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话憋在心里很久想说出来。
大便不用吃也知道是大便,何况我已经吃了两次。
第一次完全随大流,以为有这么多人捧的电影一定是好电影;第二次以为矮四的导演风格会改。
这两部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无病呻吟拜金装X。
细说:①矮四不会拍电影。
一般来说,电影会有主线剧情,但这两部我没看出来什么个主线剧情,一群穿着光鲜亮丽的人在浮华的背景里走来走去就算完事。
这不能叫“电影”,叫做“几个片段加在一起”。
第二部讲席城和顾里上过床你他妈一句话就讲好了,像我这种没有看过原作的怎么看得懂。
②有人说我只会说别人不会拍电影,有本事我也去拍。
这是很明显的“你行你上啊”的思维模式,特点是一个人说一样东西不好,这个人非得搞出比这种东西更好的。
比如说你觉得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一般人会认为要找机会去外面吃,而这种思维的人觉得我一定要亲自做饭菜比食堂更好吃。
③人物空洞无灵魂。
退一步讲,就算没有剧情,还得靠演员精湛的演技和细腻的情感把握撑场面。
比如今年上映的《归来》,后半部分基本没剧情,但是陈道明和巩俐的演技太强了。
④这部电影的类型是剧情 / 喜剧 / 爱情。
剧情就不用说了,喜剧主要是喜给少女看的。
爱情?
是不是长得好看又有钱的人才有爱情?
如果要看帅哥美女的身材和脸蛋,我不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也不一定看郭采洁和柯震东的。
AV、GV资源多得是。
矮四知道少女的G点在哪里,相信我,你会潮喷的!
⑤小时代前两部票房近8亿人民币,这种电影只能在大陆骗骗少女,一旦到海外,票房几万美元。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全球票房21亿美元,美国本土只占30%;《阿凡达》全球票房28亿美元,美国本土占27%。
这是世界级的价值认同。
小时代如此受热捧,大陆电影市场是不是有问题啊。
很显然,郭敬明又给我们设了一个伏笔,之前并未说过的小时代4在最后一个镜头突然出现。
下面是一行小字: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的约定。
大概是,原话记不清了。
我总觉得,他会在明年公布一件事,所以才会有上面那个特别明确的时间节点。
我是看郭敬明一路走来的,我仔细回忆了05年他做的事,出版《夏至未至》、发布迷藏,似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痕迹,所以,还是等等看吧,直觉告诉我,15年他又会有新的动作。
在3上映的第二天去电影院看了,昨天是因为没买上票。
小时代确实是很火,但这并不能归功于电影本身多么好,这是一种现象。
但这种现象让你欲罢不能,明知剧中生活并不现实,或者说离我们很远,但还是忍不住去看。
在观影中,我身边两个姑娘说了三句话:“3终于上映啦”“真假,片子讲了些什么东西啊”“啊啊啊还有4,明年继续”。
这也是我想说的,或者是很多人都想说的。
电影的情节基本属于对小说的原版翻拍,可能是因为郭敬明自己编剧加导演的缘故,很多地方都是原著中的痕迹,郭敬明很聪明,他知道卖点在哪里,他知道观影的人群是谁,观众要的是什么。
这一点,在大陆的导演中难能可贵,总有一些导演为了艺术只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拍成之后被奉为文艺片却票房尴尬,还有一些导演为了票房迎合泛泛的观众口味,最后落个骂名。
像郭敬明这样既能赚钱而且还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的导演,实在是每个人的楷模。
注意,我说的是每个人,不是导演。
导演是个很艺术的词,作家也是个很艺术的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都不是大众文化,而是艺术。
所以,很久以来,我再喜欢郭敬明,也只是在商人的层面上。
没错,在我的概念里,只有商人是既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还能赚大钱的工作。
当然,只是我的概念。
郭敬明自己曾经说过,没有一个人可以靠抄袭红十年。
郭敬明从2000年至今,差不多15年了,除了他的商业头脑,他身上始终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能将几乎每一个和他合作的人感化,能和每一个合作的人成为朋友,这一点非常不简单。
在娱乐圈里,我们确实很少听到郭敬明和谁不和的新闻,媒体对他的卖点也只是身高,韩寒,拜金,但是这些传闻都缺乏实质性或者是客观造成的。
在3中,我们看到杨幂有很多情绪化的场景,而这时现实中的她已经怀孕了。
据杨幂自己说,郭敬明和她讲,他一定会把这个角色拍好,有什么困难他们一起克服。
这是一句多么干净利落的话语,这是一个掌控全局的人应该做的事。
他身形虽小,却给了演员坚强的依靠。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郭敬明身上有王者风范的地方。
他像是一个避风港,让所有人都集合在他的羽翼里;他又善用兵,找了锦荣演宫洺,又不忘让蔡依林来唱插曲;他清楚每一步该怎么走,也懂得如何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他的真诚。
这是他做人最成功的的地方。
我把他定义为生活的商人。
小时代的3本书,从09年到12年,我不负自己的誓言,在上海看完了最后一本,只是遗憾这么多年,我还是没能去那里上学,留在那里。
郭敬明曾经说,他在上海生活了十年,他知道哪里的景色最美最适合拍小时代。
他确实也做到了,1—3中的很多场景,我都能说出在哪里拍的,地理位置在哪,因为我爱上海也整整十年。
看着看着,真的很多镜头都想流泪,爱一座城市会想爱一个人那样吗?
我的答案是,会。
十年,我依然在追逐你的路上,永不放弃。
那首不再见,我确实听哭了。
他说,不能一起的白头,也别让风雪染。
我好想你。
L。
这一篇评论,写的乱七八糟。
我真的不喜欢豆瓣上所谓专业影评人的一些评论,我觉得最好的东西,总该是带着感情的。
HELLO各位水军,我来点草你们了!
、最近生活缺乏激情,正好看到这个电影里的影评人里充斥着一大批水军!
所以哥他妈来点草你们了,求你们跟我对喷!!!!
往死里喷!
喷死为止!
进来就他妈吃炫迈跟上!
让我们喷的根本就停不下来!
说小时代好的水军赶紧洗干净屁眼滚进来!!!!!!!!!
---分割一下--以前我也写过相关关于小说和电影的影评但是下面的水军和粉丝真是专门为了你给的评分款款而来这种煞笔不喷不快喷郭敬明的粉丝和水军还用得着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么?
得了吧,他们可能压根没看过电影和小说他的粉丝们的智商都和他一样,停留在某一年他的身高突然突破1.44的夏天。
小时代的票房一直还算不错,但很多人觉得不值得,评价也一度不高。
为什么却能致胜呢?
就电影艺术来说,当然和大制作后期精良的不能比,剧情也偏向于狗血。
对于观众来说,制作好不好不重要,能吸引买票最重要。
一是宣传给力吧,各种片花配合炒作,不过分却恰恰抓住最具消费力的人群。
二是年轻是什么,是天马行空的放肆,是与众不同的发言,作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本身就是话题,加上基本上是俊男美女的搭配,小说迷的美梦基本成真。
看了两遍仍然觉得狗血,画面也走得奢侈PPT风,但比起剧情不够不拿其他凑的其他啊电影来说,我宁愿欣赏一场排练好的时尚片勾心斗角片。
消费者有时也就是任性的,心情好时喜剧比煽情更受欢迎。
无疑,小四是成功地,票房到手,还有其他影视策划,但难免被喷。
也算是独树一帜了,希望能好一点吧。
首先小时代1的影评在这: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136857/这是小时代2的影评么么哒: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202402/看了小时代3的影评,这片鱼塘就被你承包吧!
---魔术贴一般的分割线一年一度“小四”杯脑残粉叫床大赛又开始啦。
首先进场的是陈学冬脑残粉丝团,她们昂首阔步,脚踩安踏,身披美特斯邦威,叫出了新高潮,喊出了新高度。
不管陈学冬以假帅脸出现还是以金毛头雪纳瑞美瞳脸出现,都集体“嗷”一嗓子!
真尼玛以为这里是演唱会吗!
接下来出场的是郭敬明脑残粉丝团。
她们平均身高一米38,脚踩proda身披channel抹胸镂空小礼服走来。
只要电影进入淋淋新歌MV阶段,她们就集体叫出了新水准,她们偶尔跟着哼唱,偶尔跟着走音,时不时挥舞着手中的郭敬明手机吊坠,场面好温馨感人!
好啦。
小时代3撕逼姐妹花小品正式开始。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就说是一个新歌MV展览会以及撕逼小品。
四姐妹们的逼都尼玛是魔术贴吗?
撕开了,粘上了。
撕开了,粘上了。
都尼玛不用小裁缝了!
周崇光死了,杨幂就哭成傻逼了,然后郭采洁就跟她撕起来了。
撕的点在哪啊!
然后无来由地就又粘上。
全片唯一超级大撕逼就出现在最后,郭采洁被柯震东代替财务总监了,然后杨幂早就知道了,然后郭采洁其实尼玛也早就知道陈学冬没死,然后尼玛南翔其实是间谍,然后丫还抢了唐宛如的心上人,然后neil还是死基佬。
尼玛这些都哪儿跟哪儿啊!
至于吗?
前一秒恨不得打起来动手了,下一秒就又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南翔被追债的打,尼玛你把唐宛如锁门外是怎么回事?
就不能自己也过去然后锁住跑走吗?
非得自己挨打。
好吧你就挨打。
结果唐宛如替你挨打都要死了,你们打给郭采洁演什么姐妹情深啊!
敢不敢打一个120?
然后立刻马上逼就粘好了。
真是够了。
再来吐槽几个情节。
开始一大帮人去罗马是几个意思!
就是去拍MV的吧!
不停吃喝玩乐然后换衣服放淋淋的歌。
吓唬谁啊。
十分钟MV。
这尼玛也叫电影?
还有抢包的阶段。
敢不敢有点逻辑啊!
穿个大高跟鞋追小偷就尼玛姐妹情深了。
唐宛如又是空中飞又是下腰的。
智商都被你带到负数了,想搞笑不是这么来的啊。
编剧出生的时候是被吸油烟机抽出来的吧。
不然绝对想不出这剧情。
还有周崇光变脸这件事。
我的妈呀,都尼玛是大瞎逼吗?
完全就是一个人啊。
染个金毛戴个雪纳瑞的美瞳就认不出来?
林萧都吃过丫鸡巴了还能站面前认不出?
送人家柠檬味的精液了还装什么啊!
还有这个神马陆烧,尼玛真是娘出新高度了。
给他个彩带就能跳舞娘,给他个钢管就能爬上去了。
真是骚cry。
而且是故意又假装在电影里整容其实本人也整容微调了吗?
打得一手如意好算盘。
改个艺名叫Angela东东得了。
每天变脸玩。
也让郭敬明这个迷你攻每天操不同的人。
多爽。
还有南翔和席城到底是尼玛有没有脑子啊!
出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啊!
席城出来给她一顿胖揍。
南翔为了钱就出卖姐妹。
你姐妹有钱啊。
就借啊!
怎么就这么犯贱啊。
这个角色我一直理解不了。
绿茶婊吧,也不是。
小清新也不是。
双重人格啊!
最后我想说。
这部电影的意义可能就在于穿的很好看然后假装演一个撕逼大戏最后又和好如初的超长MV吧。
郭敬明这个小淘气!
你快站起来!
哦,已经站起来了。
之前听说《小时代》是多么多么的烂,这次因为参加活动活动超前观影的名额,带着朋友(她是小时代的超级粉丝)去看,我之前一直骂她是脑残,这些都是小屁孩看的,我都工作的人了,看这个多没营养啊,整天情啊爱啊,有意思吗?
但是这次看了《小时代3》我不得不承认,确实挺好看的,观影感受:1、青春的感觉很强烈,每个人都有青春,青春已过或者正在经历青春的人,对青春的感受是如此的深刻。
2、剧情,《小时代》的书很多人都看过,青春期的读物,我们都有体会,这个剧情确实不错,电影节奏很强,能把观影的人带进去。
3、画面,不得不说小矮子的导演技术还可以,画面感很强很美,4、演员阵容很强,帅哥美女大饱眼福5、我看了,我笑了,我回忆了我的青春,我也为我的青春哭了。
6、我很久没给闺蜜打电话了,此时就像问问她们过得还好吗?
《小时代刺金时代》比1 2都好看,虽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虐心,不过还是值得看的,7月17号上映,可能还会陪他们看。
恭喜郭敬明,触电触到第三波,终于懂得预告片的正确打开方式了。
预告片的要义在于,所见绝不能等于所得。
你在预告片看到,四小妞化身猫眼四姐妹,神出鬼没;正片告诉你,这只是发生在她们脑洞里的一场春秋大梦。
结合她们当时眼波流转、活色生香的不正常表情,我怀疑这烂计划,是集体抽了大麻之后合计出来。
不过不要紧,虽然执行起来七零八落,但仅此一段,已足够凌驾于好莱坞出品的四部电影之上,成为我心目中最合格的《碟中谍》电影。
嗯,我知道,我喜爱反讽的习惯,大家已经条件反射了。
所以这次,我要强调,上述结论是认真的。
大家知道,《碟中谍》改编自电视剧,而电视剧有一集叫“业余者”,讲一个酒吧老板无意洞悉了IMF小组的计划,自以为可以从中渔利,结果被这群专家们摆了一道,肠子都悔烂了。
我当时想,这种门外汉做间谍惨败的情节,拍成喜剧一定笑果非凡。
当然,电视剧不能太闹,但改编的电影完全做得到,可前三部没什么喜剧效果,第四部虽然挺好笑,却都是聪明人装傻的诙谐,不是傻子自视甚高连连碰壁的笑料,令我夙愿难偿,十分失望。
所以我为阿汤哥扼腕,更要为郭敬明喝彩,他做成了阿汤哥20年都没做到或压根没想过去做的事。
《小时代3》这群满脑子间谍梦的小丫头,比所有角色都是职业特工的《富春山居图》,更鲜明地点出了间谍行业的至高真理:当间谍不容易!
这本身就是一种杰出成就——试想郭敬明有了两亿美元能拍出什么吧。
我认为,阿汤哥有生之年,一定得拍一部门外汉视角的喜剧版《碟中谍》,否则他这辈子的成就,永远比不上郭敬明,顶多在奥斯卡给郭敬明颁奖,然后拿下巴顶住胸口,怒狠狠地瞪他一眼。
拍到第三部,没有哪个段落比这场差错百出的偷文件,更能一目了然地折射出《小时代》系列的本质。
主角们都是20多岁的年纪,演的却是十几岁的少年男女,他们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以及情感活动,全是属于少年人的。
他们玩不转一个守卫不那么森严的安保系统,很正常,那是成年人的玩具,正如这套电影注定不可能博得太多成年观众的欢心。
经历过20多岁的成年人,会觉得一切都那么荒唐,那么幼齿,但换个角度,少男少女们才不会察觉到有异样,未来对他们是未知的,充满一切可能的。
就好比一百年前的人对当代文明的设想,今天看来肯定幼稚不堪,但不能因此否定前人的智慧;同理,我们也不能否定《小时代》是某种程度上戏剧真实,它与95后们的梦兼容。
《小时代》越拍越给人一个错觉,友情、爱情都很脆弱,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可以让他们互骂粗口赏嘴巴,连续闹上几十分钟,撕逼撕得昏天暗地,要死要活自暴自弃。
然后,又仅仅是因为一点外因,他们又猛地团结了,谅解了,生死相伴了,说笑打趣了。
这看上去很扯淡,可是怪蜀黍辣阿姨们,回忆一下,许多人年轻时不也这样吗?
喜怒无常,冲动冒失,又不断地后悔,向着前一秒还打算共度余生的对象咆哮一通(恭喜柯晨东成为马景涛、赵又廷之后台湾第三代咆哮帝!
),一赌气把戒指丢进阴沟里(我们通常是一股脑儿删除某人所有联系方式),但转眼就改变主意,厚着脸皮去和好,这不是许多人在青春期都经历过的荒唐但真实的恋爱故事吗?
这是特定年龄段情商不稳定必有的表现,不是知识或阅历可以填补的,过来人没什么可鄙视的。
我们十几岁时候崇拜的文化偶像,不照样被长辈嗤之以鼻吗,一切都在代代循环,只要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回忆就好。
像我一样能欣赏隔代文化的蜀黍阿姨们,可以有多代回忆,我觉得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另一件让我很欣慰的事,是郭导不再大规模炫耀男性肉体来袒露他的嗜好,借助的是更艺术化、电影化的手法。
比如那些杨幂与陈学冬秀恩爱的闪回画面,在看那一组蒙太奇时,我有个很强烈的感觉,拍那些镜头时,郭敬明一定是把自己完全代入了杨幂的位置,希望有这么一个美少年,陪自己打游戏,逛街,拍合影,淋雨,卖萌,生病的时候在床边喂药,以及做点镜头里不能拍的别的什么事。
用大银幕可以写情书,但从没有哪个导演写得如郭敬明这般含蓄而优雅;发乎情止乎礼,曾经用来指代《小城之春》,从今往后,可以换给《小时代3》用了。
《小时代3》是个慢热戏。
一开始我以为看的不是《小时代3》,而是《喜爱夜蒲3》,一直在卖色,迟迟不入戏。
后来想,估计好容易去了趟罗马,剧组不能无功而返,多拍几段国家地理旅游片才划算。
果然,回了上海之后节奏迅速明快起来了。
一句话形容整个故事,有笑有泪;但不是卓别林的笑中带泪,也不是周星驰的泪眼含笑,而是先笑后泪,泪完再笑,反反复复,直到每个观众都得在精神病院预定一个床位为止。
我曾经以为,《猛龙》、《三枪拍案惊奇》、《富春山居图》和《白狐》,是推翻一切陈规陋习,重新定义华语电影新规则的四座丰碑,如今看来,他们的成就在《小时代3》面前,真是不值一提。
所以李仁港监制的《老男孩》同档期输给《小时代3》,毫无悬念。
那些老头子们在郭导面前都过时了,郭敬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MV导演,是将正反打镜头语言运用最娴熟的摄影师、剪辑师,也是最能体现人生处处是秀场这句格言的服装造型师。
如果我有着陈学冬的美色,一定会把这篇文章寄给郭导,表达由衷的爱意,并期待赏赐一个名分。
(文/方聿南)
18日凤姐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我觉得郭敬明拍这种脑残片的原因是因为他没谈过恋爱。
凤姐说得对。
时下,”三个180“正在成为衡量男人成功的标准,以此来判断,四娘基本可以去洗洗睡了,如果他没有这么多钱,以他的身高和长相,基本就是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屌丝“、”卢瑟“。
其实不难想象,在他成名之前,他一定曾对自己的身材耿耿于怀,甚至极度自卑,那个年代,绝大多数正常一点的异性恋女生,都会喜欢打篮球打得好、高高大大的男生。
但世界之所以精彩就在于命运把大家重新归类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条漏网之鱼,简称“屌丝逆袭”。
不过四娘是个奇葩,他不仅“逆袭”了,还用他所擅长的技能,反过来搞了一把“空袭”,于是,那些恶俗到极致,对名利名牌、金壁辉煌的曾经奢望和现在拥有,一轮又一轮无情的砸向了下面那批已经名存实亡的中产阶级。
于是,做梦都想要却得不到的人都震惊了:怎么能这么俗?
所谓作家,耍耍笔杆子,所谓导演,甩甩红票子,作家也好导演也好,不过都是一个讲故事的,只不过有些人讲经历,有些人讲信念,有些人讲梦想,有些人讲幻想,当这些都被讲完了,就要有人去讲欲望。
不得不承认这种人很俗,但这个世界总要有俗存在,要不谁来衬托剩下的高贵冷艳?
很不幸,四娘就是这么个人,一个俗人。
他俗到把自己内心的欲望都赤裸裸呈现在笔下,现在更是丧心病狂的搬到荧幕上,把一群背着房贷车贷名存实亡的中产阶级完虐一遍,完事面对漫天的口水还笑嘻嘻的伸手:请把票房留下,老子还得凑钱拍4。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四娘用来回敬世人的利器,那些奢华的镜头,就像一把把利刃,夹杂着世人曾经送给他的歧视、冷漠和嘲笑,飞向他脚下的世界,刀刀要害,血雨腥风。
前几天,有人在网上写了这么一句话“男人不能生育的时候,90%的女人选择不生或领养;但是女人不能生育,90%的男人选择离婚”,当舆论的矛头纷纷指向男人的时候,有人回了这么一句“女人没钱的时候,90%的男人选择努力打拼养活女人;但是男人没有钱,90%的女人选择离开”。
两者不一定有太多可比性,但是无不印证一句话“世界总的来说是公平的”,没有谁会一直低人一等,也没有谁会永远高高在上。
我们都以为凤姐征婚是神经病,《知音》看多了的文盲,但是人家不声不响攒够了路费去了美国,那里也没多好,只不过没有雾霾,没有地沟油,没有毒奶粉而已。
仅此而已。
看完小时代,我好像只记住了席城。
对席城百分之五十的好感都来源于那首歌。
你虽穿着旧白色的衬衫,但你却不是他,不是当初那个天真无邪的少年。
晴空下,你还是身着白色衬衫,只是退却了当年的旧白色,犹如曾经少年。
席城说:南湘,我走了,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可你值得往上爬,值得拥有像样的我给不起的生活,再见了,我此生唯一的爱人,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你,但你不要担心,那时我再也不会打扰你的幸福,我可以远远的,看着你如果你允许,我希望能轻轻的拥抱你,告诉你 过去的那些年,对不起。
本着电影拍出来都不容易的原则,很少在豆瓣上给电影打一分,但是这真是个例外。
片头,哇,正如郭导所说,罗马真的好美好美哦!
然后,我是逗比吗?
为什么看了半个小时不知道主人公在干吗,然后郭导贴心的告诉我,别急,片名刚刚打出来。
上海永远只有外国的一面,好像也只有冬天。
不过,好像没有那么差哦,还有悬疑呢,虽然第一眼就猜出结果,还有mission impossible呢,虽然是个逗比的cosplay,所以,这是惊悚片?
不对不对,好像是商战大片。
也许是我观看的方式不对,现场观众太不配合,每次明摆着煽情的地方,全场都会突然迸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对了,全片由多少个MV组成有人数了没?
我想大概是30个。
真不好意思,小时代我看哭了好几回…呆呆地听完了吴亦凡翻唱的「时间煮雨」,还看完了下部预告…其实细想情节很脑残又简单粗暴,可我还是被打动得一塌糊涂〜从电影院出来我思考了很久为什么会这样,结论是我真的太无法抗拒演员的颜了…
撕起来撕起来撕起来 无撕逼不青春哈哈哈哈哈
就这么宏大的撕逼场面,让我多花五块钱我都看!郭导别看个子小小的,但是脑洞大啊。
3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部了。虽然本人并不喜欢撕逼什么的,而且也的确觉得撕得莫名其妙,不过,看颜还是不错的。
小时代日常:和谐-撕逼-和谐
郭敬明用他的电影和他的脸表达了他最深刻鸿达的思想:生而为亚洲人,我很抱歉。
没啥要求,只求让顾里南湘外国仔和混血佬这几个人少点开口说话吧,真要命TT
三分 不一定能代表什么 反我看的挺过瘾的 香车美人 华服美男 装逼带劲
姐妹情深撕逼大战无限循环
我们好好啊我们是时代姐妹花——我们好好啊我们是畅游罗马喇叭嗓大妈团——我们好可怜啊情郎去世了——我们好牛逼啊要去偷方案了——我们好牛逼啊偷到方案啦——撕逼——撕逼——分组撕逼——合体——结束。
喜欢小说,不得不喜欢电影...
今年犯了三百六十五个错误,为了惩罚自己,我决定自掏腰包去看小时代首映。
真的是没有电影的元素,说没有故事很冤枉,但动不动的公司收购也真的想吓唬谁啊?往好了说就是MV加PPT。展示了N首歌曲,但不是每首都好听。每一个故事细节都经不起推敲,姐妹们撕得快好得更快。而剧中男演员每人一件斗篷这件事真的好吗!那对男男真的拍得好纯洁。
小四傲气的站在外滩,对着全世界说:整个上海滩的貂皮大衣我全包了!!!
不是浮华梦 是姐妹情时代姐妹花 永远 不分家
三部下来,郭导发挥还是很稳定的。
顶着全场异性恋们异样的眼光,我终于一个人看完了彩蛋。凭良心讲,故事当然。。不提。。国产青春时尚片的服装,演员,镜头,光线,质感拍得这么好也算第一了。集体撕逼撕得那叫一精彩,每个人的表演都做作到我心坎里。这不是一部烂片,这是一剂春药。PS,我很同情那些陪女朋友来看的直男。
我觉得应该叫做基腐时代
掌握这三点你也能做编剧,故事分三部分,一瞎搞胡闹,二冲突吵闹,三圆满和好。小时代1到3遵循这个定律致死方休。只要你掌握这个诀窍,你就是编剧。
其实习惯了小时代的画风,还是有点可爱的。各种卖腐撕逼,可是撕了半天,大家还是愿意跟土豪顾里做朋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