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遇见奥图尔,第一次发现奥图尔是在《阿拉伯的劳伦斯》里,看见他幽蓝、深邃的双眼,一瞬间就被他吸引。
在后来看过他和赫本出演的《偷龙转凤》都是他年轻时的样子,在这部电影中,莫里斯已经是年逾七旬的老头的,英俊和温柔的面庞变得褶皱和苍白,可是他依然有种让人着迷的气质,他是个女性的研究专家,更像是个爱的专家,我也在假想,如果莫里斯年轻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略显粗俗的女孩子,会爱上她吗?
或许不会。
与其说,莫里斯爱上了她,更像是又一次爱上了爱情,爱上了他心中的维纳斯,一个迟暮老者时时想着“快乐”,给人快乐,给自己快乐,一个到离世都能力爱的人,是值得人羡慕的,电影中的基调整体很慢,女孩的粗俗甚至让我觉得,除了她灵活地躯体,她是没有灵魂的生物。
在莫里斯强大的爱的力量中,她得到了灵活,或是至少得到一部分……爱,是一种能力,莫里斯确实是个强大的人,一个将莎士比亚融化在生命中的诗人,他迟暮的爱恋显得那样地苍白,那样地小心翼翼,同时他也像年轻人一样想要在爱人面前显得“出名”“富有”,真的很可爱,他心中的维纳斯是他内心的爱,是他的人生……
我常常想自己老来会是怎样的情况。
说来可笑,年纪轻轻的我却老是想这种问题。
《末路爱情》给了我们一种可能,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种思想文明的交汇,中国传统养儿防老思想的逐渐褪化,很可能在到我们老时会是不同的一番光景。
任你曾经怎样光辉灿烂,最终你也无法避免无尽的寂寞与孤独。
莫里斯就是这样一个人,寂寞与孤独加上身体上的疾病并不能阻碍他寻找爱的温暖和希望。
所以他称杰茜为维纳斯,爱神。
这是他心里最后的一点爱的希冀和温暖。
So,to be.然而这个小姑娘虽然敏感害羞却不能接受莫里斯这样一个散发老年味儿的糟老头子。
她曾问过莫里斯有没有信仰。
而莫里斯则讳莫如深地说:我喜欢愉悦。
他努力给别人带来愉悦,从而满足自己。
然而这并不能给他带来维纳斯的信任和更多的喜悦。
看到这儿,莫名有些伤感。
这个女孩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给过莫里斯真的喜悦和信任,于理想来有些理解,于情是实在不敢恭维的。
私以为,莫里斯比那什么纹蛇纹身戴鸭舌帽的混混好太多了。
除了,年轻。
影片最后,伊恩,也就是莫里斯的老邻居说:我不生她的气 了,但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她这样的人。
这句话很是恰当地反映了我作为局外人对杰茜的态度。
年轻没有错,错的是我们不曾在相同的时间遇见。
然而现在想来,即使杰茜穿越到莫里斯年轻的时候,也未必能得到莫里斯的青睐。
所以,影片注定是一场一个人的爱殇。
这是一部让我让我很惊讶的影片。
本以为会是很文绉绉的老头对青春明媚美少女的故事,实际却大相径庭:一个从不把性和爱分开的老男人,和一个乡下来的粗俗姑娘。
这样的组合似乎不太文艺。
但很现实。
缓慢的影片节奏,不时出现的略带色情意味的镜头都仍无法阻止我被整部影片的悲伤气氛所吸引,兴许是因为关注点在老年人身上吧,他们的各式生活被一点点展现了出来:烦恼,病痛,对于死亡的无力,对于生活参与的激情和麻木,对于过去的…全篇我最为伤痛的乃是莫里斯为了成全那对情侣而离开家独自散步到荒废剧院的那一幕。
他站在那里,喃喃着那句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而后他的一生向他袭来,所有他曾扮演的角色在他耳边活了过来。
生命在那时显得如此真实却又脆弱,一个行之将近的老人,一个每天身边都有着人去世的老人。
他曾经的妻子他的朋友都已经老去,面对这一残酷境况,一向温文而雅的莫里斯也不可避免地,绝望,悲伤,走到精神边缘。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莫里斯是会死的,满怀着他对Venus的爱和他对生命的爱死去。
只是没想到这么突然,在结尾时他面对Venus的一次次"施舍"已全然无了能力。
他的激情已经随着生命的凋谢而渐渐消失,这不是他情愿与否的问题。
最后他吐出一句话,头偏在了Venus的肩上。
一切来得是那么突然。
被煽情片培养的我我甚至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停止了呼吸。
然后他的爱神惊慌失措地逃离他身边,求助于人。
至始至终我都不喜欢Venus。
借着莫里斯对她的爱,她从他那里得到了多少东西?
而她呢,她却只知一次次宛若施舍般允许莫里斯触碰她。
我不是不理解她心中对于这种"畸形"感情的抵触,但她却实实在在伤害了莫里斯不止一次。
她对莫里斯的那一推,不仅打垮了莫里斯脆弱的身体,更是一举打破了莫里斯那本就很飘渺的梦。
从那一推开始眼泪就一直在我眼中打转。
到最后莫里斯浸足于心爱的大海中才终于落下。
这个老头子心中还怀揣着多少梦?
还有多少已经无法实现了?
我们不得而知,甚至都不知道他最后想对Venus说什么。
正如我永远无法知道去世的亲人还对我有着怎样的话语一般。
或而待到我垂垂老矣的那日,方能体会到这些。
但在此之前,我希望我能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梦,去做,去行动,遗憾越少越好。
这样一来当我直面我末路的维纳斯才不会痛心不已,后悔无比。
夏天停留的如此短暂 有时太阳之眼照耀的太过热烈 却时常黯淡了他的金色容颜 美好的事物有时会凋零 偶然的抑或是受自然的改变我记得那是一个美丽的少女,一身的青春与活力,我记得他们阴差阳错地遇见,他迷恋上了她,或许,只是对于生活和美还有青春的留恋,但是,他已然老去,一切都抓握不住了,等待他的是冰冷的死亡。
杰茜坦然地露出了自己的身体,摆出了和油画中一样的造型,果然,她和画中的维纳斯一样让人惊艳。
这是上天对于莫里斯生命落幕之后的嘉许
在曼彻斯特的一家艺术电影院里,看了一部艺术电影,名字,就是Venus。
电影结束的时候,很安静,没有普通电影院的噪杂,很多人,还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注视着荧幕上走动的名字,聆听着结尾曲。
最初的我,也是如此,很难,很难轻松的从这样一部电影中走出来,轻松的回到现实。
因为它,带给人太多思考的空间。
Venus,是一部喜剧。
一部经典的英国喜剧。
一部经典的英国黑色喜剧。
喜剧在很多时候是可悲的,因为很多人说,艺术是通过悲剧来表现的。
喜剧,让你发笑,忘记痛苦,就象麻药一般。
而悲剧,让你面对生活,思考人生,好比良药。
而这样一部喜剧,很多次,却让人们能沉静其中,思考自己,爱情,人生,到底是怎样的?
两条主线,矛盾的交织在一起。
人生,一个轮回?
是啊,就象一个著名的比喻一样,人,出生的时候,你哭了,他们都笑了,人,离去的时候,你笑了,他们都哭了……当电影结尾再次出现那幅男主人公家里的那幅油画的时候,当男主人公在去世前,来到那片儿时的海滩,把脚伸向冰冷的海水的时候,那是一种对人生解读。
而爱情,却是直线,或者是射线,或者比较不幸的,是线段。
但无论如何,一个轮回的结束和一个爱情的开始,这里是碰撞,是不和谐,是畸形,但最终,却让人理解了,认同了。
对于这部电影,想说得太多,却又很难表达出来。
心中的一些澎湃依然余波荡漾,甚难平复。
讲个令我难忘的片断,算作个结。
在海边,当Maurice终于能够畅然地和Venus (Jessica)相伴来到海边。
这时Maurice已经步履蹒跚……Jessica (J): Are you tired? (你累么?)Maurice (M): Yes. (是啊)J: So, what are we gonna do?(那我们怎么办?
)M: Keep on… (继续走)对于年轻的Jessica来说,恐怕很难体会Maurice的感情。
回到儿时的小镇,回到儿时的海边,得到爱情的他,却没有办法摆脱人生的轮回。
这里,就好像对于人生的一种概括,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你累么?
是啊。
那我该怎么办?
继续走……原文最开始发在俺的博客上,欢迎大家来做客:http://onespace.eu/2007/02/13/venus/
我看到的国内部分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最典型评价就是:80岁的老头色迷迷的骚扰着一个18岁的女孩。
继而,他们骂死了演了这个老头的Peter O'toole。
先不要嫉妒他。
这部电影也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描写着性骚扰——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这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演活了这样一个老头,并且演出了他特有的气质和思想,这部电影才充满了含蓄和细腻。
Peter O'toole能把这么一个外在来说有着极大争议,内心世界又如此复杂和敏感的人物演的活灵活现,本身就是为什么第八次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原因。
他似乎不是在表演,而是直接把人生体验转移到了这个恰好也是演员的人物里。
他并不仅仅直接的表示出对于venus这个女孩身体的迷恋;通过女孩的出现,他更流露出了作为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心灵深处的脆弱和渴望。
他也许控制不了(或是说性格使然)对性的迷惑,但绝不仅仅是垂涟三尺与她的身体。
我不知道这是否能叫做爱情了。
于是,我们看到,他用维纳斯(片名本身)那样称呼她,并把她当作一件艺术品;他也甘心承受着女孩对此的反感和外人对他的不解。
而当他发现他的“爱情”因为年龄的相差被女孩一再认作性骚扰,并最终当作摇钱树利用,他也爆发出“活着还是死去”的愤怒——自然,他也要准备为此付出代价。
这部影片由表及里的挖掘了一个老人的晚年情感。
说它在给某种爱情翻案也好,它都无比的真挚和深刻,并不乏喜剧和浪漫。
这也许也是Peter O'toole电影表演生涯的最后一个里程碑。
AN OLD PLAYBOY简言1,揪心啊……我都担心这些老家伙演这戏会不会真就演着演着就去见卓别林了……古有七擒七纵,O'Toole也该圆满一次了。
老家伙耍起流氓来魅力还大得很……女主角不太顺眼,身材是没话说,那腰,那腿,那叫有材,只是怎么长得跟吴奇隆和张柏芝混合体似的。
2,画面太赞了,从摄影到色调都赞。
几乎是我见过的,拍得最舒服漂亮的伦敦,不再是那么低沉单调,但是又不会像《真爱至上》里那么艳丽花哨,阳光很少,但是处处都让你感觉得到。
镜头很有诗意,选景构图都很用心,导演用了很多道具来平衡画面,所以说家具怎么办很是有讲究的,不能像我们只是考虑实用。
虽然是冷色调为主,但颜色搭配异常出色,看起来是很爽朗温暖。
除了光影对比很有看头外,还有很多亮眼的细节盘活画面,比如说大红色的酒瓶或者是灯光,比如暴露下女主角的大腿什么的……音乐也好,歌曲多是流行,但是琴声和画面的配合就很出色,相对男主角的行为,算是克制的了……3,故事概括就一句话,老牛吃嫩草。
这老流氓……一生绝对是电人无数,而且男女通吃,最NB的是这些人最后好象都没跟他反目成仇的。
可见“泡”的最高境界不是以双性恋身份通吃LOLITA和大叔,而是活到老,泡到死……4,我下的是阳光影视小组的版本,阳光法国论坛的电影很多,不少稀奇片子都下得到,只可惜字幕水平参差不齐。
这次的字幕版本SHIT到不行,所幸这些老戏骨说话利落,参考着字幕一路也就能听下来。
摘抄一段翻译(不是为这句话,我都懒得写这),如果不是我无知了,那该字幕制作者rainsoundwy简直就是……算了,我删除骂人话语XX字片子终段(1小时12分)老流氓步行到一露天剧场,回想自己一生在戏台上的风云,叹出一句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然后下面的字幕:出世还是不出世,根本就是两回事。
太有才了。
丫故意的吧?
TMD还压韵呢
小时候总觉得美国电影和英国电影画质区别很大。
美国电影总带着点朦朦胧胧的梦幻色彩,而英国电影则颗粒清晰全然似纪录片。
其间奥秘我无从得知,因为胶片?
空气?
还是人心?
很多人看英国电影总是在前半段昏昏欲睡,就像读哈代。
平铺直叙的,太过平铺直叙的。
但是切记,不能快进。
美国故事充满了传奇,总是在讲述的间隙里就遍布机关算尽了跌宕起伏。
而英国故事,你一定要按照它的步速看到结局。
那结局不是曲径通幽,那结局不是柳暗花明,那结局,只是在荒凉且开阔的石滩上走了好几里路后看到埋着三个“有不安静睡眠的长眠者”的墓碑后,还有同样荒凉且开阔的好几里路要走。
所以就算相差了几十个春秋,也有默默的爱恨情仇。
维纳斯啊天上的金星,照着老人最后的路。
想要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物,终不过是不够爱所以才拿它们来填充。
所有的冲突,都是因为彼此从对方身上索要的东西不同。
但那都不是爱。
以爱换爱,才不需要任何理由。
不用同情老人,老人能有多少爱呢?
因为让少女出让爱给他,本就是一种牺牲。
不曾捱过也再不可能有机会一起捱过相同多春秋的人,那爱是绝望和丑陋。
更不用同情少女,因为她也不是什么受害者。
她要再活几十年,才会经历到同样的生命苦楚。
老人一味忍让妥协,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而姑娘侍宠蛮骄,也仗着盲目年少。
各自打着不好不坏,略自私也并不邪恶的主意,就这么齐齐下坠。
没有爱,没有爱。
却居然也藏着平凡爱情故事里的那些小阴谋和刺痛,这真让人心碎。
本是形单影只,也不需要相依为伴,还因为相差的这几十个春秋,成就了奇怪的一段路。
我喜欢这个结局,虽然还要在硌脚的石滩上再走上几里路,没有壮阔的树林,也没有跌宕的瀑布。
平凡的少女要带着这段别人的末路回忆独自成长开去,也终于在掩门而去那一抹愧疚的神情后,明白了自己曾经只是风一般烘旺了别人微弱的生命柴火。
终究不算做错了任何事。
英国故事永远是这样,哪有那么多善恶对错。
有的,只是走过的路和前面的路。
电台里每天都要放好几遍的歌。
不过一次只能听一遍,听多了很腻的。
就像今年的电影节我又计划了一大堆,最后只看了两片而已,一部是我想看的venus,感觉还不错。
讲得是一位演了一辈子莎士比亚的老头子的忘年恋。
由于老头子实在老得可以了,对他的本应是刺激且肉欲的内心写照,都带着生之欲的清淡感,总得来说是描述的是生命尽头的感觉。
比较突出的一段是女孩子带了个年轻男孩子去找老头子借房间那一段,镜头忽然变得锋利又忧伤,老头子拖着瘸腿去河岸边散步,走到露天剧场的时候,头脑里各种强压下的噪音之后出现了圣乐,以及那句著名的台词。
在如水的音乐中,火车窗外长短交促的忧伤的景象,就像一双易感的眼睛一样。
在这之前还有些窗台下,故海边,以及洗澡间一些场景,断断续续地背诵着莎士比亚的对白,暗沉沉的,有点冗余和玩赏的英伦风。
但只有到老头子受了少女的冷落,在青春虚幻的快乐和忘却之后,才显出的痛楚,这时候,他去找前妻,他那颗衰老的脑袋猝不及防地低下来,可真惊心动魄。
i did love you........for a time. and for the rest of the time, i was fond of you. more than fond of you. 最后一个镜头结束,满足的感觉漫溢出来,心目中的女孩终于幻化成venus的模样,就像想要在彼此相似的灵魂之间,区分爱和喜欢和回忆之间的区别,却发现这三种情感交相辉映,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回来短短数周,不是在饭局,就是在饭局的路上。
小时候吃惯了食堂,每顿饭不过十分钟,而现在要在饱和状态下苦熬数小时,吃什么都没惊喜。
若看到同座的女伴只稍稍动筷,就端坐在那里拈花微笑,就免不了多干几杯,多吃几口。
而看到甜蜜的小孩子,又觉得嫉妒和忐忑不安,会跟他们抢巧克力和糖。
总之过了一阵烟熏火燎,水生火热的腐败日子之后,我现在又胖又痴呆,变得只喜欢短暂漫不经心聚会。
另,我把这封邮件找出来了,时间是05年4月。
“一次,文德斯在莫斯科转机去日本,漫长的等机过程里出于无聊去了趟厕所,巧遇大岛渚,他从日本飞来,也在此转机,目的地是巴黎,和文德斯的行程刚好成反方向。
咳,他们很平淡地打着招呼,就再也无话了,好像在荒凉的莫斯科机场遇上故人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只在说故事,或者说是转述了一个故事,作为我对我俩关系单方面的一个隐喻,呵呵”收到这封邮件以后,每次路遇故友,我都会用它来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激动不起来。
就像这次在回来的飞机上遇到天耳,本来也应该惊奇的,这位一年四季都穿着带帽子衣服的同学,如今居然不穿带帽子的衣服。
然后我就默默地提醒自己,以后也别穿带帽子的衣服了。
-2007.10.24
女孩微笑着走到众人面前,从容脱下浴衣, 蓝色的丝绒映衬着似雪肌肤,与老人衷爱的油画里优雅的裸体背影完美的合二为一。
他曾不胜爱意的称她为:维纳斯。
“我喜欢的音乐再次响起, 眼泪却流出。
没有这结尾,对我来说这是部沉闷的电影。
初相见时,他是曾经著名的莎翁话剧演员,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
如今过着拮据的生活,偶尔客串一下小角色,虽然老迈蹒跚, 举止不失优雅;她是不停吃着各种垃圾食品,面无表情,举止粗俗的女孩子。
跟所有这个年龄的女孩一样,向往着时髦的都市生活,渴望享受。
她有着俄罗斯、乌克兰姑娘的长相,体型象体操运动员,奇怪的口音。
唯一生动的是她的眼睛。
无需太多美貌,年轻鲜活便胜过一切。
老不正经,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称呼莫瑞斯——我们的男主人公。
当他面对醉倒怀里的少女,不自禁地轻嗅着她的发香时,当他留恋的体味着双手滑过少女细腻光洁的小腿和脚的触感的时候,当他被允许亲吻她美丽肩膀三次时轻柔试探的片刻。
不知他爱上的是少女还是爱上她满溢的青春气味。
或者是年迈的他从未放弃对美的追求。
“柔弱美丽的裸体---人的形体就是如此”老人如是说。
“她让凡人滋生爱和欲望,往往导致愚蠢和绝望那些世俗的情感和行为。
对大多数男人来说,女性身体是他们将见过的最美的东西”垂暮之年对美的留恋无须指责。
世人常情不自禁的取笑着某些丑人儿或者嫌弃某些智力低下的人们的爱慕之情。
似乎美好的爱恋与他们无关。
那些轰轰烈烈的激情游戏只该发生在那些美丽或正常的人身上。
即使是莫瑞斯也嫌弃自己的污浊之气,在靠近少女时也会毫无自信的问:我今天身上的老人味浓吗?
她对他,只不过是利用罢了,憎恶着他的举动又情不自禁的享受着他的乞求似的靠近。
面对着老人的无所作为,也只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在陌生的城市,有人爱着自己总是好的。
很不幸,故事里的女主角们总是要经历辜负、欺骗、歉疚、死亡才能真正成长。
是的,故事刚开始,我们预知这结局.You're gonna find yourself somewhere, somehow. ——我活不了多久,维纳斯,我可以摸你的手吗?
——这句台词可从没听说过。
——当然,我也只是力不从心。
——感谢上帝 ——可我仍然对你有理论上的兴趣。
——你想过我没有?
——在医院,一直在想你。
——你想我什么了?
——我想到你的身体, ——那一部份?
——你的头发、你的脚、你的腿、你的后背、你的眼睛。。。
——我的眼睛?
——你的睫毛、你的阴部。。。
——噢闭嘴。。。
老人嘴角上挑,浮上迷人的微笑,风流不羁的神采宛若重生。
女孩猛吸一口烟,沈默片刻下定决心似的说:——你可以摸我的手。
老迈的人配上年轻活泼的配乐,感觉非常割裂
she doesn't deserve him..我能否把你比作夏日?
我也是看过Jodie全裸的人了
#2131# 如果你看懂了这部电影,就会看懂人生。
痴迷色情的文青老了的样子,享乐主义大胜利
完美彼得奥图
对他来讲 她就是他的维纳斯 她的一切都美 她的美貌与神情 她的粗鲁与下贱 无所谓 因为她是他的维纳斯
关于衰老的经典之作。
一部有点怪的片子,说不上喜欢,古稀之年糟老头勾搭妙龄叛逆少女,生命不止,追求不止。但我理想中的老年生活依旧是传统的恬淡平和,我不想要一个荷尔蒙分泌旺盛的老年生活,荷尔蒙还是留给年轻美好的身体去挥霍吧。但是如果真的喜欢,那便去追求,这才是老头超出常人的勇气吧,而且他很绅士,不强来。
拥有过的,必然会失去,但是这不是遗憾,那些以为曾经拥有过而其实并未真正得到的才是真正的遗憾。
【长沙英国🇬🇧电影展打卡】
這部戲我看得很不舒服,因為P. O'Toole我從來就沒看舒服過,但無可否認他是個很好的演員。不舒服的原因之一是幾個演員年歲太大,特別是P. O'Toole,都七十好幾的人,還要在里面裝一回被愛情敲昏頭腦,活力再生的模樣。被小女孩掐胸口,用自己辛苦拍戲得來的一點錢買禮物哄小女孩高興,而小女孩轉身就找年輕男孩happy去了。風燭殘年的老人啊,真擔心這些演員演著演著就此掛掉~汗!看著主角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挺心酸的唉……我看得不舒服,所以給“還行”算了。如果主角年輕點我就舒服多了,因為不用擔心他演著演著掛掉。
多加一星给男主
当我们要开始真正谈话的时候便是永无止境的沉默//能够理解老去的人对于年轻的渴求 仿佛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本能 大概是克莱尔的膝盖 恩娇的脚踝 是对生命力的渴望//年迈对我而言最可怕的是最值得信赖的自己在精神在肢体上逐渐不受控
距离考高党还有一小时15分钟,先见识一下资产阶级社会腐朽混乱的男女关系🤣国外拍老人有关题材的电影比国内多元,但本片让人不适,不断想到sister carrie,进城即堕落,这种故事21世纪还在不断上演。
不好看,你抽我,要不,我抽我也成。
想把老少恋拍好还是有些难度的,很容易就滑向老不正经的猥琐感,所以本片前大段时间里老人和女孩相处的情节让我有些矛盾,观感上会有些不适但又并非不可理解。年轻时本就风流的老人深谙撩拨套路,但似乎更多来自年迈染疾的身体对年轻鲜活的渴望与靠近。前一秒他不过是个色心不死的老家伙,后一秒他又是风烛残年想抓住生命最后亮光的哈姆雷特,Peter O'Toole让后者属性更加有信服力。我依旧喜欢老年笑话,老头子们之间的戏都非常好看,教堂跳舞,咖啡馆打架,这些都是生活。P.S. 用了Corinne Bailey Rae两首我最喜欢的歌~ 三星半
2.5⭐,哔站删减了。老男人有什么好心疼的,他觊觎年轻女孩的青春、肉体,当然得付出点代价,厮混大半生,将快乐放在第一位,怎么看都是女孩亏了,还整得救赎了女孩的样子,老男人就是人,人有追求快乐的权利,是吧,对男人也太好了,专门给本身功成利就老男人拍电影让人关注老人的孤独也想追求青春爱情快乐?差不多行了。“对一个男人来说,女人的身体可能是他一生所能见到的最美的东西。那对女人来说呢?是她的第一个孩子。”😅😅😅说的什么哔话,强行为女人定义啥是最美是吧,差不多行了,这样死了真的便宜死了。
“我的女演员”指的是Venessa Redgrave
原来三个爷爷都去世了,最后一位是Leslie,上个月走的,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