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
Le grand chariot,大篷车,破碎的月亮,The Plough
导演:菲利普·加瑞尔
主演:路易·加瑞尔,艾斯特·加瑞尔,弗朗辛·贝尔热,奥雷利安·雷克因,阿斯玛·梅萨乌丁,达米安·蒙金,莉娜·加瑞尔,玛蒂尔德·韦尔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在巴黎经营传统木偶剧院的一家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立场,但父亲与祖母的相继过世,让年轻一代开始思考自己应何去何从。这部家庭小品的灵感源自法国电影大师菲利普·加瑞尔父亲的真人真事,导演的三个子女在片中同台贡献了精彩表演。影片叙事沉稳却不失温馨幽默,消解了死亡主题带来的压抑,三代人的情感羁绊也从微观上反映出法国社会文..详细 >
【13thBJIFF】
@EFM 喜欢这个片名。le grand chariot双关的很有趣,既是演木偶戏的大篷车,也有北斗七星的意思。父亲就是整个家族的坐标系,子女一辈在这种保护之内,同时也是束缚之中,充满责任与自我之间的张力。真兄弟姐妹演起来可真是自然啊,特别是名字都没变,不愧是老爸量身定制的剧本!同时也感觉像老爸封山之作,现实生活中演艺事业的接力棒传下去了,比木偶戏要好的多,拍这部戏的时候老Garrel应该很开心吧。
依旧赏心悦目,每年必等加瑞尔和洪常秀
很娴熟 没意思
2023BJIFF#我承认我get不到“高级”的法式电影行了吧!所谓“处理轻巧、暗含技巧”可能对于专业影评人来说十分受用,但是对于普通观众就是顶级折磨;所谓“木偶隐喻着操控、传承束缚着自由”等等深刻的主题,在普通观众眼里就是90分钟毫无情绪起伏的一幕幕家庭日常……
贵在对旧秩序老传统逐渐消散的坦然接受,希冀于后代在热情消退后家庭离散后重新找寻道路的新生。
亲人离去后,整个家庭陷入混乱后的压抑和歇斯底里的疯狂,表面平静如水的家庭,内里是一团波澜,喜欢看这种有关家庭的电影,家里每个人经历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反应,玩偶的几场戏承接了几个情绪点,结局截然而止,但情绪依然在弥散。
片子里的细节:一双替她解开腕上锁扣的手,紧紧挽住孩子的奶奶,电话里凝视着前方的母亲的一张脸,从戏台上木偶里脱力而落下去的老人的手。目光和情感的接触是我们和他人建立情感的基础,对它们的注意揭示了生命中一些重要的时刻,这是优先于道德判断甚至理性认识的。这是影片内在连场的逻辑,它因此放弃了另一些重要的东西,这也是导演自己的视角了
#BJIFF2023# 太缓慢了,剧情也很一般,不过整个气质还挺老派的
BJIFF 13th @小西天 静不下心来看的话,没办法体会传统迟缓的叙事美感。或许想表达传统文化随时代而消散?(这也不是什么新议题)我看到的是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与谁一见钟情/大发雷霆。
On regarde rien mais on voit tout, tout ce qu’on a apostasié.
@SFC梦境与现实中的父亲给予子女指导。拆棺材上的十字架,不信神。从手布偶到提线木偶,自己的人生能否把控?理想与现实,什么都抓不住。舞台背后画了北斗七星,照样被雷劈烂。细节到位,但没有很和谐的结合。
换伴关系在影院内数度引发笑声,表达了观众对这种流动性礼貌的拒绝。加瑞尔在谈过时之事,然而过时正是一种勇敢。Peter身上有左翼最后的疯狂,却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幸好,他不是孤身一人。
是我不行
木偶戏家族如何维持和拯救式微消亡中的传统技艺,融合了左翼对宗教政治与文化的思辨,一个悲情沉重的主题却以一种轻巧愉快、轻盈自然的法式喜剧呈现,显然导演就不想以严肃的视角切入。谁说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就一定要被拯救,个体的兴趣爱好和意志同样值得被尊重,更何况一切事物终将会找到出路。
SIFF 4.5。
Ne trahissez jamais l'amour, ne vous trahissez jamais.
看不进去
惯用中景,每个人占据一小段章节,轻盈从容地在人物间跳跃。看的时候在想自己的事,没被吸引住。
B. 老派得像它所描绘的木偶戏,但这也是电影所想表达的核心:一种“美好旧时光”的消亡,小到演艺世家“传家”的焦虑,大到电影艺术的流变乃至欧洲社会的撕裂。父亲和祖母分别代表文化艺术传统与政治历史记忆,而年轻一代则面临着关于继承遗产与卸下包袱的永恒矛盾。加瑞尔质疑传承的可能,哀悼必然的消逝,却无意(或无力)指出前路的方向。于是“北斗七星”彻底失效,只有靠天降大雨排除矛盾的选项,才是唯一一丝看到未来的可能。2023.4.25 BJIFF 中间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