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早上看了眼口碑,打算等下载,但一想,最近几年的成龙电影都是影院看的,加上大望路这儿新开了家影院,于是散步过去看了场。
② 看到三分之一,就大概明白口碑不佳的原因了:它既不是《功夫瑜伽》那样的合家欢谐趣动作,也不是《英伦对决》那样严肃冷酷的写实片,又要全军覆没的悲壮,又要插科打诨无厘头,难怪两种目标观众都不待见呢。
③ 当然,大多数人吐槽的点在于科幻元素瞎混,以及飞船连个监控都没有之类的超级硬伤。
放在十年前,这设定还是过得去的,但这几年大家看多了细节扎实的硬科幻,审美上去了,于是槽点暴增,也倒逼着国产导演严于律己,接轨国际。
④ 我这看港片长大的一代,小时候观摩过许多粗制滥造的港产科幻,对山寨货接受度要高一点,但即便是我,也对这终结不像者、攻壳不像机动队、死侍看了都想打人的胡来有点难忍,可想而知普通观众有多尴尬。
⑤ 所以最精彩的是开头15分钟街头枪战,科幻元素还比较弱,偏于警匪氛围,双方惨重的伤亡和子弹像撕纸片一样击穿车门的特写,冲击力强劲,老迈的成龙滑行在泥水里开枪也非常带感,只可惜这份硬派质感没能维持下去。
⑥ 成龙依然打得拼,悉尼歌剧院一场依稀有20年前《我是谁》的风范。
但整体风格不是很成龙,没有借助身边道具以小搏大的经典设计,只是靠场面调度和惊险跳跃。
我的偶像徐浩峰老师曾经预言“成龙70岁也能演动作英雄”,现在看来很精准。
⑦ 整个片的卡司倒是非常成龙:一个深情的动作硬汉,一个中二不省心的女儿,一个关系暧昧的年轻女同事,一个负责抖包袱的晚辈男二,还有出口成脏的男老外和身材好表情少的女老外,齐活。
⑧ 罗志祥是有喜剧天赋的,颜也好吃,但他的搞笑方式更适合周星驰电影,我还是喜欢成龙电影的包袱由成龙亲自来抖。
欧阳娜娜本色内敛,好歹没有竞走十年的蚂蚁来捣乱。
⑨最后,“巫术就是高阶科学”的描写,非常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说实话不怎么玩豆瓣,但是今天一出电影院就点开了豆瓣,因为我完全忘记了刚刚那两个小时我看了啥。
这部电影的画风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部电影。
刘德华演的未来警察。
同样的科幻画风,同样的单身老父亲,同样的警察,同样的救女儿情节。
而且还有一点让我头都疼的设定,这两部片里的女儿都不是正常人。
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有一部分是机器人。
突然就想这类近乎玄幻的科幻片是对儿子有什么歧视吗?
或者也可以说,是对机器人女儿这个设定有什么偏执吗?
这个故事其实还是讲完整了的。
是说一个博士发明的生化人失控了,想要杀博士,结果被龙叔救了,因此龙叔与这个生化人结下了梁子,导致龙叔只能把女儿送到福利院,十三年不能与女儿相认只能默默守护在他身边。
十三年后风波又起,生化人又冒头蠢蠢欲动,龙叔女儿也就是蚂蚁竞走被头脑里混乱的记忆困扰,同时无厘头的小猪莫名其妙出场,一群人搅在一起一顿乱闹乱打之后,反派大boss生化人阴谋失败炸没了,龙叔和女儿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小猪原来不是莫名其妙出场的,原来他爸是被生化人杀害的军火商,最后莫名其妙地从爆炸里活下来了独自过上了酷炫的生活。
结局一切都让人心满意足。
是那种吃了一桶你觉得一桶吃不饱又多加了一袋的泡面,你吃完了连汤都喝了的那种心满意足。
吃完了之后撑得有点想吐的心满意足。
只是,不得不说,龙叔在剧中的打戏,还是很有诚意的。
他六十三岁了。
动作远不如年轻时迅捷。
歌剧院顶上与生化女的打斗看得我很紧张,一直为老龙担忧。
不知道这部电影拍完他身上有没有添了新伤。
看着激烈打斗中的龙叔苍老的面容,不再矫健的身手,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伤感,觉得早晚有一天他会永远离我们远去。
虽然对他的作品没有了什么太高的期待了,但是,对我个人而言,龙叔就像我小学门口卖东西的老爷爷,从小到大我好多年一直都在他的摊位上买零食。
我心里也清楚他卖的东西里不全是好吃的东西,而且吃过了很多更好吃的东西的我渐渐觉得他摊位上现在其实没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了,可是,多年以后,看到他还在那里摆摊,就会让我觉得,真好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在这里。
所以即使说卖情怀什么的也好,圈钱什么的也罢,我想,还能经常再看到一个陪着我多少年从小长大,带给我多少快乐多少幻想的人,他还能好好地活动身体,能跑能跳,能哭也能笑,就觉得挺好啊。
这样的龙叔,让我再多看几年也没关系。
虽然看完了会和朋友们狠狠吐槽,看了个什么啊这是,但是,心里也会觉得,哎呀龙叔,看起来还能再打两年啊。
看这种电影也有点像是跟我借了三十块钱的朋友,虽然我不喜欢借钱,但是跟钱比起来,我宁愿你这个朋友一直在啊。
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不知道你是把我当什么,但我已经把你当作我的朋友了啊。
老朋友还未离开,就会让我觉得,我还没完全长大,青春还没彻底散去,大家一如曾经那般开心快乐。
虽然一路走来也流过眼泪,但幸好时光还没有太老。
《机器之血》这部剧还可以,成龙也是我们小时候看他的电影最多了,这部电影跟以往的也很像,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保护之心,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求回报的付出很感动!
还有罗志祥负责搞笑、欧阳娜娜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她的电影也还好很漂亮。
这部电影看完我觉得大家没事也可以回家多看看自己的父母陪他们多说说话,不要等到父母老了才发现自己陪他们的时间太少了!
影片一开始讲林长官的女儿西西已经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医生打电话给林长官,叫他务必以最快速度赶过去见见他女儿,这也是西西的愿望,当林长官以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驾驶场面赶去医院的时候,突然接到总部打来的电话,大致说是恐怖的生化人要袭击博士的消息,让他赶快过去转移博士去安全的地方,否则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险,这时我看到电影给到的镜头是林长官抬头看医院的招牌,他已经在医院门口了,而医院里他的女儿西西正在做心脏复苏的抢救,这时候,一边是自己唯一的女儿可能快死了,而且年纪还那么小,一边是关系社会安全的大事,在私事与公事之间如何选择的时候,这时候电影镜头给了林长官一个眼睛的特写,从他痛苦流泪的神情我已经知道,林长官选择了后者,他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失去亲人,只能不顾女儿的生死,直奔保护博士的地方而去。
我能感受到他此时的痛苦之情。
有人说这是一部豆腐渣的电影,我却觉得这是一部爆米花电影。
剧情紧凑,打戏精彩,还有浓浓的科幻风,值得一看。
但如果你从逻辑学和电影的艺术性来看待这部电影的话,你可能要失望了。
电影的最后结尾不太好,没有一个有力有想象力的结尾,有点遗憾。
成龙大哥以60岁高龄还在卖力的打打打,罗志祥的炸裂级演技,大家看此二人面子不要吐槽了好不好?
单身狗看电影的好处就是,劳资只看自己想看的,你说《妖猫传》是好片是吧(我就不赶首映看),明知道《机器之血》是SHI是吧,我就吃我就吃。
好吧,言归正传,看完本片,一味想要吐槽成龙的朋友们,请大家还是手下留情……(虽然槽点真的多),不过明显大哥的这一部烂片之所以烂,毕竟也不是全烂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多的就不说了,有闲钱的可以自己去电影院看看,至于骂成龙的活计我是真的张不开嘴。
打着国产科幻片的名头,《机器之血》这部电影显然没有找到自己最精准的定义,机械心脏和再生血液的存在和生化战士以及外骨骼装甲的存在,显然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借chao鉴xi,作为一部科幻片本片本身并没有给出足够具有科技感的设定,而且即便只有拿来主义的一些所谓科技元素,也没有被很好的糅合在一起。
影片在大部分时候并没有表现出科幻片的科技感,而有时候又突然变得科技感满溢。
尤其片中博士留下的科学技术,在十多年的故事跨度中都没有其他人能够超越或是简单的复制重现,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BUG,大家可以回忆起自己十三年前用的是什么手机吗?
显然十三年的时间,即使是科技正常发展,片中所谓的机械心脏应该也至少更新到X PLUS了吧。
十三年的科技变革肉眼可见……故事片可以靠剧本撑场面歌舞片靠舞美动作片靠打斗设计战争片靠宏大的场面这些元素虽然不敢保证电影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影片,但至少当它们达到足够的专业程度后,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固定类型中较为成功的作品,这种专业也是一部影片的保障。
可是在科幻片范畴内,《机器之血》真的是做的一塌糊涂,除了设定上的硬伤外,片中的道具和特效也可谓失败至极,反派的大飞船显然就是《星球大战》中的无畏战舰,外骨骼装甲兵活像是暗影风暴兵,在看到这些元素之后,我已经很担心自己看到反派BOSS化身为达斯·维达了,不过至少影片中没有出现光剑对决,不过那个“激光判官笔”(应该是这样吧),也已经足够抢眼了。
全片都只有这一套行头的反派,就差在脸上刺一个金印说明自己是坏人了。
而BOSS和成龙女儿换血的桥段,下面那个完成的倒计时则更是尴尬,感觉欧阳娜娜饰演的角色好像随时要自动关机一样。
另外,她身上的复活细胞也实在是有些不明所以,大哥就蹭了自己女儿一点点细胞,再生能力就活生生赶上了死侍,三秒手臂重生的能力,只怕也只有金刚狼可以一战了。
设定不严谨就罢了,影片的拍摄也十分不走心,在特效大行其道的年代,本来成龙几乎可以被定义为真拍的代表性人物了,打斗动作受年龄影响完成不了找个替身还可以理解,可是最后一幕就连落水后找个真实的海面取景都懒得找了,就是在让人接受不能了。
顺便,悉尼歌剧院那一段荡绳子的戏除了最后落地的镜头,也几乎全都靠特效完成,岁月催人老还真是谁都逼不过这英雄迟暮的一天。
本片的剧照基本上都是这种风格的,不说清楚,真的会以为剧组是去旅游的吧……至于剧本、摄影、调度、灯光等等一系列电影细节,是真的没什么可聊的了,作为一部除了成龙几乎没有任何宣传重点的娱乐片来说,基本也就这种水准。
不过,这片子真的要拍续集吗???
吐槽了影片,还是说说罗志祥,小猪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艺人(只是艺人,不是演员)之一。
有了朱碧石的前车之鉴,当李森这个角色第一次在片中出现之后,想必大多数观众都猜到了结局,毕竟大量刻意避开面部描写的镜头营造而来的神秘感,有着过于明显的意图,而如果稍微看过影片演员表的观众,也想到的作为男二的罗志祥,差不多也到时间登场了。
抛开罗志祥本身自带的流量不谈,《机器之血》的选角可能算是最折中也最走心得了,毕竟吴亦凡、鹿晗之流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特殊观影群体,但是这对电影本身而言就……作为有多丰富演出经验,又在综艺圈混的风生水起的小猪来说,电影演出对他来说并不算是什么极限挑战,至少他的演出有着个人特色,而且也有很大机会为电影增色不少。
星爷最近两部片子都选择了和罗志祥合作,而小猪的演出也确实没有辜负星爷的青睐,不过和邓超一样,作为一名超爱加戏的演员,可能是话剧和综艺节目临场发挥带来的通病,罗志祥的表演如果没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演来把控的话,难免会游离在电影之外。
专业出戏十年大哥这两年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对作品的要求和剧组其他演员的要求明显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本片的导演张立嘉又恰好是一位新人导演,所以罗志祥个人的风格在影片中明显有些被过于放大,观众觉得很多桥段会出戏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过,对罗志祥本身真的还是要持肯定态度的,在如今这个喜剧演员青黄不接的大时代下,罗志祥的表演方式如果可以再加以打磨,有望可以成为新的喜剧之王也说不定,至少在本片中那段恶搞醉拳和李小龙的桥段中,他的表演生动而且有着不俗的喜剧节奏感。
至于其他的笑点设计,如果各位观众也和我一样是个二逼青年的话,可能一遍笑骂着SB的同时,还是会配合着笑上两声吧,虽然这并不能摆脱笑点的尴尬。
顺便,无论目前罗志祥的演出如何,人家至少敢演爱演,比那些面瘫脸终归是强了不少,而且人家还有颜啊,这年头有颜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至于,影片本身,还是前面那句话,有闲钱的还是自己去电影院看看,五到六分不能更多了。
关注公众号 胡吹乱荐 ,一起聊更多电影。
成龙大哥的追随者,看过大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作品,机器之血必须要看,大哥依旧的动作路线,科幻片的科幻色彩一般般,通过血液传导提升身体机能也是一个老话题,属于旧药装新瓶,小罗的搞笑段子真是越来越棒了,女儿与大哥这线有一些僵硬,但是可以理解,60多岁的年纪注意安全!
大哥期待你最新作品!
本想写个更严谨的吐槽,想想还是算了,想到哪算哪吧。
我个人一直的观点就是:剧情>演技>拍摄手法>其他。
看电影看电影,如果一个电影连故事都讲不完整,讲不圆,那其他方面再好也没用。
所以,这篇吐槽不会纠结于小猪的演技,成龙的老态,化妆的奇怪这些方面。
单纯的剧情吐槽。
1,片头正派(根本不知道是国家强力部门,还是国际刑警)和反派的混战,直接导致了博士的死球和正反方的仇恨。
然而,看武器装备,正派落后反派不止十年啊。
尼玛,反派已经一身刀枪不入了,正派人士还是传统的热兵器,几十人打三个都挂了(神奇的男一和女二都没事儿,主角光环亮瞎眼)。
对付俩小兵都得靠人压着放手雷。
这样的科技水平,还抢个鸡毛博士?
先把政权打下来然后举国抓博士多好。
2,目测那么大的爆炸,紧贴着爆炸物的汽车还是完好的,男一也只是轻伤。
我只能说奥迪真不错,好车好车。
3,小猪扮女人试图通过作家找出线索,然而,这作家的做派完全是黑社会老大。
乍一看这场戏我以为我跳跃到《赤裸特工》了。。。
好吧!
谁让作家有钱呢。
4,中间Nancy寻找自我的情节,尤其是跟混混跑酷那一段,跟主线情节毫无关系。
对小猪和Nancy的感情线也没有任何推进的作用(事实上这条线根本没什么存在感,所以最后飞机上Nancy那句李森叫的莫名其妙)5,悉尼歌剧院那个龙套催眠师,先是彩排的时候直接把女一催眠了,然后是被杀前说了一句你们来晚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这家伙哪里是魔术师,催眠师啊,这家伙明明是先知嘛。
从没见过女一直接了解她的需求。
其实这一段,完全是为了引出悉尼歌剧院屋顶的打斗罢了。
看这段不由得让人跳跃到《我是谁》和《新警察故事》。。。
6,剧情发展到女一去找保险柜钥匙。
一个被正派强力部门保护,监视的生化学家,居然能够将一个普通的DV机送到银行保险柜,钥匙也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就这样过了十几二十年,房子都没人动。。。
最神奇的是,博士受了伤,有大把的时间用自己制造的血液来让自己拥有复原的能力(参见片尾,成龙只是注射了一点点女一的血液就拥有了神奇的复原能力),然而他没这么做,他把自己血和机器心脏移植给了女一,在完成手术后才驾鹤西游。
你特么有时间说那么多废话,居然不告诉女二(存在感极弱却生命力超强的女配)你在保险箱里存了试验记录的录像。
非要交代女二好好保护女一,说是女一的血液能证明他的研究成果。。。。
7,反派女多彪悍,刀枪不入。
在银行被毒气杀死了。。。
8,成龙在车上跟女二讨论讨论小猪的身份问题,此时小猪还是查不到身份的状态。
一个背景不明的小偷(不知道谁在遮掩他的身份),在载着成龙到达现场后,自然而然的跟国家强力部门的领头人坐在一起讨论案情。
并且在了解了录像内容后顺理成章的偷到的实验录像。。。
这是为了续集吗?
9,参与案情讨论就算了,强力部门找不到人了?
让小猪化妆混进反派基地??
在作家被杀的时候,反派boss能看到现场,甚至帮自己的手下处理了监控录像。
而到了银行这里,里里外外那么多正派龙套,反派boss毫无作为,而且居然让女二顺利找到自己的基地,女二甚至连个假脸都没带,居然就大摇大摆进去了。
一个科幻剧,正派的装备还不如阿汤哥的碟中谍。。。
难怪反派这么横行无忌。
10,本片最大的背景,也是最大的槽点出现了,原来女一混乱的记忆都是博士的,女一之所以神经衰弱是因为血中的记忆导致的。
而反派为了获取女一的基因血,用了一个过滤器。
当女一诅咒反派boss以后永远神经衰弱的时候,反派boss轻蔑的表示,我装了过滤器,可以过滤你血液里的记忆。。。
编剧,你这么写你的生物老师知道吗?
11,成龙用了输血的管子扎了一下,于是就获得了重生的能力。
那反派为啥要扎那么长时间?
坐看自己的手下被团灭才出手。
12,女一最后的爆发属于纯粹的无厘头。
基因血能让人获得重生的能力,但设定里没有让人获得超强力量的能力。
不过,既然前面已经那么多bug了,也不在乎再多一个。。。
13,小猪偷走了实验记录,甚至还联系了买家。
而强力部门负责此事的两个人在游乐园带着女一扮家家酒。
一个被渲染说会威胁世界和平的东西流落在外,没人想去追回。
小猪的身份是被杀军火商之子,打反派boss是为了复仇。
然而,他偷了实验记录就当没事儿了?
看片尾,这也是为了拍续集。。。
这两星都是看在是成龙大哥的片子份上打的,要是换个人简直是负分了😬因为有“清醒一点”一直没看这片……果然看片还是需要再清醒一点。
小猪一点不帅了全程搞笑担当,什么都不会还一直没被抓也是神奇。
博士干嘛要救林sir女儿?
救完后这种全世界仅此一枚的高科技不关地下十几层实验室里严防死守还随便扔到了国外孤儿院自由成长,剧情实在太老套……去年跟鬼子打年初跟印度人打年中和007打年底又跟生化特种兵打,打遍天下无敌手不说断掉的胳膊还能再长出来,歪一个被抓进实验室随便用来做实验的特种兵成为生化人之后就一夜暴富都能搞到类似mcu的天空之舰了😨更不用提一批批前赴后继死也死不完的生化战士为啥穿的跟《创战纪》似的还自带荧光条
判断一部电影是不是老套,看几分钟就够了。
一伙特警和一群坏蛋展开激烈战斗。
特警,勇敢、谨慎、全神贯注。
坏蛋头子,长得像白化病人一般,凶残、暴虐、打不死。
这样一个场景,很难让观众投入其中,感受场景里的刺激、危险、紧迫。
人们更容易跳脱于场景之外,去琢磨它的陈腐和老套。
这个场景,是成龙新片《机器之血》的开场场景。
它的确是一部通篇看不到多少新意的电影。
整部电影之后的剧情,就围绕着成龙和坏蛋头子两种势力的战斗来展开。
他们守护、争夺的标的物,是两项科研成果——机械心脏的研发方法和某种特殊基因。
坏蛋头子,欲图凭此恢复健康,成为不死身,并打造一支不死的机械战队。
成龙,则要阻止坏蛋实现它的目的。
无论是人物的形象、个性,还是矛盾的建立,这部电影都没有丝毫新意可言。
商业片在构思创意的时候,其出发点,往往是一个能立即给人带来惊奇的奇思妙想。
这个奇思妙想,常常也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剧情卖点。
估计无误的话,《机器之血》的核心剧情卖点,就是机器心脏、长生不死、基因突变。
我们无法设想,这样一个创意,是如何能在剧本策划会上通过的。
十多年前,它也许还会让人眼前一亮。
但搁到现在,它已经不具备一丁点让人产生惊奇的可能性。
《机器之血》是一部跟风片,它所模仿的榜样,也许是2002年的《生化危机》。
也有可能是1987年《机械战警》。
不管是「生化风」还是「机械风」,都过时了。
想来,一部商业片的创意,并不总是能充分地以市场为导向。
它必然会受到主创人员自身口味的影响。
有时候,这种影响是根本、全面的。
成龙的口味,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类型热潮中造就的。
因无法总是与时俱进,这口味留了下来,成了他的个性。
我们几乎可以将《机器之血》视为一部作者电影。
它的作者印记,由一整套的元素构成——跨国际的演员阵容、城市地标上的惊险打斗、粗暴的对立关系、刻板的角色形象。
乃至,它的陈腐,它的过时,它借用的寡淡的美学风格。
这些元素,以前属于热潮,现在,只属于成龙。
当然,这么说有些夸张了。
在全球银幕上,仍然有几个系列片在不断复制上述元素,并保持着强劲的票房号召力。
如《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
区别在于,它们的故事本身就构成品牌,而成龙电影的品牌,只有成龙自己。
他电影中的故事,绝大部分,不足以催生出一个系列。
不过,这位动作巨星似乎也不需要那样的故事,有他在,就够了。
汽车人在长城上打斗,可以将观众吸引进影院。
成龙在悉尼歌剧院的蛋壳上跟人交手,同样足以吊起观众的胃口。
如此说来,机器心脏的创意是不是够巧妙,或者也没有那么重要。
放眼全球,成龙是唯一一个继承了巴斯特·基顿衣钵的人。
他像基顿一样,充分利用身边的环境、道具,为观众奉献着极具个性的惊险动作奇观。
这些动作,不倚赖特效,其个性,在《变形金刚》和《速度与激情》中则完全看不到。
电影的一个重要场景,如上所说,发生在悉尼歌剧院,包括内景和外景。
该场景围绕着反派绑架成龙女儿和成龙的营救展开。
毫无疑问,这段剧情之所以设置在此处,主要是为了让成龙施展拳脚。
单就剧情来说,它完全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地方。
如此的设置,则不仅让打斗有了新鲜感,也为歌剧院这个地标,重新赋予了活力。
它让我们重新回到了电影刚发明的时代。
那个时候,电影是和马戏、杂耍、魔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这部电影整体上被单调的「生化风」和银色金属质感笼罩,但偶尔,也会从其中跳出来。
比如,成龙女儿长大后的第一次亮相,就突然将我们拉入了青春校园片的世界。
这虽然不能算作创新,但对比影片大部分时间的乏味,倒也能给人一种挺舒服的观感。
该段落整体上的鲜活,完全出自于欧阳娜娜一个人的贡献。
说实话,涉及欧阳娜娜的对手戏,设计、演绎得并不出彩。
很多时候,说它们糟糕也不为过。
然而,这位姑娘的青春、纯美、靓丽,却牢牢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
我们瞬间就信服了成龙对她的牵心挂肚。
哪怕,电影并没有对父女关系进行过多交代。
如果说这部电影的剧情通篇都是陈词滥调,那至少在两个点上,它做得还算不错。
其一,它将反派欲图抢夺的科研成果,与欧阳娜娜饰演的成龙女儿捆绑在了一起。
她是特殊基因的唯一携带者,反派如果成功,欧阳娜娜就得死。
父女情深,成龙与反派进行死磕,如此有了充分、强大的心理动机。
其二,它很吝啬,扣押了很多重要信息,每次只告诉我们一点点。
其实,电影的结局跟它的开场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成龙跟反派大BOSS的对决。
但,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反派究竟在抢夺什么、欧阳娜娜又为什么那么重要。
正是悬念,使我们保持耐心,一直看到这部电影的最后。
可惜的是,观众付出的耐心,并没有获得与这付出相称的回报。
这些悬念就像花哨的促销手段,把一款没有多大用处的滞销品,连哄带骗地塞到我们手上。
一开始还以为看错片子,机械战警和伏地魔乱入。怎么看都挺青黄不接的科幻外壳,动作戏还不错,小猪已然在谐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5,也就是三流的好莱坞类型片。
1.欧阳娜娜和成龙具有超强自愈能力,前者天天都可以当处女,后者实现baopi再生。2.导演以为我们没看过《死侍》《星球大战》《攻壳机动队》《创:战纪》吗?3.太好看了,唯一的遗憾是有大量英文对白,失去了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机会。4.期待续集《机器之血2》,简称《机2》。走,一起去看机2!
成龙负责动作,罗志祥负责搞笑,分别看还OK,但故事捏不成个。不管怎么说,比功夫瑜伽铁道飞虎什么的要好多了。发现被演员的诞生洗脑后,我已经无法正视欧阳娜娜了。一看到她脑子里总是回旋着她声嘶力竭的咆哮:“蚂蚁竞走了十年啦~~~”
一个典型的轻科幻B级片剧本,但在成龙大哥加持下升格成一部大片。这也是他年过60后最接近从前搏命风格的一次,并成功打卡了悉尼歌剧院。从影片完成度也能看到张立嘉导演很强的控场能力。
这五颗星是为成龙大哥打的,与电影无关,成龙大哥大胆启用无任何代表作的新人导演,是在为中国电影培育新人才,成龙大哥为中国电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骂成龙电影烂的人你们有良心吗?成龙钱够花,功成名就,为什么敢冒着毁自己一世电影形象来提携新导演,就凭这一点就很伟大。大牌电影人谁敢这样做
成龙大哥60多岁了还拼搏在动作片一线,必须多加一星;罗志祥承包了所有笑点,形象百变并且有碧石女神出场,再多打一星
高产的成龙大哥还能将流水线作业保持在这样的水准,也不容易了。在蒸汽波流行的当下,因为制作成本有限导致的粗糙特效和刻意回归电子石器时代的复古审美之间的鸿沟,在资本狂欢的名义下消弭于无形
如果能对一个以六十多岁老人为主角的动作片宽容一点的话(毕竟同时出道的洪胖子早已转型做动作指导)又曾经是“东方好莱坞”的标志。看电影前偶就把期待值放的比较低了,那还是能一看,剧情不合逻辑,莫名其妙的科幻元素,加上最后被黑惨了的欧阳娜比,也许这些都是影迷对于这部电影的诟病,那也许成龙
龙叔各个方面都挺棒,可是就是遇不到一个好剧本,还有罗志祥的演技尬的。。也只有极限挑战适合他了,演电影就一个模样。
热闹,duangduangduang轰轰轰,成龙大战伏地魔,人死能复生,断臂能再长(死侍),欧阳辣辣大力出奇迹(攻壳机动队)6666……6到不行,特别热闹看的我特别困。还有第二部。
老套、鬼扯,一部快进了看都毫无违和感的平庸之作。。。(要不是因为有成龙,大概都不会去看吧?)
这是一部伪科幻片。故事不够完整,很多地方都有硬伤。老成龙负责打,小猪负责搞搞笑。全片亮点是成龙登上了悉尼歌剧院,让我想起新警察故事登顶香港会展中心。除了悉尼,另一个取景地居然是台湾,我还以为是新加坡之类的。
国产片都得提前看差评,然后在看的时候才能找到惊喜。虽然我也要承认我的四星确实有粉丝滤镜的存在。
成龙今年拍了两部非成龙电影。一部近年最佳,一部,唔…用假洋气来形容可能更贴切,朱碧石和欧阳娜娜二位都有毒。建议以后远离演艺圈,不匹配。
片子还不错,成龙跟上了这个时代,对比姜文却没跟上这个时代。一把年纪了还冲在第一线,值得敬佩,虽然不是太主流。故事题材不错,逻辑中有硬伤,结构可以,画面震撼优美(虽然是传统套路),主角演技都一般(和过去比有提升)
扯两句基因就是科幻了么?掰两句生化就很屌么?滑个悉尼歌剧院就是成龙么?瞎编个故事就是电影么?太糙了,Low爆了。
成龙大哥兢兢业业,保重身体吧,请早点退休,或者培养个接班人。20180225故事很简单。小猪颜值,搞笑,演技担当。我要看朱碧石跳钢管舞!
虽然故事很老套,主题也不够明确,缺乏深度,但是电影总体的故事完成度非常的好,运镜也比较专业,动作好看,但是电影胡里胡哨的色调拉低了整部电影的质感。4.7的评分我个人感觉确实偏低,及格吧。
成龙大哥这么大岁数了还是这么强悍,如果有一天成龙也像李一样离开,中国的电影也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吧!就本片而言,成龙大哥又拖起来好多年轻一辈,带领成长,成龙大哥也宝刀未老,悉尼歌剧院的楼顶跳楼,还得是龙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