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Mia madre,导尽我阿妈(港),妈妈教我爱的一切(台),马吉莉塔,My Mother
导演:南尼·莫莱蒂
主演:玛格丽塔·布伊,南尼·莫莱蒂,约翰·特托罗,朱利亚·拉扎里尼,雷纳托·斯卡帕,多梅尼科·迪耶莱,塔蒂亚娜·莱波雷,比阿特丽斯·曼奇尼,斯特凡诺·阿伯蒂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法国语言:意大利语,英语年份:2015
简介:玛格丽塔(马吉莉塔·贝 Margherita Buy 饰)是一位人到中年的导演,随着年岁的增长,她越来越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在逐渐脱离她的掌控。玛格丽塔最近正在拍摄一部新片,其中扮演男主角的巴里(约翰·特托罗 John Turturro 饰)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他的不受控制给玛格丽塔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令她焦头烂额..详细 >
第一次看莫莱蒂的作品。片中作为身兼多种角色的女主。银幕外的我们看到了她生活的不易。生活中的诸多磨难,情绪就像时刻都会爆发的火山。看到她声嘶力竭的怒吼,无助的哭泣,甚至最后得知了一个更加立体而全面的母亲后的凝视,我们都看见了一个演技炉火纯青的意大利女星。意大利式家庭剧拍得异常细腻。
终于逐渐反应过来支撑着每个个体在外部世界中处于从容与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代表着亲情的内部世界的安稳运转 而当内部世界开始脱离正轨之后 其巨大的余波便开始摧毁个体在外部世界中一整套固有的维系和生存法则 摧毁的方法被表现为回忆与梦境不间断地暴力侵入 将理性野蛮地撕扯开之后 便剩下毫无约束的情绪肆乱地被发泄出来 整部片都在拍摄个体对于如此具有普世性的创伤的漫长修复过程 并心怀悲悯地去阐述能够被修复完善的那一点可能性
简直就是在拍一个神经症的人,不是生活操了她,倒感觉是她一直在操生活还倒打一耙,难以忍受的电影,最后的结局莫名其妙发生了转折,难道就是因为一场简单的谈话?
女主真多余的存在,妈妈就后面才有戏份,那个演员什么鬼。HKIFF
刚好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的摘自老舍《我的母亲》的一段话:“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电影里细腻平实的语言,情绪充沛的音乐能令每个人思念自己的母亲,完美!
流水账的包袱剧情,全靠女主演技撑门脸了
不太能看得进去
3.5 - 4
挺感人的影片,大约融入了导演的亲身体会。
Ah les gonzesses... Qu'elles sont insupportables !
一场逐渐迈向死亡的走马灯。Moretti非常精准地选取了母亲的角色,她的面容在荧幕上出现的一瞬间,我的脑中轰然闪过了我爱过的家族里的所有女性长者。她构成了所有我对错过的她们最后一瞬的想象。于是我不断地流眼泪,然后在下一段突进的意式滑稽喜剧的冲击下无可奈何地将它们擦去。但这种形式上的撕扯却成功地使我平静,让我回到了看Moretti电影的舒适状态,即被无比灵动的细节击中,以及被极度真诚的台词剖析,所有人在里面都很累,在精神上形容枯槁。我发觉被打动的不是关于“母亲”的一切,而是它鲜活地呈现了筋疲力尽的人生。但Morreti超出我想象的就是他炫耀般地展示了他完全有能力拍任何题材的面向任何市场的电影,只不过他很少愿意那么拍。最后母亲走后的那几段简直老练到俗气,煽的功底令人害怕
如电影海报一样:莫莱蒂虽处虚焦,但却给女主提供了“深度”。如此这番多个“深度”交错达到了某种坚固的巧妙的平衡,而这种坚固恰恰映衬了另一番意义的流动:电影能做什么?
不怎么样 居然七点几的评分。。。
7. 题材传统,处理的却克制。看的时候想要是贾樟柯这样的导演要是直面自己在创作上的困境会怎么样呢?他们似乎站在高处下不来了。另,又想到《八又二分之一》了。
回忆、梦境和现实纠缠着她,她战斗着。她对母亲的情感是切近的也是遥远的,而这种关乎中年危机和对死亡的情感莫莱蒂拍我会完全被打动。莫莱蒂就算是拍情感,也仍然努力实践自己的政治诉求—电影影响现实而导演必须战斗到底,这样的斗士港真没有人会不喜欢吧?
没字幕
莫莱蒂真的是最有穿衣品味的导演了。暖到融化一切。亲人离逝的过程越漫长反而越能治愈所有的伤痛。苍白无力地去努力挽留是感情最动人的时刻。
片子拍得跟一幕幕话剧似的,这种戏中戏电影,好像往往吸引我们的都是他们里面所拍摄的影片,比起本片,我更好奇她略带业余的操手下,这部为工人们声张正义的电影究竟什么样,特托罗跟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一样格格不入,这个人物没立起来,她与母亲之间那些过往牵绊沉长乏味,显得小题大做!
7.0 其实是在讲中年危机,可以砍去的东西太多了
确实是“偶有佳句”。力求还原的真实质感在寡淡和况味之间徘徊,后半部分的蒙太奇手法突变造成了一些戏剧性段落。张力和不适感并存。最后的对白,似乎是对《永恒和一日》的致敬,明天比永恒多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