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迎风的青春,这部剧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需要积蓄、需要沉淀。
因此,我更愿意把这部剧分为前后两个内容去看待。
前半部超级平常,特别适合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当一个背景音来播放,听着苗苗、李肆的青春,是那些看似平常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就像生活中我们根本不会在意的日常琐事,它们没有节日的加持,没有特殊的含义,悄悄,悄悄地完美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根本无法发现,也很难形成清晰地记忆刻在脑海之中。
然后有一天,这些细碎的、模糊的内容在一瞬间积成了巨大的能量,爆发,爆发,然后轰然倒塌,让你泪流满面,让你无比思念,让你拼命地想去抓,却根本抓不住。
而这就是后半部剧带给我的感受。
在最后几集中,李肆的癌症,袁勇的死亡、杨松柏的意外,如洪水般接踵而来,让人无法喘息,仿佛这不幸没有了终点,但这就是人生最写实的部分,幸福,痛苦,你要接受这种突变,但你千万不能讲人生停在这里,命运要你做的便是在体验过幸福和痛苦之后重新站起来再去寻找或者再去创造幸福。
你要带着这份痛苦,才能更加珍惜手中的幸福。
你才能知道在幸福来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不再轻易放手。
毕竟,迎风的青春才更加美好。
嘿 李肆在我们离别二十年后我终于跨过了长大三十七岁的我无法年轻又不苍老你知道吗时间过得好快啊那些清晰的脸庞那些葱翠的年少都在岁月里如水般涓流通讯录上的人越来越少了微信群也都是免打扰很多人还没参加婚礼就 已经见证了葬礼有很多事已经忘了有很多人再也见不到了那些遗憾的青春终将成为过往我们开始渐渐老去可是这春光依然灿烂心里的少年也从未离开愿我们年轻愿我们勇敢愿我们永远对爱真诚愿我们一直怀念彼此谨以迎风致故乡致年少
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迎风的青春》这部剧,看到演员是孙千和翟子路,看到大主题是关于青春年少,便立刻点开了播放。
但看的速度远没有剧透来得快。
刷到了李肆离开的片段,评论风向骤变,讨伐编剧成为了主旋律,讨伐着为什么要把死亡写进这片澄澈的油田。
所以我加快了观看的脚步,想自己感受剧情的变化。
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刚刚看完第30集(但发布的时间距离看完已经过去了很久)尽管已经有了预设,但看到李肆确诊肠癌的片段还是有些挣扎,李肆肠癌的剧情在本剧中算是相对轻描淡写了,抛开任何网友的评价,我反而觉得这样的轻描淡写是好的,也许是想尽可能让角色和观众从死亡中抽离,但离开的阵痛也随之而来,蔓延至余生。
李肆用自己的风格和大家道了别,可好像大家都忙着守护善意谎言,还没来得及跟他道别拥抱,告诉他于自己人生的重要性。
在没开始看之前,我会联想到《请回答1988》,但在看完后,我想说《迎风的青春》是苦难的,是将那些泛泛于尘世的困与苦都写进了这片油田。
感情不和的夫妻、小时候耿耿于怀偏心的家长、诈骗犯的女儿、孤儿的生活、“村中村的少年”、连学习机会都无法拥有的青春、后天聋哑、后天无法行走、年少最好玩伴的离开,等等......这是一座小城,但在小城内写满了悲欢离合,好像总会让人对照到自己的生活。
我们叫嚷着父母不够了解自己,父母是偏心的,和父母之间有一条无法跨越的横沟。
这是戏剧,但也是众生困苦的缩影。
来不及道别的有太多,但好像生而为人我们确实无法从容的面对起落和死亡。
我不会去想如果李肆还活着的话,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我只是一直在思考李肆离开后他们过得还好吗。
苗苗是不是少了几分锋芒,在节假日时他们会不会偷偷想念彼此到哭泣。
看到每年李肆生日苗苗都会准备蛋糕并拍照留存好时,也验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有些人是阶段性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但影响从不是阶段性,而是无线绵延在未来的生命线中。
随着见得多了,我们看到过很多中淡然离场的故事,提前拍好遗照,为自己的葬礼录好视频,希望亲友们可以笑着参与这场道别,可关于永远无法再见这件事情,我们很难从容,我们面对遍布全身的思念和无力,很难草草了事的告诉自己“没关系”。
打开弹幕看到有人说“那苗苗会不会一辈子不婚”,我想会吧,似乎这样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重情义的人,该如何释怀陪伴自己了近乎一整个年少青春的人呢,在许诺彼此一定会在的未来里,又要如何形单影只的向前冲呢,难道真的是如那些花哨的文字一般,带着另一个人的力量向前吗,好像在这样漂亮话背后有太多的难以实现,和内心的崩溃瓦解。
我只希望那些无法淡然接受的,就都慢点抵达吧,让我们都再看看沿路花开,再铭记一些有彼此的时光。
两代人的故事,两代人的乐子十七岁的贾代玉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和对象私奔!
结果:未遂。
以车子半路抛锚,被分手而结束十七岁的程苗苗也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去香港迎接回归!
结果:未遂。
以伙伴被蜜蜂蛰而告终
故事从妈妈贾代玉的私奔开篇, 引出了女儿程苗苗的17岁, 母女俩都在同样的年纪做出了同样冲动的选择, 先后展开了一场半路夭折的离家出走。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这部剧把两代人的群像故事都讲得特别鲜活有趣,父母也有孩子气的一面,孩子也有小大人的一面,“迎风的青春”本质上展现了两代人的青春。
已播的这几集开头都是以贾代玉年轻时的故事作为序章,正片开始后却更多呈现了苗苗的故事,有一种微妙的应和感——俩人有着同样的少年心性 ,但也有着不同时代的思想代沟 , 当初的少年人长成了大人 , 又迎来了新一代少年人的故事。
看下来只觉得母女俩年轻时的叛逆如出一辙,让人好笑又感慨,或许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其实都一样, 有很多勇气和想法, 但不是所有想法都会有理想的结果。
很有意思的是 , 剧里在呈现不同年龄层的群像时, 采用了很有喜感的方式。
林七四人组主打一个脑回路奇特:先说冤家姐弟,程苗苗程芽芽日常给对方挖坑 , 逮到机会就告状,结果坑人也坑己,更多的时候还会误伤到李肆 hh,不免让李肆发出“怎么你们姐弟俩斗法,受伤的总是我”的控诉。
至于程苗苗和李肆, 更是将好心办坏事贯彻到底, 再离谱的计划也一个敢说一个敢做,苗苗心血来潮说要去香港 ,李肆想都不想就拍大腿支持 ,动用钞能力攒饭局拉芽芽入伙,在挺苗苗这块儿李肆绝对认真。
四人组假装大人,一起攒钱、一起学粤语、一起“品”咖啡, 哪怕是最正经的胡秋敏也总是被带偏了画风。
切回中年父母组, 也是很有自己的乐子。
妈妈团一起练舞一起吐槽杨松柏:“他对你哪儿好 , 连好好说话都不会”“有本事的男人,女人穿啥他都不管, 没本事的男人,太平洋他都想管”简直金句频出, 有时候真想让贾代玉开个班 ( 不是)
每一次妈妈团聚在一起我都格外能感受到女性之间的友谊传递出来的力量,碰上办事利落的牛玲玲和脾气火爆的贾代玉,胡悦的爆改也是迅速安排上了 , 就要一起穿短裙,就要一起出风头 !
在家里, 贾代玉发脾气, 程鹏飞浇熄火 ; 牛玲玲护犊子, 李大海揍犊子 , 夫妻拌嘴搞笑多多 , 完全演出了我印象中那个年代的父母不同的一面。
有趣的父母撞上有趣的孩子,两代人之间的相处也乐子不断,前有苗苗声东击西,一边指导老妈练舞,一边和芽芽打配合干坏事,年轻时机灵胆大的贾代玉也逃不过闺女的千层套路;后有李肆搬运李大海库存,靠爸爸的存货养自己的梦想 hhhh要么说孩子是来讨债的呢, 日常就是四人组鬼点子不断, 家长们接招花样百出, 只有我看得喜滋滋。
总之,看到现在真的让人觉得非常快乐,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专属故事,其中的酸甜苦辣并不相同, 尽管我们不一定出生在同一个时代, 但我们总有着许多相似的情绪和念头 ,这也是这部剧很让我心动的一点——它真的有勾起我很多青春的回忆。
一口气看了4集,感觉还不错,就是有些吵,感觉每一集的一半时间都在吵架,然后剪辑有些奇怪,比如爸爸对女儿哪里,莫名其妙的开始了谈理想吧啦吧啦,还有上一秒还在挂照片下一秒就推门进来去吃牛排,这两个情节加的有些突兀,有些观感上的奇怪,然后女主人设有点奇怪,不是很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坑弟弟,难道就是因为偏心?
可是妈妈也有解释并没有偏心。。。
就先这样吧
看了一集就惊呆了,油田职工97年住的房子真大啊,那个时候貌似还是分配房子吧,油田领导也就70大的房子。
感觉不像是油田子弟,更像是京圈部队大院。
然后画面里还出现了水上的钻井平台,我国貌似从08年才建成半潜式钻井平台,97年那个时候还是靠陆地上的磕头虫提油的吧。
王老师家身为油田家庭竟然可以生二胎,在那个时代难道不应该革职吗?
开分了,竟然过6分了。
这个针儿我还真就叫上了。
故意的是吧?
故意恶心完观众又嘲笑观众是吧?
创作组是不是这么想的:我就恶心你们了?
你们这些屌丝观众怎么滴吧?
恶心你们,你们也得受着。
不信?
我买水军把评分推上去。
你们能怎样?
行,够嚣张!
…………这部剧就是编剧故意恶心观众的。
用开头几集引大家。
用青春,轻松,快乐的青春主角团来吸引大家。
让大家喜欢上苗苗,李嗣,胡子,芽芽。
看开心了吧?
上头了吧?
想追了吧?
嘿嘿,开始慢慢下毒了,开始慢慢喂屎了。
扔出一个袁山青。
让她一步步的吸收主角团的气运。
让她一步步取苗苗而代之。
先是芽芽,跟被她下了降头一样。
无脑帮她。
为她放弃原则,后面甚至想要为她顶罪。
后面又给苗苗爸妈下了降头。
芽芽因为她受刀伤,爸妈没怪罪。
芽芽显些顶罪,爸妈也不生气。
后面甚至干脆替袁山青养起妹妹。
为了更大程度的恶心大家。
编剧直接把李嗣写死,让苗苗永远困在青春,单身20年。
最后,曾经幸福,简单,热心,活泼的苗苗。
成了永失我爱的孤家寡人。
而恶毒女配袁山青,顶替了她,带着妹妹进了程家。
跟成家三口组成了新的五口之间,开心的吃着团圆饭。
所以,编剧是懂得怎么恶心观众的。
一開始看這個劇名的時候,就覺得這麽青春的劇一定好看。
並且從開頭這部劇就講述的是溫暖的家庭氛圍,互幫互助的摯友之情,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畫風就開始變了。
或許是從袁山青攔著程芽芽,讓他那通緝犯的爹逃跑時,這部劇註定結尾就不會討喜。
沒曾想還真是這樣,這部劇到底誰是男女主,誰才是最重要的故事線?
難道不是李肆和程苗苗兩人才是主角嗎?
看了袁山青的大結局之後,這部劇幹脆改名叫:《袁山青的青春》好了。
直到最後她也是最幸福的那個,甚至她的妹妹也有了完整的結局。
一直以來,觀眾們最討厭的就是強行爛尾,還有給女配加一些莫名其妙的戲份。
而這部《迎風的青春》就是如此,飾演袁山青的女演員在演員表上都不知道排到後面多少了。
可不管是劇中的戲份,還是網絡上發布的剪輯預告,都是袁山青的故事。
當時在看到她求著程芽芽不要報警的時候,就對這段情節感到非常下頭,這又當又立的角色是怎麽想出來的。
但沒想到這是,這樣的情節還只是這部「癲劇」的開始。
都知道李肆和程苗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並且李肆一直都喜歡程苗苗,兩人的媽媽又都是好閨蜜直到強小娃的的出現時,大家還在擔心這是要上演天降贏過竹馬的戲碼。
但怎麽想也沒料到,編劇竟然把李肆給寫死了!
讓他得了腸癌還不夠,後面直接說李肆是離家出走了,但直到全篇結束,李肆都沒有再出現過。
每一個細節都在告訴我們李肆早就死了。
明明大結局每一個人都有好結局,卻給李肆了一個這麽刀的結局。
當時所有人知道李肆的腸癌以後,所有人都開始關心他,特別是看到李大海對著神明祈求能不能用自己的命來換兒子的命。
看不明白這劇情設定到底給整部劇帶來了怎樣的意義。
合著全劇看下來,就袁山青和程芽芽二人過上幸福生活了!
在最後一集大結局中,程苗苗考上了大學也當了6年的記者,但她的身邊再也沒有了李肆。
於是她辭去了穩定的工作,買了一個二手房車,一個人到處旅遊,過著懷念李肆的生活。
而強小娃當了老師,胡秋敏當了拍賣員,還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也非常幸福美滿。
接下來就是最癲的來了——袁山青與程芽芽結婚了。
並且當時的聾啞妹妹小紫竟然成了賈代玉與程鵬飛的女兒,並且還叫袁山青嫂子,兩人從親姐妹又到了嫂子關系,原來是因為當時袁山青把袁勇殺了,之後沒人照顧小紫。
於是程芽芽一家覺得收養小紫,為了給小紫一個完整的家庭,就幹脆說自己的父母是她的親生父母。
好家夥,從頭到尾男女主都是為了給袁山青一家鋪路啊!
到最後,袁山青不僅收獲了幸福的愛情,就連妹妹也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庭,女主反而還失去了李肆,只有女配一家幸福了,這所謂的大團圓結局怎麽就只有女配幸福了呢?
最令人心疼的就是李肆和程苗苗了,兩人本來是這部劇的主角,一個得了腸癌英年早逝,一個失去摯愛孤獨一人。
到頭來連自己的父母都有了新的女兒,讓程芽芽與袁山青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樣看似團圓實則BE的大結局,實在看得人生理不適。
完全沒有一個輕喜劇該有的樣子,並且結局也並沒有給觀眾們帶來任何有關成長、家庭的意義。
留下的只有心疼與生氣,與一開始這部劇所展現的情節背道而馳。
劇名是《迎風的青春》,青春的確是有遺憾的沒錯,但是也沒有必要是這麽狗血的死亡吧?
莫非迎著的風是冬天冷成刀子的刺骨寒風嗎?
最不能理解的就是編劇為什麽要給袁山青這麽多的特例。
你們能懂在大晚上看著她和程芽芽結婚後的無措和憤怒嗎?
血壓都給我幹高了。
程鵬飛一家也是離譜,放著自己的親生女兒不管不顧,連一聲問候都沒有,倒是對自己的養女上心的不行,本末倒置。
在整部劇中,除了女主之外,她其他的發小和朋友都擁有了幸福和圓滿的結局。
編劇寫出了自己的劇本,導演順利拍完了全片,而只有觀眾和程苗苗李肆則是受到了傷害。
這一回我可算是見識到了,真有電視劇能臨到了大結局了,再來虐女主成全女配的劇情。
改名吧,叫迎接风暴的青春,没看结局的时候给了3星,导演编剧水平有限但正常,看了结局,不是水平有限而是让我恶心,这是什么精神病的剧,剧里的女主最后仿佛被所有人抛弃了,养着别人女儿的爸妈,娶了绿茶婊的弟弟,死了的青梅竹马,还有被困在过去的自己,编剧你还是人么?
全剧最贱的袁山青居然混了个最好的结局,整个程家就是那个大冤种,袁山青一个剧里的女三最后成了她的传记了,这剧想告诉观众什么?
好人没好报,祸害大团圆么?
靠说一套做一套能钓来大冤种么?
从她包庇袁勇那一刻开始,她就不配得到任何人的爱,一家家敲门说自己是受害者,说自己不会包庇,结果呢?
明知道她爸是个亡命徒还把他藏在花房,那么多人的安危她一点都不考虑,但凡有一个人发现了她爸那就是个死,别人帮了她那么多,就没有一点愧疚之情么?
她爸给她仍点钱她还挺感动,那他妈是别人的命钱,,你用别人的命钱发现父爱了,我就问问不恶心么?
她坐牢,那是她该,她要是早报警根本不会有后面这些破事,袁山青这个角色真的让人恶心透了,骨子里就是坏的,胜在能装会演,一家家敲门唱戏么?
说白了不就是为了让别人同情她演的戏么?
芽芽最后我都很讨厌了,这剧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好人没好报,李肆居然能被写死,什么东西,饭碗饭碗放嘴边都吃不到的蠢货就是这个编剧
原本打打闹闹的日常,挺好的!
原本97年的高中生生活,很有代入感!
原本田宇、贾冰这些人演的都挺不错的!
怎么就冒出来袁勇、袁山青这段,而且这么又臭又长又狗血的呢?!
袁山青的故事不是说别的,通缉犯的女儿也不是说不能理解,可是没带入感懂吗?!
离我们太远了懂吗?
狗血懂吗?
尤其是芽芽的行为,就是个小伙子看上了这个小姑娘,最后居然结婚了?!
那一下就把他们一家子对袁山青的帮助就变得不纯粹了啊!
怎么就成了知恩图报了?
成白莲花了?
成王子救灰姑娘了?
这剧情不俗吗?
不别扭吗?
不觉得又啰嗦又没意义吗?
把青春当什么了?
最后让李肆死,绝了!
总要有个合理的理由吧?!
怎么年纪轻轻就肠癌的?
铺垫的不够啊!
逻辑不清啊!
最后李肆受不了折磨父母,自己独自离开?
不是!
编剧没爸妈是吗?
这么可怜都,连儿子死前最后一面都不安排啊?!
这不显得李肆太自私了?
不显得玲玲这对父母就跟被惩罚似的?
你就这么定义青春啊?!
至于伟大的女主,三十多岁独自开个房车在青海无人区是怎么有的那么精致的37岁蛋糕和那么精致的妆容的,都不值得一讨论了!
编剧要是没生活,就去体验一下,拜托了!
在袁山青包庇袁勇之前,我是打四星的。
这个情节出来后,直接降到一星了。
就像一道还可口的菜,厨子非往里放蟑螂。
你看着菜里的虾啊,鱼啊,肉啊,觉得还是很想吃的,但偏偏这菜里有蟑螂,你下不去嘴了。
袁山青这条线,已经变成了蟑螂!
为什么袁山青要包庇袁勇?
哦,父女亲情,血脉相连。
多么深刻的人性探讨?
多么体现人性的纠结与挣扎?
多么体现创作团队情感与内心的细腻和柔软?
屁!
都是伪善!
高高在上,隔岸观火。
泥占不到自己身上式的善,都是伪善。
他们希望袁山青保留着父女亲情,血脉羁绊。
他们希望看到袁山青的挣扎。
挣扎个屁。
在袁勇诈骗了那么多人,害了那么多人的情况下。
在罗政的奶奶死了的情况下。
在袁山青口口声声说袁勇犯罪跟她没关系,说她最想袁勇最抓,说不会包庇袁勇的情况下。
在他接受了那么多人的捐款和帮助,甚至连罗政都给她捐款的情况下。
她有什么资格挣扎纠结?
有什么资格谈父女亲情?
想谈?
想纠结?
想包庇?
离开学校,接受警察的调查,把大家的捐款还回去,把大家给她的帮助还回去。
再谈,再纠结,再包庇。
主创人员们,当你们不停给袁山青加戏,想在她身上看到情感纠结的时候。
那些被袁勇骗了的人在你们心里吗?
罗政在你们心里吗?
当袁山青选择包庇袁勇的时候。
她和那些被袁勇伤害过的人,和那些帮助过她的人,就占到了对立面。
谁是善谁是恶?
还是你们想让那些被坑的人,继续发扬风格,用牺牲自己利益和情感以及立场的方式,原谅你们自以为塑造的很好的“无助少女袁山青”?
你们把注意力和情感给了袁山青,却对真正被害的人视而不见。
这就是伪善!
这就是价值观混乱!
你们把原来正义阳光的芽芽,变成了见色起意的伪君子。
他要不是伪君子,为什么在袁山青阻止他报警的时候,妥协了?
他的正义呢?
他的善良呢?
他口口声声说的,无论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袁山青,都会选择帮助呢?
当袁勇出现的时候,真正需要帮助的难道不是那些被骗的人吗?
他不应该帮助他们抓住袁勇,让他受到法律制裁吗?
哦,美丽无助的少女,让他的善良抑制不住的喷发。
甲乙丙丁的受害者,勾不起他一点涟漪?
你们看看自己塑造的袁山青和芽芽,已经变成了个什么玩意?
实在是因为不能打0分
刚看开头的时候和亲友吐槽 程苗苗和李肆家太幸福了总担心后面编剧要发疯 结果= = 果然我们还是太懂国产剧了
emmm开头就不是很懂了,国企还是油气行业,80年出生的姐姐为啥还能有81年的弟弟?是编剧导演太年轻理解不了七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吗?也太悬浮了
。
中国版的1988,什么时候会出现
请把年轻人的部分全部剪掉。我想看中老年爱情故事,这部剧的老年组还是很不错的。青年组就是粑粑。因为把我哥和辩论,我挺喜欢两位演员的,可惜导演搞出的年轻线就是个伤痛青春大集合,一男一女俩转校生一出现,就没看的欲望了……导演:贾冰啊,这次的片酬是50万,林静是你的白月光,曾黎是你的媳妇儿,还有其他问题吗?贾冰:导演那你把卡号发我
好喜欢苗苗
半夜睡不着,评价一下。首先对于我个人来讲,第一集的开头是我判断一部剧好不好看的重要因素。所以编剧可谓是掌握了爆款流量密码,开局一些似是而非的“慢点,轻点,我来找”这样的台词设置和场景设置实在令人恶心。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心脏眼脏。此外,想还原过去的日子能不能尽量和过去贴合一点?给我感觉就是一个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想象出来的1997,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手机。整部剧都充斥着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不和谐感,女主经常说啊我的1997啥也没有,我们条件不好不像你们能享受,但是从衣食住行这些生活条件以及基础设施来讲,超越了几乎97年70%以上的人。再说回表演,父母辈发力稳定,刘琳老师的舒适区,也是为了刘琳老师看的,只有曾黎老师可能不经常演这种角色,融入的不是很好。
看完了,很不错的剧,结尾有点遗憾但也可以接受,谁规定了青春剧就要he。袁山青也没有评论讲的那么不堪,她做法也都是可以理解的,感觉恶语相向的应该都是演员的黑粉,对人不对角色的
善良大方的人得癌去世,可爱的开心果孤单一生。罪犯的孩子一边用着受害者们的筹款治病,一边包庇罪犯。(涉及到她利益时才举报)姐妹俩像寄生兽一样霸占了家庭的宠爱,唯一的女儿却成了“外人”。最后徒留李肆父母、好干部伤心一生。这部剧应该叫《罪犯姐妹的幸福一生》不懂这剧宣传什么价值观,好好的一锅粥,最后几勺变成了屎,不该看这部剧的。
就开头好看,很难不怀疑这崩坏的结局是为了掩盖中间一大段平淡的剧情,惨淡收场不如炸得轰轰烈烈
编剧疯了。。。
年度最烂😅袁山青出现开始,剧情逐渐走偏,烂成这样编剧也是牛的,袁山青前期表现得那么恨,后期原谅的真轻易啊!程芽芽前面那么正直,怎么罗政就不是你同学吗?李肆后面居然死了也是牛,真疼痛文学是吧?前期铁三角,后面请问还有胡秋敏的剧情吗?真就青芽的青春呗!避雷编剧!
两代人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相处方式分分钟戳中笑点,好看!
贾代玉怒怼前任名场面爽s我了,就这个牙尖嘴利爽!
目前只能差评,女主弟弟居然演的是初中生,结果笑起来眼尾纹都炸了
群像的刻画值得一夸,两代人的生活讲得都挺有意思的,程家从姥姥姥爷到姐弟俩,亲情线超级戳我
孙千和程苗苗还挺搭的,她演这种活泼e人完全没有违和感
李肆总是能让人又心疼又想笑,看着他肿成猪头的样子笑的我都岔气了,倒霉圣体真不是说说的
劇名是《迎風的青春》,青春的確是有遺憾的沒錯,但是也沒有必要是這麽狗血的死亡吧?莫非迎著的風是冬天冷成刀子的刺骨寒風嗎?最不能理解的就是編劇為什麽要給袁山青這麽多的特例。你們能懂在大晚上看著她和程芽芽結婚後的無措和憤怒嗎?血壓都給我幹高了。程鵬飛一家也是離譜,放著自己的親生女兒不管不顧,連一聲問候都沒有,倒是對自己的養女上心的不行,本末倒置。在整部劇中,除了女主之外,她其他的發小和朋友都擁有了幸福和圓滿的結局。編劇寫出了自己的劇本,導演順利拍完了全片,而只有觀眾和程苗苗李肆則是受到了傷害。這部劇幹脆改名叫:《袁山青的青春》好了。直到最後她也是最幸福的那個,甚至她的妹妹也有了完整的結局。這一回我可算是見識到了,真有電視劇能臨到了大結局了,再來虐女主成全女配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