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有一种烂片的错觉,但随着剧情的逐渐铺开,儿戏之下逐渐开始了两性间的探讨。
女人的感觉不会有错,就比如女性幼时对成年男性的莫名畏惧一样,不明白为什么但本能使然这是进化给女性的馈赠。
所以当女主宿醉醒来,发小儿给她送来沙发电视时,这个好意却让人感觉不那么对劲,毕竟不问自送也是一种越线和冒犯。
当女主觉得她没说过要这些东西时,发小儿却说女主醉了后要过,那么究竟要没要过?
其实影片一开始和前男友的对话,还有为数不多的对女主醉后的描写都在告诉我们,女主醉后的日常真的只是睡觉而已。
所以,发小儿在撒谎。
随着发小儿醉后和女主的冲突又送家具补偿,get到女主的弱点后开始威胁,这感觉就越发不妙了。
而当前男友找来并和发小儿对抗时,真相已经显现。
前男友要你跟他走?
回去干什么?
继续醉生梦死的废物生活么?
发小儿威胁你留下来,留下来见证压迫的开始么?
两个男人为争一个女人正面对抗,作为女人爽吗?
我看未必,因为争夺本身,争夺的就是物品的占有权;“争”还有另外一种方式:争取。
在“争取”里,女人才是个有脑袋的人,如果是争取的话,男性双方都不会那么做。
演至此处软肋已被掐住,似乎以后跪着活已成定局,然而影片告诉我们:他是强大的机器人没错,但你也是个怪兽,你不必怕他,除此以外,你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废物,你有头脑又有力量,所以你必将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一切。
无穷夜里,每一个女性都有一双不灭的眼睛,那是照亮我们前路的明灯,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觉醒。
此剧的存在意义大于它诠释的意义,因为作为男性导演的本剧,这种自戮或者说救赎般的使女性觉醒并干净洒脱的挥刀自宫的做法,是男性作为“事实当权者”这个群体里难得的操守和仁慈。
想起亚瑟王和女巫的故事:女人最想要的是什么?
主宰自己的命运。
综上所述:把你当废物前男友是要不得的,处心积虑嫉妒迷恋想占有你的发小儿更是噩梦。
所以并没有什么情真我养你和落难遇真情,有的只是以爱之名下的私欲横行,压着你的,并不是爱。
所以妹子啊你要醒一醒,挥刀自宫,大道即成。
最后请记住:刀在我们手里,即使不是现在,但任何时候都不晚。
文/伍脊六兽,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安妮海瑟薇在美国一直处于极度招黑的境地,很多媒体和网友觉得她很假很做作,不招人喜欢,无论怎样努力,这种局面始终无法扭转,有点像我们国内的景甜,尽管拍了很多戏做了很多公关,可还是莫名的招黑。
坦白讲,我个人一直比较喜欢安妮海瑟薇(此处请原谅一只颜狗的厚颜无耻),总觉得她洋娃娃一般的面容好像童话故事人物一样的美好。
《克罗索巨兽》是安妮海瑟薇在2017年新进上映的一部电影,很可惜国内暂时档期未定(好在有我),该片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65篇专业影评文章,其中34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77%,平均得分6.8分(满分10分),而基于另一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的24篇评论文章,平均分为69(满分100)。
歌洛莉亚(安妮海瑟薇饰演)酗酒成瘾,男友提姆承受不了她每天宿醉的样子,终于提出分手。
无奈回到故乡的歌洛莉亚,无意间看到巨型怪兽在韩国首尔出现的新闻,巨兽令她产生了似曾相识般的好奇,然而,她竟然发现自己可以远程操控巨兽!
《克罗索巨兽》的故事很有创意,既大胆又另类,西班牙导演那奇欧·维加隆多在业内是一位喜欢剑走偏锋的人,这次的新作《克罗索巨兽》,表面上看与《哥斯拉》等影片有相似之处,其实在构思上更多的是更加诡异的奇幻想象。
影片《克罗索巨兽》的开头,女主角歌洛莉亚被受够了她整天宿醉的男友狠甩,甚至帮他整理好行李。
再度回到故乡那个熟悉的小镇,在路上偶遇发小奥斯卡,随后就和奥斯卡以及他的朋友们整天混在酒吧。
歌洛莉亚偶然听闻现在的首尔有怪兽横行,继而一步步发现自己有着能够远程操控怪兽的能力。
故事讲到这里,电影并没有急于用过多篇幅去解释歌洛莉亚对怪兽是怎样同步操控的,而是直接探究在发现这一惊天秘密之后,这一发现对歌洛莉亚有着怎样的意义,怪兽又是怎样和她产生互动的。
这种荒诞式的喜剧辅以写实手法,把一只巨兽剥开来看,其实映照的就是歌洛莉亚自己的种种失意、缺点、恐惧、焦虑以及酗酒成瘾。
人无完人,这样一个每天无限放飞自我的女子,最终决心重新找回自己,弥补过往的失败。
与此同时,片中所展现的一部分美国人,面对怪兽在别国导致生灵涂炭,竟能以此为乐,透过网络看着怪兽与机器人对决,喝着啤酒说着风凉话,原本生意惨淡的酒吧从此广进财源,看似胡闹恶搞,其实也是在讽刺和自黑,很是值得玩味。
说回安妮海瑟薇,在《克罗索巨兽》这一部电影中,她十分妥善巧妙的塑造了歌洛莉亚的loser形象,已经身为人母,却魅力不减当年,吸引力十足。
影片中的安妮海瑟薇散发着自信聪慧的可人魅力和迷人美貌,也让人稍微忽略了她此前被多家好莱坞媒体狠批。
究竟生活中失败的歌洛莉亚和怪兽的联结因何而起?
这一出荒唐闹剧最终是喜是悲?
歌洛莉亚和怪兽之间还有哪些有趣的互动?
她最终能否找回放飞已久的自我?
这一切还是留给观众自己一看究竟吧。
-the end-想看这部影片,关注我的公众号:伍脊六兽(ID:SIXSHOU),回复可得。
西班牙导演那奇欧•维加隆多以作品题材新奇而闻名。
《时空罪恶》以反复的时空穿越无中生“罪”,《外星人》在外星人来临的恐惧无知之下展现了一段一女三男的四角恋,进军好莱坞后的《弹窗惊魂》则用极致的“弹窗”来表现网络时代偶像与粉丝故事以及黑客传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上所述,这些电影在新奇的包装之下也都有一个“背后的故事”,而非只靠噱头吸引人的花哨之作。
导演的新作《克罗索巨兽》也正是如此。
《克罗索巨兽》有山寨“哥斯拉”怪兽电影的嫌疑(电影中怪兽登场的背景原本设在东京,但被东宝告侵权,最后只好把舞台搬到了首尔),但影片并不是要讲一个典型的怪兽故事。
导演请来了安妮•海瑟薇当主角,她和怪兽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成为影片的一大噱头。
影片将通过怪兽来表现人物,通过外置的场景来表现内心的挣扎,趣味包装之下是一个颇为严肃的主题。
安妮•海瑟薇扮演的葛洛丽亚是个酗酒成性的失业作家,无所事事生活也失去目标,最后被受不了她的男友赶出了家门。
走投无路的她只好回到了老家。
失意青年回乡寻求救赎找回自我,是表现现代人困境的常见类型,本片也借用了这一模式。
只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葛洛丽亚将经历奇遇,整个过程讽刺又热闹。
葛洛丽亚回乡后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依旧陷在醉酒-昏睡的恶性循环中。
要想让她改变,就得让她意识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醉酒失控所带来的伤害。
导演让怪兽登场了。
怪兽与葛洛丽亚之间有奇妙的联结,怪兽破坏城市殃及无辜者让葛洛丽亚感到愧疚悲伤,进而反省自己失控荒唐的生活。
这个联结乍看之下有一些“无厘头”,但其实并不是“怪兽是葛洛丽亚的化身”这么简单。
怪兽的出现本身并没有恶意,但它稍一动作便会造成巨大破坏,于是它自己也被困在了那里。
怪兽和城市成为矛盾的一体,正好是葛洛丽亚现状的体现——失控、受困、自我破坏;同时,这种矛盾以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葛洛丽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怪物和城市的一体不仅体现矛盾,也通过怪兽的道歉表现葛洛丽亚真诚的反省。
导演还用了一个细节来解释这一意图。
老友奥斯卡去请教别人韩语怎么写的时候怕被怀疑就想了一个要纹身的借口,其它小伙伴就说哪有人会纹“对不起”这样的纹身,除非是给自己看的。
怪兽向首尔人民道歉,也就是葛洛丽亚向自己道歉,过去荒唐生活的最大受害者就是自己,认错之后才能真正重新开始。
另一个细节是葛洛丽亚提到,因为怪兽只出现在首尔,世界其它地方不受影响,也就不太在乎,至少无法感同身受。
比如在美国的这个小镇上,最大的变化是酒吧生意变好了而已。
首尔水深火热外人看热闹的状况,也正是葛洛丽亚的写照。
葛洛丽亚最终只能靠自己。
葛洛丽亚只能靠自己也有旁人尤其是男人靠不住的客观原因。
其中不只有女性所面临的男权主义歧视与威胁,也有其它个体失控所产生的危害,葛洛丽亚不仅将与之对抗,还要从中有所借鉴。
前男友以自己错误、狭隘、自以为是的标准、价值观去审视要求葛洛丽亚,不管是酗酒失控,还是在酒吧打工,他观点与行动都是从自身出发而非为了葛洛丽亚着想。
从他的角度来说他或许是爱她的,但他要的是符合他要求的而不是那个真实的葛洛丽亚。
但即便如此,葛洛丽亚还是一度想回到他身边的,因为那时候可选择的两个男人中,另一个更糟。
这另一个就是家乡老友奥斯卡,他更进一步企图掌控她的整个生活,为达目的不惜以暴力来威胁。
奥斯卡开始时以好人姿态出现,热心关爱背后也透露着一些端倪。
比如他对葛洛丽亚的酗酒问题并不在意,还让她到酒吧工作;然后又利用葛洛丽亚醉酒失忆常常自作主张,慢慢一步步侵入其生活,希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奥斯卡要控制葛洛丽亚,倒不是出于性需求或变态的欲望(当然性别的差异与相性始终存在,而且最后从某种角度也可以殊途同归产生联结),他为的是获得优越感,而获得优越感是为了掩饰自己极度的自卑感。
童年时就很优秀的葛洛丽亚,是奥斯卡自卑的根源,之后葛洛丽亚远赴纽约成为作家,而他则依然窝在小镇继承了一家过气的酒吧,虽然生活不再交集,但对奥斯卡来说阴影始终存在。
现在,一个失败而归的葛洛丽亚,对奥斯卡来说是获得优越感重新建立信心的绝好对象。
奥斯卡跟葛洛丽亚一样都是消极的,不同之处是葛洛丽亚通过酗酒来放纵逃避,而奥斯卡则从比自己更弱更惨者身上寻找安慰。
奥斯卡交的两个傻蛋朋友就衬托得他很英明神武。
但葛洛丽亚毕竟是比奥斯卡厉害、让他嫉妒的人物,他在她身上的计划渐渐落空了,奥斯卡也开始失控。
失控的奥斯卡成了葛洛丽亚回归正常的巨大阻碍,而且其破坏性也体现了失控者对外的伤害。
葛洛丽亚必须战胜他,她想到一个好方法:她去到首尔,让怪兽出现在美国打败那个暴力失控的男人。
这一处理不仅在表现上很巧妙很有趣,也表现主题丰富的寓意。
葛洛丽亚选择去首尔而不是跟前男友回去,说明她拒绝了与男人、男权一时的妥协,也拒绝和自己的过去妥协。
之后怪兽离开了首尔出现在美国,则代表她走出了困境,又恢复成一个自信优秀的女性。
最后暴力嚣张的奥斯卡被轻易地打败了,则体现了男权自卑、脆弱的本质,不需要害怕要勇敢抗争,打败纸老虎,葛洛丽亚也完成了自我突破。
通过“怪兽与城市”这样一个流行的经典的设置,以及“小我”“大我”的对应置换,来表现一个失意女性突破阻碍(男权)、战胜自我,用破坏、战斗来表现挣扎救赎等,是非常有趣醒目的,效果很不错。
不过这个设置也有个不容忽视的漏洞:怪兽只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出现,为什么韩国人不疏散不设禁区而要每次自动充当炮灰?
答案很简单,因为没有“炮灰”存在的话,也就不会有葛洛丽亚的反省,不会有奥斯卡的威胁,最后也就无法完成突破蜕变。
这是为了主题而牺牲细节,是让人觉得遗憾的地方。
影片最后,危机解除,怪兽消失,结束“战斗”的葛洛丽亚在首尔街头走进了一家酒吧。
葛洛丽亚心绪一时还难以平复,酒保问她要喝什么,一下把她拉回现实。
日常之中处处都有诱惑,葛洛丽亚的“战斗”还将继续下去。
个人影评公号“星期三噪音”(niowed)新上路,渴望您的关注!
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电影,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感动!
支持最多的短评连美韩政治关系都说出来了。。。
第一行的长评在喊“浅薄无罪”还趁机夹带私货给小妞电影正名。。。
小妞电影能把女生的恋爱心态和幻想用脑洞剧情隐喻手法拍出来我就服,至于美韩政治关系的那位。。。
我能不能求求你好好地回去嚼大蒜啃腰子?
不敢说编剧/导演就是处心积虑地想表现女性内心深处这些混沌模糊的想法、欲望,而且,似乎现在很多创作者喜欢有意无意地在作品里加这种“潜意识”元素的佐料,又有意无意地对这些佐料不太认真,甚至似乎有点游戏心态,你说它是它可以是,你说它不是它也可以不是。
——————(长评主要是怕自己看过就忘,记一些零散想法。
作为参考和注释,复制短评如下:) 奔三作女的恋爱幻想不是玛丽苏,而是完善自我、心魔纠缠,还有吃醋男。
为她发狂失态能感动她,但别作控制狂——这倒不分年龄。
似短片《TearsOfSteel》,闹情绪要全世界来看。
每个女孩都有公主梦,渴望被关注;或许是怕太假,人做白日梦有时不会尽情意淫,反而会加入悲情元素——所以我一直以为编辑是女性
说逻辑不通的,你们可以用一种看谁都是直男癌的极端女权主义者的视角来看这电影。
前男友管我不让我喝酒不让我鬼混还赶我走就是他的错,小学同学跟踪我几年,但是你想我在这无聊的地方陪着你,做梦吧,什么,还威胁我?
去死吧!
哦,小帅哥,你笑啥,你就是个自慰棒而已 开头前男友觉得我鬼混我喝酒是我没自制力赶我走,到乡下又发现我一小学同学竟然跟踪几年,但是他没对我做什么大事就算了,于是我寂寞难耐没人陪我过夜,找了小学同学的朋友,对,就是那个他所有朋友里面最帅的了,过了一夜发现我小学同学在做一些之前我做过的危险事情,等等,我之前有做过危险事情吗?
好像杀了几百人吧,啊,我不记得了。
小学同学看到我显得很生气,生什么气,睡一下你朋友怎么了?
接着我前男友竟然来找我了,我好高兴啊,但是他竟然说我是个废物,以前拿他的钱,现在拿酒吧客人的钱,老娘就不乐意了,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竟然在酒吧看到了前男友和小学同学的撕逼大戏,霸道酒吧老板这句:我就算是个疯子她也不会跟你走。
真是撩到我了,晃晃悠悠回家,进屋突然看到一人在沙发上,哎呦,吓死我了,怎么是你啊,霸道酒吧老板同志你好,哎呀妈呀,刚才吓到头疼,好像想起来了什么!
对!
小时候你踩坏了我的玩具城市,你现在又想用踩坏城市来威胁我?
你就是个垃圾,自卑的垃圾!
我要给我男朋友打电话说跟他回家,怎么你还要打我?
看我宇宙无敌大板凳,再来一个大橱柜,有种别跑啊!
我追,额等等,应该是我要跑才对,跑啊跑,还是被追上了,被揍了,哎没地形杀我打不过他啊,对了,我可以去韩国变成怪兽不就到美国了。
到了韩国下了飞机,到了地点,我要给我男友电话了,看到没,我虽然放了你鸽子但是这次我给你电话了,不像以前有时候都忘了你这个人了,解释太麻烦了干了再说,我一把抓住小学同学(酒吧都被烧了哪来的老板了),你看着我,看你还感威胁我?
走你!
哈哈哈,我是大英雄了,哈哈哈哈,什么?
机器人没杀人?
我杀了几百个了?
你说的都是什么啊,我虽然之前杀人很多,但是我不知道啊,你看那个机器人虽然没杀人,万一他要是杀了呢,早就告诉你了,我抽烟喝酒乱上床杀人如麻,但我是个好女孩
去看了《柯羅索巨獸》,評價好像很兩極,但我看得既開心又滿足。
有些人會介意裡面有一些老梗情節跟白爛的對話,當然什麼男人壞透了或女人當自強,都不太出人意料。
只是最後的領悟,讓主角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有一個很迷人的等式;像火光一樣,除了此刻此處,還可以在另一個對稱的地方找到火光的影子。
巨獸就是影子。
若要消滅龐大的影子,就到影子那邊去,讓它縮小、讓它回到自己身上。
今年看过最WTF的电影 是如本片海报 明明是个女权电影 非要安个“西方小两口吵架 东方就要死几万人”这种既自负又中二的设定 导演叙事不清 地点交换的前提逻辑没讲清楚 还安了个蹩脚的四角关系在里面 为了快速黑化奥斯卡 强制安海与乔尔一夜情 一夜情后乔尔在安海被打时竟然丝毫没有反应 前男友也各种强制狗血 真可谓今年最不吐不快的奇葩片虽然从头到尾都想表现女主对东方文化的平等对待 但你弄个日本画贴电脑后面 却把故事发生在首尔 我知道西方人眼里他们甚至跟天朝也没什么区别 可这种明摆着骨子里的混为一谈与不尊重 还有什么可扯?
想致敬哥斯拉麻烦先好好看看日本电影 想致敬汉江怪物麻烦再去研究一下韩国地理 谢谢 这位西班牙导演
———— 这不是影评 ———— 这是观影日记 ———— 和小学写的《看xxx有感》一样的 ————写这篇影评的冲动有俩。
一是刚刚看完的被安妮海瑟薇十分二次元的最后一幕(韩国酒吧镜头)深深地萌到了;二是作为一个接受不了暴力血腥的人,开头还担心后面会黑化因为自己不知道在哪一家影院的简介上看到了惊悚二字。
看这样的萌系怪兽片简直不要太适合。
XXX 这不是一篇影评,我就只是说说我的心理活动。
让我先十分口语化地记录下来要不吃个饭又忘掉了。
剧情非常的快,看的非常开心。
看到一些评论里提及女性主义(或者提及女权主义),这倒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没有想到的,也不希望往这边去想。
毕竟里面确实有许多对现在女性生存状况的表现,但当一切都摆在台面上摊开来说的时候,已经不是女不女性的区分了。
任何一个人,其实心里都有一个(小)怪兽,就看是好是坏了。
其实整个喜剧一直在加压,所谓是黑色喜剧嘛,好吧。
一开始和男朋友的分手这个情节速度刚刚合适,对男朋友也没有什么必要多加描述。
后来回到了镇上,有好多地方(我感觉)有些没有交代清楚/不是很有必要?
比如很多聊天的细节其实并不是很要紧还有一些distracting。
有时候性格转变的太突兀?
不过这也没关系。
后来(前)男友回来时,很明显的一点是其实就算是这样回来寻求复合的男朋友,也和她不适合。
所有的一切阴暗面其实都有一个原因。
看到这一幕,我想起了(不止一个)好友曾经和我说过自己的男朋友是如何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其实良好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吗?
不过好在女主干脆的把男友也拒绝了。
如果要说女性主义,或许是在打电话的那一段最能体现吧。
“啊哈我真的没有‘必须’要和你解释的。
”对于一些觉得“欧美国家动动手指就可以影响别的国家”这样的观点,结尾不是也变回怪兽去到了美国吗哈哈哈只是他们人少不能拍出这种拥挤的效果吧哈哈哈。
相反我觉得要是中国(亚洲)的电影也可以拍出这样的效果也非常的好啊,比如我们跨进哪个公园美国纽约也会出现一只怪兽什么的。
完全可以完美解释从金刚开始的一系列怪兽片,一举两得嘛这不是。
最后总的评价呢,就引用一条来自维基注释里第23条的话,It isn’t always successful, but when the film works, it’s a blast.结尾的时候特别开心地帮她想这么大一只怪兽该如何解决手心里这么小一丢丢的人,结果很干脆的把他往外甩出去了哈哈哈,就差天边“叮”的一下闪过一颗星✨了。
片尾曲听得很舒服。
看过预告片去的 本来想着就是一个轻松幽默的另类怪兽片 结果完全不好笑啊,槽点满满问韩国餐厅老板要韩语字条。
认真的么??
im sorry balabala这些写英文韩国人会看不懂?
你要说路人看不懂,但是本来就是需要从高的地方摄像看到吧。
官方的人看不懂?
以为是伏笔吧,并没有,之后完全没有任何用。
浪费时间又无脑的设置。
男主在女主眼里就只是一个小学同学而已。
女主和男主的两个朋友更是认识没几天。
为什么会把发现自己是怪兽的事情告诉他们?
这合理么?
似乎作者是说女主喝醉了才这么做的。
但是除了桌子上有几瓶啤酒以为,女主的任何表演都不能让人看出她在一个“醉”的,非正常的状态了。
忍不住想要梳理一下男主性格的展开:1.男主是一个好人,给女主送家具,给了她一份工作。
貌似喜欢女主,会吃朋友的醋。
这些年一直有在网上关注她。
2.男主发现自己是机器人。
单独出现的时候被女主发现。
男主也发现女主和呆萌朋友过夜了。
两人产生争执。
女主为什么要那么急着生气呢?
男主确实有小心不去伤到人啊。
她自己进去和男主打架反而更可能伤到人啊。
她一开始去和男主打架就是不合理的。
3.女主的男友来接女主回去。
男主不愿意放人,“如果你离开,我就大闹首尔“。
这是因为男主嫉妒女主可以离开小镇吗?
嫉妒女主的”不平凡“,自卑?
但是女主就算回到纽约,依旧失业酗酒,依旧是个loser啊。
还是说男主是喜欢女主,不想让她离开?
由爱生恨?
不管哪个思路好像都不太充分。
4.在酒吧里放烟花的戏更是尴尬的不行。
男主说,他要做一件能在酒吧里做的最不负责任的事情 - 放一个陈年大烟花。
我本来以为男主是要表示,女主的男友抛弃她是一件非常不负责任的事情,不可以就这样回来接走她。
然而之后根本什么都没提。
那么这个烟花是什么用意?
宝宝就是任性??
5.男主出现在女主家,监视她不许和男友走,不然就“大闹首尔”。
这时候正邪已经建立,女主是拯救人们的英雄,男主是杀人放火的反派。
女主回忆起了一切的起源:男主小时候就是个恶霸,以为帮她捡模型,其实踩坏了她的韩国模型。
这似乎是在暗示,男主从小就是坏,骨子里邪恶。
那女主“you justhate yourself”的感悟又是从哪来的?
小时候这个回忆完全不能副证这个“自卑”理论吧?
从小就自卑么?
如何体现?
男主就说到这里。
其实我觉得更有趣的一个人物是和女主一夜温存的呆萌小哥。
这个故事之所以成立,一个前提是女主的肉体打不过男主的肉体。
所以她需要以怪兽形态打败男主。
那么问题来了。
女主为什么从来没有寻求这个小哥的帮助?
在男主去大闹的时候,只要小哥在车里就抓住他不就完事了。
女主变成怪兽和机器人对打难道造成伤亡的概率比机器人自己去走一圈要小吗?
然而这个小哥好像不存在一样,默默的跟在男主的身旁。
但是男主明明是生他的气的,因为发现他和女主一夜情。
导演似乎有强调小哥的蠢萌,懦弱来合理化小哥之后的不作为。
这一类男性的形象还是有点意思的。
(吐槽:小哥是个正常人会看着男主打女主?
打他有好感的妹子?
会看着男主破坏城市杀人?
)男主的家里也非常奇怪,有看懂的人可以说说。
男主家很乱,东西很多,好像有一些电路,机械,我又以外是在铺垫机器人。
家里抽油烟机上有很多小贴片,应该是小女孩贴的。
家里有一些照片,一个女人和小女孩。
一张照片上面女的脸被扣白了。
如果这是六年前的同居对象留下来的,男主这么久都留着这些东西,加上对女主的反应,他是有abandonment issue么。。。
女主落魄的时候自己帮了她,没想到她不但勾搭傻朋友,还要和男友回去。
再就是,女主刚回老家的时候,经常坐着就突然睡着了。
她也没喝酒啊。
这明显是有点问题的。
以为是个铺垫,然而并没有。
海瑟薇还是挺美的。。
眼睛大的吓人,瞳色美。
喜欢这种正中间有条竖缝的嘴唇。
整个人下半身也不是太瘦。
我相信大多数是冲着怪兽题材和主演去的,但恐怕要失望了。
因为怪兽只是个幌子,是承载成长的载体,即使这个片子的成长内容也没讲好。
如果希望看怪兽大片的可以绕道了。
一个韩国小女孩为了捡娃娃,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怪兽。
画面一转二十年后,女主登场。
很明显是一个外貌美丽身边颇有追求者的角色,但是私生活有些不简单,也不太会打理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同是充满欺骗或者说活在谎言之中。
被蒂姆赶出房子回到了自己的乡下,偶遇小学同学奥斯卡,参观他的酒吧,酒过三巡,女主有些迷糊,旁边的男人正打算趁虚而入,奥斯卡及时打断施法,在不欢而散后女主回到空荡的家里。
一夜过后,新闻报道巨兽对城市首尔袭击,女主和蒂姆进行了通话,三言两语蒂姆就拆穿了女主的宿醉,使得女主恼羞得挂掉了电话。
所有人都开始注意到这次的巨兽袭击,而女主的精神状态有些不正常,她独自走出酒吧,在路边的长椅emo直至无意识地睡着。
醒来的她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蒂姆,却不被理解。
在家中没一会儿又睡着了,若不是奥斯卡送来了电视,女主不知会睡到何时,更糟糕得是女主根本不记得昨晚究竟和奥斯卡约定了什么以及自曝的内容。
最后达成协议,女主去奥斯卡的酒吧帮忙。
女主为表感谢与激动,拥抱了奥斯卡,在这里进一步体现了女主应该是奥斯卡的白月光,也在同时,女主看到了电视机的怪兽在挠头,似乎想到了什么。
于是接下来开始格外关注新闻,去搜索怪兽的一些信息,根据动作,出没的地点与自己的轨迹进行比对。
最后确认了一个区域,开展实验。
而女主的记忆以及精神出现问题已经不仅仅发生在醉酒,在日常中都会触发,或许这也是和怪兽联通的代价,当奥斯卡送来沙发,女主又一次不记得之前的约定,甚至转头又不记得刚才和蒂姆在通话。
一直压抑着情绪的女主在酒精的作用下,在整个酒吧的气氛和近日来的友情加持下,女主决定告诉他们自己的发现。
醉酒的女主有些不可控,开始放纵自我,却意外击毁,在意识到自己可能杀人了又摔倒造成了更大面积的毁坏。
女主因此有些难过,反转的来了,奥斯卡在进去后也出现了巨大机器人,两个人回忆起从前。
接下来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了道歉和沟通,但离谱的是女主有醉酒过后冲动的发生一夜情,而奥斯卡竟然作为机器人玩弄城市,更主要的是看到女主和乔尔一起,更加激发了酒精和嫉妒。
两个人就此产生裂痕,十分微妙。
奥斯卡也因此在晚上掀桌,挑起了各种矛盾。
感觉克罗索巨兽更多的不是主角们是否与怪兽联通,而是他们是否释放内心的怪兽。
尤其是奥斯卡在突然得知自己拥有的超能力,在酒精下释放了自我最底层的罪恶,内心深处寂寞、渴望,吃醋、狂妄都暴露无遗。
在一番交流后,奥斯卡与女主约法三章,重归于好。
刚结束这边,又迎来了吃醋的蒂姆,跟着女主去了酒吧,奥斯卡宣扬主权式的疯狂的点燃了烟花,逼走了蒂姆。
而到家后,更是诡异地坐在了家里开始喝酒,嫉妒在内心不断燃烧,对过去的一切包括女主的占有欲在悄然蓬勃,欲望和酒精蒙蔽了双眼。
作为疯狂且时常混乱的女主在此刻不理解奥斯卡,在懊恼和无语中逐渐回忆起小学时发生的那一次意外。
两个人抱着自己的作业,女主的韩国模型被吹向森林,奥斯卡立马追赶,女主也跟着进入,看到奥斯卡找到了自己的作业,女主刚露出欣喜却看到了奥斯卡邪恶的踩碎了模型,天雷大作,劈在了女主头上。
比较bug的是也不知道从哪里掉出的玩具模型,两个人倒地,玩具显露,就此联通在一起。
女主一瞬间想通了一切,训斥着奥斯卡是在讨厌他自己,即自暴自弃、愤世嫉俗。
当着奥斯卡的面,说会跟蒂姆走,气氛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随之而起的是纪念警报,两个人互相看出了对方的意思,矛盾愈演愈烈,两个人都失去了理智,奥斯卡想要破坏,女主想要守护。
可笑的是,公园作为载体,成了怪兽的活动乐园,两个人的过去的斗争,现在生活的矛盾点,也成了奥斯卡绑架女主的借口,承载着两个人的欲望与疯狂。
奥斯卡如同一个一贯自私霸道,却在这一瞬间被抢走玩具的小孩,女主就此觉醒,打算掌控自己的人生,告别过去,不论是糜烂的自己,蛮横的奥斯卡还是自我的蒂姆。
全片最不合理也是最意识流和高潮的地方就在于此,女主飞到了韩国,召唤出了巨兽,制裁了奥斯卡与他的机器人。
隔断了她与过去,宣誓了她的女性自主和人生权力。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角色,那就是懦弱旁观的炮友,就是那个一开始就勾搭女主,后来发生一夜情,激发了奥斯卡与歌洛莉娅的矛盾,最后都只是旁观他俩从未出手的角色。
整体观感并不好,逻辑不顺畅,剧情并不缜密,还套着怪兽的外壳,却没有成功将内核表达清楚。
如果硬要说,这个片子的主题词应该是童年,成长,女性觉醒。
影片没有交代问题的原因,但是展现了奥斯卡童年时的心理现象,作为了片子的另外一条暗线,有些创伤和本性问题不会随着时间与年龄抹去,只会不断成长壮大,隐藏起来直到某一刻爆发。
包括女主与怪兽也正是童年时造成的阴影,可以说没有联通怪兽,女主也因为奥斯卡收到了伤害,只是一直被隐藏起来,尤其后来自卑的奥斯卡想要控制女主,如果是没有怪兽的现实生活就会发展为两个结果,要么女主被奥斯卡从小胁迫,牢牢掌控丧失自我;要么就是女主在被霸凌后离开这个小镇乃至离开人世。
当然,电影给出了第三个在现代男女平权、自由主义的社会才会出现的结局,那就是女性觉醒,而电影正是通过怪兽进行了反击,这也正是电影的另一条线,女主从生活糟糕混乱,逐渐脱离舒适圈,工作,思考,看清周围的人,觉醒属于自己的意志和打算开始掌握人生进行美好生活。
怪兽就只是个载体和意象,代指的不过是过去的创伤,欲望的集合体。
当然,败笔也正是在这个象征,因为在演绎时并不完全接轨,给人以突兀,似乎只是强行粘合,观众看懂了剧情,并不会理解意象,理解了意象也并不能理解拍摄,理解了拍摄反倒会质疑剧情,只会觉得是翻牌女版哥斯拉,不伦不类的商业爆米花,包括我也是其中之一。
并不能感受到成长的主题在其中的作用,也不能完美自洽女性觉醒。
其中不少漏洞不合理,比如一夜情,既然已经改变自己,却为了激发奥斯卡矛盾,让女主去发生了关系。
不过这一段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进一步突出乔尔不可靠,或许这是告诉美国女性,炮友不可靠吧?
全局中没有一个可靠的,有善心但是吸毒的老头,懦弱的炮友,只想掌控白月光的奥斯卡,表面为女主考虑实际也是自私的蒂姆。
有的人说国外更能欣赏得来,评分比国内高,在我看来实则不然,更多的应该是西方对于性的开放导致对于女友的认可,对于怪兽的科幻并不那么执着(比如哥斯拉美国版),对于校园成长和霸凌是有些倾向关注,更为重要的是zzzq以及女权运动,将会让这么一个宣扬女性告别过去,告别烂男人,做自己的女王的电影套上光环,即使它的剧情有漏洞,拍摄不精良,但也足以增加不少分数。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这么一个克罗索巨兽,只是怪兽的大小和宣泄的方式不一样。
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的爱好,和梦境中操纵着巨兽。
我自己就通过阅读和观影去抒发自己,还有跑步和打羽毛球去宣泄情感,以及夜晚时常做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境,又何尝不是一种巨兽在其他地方发生些故事呢?
以上是本人拙见,不喜勿喷,欢迎探讨。
女主超级美的呀
最后很燃,过程比较闷。海瑟薇一把把男主抓起来扔到远远的,嗯,这一定是个日韩风格漫改作品,浓浓的二次元味。以男女主互相心理缺点化作怪兽为喻,梗却是老美打个喷涕韩国就抖三抖,弱国你们要雄起揍它啊这样。
yeah, kinda cute, and unexpected ending, nice
机器人痴缠小怪兽,小怪兽反杀机器人。
其实我觉得男主挺深情的,就是那种脑残言情里“我得不到你就要毁掉你强迫你留在我身边的梗”,只不过导演脑洞更大,佩服。(围笑)
总不会太差。
挺反套路反类型的片子,完全想不到故事的发展走向,编剧完美将灾难片元素嫁接到两个卢瑟酒鬼的生活和关系变化中,通过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建立推翻重建过程完成了主题的升华,很显然醉翁之意不在具象化的怪兽而是笼罩在人物内心的庞然大物,不过影片缺乏常规套路片的娱乐效果,观感自然会大打折扣。★★★
看到一半才发觉莫名惊喜!虽然有些牛头马嘴之感,但是剧情一连串的反转真是很过瘾,鸡汤界的一股清流。
Tremendous fun. Original, funny, weird ... the story refuses to go in any expected direction. I loved it. Also nice to see Jason Sudeikis given a role he can get his teeth into and show his dramatic side. Great stuff.
起承转合都挺好的,脑洞打开,最后还有点热血…………
好看!很新颖的脑洞+女性主义作品,顺带披上了类型片元素。怪兽的设置和“首尔危险啦”的隐喻一样觉得有趣。不尬鸡汤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情~Vulture的评价一语中的:‘It's not cool to hate AH anymore',虽然不得不承认看着她演废柴女酒鬼还是有那么些许膈应。Dan Stevens打了个可爱的酱油。
年度最大脑洞片候选,估计斯坦·李和他笔下的漫威宇宙也写不出拥有这种超能力的英雄吧
哈哈哈哈哈WTF?????? 还有为何要跟首尔过不去?
我觉得挺好的,为什么份这么低,能到三星半啦。怪兽片的革新,有一些细节和行为的转折铺垫不够,但是很女性主义嘛,设置也不错啦,海瑟薇演技还是好的,蛮可爱。
挺好的设定但是到后面就迷之尴尬......崩裂感很重
奥斯卡 这么坏😱😱....负分,滚粗!天真以为女主会和他一起!而且竟然还有 大表哥!乱了啊!要是 奥斯卡没si 我可不依啊!!
[3.5/5.0] Dan Stevens!!!http://www.slashfilm.com/colossal-teaser/
剧本的完成度和执行力之差劲,就只剩一个神奇的脑洞
片子好像要以怪兽为形来讨论爱情之实,但又并没有做深。爱情为何没有说清楚。感情的转变、人物内核也没有说清楚。当人们讨论格局的时候,就是在讲一个大的概念用在很小的故事上,丧失了更多的想象力
太他妈悲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