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29+1

主演:周秀娜,郑欣宜,蔡瀚亿,杨尚斌,金燕玲,赖慰玲,汤怡,郑丹瑞,葛民辉,林海峰,张国强,王宗尧,周家怡,梁祖尧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6

《29+1》剧照

29+1 剧照 NO.129+1 剧照 NO.229+1 剧照 NO.329+1 剧照 NO.429+1 剧照 NO.529+1 剧照 NO.629+1 剧照 NO.1329+1 剧照 NO.1429+1 剧照 NO.1529+1 剧照 NO.1629+1 剧照 NO.1729+1 剧照 NO.1829+1 剧照 NO.1929+1 剧照 NO.20

《29+1》剧情介绍

29+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大热同名舞台剧,主要讲述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突然来袭的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另一个同样是即将迎来三十岁的黄天乐,却永远乐天知命,不为生活所困扰,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甚至从未因为微胖身型错过美食。 她们互不认识,性格各异,因缘际会林若君却搬进了黄天乐的家,没想到二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林若君通过黄天乐的日记阅读着对方人生点滴,两个女子在空气中互相融合,观照,影响……到底是谁闯进了谁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人都爱雷蒙德第七季绝命毒师第三季让学生人生重生的学校贞子大战碟仙人间灶王地球百子第一季左撇子布朗之歌铁线虫入侵普罗旺斯的夏天长大就得死关山度若飞老虎连我为喜剧狂第七季大丹麦狗马默杜克亚瑟王NaaiSekarReturns启示录叛乱本X与毒共舞最强会长黑神第二季牛头人我讨厌苏西第一季正年伟大的缺席布莱顿奇迹下一页,爱荒岛尸变花开半夏还是觉得你最好2圣域第一季

《29+1》长篇影评

 1 ) 《29+1》:30岁没有男人的单身女人,到底可不可以活下去?!

好久没有写字了,把粤语版的《29+1》看了第二遍,写了这个影评。

前两天在准备搬去厦门。

两天在深圳、香港跟在认识的好朋友告别,跟一个哥哥开玩笑说,如果你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看看我的朋友圈,好像我的实况报道。

不开心的时候就看我播报到哪里了...哈哈(因为我比较喜欢发朋友圈)。

就好像《29+1》的电影中黄天乐说的一样,有得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于是就选择一种东西把自己的每一天记录下来,回头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同名舞台剧,讲述了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30岁来临的困扰时的不同人生态度。

电影很文艺,讲的也都是女性在生活中会经历感受到的。

(BTW,个人觉得周秀娜真的是挺漂亮的,而且演技越来越好了。

)三十岁的林若君是中产阶级职场女性的代表,性格坚强、独立、美丽上进,又得到公司老板的器重而升职。

看似表面把人生掌控很好的她,在面对爸爸过世,男朋友心不在焉的爱情,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失控而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三十岁的黄天乐,一个长相胖胖的天真活泼女孩,在唱片店里卖了10年的唱片。

在三十岁得知了自己得了乳腺癌而想要开始谈恋爱、完成自己十几年想要去法国旅行的梦想。

不知道现实是不是真的有林若君和黄天乐这样的性格和故事的人存在,但我觉得每个女人都要学着不去依赖工作和爱情、也都有一个“黄天乐”去值得发掘。

林若君说自己从小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后来发现其实自己是一个很依赖的人,依赖工作,依赖和朋友去吃饭、就依赖睡觉。

总是用各种各样的事情打发剩下那些无聊的时光。

当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

工作和爱情好像是这些女性们用来填满生活的两件利器,没有合适的男孩子恋爱,或者觉得男孩子靠不住就会努力想要赚钱,可是钱赚到了,职位升了,其实最后生活也就那样了。

工作和爱情真的可以给女性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意义吗?

电影中用黄天乐乐观的口味问“三十而立”“立”是什么?

应该是“三十而下”吧!

三十岁倒下,身体检查。

是啊,“三十而立”的“立”到底是什么呢?

就算有钱、有房、有车、有家庭?

三十岁的生日的那天也不过是人生中最普通的一天。

就算没有,也其实都没有什么所谓,因为每一天都是人生的倒计时,有一天我们最终要和这个世界说再见。

《29+1》的电影真的很文艺,用对比的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两种女孩面对都充满问题不同生活,面对不同生活的态度。

导演可能也是想让更多的女孩们,跳出“30岁盒子”的标签,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最后找到我们自己。

用我今天才看到朋友的ins的一句话结尾:Over my life I have met ordinary and extraordinary people. Those who are extraordinary are those fully themselves. (我的一生见过寻常人和不寻常的人,那些不寻常的人是追寻到自己的人。

 2 ) 远去……那日落巴黎,再去找那自由再冲刺

由大热舞台剧改编的电影《29+1》于6月2日正式在内地上映,影片通过讲述两个30岁的女子不同的际遇与心境,表达大都市强压环境下,我们只要保持初心,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所需,重新出发,一样可以乐观拥抱明天。

我自己最喜欢的应该是电影的音乐,因为用了我很喜欢的歌曲,哥哥的《由零开始》及Beyone《早班火车》 。

记得上一次在电影中听到《早班火车》是《点对点》,这次又听到了,与电影画面也配合得很好。

当时黄天乐,在东铁偶遇初次暗恋对象,“愿永不分散,祈求路轨当中永没有终站……”电影中,这位暗恋对象用了一位外形稍逊的演员,而黄天乐并未因为对方外形老去而不开心。

这里的表达手法,一方面是为了搞笑,另一方面表达了黄的乐观性格。

即使对方视她如无物,但能重逢这事对于她,已经是十分开心。

多挖掘生活里的小幸确,开心的能源就会增加。

另一曲为《由零开始》,影片最后的字幕说:出发,每个阶段都可以重新开始。

我们往往在紧张生活中迷失,家庭爱情事业的种种压力,令我们喘不过气,甚至乎如片中主角一样,无助得让眼泪直流,泪水从脸颊滴落下巴,再滴落那颗伤透的心……我们都曾傍惶无助、爱人背叛、亲人离开,那一刻,恍若天塌下来,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当林若君身于这处境时,是黄天乐的日记唤醒了她。

黄天乐令林若君明白,重拾初心了解自己的需要,向真正向往的生活迈步,即使已经30,仍然可以是起点,仍然可以重新出发,找那心中所想。

电影的表达语言很细腻,从一开始的起床序曲,已经可见一斑,这就是导演的编剧能力。

那样早晨中女子,大家都一样。

每天我们为了维持职场里的形像,为了保持爱人心中的完美形像,我们起床后,就如上战场打仗一样紧张,每个动作、步骤,天天重复的繁琐,不但做着累,看一遍你也觉得累。

那是为了什么呢?

还不是我们的不安感。

我们害怕失去,失去爱人、失去地位,所以必须每天努力拼命维持。

从这一序幕,已经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我们都不安……之后电影更逐步推开林若君面临的困境:事业的压力、业主的逼迁、爱人的背叛、亲人的离开……接踵而至的难题,令林若君一再失望。

可即使失望,不能绝望啊。

林的心境从黄天乐的日记中,阴霾逐步散去,是黄天乐的乐天,影响了她。

电影最感动的是林与父亲那段对话,“你记唔记得……”。

年纪越大,我们越回忆以往,很多事情已经过去不可以回头,但趁着我们还能回味,让我们细说过往那种种,那些愉快的玩乐、那些消失了的美食、那些粗心的遗憾,让我们多说说,才能在分别后减少遗憾。

一场电影下来,平常压抑的情感宣泄了,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这是一部讲述30岁女子的故事,也是一部不只适合30岁女子看的故事。

你可以带上你的朋友,一起进影院感受。

每个阶段,你都可以放下,寻觅旧日动人故事,迈向美好明天PS: 蔡瀚亿与郑欣宜演绎了一段清纯真挚的感情,给观众清新的初恋味道娜姐抛弃了以往的花瓶形象,表现出演技实力的一面,值得赞赏。

 3 ) 有的男导演只看到了你的罩杯,而女导演,看到了你罩杯下的乳腺癌。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都市焦虑三十而立VS三十而下不知是不是只有女性对年龄敏感,30岁就像一个诅咒,令多少女人闻之色变。

林若君身上遇到的问题,可谓是都市轻熟女在这个年龄段所可能遭遇的问题的集大成者:升职、婚恋、住房、父母养老。

所有曾经美好的、值得憧憬的,或者井然有序的,仿佛一夜之间都坏掉了,让人糟心。

但是坏得好像又不够彻底,没能让你想都不想就把它处理掉,反倒是看上去还不错,或者丢掉代价太大,总之,你进退维谷,百思不得解。

以前大学同宿舍的同学跟我说:一个问题,你要是3分钟还想不出答案,就不要想了,因为再给你30分钟,你还是想不出来。

她这句话,拯救了我的拖延症。

让我可以在做方案无思路时,果断换脑做其它,调整好状态,倒是水到渠成的做完了方案。

后来的后来,我又听到了一个说法:一个东西,当你不知道究竟还该不该要它,那就——不要。

也许有偏颇的地方,但在放在这部电影中,还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男友该不该和他分开?

分。

工作是不是该辞掉?

辞。

都说三十而立,就是这个“而立”,倒逼得人紧绷到“瘫痪” 。

时移事易,三十而立,这个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真的应该在现代语境下,好好推敲。

古时的人们,十七、八就谈婚论嫁了,成家后立业,拼搏了十来年,自然可以而立了。

但是现代教育制度下的人们,大学毕业已经二十二、三,如果再到硕博满街的大都市,三十岁时才不过工作几年。

古代的婚姻凭父母、媒妁之约,好赖都已成定局;现代的男女们,在花花世界里,一边孤独一边狂欢。

更不用提这丧心病狂的房价了,租房搬家,拎包入住,才是都市标配。

所以,三十,没得可立。

成不了家,立不了业,双亲在,而远游。

我们,是被时代抛弃的巨婴。

29+1的你,焦虑吗?

嘴上说不焦虑的你,转身就倒在了出租房里冰冷的地砖上。

转回来,说这部《29+1》,导演是彭秀慧,香港女导演。

女导演镜头下的女性都美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包括还在档期中的《神奇女侠》,也是女导演。

女性导演塑造出的女性角色,不但视觉美丽,还赋予她丰富的精神特质,坚强的、或者脆弱的;聪慧的、或者矛盾的。

对于女性情感的捕捉与刻画也无尽的细腻,不会让你出戏,会让你在银幕中,看到自己。

有的男导演只看到了你的罩杯,而女导演,看到了你罩杯下的乳腺癌。

想哭泣的你请尽情哭泣,我明白你的焦虑。

请拥抱你的焦虑,面对你的内心。

看淡得失,找回自我,明白有舍有得。

选择了,就全力以赴,尽力了,就愿赌服输。

这才是你真正的三十——“而立” 。

“Men always gone, but girls still here.”

她她电影

 4 ) 没有答案,但时间会推着我走

亲爱的,为什么人生这么难呢。

充满不甘与无奈,回望的遗憾与前方的怯慌。

二十岁的时候,很依赖外界的形式化的东西,学习工作消费娱乐快乐,连追求知识与进步,其实都是一种信息焦虑而已,都是社会教化的结果,但以前只会觉得自己享受生活,殊不知所谓的精彩和浑噩竟是同一个事情罢了。

三十岁,所有选择和决定都要很大成本,并且带来更长久的影响和代价。

每个选择都是前期积累的结果,从毕业之后,除了工作,其实没有新的多元化的积累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年龄之后很难再改变工作和生活,心有余而力不足。

能和谁分享呢?

那只想着尽快结婚安稳生活不理解你为何忧伤的前男友?

那心底挥之不去纠缠拉扯却无缘再拥抱的逝去爱人?

身边已足够忙碌已经带给你许多欢乐的朋友?

爱和关心为名却处处让你愧疚又不敢冒险的家庭?

于是人生孤独寂寥,可是如果只能靠看见比自己还惨的人,才有了“反正就要死了”的不管不顾,这是一种何其残忍及懦弱的侥幸生存?

其实影片的答案从小学六年级我已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知晓,但普通人能否摆脱这样的“比下有余”、像我总带着的“幸存者的愧疚”?

但维系普通生活又谈何破局?

又如何在失去爱情、工作、家人之后,在所谓“诗与远方”的旅行之后,构建真实有力的生活?

这才是29+1的女性最想看到的状态。

 5 ) 三十而立

何時開始,年齡成為都市女性的禁忌。

更是暗許自己不再慶祝三十歲之後的生日。

彷彿它對應的只是體弱色衰和青春流逝。

反覆抱怨自己無力對抗卻頻頻出現的家庭情感,工作壓力等問題。

一股腦怪罪於時間頭上卻忘了這就是真實生活的際遇。

如果三十歲前經歷過的萬般挑戰,未能助妳提煉出智慧及心境去提升更成熟魅力的自己,還不知感恩並勇敢向喜愛的生活靠近。

那「三十而立」這話,就不是說給你聽。

接受每個決定所帶來的利弊。

祝福妳,在歲月中,得到更到的愛與勇氣。

感恩時間,感恩經歷。

 6 ) 女人30,是一战还是一站?

2017年,我整整30岁。

在30岁的这一年,我结了婚,换了一个城市生活。

像是又一次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许多的事情,从零开始。

我不得不去适应一个新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去了解新城市的人,找新的朋友。

我无法单纯地总结这一切,到底是好还是坏?

起码有一种状况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新的环境与状态之中,我从来不敢有一丝偷懒。

总想在这一段路的起跑线上,可以走的多一点。

也想着,付出全部的努力把要做的事都做好。

生了孩子的朋友跟我说,得趁早生孩子,过了30岁,身体会大不如前。

创业的朋友跟我说,多赚钱见世面,是女人的安全感。

出门倒垃圾都在盛装下楼的朋友告诉我,漂亮才是女人的第一生产力。

这些我全部都认同,又觉得全部都空洞。

30岁女人的矛盾,大抵都如此。

还有一个月过30岁生日的林若君,也陷入在同样的矛盾之中。

每天早上都一百个不想上班,却又不得不早早地起床、化妆、选衣服、赶车,开会。

结束这一切,和朋友们吃饭,收喜帖,被人问什么结婚。

认识十多年的朋友变的没什么话聊。

在深夜打个电话给在出差的男朋友,只是换来很累,早点睡的只言片语。

好吧,既然生活这么无聊。

那就努力工作吧。

工作的回报果然高于其它一切付出,30岁的林若君升职成了总监。

接管了超级厉害的女老板依琳的接力棒,不得不像依琳一样,每天早上要最早一个来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公司钥匙在林若君手上。

小姑娘们穿着吊带吃着红豆沙吹着十几度的空调,热情似火。

坐在办公室的林若君却围着围巾、喝着热的姜枣茶。

依琳跟林若君说,每30年,是土星的一个周期,这代表你的人生会发生很多变化和考验。

这个说法是真的。

客户的刁难、男朋友的不冷不热、家人生病。

住的好好的房子,被房东通知一周内就得搬出去。

一向认为自己独立坚强的林若君,面对于这些考验,根本应付不过来。

她问大家,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没来由的就哭了起来,眼泪顺着脸一直流。

我说,当然有啊。

哭几乎是我人生中最能让自己暂时解脱的方式了。

可是,解脱也不能解决当下林若君的问题。

分手、父亲去世、辞职。

在什么都想做好的30岁,却突然像一脚踩空了楼梯一样,一切失去了控制。

亲情、爱情、友情、事业,一个都没有守住。

这个时候的痛苦、无奈 、不甘,并不是哭能释放的。

和林若君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黄天乐,也在面临着她的这个土星周期。

同样是30岁,跟林若君比起来,黄天乐要“惨”的多。

她很小就失去的父母,从20岁到30岁,一直在一间小小的唱片店上班。

每个月赚的钱只够自己吃穿住,她长的一点也不漂亮,不会化妆,不会打扮,还长的很胖。

30岁的黄天乐,还是像个孩子一样。

她的座右铭是:凡事笑一笑,自然没烦恼。

即使拿到了乳腺癌的报告,她也没有哭。

她只是做了一个决定,去完成一个梦想:她要独自去巴黎。

她在完成这个梦想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她家里的一面墙上,她用自己的相片拼贴了一个埃菲尔铁塔,张国荣的《日落巴黎》是最她喜欢的音乐电影。

黄天乐还有一个自传式的日记,里面记下来这些年来,她所有的快乐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30岁的林若君和30岁的黄天乐,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相遇。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其实,我上面的说的林若君和黄天乐,是一部电影的两个人物,这个电影叫《29+1》。

如果我们非要延续剧情的话,我想,你我大概是林若君又是黄天乐吧。

电影中,正经历第二个土星周期的成功女老板依琳说,现在你们经历的一切,都是选择造成的,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接受你的选择所造成的代价,以及,你在每一次选择时,有没有用百分之一百的心思去做好它。

我在游泳的时候,认识了另一个62岁的阿姨。

她说她从60岁时开始学游泳,用了两年时间,才终于算是学会。

最开始学的时候,家人反对、同龄人讽刺,和一群孩子在池子里扑腾,自然也免不了被围观。

不过,都不用在乎。

她说,重要的是我自己愿意这么做。

她说,天天跳广场舞也好,我来学游泳也好,看起来不同,活法也一样,只是选择各异。

不要把某个年纪是就应该是某种状态当作一种常态。

同样的30岁,林若君、黄天乐、还有我。

看似都应该被划到一个范畴里面去,事实上,我们的人生大不相同。

或者说,我总是穿梭在她们二人之间。

我做起事也激进如林若君,偷起懒来,也是一个黄天乐。

成天都盼着着我的日落巴黎的梦想快点实现。

有时候,我也会迷惑,我到底是林若君还是黄天乐。

前段时间,在网上抄过一首小诗: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身后,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所有关于特定年纪的判断,似乎都不是正确的。

每一个认为30岁的女人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无疑是在给自己一个枷锁。

忘记年纪的焦虑,或许才真正是这个土星周期最应该有的变化。

曾经以为,30岁,将是人生一战。

事实证明,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站。

 7 ) 对白

的士司机:年轻人才会觉得放弃问题,比解决问题容易得多。

不过做了高层,就要学会怎么解决问题了。

林若君老板:成功只是一个结果。

……每个人都有第一选择。

既然有选择,那就有代价。

最重要的是你做了这个选择,你有没有用百分之一百的心思和精神去做好它。

我就是那种女人,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如果我尽力了,无论什么样的结果,我都不会后悔,也不会抱怨。

做人不就简单快乐多了吗?

黄天乐:最重要的是,记住所有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快乐的事,因为有很多事都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唯一可以控制的是,我们怎样去看待它。

 8 ) 人生感悟。

人生一直在不停地选择,选择后就必须承担。

如果你选择后用尽了百分之一百的用心,那就不会太紧张,结果是怎样可以坦然,也会变得轻松很多。

我们改变不了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看待事情的态度。

每一个十年都是从零开始。

人一定是得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懂得一些东西。

有时候就是太忙了,才会忘了当时为了什么而作出的选择。

 9 ) 土星周期的归零

看完《29+1》,发呆了十分钟比如我就只是想回家所有人都来跟你说 你考虑清楚你不适应你要有退路…但我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 过自己才能感受的生活。

人生每天都在倒数都进入第二个土星周期了还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吗.电影里的Elaine说:“你做的很好 如果再放松一点就会更好人都有第一选择的既然有选择 就有代价重要的是做了选择,有没有用100%的精神和心思去做好它如果我尽力了,无论什么结果我都不会后悔和抱怨。

人生就简单快乐多了。

”我已经拥有了很多但这些一夕之间也可能全部失去没有安全感 没有归属感我在这里消失了第二天也不会有人知道我想回到人来人往 让我有存在感的地方我想要有- 我拥有的我能触手可及的实在感。

希望真的如电影所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从零开始

 10 ) 谢谢这部电影,让我记起了一些基本的东西

对于她男朋友。

每次看到周秀娜跟她男朋友对话到沉默的时候,那种沉闷跟压抑,总希望她脱口而出一句,不如分手啦。

就两个人在一起都处成这样了,还有什么意思呢?

没有未来,这男的又不是事业型的人,又没能力买房。

没有现在,又不关心她,对她的事不感兴趣,也没有分享欲说自己的事。

只有过去,她失恋时候出尽力哄了她一晚,最后终于把她哄笑了,然后一起迈入新年。

可是只剩过去又有啥用呢?

现实是更多的是被年龄绑架了自己,早几年她觉得男朋友没准备好,男友也求婚过被她拒绝了。

只要年纪尚轻,没到30,就不想委屈自己。

可是时间一晃就30了,这个男人其实一如既往还是这样,但她却老想冲口而出结婚了。

另一方面,她不放手还是因为她如果连这个男的都没了,就只剩她一个了,她又不想啥都没。

其实到了一定年纪,会很容易有的感受就是,比起重新开始,又要重新开始熟悉了解一个人,重新磨合彼此的价值观,爱好,习惯,生活方式,还不如没啥事将就着过也不想重新开始。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真的不想再折腾,也没精力折腾。

对于她爸爸。

其实人都是这样,很多事存在得很理所当然的时候,就真的会觉得理所当然。

别说亲人,哪怕是呼吸,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无视。

就是突然有天因为饮食习惯不好便秘了,你也会突然觉得原来排便通畅是这么的好。

有过类似的经历,后来我是发现,很多事,遗憾是必然的,你不可能做到最好或者一点都没有错,有个八九十分其实就可以了。

比如周秀娜跟她爸,她爸有老人痴呆的,真相处起来其实非常不过瘾的。

可能周秀娜突然醒来原来只是一个梦,她爸还在。

一开始可能会很好,做了很多以前没做的事弥补回了她觉得之前没做好的遗憾,但时间长了,终究会发现原来该是怎样就会是怎样,不会改变什么。

比如,沟通不了就是沟通不了,相处不来就是相处不来,放过自己,接受遗憾,坦然就好。

其实这部戏,它是有答案的,只不过不是放到电影的结束才给出来,答案就是周秀娜的老板娘。

“选择都有代价”,选择了就接受代价,然后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选择。

她老板娘是年轻的时候选择了快乐,就放弃了成绩,所以她比任何人都能坦然面对每次的考试公布成绩。

对应就是那些又想玩又要成绩好的人,注定是不能心安的。

年轻的时候,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爱情,结果惨淡收场。

其实她可以继续追逐爱情,但30岁的时候,应该是想清楚了,她选择了事业,然后就有了现在的她。

他老板娘对周秀娜就说过,选择了就接受代价,然后做到最好。

而且有句话很点题,经历多,经历过,是好事。

其实这个就是答案。

对于事业。

她已经做得非常出色,29岁就能做公司的区域营销总监,接过了老板娘的钥匙。

这老板娘是出了名的高要求难相处,周秀娜是得到了认可的。

只是在她眼里,她就没喜欢过上班而已。

大多数一线城市大公司的人,不都这样么?

说白了其实很多人,就是贪心,既要且要。

戏里面周秀娜那几个闺蜜其实不乏活得很通透的人。

结了婚有孩子的那个,在她们回程的车里面直接就说,哪天你知道了我男人出去鬼混了你千万没告诉我,我不知道,它就是没发生,没发生就是没事,就可以了。

孩子最重要,维持这个家庭最基本的给到孩子完整的就得了。

另外一个闺蜜,明明就还爱着前男友,但对她来说,“上岸”比爱情重要啊,她就选择了现在准备要结婚的这个男的,哪怕只认识了几个月。

而且,她大概率根本不介意那个男的有没有勾三搭四,她要的是“上岸”,不是爱情。

对于郑欣宜那部分,没什么感觉。

只是突然有点怕,假如30岁就有绝症,这怎么整?

不知道,也不敢想。

结尾其实也很好,其实每个阶段,都可以从零开始再出发。

最近听到一首非常好听的歌,跟这部电影非常非常match,歌名叫《神爱世人》,祝福每个人到三十又有点迷茫的朋友,共勉!

《29+1》短评

看似二人的双线叙事,而胖女孩更像是女主众多闪回中的一部分…与其冗长、毫无动机且充满解说的大段对白令人感到索然无味,不如去创造观众希望看到这些闪回的欲望|正因为改编未脱离戏剧,使得全片都紧紧围绕在个体的内在冲突上(依然陈词滥调…以及两个女人关联的必要性在哪里?)且绝大数信息靠语言交流让我们接收到.

5分钟前
  • 杨小槑
  • 较差

一百個感動的位置,看張國強哭得要死

8分钟前
  • Bur Wong
  • 力荐

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以后我就要拍这样的片子。它在适合的时候说了一句step out.

12分钟前
  • 普拉
  • 力荐

周秀娜很厉害啊,完全拎起整个片,表演自然轻快、不落痕迹,为她加一星。郑欣宜的角色性格略失真,但表演上也没有尴尬硬伤。相形之下国内一众小花尤其是杨颖请扔到焚化炉好吗。

17分钟前
  • 露pp~外星人
  • 力荐

土星回归 ……太丧了

19分钟前
  • MissDragon
  • 较差

港劇味很濃,前半段的閨密、對白都很港劇味,保持港劇氣息或許還有點意思,可惜後來變過甜的陳可辛風了,2017.07.19@誠品

20分钟前
  • 圓心
  • 较差

女人30这个事情被说了这么多年,多少有点言过其实,无病呻吟了。

21分钟前
  • 泡鱼
  • 较差

周秀娜在电影里展示的那种女人三十岁的迷茫可以说是非常真实了,职位越来越高却要面对众叛亲离和更多的沟通成本,两性关系失衡,在女人堆里定位划分的自我意识。如果拍成魔幻一点的剧情,周秀娜和郑欣宜原来是同一个人那就好玩了。舞台剧感挺强的。胖妹的角色遗憾沦落成成功女白领的一贴中药。

25分钟前
  • 白井黑子阿尼娅
  • 还行

电影讲的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两个女子,有着不一样的生活际遇,还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很佩服黄天乐活得随性自然乐天,但很多时候我们确实过成了林若君,每一样都很想做好,但什么都抓不住,她被时间推着走,越来越彷徨。这是在看完三十而已电视剧后看的又一部关于30岁女性的港片,实话说,不觉得有多感动和触动,反而有点刻意。也许就是,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7分钟前
  • 梦梦酱🌷
  • 还行

不难看,但也没有什么亮点。

28分钟前
  • athena
  • 较差

难得的港片惊喜之作,也许是话剧剧本的不俗,视角非常女性,处在三十岁的人生边界线上的喜怒哀乐,怕是当代很多年轻人所惧怕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种换不择路,周秀娜难得演了一部不错的电影,蔡瀚亿不错,专注在香港发展,千万别来大陆啊

31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过多的香港式心灵鸡汤,煽情也过多,看完觉得太吵了

32分钟前
  • 康斯坦丁
  • 较差

片段情绪还可以,什么问题都没解决

36分钟前
  • 方小孬
  • 较差

娜姐成功转型作,全场不卖弄性感,本色演出,亲人病故、工作高压、爱情变味的接踵打击,如何笑对的港女故事…欣宜同样本色出演,乐天悲情,两段风格各异的画风,奇幻地连接一起,舞台剧化的电影,为颓靡的港产片吹来一阵新风…舞台剧做了十几年真不简单…

37分钟前
  • pksky
  • 还行

so boring

40分钟前
  • 光锥之外的形状
  • 较差

这么充满塑料感的香港电影倒是很久没看到过了。如果说这片子真的反应了社会现实,那我真的很高兴并没有在这样病态的社会环境中度过29-30这个阶段。🙄️

42分钟前
  • 挂拉
  • 较差

精英生活是多么的有趣,找寻内心是多么的无趣,前者可比后者热闹多了。只不过前者沦为了一段单纯存在的概念了,就像是一个前半段的装置。况且,那么多可以充满拓展性的设置,最后变成了亲切的无所谓。其实阿,艺术土壤已经没了,早已经被现实主义这个概念绑架了

45分钟前
  • Golovin
  • 较差

应景

49分钟前
  • 察察葵
  • 还行

电影其实还挺矫情的,剧情也没有什么值得剖析的,无非就是两个面对三十而立的女人,面对生活而调节的生活方式与状态罢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从零开始#

50分钟前
  • 宅子路
  • 还行

林被升职,和老同学聚餐聊结婚,被房东逼着搬家,和没追求的男朋友话不投机,没办法住进了房东推荐的临时住房。看到新房东黄的视频和日记,同天出生的女孩,虽然工作和感情不顺利,却依然乐天派。林的父亲突然住院,工作上伙伴又不合作。林的父亲去世后,林决定辞职思考以后的路,发现男友欺骗不欢而散。林发现黄身患癌症,希望在手术之前完成自己旅游和谈恋爱的愿望,林被感动,重新面对生活。

53分钟前
  • 赫安
  • 推荐