋友对他的尊重做为影片美满结局的条件,让这个故事真正成为第一集的后代——在时代精神(Mcqueen)得到传统大家庭(“Doc”))的友谊和接受之后,时代精神必须诚心诚意地迁就这种传统的真正传人——那就是"霉特儿”.如果你自己很土,有个哥们很潮,总被他罩着,虽然获得温暖,但是总有点自娱自乐,自欺欺人的感觉。
所以不仅仅美国人要尊重和接受“霉特儿”, 还要让世界的文化偶像,cars 2这里由风度款款的英伦范儿的爷们和夫人们代表,从女王到邦德无一例外的,从心底里佩服他,和他代表的美国土老帽。
不知道说这么多算不算剧透,反正情节没有透露,你还能够享受cars 2中除了家庭情感戏以外的间谍动作片的动作场面。
在今天功夫熊猫票房当道的时候,pixar在我心里,依然是动作设计,场面安排中当之无愧的老大。
2006年到现在2011年,经济危机中创下的美国文化的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以至于威胁到美国人对自己传统的自信的程度。
那么带着中感同身受的情感,我们又何必讥笑中国老一代人不断对自己丰功伟绩的自我吹捧和自我安慰呢?
由和比对外人献媚,对自己人残忍呢?
先去看《建档伟业》吧!
:)
才看这部皮克斯动画,第一集给我的印象十分惊喜,这一部其实很不错,没想到豆瓣评价很低,不少朋友已经把皮克斯抬高到希望其能够将一部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动画片拍出《肖申克救赎》深意的神之公司的高度了,我对这些人的眼光表示无奈。
将所有人物拟车化,如果不是美国这样一个无忧无虑,从小爱玩的民族真是很难想象出来。
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各具各国风味的角色一一亮相,无论是日本娘车、还是英国护卫车,绝对让人捧腹,最神的是意大利的鸽子车。。。。
要说剧情也还是过关的,放了一个007的故事在里面,男孩子也不会没有兴趣,动作飞车场面都很帅气,这样一部动画,不知道打1分的还想看什么。
同样是生满铜锈的次等机器,同样有一个光鲜夺目的优等机器在身旁做对比,同样超水平发挥了次等品的功能,让所有人认识到所谓低人一等的小人物往往有着高人一等的心灵和勇气……有时候我觉得《赛车总动员2》和《机器人总动员》的主题真的很像。
但是,同样有些憨傻的板牙和瓦力,却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板牙仅只停留在娱乐的层面,而瓦力却给人带来同情、温馨、真诚、感动这些复杂的情感,可以说赛车中“板牙”远远不及“机器人”中的瓦力。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瓦力的憨傻是一种单纯,它不曾为自己的低等有任何的自卑和彷徨。
而板牙的憨傻则是一种消遣,它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仿佛都惹人发笑,但是笑过之后却又想不出究竟哪里可笑。
瓦力的憨傻最终转化成了追求爱情的执着,以及一种不畏任何险阻的勇气。
而板牙的憨傻最终只是被一种莫名其妙的灵光一现所打破,身为低等破旧汽车的它还被莫名其妙地装上了各种高档武器——如果一个低等机器最终是靠装备了高等武器和设备取得了胜利和认同,那么它还能代表低等机器这个“阶级”的能力与价值么?
瓦力的魅力说到底来自于一种悲剧的深沉感。
它首先是无知的,它不知道自己在地球上终日不休、永不截止的劳作究竟为了什么,它只能按照人类设定好的程序去漫无目的地工作;其次,它还特别无助,它无法战胜地球上的沙尘暴,更被外星飞船吓得缩成一团差点被烧伤。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知无助、斑驳陆离的机器人,却又总能自娱自乐,充满乐观情绪——它自己饶有兴致地搞起了零件收藏,还对偶然发现的小草大加珍爱。
所以观众对这样一个单纯得可爱的人物,出现在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中,是充满怜悯的。
它的无知、无助仿佛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结局,与此同时它的单纯、可爱又在这首悲情的乐曲中自己增添了几点亮丽的音色,总的来说这种悲剧情怀是相当深沉和丰满的。
板牙就完全不同了。
它也无知,不知道芥末是什么味道的,把一大团芥末当成冰淇凌那样吃下去;只不过,它的这种无知只是知识层面的,并不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层面的。
它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它有朋友、有想法、有喜怒哀乐的情感。
换句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板牙下次就不会去吃芥末了,它也就不会再显得这样无知了,但是瓦力连这样的堑都无法吃到。
它的身上没有任何悲剧色彩,反倒是充斥着小丑般搞怪的喜剧色彩。
板牙与瓦力的差别,就在于喜剧感与悲剧感的差别上。
而人们虽然对喜剧和悲剧都会热爱,但往往对悲剧印象更深。
因为悲剧总是比喜剧让人得到的思考更多一些。
除此以外,我还感到《赛车总动员2》的对白太过“啰嗦”了。
这种“啰嗦”不只表现于电视台在对播博士、意大利赛车和板牙时候那段冗长而无太多意义的调侃上,更表现在能展示影片主题的重量级发言上。
其实,有些话不说出来,比说出来要好得多。
这部影片有两个想表达的主题:一个是朋友之情,另一个是低等机器也能有自己的价值。
影片不遗余力地靠主人公的重量级发言,来直白地陈述这两个主题,生怕观众看不到。
其实,对于朋友之情这样的煽情主题来说,靠麦坤或者板牙的嘴说一说还无妨;但对于低等机器也能有自己的价值这种社会性主题来说,不点破而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可能效果更好。
影片中,板牙在被恶徒们包围的时候曾大声说,即使是被唾弃的车型,也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哪怕你变得非常有钱,也不一定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认为这种发言,实际上降低了影片的智商,有些时候保留一些让观众自己思考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相比之下,《机器人总动员》也有两个想表达的主题:一个是超越等级的爱情,另一个是环保。
影片通过重量级发言揭示了环保和回归地球家园的重要意义,却对超越等级的爱情这个主题保持了相对朦胧和循序渐进的表现方式,留给观众无限遐想的空间。
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何网路上会存在着对赛车系列的疯狂攻击。
记得赛一我看了三遍,每一遍看到最后,麦昆将对手拖过终点完成比赛的时候,都已经感动的泪流满面。
赛二虽不及皮克斯其他片子那样温情感人,但也绝对说不上所谓的烂片,甚至比一般都高出太多。
为什么大家不可以将他看成一部动画片中的动作片来简单欣赏,更别说其中人物都那么可爱。
很难想象除了皮克斯之外还会有谁可以将铁皮制造的的冰冷汽车塑造成那么多不同类型性格的生命体,有着各种性格人物的丰满性格。
特工,日本艺妓,英国女皇,梵蒂冈教皇等等等等,细节甚至空姐,交警。
凭什么皮克斯一定要走你们规定好的制作路线。
如果《赛车总动员2》的制片方不是皮克斯,而是其他任意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那应该说是一部水准较高的动画作品。
皮克斯之所以能确立好莱坞动画不二霸主的地位,是由于它标新立异的创意,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于细枝末节的精益求精。
然而,这些可圈可点的特质在《赛车总动员2》中都很难明朗地寻觅到,往往都被平庸、俗套所取代。
由此可见,影片在北美本土同《变形金刚3》正面碰撞,兵败如山倒,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赛车总动员2》是一部准备不够充分的动画作品,在剧本上的体现尤为明显。
首先,拖车“板牙”喧宾夺主,当仁不让地取代了闪电“麦坤”的主角地位,也直接导致将原先的赛车大战演绎成了带有励志色彩的汽车版憨豆特工。
当然,若纯粹拿赛车主题作为卖点,肯定会有些单薄空洞,那么加是上各式各样的佐料会有趣得多。
只是如果控制不好一个“度”的标准,便会使主题醉翁之意不在酒,观众们也不免心猿意马了。
其次,按影片的故事路线走,拖车板牙的戏份多得过了头,并不是腻烦它那永无止境的卖萌、犯傻,而是这样处理起来显然就削弱了同其他赛车的互动。
英文名《Cars》,中文名《赛车总动员》,都昭示了会有许许多多酱油、龙套的友情登场,那么就应该多将镜头对准这些无私奉献的“群众演员”。
这也是皮克斯向来擅长拿捏对于影片中角色群戏的场面掌控,人物元素丰富了,内涵增加了,就能用众多小人物来撑起宏大的格局。
《玩具总动员》系列就是最好的佐证,亦是皮克斯最引以为豪的代表作。
《赛车总动员2》此次比第一部更为宏观细致地展现了汽车们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世界各大城市的风土人情,从柴米油盐的琐事到跨国犯罪等等,统统将观众熟知的人类世界全部置换成汽车的世界。
表面包装焕然一新,本质上的生活习俗、人文气息均没有变化,这种视角的转换,让人们脱离了往常的惯性思维,突然间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就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开场正邪角力的桥段异常生猛,汽车上演起007来丝毫不会含糊。
之后皮克斯在将汽车拟人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干脆将整部戏都包装成了“福尔摩斯探案”。
汽车的拟人化,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容易操作,皮克斯在这方面的设计思路是精妙绝伦的。
灵活地使用各式各样的道具,让汽车将人类能做以及不能做的事情都诠释地行云流水,这也是全片“最皮克斯”之处。
至于“最不皮克斯”的地方,应当属插科打诨的戏码。
“插科打诨”往往是动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虽对主题烘托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同叙事性也扯不上多少干系,甚至有些纯粹就是为了扩充片长。
但皮克斯“插科打诨”的水准向来就比较高明,很少有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安插,而往往都能成为之后主题揭示的点睛之笔,乃至是笑中带泪的煽情奇效。
但在《赛车总动员2》中,“插科打诨”就显得很平淡中庸,鲜有亮点。
可见,对于此部剧本的打磨程度还真有待狠下苦功夫。
《赛车总动员2》就是一部皮克斯疲软之下的缓冲型作品,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部都能保持《怪兽电力公司》等经典作品的水准。
但这同《加勒比海盗4》的疲软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正常状态下的创作低谷,后者纯粹是坑爹的圈钱嘴脸。
当然,类似于创作出《冰河世纪》系列、《里约大冒险》的蓝天动画公司这种后起之秀,对于皮克斯而言,还是颇具威胁性的。
甚至于就连环球也能鼓捣出《卑鄙的我》。
皮克斯真应该盯紧这些快马加鞭的追赶者,就让咱们期待它疲软之后的强势雄起吧。
【羊城晚报】
4分,评分如下:某个周六我们去MOCA看过了《皮克斯动画25年展》,看到许许多多幕后的细功夫,展览也妙趣横生,这是Pixar令人尊敬的气场。
+1分麦克飞弹的出场拉风带劲,谍战线很精彩。
麦坤成熟稳重,不抢主角风头,飚车很OK。
脱线的性格其实我不喜欢,但是支持他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1分阿糕很喜欢看F1,三场车赛赞。
+1分记得《玩具总动员》有一部纪录片,讲述工作人员如何为塑料兵人设计行走动作。
他们在把脚固定在一块滑雪板上,假装自己是脚上有底座的玩具兵,挪动板子行走。
在《赛车》中,Pixar“重新发明了汽车的拟人化形象”,《赛车2》继续发扬了这些微妙的小细节。
这是一部信息量很大的片子,每一个画面都包含很多有趣的内容,如果没能好好的咀嚼就说《赛车2》是一部烂片的话,就是所谓猪八戒吃人参果。
+1分
太多效仿的痕迹,赛车沦为附属,特工粉墨登场,花枝招展,气质全无。
不想搞笑的动画片不是好电影,想摆脱低龄幼稚插科打诨俗套模式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拍成一部动画动作片更无聊。我要是想看动作片就直接看007了,至少还有邦女郎可以养眼呢。
一般,对不起重量级打造的皮克斯首部续集
皮克斯从此开始变得泯然众人矣,全片毫无创意,全无看点。看完赶紧找出飞屋环游记洗了洗眼睛。
板牙应该让王宝强配音。。
难怪北美票房惨败。这部的确已经低于皮克斯平均标准。剧情节奏真是一般。
丢失主题与情怀后所剩下的便只是场面的铺陈与挤牙膏般生硬的笑点 最彻底的噩梦便是国语的配音 范伟活脱脱把拖车配成了那个卖拐里面缺脑子的傻逼 所以拖车每一句对白都让人有便秘的不适感
有时候真希望国内不要引进大片,整的网上的片源都是中文的~~
莫名其妙的友情主线,说是麦昆的续集还不如说是脱线的外传,皮克斯在保证娱乐性和商业化的同时弱化了他们最擅长的人性化,《Cars》系列是我最不喜欢的皮克斯系列,毕竟再拟人化的车子看起都没有人脸好识别,不过,细节部分做得还算用心,商业制作,泛泛之作。
拖车世界环游记
个人认为场景做的非常好,剧情设置也比第一部给力,动画版速度与基情啊!麦昆和板牙就是一对好基友啊!台词太他妈基了!我就爱听好车的发动机!
“不要追我!我会暴!”“没关系的!你再暴我也不会在意,是我错了,你要暴就暴,我要暴你!”
不能和过去三年的皮克斯动画比。
不谈风情,只谈娱乐。一部以娱乐为主,五光十色的消暑大片。紧凑的剧情,与火爆的场面,3D效果突出,尽管在老套的故事与冷冰冰的人物丧失了皮克斯电影一贯的风格,但华丽的外表让观众看的开心,还哪里管得了你那么多。起码飙车场面和笑料部分一个也没有少,也算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硬性指标。
三颗星给画面。
我居然睡着了
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个死党,任何时刻各个场所都想帮你的忙,结果使自己连连出丑,这不正是因为他们身上的独特的气质还有个性才会使我们成为朋友的吗、麦昆的话点名了赛车2的主题“你不需要改变你自己,需要改变的是那些不了解你的人”,皮克斯又一次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对平凡生活的感悟,永远的朋友~
简直不像Pixar的片子了
唯一一部猜得到所有剧情发展的皮克斯。爱之深责之切啊
都说是Pixar至今为止最差的一部,可是还是很带劲,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