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中女人
Kona fer í stríð,进击的大妈(台),Woman at War,A Woman at War
导演:本尼迪克·埃灵格松
主演:哈多拉·吉尔哈罗多蒂,约翰·西格罗森,胡安·卡米洛·罗曼·埃斯特拉达,乔伦德尔·拉格纳松,苏威·阿纳斯多特,贡纳·贝西·比昂森,海尔加·布拉加·乔斯提
类型:电影地区:冰岛,法国,乌克兰语言:冰岛语年份:2018
简介:社运者的成母之路!无人能阻挡进击的母亲!五十岁的汉拉,是一位耐心、性格和善的合唱团老师,但她除了老师的身份外,还是位激进的社会运动者。一通电话,带来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即将成为人母的她,面对冰岛境内破坏环境的工业发 展,以及孩子的到来,即将成为母亲的她,该如何面对这些生命中的困难与意外? 来自冰岛,曾参与拉斯冯提尔..详细 >
啊,蠢人是真多啊。还好,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个魔幻的世界快速的打了蠢人的脸。
白左挺好,不过自视太高就不好了
我挺喜欢脑海中的乐队这个设定的
75/100 无意对片中主角的社会政治思想与立场做评价,就电影本身来说有很多出彩的镜头和设计,也注入了一些幽默元素,相比于之前看过的冰岛影片,有了更多了生机与色彩,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冰岛视角
以环保之名破坏public infrastructure,一旦无法接受这个设定整部电影就看不下去了。自带BGM效果第一次看是有趣,贯穿全片就只觉得毫无意义。
一个精神病人的大型双标现场。环保就得这么极端吗?你这么环保你过原始生活去啊,用什么电,多不环保。开什么车,多不环保。跟中国有沟八关系,漂亮国少污染世界了?自带乐队BGM,倒血霉小哥还算是有点亮点。就这,也就只能作为西方阵营的一条走狗了。
中国想在冰岛发展重工业,结果女主左手长弓右手炸药,以钢铁神经对抗到底。电影处处透着冷幽默,无论1984化的社会监控还是无处不在的背景音乐团。作为一部女性电影非!常!好!玩!
台译名真够垃圾。女主射无人机和在苔原上奔跑的一段太帅了,随时随地出现的乐团和女歌手太可爱了,如果没有这些小小的巧思的话观看体验就真的普通了。
#VIFF2018# 终于来了,又一次的打破电影常规套路,如果是一个大女主角精彩的独角戏和随之展开的剧情设置是亮点,那对于配乐新颖地融入整体,运用间离效果,达到一种辅助塑造氛围和描绘人物经历的出奇效果,堪称惊艳……至于什么女性环保恐怖主义云云的,都是侧面,应该是编剧制造的对于主人公先后的行为,由刻奇,到狐疑到同情的完整共情体验…接近完美的北欧神片没跑了……
7.5。自带bgm小乐队的女主第一次见;不论干点啥,体力需求第一了;中国没有fb谢谢。本片涉及的两种观念可能又是国内主流价值观难以理解的了。
阴冷潮湿的色调,北欧电影一贯的冰冷感,有点冷幽默,六人组乐队增强了一些幽默感,却没有特别融入电影中,乐队及再三被抓的旅人,手法用多了便无感,乌克兰这条线肯定是有别的承载或指代,但用来结尾就显得割裂了,削弱了前面的表达力量,致使主题混乱了一些,有点小意思吧~
看不进去
3.5.
讽刺幽默的风格!但又很轻盈。
W&M film festival. 本来是冲着冰岛去的,意外地遇到部好片子~亦庄亦谐糅合得真不错,立意很胸怀天下,也有柔情。最后因为柔情去了乌克兰,一片茫茫大水又胸怀天下了。。ps 冰岛的观光要素这里都全了(除了陨石坑)
荒诞属于北方人
风格迥异的冰岛文化呈现。用乐器协奏出内心活动的具象化,非常浪漫的形容了属于北欧人的顽固。冷中带暖的风格跟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差不多,地缘因素吧。
冰岛那么美 地球本来那么美 不要去破坏她呀 另外冰岛人真的好爱音乐啊 可爱
教出一个冰岛环保少女
玩得很高级,可是内容很虚,不思辨不讨论反而着重山野探险闯关,混杂其中的女性主义又不伦不类有点essentialist的意味。不过2018年的电影,竟然预见了今天的激进环保主义、俄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